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

合集下载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2 术语沥青的密度沥青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以g/cm3计。

2.1.2 沥青的相对密度在同一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比值,无量纲。

2.1.3 针人度在规定鍵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沥的深度,以0.1mm计。

针人度指数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性指标,反映针入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规定方法计算得到,无量纲。

延度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计。

软化点(环球法)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计。

沥青的溶解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溶剂中可溶物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2.1.8 蒸发损失沥青试样在163℃温度条件下加热并保持5h后质量的损失,以百分率表示。

闪点沥青试样在规定的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发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与试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温度,以℃计。

盛样器对黏稠沥青是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对液体沥青是泰格开口杯(简称TOC)。

2.1.10 弗拉斯脆点涂于金属片上的沥青薄膜在规定条件下,因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时的温度,以℃计。

2.1.11 沥青的组分分析按规定方法将沥青试样分离成若干个组成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

沥青的黏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流动时形成的抵抗力或内部阻力的度量,也称黏滞度。

2.1.13 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压实沥青混合料常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以g/cm3计。

2.1.14 枥青混合料的相对密度同一温度条件下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5 浙青混合料的理大密度假设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全部为矿料(包括矿料自身内部的孔隙)及沥青所占有、空隙率为零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密度,以g/cm3计。

2.1.16 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同一温度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沥青软化点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沥青软化点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沥青软化点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沥青软化点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我的“热沥青之旅”》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沥青软化点试验这个事儿,可别觉得它枯燥,里面可藏着不少有趣的小秘密呢!首先说说试验方法。

就像是一场给沥青的“耐热大考验”。

那主要的仪器啊,就像一个个小卫士站在那——恒温浴槽啊、环架啊、钢球啥的。

我们得先把沥青样品给装在特制的小环里,这个过程就像是给沥青穿了个紧箍咒,让它乖乖待着。

然后把装着沥青的环放在架子上,下面放着加热的水或者甘油(可千万要看好别加错啦,就像做菜别放错调料一样重要),中间搁个小钢球,像个勇敢的冒险者站在沥青上面。

接着就是慢慢地加热这个大“澡堂”。

这个时候啊,我们就要目不转睛地盯着沥青和钢球的一举一动啦。

随着温度升高,沥青开始变软,软得像个懒洋洋的大胖子。

直到那个钢球把沥青“戳穿”,达到一定的程度,这个时候记录的温度就是软化点啦。

这就像是沥青终于扛不住热,露出了自己的“软弱底细”。

再讲讲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吧。

哎呀,那可真是要处处小心。

在装沥青入环的时候,要保证装得满满的还得又平又整,就像给蛋糕抹奶油一样,不能一边厚一边薄,不然这测试结果可就和喝醉了酒的人走路一样摇晃不准啦。

还有啊,加热的速度可不能随心所欲,不能像你飙车一样加速过猛,要按规定的速度升温,要不然沥青还没反应过来呢,温度就一下子上去了,得出来的数据肯定是错的离谱,就像你算数学题胡乱一通算一样可怕。

而且这试验过程中要保证整个装置稳稳当当的,要是晃来晃去的,那钢球就不能好好发挥它“试压员”的作用了,说不定原本稳稳能“戳破”沥青的,结果在晃动下“失足落水”,那可就闹大笑话,数据也完全报废了。

做这个沥青软化点试验啊,就像是照顾一个调皮的小娃子,得事事顺着它的规矩来,不过当你得到最终准确数据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像是打了一场胜仗一样自豪呢。

每一次做这个试验,我都觉得自己像是个严格的裁判,在判定沥青到底在什么温度才会“投降”变软,也算是和沥青这个黑乎乎、黏糊糊的家伙有了一次很独特的互动啦!。

石油化工产品软化点试验仪(环球法)校准规范2020

石油化工产品软化点试验仪(环球法)校准规范2020
目录
引 言.................................................................................................................................. II 1 范围..................................................................................................................................1 2 引用文件..........................................................................................................................1 3 概述..................................................................................................................................1 4 计量特性..........................................................................................................................2 5 校准条件..........................................................................................................................3 5.1 环境条件............................................................................................................................ 3 5.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3 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3 6.1 校准项目..........................................................................................................................3 6.2 校准方法..........................................................................................................................3 7 校准结果..........................................................................................................................5 7.1 校准记录..........................................................................................................................5 7.2 校准证书..........................................................................................................................5 7.3 不确定度..........................................................................................................................5 8 复校时间间隔..................................................................................................................5 附录 A 软化点试验仪(环球法)校准记录............................................................................ 6 附录 B 软化点试验仪(环球法)校准结果格式.................................................................... 8 附录 C 温度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示例............................................................ 9 附录 D 升温速率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示例.................................................................. 13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2011《通 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等基础性系列规 范进行制定。

astmd3461-18沥青软化点标准

astmd3461-18沥青软化点标准

沥青软化点标准(ASTMD3461-18)是围绕着沥青材料的软化性能而制定的技术标准,对于沥青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ASTMD3461-18沥青软化点标准的定义、测试方法、意义及其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1. 沥青软化点标准的定义ASTMD3461-18标准是由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发布的一项标准,用于测定沥青的软化点,即沥青在加热条件下软化变形的温度。

