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五微)

合集下载

声律启蒙亲子课五微①

声律启蒙亲子课五微①

声律启蒙亲子课五微①
来对往
密对稀
燕舞对莺飞
往:去。

燕舞莺飞:也可以说“莺歌燕舞”,形容春天的,春光明媚。

风清对月朗
露重对烟微
风清月朗:春风清凉,月光明亮。

形容夜色美好。

露重烟微:露水很多,雾气轻微。

霜菊瘦
雨梅肥
霜菊瘦:秋天被霜打过的菊花,花瓣细长,好像是很瘦。

李清照有一首很著名的词《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雨梅肥:雨后的梅子,果实比较肥壮。

客路对渔矶
客路:旅途。

渔矶:供人垂钓、钓鱼的水边岩石。

晚霞舒锦绣
朝露缀珠玑
落日的云彩像锦绣一样舒展在天空里,清晨的露水像珠玉一样点缀在草叶上。

夏暑客思欹石枕
秋寒妇念寄边衣
炎炎夏日,悠闲的客人总喜欢侧身枕着石头乘凉;寒冷的秋天,思念丈夫的妇人给远征边疆的丈夫寄送棉衣。

春水才深
青草岸边渔父去
春水才深:春天冰雪融化,刚刚能够显出水深。

青草:指湖南省岳阳市西南的青草湖。

夕阳半落
绿莎原上牧童归
绿莎:莎,这里不读shā,是莎草的意思,一种草的名字。

绿色的莎草。

今天《声律启蒙》的第十三部分就共读到这里,小朋友们都念熟了吗?没有的话,请爸爸妈妈再和你一起多读几遍吧!
有什么想和我或欢丸说的话,也可以请爸爸妈妈替你留言给我。

明天要共读的内容,放在公众号图文的最下方,希望小朋友能预习一下。

谢谢大家,我们下次再见。


下期预告
▼。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由车万育所著。

其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以下是对《声律启蒙》的详细注解与译文。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注解:“云”和“雨”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相互对应。

“雪”与“风”也是气候的不同表现。

“晚照”指傍晚的阳光,“晴空”则是晴朗的天空,二者形成对比。

“来鸿”是飞来的大雁,“去燕”是离去的燕子,一去一来。

“宿鸟”是栖息的鸟儿,“鸣虫”是鸣叫的虫子,展现了不同动物的状态。

译文:云对应着雨,雪对应着风,傍晚的阳光对应着晴朗的天空。

飞来的大雁对应着离去的燕子,栖息的鸟对应着鸣叫的虫子。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注解:“三尺剑”指的是古剑长约三尺,“六钧弓”表示拉力强的弓。

“岭北”和“江东”是地理方位的表述。

“清暑殿”是古代帝王的避暑宫殿,“广寒宫”则是传说中嫦娥居住的月宫。

译文:三尺长的剑,六钧重的弓,岭北对应着江东。

人间有清暑殿,天上有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注解:“两岸”指河流的两边,“晓烟”是清晨的雾气,“杨柳绿”描绘了杨柳的颜色。

“一园”指一个园子,“春雨”即春天的雨水,“杏花红”展现了杏花盛开的景象。

译文:河流两岸清晨的雾气中杨柳呈现出翠绿的颜色,一个园子在春天的雨中杏花绽放得红艳艳。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解:“两鬓风霜”形容人的两鬓历经沧桑,“途次”指旅途中的停留之处,“早行之客”指早早出行的人。

“一蓑烟雨”指身披一件蓑衣在烟雨中,“晚钓之翁”是傍晚钓鱼的老翁。

译文:两鬓斑白、饱经风霜,是旅途中清晨就出发的过客;身披一件蓑衣在烟雨中,是溪边傍晚钓鱼的老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声律启蒙五微全文及解释

声律启蒙五微全文及解释

声律启蒙五微全文及解释声律启蒙五微,乃是明代文学家陈伯宾完稿的应用文学著作,也是南宋诗体的一种变体。

它有自己的独特的文体,主要是由五声律语组成的,以一韵歌讲述一则成语故事,它寓意深刻,娓娓动听,思想独到,具有浓郁的诗意,因此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声律启蒙五微,是从宋人张耒的汉语训诂中继承而来的,五微主要指“微内、微外、微变、微育、微苦”五声,它们分别代表了声调的五种变化:上声(内微)、去声(外微)、入声(变微)、连声(育微)和入声(苦微)。

