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软化点条件下的脱油沥青气化工业试验

合集下载

沥青软化点试验方法

沥青软化点试验方法

沥青软化点试验方法沥青软化点试验方法沥青材料是一种非晶质高分子材料,它由液态凝结为固态,或由固态熔化为液态、没有敏说的固化点或液化点,通常采用条件的硬化点和滴落点来表示。

沥青材料在硬化点至滴落点之间的温度阶段时,是一种沾滞流动状态。

在工程实用中为保证沥青不致由于温度升高而产流动的状态,因此取液化点与固化点之间温度间隔的87.2%作为软化点。

软化点的数值随采用仪器不同而异,我国现行规范试验法是采用环与球软化点法。

软化点是沥青达到规定条件粘度时的温度,所以软化点既是反映沥青材料热稳定性的一个指标,也是沥青粘性的一种量度。

1.目的和适用范围(1)沥青的软化点是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5±0.5)℃/min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25.4mm)时的温度,以℃表示。

(2)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和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等材料的软化点。

2.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软化点试验仪,由下列附件组成:①钢球:直径9.53mm,质量(3.5土0.05)g。

②试样环:黄铜或不锈钢等制成。

③钢球定位环:黄铜或不锈钢制成。

④金属支架:由两个主杆和三层平行的金属板组成。

上层为一圆盘,直径略大于烧杯直径。

中间有一圆孔,用以插放温度计:中层板板上有两个孔,准备放置金属环,中间有一小孔可支持温度计的测温端部。

一侧立杆距环上面51mm处刻有水高标记。

环下面距下层底板为25.4mm,而下底板距烧杯底不少于12.7mm,也不得大于19mm。

三层金属板和两个主杆由两螺母固定在一起。

⑤耐热玻璃烧杯:容量800-1000mL,直径不少于86mm,高不少于120mm。

③温度计:0-80℃,分度0.5℃。

(2)环夹:由薄钢条制成,用以夹持金属环,以便刮平表面。

(3)装有温度调节器的电炉或其他加热炉具(液化石油气、天燃气等)。

(4)试样底板:金属板(表面粗糙度应达Ra0.8um)或玻璃板。

沥青软化点实训报告

沥青软化点实训报告

一、沥青软化点测试方法1. 环球法:该方法采用环与球软化点仪,将沥青样品放置在环中,球体压在沥青样品上,加热至沥青软化,当球体下陷至一定深度时,记录此时的温度即为软化点。

2. 梅特勒法:该方法采用梅特勒软化点仪,将沥青样品放置在试样杯中,加热至沥青软化,当沥青表面出现微小变形时,记录此时的温度即为软化点。

3. 水银法:该方法采用水银温度计,将沥青样品放置在水银中,加热至沥青软化,当沥青表面出现微小变形时,记录此时的温度即为软化点。

4. 空气中立方体法:该方法采用立方体软化点仪,将沥青样品放置在立方体中,加热至沥青软化,当立方体变形达到一定深度时,记录此时的温度即为软化点。

5. 环棒法:该方法采用环棒软化点仪,将沥青样品放置在环中,加热至沥青软化,当棒体下陷至一定深度时,记录此时的温度即为软化点。

6. 热机械法:该方法采用热机械软化点仪,将沥青样品放置在试样杯中,加热至沥青软化,当沥青表面出现微小变形时,记录此时的温度即为软化点。

在我国,最广泛采用的软化点测定方法是环球法。

二、沥青软化点对路用性能的影响1. 高温稳定性:沥青软化点越高,其高温稳定性越好。

在高温条件下,沥青不易软化,路面不易出现车辙。

2. 低温抗裂性:沥青软化点越低,其低温抗裂性越好。

在低温条件下,沥青不易变脆,路面不易出现裂缝。

3. 抗疲劳性能:沥青软化点与抗疲劳性能关系不大,但沥青软化点越低,抗疲劳性能越好。

4. 抗老化性能:沥青软化点与抗老化性能关系不大,但沥青软化点越高,抗老化性能越好。

5. 粘附性能:沥青软化点与粘附性能关系不大,但沥青软化点越高,粘附性能越好。

6. 耐久性:沥青软化点与耐久性关系不大,但沥青软化点越高,耐久性越好。

7. 水稳定性:沥青软化点与水稳定性关系不大,但沥青软化点越高,水稳定性越好。

8. 抗滑性:沥青软化点与抗滑性关系不大,但沥青软化点越高,抗滑性越好。

综上所述,沥青软化点对路用性能有多重影响,因此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对沥青软化点的测定至关重要。

