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熟语集锦并解释(一)

合集下载

常用熟语100例

常用熟语100例

常用熟语100例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

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例:竞赛开始了,生产能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例: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

3.八字没有一撇:‚八‛字还没有写第一撇儿,比喻事情还没有一点眉目。

例:他还说事情能成功呢!可是到现在为止,还八字没有一撇呢!4.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

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例:从前画师所绘的狮子形象,统统都是全身有毛的,我看现在这狮子并不是这个样子,所以百闻不如一见。

5.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来反抗。

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例:你明明知道我不会唱歌,却把我逼上梁山,使我在台上大出洋相!6.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局坏到如此,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错。

7.病急乱投医: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

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例:他急于办到出国的护照,病急乱投医,结果上当受骗,护照没办到,还被骗去了一万多元钱。

8.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例:共同犯罪,特别是重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

借用‚拔出萝卜带出泥‛的说法,他们互为萝卜,又互为泥土。

在这种情况下,‚拔出萝卜、带出泥‛就不可避免。

9.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例:一个法国人曾挺疑惑地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老把忙挂在嘴边,简直是不懂得享受生活,我没搭理他,因为他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你们国情是虚位待人,我们的国情是多人待一位。

10.不打自招: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

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

例:但是我还要说重庆发言人是个蠢猪,他不打自招,向全国人民泄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计划。

11.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迭目的不罢休。

常用熟语解释.ppt

常用熟语解释.ppt

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 言论或来访。
空谷足音 谀人肚量大 宰相肚里好撑船 比喻一定的环境造就一定的人才。不同地域上的
人,由于环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不同、地理气候 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人文历史不同、为人处事 不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 理。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 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
一不做,二不休
异常坚固,不可摧毁。也用在指人固执己见或保 守旧习。
牢不可破
形容二者之间关系疏远或毫无关联。 八竿子打不着 比喻受不了或担当不起。 吃不了兜着走 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或只说得好听而不做。 唱高调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
益却得不到别人身上。 口惠而实不至 谓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比喻处理事情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一碗水端平 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
子就成功。
一蹴而就 比喻灾祸是无法预料的。 天有不测风云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
“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不登大雅之堂 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
和界限。 不敢越雷池一步
意指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比喻 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 法乱纪,不受管束。
树倒猢狲散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 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常用熟语精解并举例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语文

常用熟语精解并举例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语文

常用熟语精解并举例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语文陈林森前言2004年语文《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今年高考将考查熟语。

那么什么是熟语呢?《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如‘慢条斯理、无精打采、不尴不尬、乱七八糟、八九不离十’等。

”从这个解释我们可以看到,熟语和成语很接近,但范围比成语要广泛。

成语除了符合熟语所具备的特点之外,还具有简洁精辟、大多由四字结构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书面来源或典故)、书面色彩较浓等特点。

而成语只是熟语的一部分。

在语言里,一般词组是临时组合的,而各种熟语则是经久沿用有了定型的,它具有丰富的内容,概括了人们的认识成果,并且口语化程度高,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在结构上,不限于四字词组,包括多由三字格组成的“惯用语”(如“唱高调”“炒鱿鱼”),由两个部分组成的“歇后语”(如“泥菩萨过港——自身难保”),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俗语”(如“不管三七二十一”“死马当作活马医”)和揭示客观事理、富有教育意义的“谚语”(如“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等。

在使用上,虽然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但有些比较灵活,例如中间插上其他成分,如“炒鱿鱼”——“炒你的鱿鱼”。

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时能对熟语有进一步的了解,并能获得一些感性认识,笔者精选常用熟语100个(以惯用语和俗语为主),提供较准确的解释,并举出现当代书证,供师生们参考。

1.八竿子打不着。

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

”(《齐鲁晚报》2003/1/30)“几万字的文字也能做成三五百页的大书,一些书的图和文八竿子打不着,配得莫名其妙,文不够图来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厦门晚报》2003/12/31)。

常用熟语集锦

常用熟语集锦

常用熟语集锦【唱白脸】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炒鱿鱼】比喻解雇、撤职。

【吃小灶】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顾。

【闯红灯】比喻超越法现有的规则办事。

【打水漂】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

【穿小鞋】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

【二把刀】指对某种活儿不很会干的人。

【侃大山】吹牛,说笑话,没有目的的聊天。

【跑龙套】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

【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针尖对麦芒】指争执时针锋相对。

【赶鸭子上架】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一锤子买卖】一次性交易,多指不法商贩的行为,含贬义。

