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十一世纪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
21世纪中国流行音乐的趋向分析

21世纪中国流行音乐的趋向分析作者:姜仁武, JIANG Ren-wu作者单位:怀化学院音乐系,湖南,怀化,418008刊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008,(5)引用次数:0次1.学位论文赵朴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节奏布鲁斯研究2008节奏布鲁斯(rhythm and blues,简称R&B),是产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的一种流行音乐类型,由美国黑人在布鲁斯、爵士乐等音乐体裁的基础上创立并发展起来。
节奏布鲁斯在发展初期,便因具有很强的舞曲性质而受到美国黑人的广泛欢迎,也因此打破种族界限进入白人文化生活领域,它作为摇滚(Rock’N’Roll)的主要源头,对美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节奏布鲁斯自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今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融合了黑、白、拉丁等多种文化传统,衍生出索尔(Soul)、放克(Funk)、迪斯科(Disco)、都市索尔(Urban)等一系列的“黑色风格”族群,同时也为摇滚乐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现已成为世界流行乐坛的一支重要力量。
本文以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黑人节奏布鲁斯音乐为研究对象,以考察节奏布鲁斯音乐在其首个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音乐风格特征和文化特征为目的,在系统掌握了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展开研究。
本文在对这种具有根源性意义的早期节奏布鲁斯音乐形式的风格来源、艺术特征和风格发展分支进行形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此一时期美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把节奏布鲁斯音乐放置在其所处的文化空间内进行文化学研究,最终得出对于节奏布鲁斯音乐文化存在的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认识,并对节奏布鲁斯音乐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作出评判。
正文分为五个部分: 一、绪论:对选题缘起、研究现状加以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以“音乐的”和“文化的”两种视角来较为全面的考察节奏布鲁斯音乐的新观点,并对本文论域作出界定; 二、节奏布鲁斯的名称及风格来源; 三、节奏布鲁斯的风格特征及发展分支; 四、节奏布鲁斯音乐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对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早期节奏布鲁斯音乐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经济、科技、文化三个层面的立体分析; 五、结语:对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节奏布鲁斯所具有的音乐风格特征和文化特征进行总结,并对这种音乐形式的历史意义、文化价值作出评判。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受到西方流行音乐的影响,中国开始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和作品。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在音乐风格、创作水平和影响力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时期来探讨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流行音乐受到西方流行音乐的影响开始萌芽。
当时,中国的流行音乐还主要以外国歌曲翻唱为主,比较典型的代表有邓丽君、姚莹等。
这一时期,中国流行音乐受到了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摇滚乐和流行音乐的影响,音乐取向较为单一,创作水平相对较低。
但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流行音乐迈出了第一步,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到了七八十年代,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一段相对艰难的时期。
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历史背景的原因,当时的中国流行音乐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创作和表现空间相对较小。
但在这种限制下,中国流行音乐依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人和作品,比如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汪峰的《春天里》等,这些歌曲成为了当时中国流行音乐的代表作品,被广大听众所接受。