这一标准通过实验测定沥青样品软化点的温度,以评估其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2. 沥青软化点测试方法根据ASTMD3461-18标准,沥青软化点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镜球法和环球法两种。

镜球法是通过对沥青样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试验,记录镜球穿透沥青的温度来确定软化点;而环球法则是通过在环状载体上加热试样,在一定条件下记录试样软化并开始下沉的温度。

3. 沥青软化点标准的意义沥青软化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沥青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软化点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沥青材料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和硬度,对于路面材料的选用和性能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软化点测试,可以评估沥青的软化温度范围,从而为工程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4. 沥青软化点标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在道路施工和沥青路面工程中,ASTMD3461-18沥青软化点标准被广泛应用于沥青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评估。

通过测试和评估沥青软化点,可以确保道路材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抗变形性能,为道路使用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

软化点测试结果还可用于沥青配方设计和路面材料选择,以满足特定工程要求。

总结回顾ASTMD3461-18沥青软化点标准作为沥青材料质量控制和评估的重要标准,通过测试沥青样品的软化点温度,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软化点测试方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评估沥青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和适用性,为道路施工和沥青路面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在工程实践中,沥青软化点标准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道路材料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推动工程质量的提升。

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

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

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1.目的和适用范围(1)沥青的软化点是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5±0.5)℃/min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25.4mm)时的温度,以℃表示。

(2)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和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等材料的软化点。

2.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软化点试验仪,由下列附件组成:①钢球:直径9.53mm,质量(3.5土0.05)g。

②试样环:黄铜或不锈钢等制成。

③钢球定位环:黄铜或不锈钢制成。

④金属支架:由两个主杆和三层平行的金属板组成。

上层为一圆盘,直径略大于烧杯直径。

中间有一圆孔,用以插放温度计:中层板板上有两个孔,准备放置金属环,中间有一小孔可支持温度计的测温端部。

一侧立杆距环上面51mm处刻有水高标记。

环下面距下层底板为25.4mm,而下底板距烧杯底不少于12.7mm,也不得大于19mm。

三层金属板和两个主杆由两螺母固定在一起。

⑤耐热玻璃烧杯:容量800-1000mL,直径不少于86mm,高不少于120mm。

⑥温度计:30-180℃,分度0.5℃的全浸式温度计。

(2)环夹:由薄钢条制成,用以夹持金属环,以便刮平表面。

(3)装有温度调节器的电炉或其他加热炉具(液化石油气、天燃气等)。

(4)试样底板:金属板(表面粗糙度应达Ra0.8μm)或玻璃板。

(5)恒温水槽。

(6)平刮刀。

(7)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甘油与滑石粉的比例为质量比2:1)。

(8)新煮沸过的蒸馏水。

(9)其他:石棉网。

3.方法与步骤(1)准备工作将试样环置于涂有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的试样底板上,将准备好的沥青试样徐徐注入试样环内至略高出环面为止。

如估计试样软化点高于120℃,则试样环和试样底板(不用玻璃板)均应预热至80-100℃。

试样在室温冷却30min后,用环夹夹着试样杯,并用热刮刀刮除环面上的试样,应使其与环面齐平。

5-GBT 4507-1999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

5-GBT 4507-1999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

或更低 则应在水浴中重复试验
将水浴中略高于 的软化点转化成甘油浴中的软化点时 石油沥青的校正值为
煤焦
油沥青的校正值为
采用此校正值只能粗略地表示出软化点的高低 欲得到准确的软化点应在
甘油浴中重复试验
在任何情况下 如果水浴中两次测定温度的平均值为
或更高 则应在甘油浴中重复试

精密度 置信度
重复性 重复测定两次结果的差数不得大于
行校正 取两个温度的平均值作为沥青的软化点 如果两个温度的差值超过 则重新试验
计算
因为软化点的测定是条件性的试验方法 对于给定的沥青试样 当软化点略高于 时 水浴中
测定的软化点低于甘油浴中测定的软化点
软化点高于 时 从水浴变成甘油浴时的变化是不连续的 在甘油浴中所报告的最低可能沥青
软化点为
而煤焦油沥青的最低可能软化点为
距离时的温度的平均

