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描写景物》
多角度描写景物

多角度描写景物---------------------------------------多角度描写景物学习目标:1、学会观察景物,调动五官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2、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
课前学习:一、欣赏优美的写景片段:1、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也装饰了大地。
夜空像无边无际的透明的大海,安静、广阔、而又神秘。
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田野、村庄、树木,在幽静的睡眠里,披着银色的薄纱。
山,隐隐约约,像云,又像海上的岛屿,仿佛为了召唤夜航的船只,不时地闪亮起一点两点嫣红的火光。
2、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
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亮烛成银灰色了。
3、老渔民的脸上挂着几道深深的岁月的沟壑。
深邃的眼神总是喜欢坚定的望着前方,偶尔被海水侵蚀了的双手搓个不停,那干涸的嘴唇还是喜欢说那两句:向前走吧,始终会看到大陆的……★请写出你所积累的一个精彩的写景片段:二、请归纳下文景物描写的特点:1、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2、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多角度描写景物-课件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2/282021/2/28Sunday, February 28,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2:37:19 P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2/282021/2/282021/2/28Feb-2128-Feb-21
单元作文 多角度描写景物
【写作指导】 在本单元我们畅游了雄奇险拔的三峡,欣赏了积水空明的月光,临 观了钱塘江的宏伟气势,摄取了湖心亭的雪景,这些景物为什么会如 此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呢?因为作者能运用各种手法多角度描写 景物。 一、写景总的原则: 选准对象,仔细观察,确定角度,安排层次。
二、描写景物的方法: (1)仔细观察,对景物进行多角度描写。写景角度有:景物的形状、 声音、色彩、味道;远眺近看、俯瞰仰视、正面侧面、整体局部;视觉 、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各种感官。如《春》中有关“春花”的描写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 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段作者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 、触觉多种感官来体会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形象。又如《观潮》中远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近看“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这运 用了远眺近看的角度来描写潮水。 (2)仔细观察,对景物进行多层次描写。可按时间顺序分层,也可按 空间顺序分层,还可按逻辑顺序分层,让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3)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来描写景物。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 人、排比、夸张等,也可以采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衬托等手法 来描写景物。
【例文引路】 家乡的秋
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6篇优秀模板_写景作文_

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6篇优秀模板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绚丽多彩的自然风景,琳琅满目的人文风景。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关于多角度去描写景物的相关,欢迎大家参阅!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篇一:美丽的家乡在美丽的西江河畔,中心广场位于我们县城的中心地带,是人们运动、娱乐的休闲场所。
走进广场的正前方,首先映入眼幕的是一排排棕榈树和大榕树。
踏进广场引道,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长方形的喷水池,池底铺有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水池里有相互交错的水管,喷水管喷水时,喷出的水是左右对射的,我们走过去,就像穿过拱形的水帘,水珠落在水池里,发出有节奏的“沙沙沙”的声音,清脆动听极了。
水池两边还有花坛和绿茵茵的草地呢!穿过水池再往前走,就到了广场最开阔的地方——中间有大圆盘似的喷泉区,那些喷水管和彩灯都是埋在地下的,地面上只能看见一圈圈圆形排列的小孔。
白天人们在这里跳舞、打太极……每当夜幕降临,喷泉区的小孔喷水时,那水柱射上空中,相互交错着,此起彼落,在彩灯的确映照下,晶莹透亮,五颜六色,像节日的礼花,洒落人间,又像一幅大彩帘,美丽极壮观极了!围绕广场这喷泉区,有两排弧形牌坊,高大宏伟,像广场的守护神,牌坊后面有一个椭圆形的湖,湖中央有一条小桥,把湖分成两半,湖周围有很多茂密的树木,树木下有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还有石凳石桌,环境幽静,是人们打牌,下棋的休闲区。
这就是我们家乡美丽的中心广场,这里的草地、树木、喷泉,湖水,是多么惹人喜爱!我爱我家乡美丽的中心广场,更爱创造了这美丽的中心广场的家乡人民!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篇二:美丽的白云我喜欢天上的太阳、月亮、天上的一切一切,可我更喜欢天上美丽的白云。
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门前玩耍时,无意中一抬头,看到了天上的白云,我想:这云真美啊!厚而白,很有层次,我为什么不坐下来观赏美丽的云景哪?于是,我便从家里拿出了一个小凳子。
坐下来继续观赏云。
不一会儿,云儿变成了一只小羊,可奇怪的是这只羊没有羊角,我想:可能天空对它们来说是一片海,而羊儿再洗角时被水冲掉了,然后……还没等我想完,云儿又变成了一只猴子,可是这只猴子却不时候蹦乱跳的,而是老老实实的。
多角度描写景物的作文3篇_0