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方法

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方法
4.2.2按规程规定方法准备试样;
4.2.3.将准备好的沥青试样徐徐注入试样环内略高出环面为止;
4.2.4试样在室温中冷却30min后,用热刮刀刮除环面上的试样;
4.2.5调节软化点仪维持每分钟上升5℃±0.5℃。
5.试验步骤:
具体试验步骤依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T0606-2011的方法进行试验。
8.7在加热过程中,加温速度超出规定范围,则试验重做。
8.8试验时,仪器和用具应在室温下进行。
3.2试验标准温度5℃±0.5℃
4.试验准备:
4.1试验仪器及材料:
序号
名称
使用要求
1
软化点仪
温度调节电炉维持每分钟上升5℃±0.5℃
2
钢球
直径9.53mm,质量3.5g±0.05g
3
试样环
黄铜或不锈钢制成,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
4
钢球定位环
黄铜或不锈钢制成,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
5
金属支架
一侧立柱距环上面51 mm刻水高标记,环下面距底板为25.4 mm,下底板距烧杯底不小于12.7 mm,也不大于19 mm
6..试验结果整理:
6.1.同一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当两次测定值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允许误差要求时,取平均值作为软化点试验结果,准确至0.5℃。
6.2当试样软化点小于80℃时,重复性试验允许误差为1℃,再现性试验允许误差为4℃。
6.3当软化点大于或等于80℃时,重复性试验允许误差为2℃,再现性试验允许误差为8℃。
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方法
1.依据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T0606-2011)。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沥青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建筑材料。

为了确保沥青的质量和性能,需要进行一系列指标试验。

下面将介绍沥青三大指标试验的内容。

第一个指标是软化点试验。

软化点是指沥青在升温过程中由固态转变为近似流态的温度。

软化点试验是测定沥青软化特性的一种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试验采用的方法是用软化点试验仪将沥青样品加热,然后在特定温度下进行试验。

试验时,将样品置于钢球基座上,并通过灯泡加热样品,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记录样品的温度。

当样品软化到足够程度时,钢球会开始陷入样品中,此时记录的温度就是软化点。

第二个指标是黏度试验。

黏度是沥青的粘度,也是衡量沥青流动性的一种指标。

常用的黏度试验方法有旧式黏度计试验和旋转黏度计试验。

旧式黏度计试验使用贝克尔黏度计,通过对沥青样品施加剪切力,测定在一定条件下沥青的黏度。

旋转黏度计试验则是在一定温度和剪切速率下,测定沥青的黏度。

通过黏度试验可以判断沥青的流动性和可处理性。

第三个指标是针入度试验。

针入度试验是用来测定沥青抗静态变形能力的试验方法。

试验过程中,将建立在特定温度下的针头垂直插入沥青样品中,然后测量插入力。

根据国家标准,试验应在25℃的温度下进行。

插入力的大小取决于沥青的粘度和塑性,从而反映出沥青的变形能力。

总结起来,沥青三大指标试验主要包括软化点试验、黏度试验和针入度试验。

软化点试验是通过测定沥青软化温度来评估其软化特性;黏度试验是测定沥青的粘度,判断其流动性;针入度试验则是用来测定沥青的变形能力。

这些试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评估沥青的质量和性能,为工程建设提供指导和保障。

沥青软化点测定仪的试验方式

沥青软化点测定仪的试验方式

沥青软化点测定仪的试验方式1. 概述沥青软化点是指沥青在加热过程中从固态到液态的转变温度。

沥青软化点测定仪是用于测试沥青软化点的一种专用仪器,广泛应用于油路、桥梁、建筑等行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沥青软化点测定仪的试验方式。

