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质量检验及报告资料
农药及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农药及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农药是用于农田、果园、蔬菜园、草地、森林和草原等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防治的化学物质。
农产品是指从农田、园圃或其他农业生产地区采收、采集或产生的天然农作物或动、植物产品。
农药及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是指对农药及农产品的质量特征、药效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质量标准是保证农药及农产品安全和有效的重要手段。
如何确定农药及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以及如何进行质量检验,是保护农业生产和消费者权益的关键。
首先,农药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物理性状、化学性质、药效和安全性等方面。
物理性状包括外观、颗粒度、溶解性等。
化学性质包括纯度、杂质含量、分解性等。
药效是衡量农药防治效果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稀释比例、虫害死亡率等来评估。
安全性主要涉及农药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包括毒性、残留量等。
其次,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营养成分、外观和口感等方面。
营养成分主要指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含量的要求。
外观包括外皮的光泽度、果实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
口感指口感的柔软度、甜度、酸度、脆度等。
同时还需要关注农产品的安全性,如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等。
为了确保农药及农产品的质量,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对于农药,检验方法主要包括理化性状检验、纯度检验、药效检验和安全性检验等。
理化性状检验需要对农药的外观、颗粒度、溶解性等进行检验。
纯度检验需要检测农药的纯度和杂质含量。
药效检验通过虫害死亡率、效果持续时间等来评估农药的药效。
安全性检验需要对农药的毒性、残留量等进行检验。
对于农产品,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外观检验、成分检验和安全性检验等。
外观检验需要对农产品的外皮、大小、形状和颜色等进行检验。
成分检验需要检测农产品的营养成分含量,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等。
安全性检验需要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物、重金属含量等进行检测。
总之,农药及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是保证农业生产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工具。
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建立有效的检验方法和体系,能够保证农药及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蔬菜检验报告单

蔬菜检验报告单1. 检验时间和地点•检验时间:2022年5月15日•检验地点:XX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 蔬菜信息•蔬菜名称:青菜•产地:XX县XX村•生产日期:2022年5月10日•蔬菜种类:叶菜类3. 检验项目3.1 农药残留经过对青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常见的农药,如有机磷类、三氯甲烷、戊醛等。
检测结果如下:农药名称残留量(mg/kg)国家标准限量(mg/kg)结果有机磷类0.02 0.05 合格三氯甲烷0.01 0.1 合格戊醛未检出0.01 合格3.2 重金属含量青菜中的重金属含量也是消费者们关注的重点。
本次检验对青菜的铅、镉、汞等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检测。
检测结果如下:重金属含量(mg/kg)国家标准限量(mg/kg)结果铅0.03 0.5 合格镉0.01 0.1 合格汞未检出0.02 合格3.3 农药残留此外,我们还对蔬菜进行了微生物检测,包括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检测结果如下:微生物指标含量(CFU/g)国家标准限量(CFU/g)结果大肠菌群<10 无合格沙门氏菌未检出无合格金黄色葡萄球菌10 无合格4. 结论经过对青菜的检验结果分析,青菜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可以放心食用。
5. 建议尽管检验结果合格,但仍然建议消费者在食用前进行必要的清洗和烹饪,以确保蔬菜的安全性和卫生。
同时,消费者也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蔬菜,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上为本次蔬菜检验的报告单,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联系我们。
注意:本报告单仅对所检测蔬菜样品有效,对其他批次和地区的蔬菜不具备推广和一般性依据。
不得用于其他用途,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
农业领域农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模板

农业领域农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模板农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报告编号:2021-XXXXX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检测项目及方法1. 农产品基本信息农产品名称:XXXX农产品产地:XXXX农产品批次:XXXX农产品样品编号:XXXX2. 检测项目2.1 外观质量检测2.2 营养成分检测2.3 农药残留检测2.4 重金属检测2.5 微生物检测3. 检测方法3.1 外观质量检测方法:根据《农产品外观质量检验规程》(GB/T XXXXX-XXXX)进行检测。
3.2 营养成分检测方法:采用XXXX方法进行检测。
3.3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XXXX-XXXX)进行检测。
3.4 重金属检测方法: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重金属限量》(GB XXXX-XXXX)进行检测。
3.5 微生物检测方法: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通则》(GB XXXX-XXXX)进行检测。
