生涯发展理论

合集下载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建立阶段:由25岁至44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小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于”,并在31岁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

这个阶段细分又可包括两个时期: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岁至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二是建立期(31岁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

职业生涯发展及选择理论

职业生涯发展及选择理论
领导力
发展领导力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多机会并取得成功。
个性
我们的个性特征可以影响我们选择的职业类型以及在职场中的工作方式。
态度
积极的态度可以激发我们的职业成观
了解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是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基础。通过与公司核心价值观和个人追求的匹配度,找到 更有意义的工作。
职业生涯发展及选择理论
探索职业生涯发展及选择理论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职业道路。了 解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阶段和成功的关键要素。
什么是职业生涯发展及选择理论
职业生涯发展及选择理论是一种研究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做出决策的框架。它涉及了个人的价值观、兴趣 和才能,并将其与职业机会和市场需求相匹配。
领导力、个性和态度对职业生涯发展 的影响
职场中的职业生涯转型和反思
在职业生涯中随着经验和兴趣的变化,可能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转型和反思。这是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分。
如何定义职业成功
职业成功是一个主观的概念,不同人有不同的定义。了解自己的职业目标和 价值观,可以帮助你定义自己的职业成功。
建立和维护社交网络
与同事、上级和行业专家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可以为你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支持、机会和资源。
职业生涯规划的六个阶段
1
自我探索
了解自己的兴趣、值得追求的职业类
职业目标设定
2
型和适合自己的能力。
制定长期和短期的职业目标,并制定
达成目标的计划。
3
教育和培训
通过学习和培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 技能,为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2、教师成长周期理论——斯蒂芬和沃尔

美国学者斯蒂芬和沃尔夫在综合有关教学理论研究 和大量的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出教师 专业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的规律,提出了描述教师成 长的生命周期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终身从事教育的教师都要 经历几个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即
实习教师→新教师→专业化教师→专家型教师→杰 出教师→退休教师。
疏远期
怨期
实验和歧 变期
退休期
热心和成长阶 段 职业退出阶段
更新阶段
重新估价期
4、国内关于骨干教师成长规律 的研究
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准备期 适应期 发展期 创造期
(1)准备期—高素质的学生
准备期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的阶 段。这个阶段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包括 基础阶段的学习和专业阶段的学习。在 这个阶段中,骨干教师是潜在性的。其 素质特点表现为:
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分为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 标、短期目标。
1、人生目标。是教师个人生的发展目标,时间30年以上。人生 目标的勾画必须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的基础上,与社会发展需求相 适应。 2、长期目标。时间为5年以上的目标,设计时以勾画轮廓为主, 通常比较粗、不具体,可能随着学校内外部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3、中期目标。时间3——5年,它要与长期目标保持一致,比较 具体,有比较明确的时间,可做适当的调整。 4、短期目标。时间是1——2年,是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具体 化、现实化和可操化,是最清晰的目标。
(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1、“关注”阶段论——富勒(F.Fuller, 1969 ) (1)任教前关注阶段(关注自己与理想的教 师角色) (2)早期求生存阶段(关注自我胜任能力, 关注对课堂的控制、是否被学生喜欢、和他人 对自己教学的评价)

第四章 生涯发展理论

第四章 生涯发展理论

2.心理测评工具的应用
2.1生涯彩虹图 2.2生涯成熟与生涯发展量表 请绘制一张自己的生涯彩虹图
3.生涯主题与生涯传记


生涯方格 职业组合卡 生命线p156 生涯家谱p286
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
2.1生命角色 舒波认为一个人一生中必须扮演6种主要角色, 依次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 家长,这六个角色主要出现在家庭、社区、学 校及工作场所四个人生舞台上。 每个弧形代表人生中的一个角色。
2.2角色突显 角色的消长盛衰以阴影部分表示,除与年龄及 社会期望有关外,与个人在各个角色上所花时 间和情绪涉入程度都有关,因此每一阶段都有 显著角色。 角色投入的程度在不同的生涯阶段会有变化, 每个年龄阶段突显的角色组合都会不同,反映 出一个人当时的价值观。 每个弧形代表人生中的一个角色,弧形中阴影 越多,表示投入的精神越多。这个角色就越重 要。
§4—2 生活广度与生活空间的发展观