2. 试验前准备2.1 沥青混合料的制备首先需要准备好待测的沥青混合料,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制备。

2.2 清洗沥青软化点测定仪要进行试验,必须确保沥青软化点测定仪内部干净,因此需要仔细清洗。

具体步骤如下:1.将测定仪内的蒸馏水倒出。

2.用干净的布擦拭测定仪内壁和外壁。

3.用清洁的水再次清洗测定仪内部,防止产生水垢。

4.用吹风机将测定仪内部吹干。

2.3 校准测定仪在进行试验前,还需要对沥青软化点测定仪进行校准,以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3. 试验程序3.1 加入沥青混合料1.将经过制备的沥青混合料倒入沥青软化点测定仪内。

2.将沥青混合料平整,保持平整度。

3.2 开始加热1.通过沙漏计时器,设置加热时间。

2.开始加热,按照设定时间进行加热。

3.3 测定软化点1.当温度接近软化点时,用电动搅拌器轻轻搅拌沥青混合料,使其温度均匀。

2.观察沥青混合料开始变形的温度,即为沥青的软化点。

3.4 停止加热当软化点确定后,停止加热,并等待沥青混合料冷却到室温,然后清理设备。

4. 注意事项1.在试验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2.在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防止误操作。

3.在试验结束后,应清洗测定仪并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5. 结论沥青软化点测定仪是一种专用设备,用于测试沥青的软化点温度,是油路、桥梁、建筑等行业中非常重要的测试仪器。

通过本文介绍的试验方式,可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助于为各行业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

溶剂脱沥青的技术进展与工艺优化[1]

溶剂脱沥青的技术进展与工艺优化[1]

1前言溶剂脱沥青工艺是生产催化裂化或加氢裂化原料以及润滑油加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生产微晶蜡、凡士林、光亮油等各种优质石油蜡产品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生产的副产品———脱油沥青是生产道路沥青和建筑沥青的重要原料。

所以,溶剂脱沥青装置是炼油企业重要的加工单元之一,其盈利水平将直接影响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国外溶剂脱沥青技术发展概况自1936年M.W.Kellogg公司的第一套工业化装置问世以来,至今已有100多套装置投产。

这60多年间,由于加工廉价劣质原料、节能以及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的要求,使溶剂脱沥青新工艺、新技术快速发展。

在这些新技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世纪70年代由科尔-麦吉(Kerr-McGee)公司开发的渣油超临界抽提(ROSE)工艺,目前已有30套超临界抽提装置投产[1]。

此外,还有UOP公司的抽提脱金属法(Demex)、Foster-Wheeler公司的低能耗脱沥青(LEDA)以及IFP的SOLVAHL等各种溶剂脱沥青技术。

2.1Kellogg公司超临界抽提(ROSE)技术[2]超临界抽提(ROSE)工艺最初由科尔-麦吉公司(Kerr-MCGee)开发。

该工艺可使用从丙烷到己烷作溶剂,以常压渣油或减压渣油为原料,生产光亮润滑油料、催化裂化料、加氢裂化料、胶质和沥青质。

但据报道,已有的工业化ROSE装置多以戊烷作溶剂获取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原料,而用丙烷作溶剂获取残渣润滑油料的ROSE工业化装置只有5~6套。

该工艺抽提部分设备采用混合器及多段分离塔,使沥青、胶质、脱沥青油分离,且分离塔内采用乱堆式填料,原则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ROSE工艺是在沥青分离塔中进行减压渣油原料和戊烷溶剂的接触,完成分离,然后于超临界条件下在DAO(脱沥青油)分离塔中回收溶剂。

在超临界条件下,油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很低,使溶剂从油中分离出来而不必采用高剂油比,从而得到优质的脱沥青油。

Kerr-McGee公司声称,该工艺需高达13.3MPa(常规工艺为3~4MPa)的压力,剂油体积比为5~13.1,在分离过程中所用溶剂的85%~93%可不经气化而直接回收利用。