二、检测结果1. 外观质量检测结果样品外观:(描述样品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纹理等)外观评价:(根据外观质量标准进行评价,如优、良、合格等)2. 营养成分检测结果营养成分含量:- 蛋白质含量:XXXX g/100g- 脂肪含量:XXXX g/100g- 碳水化合物含量:XXXX g/100g- 纤维素含量:XXXX g/100g- 维生素含量:(列出各种维生素的含量)- 矿物质含量:(列出各种矿物质的含量)3. 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农药名称:(列出检测到的农药及其含量)农药残留限量:(根据相关标准列出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检测结果评价:(根据农药残留标准进行评价,如符合标准、超过标准等)4. 重金属检测结果重金属名称:(列出检测到的重金属及其含量)重金属限量:(根据相关标准列出重金属的限量)检测结果评价:(根据重金属限量标准进行评价,如符合标准、超过标准等)5. 微生物检测结果微生物指标:(列出检测到的微生物指标及其含量)微生物限量:(根据相关标准列出微生物的限量)检测结果评价:(根据微生物限量标准进行评价,如符合标准、超过标准等)三、结论与建议1. 结论综合以上检测结果,样品的质量评价为:(描述样品的质量评价,如优质、合格等)2. 建议针对检测结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如加强农药使用管理、优化生产工艺等,以提升农产品质量。
农残分析实验报告

农残分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分析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情况,了解农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探讨如何减少农产品中的农残含量。
实验原理农残分析是利用化学方法检测和测定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成分。
常见的农残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实验步骤1. 采集不同农产品样本,如蔬菜、水果等。
2. 根据实验要求,提取样本中的农药残留物。
3. 利用色谱法或质谱法对样本进行农残分析。
4. 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样本中农药残留的种类和含量。
实验结果经过农残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样本A:蔬菜中检测到A农药和B农药,其中A农药的含量为0.05mg/kg,B农药的含量为0.03mg/kg。
2. 样本B:水果中检测到C农药和D农药,其中C农药的含量为0.02mg/kg,D农药的含量为0.01mg/kg。
分析与讨论从结果可以看出,样本A和样本B中均检测到了农药残留物。
这些农药残留物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农药残留物会通过人体内的消化系统被吸收,对人体器官和细胞造成损害。
长期摄入农药残留物会增加患癌、过敏、免疫功能受损等疾病的风险。
为减少农产品中的农残含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种植方式:合理选择农药种类和使用量,遵循农药使用规程,采用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技术。
2. 采收方式:正确掌握农药使用后的预收期和安全间隔期,避免在农药残留高峰期采收农产品。
3. 加工处理:农产品加工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清洗和烹饪,以减少农药残留。
结论通过农残分析实验,我们发现农产品中普遍存在农药残留物。
这些残留物对人体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农产品中的农残含量,从而保护人体健康。
参考文献1. 王晓菲.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及防控措施[J]. 生态科技, 2015, 04:220-221.2. 李爱民. 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护[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 2012, 04: 240-241.。
农药和兽药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农药和兽药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农药和兽药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农药和兽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物质,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的制定和执行,对保证农产品质量、环境安全以及人畜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农药和兽药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农药和兽药的质量标准1.成分含量标准:农药和兽药的有效成分含量是决定药剂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成分含量标准是质量标准的核心。
一般来说,农药和兽药的有效成分含量在制定时都有一个允许范围,必须保证有效成分含量在该范围内,才能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2.杂质标准:农药和兽药中的杂质对药剂的稳定性和效果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杂质的含量要求也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标准。
常见的杂质包括水分、有机溶剂残留物、重金属等,这些杂质的存在会降低药剂的纯度和安全性,因此,杂质的含量要求必须符合相关标准。
3.毒性标准:农药和兽药的毒性对环境和生物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制定质量标准时,必须考虑到其毒性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一般来说,农药和兽药的毒性标准分为六级,分别为“极毒”、“高毒”、“中毒”、“低毒”、“微毒”和“无毒”,不同的药剂应根据其毒性进行分类标准。
二、农药和兽药的检验方法1.成分含量检验方法:成分含量检验是农药和兽药质量检验中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等。
取样后,通过仪器对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杂质检验方法:杂质检验主要是对农药和兽药中的水分、有机溶剂残留物、重金属等进行检测。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测水分的称重法、测有机溶剂残留物的气相色谱法、测重金属的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3.毒性检验方法:毒性检验是衡量农药和兽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毒性检验方法有小白鼠毒性试验、小鼠死亡率法、细胞毒性试验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测定药剂对动物或细胞的毒性反应,从而判断其毒性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检验方法,包括残留农药检验、生物活性检验等。
农药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农药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简介
农药合格证及检验报告是农药生产企业必须依法提供的文件,用于证明该农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了质量检验。
本文将介绍该文件的基本内容和编制要求。
内容
