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2017年秋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考任务1 期末复习参考

合集下载

电大2017年秋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考任务3 期末考试参考复习题

电大2017年秋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考任务3 期末考试参考复习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考任务3一、单项选择题1、1973年中国召开了(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战略方针。

2、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之一,并首次将人与自然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

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核心是(祖国统一)。

6、“生态文明”无论是作为理论还是实践,都是因人类活动导致的(人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尖锐化的产物,是人类对工业化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导致的生存和发展危机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

7、中国一向秉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信条,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8、中国政府主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方针,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目的是(对付台独和某些外国势力把台湾从祖国大陆分离出去的图谋)。

9、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分别是(1997年07月0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10、作为历史遗留问题,澳门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是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通过胁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北京条约》(1887年))不平等条约霸占的。

11、党的十八大从战略的高度出发,要求加快推进“学习型政党、服务型政党、创新型政党”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的主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12、党的十八大在十七大确立的社会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新目标。

13、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电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最新版

电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最新版

电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最新版电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1、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视生产力”。

()正确错误2、毛泽东从1965年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过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这两者在时代背景、历史和现实根据以及理论基础方面,在社会主义观的具体内容方面,都是有所不同的。

()正确错误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于先进性。

()正确错误4、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担负起了拨乱反正的历史重任。

()正确错误5、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前提。

()正确错误6、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

()正确错误7、生产关系的社会性,是由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所巩固的。

()正确错误8、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的形成共同认识。

()正确错误9、现阶段社会主义事业已经发展得很成熟。

()正确错误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于先进性()正确错误1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正确错误12、我们党的全部的实践和理论都是我们党的宗旨的一个体现()正确错误13、我们要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正确错误14、邓小平理论的主导原则是生产力和发展经济()正确错误15、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正确错误16、“每一个原则在一定时间内都曾经是主导原则,当整个世界皆据此唯一原则来解释时,这就叫做哲学系统。

”是()的名言。

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列宁17、下列作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的是()《论人民民主专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南巡讲话党的“十四大”18、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取得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会议是()遵义会议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19、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①②③④⑤②③④⑤②④⑤①②③20、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不包括()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开始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路线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1、邓小平理论被写进党章,是在()中共七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22、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1992年1997年2000年2003年23、下列有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以邓小平理论为基础由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4、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包括()①马列主义②毛泽东思想③邓小平理论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②③①②④①③④①②③④25、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第一个阶段,毛泽东思想理论的主导原则是()阶级斗争理论自由竞争理论强者生存理论适者生存理论26、以下选项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改善人民生活→发展经济→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改善人民生活→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坚持社会主义27、新式管理学中()上升到主要地位。

20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考任务一二三和答案

20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考任务一二三和答案

20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考任务一二三和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任务 1(本次任务覆盖教材第1-3章的容,请在第3周开始本次任务,要求第5周以前完成。

本次任务包括:单项选择题50 道,每小题1分,共计50分;多选题25 道,每小题2 分,共计50 分;满分为100 分, 合成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为10分。

) 。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1分)1. 20世纪70年代以后, ( B )成为新的时代主题。

A .与进步B .和平与发展C .战争与革命2. ( A )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B .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C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C ) 。

A .以人为本B .全面协调可持续C .统筹兼顾4.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 A ) 。

A .以人为本B .全面协调可持续C .发展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 B ) 。

A .实现社会主义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 .建成小康社会6. 理论思考并回答了( A )这个首要的根本的理论问题。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 B )的问题。

A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B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根本原则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 B ) 。

A .思想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 .科学发展观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 。

A .以人为本B .全面协调可持续C .发展10.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 B ) 。

A .以人为本B .全面协调可持续C .发展11.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思考和回答了( C )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考任务1试题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考任务1试题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考任务1试题1.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命题,向全党提出了()。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 创建指导中国革命理论的任务; 创建思想路线的任务2.1945年4月,党的()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八大; 九大; 七大3.20世纪70年代以后,()成为新的时代主题。

: 和平与发展; 战争与革命; 民主与进步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的问题。

: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根本原则;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5.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

: 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确定自己指导理论的认识路线; 确定自己行动方向的认识路线6.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执政后必须(),并在此基础上使人民富裕起来。

: 控制人口; 消灭阶级差别; 发展生产力7.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是()。

: 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8.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

: 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社会主义;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1.党的三大作风中,()是最根本的。

: 紧密联系群众; 批评和自我批评; 理论联系实际12.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 基本路线; 基本纲领; 基本方针13.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 基本纲领; 基本方针; 基本路线14.党的十八大把必须坚持()概括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基本要求之一。

2017年电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2017年电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 B )。

A.毛泽东思想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科学发展观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

A.以人为本B.全面协调可持续C。

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 C )。

A.社会主义B.新民主主义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 C )。

A.三位一体B.四位一体C.五位一体5、思想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 B )。

A.路线、方针、政策B.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C.认识方法6、经过延安整风,党内普遍认识到( C )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甚至把它看作是的党的思想路线的代名词。

A.解放思想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7、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是( C )。

A.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8、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 B )。