这一时期,中国流行音乐开始走向多样化,不再局限于西方音乐的翻唱,开始有了自己的创作和表达。
进入九十年代,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一次新的浪潮。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社会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流行音乐也随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很多电影和电视剧的主题曲也成为了当时的流行音乐代表作品,比如《天亮了》、《爱情转移》等。
中国的流行音乐风格也开始多元化,开始有了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比如摇滚、民谣、流行等,音乐人也开始融入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情感,创作出更加有深度和内涵的作品。
这一时期,中国流行音乐逐渐走向成熟,也得到了更多听众的认可和追捧。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流行音乐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国的音乐市场逐渐开放,音乐作品的多样化和国际化也成为了流行音乐的新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音乐行业也经历了一次新的革命,音乐的传播和推广更加便捷,很多新的音乐人和新的音乐作品涌现出来。
流行音乐的发展

流行音乐的发展篇一:21世纪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21世纪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21世纪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带来的改变使得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着,生活得改变使得人们的思维也发生变化,个人认为这个时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科技前进的方向,技术所能够到达的层面决定了未来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Pop music或Popular music)准确的概念应为商品音乐,是指以赢利为主要目的而创作的音乐。
它的艺术性是次要的,市场性是主要的。
”流行音乐一方面以迎合市场为目的,与此同时当其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可以创造一个好的市场导向。
而面对中国现今的音乐市场,以网络为主,制作音乐,发布音乐的门槛降低,与此同时,欣赏音乐的成本通过网络也降低了。
音乐制作人和听众之间的距离缩短,通过网络,听众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音乐类型,这就给了更多小众的音乐生存空间。
与此同时,发布的低成本可能会导致音乐人制作音乐更加随心所欲,虽然可能会导致一些低俗作品的产生,但是同时也会刺激一些新鲜的创作方式和音乐类型。
流行音乐的多样性应该会在这样的鼓励下增强。
同时由于网络的发展,而且在国内不注重版权的发展,使得唱片行业的式微,由于流行音乐本身就是市场导向的,如今唱片的发行不能够满足音乐创作人的经济需求,他们必须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得利益,演唱会的形式就是很好的一种演变。
因此对于这类型的歌手而言,其音乐就要考虑到现场的整体效果。
或许演唱会会变成像电影一样,成为现代人日常的休闲方式。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而下里巴人的音乐形式更容易成为街角巷尾的传唱曲目。
无论是《江南style》在国际上的风靡,还是国内《小苹果》的盛极一时,都表明这种传唱度极高,即便在我看来艺术价值并不高的歌曲,但是因为其歌词的“接地气”并且伴有可模仿的动作,而成为大家的心头好。
各种神曲被一边骂一边传,大家会将其分享出来,狂笑一通,或者骂几句,但是流传程度确实及其地广泛,《爱情买卖》和《我的滑板鞋》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流行音乐的发展与趋势

• 音乐家如艾米纳姆、鲍勃·马利等 人成为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
21世纪10年代至今, 流行音乐风格更加注重
跨界合作
• 音乐家如阿黛尔、布鲁诺·马尔斯 等人成为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 • 音乐风格受到电子音乐、世界音 乐等多种音乐风格的影响
02
流行音乐的风格特点与流派演变
摇滚乐、流行音乐与民谣音乐的相互影响
社会文化对流行音乐的影响
• 社会文化为流行音乐提供了丰富的创作 素材 • 社会文化对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制约 和影响,如政治因素、宗教因素等
流行音乐对青年文化的影响
01
流行音乐对青年文化的影响
• 流行音乐成为青年文化的的重要组成部 分 • 流行音乐对青年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 方面产生了影响
02
青年文化对流行音乐的影响
• 音乐家需要具备一定的跨界合作能力, 如音乐创作、表演等 • 音乐家需要克服跨界合作中可能遇到 的困难和挑战,如文化差异、审美差异 等
流行音乐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
