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仪原理

合集下载

经纬仪的工作原理

经纬仪的工作原理

经纬仪的工作原理
经纬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球表面上任意点的经度和纬度的仪器。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初始设置:在使用经纬仪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初始设置。

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可以作为基准点的已知位置,并将其纬度和经度记录下来。

然后,将经纬仪放置在该基准点上,并调整仪器的指针和刻度,使其与已知位置的纬度和经度相一致。

2. 观测目标点:接下来,需要用经纬仪观测目标点的天顶角和方位角。

天顶角是目标点和天顶之间的角度,方位角是目标点所在水平面上的方向角度。

3. 计算经纬度:通过观测目标点的天顶角和方位角,结合已知位置的纬度和经度,可以进行一系列的计算,以确定目标点的纬度和经度。

这些计算涉及一些三角函数、几何学和大地测量学的知识。

4. 精度校正:经纬仪的测量结果可能受到一些误差的影响,例如仪器本身的误差、观测误差、测量环境的干扰等。

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需要进行精度校正,包括对测量值进行平均、仪器调校和误差修正等。

5. 结果显示:经纬仪通常配备有显示屏或指示器,可以直接显示目标点的纬度和经度。

有些经纬仪还可以将测量结果输出到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上,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总体而言,经纬仪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观测目标点的天顶角和方位角,通过计算和校正,确定目标点的经度和纬度。

这些测量结果对于地图制作、导航和地理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经纬仪测量及原理

经纬仪测量及原理

经纬仪测量及原理经纬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球上表面点的经度和纬度的测量仪器。

它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望远镜和支架。

望远镜通常是放置在支架的中央位置,通过仪器内部的镜子和棱镜进行观测。

经纬仪的原理是通过测量望远镜的角度,测量位置的角度,并利用这些角度计算经度和纬度。

在使用经纬仪进行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基本的设置。

首先,需要设置仪器的望远镜以便其能够水平旋转。

其次,需要将望远镜调整到视觉焦点,以便正确观测地面。

最后,需要调整支架,以确保仪器放置在地面上的平坦面上。

当进行测量时,测量者将望远镜对准天空上的恒星或其他定点。

然后,仪器的支架被锁定,以确保它保持稳定。

之后,望远镜会被旋转,直到它精确对准要测量的地点。

为了确保准确性,望远镜将被放置在一个非常稳定的支架上,并且可能使用一些技巧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变化,例如调整望远镜以适应风和地形变化。

测量经度时,望远镜首先被对准极点,此时仪器的垂直轴将与地球的轴线重合。

接下来,望远镜的角度将被确定,以确定要测量的点的位置在东经或西经。

使用纬度圆和水平卡尺,可以测量经度并计算相应的角度。

测量纬度时,望远镜首先被对准赤道。

然后,望远镜的角度将被测量,以确定要测量的点的位置在北纬或南纬。

使用踏板和天文圆盘,可以确定相应的纬度度数,并进行精确的计算。

在使用经纬仪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到一些因素,以确保其精度和准确度。

其中一个因素是环境。

环境因素,如风和温度变化等,可能会影响仪器的稳定性,从而会影响测量结果。

因此,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环境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另一个因素是仪器本身的设计和制造。

经纬仪的设计和制造可能会影响其准确度和精度。

因此,在购买和使用经纬仪时,需要仔细选择,并确保它符合所需的标准。

总之,经纬仪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用于测量地球上的位置和方向。

使用适当的技巧和方法,可以确保经纬仪的准确度和精度,并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经纬仪的测量原理

经纬仪的测量原理

经纬仪的测量原理
经纬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球上任意位置的经度和纬度的仪器。

它是基于地球的形状和旋转特征,以及天体的观测和测量方法来工作的。

经纬仪的测量原理基于地球的形状为一个近似的椭球体,并假设地球上的表面是平滑且没有地形上的高低起伏。

该仪器含有一个水平准线和一个旋转的望远镜。

在测量时,经纬仪通过观测地平线上的天体位置,并结合时间的精确测量,可以推断出观测位置的经度和纬度。

首先,通过水平准线将经纬仪调平。

接下来,望远镜被对准在地平线上的某个明显特征上,例如一颗星星或者太阳的位置。

通过旋转望远镜,观察者可以观测到天体通过天空的弧度,并记录下每次观察的时间。

根据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和两次观测的时间差异,可以利用天文学中的原理计算出观测位置的经度。