沥青软化点实验方法

沥青软化点实验方法

沥青软化点实验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这沥青软化点实验方法。

你说这沥青啊,就像是个有点脾气的家伙,要想知道它啥时候“软”下来,那可得有点门道呢!先准备好家伙什儿,什么烧杯啊、温度计啊、加热设备啊,一个都不能少。

这就好比战士上战场,没了武器可不行。

把沥青样品放进去,就像给它找了个小窝。

然后慢慢加热,可别心急,得像哄小孩一样慢慢来。

你想想,要是火急火燎的,那沥青不得被你吓得不知所措啊!这加热的过程就像是等待一朵花慢慢开放,得有耐心。

你得时刻盯着温度计,看着那度数一点点往上升,就像看着时针分针慢慢走一样。

等啊等,终于,沥青开始有变化啦!它开始变软,就像一块巧克力在太阳下慢慢融化。

这时候你可别眨眼,因为关键的时刻到啦!你得仔细观察它到底啥时候变得软软的,就像观察一个人什么时候会露出笑容一样。

一旦发现它达到了那个神奇的状态,赶紧记下温度,这就是沥青的软化点啦!你说这像不像一场和沥青的小游戏?你得掌握好节奏,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要是太快了,可能就错过了关键瞬间;要是太慢了,那得等到啥时候啊!做这个实验啊,还得细心,就跟绣花似的。

一点小细节都不能放过,不然得出个不靠谱的结果,那不就白忙活啦!而且啊,每次做实验都像是一次探险,你永远不知道这次沥青会给你带来什么惊喜或者小麻烦。

但这就是实验的乐趣呀,不是吗?所以啊,朋友们,别小瞧了这沥青软化点实验,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它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沥青的特性,为我们的工程啊、建设啊提供重要的数据。

你说它重要不重要?那肯定重要啊!所以,大家可得好好对待这个实验,就像对待一个珍贵的宝贝一样。

让我们一起在这个小小的实验里,发现大大的奥秘吧!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沥青软化点测试方法

沥青软化点测试方法

沥青软化点测试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沥青软化点测试方法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沥青啊,就好像是建筑界的小精灵,别看它平时黑乎乎、黏糊糊的,作用可大着呢!那要怎么知道它啥时候变软呀?这就得靠测试啦!首先呢,咱得把沥青准备好,就像给小精灵打扮打扮一样。

然后把它放进一个专门的仪器里,这个仪器就好比是小精灵的舞台。

在测试的时候啊,可不能马虎。

想象一下,就像咱做饭得掌握好火候一样,测试也得拿捏得恰到好处。

温度慢慢升高,看着沥青一点点变化,就好像看着它在舞台上表演呢!要是温度升得太快,那可不行,就好像催着小精灵赶紧表演,它可能就乱了套啦。

要是升得太慢呢,咱等得着急不说,还可能测不出准确的结果。

所以啊,这节奏得把握好。

等啊等,终于到了关键时刻,沥青开始变软啦!这时候就像小精灵终于展示出了它的拿手好戏。

咱可得瞪大了眼睛,仔细观察,不能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你说这沥青软化点测试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就跟一场小小的实验冒险似的。

咱得像探险家一样,小心翼翼又充满好奇地去探索。

而且啊,这测试可不能只做一次就完事儿了,得多做几次,就跟咱做练习题一样,多做几遍才能更熟练、更准确呀。

每次测试的结果可能会有点不一样,这就好比每次考试的成绩也不一定完全相同嘛。

咱还得注意仪器的保养和维护呢,这就跟咱爱护自己的宝贝似的。

要是仪器出了啥毛病,那测试结果还能靠谱吗?那肯定不行呀!总之呢,沥青软化点测试这事儿啊,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

咱得用心去对待,才能得出准确又可靠的结果。

就像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只有认真去做,才能收获满意的答案。

这就是我对沥青软化点测试方法的理解啦,大家觉得我说得对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言溶剂脱沥青-脱油沥青气化-脱沥青油加氢进催化裂化组合工艺是解决劣质重油加工的有效手段。

