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苜蓿种植管理技术

苜蓿种植管理技术

优质牧草——紫花苜蓿栽培技术一、紫花苜蓿栽培技术1、选择适宜地块尽管苜蓿的适应性很广,适合在各类土壤中种植,但要想优质高产,就应按苜蓿的生长习性和适应性去选择理想地块。

要选择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杂草少、土壤酸碱度为中性或微碱性、含盐分不超过0.3%、集中连片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地块上种植。

要旱能浇,涝能排,特别是要防止积水,因苜蓿连续浸泡24小时将成片死亡。

不能重茬种植。

2、精细整地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幼苗较弱,早期生长缓慢,整地要精细,要做到深耕细耙,上松下实,以利出苗。

针对我县南部洼地土壤特点,上茬作物收获后要进行深耕、旋耕,深度20-25厘米,耕后要进行晾晒,然后耥平无土垡,再用钉耙耙平地面,播前要进行一次镇压,以便播种时能够控制播深。

在播种之前还要镇压,以便在播种之后容易控制覆土深度。

3、选择适宜品种在土壤条件好,9月上中旬播种的水浇地上,建议选择金皇后、皇冠、爱菲尼特、牧歌等美国品种,这几个品种生长快,一年可以割四到五茬,但是对水肥要求都比较高;水肥条件较差,播期较晚的地块建议选择阿尔冈金等加拿大品种。

建议选用进口种子,进口种子纯度高、成熟度好,经过检疫,没有检疫性病虫害。

4、搞好种子处理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最简单的办法是白天摊开暴晒,夜间再将种子转到阴凉处,并经常加一些水使种子保持湿润,2~3天后种皮开裂就可以种植了。

另一种方法是变温处理,将苜蓿种子置于60℃的温水中浸泡半小时后捞出,晒干备用。

一般豆科作物根系中有一些棕黑色的瘤状物,这是它们同根瘤菌共生而形成的根瘤,能够将空气中的氮素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物质,但在没种过苜蓿的土地上往往数量很少,需要接种,接种后苜蓿产草量明显提高,并可以提高苜蓿的质量,增产效果可持续两年。

接种方法很简单,每公斤苜蓿种子用10克根瘤菌剂充分混合,尽可能使每粒种子都均匀粘到菌剂就行。

应当注意的是根瘤菌因为是活菌,不能同杀菌剂同用,存放时避免阳光直射。

紫花苜蓿的高产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的高产栽培技术

2014年第10期紫花苜蓿是“牧草之王”,是畜禽的优良饲料。

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各省均有大面积种植。

1经济价值及饲用价值紫花苜蓿为长寿牧草,一次种植可利用7~8年。

在西北、华北地区,一年可收割3~4次,亩产鲜草3000~4000kg ,高可达5000kg 。

其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一般都在20%,一亩地可产粗蛋白3000hm 2相当于250~300kg 豆饼或1000~1200kg 玉米的蛋白质水平。

紫花苜蓿含有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氨基酸,基中赖氨酸的含量是一般玉米籽粒的3~4倍。

铜、锌、钙、铁等都很充足,其中硒的含量在0.5mg/kg 以上,土壤缺硒的地区给畜禽多喂一些苜蓿粉,能有效地防止缺硒的发生。

能为17.70MJ/kg ,可消化蛋白191g ,粗纤维的消化率在70%以上。

(2)养地肥田紫花苜蓿为豆科植物,根系发达,根瘤极多,固氮能力强,种过苜蓿的土地,每亩每年可固氮100kg 以上,增加有机质1000kg 以上。

种植苜蓿首先是改善了牲畜的口粮结构,其次也为农牧结合和建立稳产高产田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3)保持水土紫花苜蓿由于根第十分发达,固水能力很强。

地上部分枝多叶茂,可有效防止雨水流失。

广泛种植紫花苜蓿是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行之有效的途径。

2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选择平坦和缓坡地,以排水良好,水分充足,土质肥活的油沙地或土层深厚的黑土地为最适宜。

较好的前作是伏翻的玫类、亚麻、瓜类等早熟作物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大豆、玉米、高粱等作物。

要求秋翻、秋耙、秋施肥。

翻地深度在25cm 以上。

夏播时,在雨季到来前翻、耙地,早熟作物作复种,在前作物收获后,随即翻、耙地。

翻地前最好能灌透水,趁湿播种,保证出苗整齐。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2000~3000kg 。