通过同时观察两个天体的位置,或者测量同一天体在不同时间的位置,可以计算出观测位置的纬度。

经纬仪的测量原理基于天体的运行轨迹和地球的自转,以及观测者的观察和测量技巧。

其精确度和准确性取决于观测者的技能、仪器的精度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

因此,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操作和仪器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经纬仪原理

经纬仪原理

经纬仪原理
经纬仪原理是一种测量地理位置的方法,它的基础是天文学的原理。

它的基本原理是由天文学家们发现的,即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处于在一定的经纬度范围之内,经纬仪可以用来测量物体在地球上的位置,从而得出物体所在的经纬度。

经纬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地球自转的角度和地球的赤道来测量物体的位置。

首先,经纬仪需要检测地球上物体所处的角度,这就需要经纬仪自身有一个运动部件,它可以检测到地球自转的角度,从而推算出物体所在的位置。

然后,经纬仪还需要利用地球的赤道来测量物体的经度和纬度,即通过比较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赤道的位置来确定物体的经度和纬度。

经纬仪具有非常精准的测量精度,它可以非常准确地测量物体在地球上的位置,从而实现地理位置的测量,这在我们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航海、航空、航天等行业,都离不开经纬仪的帮助,它们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经纬仪的工作原理是由天文学家们发现的,它利用地球自转的角度和地球的赤道来测量物体的位置,它具有非常精准的测量精度,它在航海、航空、航天等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纬仪测量原理

经纬仪测量原理

经纬仪测量原理
经纬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球表面上点的经度和纬度的仪器。

它是地理测量中常
用的一种仪器,也是航海、航空、地质勘探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经纬仪的测量原理是基于天文观测和地球自转的规律,通过测量天体的仰角和方位角,来确定被观测点的经度和纬度。

首先,经纬仪的测量原理基于天文观测。

天文观测是利用天体的位置和运动规
律来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经纬度的方法。

在天文观测中,经纬仪通过测量天体的仰角和方位角来确定被观测点的位置。

天体的仰角是指天体与地平线的夹角,而方位角是指天体在地平面上的方向角。

通过测量天体的仰角和方位角,结合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计算出被观测点的经纬度。

其次,经纬仪的测量原理还基于地球自转的规律。

地球自转是地球围绕自身轴
线旋转的运动,这一运动导致地球上任意一点的经度和纬度随时间而变化。

经纬仪利用地球自转的规律,通过测量天体的运动轨迹和时间来确定被观测点的经度和纬度。

通过观测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确定被观测点的经度和纬度。

在实际测量中,经纬仪通常配备有望远镜、水平仪和角度测量器等辅助设备,
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

通过精密的仪器和精确的测量方法,经纬仪可以实现对被观测点经纬度的高精度测量。

总的来说,经纬仪的测量原理是基于天文观测和地球自转的规律,通过测量天
体的仰角和方位角,结合天体的运动规律和地球自转的规律,来确定被观测点的经度和纬度。

经纬仪在地理测量、航海、航空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现代科学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测量仪器。

经纬仪原理

经纬仪原理

经纬仪原理
经纬仪是一种用来测量地球上某一点的纬度和经度的仪器。

其原理基于地球的
自转和引力,通过测量天体的位置来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经纬度。

1. 纬度的测量原理
纬度是地球表面某一点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它可以通过观测天空中天体的高
度来确定。

当纬度角为0°时,观察点位于赤道上方,随着纬度角增大,观察点向
北或向南移动。

经纬仪利用其垂直于地面的望远镜指向天空中的天体,通过测量天体的高度角,结合地球的自转角速度,可以计算出地球上某一点的纬度。

2. 经度的测量原理
经度是地球表面某一点位于子午线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经度的测量需要
依赖地球的自转和时间关系。