1. 农药基本信息:包括农药名称、批号、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
2. 检验依据:列举农药相关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等文件。
3. 检验结果:记录该批次农药的各项质量指标检验结果,例如有效成分含量、杂质含量、微生物限度等。
4. 报告结论:根据检验结果判断农药合格性,并适当说明其中的问题和需改进之处。
5. 签名及盖章:检验机构负责人签署并盖章,确保报告真实可靠。
编制要求
1. 农药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必须由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
2. 农药生产企业应对每一批次农药进行质量检验。
3. 农药合格证及检验报告中的内容应真实、准确,不能虚假宣传。
4. 农药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应保存至少两年供查阅。
结论
农药合格证及检验报告是确保农药质量安全的必要文件,并保障广大消费者权益。
农药生产企业应遵守有关法规,认真编制检验报告,加强质量管理。
也希望消费者能够认真查阅农药合格证及检验报告,选择合格的农药用于生产或消费。
农产品检验不合格报告

农产品检验不合格报告1. 检验背景农产品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来源,保障农产品品质安全对于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消费者的权益,监管部门定期对农产品进行检验。
本次检验针对某地区生产的小麦进行了全面检测,并发现了不合格现象。
2. 检验内容本次检验主要针对小麦颗粒中的农药残留物、重金属含量以及霉菌感染情况进行了测试。
检验包括对样品的采集、样品制备、试剂配置以及仪器检测等多个环节。
3. 检验结果根据检验结果,发现小麦样品中存在以下问题:3.1 农药残留物超标经检测,小麦样品中发现了农药残留物超过国家标准限值的问题。
农药残留物的存在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需要及时加以解决。
3.2 重金属含量超标另外,小麦样品中还存在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值的问题。
这些重金属在人体内积累可能对健康造成长期危害,需要引起警惕。
3.3 霉菌感染情况严重此外,小麦样品也存在严重的霉菌感染问题。
霉菌会产生毒素,长期食用可能对人体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
4. 建议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措施:4.1 农药使用管理加强对小麦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管理,确保农药使用符合规范,不超过规定的安全使用期限和使用量。
4.2 重金属污染防控加强对农田土壤的监测和管理,减少重金属污染源的输入。
同时,对于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小麦种植区域,需要进行相关的土壤修复和改良。
4.3 霉菌防控加强农产品的采收、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确保不受霉菌污染。
对于受霉菌感染严重的小麦,应立即进行处理,以避免继续扩散。
5. 结束语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存在不合格产品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本次小麦检验发现的问题需要引起当地监管部门和生产者的重视,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只有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为人们提供健康美味的食物。
农药残留测定实验报告

农药残留测定实验报告引言农药残留是指农作物或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残留物。
农药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辅助工具,可以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然而,不当使用农药或使用过量,会导致农药残留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准确测定,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和环境健康。
本实验旨在通过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测定一种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从而探索农药残留测定的科学方法。
材料与方法材料- 农产品样品- 毒性标准物质(待测农药的纯品)- 氯仿- 醋酸乙酯- 硫酸-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溶液- 碱性硫酸钠溶液- 氯仿溶液方法1. 农产品样品的提取与处理:- 取适量样品,研磨至细粉状。
- 取适量样品约5g,加入30 mL氯仿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静置30分钟。
- 将上层液体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于锥形瓶中。
2. 毒性标准物质的制备:- 取适量待测农药的纯品,称取准确质量。
- 加入醋酸乙酯,使其溶解得到浓度为0.1 mg/mL的毒性标准物质。
3. 样品和标准溶液的色谱分析:- 取适量毒性标准物质溶液,稀释至浓度分别为0.001 mg/mL、0.005mg/mL、0.01 mg/mL、0.05 mg/mL的标准溶液。
- 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 进行分析,记录峰面积和保留时间。
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标准曲线的峰面积与浓度呈线性关系。
通过计算待测农产品样品的峰面积,利用标准曲线可以推测其农药残留量。
此外,通过比较样品和标准溶液的保留时间,可以确定样品中待测农药的成分。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农药残留测定方法,我们成功地测定了一种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
实验结果表明,该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同时,该实验方法可行,可以用于农药残留测定实践中的相关研究。
展望本实验只对一种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测定,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探索更多不同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结果的判定
❖2、对产品所含有的有效成分种类与标签上 标明农药有效成分相符的,依据:
特别注意
1、对已超过质量保证期或未标注生产日期的 产品,原则上不进行质量的判定。
2、少数农药产品标准规定,在产品质量保证
期内,有效成分含量允许有一定的降解。
3、境外产品、按新的《农药登记资料规定》 申请登记的产品或办理了变更手续的产品, 其有效成分含量规定了波动范围。
❖测定结果表明样品中2甲4氯异辛酯的含量 约 为6.0%。
标样的气谱图
2
邻
乙
甲
苯
草
4
二
胺
氯
甲
异
酸
辛
二
莠
甲
酯
环
去
草
己
津
胺
酯
图5 标样的气谱图
药害样品的气谱图
2
邻
甲
苯
4
二
莠
乙
去
草
津
胺
氯 异 辛 酯
甲 酸 二 环
己
酯
甲 草 胺
图6 药害样品的气谱图
谢谢! !