启蒙五微的文字是用三言的格式写的,每行只有三个字,每代有一句,而每句的字数和音长是非常严谨的。

启蒙五微的文章内容,大多是以成语来描述的,主要涉及到人们的生活、社会现实问题等,有的抒发情感,有的赞美社会化环境,有的说明道理,有的赞扬有功德的人物,有的讽刺欺骗行为等,都有很深刻的寓意。

声律启蒙五微独特的文体使它成为抒发情感的一种极佳方式。

它以一种抒情的方式表达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感受,因此,它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之一。

宋人张耒在宋代初期,便有训诂的体系,之后可以经过明代文学家陈伯宾的完善,使五微得以繁荣兴起,从而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形式。

声律启蒙五微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作为文学形式的研究,还在于可以教育人们,引导广大群众去实践三种理念:廉洁、博学、正义。

除此之外,它也为语言文字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实证,使文学、语言学研究者得以有丰富的资料来探讨词汇的本质特征以及词汇的形成规律。

总而言之,声律启蒙五微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富有独特文体的文学形式之一,它既具有古老的文化底蕴,又具有强烈的现代感。

它的出现,让我们受益匪浅,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揭示了中华语言文字形成规律性的研究,也是文字文艺发展历史的重要贡献;其次它对当代文艺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今,越来越多的作家也纷纷开始尝试使用启蒙五微的文体,去写出自己独特的情感;最后它也深深地影响了文学研究者,让他们在深入思考古老文学形式的同时,也能发现新的文学意义。

声律启蒙 全文译文

声律启蒙 全文译文

《声律启蒙》的全文译文如下: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大抵功名意,功名两字轻。

窗前懒读五车书,腹内全无一点墨,偷负先生归去也,掩门。

此为上平声中的东韵。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书中涉及的资料非常丰富,多数为作者的亲身经历与感受。

其文笔流畅,音韵谐和,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译文仅供您参考,由于翻译存在一定的难度,可能存在不尽准确的地方。

同时,由于《声律启蒙》的原文较长,译文可能无法涵盖原文的所有内容,建议您参考原文和相关资料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2.声律启蒙五微

2.声律启蒙五微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jī)。

晚霞舒锦绣,朝(zhāo)露缀珠玑。

夏暑客思欹qī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suō)原上牧童归。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jī)。

晚霞舒锦绣,朝(zhāo)露缀珠玑。

夏暑客思欹qī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suō)原上牧童归。

朗:月光明亮。

客路:指驿道、旅途。

渔矶(yújī):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朝(音zhāo):早晨。

珠玑:珍珠的统称。

圆者为珠,不圆者为玑。

欹(音qī):不正、倾斜,这里是斜靠着、斜倚着的意思。

念:想着。

边衣:供戍守边防的战士穿的衣裳。

古代军队战士的衣服(特别是寒衣)要由家中的妻子寄送。

莎(音suō):草名,即香附。

其块茎叫香附子,呈细长的纺锤形,可入药。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这副对联中,春水对夕阳,半落对才深,绿莎对青草(绿对青),原上对岸边,牧童对渔父,归对去。

[小故事]东汉著名的钓鱼隐士严子陵本姓庄,后回避明帝刘庄讳改姓严。

他年轻时就很有名望,后来游学长安时,结识了刘秀和侯霸等人。

公元25年,刘秀终于击败王莽,在洛阳建立起东汉王朝,当上了皇帝,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光武帝。