经纬仪通过观测天体的时角(天体距离当地子午线的角度),结合当地的时间,可以确定当地的经度。

当观测到天体的时角达到最小值时,对应的子午线即为当地经度所在。

3. 经纬仪的使用方法
使用经纬仪进行测量时,首先需要确定当地的时间,并校准经纬仪的仪表,使
其与当地时间保持一致。

然后通过望远镜观测天体的高度角及时角,并记录下相关数据。

根据观测到的天体高度角和时角,结合天文数据和地球自转速度等参数,通过
数学计算,可以得出具体的经纬度数值。

最后,将这些数据记录下来,即可获得当地的精确位置信息。

结语
经纬仪作为一种古老的测量仪器,依靠天文观测和地球运动原理,可以较为准
确地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经纬度。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经纬仪已经逐渐被更精密、自动化的定位系统所取代,但其原理和测量方法仍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历史价值。

经纬仪测量原理

经纬仪测量原理

经纬仪测量原理经纬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球上任意一点的经度和纬度的仪器。

它是基于地球自转和地球形状的原理工作的。

本文将详细解释与经纬仪测量原理相关的基本原理。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

地球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

由于地球自转,我们看到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

地理经纬度系统为了方便描述和定位地球上的位置,人们引入了地理经纬度系统。

该系统使用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地点的位置。

•经度:经度是指从地球中心向东或向西测量出来的角度。

通过将地球划分为360个等分(每个等分称为1°),可以表示从0°到180°东经或从0°到180°西经。

•纬度:纬度是指从地球表面向北或向南测量出来的角度。

通过将赤道划分为360个等分(每个等分称为1°),可以表示从0°到90°北纬或从0°到90°南纬。

经纬仪结构经纬仪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支架:支撑整个仪器的结构,使其能够保持稳定。

2.水平仪:用于调整经纬仪的水平度,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纬度环:固定在支架上,用于测量纬度角度。

4.经度环:固定在纬度环上,用于测量经度角度。

5.望远镜:通过望远镜可以观察到天空中的天体,如太阳、星星等。

经纬仪测量原理经纬仪的测量原理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原理:1.天体自转:由于地球自转,天空中的天体(如太阳、星星)也会看起来在移动。

这种移动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

通过观察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置变化,可以确定所处位置的经度。

2.天体高度角:天体高度角是指地平线与天体之间的夹角。

通过测量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高度角,可以确定所处位置的纬度。

经度测量原理经度是通过观察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置变化来确定的。

具体步骤如下:1.调整经纬仪的水平度,使其保持水平状态。

2.选择一个天体(如太阳或一颗星星)作为目标。

3.在特定的时间点,使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并记录下天体的位置。

经纬仪是测量什么的

经纬仪是测量什么的

经纬仪是测量什么的经纬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球上任意位置的经度和纬度的仪器。

它通过测量天体的角度来确定地点的经纬度坐标。

经纬仪是导航和地理测量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航海、航空、地理勘测等领域。

经纬仪的原理经纬仪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天文观测的三角测量方法。

它利用地球中心的经度原点和纬度原点作为基准,通过观测某个天体的时角和高度角来计算出测量地点的经度和纬度。

在使用经纬仪进行测量时,首先需要确定观测点的正北方向。

悬挂在经纬仪上的垂直线(称为子午线)与地球的轴线平行,因此可以指示出观测点的正北方向。

然后,通过望远镜观测天体的高度角和时角,结合测量天体的时刻,经过一系列计算,可以确定观测点的经度和纬度。

经纬仪的应用航海导航在航海领域,经纬仪被广泛用于航行定位和导航。

船只上安装有经纬仪,航海员通过测量恒星、太阳或其他天体的角度来确定船只的位置。

这对于航海员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准确的定位信息可以确保船只按照预定的航线安全航行。

航空导航经纬仪在航空领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飞机上的导航仪器中常常包含有经纬仪,通过测量天体的角度来确定飞机的位置和航向。

这可以使飞行员准确地掌握飞机的位置和航向,确保飞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地理测量和勘测经纬仪在地理测量和勘测中也被广泛使用。