【乱点鸳鸯谱】形容瞎指挥,胡乱凑合。

【山不转水转】比喻情况总是在变化的,一时不顺利也不必懊恼和悲观。

【平地一声雷】比喻突然地发生的重大变动。

也比喻突然发生一件可喜的大事或声名地位的骤然提高。

【坐山观虎斗】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

【破罐子破摔】比喻有了缺点、错误,不加改正,任其自流,甚至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依样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

【银样蜡枪头】比喻外表很好看,实际上不中用。

【欲速则不达】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树倒猢狲散】比喻为首的人垮下来,随从的人无所依附也就随之而散。

【惺惺惜惺惺】惺惺,指聪明的人。

谓性格、才能或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重、同情。

【听风就是雨】刚听到一点风声就信以为真。

【阴沟里翻船】比喻在有把握的地方出了问题。

【一亩三分地】形容所属地盘、势力范围。

【二一添作五】是珠算中的口诀,二人平分的意思。

【三下五去二】是珠算中的口诀,形容某人处理事情果断而迅速。

【竹筒倒豆子】比喻把事实全部说出来,没有隐瞒。

【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

【过五关斩六将】比喻曾经值得骄傲的业绩,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

语文熟语积累

语文熟语积累

熟语积累(05-1)百里挑一: 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

形容人才出众。

精彩纷呈: 美好的场面和事物纷纷在眼前呈现出来。

旁征博引: 旁:广泛;征:寻求;博:广博;引:引证。

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新颖别致:形容精巧,精致的事务植物刚生的小芽。

比喻新奇、特别,与众不同。

再接再厉: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

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

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紧锣密鼓:锣声紧,鼓点密。

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

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取而代之: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

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独树一帜:树:立;帜:旗帜。

单独树起一面旗帜。

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饮鸩(zhèn)止渴: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

喝毒酒解渴。

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

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叹为观止: 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咄咄逼人: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

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出口伤人。

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前人,令人赞叹。

偃旗息鼓:偃:仰卧,引伸为倒下。

放倒旗子,停止敲鼓。

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

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惨淡经营: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

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

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鲜为人知:鲜:很少;为:被。

很少有人知道。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差错的意思。

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巧舌如簧: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

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讳(huì)莫如深:讳:隐讳;深:事件重大。

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

高考语文常见熟语解释大全900条语文综合知识

高考语文常见熟语解释大全900条语文综合知识

高考语文常见熟语解释大全900条|语文综合知识—
高考语文常见熟语解释大全900条ﻭ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

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ﻭ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5、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

溺:沉溺,陷入。

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

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8、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9、八仙过海,**显其能--八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

比喻做事**有**的一套办法。

也比喻**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常用熟语

常用熟语

解释大全(601-800)601、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

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

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602、三折肱为良医——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

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603、杀风景——损坏美好的景色。

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

604、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605、杀人不见血——杀人不露一点痕迹。

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阴险毒辣。

606、杀人不眨眼——杀人时眼睛都不眨一下。

形容极其凶狠残暴。

607、山锐则不高——比喻人太露锋茫,就成不了大事。

608、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609、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

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

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610、山雨欲来风满楼——欲:将要。

比喻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

611、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比喻两头没有着落。

612、上方不足,下比有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613、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指上级或长辈。

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

614、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615、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61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617、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618、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619、身后识方干——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620、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621、身在江湖,心悬魏阙——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

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

常用熟语集锦(精)

常用熟语集锦(精)

常用熟语集锦B1、八竿子打不着:形容二者之间关系、疏远或毫无关系。

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显示本领,互相竞赛。

3、八字没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4.拔出萝卜带出泥。

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5、八九不离十:几乎接近(实际情况)。

6、白马王子:比喻少女倾慕的理想的男子。

7、百闻不如一见:听到一百次不如见到一次,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为确切可靠。

8、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9、半斤八两(一作“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贬义)。