多角度描写景物的作文3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美丽的秋姑娘提着一篮子香味弥漫的魔法花瓣飞向那美丽的田野,只见她左手一挥,右手一撒,顿时奇迹出现了,一幅迷人的秋景映入人们的眼帘。
你瞧那一望无际的庄稼地最先感受到秋天的讯息。
田野里,高粱成熟了,红通通的,像一团团正在燃烧的火焰,一阵秋风吹过,叶子就像无数面旗帜在迎风飘扬。
大豆成熟了,饱满的豆粒胀开了狭长的豆荚,从豆荚里跳了出来,似乎在欢迎秋天的到来。
稻田里,稻子也成熟了,在秋阳的照耀下闪着点点金光。
微风吹过,稻子此起彼伏,好像大海的波浪。
农民伯伯正在田野里忙得不可开交,正把一车车碎金似的稻谷往家里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的还唱着歌呢!稻田东边是一块菜地,菜地里的蔬菜长势也很好。
白菜长得绿油油的,微风吹过,绿叶摇动,像翩翩起舞的公主穿着的绿色长裙。
芋头长得很好,它们撑开一把把小伞,挡住了火辣辣的阳光。
丝瓜架上爬满了瓜蔓,长着一张张绿油油的叶子,开着一朵朵金灿灿的丝瓜花,挂着一条条沉甸甸的丝瓜。
微风一吹,丝瓜似乎要掉下来。
菜地旁边的果园十分热闹。
你看,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串熟透了的葡萄,晶莹透亮。
秋天的早晨让人感觉凉丝丝的,来到葡萄架下望着一串串紫凝凝的葡萄挂满了晶莹的露珠,显得那样的新鲜可口,真是让人垂涎欲滴。
梨子树上挂满了一个个黄澄澄的梨子,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小葫芦。
走近一看,梨子脸上还长着许多小雀斑呢!梨子很多,把树枝越压越弯,越压越弯,有的梨子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
高高的柿子树上挂满了一个个红通通的柿子,远远望去就像一盏盏小红灯笼。
一阵秋风吹过,“啪!啪!啪!”熟透了的柿子掉到了地上。
秋天的田野是果实累累的田野,是丰收的田野,是希望的田野。
我赞美它,因为它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创造出来的。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多角度的环境描写小作文

多角度的环境描写小作文
清晨的公园。
哇,这公园清晨的景色真是美翻了!湖面就像撒了层金粉,微
风一吹,那水波就像跳舞的精灵,好美啊。
看那边,几位老大爷在
打太极,动作流畅得跟水流似的,跟这景色搭在一起,简直绝了!
午后的咖啡馆。
午后时光,来杯咖啡,坐在窗边,多惬意啊!阳光撒进来,地
板上都是光影,感觉好温暖。
耳边是轻柔的爵士乐,手上捧着本书,那香味、那音乐、那书页翻动的声音,都混在一起,让人心里舒服
极了。
夜幕下的街头。
晚上出门,霓虹灯都亮起来了,街上人来人往,热闹得不得了。
汽车呼啸而过,行人的笑声、谈话声混成一团,再加上餐馆传来的
香味,简直就是个大型party现场。
还有个街头艺人弹吉他,那旋
律真好听,我都忍不住想跟着哼几句了。
多角度描写景物小练笔