为促苜蓿生长初期生育旺盛,每亩可增施过磷酸钙150~200kg ,硫酸钙5~15kg ,与有机肥混拌后,翻地前施入。

3播种(1)品种选择适应北方的品种有新疆大叶苜蓿、公农一号苜蓿、肇东苜蓿、东农一号苜蓿。

紫花苜蓿丰产栽培技术方案

紫花苜蓿丰产栽培技术方案

紫花苜蓿丰产栽培技术方案一、种植区生态条件黄花农场地处甘肃酒泉玉门,地理纬度北纬39°24′,海拔1290M,属内陆干旱荒漠气候区,年平均温度6 ℃,平均无霜期130天左右;≥10℃有效积温2850℃;年降雨量58毫米,年蒸发量3000毫米;冬冷夏热温差大,光照强烈日照长,干燥少雨多风沙是本区域典型气候特点。

土壤属于昌马冲击扇缘地带,含盐量大,地下水位和矿化度高;农场土地资源丰富,属于疏勒河昌马灌区,农业灌溉便利。

二、紫花苜蓿生物学特性: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盐碱度等,均对苜蓿种子发芽有影响。

(一)苜蓿对温度要求。

温度能起到调节种子代谢的作用,从而调节种子的发芽速率。

苜蓿种子在10℃即可发芽,但需10-12天,15℃需7天左右,25℃需3-4天。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有助于种子的发芽和出土。

水分的过多或不足,可造成毒性离子的进入。

当种子吸水量达到种子干重的92%-95%时,种子开始膨胀,渗透浓度的升高影响苜蓿种子的发芽。

含盐量在0.1-0.3%范围内苜蓿能正常发芽生长,随着盐碱度增高,苜蓿种子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苜蓿喜温暖半干燥气侯,生长最适宜温度在15~25℃,所以苜蓿在春季生长最快。

苜蓿开花最适温度22~27℃。

适宜在全年≥10℃积温1700~4500℃的地区生长。

苜蓿不耐高温。

气温高于30℃,生长受阻;35℃时,植株萎蔫甚至死亡。

夜间高温对苜蓿生长不利,可使根部的贮存物减少,削弱再生力。

根在15℃时生长最好,在灌溉条件下,则可耐受较高的温度。

苜蓿耐寒性很强,5~6℃即可发芽返青。

在我国北方冬季多数品种能在-10~-15℃条件下安全越冬。

耐寒性较强的品种能耐-20~-30℃的低温,有雪的覆盖下可耐-30~-40℃的严寒。

(二)苜蓿对水分要求。

苜蓿是需水较多的植物,每形成1吨干草需水约700~800吨。

苜蓿虽然喜水,但最忌积水,水淹24小时会造成植株死亡。

地下水位过高,对苜蓿的生长也是不利的,一般情况下,水位应在1米以下。

紫花苜蓿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栽培技术紫花苜蓿栽培技术紫花苜蓿是一种有着较高草本植物,其适应力非常强,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

紫花苜蓿因其绿色而健康有益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环境保护、药用等方面,因此,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土壤处理紫花苜蓿不仅适应能力强,而且能够适应各种类型的土壤。

但是,如果你想在短时间内获得丰收,那就要对土壤进行适当的处理。

一般情况下,当你准备种植紫花苜蓿之前,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在清理和处理前,需要检查土壤性质。

确定土壤质量和适宜的pH值。

2.清除杂草并使土壤完全干燥。

3.将土壤粉碎成最小粒度,这样可以加速种植物根系的扩展。

4.使用复合肥料,特别是针对苜蓿的肥料。

5.将种子撒在表面,轻轻覆盖一层土壤。

二、种植方法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有多种,根据所需种植的面积和目地而定。

直接播种:深度约为1厘米,每亩使用种子5-7公斤。

移栽:将已经生长的苜蓿分割成一定长度,在几天之后再埋到土壤中,这样可以使苜蓿生长更加健康。

三、生长管理1.苜蓿要保持充足的水分,并且在生长初期每周要进行一次浇灌。

2.通风是苜蓿生长的重要条件,尤其要留意雨季,当叶子受到雾气、露水等的湿度影响时,要注意植物的通风。

3.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施肥,使其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通常需要在生长初期施用钾肥、生长中期施用磷肥、生长后期施用氮肥和钾肥混合肥料。