地理测量师使用经纬仪来测量地球上的各个地理要素,如山峰、河流、道路等的位置。

这些准确的经纬度信息对地图的制作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非常重要。

另外,经纬仪还可以用于测量和规划建筑物的位置和方向。

科学研究经纬仪在科学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领域,经纬仪可以测量天体的角度,从而推测天体的位置和性质。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监测地质活动和大气层变化等自然现象。

经纬仪的发展和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经纬仪的精度和功能也在不断提高。

早期的经纬仪主要依赖人工观测和手动计算,存在一定的误差。

而现代的经纬仪则使用先进的电子和计算技术,能够自动测量角度和进行计算,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角观测(经纬仪原理)一、水平角测角原理如图3—9所示,A、B、C为地面三点,高程不相等。

将这三点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PQ水平面上,在水平面上得到A1、B1、C1三点,则水平成B1A1与B l C1夹角β定义为地面上直线BA和BC间的水平角。

由此可见,地面任意两直线间的水平角度,为通过该两直线所作竖直面间的两面角。

为了能测出水平角的大小,可在此两竖直面的交线上任一高度0点水平地放置一刻度盘,通过BA和BC和一竖直面,与刻度盘的交线为0m、0n,在刻度盘上相应的读数为b和a,从而求得水平角。

β=a—b (3—1)根据以上分析,测量水平角的经纬仪必须具备一个水平度盘,并设有能在刻度盘上进行读数的指标;为了瞄准不同高度的目标,经纬仪的望远镜不仅能在水平面内转动,而且还能在竖直面内旋转。

图3—4水平角测量二、经纬仪原理经纬仪有游标经纬仪、光学经纬仪和电子经纬仪三类。

游标经纬仪一般为金属度盘、游标读数、锥形轴系,目前已很少使用。

电子经纬仪尚未普及,而光学经纬仪具有读数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和密封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下面对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作简要介绍。

1.J6级光学经纬仪如图3—5是北京光学仪器厂生产的红旗Ⅱ型经纬仪。

各部件的名称均标注在图上。

理论上,一测回测角中误差为6″,故称为6秒级经纬仪,它属于较低精度的经纬仪,一般用于五等以下的控制测量和其他较低精度的测量工作。

J6经纬仪是由基座水平度盘和照准部三部分组成的。

基座上有三个脚螺旋6用来整平仪器。

5是轴座连接螺旋,拧紧它可以将仪器固定在基座上,该螺旋不要松动,以免仪器分离而坠落。

水平度盘外面看不见,它是一个玻璃制成的圆环,盘上按顺时针方向刻有分划,从0°—360°,用来测量水平角。

照准部由望远镜、读数系统、横轴、竖直度盘等几部分组成,通过读数显微镜9可读出观测方向值。

一般读到1′估读到10分之1分,即6″的倍数。

如图3—6,为带分微尺测微器J6经纬仪读数窗,HZ表示水平度盘,V表示竖直度盘。

此处水平度盘读数为214°54′,0,竖直度盘读数为79°06′ .4。

图3—7为单板玻璃测微器的J6经纬仪的读数窗。

国产红旗Ⅱ型及瑞士T1,型光学经纬仪就属这类读数方法。

仪读数窗在读数窗中,下面的窗格为水平度盘的像,中间间格为竖直度盘的象。

读数窗格中间的双线为指标线,度盘1°或30′刻一分划,注记的数字是度数,上面的窗口为测微尺的像,窗口中间的单线也是指标线,测微器每隔5′注记数字转动测微轮,使度盘上整度数或整10′的刻划线恰好夹在双线指标中间,即可读数,如图3—7a竖盘读数为92°17'24",图3—7b中水平度盘读数为4°30’+11'48″=4°41′48″。

图3—7 J6经纬仪读数窗2.J2级光学经纬仪图3—8是苏州光学仪器厂生产的DJ2型光学经纬仪的外形图。

它的各个部件的名称均注在图上。

J2仪器读数设备与J6比较有两个特点:一是,J2级光学经纬仪采取度盘对径重合读数取平均值,消除了照准部偏心的影响,提高了读数精度;二是在J2级光学经纬仪读数显微镜中,只能看到水平度盘或竖盘的一种影像,要读另一种时,需转动换像手轮9。