A.创造B.创新C.创立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C )。

A.任何一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B.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C.我中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10、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A )。

A.基本路线B.基本纲领C.基本方针11、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 C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改革开放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12、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 C )。

A.对外开放 B.支持党的基本路线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3、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坚持走( B )。

A.新型工业化的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资本主义道路14、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是( C )。

A.2010年B.2020年C.21世纪中叶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 C )明确提出的。

A.邓小平B.胡锦涛C.习近平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包括(BCD )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问答题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成性考核册问答题答案

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

这一伟大实践和深刻变革,使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了新的巨大解放,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取得了新的伟大进步。

国际国内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宝贵借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新精神,这个发族、这个国家就会衰记亡。

3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P38--39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四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4.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P47—48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第三,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第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全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地位?P12—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考任务-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考任务-答案

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选择一项:A. 确定自己指导理论的认识路线B. 确定自己行动方向的认识路线C. 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正确答案是: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题目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选择一项:A. 实事求是B. 求真务实C. 与时俱进正确答案是:求真务实题目3标志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走向现实世界的是〔〕.选择一项:A. 《共产党宣言》发表B.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C. 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正确答案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题目4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在〔〕.选择一项:A. 党的十三大B. 1992南巡讲话C.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答案是:1992南巡讲话题目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 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题目6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选择一项:A. 创新B. 创造C. 创立正确答案是:创新题目7多次强调,〔〕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选择一项:A. 实践B. 群众C. 理论正确答案是:实践题目8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手段是〔〕.选择一项: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实现公有制C. 共同富裕正确答案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题目9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中体现社会主义的目标是〔〕.选择一项:A. 共同富裕B. 发展生产力C.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正确答案是:共同富裕题目10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 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C. 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正确答案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题目11我们今天讲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选择一项:A. 地区发展不平衡B. 人口多,底子薄C.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答案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题目12、、等同志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的要求.认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选择一项:A. 与时俱进B. 改革开放C. 三个有利于正确答案是:与时俱进题目13四项基本原则是〔〕.选择一项:A. 立国之本B. 基本国策C. 强国之路正确答案是:立国之本题目14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选择一项: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C. 坚持改革开放正确答案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题目15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是〔〕,是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选择一项:A. 科学技术的竞争B. 军事力量的竞争C. 人口数量的竞争正确答案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信息文本二、多项选择题题目16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理论联系实际B. 实事求是C.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D. 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答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题目17早期使用"思想路线"这个概念是在〔〕.选择一项或多项:A. 1929年写的一封信中B. 1927年写的一封信中C. 1930年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中D. 1938年写的《论新阶段》中正确答案是:1929年写的一封信中, 1930年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中题目18十七大、十八大根据党的基本路线的新表述对基本纲领加以完善,进一步补充的内容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经济建设B. 生态文明建设C. 文化建设D. 社会建设正确答案是: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题目19党的十八大〔〕.选择一项或多项:A. 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B. 强调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C. 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 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答案是:强调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题目20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问题,以下观点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注重发展生产力仅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观点B. 为了不断发展生产力必须不断解放生产力C. 注重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D. 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正确答案是:注重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为了不断发展生产力必须不断解放生产力题目21实践检验真理也发展真理.因为〔〕.选择一项或多项:A. 实践的多样性决定了检验真理标准的多样性B. 实践的发展推动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不断发展C. 实践的过程无限性决定了真理发展的无限性D. 实践手段的进步促进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不断发展正确答案是:实践的发展推动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不断发展, 实践手段的进步促进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不断发展, 实践的过程无限性决定了真理发展的无限性题目22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选择一项或多项:A. 与时俱进是品质B. 解放思想是前提C. 实事求是是精髓D. 求真务实是条件正确答案是:解放思想是前提, 与时俱进是品质, 求真务实是条件, 实事求是是精髓题目2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正确答案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题目24产生剥削和两极分化的根源在于〔〕.选择一项或多项:A. 腐败政治B. 私有制C. 市场经济的发展D. 剥削制度正确答案是:私有制, 剥削制度题目2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选择一项或多项:A. 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B.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C.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D. 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历史过程正确答案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历史过程题目26要实现理论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B. 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C. 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或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D. 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答案是: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或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题目27应该辩证地看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选择一项或多项:A. 实践标准不排斥逻辑标准B. 实践标准不否认逻辑标准C. 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最终标准正确答案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最终标准, 实践标准不排斥逻辑标准, 实践标准不否认逻辑标准, 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题目28四项基本原则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B. 如何坚持社会主义C.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 什么是社会主义正确答案是: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坚持社会主义题目29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选择一项或多项:A. 表明我国已进入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B. 表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C.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D. 表明我国已进入改革的攻坚时期正确答案是: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表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 表明我国已进入改革的攻坚时期, 表明我国已进入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题目30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选择一项或多项:A. 要把统筹兼顾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方法B. 要把控制人口当做根本国策C. 要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D. 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推动发展的核心立场正确答案是: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推动发展的核心立场, 要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 要把统筹兼顾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方法信息文本三、论述题题目31联系实际论述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一,就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而言,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制定和坚持贯彻这条思想路线,其目的是为了在客观存在的事物中找出其固有的、能够作为我们行动向导的客观规律性,用以指导实践、求得现实问题的解决.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前者被实践证明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正确认识;后者被实践证明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性的正确认识.两大理论成果前后相继,一脉相承,互相区别、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是这两大理论成果的出发点、根本点和逻辑起点.其理论的创造过程、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体现着实事求是的精髓.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产生的这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前提、理论基础和建构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论,是贯穿其中的"活的灵魂".四、材料分析题题目32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目前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已刻不容缓.材料<1>中国的土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东部地区为102万平方公里,占全部国土面积10.7%,西部地区为663万平方公里,占69.1%;西部地区在资源方面,草原资源占全国94%以上,森林资源占51%,煤炭资源占50%;各种有色金属矿藏量占90%;而东部上述资源奇缺,占全国的3-8%左右.应当说,西部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上,有相当的优越性.材料<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6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研究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会议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经济升级的重要抓手.我国日益突出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材料<3>中广网6月14日消息〔记者李文蕊〕日前,市环境保护局与联合国驻华系统联合主办了2013可持续消费论坛.论坛围绕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思前,食后,厉行节约",就食物与可持续消费、环境与可持续消费等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驻华代表张世钢先生主持论坛.联合国驻华系统气候变化与环境专题组主席EDWARD CLARENCE-SMITH出席会议并致辞,他强调可持续消费的目的是在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1.我国资源丰富.但应看到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有限,必须坚持科学发展.2.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考任务1、2、3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考任务1、2、3答案)