4.对杂草进行清理,控制杂草数量,可以保持苜蓿的健康、产量和质量。

五、收获与贮藏1.在苜蓿花朵黄色变暗时收割。

割下的苜蓿应当摊散晒至干燥的草堆,并及时进行压缩垫。

2.获得苜蓿制成药物,必须确保干燥的程度达到30%左右。

3.在干燥的环境中贮存苜蓿可以保证其质量持续稳定。

推荐筒仓式贮存,可以使苜蓿长久地保存。

4.在贮存苜蓿时要注意储存条件,确保质量不会受到湿度和雨水的影响。

结论综上所述,紫花苜蓿作为可持续农业中的重要部分,在现代农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基本上是不会出错的,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定期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收获,基本上可以达到丰收的目的,并且可以手创一片绿色财富。

保证紫花苜蓿高产的几项措施

保证紫花苜蓿高产的几项措施

保证紫花苜蓿高产的几项措施一、改良土壤1、肥力改良:在开垦、运管沃土瓦地后,须把腐败的有机质充分有效的进行分解,改良土壤质地,增加土壤中养分成分(如N、P、K)含量。

2、施肥方式:要做到实行科学施肥,施用化肥时要根据土壤实际情况,科学确定各肥料用量,经济与实效相结合。

3、有机肥:要增施有机肥和有机氮肥,以及调和养料,能够把以肥料把养分施到土壤内,增进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的吸附作用。

二、改良栽培技术1、培育:准备播种前,要仔细地建立苜蓿的培育,使得苜蓿的高产质量更高,除了增加产量,还能粒型好,株色绿美且免病。

2、播种:要采用少播大穗技术,确保苗株密度适宜,贴调播种,使每株植株都穗相连,提高整体产量,补充绿色面积。

3、控棚:应采取细致的穴施水及控棚技术,促进紫花苜蓿正常成熟,防止冷害、热害、湿害,缩短苜蓿生长期。

三、改良病害管理1、灭草:可以采取除草剂或者宿根灭草剂或复混灭草剂在作物生育期适当时施用,去除草末影响,改善紫花苜蓿的生长状况。

2、温室管理:温室栽培需要加强温室室内管理,在夏季温室里进行通风换气,防治温室里的病害。

3、调节湿度:湿度比较大时,应采取措施降低湿度,以禁止霉菌的繁殖;湿度比较小时,可以选择施用湿度较大的有机物质,以防止紫花苜蓿干涸。

四、改良病虫害防治1、病害预防:应加强植物的施药,及早查找病虫害,将可疑病虫虫害尽量全部防止。

2、早发现:要每日对紫花苜蓿进行精细化管理,定期对用药进行复查,发现有病虫害时可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3、处理措施:可以采取适当的杀虫剂、除草剂和抗草药等,以改善紫花苜蓿生长状况,减少病虫害给作物带来的损失。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紫花苜蓿是一种蔬菜,它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可以满足人们日常营养需求。

此外,它还含有多种活菌,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肠道蠕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因此,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非常重要。

一、土壤处理紫花苜蓿喜欢温暖、排水良好的酸性砂粒性土壤,亩产量较高,抗性强,因此土壤处理尤为重要。

首先,土壤中的杂草要及时清除,防止土壤肥力累积,影响植物生长。

其次,应用有机肥料对土壤进行改良,有助于提高土壤质量、增强土壤吸收能力和改善土壤结构。

此外,定期进行土壤耕翻也是必须的,以有效除草、促进水分和肥料的吸收、改善土壤透气性和结构。

二、种子的选择紫花苜蓿的种子非常重要,必须选择优良的种子,以便保证植物的质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应选择大粒、洁白的种子,具有良好的耐病性和良好的生长性。

同时,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和作物病虫害状况选择合适的品种,以保证植物的营养和品质。

三、种植技术紫花苜蓿的种植适宜季节是4月至7月。

此时,土壤温度正好适合播种,植株迅速地生长发育,可以获得较高的亩产量。

另外,种植前应进行除草、深耕、进行立铲、播种和浇水等处理。

其次,在种植过程中,应定期管理草坪,控制杂草的生长,避免草莓受到竞争。

四、施肥技术经过种植后,应及时施肥,提高植物的长势和产量。

首先,应做好施肥规划,按需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以提高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其次,按照“羽毛肥+花费”的方式进行施肥,可以有效的增加植物的产量。

