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考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比较

合集下载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点总结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点总结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点总结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点总结一、达尔文生物进化论1.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内容要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以长颈鹿的进化为例,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遗传变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

2.对自然选择的理解(1)选择的对象:自然选择表面上是对一个个不同生物个体的选择,实质上是对个体所包含的变异进行选择。

从分子水平上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实质上是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进行选择,从而改变着种群不同基因的基因频率。

(2)选择的因素: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

环境因素很多,其中一种或几种起主导选择作用,如在干旱环境中水起主导作用。

(3)选择的手段:选择生存斗争。

通过生存斗争使少数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从而完成一次对生物的选择。

(4)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通过多次选择使生物的微小有利变异通过繁殖遗传给后代,使之得以积累和加强,从而使生物能更好的适应环境,并朝着特定的方向进化发展,久而久之,便产生了适应环境的新类型。

3.变异与环境的关系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起选择作用,并不影响变异的方向。

通过环境选择将生物个体产生的适应环境的变异保留下来。

4.有利变异与不利变异的比较有利变异是指有利于生物在环境中生存的变异,而不利变异是不利于生物在环境中生存的变异。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取得有限条件的能力强,因而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适者生存);大部分的个体具有不利变异,它们取得有限生活条件的能力差,因而在生存斗争中,被环境淘汰(不适者被淘汰)。

所以,生物具有的变异类型决定着它们在生存斗争中的命运。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建立解释模型解读: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突变和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其中基因突变是新基因的产生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现代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区别

现代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区别

现代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区别
《现代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区别》
现代进化论和达尔文进化论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进化论理论,它们之间具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发展研究内容与视角不同
达尔文进化论的研究着重于探讨动物进化的原因,从物种变异、竞争与自然选择等方面分析动物进化的物质基础,同时运用详细的观察、实验和统计计算的方法进行,并强调'优胜者生存'。

而现代进化论则将研究内容拓展到了全部生物的进化,从各种不同视角对生物进化演化的整体进程进行研究,以及它对各种生物多样性维持的关系,更加重视生物进化的'演化动态机制'。

二、研究方法不同
达尔文进化论的研究主要是以观察和实验来证明其论点,其研究方法是定性的,他把研究精力放在特定物种上,而现代进化论的研究则更加强调定量,开展大量的数据记录,开展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把研究精力放在生物多样性演变的整体演变过程。

三、理论元素不同
达尔文进化论主要关注的是具体的物种进化,其理论元素主要涉及变异、竞争、选择以及'优胜者生存'等内容,强调每一个物种在环境变化中发生着持续的演变,把物种变化按照时间的线性划分;而现代进化论则将进化理论的视角拓展到了生物复杂系统整体,认为生物多样性是由不同的演化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注重探讨生物进化的动
态机制和多样性维持,把物种变化分为时间的循环。

综上所述,现代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有着明显的不同,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点,如都强调生物的进化,都是强烈强调环境背景对物种的进化与变异等等。

两种理论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都在科学界中受到广泛关注,在更深入探索生物演化模式问题上,它们都具有宝贵的科学价值。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22讲 生物的进化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22讲   生物的进化