舒波在原有的发展阶段理论之外,又加入角色理 论,提出生活广度与生活空间的发展理论,用生 涯彩虹图来表示。
生涯彩虹图
1.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



第一个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称 为大周期,彩虹外围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 和大致年龄。 从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到衰退,这一连串 纵贯式的生命全期发展,标记着一个人生涯成 熟的程度。 每个生涯发展阶段都有相应的发展任务。
§4—2 生涯咨询与辅导上的应用
1.生涯咨询与辅导从“以人就事”演进到“以事 就人” “以人就事”是职业辅导的基本概念,静态地 让人来迁就工作。 “以事就人”是生涯辅导的发展概念,主张人 的发展是动态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完成不同 的发展任务,工作应迁就人的生活方式与角色。 因此,成功的生涯发展,不是狭隘地专指工作 上的成功;而是指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完成如 彩虹般瑰丽的角色安排。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强调全方位发展; 重视自我概念和生涯成熟度; 不同阶段的任务不同,注意个体的差异; 强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唐纳德·E·舒伯 (Donald E.Super)
(1910—1994)
职业指导和应用心理学博士, 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
生活空间
生活广度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耳十吾 顺而十 ,不有 七惑五 十,而 而五志 随十于 心而学 所知, 欲天三 ,命十 不,而 逾六立 矩十, 。而四
生涯 生涯 模式 成熟
稳定生涯型 不稳定生涯型
传统生涯型 多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试型
稳定家庭主妇型 稳定职业妇女型 间断生涯型
传统生涯型 双轨生涯型 不稳定生涯型 多重尝试型:
生涯规划 生涯探索 生涯决策 工作市场信息 职业类别偏好的认识
生涯发展态度
生涯发展认知
现实感
生涯成熟 代表量表测出的概念 代表量表尚无法测得的概念

生涯发展理论之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三阶段理论

生涯发展理论之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三阶段理论

⽣涯发展理论之⾦斯伯格的职业发展三阶段理论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斯伯格(Eli Ginzberg),对职业⽣涯的发展进⾏过长期研究,对于实践产⽣过⼴泛影响。

1951年,⾦斯伯格出版《职业选择》⼀书,对青少年职业选择的过程与问题作了深⼊的研究,提出了职业发展的幻想阶段、尝试阶段、现实阶段三个发展阶段,认为职业在个⼈⽣活中是⼀个连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