该工艺采用混合C 4为抽提溶剂,从减压渣油中提取脱沥青油作为催化裂化装置的原料,而脱油沥青作为化肥气化炉原料。

从2004年开始,已在石化企业成功应用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为了进一步提高脱沥青油拔出率,降低化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脱沥青油收率50%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提高脱沥青油的收率和沥青软化点的工业试验。

2实验研究2.1黏度-温度关系通过对同种物料情况下黏度与温度的关系(见表1)的研究,在脱沥青油收率55%的情况下,脱油沥青黏度在0.1Pa ·s 时的温度为248℃。

2.2结焦趋势研究对温度提高条件下沥青的结焦趋势进行研究,以确定合适的温度控制上限。

在通氮气情况下,以20℃/min 的升温速率将实验温度升至300℃,然后在此温度下保持120min ,样品失重量为5.0%,可见仅有少量的轻组分蒸发;在通氮气情况下,以20℃/min 的升温速率将实验温度升至360℃,然后在此温度下保持120min ,样品失重量为21.9%,即在此温度下有部分试样开始不断蒸发或裂解。

由此可见,温度控制在300℃以下,结焦的可能性很小;随着温度的升高,结焦趋势增大,当温度达到360℃以上时,结焦趋势明显增大。

2.3喷嘴雾化性能模拟实验为了考察气化原料黏度增加对气化喷嘴雾化动力黏度/(Pa ·s)运动黏度/(mm 2·s -1)对应温度/℃0.07067.82640.07572.72610.08077.52580.08582.32560.09087.22540.095922510.197248表1实验用温度黏度对应数据高软化点条件下的脱油沥青气化工业试验徐燕平(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江西九江332004)摘要溶剂脱沥青-脱油沥青气化-脱沥青油加氢进催化裂化组合工艺是解决劣质重油加工的有效手段。

为了进一步提高脱沥青油拔出率,降低化肥成本,在脱沥青油收率50%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提高脱沥青油收率和沥青软化点的工业试验。

根据实验研究,在脱沥青油收率55%的情况下,脱油沥青黏度在0.1Pa ·s 时的温度为248℃。

温度控制在300℃以下,结焦的可能性很小;随着温度的升高,结焦趋势增大,当温度达到360℃以上时,结焦趋势明显增大。

采取掺烧部分干气,可以显著降低雾滴直径和雾化角。

随着温度的升高,脱沥青油收率降低,质量得到改善,综合考虑溶剂体积比为6∶1。

工业试验表明,脱沥青油收率由50%提高到60%,脱油沥青软化点由70℃提高至100℃后,装置运行正常。

氧气消耗没有明显变化,气化炉炉温在正常控制范围1100~1300℃之间,劣质脱油沥青原料的产气量与渣油原料相当,原料气组成中有效气体(CO+H 2)仍在95%(体积分数)左右,甲烷含量仍在0.4%(体积分数)以下,炭浆浓度仍在0.3%~0.7%(质量分数)。

进一步提高溶剂脱沥青装置的加工深度,当沥青软化点达到120℃,温度控制在254℃时,其黏度升至100mm 2/s 以上,已超过高压给料泵设计黏度的上限,且加工量远远超过溶剂脱沥青装置的设计能力。

关键词脱沥青油脱油沥青拔出率软化点黏度原料气劣质化作者简介:徐燕平,工程师,1990年毕业于上海石油化工专科学校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长期从事炼油、储运专业及科技开发管理工作。