他登基后,忠贤若渴,到处寻找严子陵。

几年后,得知严子陵披着羊皮隐居在山东某个地方钓鱼,便立即派人带了聘礼,备了车子去请,一连请了三次;并亲自写信,严子陵实在推诿不过去了,才来到了洛阳。

有一天,刘秀将严子陵请到宫中,与他谈话旧事,谈得十分投机。

晚上,还与严子陵同榻而卧。

严子陵在睡梦中把脚搁到他的肚皮上,他也毫不介意。

不料此事被大臣侯霸知道了,他便在第二天叫太史官上奏,说是昨夜客星犯帝座甚急,想以此引起光武帝对严子陵的猜忌。

刘秀听了却哈哈大笑,说:“这是我和子陵同睡啊,没事!”然而严子陵却从这件事中,看到了小人的倾轧,官场的险恶,便执意不肯再在洛阳留下去了。

凯叔·声律启蒙·五微③

凯叔·声律启蒙·五微③

\晓漏王邦畿(明末清初)白简朱衣晓漏催,平明春色御门开。

不知辇下承恩者,谁从銮舆入楚来。

【注解】[1]虎节:古代使节手持的虎形信物,泛指符节、凭证。

[2]龙旗:画有龙图案的旗帜。

[3]白简:古时弹劾官员的奏章。

[4]朱衣:大红色的官服。

[5]尨也吠:长毛狗吠叫。

《诗经·召南·野有死麕》:“天使尨也吠。

”意为,不要让狗狂叫。

尨,多毛的狗。

也,语气词,无实义。

[6]燕于飞:燕子飞翔。

《诗经·邶风·燕燕》记:“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意为,燕子飞翔,羽毛参差不齐。

于飞,飞翔。

于,语气词,无实意。

[7]荡荡对巍巍:荡荡,宽广无边的样子。

巍巍,高大壮观的样子。

[8]春暄资日气,秋冷借霜威:春日的温暖是由于借助了太阳的热气,秋天的寒冷是由于借助了冰霜的力量。

暄,温暖。

资,借助。

[9]出使振威冯奉世:据《汉书·冯奉世传》,汉代冯奉世领兵征讨西域,大获全胜,斩下八千余敌人头颅,缴获马、牛、羊数以万计,威名远扬,得到西域各国敬重。

[10]治民异等尹翁归:据《汉书·尹翁归传》,尹翁归是汉代著名清官,曾在汉宣帝时期担任东海、扶风太守,其人为官清廉,政绩卓著。

在他死后,汉宣帝下令褒奖他“廉平向正,治民异等”。

[11]燕我弟兄,载咏棣棠:宴请我的兄弟们,诵读《诗经·小雅·棠棣》里的诗句:“棠棣之华,鄂不。

”《棠棣》是一首描写兄友弟恭的诗词。

燕,通“宴”。

载,语词,无实意。

棣棠,即棠棣,树木名。

,光泽鲜艳的样子。

[12]命伊将帅,为歌杨柳依依:命令他担任将帅出征,为他歌颂《诗经·小雅·采薇》里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采薇》是一首叙述周天子命令将帅出征边疆的诗。

声律启蒙 五微 完整版 带拼音 精细全解

声律启蒙 五微 完整版 带拼音 精细全解
声律启蒙 五微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 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 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suo
来对往
来是过来,往有去的意思。
密对稀
浓密相对稀疏,又是两对正反义字, 组成的对应。
是对非
对的,和错的,是看待问题,应有的是非标准。
服美对乘肥
服装美丽,驾乘的马匹肥壮。乘指驾车的马, 古时一辆车配四匹马,叫做“一乘”。
珊瑚对玳瑁
珊瑚和玳瑁都是产自海洋的珍宝,珊瑚是珊瑚虫 分泌出来的外壳,宝石级的珊瑚,颜色鲜艳,美丽。
玳瑁指 玳瑁海龟的背甲,可制成眼镜框或者饰品, 两者都是精美华丽的代表。
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
落日的云彩,像锦绣一样,舒展在天空里。 清晨的露水,像珍珠一样,点缀在草叶上。 晚霞对朝露,似锦绣,如珍珠,舒是展开似画卷, 缀是点点留叶稍。 一早一晚,良辰美景,同在诗句里。
夏暑客思欹石枕
炎炎夏日,游子们斜靠着石枕,思念家 乡。欹,原意不正,倾斜。在这儿是斜靠着 的意思。古有唐诗云,偶来松树下,高枕石 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柳依依, 也出自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 伤悲,莫知我哀! 这一首是描写周王朝征战,之后,士兵回乡时的一 首诗。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 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 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字面上桃红对柳绿,桃花灼灼对杨柳依依。读懂原 文之后就能感受到,前一首描写姑娘出嫁,欢乐喜 悦,美好之情溢于言表。后一首,士兵征战运离家 乡,满怀伤痛,思念愁苦难以宣泄。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一先晴对雨,地对天。