流行音乐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 流行音乐对全球各地的音乐风格产生了影响 • 音乐家如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等人成为全球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
互联网对流行音乐的影响
• 互联网为流行音乐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和平台 • 音乐家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等方式与粉丝互动
流行音乐跨界合作的可能性与挑战
流行音乐跨界合作的可能性
• 音乐家可以与其他音乐风格的艺术家 合作,创造出新的音乐风格 • 音乐家可以与其他领域的艺术家合作, 如电影、时尚等
流行音乐跨界合作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至今,流行音乐风格更加注重跨界合作
• 音乐家如阿黛尔、布鲁诺·马尔斯等人成为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 • 音乐风格受到电子音乐、世界音乐等多种音乐风格的影响
浅析21世纪华语流行歌坛发展新趋势

数字冲击波 ”的步伐 。 米 》席卷 了整个华语歌坛 ,并 在 网络 上红极一时 。原 规 章制度 ,又并 未跟上 “ 唱王启 文 ,成为 了大 陆地区 网络华语 流行歌 曲史 中 , 在 这场席卷整个 华语流行歌 坛传统销售 和传播模 真正意 义上的首位 网络 歌 曲红人 。这 一次是 中国网络 式 的灾难下 ,小 型唱片公 司被 迫倒闭 ;中型唱片公 司
而后 ,又迅速产 生了免 唱片销量上大 干一番 。具有前 瞻性 的巨鳄 滚石 ,却 已 的客户 ,提供免 费试 听功能 ( 经开始在海外 和网络音乐方 面 向西方取经 ,希望能够 费下 载功能 )。唱片业 的衰弱 已经是不争 的事 实 了。 P 3 、MP 4的大肆流行 ,除了少部分 在唱片 和数 字音乐两方得 到共赢 。可是 ,事实却是残 加 之音乐播放器 M
/ 戏剧 , 之家 , H o M E D R A M A
0 0 1 年 ,华 语地 区季销量 过 百万 也 格 。短期 内 ,唱片销量果然从 之前的红火状 态 ,变为 天 的专 辑 ,放 在 2 不 罕 见。而 2 0 0 4年 五月 天 的第 五 张创作 专 辑 《 神 的 了火爆状态。 0 0万 ,要知道 这张专 或许 ,正是这 种浮华背 后 ,才会 暗藏 杀机 。无论 孩 子都在跳舞 》,年销量未 达 2 亿新 台币 ,这样 的投入与产 出让滚 从科技 ,还是 国际信息化 的交流程度来 说 ,亚洲 四小 辑 滚石唱片耗 资 3 龙之一 的台湾 ,在 国际音 乐交流和发展前 瞻性上 ,都 石 唱片感到 了一 丝忧虑 。而后 的几年间 ,整个 华语流 是身处 亚洲一流 的地 位。滚石 唱片总部设在 台湾 ,当 行唱片界出现了严重的 冲击和滑坡 。虽然 ,在此期 间, 中国风” ,以 然不会对 于西方数字音乐 浪潮 的涌动视 而不见 。早在 华语流行歌 曲出现 了以周杰伦 为首 的 “ R &B ” 潮流 , 以五月天为首的 “ 抒情摇滚” 1 9 9 9年 ,滚 石唱片便 已开始积极布局 网络事业 ,并 成 陶晶为首的 “ 立了 “ 亚洲可乐 网络科 技股份有 限公 司” ,准备发 展 情结。 但是, 传统销售量的递减 , 网络媚俗音乐的风行 , 网络音 乐。与此 同时 ,在其它 中小 唱片公司还在 为争 却是不争的事实 。 就在 网络数 字音乐浪潮 真正来到华人 地区之前 , 取 自己艺人在 电视 、广播等媒体 中露脸 出声 之际 ,滚 滚石 唱片公 司本来是 已经做 好 了前 瞻性 准备的 :利用 石 唱片 已经开始涉 足明星外 围产品的发展 。 由此看 来 ,传统强 者似乎 已经做 好了面对 数字音 自己的流 动资金创立 网络音乐库和具有 版权的在线试 数 字冲击 ”真 正到来时 ,才发 现 已经无法依 乐 大势所趋 的浪潮冲击 。事实证 明 ,这仅仅 只是滚石 听 。当 “
潮流音乐的最新趋势

潮流音乐的最新趋势潮流音乐一直以来都是年轻人追逐的热门话题之一。
它不仅仅代表了一种音乐风格,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文化符号。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潮流音乐一直处于不断演变的状态。
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数字科技时代里,潮流音乐的最新趋势也愈发多样化和创新。
本文将从音乐流派、创作方式以及音乐平台等角度,探讨潮流音乐的最新趋势。
一、多元化的音乐流派潮流音乐的最新趋势之一就是多元化的音乐流派。
传统的流派如嘻哈、摇滚、电子音乐等仍然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的音乐流派也开始崭露头角,如云端音乐、实验音乐、后现代音乐等。
这些新兴音乐流派在创作风格和表现形式上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吸引着更多音乐爱好者的关注。
二、创新的音乐制作方式随着数字科技的飞速发展,音乐制作方式也愈加创新。
很多潮流音乐制作人开始运用电脑软件和音频工具进行创作,取代了传统的录音室和乐器。
这种数字化的音乐制作方式不仅提高了音乐创作的效率,还使得音乐表达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此外,一些音乐制作人还善于利用采样和混音等技术手段,将不同的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
三、音乐平台的兴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音乐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了年轻人获取潮流音乐的重要渠道。
诸如Spotify、Apple Music、QQ音乐等音乐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为音乐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