如图3—9为苏光J2光学经纬仪的读数窗图,当照准后,转动测微手轮7,使主像(正字注记)与副像、倒字注记的分划线对合好,提出具备下列三个条件而且注有度数的相对分划线。

图3—8J2光学经纬仪外形图图3-9 苏光J2读数面(1)相差180°;(2)主像在左侧,副像在右侧;(3)相距最近。

则该对分划线中的主像所注的度数就是需要读数的度数。

主像分划线与副像分划线间的所夹的格数的一半,即为度盘上应读取的整10′数不足10′,的分,秒数。

在右边的测微尺读出。

故其窗口读数为:度盘上的度数163°度盘上的整10′数2³10′=20′测微尺上的分秒数7′'32."5全部读数为163°27'32.″5T2型经纬仪与DJ2的读数方法相同,但其测微机构用的是双平板玻璃和阿基米德螺旋线。

所不同者主像在下,副像在上,读数时仍以主像为主。

如图3-10所示,水平度盘读数为0°09'48."5。

新型T2经纬仪,读数已数字化,读数时,转动测微轮,使主副像刻划线重合,其读数可直接在读数窗中显示出来,提高了读数速度,如图3-11所示,其读数为94°12'44''.2。

图3-10 T2经纬仪读数窗图3-11 新型T2读数3.电子经纬仪电子经纬仪目前一般与测距仪、微顺一起构成全站式电子速测仪。

它采用光电测角,以光电信号的形式表达角度测量结果。

即采用新型的度盘刻划形式,以光电技术和电子测微技术确定与其相适应的光电测角原理。

目前光电测角有三种度盘形式,,即格区式度盘,光棚度盘和编码度盘,下面仅简介格区式度盘动态测角原理。

如图3—12是一种格区式玻璃度盘。

度盘上刻有明暗的间隔,间隔的宽度和数目视设计要求而定。

度盘上还设有光阑LR、LS,光阑上装配有发光二级发电二极管。

当度盘转动时,不动的光阑中的光电二级管将接收在发光二级管送来的格区明暗信号,明暗信号多少将是度盘转动大小的标志。

图3—12 区格式度盘图 3—13 标志刻划度盘明暗格区刻划有两种:标志刻和一般刻划。

图3—13有A、B、C、D四组标志刻划。

各标志以宽窄不同的刻划线和不同的排列设置在起算位置依次为90°的区间上,一般刻划类似图3—12所示,分布在标志刻划分割的四个区间。

一般刻划的暗条纹为明条纹宽度的2倍。

度盘总刻划数1024,如图3—17所示,Φ。

=360³60³60/1024=1265.625秒。

动态扫描是通过光电信号扫描获得角度信息的。

在图3—12中,固定光阑IS设在度盘内侧,可动光阑IR设在度盘外侧与照准部相连。

角度测量时,由于LR随照部旋转,这样Ls,LR之间构成一定的角度。

度盘在马达的带动下,始终以一定的速度旋转,从而使接收二级管断续地接收由发光二级管发来的红外光,在接收到光信号时,它送出高电平电信号,在未收到光信号时,则送出低电子电信号,从而完成对度盘的扫描。

由图3—13可知,Φ。

代表一个刻划宽所代表的角度。

即Φ。

=2π/N 为已知值。

对于任一角度Φ,则可表示成:Φ=n²Φ。

+△Φ(n为正整数,0≤△Φ<Φ。

) (3—2)△Φ的测定:从图3—15中由信号R和信号S送出的波形可以看出,由于△Φ的存在变化范围为0~T。

由于马达转速一定,故有:△Φ=Φ。

/T。

²△t i(i=1,2,.....N)式中:N为度盘总刻划数,△ti可用脉冲填充精确测定。

微处理器算出△Φi后,再依式:△Φ=[△Φi]/N算出最后结果,由此实现了度盘全刻划测角。

图3—14 信号测定图3—1 5n的测定n的测定:度盘上的四组标志刻划是为测定n值而专门设置的。

其作用如图3—15所示,假定被观测的角度为Φ,在测角时,度盘旋转一周,A、B、 C、DF均经过R、S一次,R、S发出信号为RA、SA、RB、SD、RC、SC、RD和SD。