一、定点观察:1、我站在山坡上,看见东边天际露出鱼肚白,出现了一道红霞。
光线很柔和,红霞的范围逐渐扩大,黑夜刚刚还强大无边,可一眨眼,晨曦撕裂了无边的黑暗,大地仿佛披上了一层红色的锦缎。
太阳慢慢露出了小半个脸,红艳艳的,像一位含羞的少女,不肯一下子露出美丽的脸庞。
2、夕阳西下,大地沐浴在余辉的彩霞中,人们三三两两地在街道上漫步,晚风徐徐地送来一阵阵花木夹杂的幽香,使人心旷神怡。
风儿吹走了我一整天的烦恼,我情不自禁地低吟浅唱着。
当你向西远眺时,那熔金般的烈焰,渐渐的由绚烂归于平淡,那一瞬间,一种温馨的感觉便会从心中油然而生。
移步换景:1、到公园,你发现人工湖更加清澈了,湖底那色彩斑斓的石块清晰可见。
小鱼小虾更加活泼可爱。
东边的花坛显得更加洁白,雪白的菊花到处都是,粉红的小野花夹在里面漂亮极了。
西南方有一片竹林,林子遮天蔽日,棵棵翠绿挺拔。
一阵秋风吹过,林子“沙沙”作响,这是一段多么让人陶醉的乐曲啊,这是大自然奏起的歌曲。
2、登上山头,向下眺望,眼前是一片金色,红的得像玛瑙,绿得像翡翠。
还有山下那水平如镜的池塘,倒映着眼前的美景,格外的好看。
下山后,看见又香又脆的大苹果和那裂了嘴、破壳欲出的、红红的大石榴,多么惹人喜爱呀!三、多感官描写:1、秋天来到了花园里,这儿成了菊花的乐园。
菊花的颜色真不少:黄色、粉红色、白色......那大大的花朵,卷曲的花瓣,像一个卷发的小姑娘。
秋天,给大地带来一片金黄,给蓝天送去棉花似的云朵。
秋风,清凉如水,带着一丝寒意染黄了世界。
耳边传来了孩子们的笑声,多么惬意的秋天。
2、雪后初晴,大地变成了是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
孩子们在雪地上笑着跑着,耳边传来他们银铃般的笑声。
雪后的空气格外清新让人感觉到丝丝凉意。
写作融入感情:1、今天,我的心情糟糕透了。
上课时没有认真听课,挨了老师批评。
在回家的路上,小鸟叽叽喳喳地在耳边叫个不停,烦死了。
太阳公公也阴着脸,唉声叹气的。
花儿也无精打采弯着腰。
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6004篇(共14页)

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6004篇[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写景作文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600篇(一):风景优美的地方作文600字大自然,多奇妙风景优美的地方作文600字大自然,多奇妙承德的坝上大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大自然真的很奇妙。
坝上大草原的入口有一个用木头建成的高大雄伟的大门,走过大门,我就看到了一片宽广的大草原,到处是绿油油的青草。
青草上闪着点点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空气中散发着一股青草的香味儿,深吸一口,真让人心旷神怡,所有的烦恼都不见了。
往东边走一走,草原中一片花地映入了我的眼帘,桃粉、薯紫、橘黄色的花最多。
它们很小,花瓣一般都是五、六片。
小巧玲珑的花儿上也闪着露水,阳光照射在露珠上,露珠发着五颜六色的光。
色彩斑斓的花地很小,从山丘上看去,好似一大块翡翠中,镶嵌着迷人的钻石。
再瞧瞧远方,哇!有好多牛儿、羊儿在吃草,在牛羊群的一旁,有一个威风凛凛的男子,骑在一匹黑马上,他一手握着皮鞭,一手拉着缰绳,正在赶着牛羊吃草。
我走到了一头小牛犊旁,它吃草的样子好可爱哦。
它先是低下脖子,用鼻子来“品味”一下草的芳香,然后张开大嘴巴,露出了大牙齿,一口把草咬住。
接着,它津津有味地咀嚼起草,随着喉咙的一下颤动,草被咽下去了。
最后,它吐出舌头,舔了舔嘴边的毛,好“卡哇伊”!看着小牛犊水汪汪的大眼睛,我忍不住地去亲了一口它。
看呀,山脚下的蒙古包好漂亮!这些蒙古包的形状是上面尖下面圆,像一个压缩的包子。
蒙古包的颜色各有不同,大多用米白、深红、亮黄、天蓝和灰色。
这些蒙古包镶嵌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之上,很显眼,很突出,好像是从绿草丛中长出的一朵朵蘑菇,自然、和谐和美丽。
天空一碧如洗,白云的色彩那么的单纯、那样的天真,洁白的云彩加上湛蓝的天空,简直就是“天生一对”。
与城市的天空比起来,就是0和100的差距啊!时光飞逝,美不胜收的坝上大草原之旅也伴随着牧马人的歌声结束了。
多角度描写景物作文600篇(二):我心中的风景作文初二作文(7篇)我心中的风景就在那一瞬间,会错过许多令人潸然泪下的情景。
多角度描写景物