意义和应用
沥青是没有严格熔点的粘性物质 随着温度升高 它们逐渐变软 粘度降低 因此软化点必须严格 按照试验方法来测定 才能使结果重复
软化点用于沥青分类 是沥青产品标准中的重要技术指标
仪器与材料
仪器
环 两只黄铜肩或锥环 其尺寸规格见图
支撑板 扁平光滑的黄铜板 其尺寸约为
球 两只直径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沥青软化点测定法 环球法 代替
范围
本标准规定用环球法测定沥青软化点的方法 沥青的软化点是试样在测定条件下 因受热而下坠

时的温度 以 表示
本标准方法适用于环球法测定软化点范围在
的石油沥青和煤焦油沥青试样 对于软化
点在
范围内用蒸馏水做加热介质 软化点在
范围内用甘油做加热介质
本标准没有规定有关安全方面的问题 如果需要 使用者有责任在使用前制定出适当的人身安全

沥青软化点测定方法

沥青软化点测定方法

沥青软化点测定方法沥青软化点是指沥青在一定条件下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可以用来评估沥青抗高温变形和抗脆性的性能。

沥青的软化点通常使用环球软化点仪进行测定,同时根据沥青的用途和要求也有其他的测定方法。

下面将介绍环球软化点仪法以及其他常用的测定方法。

一、环球软化点仪法环球软化点仪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沥青软化点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将一定质量的沥青样品加热,使其溶化,然后以特定速度降温,在一定温度下,通过重量探头的下降速度来判断沥青的软化点。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准备样品:将沥青样品切成适当大小,存放在烘箱中加热,使其变软,然后用钢板粘取适量样品。

2.装样穿刺管:在环球软化点仪中安装样品穿刺管,将样品置于管内,固定好。

3.加热:将环球软化点仪中的温度调节到适当范围,使样品开始融化,同时将温度控制在逐渐上升的状态。

4.测量:当样品完全融化,并没有气泡出现时,开始测量探头的下降速度,探测软化点。

环球软化点仪法测定沥青软化点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程现场。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测定结果受到环境温度、样品配制和操作员经验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测定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这些因素,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二、其他测定方法除了环球软化点仪法外,还有其他常用的沥青软化点测定方法,如杯覆法、球铺法、碟覆法等。

1.杯覆法:将一定质量的沥青样品加热,使其溶解,然后将溶解沥青倒入固定冷却的杯内,通过观察是否发生塌陷判断软化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低粘度沥青,但操作相对繁琐。

2.球铺法:将一定质量的沥青样品均匀涂覆在一个金属球上,然后在一定温度下将球放置于水中,通过观察沥青的变形情况来判断软化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高粘度沥青,但对样品性状的要求较高。

3.碟覆法:将一定质量的沥青样品涂覆在一个金属碟上,然后将碟置于冷水中,由上往下逐渐降温,通过观察样品的外观变化来判断软化点。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适用于颗粒状沥青,但结果受样品形状和冷却速度的影响。

沥青软化点

沥青软化点

沥青软化点测定器1.试验仪器名称:JSN0201型沥青软化点测定器试验标准:本仪器符合GB/T 4507-2014标准2.该实验方法的使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环球法测定沥青软化点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环球法测定沥青材料软化点(测定的软化点范围为30℃~-157℃)。

注:本标准适用的沥青材料包括石油沥青、煤焦油沥青、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改性沥青、在加热及不改变性质的情况下可以融化为流体的天然沥青、特种沥青以及沥青混合料回收得到的沥青材料等。