10、包打天下:包揽打天下的重任。

比喻由个人或少数人包办代替,不放手让其他人干。

11、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处于困境的人。

12、宝刀不老:比喻年纪虽老但功夫或技术并没有减退。

13、报屁股:指报纸版面上的最后位置(含诙谐意)。

14 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15、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种事。

16、彼一时,此一时;好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改变。

17、便宜行事:经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就斟酌处理。

也说便宜从事。

18、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比喻不管对方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办法对付。

也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19、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知痛悔。

20、不费吹灰之力:形容做事情非常容易,不费什么力气。

21、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22、不知天高地厚:形容见识短浅,狂妄自大。

2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历艰险,就不能获得成功。

24、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到绝境不肯死心。

也比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25.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26.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

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常用熟语集锦并解释(一)
河南南乐一中 刘少华 邮编457400
2004年高考说明,把以往的“正确使用成语”改为了“正确使用熟语”,
就使高考考察的范围扩大了,相对而言答题的难度也就加大了。熟语的范围除
成语外还包括谚语、俗语、格言及歇后语等,要想正确使用熟语,首先应该理
解掌握熟语的正确含义,现就常用的熟语整理并解释如下:
1、拔出萝卜带出泥: 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
露。
2、八竿子打不着: 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3、百闻不如一见: 指听到的再多,还不如亲眼见到的更为可靠。
4、版版六十四: 宋代铸钱每版以六十四为定数,不得增减。后用来比喻办事
刻板守旧,不知变通。
5、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比喻不能设身处地得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6、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办事毫无目的。
7、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 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知痛悔。
8、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形象的表述。
9、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曲直,而盲目下结论或处理。
1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比喻不厉艰险,就不能有所成就。
11、拆东墙、补西墙: 拆掉这里去补那里,比喻临时勉强应付。
12、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人要有所成就,就不能贪图安逸;贪图安逸
就不能有所成就。
13、吃不了兜着走: 比喻某人行为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要承担其责任。
1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
15、炒鱿鱼: 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或撤职。
16、唱高调: 比喻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或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17、唱对台戏: 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
18、唱主角: 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
19、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 比喻不好的东西早晚要让人知道、了解。
20、初生之犊不惧虎: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21、吹胡子瞪眼睛: 形容一个人发脾气或者发怒的样子。
22、此地无银三百两: 比喻想要隐瞒、掩盖真相,手段拙劣,结果反而彻底
暴露。
23、打官腔: 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难
别人。
24、打开天窗说亮话: 比喻毫无隐瞒的公开说出来。
25、打如意算盘: 比喻想任何事物,都想的非常顺利,总希望按照自己想象
的发展。
2

26、打退堂鼓: 比喻遇到困难后而中途退缩。
27、打预防针: 比喻提前打招呼,做好思想准备,以防患于未然。
28、打肿脸充胖子: 比喻为了虚荣而在经济上超出自己能力的情况下硬撑。
29、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客观事物的改变,而改变自
己的态度、方法。
30、大气候: 比喻出现在较大范围的某种政治、经济形式或思潮。
31、豆腐渣工程: 形容质量低劣的工程建筑。
32、干打雷,不下雨: 比喻只有声势,没有实际行动。
33、赶鸭子上架: 也说“打鸭子上架”比喻逼迫着做能力所达不到的事。
34、胳膊拧不过大腿: 比喻弱小的敌不过强大的,常用来作为劝人的话。
35、胳膊肘朝外拐: 比喻不向着关系较近的,反而向着外人。
36、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其它
人。
37、狗嘴吐不出象牙: 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
38、挂羊头卖狗肉: 比喻用好的名义作幌子,实际上做一些坏事。
39、好了伤疤忘了痛: 比喻事情过去之后就忘了经验教训。
40、河水不犯井水: 比喻彼此界限分明,互不干扰,也指彼此毫无关系。
41、恨铁不成钢: 指恨某人不争气、不成才。
42、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自恃某一外部条件优越,而不思主观努力,多用于
批评一种因循守旧的思想。
43、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比喻态度强硬、要求强烈的单位或下属能得到更多的
照顾。
44、鸡蛋里挑骨头: 比喻无端生事、故意找毛病。
45、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比喻抓住了次要的东西而放弃了主要的东西。
46、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比喻实施教育应该及早。
47、解铃还须系铃人: 比喻问题由谁而起,仍然由谁去解决。
48、近水楼台先得月: 比喻因接近某人或某事物而处于首先获得好处的优越
地位。
4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比喻接近好人使人变好,接近坏人使人变坏,强
调了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
50、空头支票: 比喻不能实践或兑现的承诺。
3