农药质量检验及报告出具
PPT模板下载:/moban/
农药质量检验及报告出具
内容
如何获得高质量的检测结果
一、检测过程科学 二、实验室管理规范 三、分析方法正确
一、检测过程注意事项(一)
1.检查样品包装 2.检查样品外观 3.标准品的管理Biblioteka 一、检测过程注意事项(二)
4.称样注意事项 天平的校准 含易挥发溶剂的样品 粘稠液体样品 颗粒剂样品 易吸潮固体样品 易吸潮标准品 标准品的称量
图1 药害样品的总离子流图
21.4min处的质谱图和对应的结构式
Abundance
m/z-->
1800000
1600000
1400000
1200000
1000000
800000
71
600000
125 155
400000 43
200000
0 50
99 100 150
Scan 3040 (21.400 min): 20082201.D
❖注意是否在授权范围内,盖章要谨慎
内容
疑难样品 1、禁限用高毒农药 2、药害样品 3、未知成分
高毒农药检测
委托山东所进行水胺硫磷、苯线磷、地虫硫 磷、甲拌磷、甲基硫环磷、甲基异柳磷、克 百威、硫线磷、灭多威、灭线磷、杀扑磷、 涕灭威、氧乐果、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 磷16种高毒农药的初筛定性方法研究 先用气谱法和液谱法进行初筛,再用气谱双 柱或气质联用定性或用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 器光谱进行定性,最后参照相应的国标、行 标、企标进行进一步的定性和定量。
❖药害原因分析:初步判断该制剂中混入的 其他除草剂,在施药过程中发生飘移造成 药害。
药害样品检测实例
❖依据此次事件的药害症状、反应速度、农 民反映的基本情况等,界定检测的范围, 重点检测苯甲酸和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在同一条件下将药害样品的谱图与选取的 标样进行比较,对杂质峰进行定性鉴定,。
❖确定造成药害的成分后进行定量检测。
未知成分和药害样品的检测
望—标签、外观 闻—特殊气味 问—询问、调查 切—定性、定量分析
分析检测
❖先定性 GC-MS、LC-MS与标准品进行对照 选择2种以上的方法定性
❖再定量 GB、HB、CIPAC、自己开发的方法
药害样品检测实例
❖山东药害事件:42%甲草胺•乙草胺•莠去津 悬浮剂进行玉米田除草紧邻着的邻村棉花 田发生药害。
产品中有效成分含量范围要求
产品质量判定结论的主要表述形式
出具报告
❖数据—三级审核,检测、校核、审核;主 要是判定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报告—三级审核,编制、审核、批准;主 要是判定检测结果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
❖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是结果判定的基础和前 提,属于分析技术的范畴。
❖检测结果是否符合标准或国家法规的要求 ,则属于政策问题。
0
71 43
50
125 155
99
100
150
Scan 3029 (21.330 min): MCPA_2EH.D
200
312
O O
O
Cl
240 268
340 369 402
453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图4 2甲4氯异辛酯质谱图和对应的结构式
582 550
定性鉴定结果
❖2甲4氯异辛酯标样的保留时间与药害样品 的成份4的保留时间基本一致,分别为21.4 min和21.3min,且两者质谱图的分子离子 峰和碎片峰完全一致
200
312
O O
O
Cl
240 283 200 250 300
355 403 445 471 513 550 585 350 400 450 500 550
图2 总离子流图中21.4min处的质谱图和对应的结构式
药害样品检测实例
Abundance
8000000 7000000 6000000 5000000 4000000 3000000 2000000 1000000
药害样品检测实例
❖依据此次事件的药害症状、反应速度、农 民反映的基本情况等,界定检测的范围, 重点检测苯甲酸和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在同一条件下将药害样品的谱图与选取的 标样进行比较,对杂质峰进行定性鉴定。