《多角度描写景物》教案备课组:语文组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运用多种的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2.过程与方法:经典美文的赏析与学生习作的分析相结合;调动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运用多种的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教学过程:导入:曾经有这样的故事,许多人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后,都到清华园参观,想一睹他笔下那迷人的景色,可惜却失望而归。
现实中的清华园显得是那样的平凡,那样的景致在哪里都能看到,可为什么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却显得如此的美呢?下面就让我们回归文本,仔细推敲作者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和方法,提高我们写作的能力。
一.品读经典,掌握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1.诵读原文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想一想:①画面从哪些角度写月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②如果让你拍摄月下荷塘的画面,你怎样安排镜头?远→近,上→下,静→动③这幅画面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通感、动静结合2.诵读原文第五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定点观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师小结:观察景物时上看、下看、远看、近看,变换各种观察角度。
就像一个摄影师,一会把镜头摇远,一会把镜头拉近呈大特写,一会仰视、一会俯视,一会平视,这样文章才有动感。
比如:《答谢中书书》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生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先是仰视,再是俯视,接着再平视,写景秩序井然,文章多了一丝灵动,少了呆板之感。
2.移步换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就是走动起来,变换远近距离,高低位置和各种视角,观察同一景物的不同侧面、局部,或者不同景物的各个方面,然后依次进行描写。
如《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抓住渔人一路上走来看见的不同的景物,将我们一同带进了这个神秘仙境:世外桃源。
激发的读者的兴趣,避免了平铺直叙。
移步换景类的文章,我们通常在描写的时候采用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有由中心到四周,或由左至右、由上到下、由前至后等形式。
3.动用多种感官: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充分调动我们心灵的扫描器——眼、耳、口、鼻、肤等感官来体会眼前的景物,并赋予景物于情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鲁迅先生的《社戏》中这样一段描写: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舍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
鲁迅善于调动多种感官来写,有嗅觉、视觉、听觉、触觉,使人身临其境。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4.时间变换观察:
一种景物,四时风情。
我们知道同一处的风景,时令不同,哪怕是朝暮不同,都会引起景色的变化,如泰山上日出前后的景色;北海春夏秋冬的景色是迥然不同、风情各异的。
我们可以以时间为顺序,按照时间的变换来观察景物,以时间作为景物变化的线索,观察景物的变化,可以写学生结合课文第210页,理解定点观察,然后再举出学过的课文里用定点观察的例句,如学生说不出,教师可提示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教师小结。
方法同上。
提示学生从朱自清的《春》里找出并分析。
出不同的味道。
5.正面、侧面,动静,虚实结合: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桃花源记》中多处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描写景物。
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
属于正面描写,“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是侧面描写。
正面侧面结合,更突出桃源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2)如《记承天诗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突出月光明亮,环境静谧,写的是静态美;“水中藻、荇交横”突出月色清丽淡雅,写的是动态美。
动静结合,写出了月色的不同的特点。
(3)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作者运用想象虚写和实写相结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副色彩艳丽,层次多样的春花图。
三、我归纳,我总结:
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1.抓住特点,巧用修辞。
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巧用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景物的特点。
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2.调动多种感官,多角度感知景物的特点。
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
著名作家余光中说过:“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有光。
”调动多种感官去体味,让景物呈现出丰富瑰丽的声、色、味、态;注意动态、静态的调和,实景(眼前之景)、虚景(联想想象之景)的互补;注意手法多样,兼顾正面与侧面等,多角度地描写景物。
3.选好观察点,有序写景。
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随着观察点的变换,景致也有所变换,我们常常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景物。
4.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清代著名的画家和诗人郑板桥写过这样的诗句:“一枝一叶总关情”,强调的就是以情带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景,不仅是作者对自然界景物的肉眼所见,更主要的是作者的心灵的感受。
流动着情感的文章才富有感染力。
比如《济南的冬天》,老舍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喜爱和赞美之情:“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
不能为写景而写景,写景是为了抒情达意。
方法同上。
学生归纳、总结;教师补充。
描写校园的一段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