常用熟语集锦并解释(二)
河南南乐一中 刘少华 邮编457400
51、快刀斩乱麻: 比喻果断的处理棘手的问题。
52、拉大旗作虎皮: 比喻打着大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53、懒婆娘的裹脚: 比喻说话罗嗦,做事拖沓,不干净利落。
54、烂摊子: 比喻秩序混乱,不易收拾整顿的局面或单位。
55、捞稻草: 比喻在绝望中作徒劳无益的挣扎,也比喻乘机捞好处。
56、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比喻世界很复杂,什么奇怪的人或事物都有。
57、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比喻只要把人或实力保存下来,将来还会得
到恢复和发展。
58、露馅儿: 比喻暴露了不愿让人知道的事情。
59、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比喻虽然有些事物规模较小,但却样样都有。
60、摸着石头过河: 比喻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
61、赔了夫人又折兵: 比喻想占便宜没占到,反而受了损失。
62、捧着金饭碗要饭: 比喻拥有良好的客观条件,却不能解决生产、生活问
题。
63、破罐子破摔: 比喻有了缺点、错误,不加改正、任其自流,甚至向更坏
的方向发展。
64、牵一发而动全身: 比喻一个极小的部分就能影响全局。
65、墙内开花,墙外香: 比喻有的人才在本单位或本地,不如在外单位或外
地受重视的不正常现象。
66、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比喻缺乏必要的条件,即使再能干的人也办不成事。
67、清官难断家务事: 指家庭内部的矛盾纠纷,别人难以评判。
68、人怕出名,猪怕壮: 喻指人太出名了会招来很多麻烦。也指人为了保住
名位而变得保守。
69、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比喻不管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
毫不动摇。
70、人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的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大象一样。
71、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比喻没有能人的时候,普通人亦充当主要角
色。
72、上梁不正,下梁歪: 比喻上面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学坏。
73、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比喻要达到某一目的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74、是非只为多开口: 纠纷争端都是由说话太多引起的。
75、树倒猢狲散: 比喻为首的人垮下来,随从的人无所依附,也就随之而散。
76、水流湿,火就燥: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比喻事物发展都有其必然规
律。
77、死马当作活马医: 比喻在希望渺茫的时候,作最后的努力。
4

78、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原指精彩的舞台表演需要长期艰苦的排练,
也泛指各方面的成果都要靠艰辛的训练、准备才能取得。
79、太岁头上动土: 比喻触犯有权势或强有力得人物。
80、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比喻事情的发展难以预料或人有难以预
料的灾祸。
81、听风就是雨: 喻指刚听到一点风声,就信以为真。
82、捅马蜂窝: 喻指招惹是非。
83、拖泥带水: 比喻做事不干净利落。
84、挖墙角: 比喻从竞争对手那里弄走人才或抢走生意。
85、无事不登三宝殿: 比喻没事的时候不上门,上门定有事。
86、行百里者半九十: 比喻事情越是接近成功越是困难。
8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比喻对不同的情况就采取不同的对策。
88、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比喻波折多,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
出现了。
89、一朝天子一朝臣: 原指新的皇帝登基后,旧朝的臣僚就被新的所代替。
后也泛指领导人的更换,下属也随着更换,常含贬义。
90、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比喻时光宝贵,必须多加珍惜。
91、一刀切: 比喻不顾实际情况,用单一的方式处理问题。
9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比喻一定的环境造就一定的人才。
93、一个巴掌拍不响: 比喻矛盾和纠纷不是单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94、一个鼻孔出气: 比喻持有同样的态度、见解或主张,常含贬义。
95、一客不烦二主: 由一个人独力承当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不找第二
个人。
96、阴沟里翻船: 比喻在有把握或小的事情上出了问题。
97、有眼不识泰山: 比喻浅陋无知,认不出有地位有能力的人。
98、远水不救近火: 比喻其他原因或条件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
99、照葫芦画瓢: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100、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形容统治者为所欲为,却限制人民自由。
亦泛指自己任意而行,反而严格要求别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