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熟语900条解释大全
常见熟语

H 横挑鼻子竖挑眼:比喻多方挑剔。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把战争或争斗变为和平、友好。
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喻模仿得不到家,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比喻态度强硬、要求强烈的单位或下属能得到更多的照顾。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比喻不经历亲自实践,就体会不到其中的艰辛或苦衷。
半瓶醋:比喻对某种知识或某种技术只略知一二的人。
C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相差的很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强调不能有一点儿差错。也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拆东墙,补西墙:比喻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长江后浪推前浪:比喻人或事物不断发展更迭,新陈代谢。
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东方有北方:比喻地域辽阔,有很大的回旋余地或选择范围。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比喻按实际情况办事。
E 二一添作五:借指双方平分。
F 反其道而行之:采取跟对方相反的办发行事。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用来比喻作恶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会变成好人。
覆巢无完卵:鸟窝反落下来不会有完好的鸟蛋,比喻整体覆灭,个体不能幸免。
陈谷子烂芝麻: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是有同一个人造成的。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了火,大家都用护城河的水救火,水用尽了,渔也干死了。比喻因牵连而受祸害活损失。
吃一堑,长一智:收一次挫折,长一分见识。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是一种情况,那时又是一种情况。指情况已与过去不相同。
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高考熟语复习:常见熟语900条解释大全6

501、骑鹤上扬州——后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
502、清一色——原指打麻将时由一种花色组成的一副牌。
后比喻全部由同一种成分构成。
503、清官难断家务事——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难论断家庭纠纷的是非曲直。
指家庭内部的事,外人很难搞清楚。
504、清官能断家务事——俗语。
表示家族纠纷情况复杂,外人没法断定谁是谁非。
506、清君侧——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
507、七次量衣一次裁——比喻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508、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
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509、棋高一着,缚手缚脚——本指棋艺,后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
510、起死人而肉白骨——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
比喻给人以再造之恩。
也比喻言词委婉动听,将死的也说活了。
511、弃之如敝屐——敝:破;屣:鞋。
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
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
512、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多指创作)。
513、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514、千里姻缘一线牵——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红线牵连而成。
51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
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51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517、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518、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
也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
519、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指空前绝后。
亦用作讽刺。
520、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
521、前怕狼,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522、前人失脚,后人把滑——比喻吸取人家失败的教训,小心谨慎,免得再失事。
常见熟语

常见熟语穿小鞋:比喻受人(多为有职权者)暗中刁难、约束或限制。
夹生饭:比喻开始做没有做好再做也很难做好的事情。
吹喇叭:比喻为人吹嘘捧场。
抬轿子:比喻为有权势的人捧场。
打圆场:调解纠纷,缓和僵局。
打埋伏:比喻隐藏物资、人力或隐瞒问题。
敲门砖: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
省油灯:比喻不愿找麻烦的人,多用于否定。
马后炮: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马前卒:比喻为别人效劳的人,多含贬义,也可作谦辞。
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助势。
炒鱿鱼:老板解雇员工或员工主动向老板辞职,多为激愤之词。
台柱子:借指集体中的骨干。
敲竹杠: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抬高价格或索取财物。
定心丸:比喻使思想情绪安定下来的言论或行动。
碰钉子:比喻遭到了拒绝或遇到了挫折。
钻空子:比喻利用客观上的漏洞进行有利于自己的活动打墙脚:比喻打基础作准备。
扣帽子:比喻给人强加上罪名。
磨洋工:指故意拖延时间,偷懒怠工。
耍花招:也作“玩花招”。
比喻施展诡诈手段,也指卖弄小聪明、小伎俩。
咬耳朵:指靠近人的耳边悄声说话,不让旁人听见。
半瓶醋:比喻对某种知识或某种技术只略知一二的人。
耳皮软:也作“耳朵软”,“耳根子软”。
比喻没有主见,容易听信别人的话。
走过场:比喻只讲形式,做表面文章。
抬轿子:比喻吹捧、巴结别人并为之出力。
抓辫子:也作“揪辫子”。
比喻抓住别人的错误和过失。
走后门:比喻通过私人关系来达到某种目的。
放空炮:指说出的话不能兑现。
唱高调:比喻说漂亮话。
扯后腿:也作“拉后腿”,“拖后腿”。
比喻利用特殊的关系和感情牵制别人的行动。
和稀泥:指无原则的调解或折中。
开夜车:指为了赶任务,在夜间学习或工作。
泡蘑菇:比喻故意磨蹭,拖延时间。
打闷棍:比喻搞突然袭击,使人不知所措。
打棍子:比喻制造舆论打击,陷害别人。
吹牛皮:比喻说大话,言过其实。
捞稻草:比喻想得到某种分外的好处或以绝境中作徒劳无益的挣扎。
墙头草:比喻没主见的人,看哪边势力大就站在哪一边。
下马威:现指一接触就向对方显视厉害。
909个熟语的解释:正确把握常用熟语_1