2.[2020·山东临沂蒙阴实验中学期末] 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Ⅰ、Ⅱ、Ⅲ时间段 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 量变化曲线如图7-22-4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图7-22-4 A.在Ⅰ、Ⅲ时间段内Aa的基因型频率相同 B.Ⅱ时间段发生剧变的过程中,A和a基因频率可能相同 C.在Ⅲ时间段,隐性个体比显性个体的适应能力更强 D.Ⅰ→Ⅲ时间段过程中,该种群发生进化
[解析]据题分析,萝卜和甘蓝都是二倍体生物,将萝卜(AA)与甘蓝(BB)杂交,收获种 子并培育成F1(AB)植株(异源二倍体),该个体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可育。秋水仙素 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以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作用的原理是在分裂前期抑制 纺锤体的形成。F1(AB)无同源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故不能进行自交产生 后代,A错误; 叶肉细胞高度分化,不分裂,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的叶肉细胞不会使染色 体数目加倍,B错误; F1是萝卜和甘蓝杂交形成的,萝卜产生的配子(A)有9条染色体,甘蓝产生的配子(B) 有9条染色体,F1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N=AB=18,C正确; 萝卜与甘蓝可杂交产生F1,但因F1无同源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配子,说明二者仍存 在生殖隔离,D错误。
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项目 主要观点
贡献 评 价
不足
自然选择学说 ①过度繁殖;② 生存斗争 ;③遗传变异;④适者生存, ①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对生物进化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②科学地解释了生物 多样性 的形成 ①对 遗传和变异 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 个体 水平 ③强调物种形成都是 渐变 的结果,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23讲 生物的进化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23讲 生物的进化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23讲生物的进化[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种群内的某些可遗传变异将赋予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优势2.阐明具有优势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将会增加3.说明自然选择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4.概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为地球上的生命进化史提供了科学的解释5.阐述变异、选择和隔离可导致新物种的形成[核心素养] (教师用书独具)1.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与环境相适应(生命观念)2.比较辨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关系(科学思维)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形成生态意识(社会责任)考点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1.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1)概念: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

(2)作用: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

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3)分布:大部分化石发现于沉积岩的地层中。

(4)结论:已经发现的大量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且还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2.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其他方面的证据(1)比较解剖学证据: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的祖先寻找证据。

(2)胚胎学证据: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这个证据支持了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

(3)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①当今生物有许多共同特征,如都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等,这是对生物具有共同祖先这一论点的有力支持。

②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共同点,提示人们当今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其差异的大小则揭示了当今生物种类亲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它们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

1.大部分化石发现于沉积岩的地层中。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1)、生物都不是神创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

这对当时人们普遍信奉的神创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具有进步意义。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3)、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他认为:一是“用进废退”的法则;二是“获得性遗传”的法则。

但这些法则缺乏事实依据,大多来自于主观推测。

2、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历史意义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一)、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1.过度(不是过渡)繁殖——选择的基础生物体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不同个体间有一定的差异。

2.生存斗争——进化的动力、外因、条件大量的个体由于资源空间的限制而进行生存斗争。

在生存斗争中大量个体死亡,只有少数的个体生存下来。

生存斗争包括三方面:(1)生物与无机环境的斗争(2)种内斗争(3)种间斗争生存斗争对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并推动生物的进化。

3.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在生物繁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其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个体就容易被淘汰。

4.适者生存——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只选择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选择,使生物的微小有利变异通过繁殖遗产给后代,得以积累和加强,使生物更好的适应环境,逐渐产生了新类型。

所以说变异不是定向的,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进化的方向。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历史局限性和意义1、意义:自然选择学说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2、不足:对遗传和变异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在个体水平。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种群。

高中生物高考解密14 生物的进化(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高中生物高考解密14 生物的进化(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解密14 生物的进化核心考点一正确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2.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1)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2)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①选择的直接对象是具有某特定性状表现的生物体。

②选择的实质是控制某特定性状表现的基因。

③选择的结果:从生物个体角度看导致生物个体生存或死亡;从基因角度看导致控制某特定性状基因的频率上升或下降。

3.图解物种形成的两种典型模式(1)渐变式——经长期地理隔离产生(2)爆发式——短时间内即可形成,如自然界中多倍体的形成4.物种形成的环节及隔离导致物种形成(1)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者关系如图所示:(2)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一个种群――→地理隔离多个小种群――→多种因素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亚种――→出现生殖隔离新物种 ①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亚种,但绝不可能产生新物种。

②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

生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后代不活;杂交后代活而不育。

5.对物种和进化标准的判断技巧(1)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标准,是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存在生殖隔离,则一定是两个物种。

(2)判断种群是否进化的标准,是看其基因频率是否发生了变化,若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则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易混易错】(1)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不同(2)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

(3)新物种形成则说明生物进化了。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而且是个体的表现型。

(4(2019·上海高考真题)关于语言基因FOXP2 的基因在所有灵长类动物中都存在,但人类的该基因序列中存在部分碱基替换。

这一发现为人类获得语言能力提供了()A.比较解剖学证据B.胚胎学证据C.古生物化石证据D.生物化学证据【答案】D【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和生物化学证据等。