此外,定期施用有机肥,有助于土壤的肥力增加,提高土壤的吸水性、供氧性和改善土壤结构。

五、防病技术紫花苜蓿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卷叶病等。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病措施,保障植物的健康成长。

首先,应定期做好行间松土、除草等日常管理,以改善土壤环境,保护植株免受病害侵害。

其次,定期使用抗病药物防治病害,维持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采取预防措施,控制病虫害的传播是非常必要的。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是获得优质植物的关键,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种子,选择合适的种植季节,进行有效的土壤处理和施肥技术,及时防治病虫害,并定期检查植株状况,以确保植物有效地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质量和品质。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_紫花苜蓿种植技术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_紫花苜蓿种植技术

紫花苜蓿的种植⽅法_紫花苜蓿种植技术 紫花苜蓿⼜叫做紫苜蓿、牧蓿、苜蓿、路蒸,属⾖科植物。

那么,我们平常所见到的这种紫花苜蓿是如何被种植出来的呢?下⾯就不妨和店铺⼀起来看看吧! 紫花苜蓿的特性 株⾼1⽶左右,株形半直⽴,轴根型,扎根很深。

单株分枝多,茎细⽽密,叶⽚⼩⽽厚,叶⾊浓绿,花深紫⾊,花序紧凑;荚果暗褐⾊,螺旋形,2-3圈;种⼦肾形,黄⾊,千粒重1.8克左右。

抗旱性强,抗寒性中等,开花⽐关中苜蓿约晚7-I0天,⽐新疆⼤叶苜蓿早10天左右。

陇东苜蓿产草量⾼,尤其是第⼀茬草产量⾼,⼀般头茬草占总产量的55%、⼆茬占31%、三茬占14%左右。

⼀般旱地鲜草产量2000-4000公⽄/亩,⽔浇地每亩可达5000公⽄以上。

由于含⽔分少,⼲草产量⾼,草地持久性强,长寿。

缺点是收割后再⽣速度较慢。

陇东苜蓿是旱作条件下的⾼产品种,只宜在降⽔量适中的旱作地区推⼴。

紫花苜蓿的种植⽅法 (⼀)耕作 紫花苜蓿种⼦细⼩,幼芽细弱,顶⼟⼒差,整地必须精细,要求地⾯平整,⼟块细碎,⽆杂草,墒情好。

紫花苜蓿根系发达,⼊⼟深,对播种地要深翻,才能使根部充分发育。

紫花苜蓿⽣长年限长,年刈割利⽤次数多,从⼟壤中吸收的养分亦多。

据报道,紫花苜蓿每亩每年吸收的养分,氮为13.3千克,磷4.3千克,钾16.7千克。

氮和磷⽐⼩麦多1~2倍,钾多3倍。

⽤作播种紫花苜蓿的⼟地,要于上年前作收获后,即进⾏浅耕灭茬,再深翻,冬春季节作好耙耱、镇压蓄⽔保墒⼯作。

⽔浇地要灌⾜冬⽔,播种前,再⾏浅耕或耙耘整地,结合深翻或播种前浅耕,每亩施有机肥1500~2500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为底肥。

对⼟壤肥⼒低下的,播种时再施⼊硝酸铵等速效氮肥,促进幼苗⽣长。

每次刈割后要进⾏追肥,每亩需过磷酸钙10~20千克或磷⼆氨4~6千克。

(⼆)播种1.种⼦播种前要晒种2~3天2,接种在从未种过,苜蓿,的⼟地播种3,播种量每亩播种⼦6,5~8公⽄4,播种期因⽢肃各地⽓候不同,可分为三种情况5,播种深度视,⼟壤墒情,和质地⽽定6,播种⽅法紫花苜蓿常⽤播种⽅法有条播,撒播和⽳播三 1.种⼦。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是一种常见的牧草,也可用作绿肥、缓释肥料等。

苜蓿
的种植技术十分重要,以下是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一、选址
紫花苜蓿比较适合在阳光充足、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平地或丘
陵地带种植。

避免在潮湿、易涝、土质重、酸性土壤中种植。

二、改良土壤
在播种前,应进行基础施肥,使土壤养分足够,pH值在6.0-8.0
之间。

如土壤酸性则要进行石灰化处理,通常用石灰粉每亩100公斤。

进口氮、磷、钾肥60公斤、30公斤、15公斤配合有机肥并进行充分
混合。

三、播种
在适当的时间,选择正午时分,天气转晴,湿度适中。

种子数量
一般在10-15公斤/亩。

播种后,需要用土壤覆盖种子,覆盖厚度应约
为种子的2倍左右。

四、管理
播种后,要对苜蓿进行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若土壤较干燥,可能会影响苜蓿的生长,同时也会导致未种子萌发。