909个熟语的解释:正确把握常用熟语的事情。
867、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意思是摆好阵势以后出战,这是打仗的常规,但运用的巧妙灵活,全在于善于思考。
指高超的指挥作战的艺术。
868、宰相肚里好撑船——誉人肚量大。
869、再实之根必伤——一年之内再度结果的树,根必受伤。
比喻过度幸运,反而招致灾祸。
870、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
871、早知今日,悔不当初——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872、毡袜裹脚靴——毡袜、裹脚、靴子,都是穿在脚上的东西。
比喻彼此都一样。
873、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
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874、张公吃酒李公醉——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875、照葫芦画瓢——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876、这山望着那山高——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老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
877、针尖对麦芒——比喻双方都很利害,互不相让。
878、真金不怕火炼——比喻品质好、意志坚强的人经得起任何考验。
879、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
表示意志坚决。
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880、知其一不知其二——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
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881、知人知面不知心——旧时俗语。
指认识一个人容易,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困难。
882、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留。
883、知子莫若父——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
884、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
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
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885、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
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
886、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
887、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
常用熟语解释大汇集1000例(10)

常用熟语解释大汇集1000 例(10)901、逐客令——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
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
902、着三不着两——指说话或做事轻重不当,考虑欠周,注意这里,顾不到那里。
903、自以为得计——得计:计谋得逞。
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904、走过场—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905、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遵循尧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
906、嘴尖舌头快——比喻话多而轻率。
907、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
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908、坐山观虎斗——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
909、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过一天算一天,凑合着混日子。
有无可奈何,勉强从事的意思。
910、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
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举例:他这是〜,你一定要小心。
91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
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举例:竞赛开始了,生产能手们〜。
912、八字没有一撇:八”字还没有写第一撇儿。
比喻事情还没有一点眉目。
举例:他还说事情能成功呢!可是到现在为止,还〜呢!913、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
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表示多闻不如亲见更可靠或印象更深刻。
举例:从前画师所绘的狮子形,统是全身有毛,我观现在这狮子并不是这么样子,所以〜。
914、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来反抗。
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举例:你明明知道我不会唱歌,却把我〜,使我在台上大出洋相!915、冰冻三尺,非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大局坏到如此,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错。
916、病急乱投医: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
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举例:北村有个医生,你们不妨去看看,〜吗!也许会顶事呢!917、不打自招: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
高考语文常见熟语解释大全900条语文综合知识

高考语文常见熟语解释大全900条|语文综合知识—
高考语文常见熟语解释大全900条ﻭ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
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ﻭ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ﻭ
5、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
溺:沉溺,陷入。
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
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ﻭ
6、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ﻭ
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ﻭ
8、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ﻭ
9、八仙过海,**显其能--八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
比喻做事**有**的一套办法。
也比喻**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ﻭ
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高考熟语复习:常见熟语900条解释大全3

201、恶虎不食子——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
比喻不伤害亲近者。
202、恶事行千里——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含有劝告的意思)。
203、恶作剧——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
204、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失节:原为封建礼教指女子失去贞操,后泛指失去节操。
贫困饿死是小事,失节事情就大了。
205、耳报神——指暗中通风报信的人。
206、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
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207、耳闻不如目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
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208、耳闻是虚,眼观为实——亲自听到的还不足为信,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靠的。
209、二虎相斗,必有一伤——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
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2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211、二桃杀三士——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
比喻借刀杀人。
212、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
比喻双方平分。
213、二者不可得兼——两项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
214、发昏章第十一——昏头昏脑的风趣话。
仿《孝经》“某某章第几”的说法。
215、法不传六耳——指极端秘密,不能让第三者知道。
216、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21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
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218、反其道而行之——其:他的;道:方法,办法。
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219、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方:方术,治道的方法;物:事物。
原指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聚在一起,各种事物因种类不同而区分开。
后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质分门别类。
220、放长线钓大鱼——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221、放冷箭——乘人不备,放箭伤人。
高考熟语复习:常见熟语900条解释大全9