2021版高考生物(苏教版)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含答案

2021版高考生物(苏教版)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含答案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拉马克的进化观点
①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现存的物种都是从其他物种演变而来的。

②生物本身存在由低级向高级连续发展的内在趋势。

③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

④“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2)评价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中主观推测较多、但内容颇为系统、丰富、
为后来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诞生奠定了基础。

2.达尔文的进化学说
(1)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三个观点
⎩⎨⎧①物种是可变的
②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③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适应的第一步是变异的产生、第二步是通过生存斗争对变异进行选择。

(2)局限:不能科学的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以及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等问题。

(3)达尔文对变异的解释
6.在自然条件下、
某随机交配种群中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 [提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突变与重组、迁入与迁出和环境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

7.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
[提示]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1.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使生物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

如图所示:
(2)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2.“图解法”把握物种形成的三大模式。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思路方法规律(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思路方法规律(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

思路方法规律(四)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典例赏析][典例] 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图解,下列对现代进化理论的补充、完善等内容中,不正确的是( )A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研究种群中基因频率变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思路点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逐项分析得出答案精讲精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隔离使分化的种群之间失去自由交流基因的机会,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从实质上看,生物进化是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结果,种群基因库是种群中全部生物个体的全部基因的总和,每个个体只含有种群基因库的一部分基因。

答案 D[专项突破]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相同的是( )A.变异、选择和隔离是生物进化的三个基本条件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同观点。

]2.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上海等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使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内细菌形成耐药性,如果被细菌感染,则往往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向耐药性细菌方向变异B.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C.“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使病菌发生了进化D.基因频率改变了,新的病菌(物种)一定会产生C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中不具有耐药性的个体死亡,耐药性的个体得到大量的保留,从而使耐药性的基因频率上升。

“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有新物种形成。

] 3.下列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叙述是( )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B.种群间由于地理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生殖隔离C.无性生殖的生物不发生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的原材料较少D.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B [变异是不定向的、随机的,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由于无性生殖的生物不存在基因重组,所以为生物进化提供的原材料较少,进化较慢;种群间由于地理障碍形成的基因不能交流,称为地理隔离;表现型与外界相适应的个体被保留下来的机会大,所以有机会产生大量的后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自然选择决定
生物形成适应性和多样 生物形成适应性和多样性,
性,并出现物种分化
并出现物种分化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意义: 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不足: 无法解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只限于个体水平, 渐变的观点无法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
达尔文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概念图:
1、基本观点: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 2)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2、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1)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2)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比较
达尔文学说
现代进化理论
进化单位
个体
种群
进化原材料
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Hale Waihona Puke 变异不定向不定向进化的外因
不同的生存环境
地理隔离导致的环境差异
进化的动力 进化的实质 新物种形成
进化的方向 进化的结果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
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的 结果
由自然选择决定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由于地理隔离,自然选择对不同 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所起的作用不同, 久而久之,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形成 明显差异,逐渐出现生殖隔离
生物进化
在很遥远的远古时代,草肥水美,草原上有各种 各样的小动物,他们主要以草原上鲜美的小草为食。 突然有一年,气候骤变,炎热干旱,一个雨点子都 没见到,草枯了,水干了,于是动物们…… 长颈 鹿就是这么形成的。
请同学们讲故事中省略的部分自己发挥出来, 要求用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观点。
一、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内容
过度繁殖: 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能够产生大量 后代。
生存斗争: 由于受环境条件的限制,生物产生大 量的后代以后,必然要有部分个体被 淘汰,这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遗传变异: 生物个体既具有亲本的遗传性状,又 会出现变异。
适者生存: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 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过度 繁殖
资源 有限
生存斗争
可遗传变异
不适者淘汰 适者生存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自然 选择
地理隔离
可遗 传的 变异
作用于
自然 选择
改变 基因频率定向
积累 导致
种群基因库的差别
有利变异积累、加强 生物进化,新物种形成
导致 生殖隔离
标志 新物种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