3.试验原理:在室温条件下,将两个氧弹分别放在对应的氧弹支架上,按标准要求装好式样,连接好气路,系统对氧弹充氧至689-703千帕。

在系统气路没有泄露或者其他异常情况发生状态下,将氧弹放入已恒温在98-102℃之间的水浴中,检测氧弹内的压力,直至达到试验的汽油氧化转折点。

4.试验方法:(1)选择下列一种加热介质和适合预计软化点的温度计或测温设备。

A.新煮沸过的蒸馏水适于软化点为30 0C ~-80℃的沥青,起始加热介质温度应为5℃士1℃。

B.甘油适于软化点为80 0C^-157℃的沥青,起始加热介质的温度应为30℃士1℃。

C.为了进行仲裁,所有软化点低于80℃的沥青应在水浴中测定,而软化点在80 0C ~-157℃的沥青材料在甘油浴中测定。

仲裁时采用标准中规定的相应的温度计。

或者上述内容由买卖双方共同决定。

(2)把仪器放在通风橱内并配置两个样品环、钢球定位器,并将温度计插人合适的位置,浴槽装满加热介质,并使各仪器处于适当位置。

用镊子将钢球置于浴槽底部,使其同支架的其他部位达到相同的起始温度。

(3)如果有必要,将浴槽置于冰水中,或小心加热并维持适当的起始浴温达15 min,并使仪器处于适当位置,注意不要站污浴液。

(4)再次用镊子从浴槽底部将钢球夹住并置于定位器中。

(5)从浴槽底部加热使温度以恒定的速率5 0C/min上升。

为防止通风的影响有必要时可用保护装置,试验期间不能取加热速率的平均值,但在3 min后,升温速度应达到5 0C/min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的软化点,也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沥青、煤沥青蒸馏残留物或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软化点。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2.1软化点试验仪:由下列部件组成:
2.1.1 钢球:直径9.53mm,质量
3.5g±0.05g。

2.1.2试样环:黄铜或不锈钢等制成。

2.1.3钢球定位环:黄铜或不锈钢制成。

2.1.4 金属支架:由两个主杆和三层平行的金属板组成。


层为一圆盘,直径略大于烧杯直径,中间有一圆孔,用以插放温度计。

板上有两个孔,各放置金属环,中间有一小孔可支持温度计的测温端部。

一侧立杆距环上面51mm处刻有而下底板距烧杯底,25.4mm水高标记。

环下面距下层底板为
不小于12.7mm,也不得大于19mm。

三层金属板和两个主杆由两螺母固定在一起。

2.1.5耐热玻璃烧杯:容量800~1000mL,直径不小于86mm,高不小于120mm。

2.1.6 温度计:量程0~100℃,分度值0.5℃。

2.2 装有温度调节器的电炉或其他加热炉具(液化石油气、天
然气等)。

应采用带有振荡搅拌器的加热电炉,振荡子置于烧杯底部。

2.3 当采用自动软化点仪时,各项要求应与2.1及2.2相同,温度采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并能自动显示或记录,且应对自动装置的准确性经常校验。

2.4 试样底板:金属板(表面粗糙度应达Ra0.8μm)或玻璃板。

2.5 恒温水槽:控温的准确度为±0.5℃。

2.6 平直刮刀。

2.7 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甘油与滑石粉的质量比为2:1)。

蒸馏水或纯净水:2.8
2.9其他:石棉网。

3 方法与步骤
3.1准备工作
3.1.1 将试样环置于涂有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的试样底板上。

按本规程T 0602的规定方法将准备好的沥青试样徐徐注入试样环内至略高出环面为止。

如估计试样软化点高于120℃,则试样环和试样底板(不用玻璃板)均应预热至80~100℃。

3.1.2 试样在室温冷却30min后,用热刮刀刮除环面上的试样,应使其与环面齐平。

3.2试验步骤
3.2.1 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下者:
1)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试样底板置于装有5℃±0.5℃水的恒温水槽中至少15min;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亦置于相同水槽中。

2)烧杯内注人新煮沸并冷却至5℃的蒸馏水或纯净水,水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3)从恒温水槽中取出盛有试样的试样环放置在支架中层板的圆孔中,套上定位环;然后将整个环架放入烧杯中,调整水面至深度标记,并保持水温为5℃±0.5℃。

环架上任何部分不得附有气泡。

将0~100℃的温度计由上层板中心孔垂直插入,使端部测温头底部与试样环下面齐平。

4)将盛有水和环架的烧杯移至放有石棉网的加热炉具上,然后将钢球放在定位环中间的试样中央,立即开动电磁振荡搅拌器,使水微微振荡,并开始加热,使杯中水温在3min内调节至维持每分钟上升5℃±0.5℃。

在加热过程中,应记录每分钟上升的温度值,如温度上升速度超出此范围,则试验应重做。

5)试样受热软化逐渐下坠,至与下层底板表面接触时,立即读取温度,准确至0.5℃。

3.2.2 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上者:
1)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试样底板置于装有32℃±1℃甘油的恒温槽中至少15min;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亦置于甘油中。


2)在烧杯内注人预先加热至32℃的甘油,其液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3)从恒温槽中取出装有试样的试样环,按上述3.2.1的方法进行测定,准确至1℃。

4 报告
同一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当两次测定值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允许误差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软化点试验结果,准确至0.5℃。

5允许误差
5.1当试样软化点小于80℃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1℃,再现性试验的允许误差4℃。

5.2 当试样软化点大于或等于80℃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2℃,再现性试验的允许误差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