形考任务一(75道选择题)单选题1、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命题,向全党提出了()。

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2、1945年4月,党的()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正确答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正确答案:七大3、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成为新的时代主题。

正确答案:和平与发展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的问题。

正确答案: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5、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

正确答案是: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6、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执政后必须(),并在此基础上使人民富裕起来。

正确答案是:发展生产力7、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是()。

正确答案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8、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正确答案是:实事求是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是()正确答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

正确答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1、党的三大作风中,()是最根本的。

正确答案:理论联系实际12、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正确答案:基本路线13、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正确答案:基本纲领14、党的十八大把必须坚持()概括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基本要求之一。

正确答案: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5、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展开。

正确答案:基本路线16、四项基本原则是()。

正确答案:立国之本17、在我国,比较早地关注过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毛泽东18、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9、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创新20、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形考任务1
一、单项选择题
1、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命题,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

2、1945年4月,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20世纪70年代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新的时代主题。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5、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6、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执政后必须(发展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使人民富裕起来。

7、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

11、党的三大作风中,(理论联系实际)是最根本的。

12、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3、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4、党的十八大把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概括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基本要求之一。

15、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展开。

16、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17、在我国,比较早地关注过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的是(毛泽东)。

18、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创新)。

20、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1、坚持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以人为本)。

22、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梦)。

24、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

25、思想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26、我们今天讲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28、标志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走向现实世界的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3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总的说来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3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2、社会主义比起资本主义来,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实现(共同富裕)。

3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3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35、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6、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37、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思考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38、经过延安整风,党内普遍认识到,(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甚至把它看作的党的思想路线的代名词。

39、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40、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

41、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阐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42、邓小平多次强调,(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43、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加以强调有重要指导意义。

44、邓小平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在(1988年)。

45、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在(1992南巡讲话)。

46、邓小平理论思考并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根本的理论问题。

4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8、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49、(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0、(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二、多项选择题
5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与毛泽东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其历史依据包括(最初的理论成果是后来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原先的探索为后来的理论形成提供了历史实践依据;我国以往的教训对于后来的理论形成具有借鉴意义;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吸收和借鉴)。

52、20世纪70年代以后,时代主题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世界开始了多极化的进程;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问题;新的科技革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十分突出)。

53、“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现途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5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56、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57、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
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8、以人为本作为推动发展的核心,就是要(①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②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 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60、党的十三大(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1、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62、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②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③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63、分析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客观依据。

64、十七大、十八大根据党的基本路线的新表述对基本纲领加以完善,进一步补充的内容是(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65、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66、实践检验真理也发展真理。

因为(①实践的发展推动人们对真理
的认识不断发展;②实践手段的进步促进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不断发展;③实践的过程无限性决定了真理发展的无限性)。

67、应该辩证地看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最终标准;②实践标准不排斥逻辑标准;③实践标准不否认逻辑标准;④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

68、应该辩证地看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最终标准;②实践标准不排斥逻辑标准;③实践标准不否认逻辑标准;④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

69、我国现阶段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在各方面,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70、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为三步走,即(①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②到20世纪末,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③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比较富裕)。

71、毛泽东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定撰写的文章有(《实践论》,《矛盾论》,《反对本本主义》)。

72、毛泽东早期使用“思想路线”这个概念是在(①1929年写的一封信中;②1930年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中)。

7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74、科学发展观思考和回答了中国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
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①第一要义是发展;②核心是以人为本;③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④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75、邓小平在1980年指出社会主义有两条压倒一切的标准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