A 由R转到S时所对应的时间为TA,则Φ中所含Φ。

的个数 nA可由式nA=TA/T。

(取整)(3—5)算出。

对于B、C、D组刻划,同样有ni=T i/T。

(i=B、C、D)(3—6)这就是说,在旋转一周时可测出四个n值,微处理器将它们加以比较,如发现差异,则自动重复测定n值,从而保证n值的正确性。

WidTC2000型全站仪就是采用动态扫描的绝对角度测量原理。

能大大地消除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消除了度盘偏心差的影响,观测值最小读数为0.1″。

一测回观测中误差±0.5″,水平方向,天顶距同时测量的时间为0.9秒。

有关具体操作使用请见说明书。

此处不繁述。

三、水平角观测1.经纬仪的对中、整平和瞄准对中有垂球对中和光学对中。

目前生产的经纬仪均带有光学对点器,一般可采用光学对中,用垂球对中时,对中误差一般应小于3mm。

光学对中误差一般应小于lmm。

但边长越长,对中精度可低一些,边长越短,若要保证同样的测角精度,对中的精度要求就高。

整平:调整脚螺旋(3个)使照准部上的管水准器气泡居中,从而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竖轴竖直。

光学对中和整平工作要交替进行。

因为整平后光学对中会偏离点位,所以对中和整平这两步工作需要反复进行,直到在限差内为止。

整平误差不应超过水准管一格分划值。

瞄准:先调节目镜使十字丝清晰,然后照准目标,调节物镜,使物像清晰,观测水平面时,应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从而提高照准精度。

2.水平角观测的方法水平角的观测方法,视测量工作要求的精度,施测时所用的仪器以及观测方向的多寡而定。

一般有测回法、复测法和全圆测回法三种方法,下面简介测回法和全圆测回法。

(1)测回法如图3—16所示,经纬仪置2点,盘左位置(即正镜),扳起复测钮,转动照准部,视窗口读数略大于0°,扳下复测钮,这时水平度盘与照准部一起转动,照准前视点3,旋紧水平制动螺旋,扳起复测钮,读取水平度盘读数h,记录入簿(表3—1第4栏中),放松水平制动螺旋,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后视点 1,读数a l记录入簿,则盘左所测得角值β左:a l-b1称上半测回。

图3—16测回法测角盘右位置(即倒镜)松开水平制动螺旋,先照准后视点1,读数a2,再逆时针照准前视点3,读数a2,则得下半测回角值β右=a2-b2。

进行正镜,倒镜观测,主要是消除或削弱仪器误差对测角的影响。

最后角值:β=(β左+β右)/2两个半测回角值之差,对于J6,应小于40",对于游标经纬仪,应小于2t,t为游标最小读数。

表3-1 测回法观测手簿(2)全圆测回法,当一个测站上要观测几个角度,即观测方向多于三个时,一般采用此法观测。

如图3—17为一四等三角网中盟山测站有四个方向,为测出各方向相互之间的角值,可用全圆测回法先测出各方向值。

图3—17全圆测回法观测方向值在盟山点安置经纬仪,盘左位置,瞄准第一个目标(取通视好,成像清晰的目标),此处选麻塘作为第一目标,通常称为零方向,旋紧水平制动螺旋,转动水平微动螺旋精确瞄准,转动度盘变换器使水平度盘读数略大于0°,再检查望远镜是否精确瞄准,旋进测微手轮,使分划重合读一次数,退回一点再旋进重合读——次数,二次读数之差,对于J2经纬仪,不允许超过3",零方向读数与置数之差不充许超过测微器增量的一半。

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依次照准周家、义山、大坳……等点,最后闭合到零方向(麻塘)所有读数依次序记在手盘在栏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