1、幻想期:处于11岁之前的⼉童时期。

⼉童们对⼤千世界,特别是对于他们所看到或接触到的各类职业⼯作,充满了新奇、好玩的感觉。

此时期职业需求的特点是:单纯凭⾃⼰的兴趣爱好,不考虑⾃⾝的条件、能⼒⽔平和社会需要与机遇,完全处于幻想之中。

2、尝试期:11-17岁,这是由少年⼉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

从此时起,⼈们的⽣理和⼼理在迅速成长、发育和变化,有独⽴的意识,价值观念开始形成,知识和能⼒显著增长和增强,初步懂得社会⽣活和⽣活经验。

在职业需求上呈现出的特点是:有职业兴趣,并能客观地审视⾃⾝各⽅⾯的条件和能⼒;开始注意职业⾓⾊的社会地位、社会意义,以及社会对该职业的需要。

但此时,由于长期处于学校学习,对社会、对职业的理解还不全⾯,对职业主要考虑的还是个⼈的兴趣,具有理想主义⾊彩。

3、现实期:17岁以后的青年队段。

即将步⼊社会劳动,能够客观地把⾃⼰的职业愿望或要求,同⾃⼰的主观条件、能⼒以及社会现实的职业需要紧密和协调起来,寻找合适于⾃⼰的职业⾓⾊。

此期所希求的职业不再模糊不清,已经有具体的、现实的职业⽬标,表现出的最⼤特点是客观性、现实性、讲求实际。

⾦斯伯格把职业⽣涯的尝试期和现实期两个阶段论⼜分成若⼲个⼦阶段。

1、尝试期阶段分为兴趣阶段、能⼒阶段、价值观阶段和综合阶段四个⼦阶段。

(1)兴趣⼦阶段:开始注意并培养其对某些职业的兴趣,期盼着将来从事某些职业。

(2)能⼒⼦阶段:不仅仅考虑个⼈的兴趣,同时也注意到个⼈能⼒与职业的关系,注重衡量⾃⼰的能⼒,并积极参加各种相关的职业活动,以检验⾃⼰的能⼒。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许多学者都做过职业生涯进展阶段理论的讨论,虽然对各个阶段年龄的确定有所不同,但是基本阶段以及这些阶段的内涵还是比较相像的。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金斯伯格职业进展“三阶段论”、格林豪斯的职业进展“五阶段论”、萨珀职业生涯进展阶段理论。

我们以萨珀的职业生涯进展阶段理论为基础来介绍一下职业生涯进展的不同阶段。

生涯进展大师萨珀(Super)集差异心理学、进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及人格进展理论之大成,通过长期的讨论,系统地提出了有关职业生涯进展的观点。

1953年,他依据自己“生涯进展型态讨论”的结果,将人生职业生涯进展划分为成长、探究、建立、维持和衰退五个阶段:(1)成长阶段(0~14岁)成长阶段属于认知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童开头进展自我概念,学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进展的任务是:进展自我形象,进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在这个阶段快要结束的时候,青少年开头比较现实地考虑自己可能从事的各种职业了。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爱好期(11~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理想与活动的主要打算因素;三是力量期(13~14岁):它以“力量”为主要考虑因素,力量渐渐具有重要作用。

(2)探究阶段(14~24岁)探究阶段属于学习打基础的阶段。

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力量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究,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进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渐渐详细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也包括三个时期:一是摸索期(15~17岁),考虑需要、爱好、力量及机会,作临时的打算,并在幻想、争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渡期(18~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承诺期(22~24岁),生涯初步确定并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受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

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

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一、提出时间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是由唐纳德·舒伯(Donald Super)于1953年提出的。

舒伯是一位美国生涯发展学者,他的生涯发展理论对于理解和指导人们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提出背景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是在对职业发展进行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

他观察到人们的职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人们对职业的期望和需求也会不断改变。

因此,舒伯提出了一个包含不同年龄段和不同阶段职业发展的理论模型。

三、主要内容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五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职业发展任务和挑战。

在成长阶段,儿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表达自己的需要,并尝试适应现实世界。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对工作世界有正确的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它包括幻想期、兴趣期和能力期三个时期。

在探索阶段,青少年开始探索各种职业选择,并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评估。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发展职业自我概念,并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

在建立阶段,年轻人开始建立稳定的工作和家庭关系,并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完成人生角色的转变,并适应新的责任和角色。

在维持阶段,成年人通常已经达到了职业的顶峰,并努力保持自己的职业地位和成就。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维持现有的职业地位,同时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在衰退阶段,老年人开始逐渐退出职业领域,并面临退休和身体衰退等问题。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适应退休生活,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和目标。

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对于理解和指导人们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供了一个动态的框架,帮助人们理解职业发展的规律和过程,并在不同的阶段提供相应的职业咨询和指导。

四、意义舒伯生涯发展阶段论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理解和描述职业发展的框架。

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职业发展的规律,认识到职业选择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性的决定。

此外,这个理论还强调了个人在职业发展中的主动性和自我决定性,鼓励人们主动探索和追求自己的职业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