E-mail :yuanjian819@2010年第15卷·92·SINO-GLOBAL ENERGY表3试验工艺运行条件项目控制值进料温度/℃252进料黏度/(mm 2·s -1)92炉膛温度/℃1300O 2与进料比/(m 3·kg -1)0.735蒸汽与进料质量比0.355出口甲烷,%(体积分数)0.4原料管输减渣操作压力/MPa 4.0溶剂体积比6∶1停留时间/min 30抽提塔顶(底)温度/℃130(115)沉降塔顶(底)温度/℃133(133)密度(20℃)/(g ·cm -3)0.94140.9651 1.0501.043黏度(100℃)/(mm 2·s -1)75.06271.61黏度(80℃)/(mm 2·s -1)195.08844.40残炭,%(质量分数) 5.112.532.929.3灰分,%(质量分数)0.0140.1070.087软化点(环球法)/℃101.682.1元素分析,%(质量分数)C86.1685.8885.7985.81H 12.1711.409.639.87S 1.10 1.50 2.40 2.21N 0.480.80 1.10 1.07金属分析/(μg ·g -1)Fe 0.5 1.036.232.2Ni7.517.091.183.7Ca <0.10.2144127V 0.3 1.09.28.4Na 0.40.511.29.6Al 0.20.311.510.0组成分析,%(质量分数)饱和分31.114.0芳香分46.545.1胶质22.440.8沥青质<0.050.1表2高软化点条件下脱沥青工艺条件性能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甘油-水混合液作为介质进行了冷模实验。

随着雾化介质黏度的增加,雾滴直径逐渐增大,雾滴直径分布逐渐变宽,雾化角也相应地逐渐增加。

这三个变化趋势对气化过程的影响都是负面的,会导致有效气成分下降,炭黑生成增加,耐火衬里烧蚀增加,运行周期缩短。

采取掺烧部分干气,可以显著降低雾滴直径和雾化角,对雾滴直径分布影响不大。

因此,气化装置使用脱油沥青后,掺烧干气不仅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原料,而且有利于气化装置的长周期运行。

2.4溶剂脱沥青研究技术关键是在提高脱沥青油收率的同时提高脱油沥青软化点。

研究表明,温度的变化对脱沥青油的收率及质量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脱沥青油收率降低,质量得到改善。

与温度相比,溶剂比的变化对脱沥青过程的影响程度要小一些,综合考虑溶剂体积比可为6∶1。

高软化点条件下脱沥青工艺条件见表2。

3试验方案3.1控制指标通过提高溶剂脱沥青装置的加工深度,可以提高脱沥青油收率,进而增加催化裂化装置的原料,也就相应增加了轻质油的产量。

与此同时,进一步变重、变劣的脱油沥青价格更低,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化肥原料的成本。

工业试验以“利用现有设备,不做大改动”为原则。

确定以脱沥青油收率由当前运行的50%提高到60%,脱油沥青软化点由70℃提高至100℃为主控指标进行工业试验,考察化肥原料进一步劣质化后装置能否平稳正常运行。

化肥装置工业试验运行参数见表3。

脱沥青油收率50%原料渣料;0000000000000000959085807570656055506664626058565452503.2试验步骤3.2.1降温提高原料黏度运行试验①由于化肥装置需要溶剂脱沥青装置稳定控制处理量和质量,送往化肥装置的原料脱油沥青黏度控制在60mm 2/s 左右,并维持稳定。

②根据实验温度黏度对应数据,逐渐减少化肥装置原料加热器蒸汽量,降低高压原料泵入口温度,分步依次将原料黏度提高到70mm 2/s 、75mm 2/s 、80mm 2/s 、85mm 2/s 、90mm 2/s ,温度分别控制在260℃、259℃、257℃、255℃、252℃,在每一条件下维持运行24h 以上,以便观察判断系统的变化。

③增加氧气量,调整气化炉温度,保持出口气甲烷和炭黑浓度基本不变。

3.2.2接力泵输送试验接力泵设计原料黏度为30~130mm 2/s ,设计运行温度为260℃,由于在运行中暴露出自燃点下移形成安全隐患以及现场原料缓冲罐放空管有较多的轻组分放出等问题,不得不采取降温操作等措施来缓解。