苜蓿萌发后,应及时进行追肥施肥,以保证其生长快速。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
苜蓿成熟期前,要经常割草,割草后的草可以用作饲料或是垫料。

以上是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只要认真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就可
以保证苜蓿生长的茁壮健康。

同时,要注意不要过分施肥,给苜蓿生
长带来负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催芽播种 种子催芽既可以防止病害,又可以提高发芽率。

种子催芽一般采用温汤浸种的方法,在温水中浸种15min,捞出后放于28 30℃的恒温箱中催芽,待种子露白便可播种。

一般播种按照每穴播1 2粒,播完后覆土1cm,喷透水后盖上薄膜保温防水流失。

温室西瓜砧木比接穗早播3d左右。

苗床出苗后,严格按照“白天高晚上低,阴天高晴天低”,昼夜温差保持
8 10℃的幼苗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5 定植及后期管理
5.1 定植 每667m2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1万kg、腐殖酸有机肥25kg、过磷酸钙150kg、硫酸钾30kg,整平耙匀土地,浇足底水,待可以定植时起垄栽培,一般垄高25 30cm、宽80cm、沟宽40cm,垄面中间开有暗灌沟,安装宽10cm、深5cm的滴灌带,覆膜。

辣椒定植株距30 35cm,行距40 45cm。

西瓜定植株距2 3m,行距1 2m,采取吊蔓种植。

5.2 温度管理 定植后第1阶段为缓苗期,控制温度非常重要,要保持白天温度30℃左右,夜间温度18℃左右,昼夜温差15℃左右。

当新叶抽生后缓苗结束。

以后为生长阶段,温度可以适当降低,当白天温度超过30℃时,应当放风降温至28℃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15℃。

当外界温度最低温度大于15℃时,夜间可以不用关闭放风口。

5.3 水肥管理 定植后,当辣椒门椒开始膨大或西瓜第1个幼瓜坐住便可开始浇水施肥。

每667m2随水追施复合有机肥20kg。

以后根据墒情浇水,但不能大水漫灌,要保持地面见干见湿。

每2水追肥1次,每
667m2每次追施10kg,盛果期用尿素5kg加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 3g/kg叶面喷施。

5.4 授粉 辣椒开花期用20 25mg/L的2,4-D丁酯喷花,保花促果;西瓜一般在8:00 9:00时太阳升起前进行授粉,也可以在温室悬挂3 5个蜂箱,进行蜜蜂授粉。

6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进行。

害虫主要防治蚜虫、烟粉虱,可以用黄板进行诱蚜,也可以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或用异丙威烟剂等烟熏杀虫剂每隔3~5d熏杀1次。

辣椒灰霉病发病初期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7d喷1次,连喷3~4次。

白粉病发病初期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7 适时采收
春提早辣椒采收一般根据市场行情而定,但不宜过晚,防止门椒坠秧。

(收稿日期:2015-01-20)
紫花苜蓿有“牧草之王”的称号,产草量高、草质好、适口性强、营养丰富。

紫花苜蓿的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胡萝卜素,特别是叶片中含量更高。

紫花苜蓿茎叶柔嫩鲜美,不论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用于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各类畜禽都最喜食,也是养禽业首选青饲料。

发展绿色农产品紫花苜蓿的高产栽培,对于促进阿勒泰地区畜牧业绿色畜产品的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增加牧业经济效益、提高广大农牧民的收入,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1 基本要求
生产绿色农产品苜蓿,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规定的要求;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规定的要求;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规定的要求。

2 产量构成指标
不同品种产量有差异。

第1茬产量约占50%,第2茬产量约占30%,第3茬产量约占20%,单产干草700kg/667m2以上。

3 主要栽培技术
3.1选地,整地 苜蓿对土壤要求不高,选择总盐< 3.0g/kg、pH值7.0 8.0、排灌系统配套、地下水位深度> 1.5m、地势较平坦、通气性较好的砂壤土、壤土上进行种植。

翻地前,每667m2撒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
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技术
李冬梅
(新疆阿勒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83650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