同时,一些社交媒体平台如抖音、TikTok等也成为了年轻人发现和分享音乐的重要渠道。
这些平台不仅仅是传播音乐的工具,更是年轻人展示自我、表达情感的舞台。
四、音乐与时尚的融合潮流音乐与时尚之间的关系一直紧密相连。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时尚品牌和音乐人开始合作,在音乐视频、巡演等方面进行跨界合作。
他们试图通过音乐来传达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粉丝和顾客。
同时,一些音乐人也开始涉足时尚行业,推出自己的服装系列或与时尚品牌合作。
这种音乐与时尚的融合不仅拓宽了潮流音乐的影响力,还使得音乐本身具有更大的商业价值和表达力。
音乐行业探讨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

音乐行业探讨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音乐行业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流行音乐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受众基础。
本文将探讨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对音乐行业的影响。
一、数字化和网络化是流行音乐发展的趋势之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音乐的传播和消费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字音乐成为主流,音乐平台和在线音乐服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流行歌曲的传播更加便捷和广泛,消费者可以通过在线音乐平台随时随地获取自己喜欢的音乐。
同时,数字化还带来了音乐内容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使得流行音乐在不同的群体中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和接受。
二、跨界融合成为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之二在当今流行音乐市场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音乐制作人开始尝试跨界合作和融合音乐风格。
这种跨界融合不仅使得音乐作品更具创新性和前瞻性,也满足了广大听众对于多样化音乐的需求。
例如,在流行音乐与电子音乐、流行音乐与说唱音乐的跨界合作中,诞生了一大批极具影响力的歌曲和音乐人。
跨界融合使得流行音乐更富有活力和魅力,也为音乐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三、独立音乐的崛起是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之三随着音乐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独立音乐人开始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自己的音乐作品。
相比传统音乐制作和发行模式,独立音乐人更加自主和灵活,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情感。
独立音乐的崛起不仅给予了更多的音乐人展示才华的机会,也为广大听众带来了更多新鲜和有创意的音乐作品。
四、可视化和大型音乐活动是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之四在当今社会,视觉效果和大型音乐活动在流行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音乐视频、音乐MV等形式的可视化呈现,不仅为音乐作品增添了视觉上的享受,也提升了音乐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同时,大型音乐活动如音乐节、巡回演唱会等,吸引了大量观众和媒体的关注,成为音乐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总结起来,流行音乐在数字化和网络化、跨界融合、独立音乐崛起以及可视化和大型音乐活动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流行音乐

代表人 物及作 品
魏晨《少年游》
胡彦斌《红颜》《蝴蝶》
Ⅱ探究思考:
思考探究:结合以上介绍二十一世纪中国流行音乐的发 展,思考流行音乐在新世纪有什么特点? Ⅱ
Ⅲ Ⅳ Ⅰ Ⅴ
Ⅲ合作讨论:
探讨
为何有些流 行歌曲昙花一 现,而有些流 行歌曲却流传 久远?
归纳 建立健康 向上的审美 标准,抵制 格调庸俗的 歌曲。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流行行音乐 在二十一 世纪中国 的发展
二十一世纪 中国流行音 乐的特点
树立正确 的音乐价 值观,抵 制低级庸 俗歌曲
2.音乐风格国际化趋向
①.欧美风格R&B在内地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陶喆(R&B教父)
—代表作《找自己》 影响较大的人物: 周杰伦 林俊杰 王力宏 胡彦斌
②流行摇滚乐的再度兴起
影响较大的歌手: 汪峰 五月天 信乐团 许巍 刀郎
3.流行音乐娱乐化趋向
4.“中国风”—演唱风格
中国风:
——采用中国的旋律,配上R&B等现代节奏, 现代唱法,现代配器的既传统又新颖的音乐风格
二十一世纪中国流行音乐的特点流行音乐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发展树立正确的音乐价制低级庸俗歌曲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流行音乐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流行音乐