实际运行温度为205~215℃,运行黏度为320mm 2/s 。

降温后带来的新问题是运行参数与设计参数相比有较大偏差,如果进一步提高黏度,将会使运行参数更大地偏离设计参数,因此有必要进行增黏运行试验。

根据接力泵温度-黏度数据(见表4),溶剂脱沥青装置在脱油沥青黏度稳定在55~60mm 2/s 的基础上逐渐降低到化肥原料沥青的温度,由210℃降到190℃,降温提黏分多步进行,每次降温2℃,运行4h 以上。

3.2.3提高脱沥青油收率试验逐步提高溶剂脱沥青装置脱沥青油拔出率至56%、58%、60%(注:以满足黏度条件为前提,可以根据油种不同适当变化),每步稳定运行24h 以上,每8h 分析一次沥青指标,每4h 分析一次黏度,保证黏度指标符合试验要求,最终黏度控制在不大于92mm 2/s(250℃)条件下运行。

4工业试验结果及分析4.1脱沥青油收率试验期间,溶剂脱沥青装置脱沥青油收率变化见图1,其收率最高达到65%。

4.2脱油沥青黏度试验期间,脱油沥青黏度变化见图2,其黏度最高达到92mm 2/s ,此时软化点为100℃。

4.3气化装置氧气消耗从图3可以看出,用脱油沥青取代渣油作为化肥原料后,氧气消耗没有明显变化,这也表明物耗不会因原料改变而发生大的变化。

4.4气化炉炉温从图4可以看出,气化炉操作温度随着原料劣质化呈上升趋势,但原料改变前后变化较小,仍在2010年第15卷·94·SINO-GLOBAL ENERGY脱沥青油收率50%原料渣料;脱沥青油收率50%原料渣料;表5原料气组成对比%(体积分数)原料CO H 2CH 4CO 2S 脱沥青油收率50%原料45.2850.380.23 3.40.7147.0649.090.14 3.720.9845.0350.660.17 3.170.9645.5550.010.18 3.440.8246.0250.690.14 3.010.7447.2648.790.162.950.84续表5%(体积分数)Industrial Experiments on Deoiled Asphalt Gasificationunder High Softening Point ConditionsXu Yanping(SINOPEC Jiujiang Company ,Jiujiang Jiangxi 332004)[Abstract]The solvent deasphalting-deoiled asphalt gasification-deasphalted oil hydrogenation catalytic crack -ing combination technology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processing poor-quality thick oil.In order to raise the distillation yield of deasphalted oil and reduce the cost of producing fertilizer ,technicians conducted industrial experiments on raising the yield of deasphalted oil(from the current yield of 50%)and the softening point of asphalt.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yield of deasphalted oil stands at 55%,the temperature of deoiled asphalt is 248℃when its viscosity reaches 0.1Pa ·s.When the temperature is below 300℃,the possi -bility of tar formation is very small.As the temperature rises ,the possibility of tar formation heightens and when the temperature exceeds 360℃,the possibility of tar formation rises considerably.Blending with some dry gas as fuel can significantly the diameter of droplets and the spray angle.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the yield of deasphalted oil will drop and its quality will improve.The overall solvent volume ratio is 6:1.In -dustri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after the yield of deasphalted oil was raised to 60%from 50%and the soft -ening point of deoiled asphalt was raised to 100℃from 70℃,the unit operated well with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oxygen consumption.The temperature in the gasifier was in the normal range of 1100-1300℃,the output of gas from poor-quality deoiled asphalt was equivalent to that from residual oil ,the content of effec -tive gases (CO+H 2)in the feed gas remained at around 95%(by volume),the content of methane remained below 0.4%(by volume)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coal slurry stayed at 0.3%-0.7%(by mass).If the process -ing depth of a solvent deasphalting unit is raised ,when the softening point of asphalt reaches 120℃and the temperature is 254℃,the viscosity of asphalt will exceed 100mm 2/s ,higher than the designed upper viscosity limit of the high -pressure feed pump ,and the processing volume will far exceed the nameplate capacity of the solvent deasphalting unit.[Keywords]deasphalted oil ;deoiled asphalt ;distillation yield ;softening point ;viscosity ;feed gas ;deterioration2010年第15卷·96·SINO-GLOBAL ENERG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