801、一棍子打死——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
802、一客不烦二主——一个人全部承担,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
803、一口吸尽西江水——原是一气呵成、贯通万法的意思。
后比喻过于性急,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
804、一块石头落地——比喻放了心,再没有顾虑。
805、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806、一年之计在于春——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807、一钱不落虚空地——比喻丝毫不浪费。
808、一犬吠形,百犬吠声——吠:狗叫;形:影子。
一只狗看到影子叫起来,很多狗也跟着乱叫。
比喻不了解事情真相,随声附和。
809、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虚:不确实,指无中生有的事。
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
810、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811、一人善射,百夫决拾——古谚语,意思是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
比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812、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多指地位崇高权势显赫的大臣。
81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
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814、一身都是胆——极言胆大勇敢。
815、一失足成千古恨——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憾事。
816、一十八般武艺——泛指各种武术技艺。
817、一是一,二是二——形容说话老老实实,毫不含糊。
818、一手独拍,虽疾无声——疾:急速,猛烈。
比喻一个人或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办事。
819、一退六二五——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
比喻推卸干净。
820、一问三不知——不管怎样问,总说不知道。
821、一窝蜂——一个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飞出来了。
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822、一物降一物——指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
823、一蟹不如一蟹——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熟语900条解释大全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
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
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5、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
溺:沉溺,陷入。
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
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
马不卸鞍,人不解甲。
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
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8、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9、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
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11、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2、拔赵帜立赤帜——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1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
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1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
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1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17、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18、百万买宅,千万买邻——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19、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
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20、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
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21、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
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22、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23、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搬:移动。
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自食其果。
24、版版六十四——版:宋代铸钱的模型。
每块铸版都是铸出六十四文钱。
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25、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26、邦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27、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
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28、饱暖思淫欲——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
29、卑卑不足道——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30、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31、杯酒释兵权——释:解除。
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
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3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
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
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33、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34、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35、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3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37、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
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38、表壮不如里壮——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
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3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40、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41、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42、兵败如山倒——兵:军队。
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43、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
指天下太平。
44、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45、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
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46、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
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47、病急乱投医——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
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48、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shān)——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
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49、不打不相识——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50、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
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51、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52、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
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
53、不登大雅之堂——大雅:高贵典雅。
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54、不法古不修今——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55、不费吹灰之力——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56、不分青红皂白——皂:黑色。
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57、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
原指不要越过雷池。
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58、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59、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60、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智慧,见识。
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61、不看僧面看佛面——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62、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
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63、不能赞一词(辞)——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提不出一点意见。
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64、不念僧面念佛面——不看僧面看佛面。
65、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
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66、不期然而然——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
67、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6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6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
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70、不识庐山真面目——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71、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仇人;聚头:聚会。
不世前世结下的冤孽,今世就不会聚在一起。
72、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
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73、不问青红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74、不幸而言中——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却被说准真的发生了。
75、不以辞害志——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
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
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76、不以规矩,不能方圆——规:圆规;矩:曲尺。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77、不以人废言——废:废弃。
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78、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
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7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80、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
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81、不知人间有羞耻事——不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之事。
形容恬不知耻,无耻到极点。
82、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
形容骄狂无知。
83、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
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
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84、不知者不罪——罪:责备,怪罪。
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85、不自由,毋宁死——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去死。
86、不足为外人道——不必跟外面的人说。
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87、布袋里老鸦——比喻虽然活着,但象死了一样。
88、步步生莲花——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姿。
89、防患于未然——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
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9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防:阻止;甚:超过。
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
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91、河东狮子吼——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92、河海不择细流——比喻不论大小,一律收容。
93、河水不洗船——比喻不相干或相安无事。
94、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
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95、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96、拆东墙补西墙——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
比喻临时勉强应付。
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97、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
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98、长安居大不易——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
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99、长江后浪推前浪——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
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100、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101、朝里无人莫做官——旧时俗语。
意思是,没有靠山,事办不成。
102、嗔(chēn)拳不打笑面——比喻不可以欺凌态度和悦的人。
103、陈谷子烂芝麻——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
104、成败在此一举——举:举动。
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
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105、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106、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能把事情办好,反而把事情弄坏。
多用来指斥办事拙劣或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
107、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
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
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108、成则为王,败则为寇——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寇贼。
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109、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
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