气质联用仪:Agilent 6890N-Agilent 5973i,采用程序升 温
药害样品谱图与2,4-D、2,4-D丁酯、2甲4氯异辛酯标 样进行比较
一、检测过程注意事项(三) 5.样品溶液的配制 6.样品的溶剂挥发问题 7.原始记录问题 8.积分参数的设定 9. 悬浮率的测定
二、实验室管理中易出现的问题
三、选择正确的检测方法
1.选择标准方法
2.参考以下原则选择非标方法 正确的方法 简单的方法 熟练掌握且经常使用的方法 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的方法
TIC: MCPA_2EH.D
Time-->
16.00 16.50 17.00 17.50 18.00 18.50 19.00 19.50 20.00 20.50 21.00 21.50
图3 2甲4氯异辛酯标样的总离子流图
药害样品检测实例
Abundance
m/z-->
1300000 1200000 1100000 1000000 900000 800000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 数据结果的合格性应以修改的Horwits公式为依 据:
❖RSDγ<2(1-0.51logc)×0.67
▪ 式中c=样品中分析物浓度,以小数计。
检测方法的确认
❖(3)准确度:
▪ 采用标准品添加方式测定
▪ 一般平均添加回收率应满足
被试物浓度,% >10 1-10 <1
平均回收率,% 98.0 - 102.0 97.0 - 103.0 95 - 105
❖如何发现和检查实验室中存在的问题?
▪ 实验室内部可以采用人员比对、仪器比对 ▪ 可以通过能力比对试验来判断。
内容
主要检测的质量控制项目
❖通常情况下,重点检测以下项目:
▪ 1、有效成分含量 ▪ 2、专项抽查中重点关注的成分及其含量 ▪ 3、与人畜、农产品质量安全密切相关的项目 ▪ 4、擅自加入的其他农药成分 ▪ 5、产品质量控制辅助指标 ▪ 6、其他问题
检测方法的确认
▪ 线性关系 ▪ 精密度 ▪ 准确度 ▪ 最低检出浓度
检测方法的确认
❖ (1)线性关系:
▪ 对被试物响应的线性范围要求 ▪ 至少选择3个浓度,每个浓度重复测定2次 ▪ 计算线性方程、斜率、截距和相关系数等数据 ▪ 线性相关系数应大于0.99
检测方法的确认
❖(2)精密度:
▪ 至少作5次平行样品的测定,计算相对标准偏 差RSD%。
❖2甲4氯异辛酯属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可 用于玉米田除草,其对棉花药害的症状与 本次药害症状表现基本吻合。
❖综合以上鉴定结果,可确定供试药剂中含 有一定量的2甲4氯异辛酯是造成棉花药害 的原因。
定量测定
❖试样用丙酮溶解 ,以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 为内标,用HP-5毛细管柱和氢火焰离子化 检测器,对试样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和测定。
药害样品的总离子流图
Abundance
1e+07 9000000 8000000 7000000 6000000 5000000 4000000 3000000 2000000 1000000
TIC: 20082201.D
Time-->
16.00 16.50 17.00 17.50 18.00 18.50 19.00 19.50 20.00 20.50 21.00 21.50
检测方法的确认
❖(4)最低检出浓度:
▪ 含量低于0.01%时,需要提供最低检出浓度。 ▪ 仪器响应信号强度以3倍噪音计。
❖最低检出浓度计算公式:
实验数据的评价
❖有标准参考的,两个平行样品的检测结果 应符合标准中允许差的规定。
❖没有标准参考的,可以按照方法确认中的3 倍标准偏差来确定允许差。
❖检测结果平行性非常好,也并不能断定其 准确性就非常可靠,这里涉及到实验室的 系统误差的问题。
检测的依据
❖产品有效成分含量、辅助指标
▪ 应当按照产品标签上标示的产品质量标准
❖对国家禁限用农药、生产企业擅自加入的 其他农药成分
▪ 参照相应标准检测; ▪ 利用现代检测手段检测; ▪ 必须用两种以上检测手段或同一检测手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