流行风拓展鉴赏课:
授课教师:陶淑华
Ⅰ知识初探:
1.网络音乐的兴起 ——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流行音乐有了新的发 展空间
《两只蝴蝶》——庞龙
代表人 物及作 品
《老鼠爱大米》——杨臣刚,香香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雪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二十一世纪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
不解否认,我们是听着流行音乐长大的一代人。
不是沪剧淮剧这种具有地方艺术特色和传统文化的乐曲,也不是西方具有浓重欧洲古典色彩的古典音乐,而是以“情”作为主旋律,人们口中所谓的通俗音乐。
流行音乐,因其方便快捷、易于传唱,成为各个时期媒介和大众的宠儿,也由于其无与伦比的穿透力和敏感天赋,成为社会及大众观念转变的一个缩影。
从广播到电视到网络,从磁带到CD到MP3,无不是它尽情展示的舞台。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来自欧美的街舞、嘻哈,来自日韩的快歌劲舞,来自港台的青春偶像,都影响着新一代年轻人的娱乐趣味。
与此同时,流行音乐自身也逐渐开始了变化。
一.流行音乐商业化
不管是走在大街小巷,还是在家里打开电视、电脑,我们很容易发现音乐真的是无处不在,而且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与商业活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也就是说,二十一世纪,音乐更趋向于商业化的发展模式。
很多唱片公司不再仅仅使用单一的造星方式,而是多采取选秀比赛的方式来推出歌手,推出音乐,比如美国近些年很火的《X factor》,《美国偶像》,中国的《快乐男声》《中国好声音》等。
当流行音乐商业化,不可否认推动了音乐的宣传和唱片公司的盈利,但是却使音乐的质量大打折扣。
很多流行歌曲的歌词不在追求意义和韵味,而追求顺口和参杂了网络用语和流行用语,没有了逻辑性只是一味的迎合听众。
尤其是近几年在中国音乐市场上流行的网络歌曲就有低级趣味之嫌,如《爱情买卖》,这些口水歌中烂俗的歌词使音乐成了一种低俗的消遣工具。
二.流行音乐过度包装化
日韩的流行乐坛有个怪像,日韩的乐坛流行组合,现在的日韩组合就像是在拼比人数多少,有的组合9个人,有的组合13人,更有甚者48个人!在劲爆的音乐,华丽的舞台,绚丽的舞步和华丽的舞服的包装下吸引了无数青少年的喜欢,却不知在如此的包装下的音乐里却提取不出一点点让人伤心悦目的音乐能量。
也许是现在社会发展的太过于快让人心过于浮躁,也使得音乐也开始浮躁。
这几年红遍世界的美国歌手Lady Gaga也是过度包装的典型代表,过于夸张的发型和妆容,难以理解的服饰和歌词,确实是吸引了年轻人的眼球,但是却让人无法静下心来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洗涤。
三.流行音乐单一化
爱情这个话题是个亘古不变最让人容易歌颂的话题,这也是流行音乐最爱的宠儿。
可是爱情这个话题太过于受宠让流行音乐太过于单薄。
这点在华语乐坛尤为明显。
所有的歌曲都在唱爱情,唱爱情的喜悦,唱爱情的虚伪,唱被爱伤了,唱被爱骗了,唱以后不会再爱了。
当我们所有接受的音乐都是“爱”时,也使得音乐变得单一。
我们渴望可以听更加多元的主题,更加多元的旋律,而不是只局限简单的爱情。
四.流行音乐个性化及多元化
2008年周杰伦的一首《东风破》和《青花瓷》掀起了一阵热潮,人们惊奇古典的歌词和优雅婉转的旋律竟然可以组合出如此美妙动听的音乐!从此“中国风”的音乐成为了独树一帜的类型。
“中国风”也给华语乐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与此同时流行乐坛也出现了很多有个性的歌手,比如欧美的Adle, Taylor Swift, Adle用她有穿透力的灵魂声音唱进人们心中,Taylor Swift用轻快的乡村乐来重塑流行音乐。
他们拥有独一无二的个性,也是任何人无法取代的的个
性。
五.流行音乐全球化
二十一世纪是个信息爆炸的世纪,当我们打开电视,打开电脑和手机就可以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正因为如此方便快捷,也让流行音乐传播的更为迅捷。
因为网络的发展,我们可以再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听到其他角落的音乐,这为文化的多元化和流行音乐的多元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们可以对比欧美音乐和华语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国外流行乐坛的开放和随意。
全球化的流行音乐让世界更加联通。
我们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一代人,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越发优越的物质基础让我们更加追求精神文化。
我想,正是因为如今开放,多元,快餐化的社会发展现状,决定了二十一世纪流行乐坛的发展趋势。
面对如此多元化、商业化、个性化的流行音乐,我们一方面要勇于接受,另一方面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真正有意义有营养的音乐来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
同时,也希望流行音乐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能够输出给大众更多正能量,让音乐成为给予人们希望快乐的源泉。
马潇0121103045 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