天地对山川。

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

郏鄏鼎,武城弦。

木笔对苔钱。

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

【注释】赤壁:即苏子泛舟处。

青田:地名,位于浙江。

唐司空曙诗:“青田红树起乡愁。

”郏鄏:《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

”武城:孔子弟子子游为武城宰,曾以弦歌教化民众。

木笔:《群芳谱》:“辛夷曰木笔花。

”苔钱:苔藓散地如钱。

金城:关中金城千里皆植柳。

玉井:韩愈《古意》诗:“太华峰头玉井莲,花开十丈藕如船。

”前对后,后对先。

众丑对孤妍。

莺簧对蝶板,虎穴对龙渊。

击石磬,观韦编。

鼠目对鸢肩。

春园花柳地,秋沼芰荷天。

白羽频挥闲客坐,乌纱半坠醉翁眠。

野店几家,羊角风摇沽酒旆;长川一带,鸭头波泛卖鱼船。

【注释】莺簧:谓莺啭如笙簧。

蝶板:谓蝶两翅如拍板。

虎穴:《三国志·吕蒙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龙渊:古人谓藏龙之渊,实即深潭。

《淮南子·地形》:“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

”一说剑名。

击磬:孔子曾击磬于卫。

韦编:孔子读《易》,由于翻阅过多,致使“韦编三绝”。

鼠目:《新唐书·李揆传》载,李揆谓元载曰:獐头鼠目子乃求官耶!鸢肩:《新唐书·马周传》载,岑文本谓马周曰:火色鸢肩必速贵。

白羽:《三国志·诸葛亮传》云,武侯诸葛亮常摇白羽扇。

乌纱:《晋书·阮籍传》载,阮籍常醉眠邻妇侧,乌纱帽半坠。

羊角:《庄子·逍遥游》:抟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回风也。

鸭头:绿波。

离对坎,震对乾。

一日对千年。

尧天对舜日,蜀水对秦川。

苏武节,郑虔毡。

涧壑对林泉。

挥戈能退日,持管莫窥天。

寒食芳辰花烂漫,中秋佳节月婵娟。

梦里荣华,飘忽枕中之客;壶中日月,安闲市上之仙。

【注释】离坎震乾:八卦中的四种卦名。

苏节: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持节不降。

郑毡:见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五微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①,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②。

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③。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④。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⑤。

【注释】
①朗:月光明亮。

②(jī)矶:水边的石滩或突出的大石头。

【原文】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

【译文】来和往相对,密集和稀疏相对,春燕轻舞和黄莺翻飞相对。

清风和明月相对,浓重的露水和轻轻的炊烟相对,经霜的菊花冷峻清逸,经雨的梅子果繁叶茂。

他乡的曲折小路和水边突出的岩石相对。

③朝:早晨。

珠玑:珍珠的统称。

圆者为珠,不圆者为玑。

④(qī)欹:不正、倾斜,这里是斜靠着、斜倚着的意思。

念:想着。

边衣:供戍守边防的战士穿的衣裳。

古代军队战士的衣服(特别是寒衣)要由家中的妻子寄送。

【原文】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

【译文】七彩的晚霞,犹如锦绣铺满天空;早晨的露珠晶莹剔透,犹如大大小小的珍珠。

盛夏的时候,身在他乡作客的人躺在石板上纳凉思念家乡,秋天转寒时,妻子为戍守边疆的丈夫捎寄棉衣。

⑤莎:草名,即香附。

其块茎叫香附子,呈细长的纺锤形,可入药。

【原文】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译文】春天的水面,天色刚刚暗下来,青草岸边的渔夫就回家去了;夕阳还在半山腰,绿绿的草原上已有牧童归来。

宽对猛,是对非①,服美对乘肥②。

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③。

桃灼灼,柳依依④,绿暗对红稀⑤。

窗前莺并语,帘外燕双飞。

汉致太平三尺剑,周臻大定一戎衣⑥。

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注释】
①宽对猛:宽指政策宽缓,猛指政策严厉,《左传》昭公二十年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宽缓的政令和严厉的政令互相补充调剂,国家的政局就能上下和谐。


②乘:乘坐。

此处动词做名词用,指乘坐的马匹。

是一种借代的修辞手法。

也可能出自《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

”如此,则“服”和“乘”都应该是动词,而“美”和“肥”才应该看做借代,分别指“美丽的衣服”和“肥壮的马匹”。

③珊瑚:海洋中一种腔肠动物的骨髓形成的树枝状的东西,颜色多样,可作装饰品。

玳瑁:海洋中的一种动物,形状似大龟,背壳有花纹,四肢为鳍足状,甲片可作装饰,亦可入药。

④此联两句均出自《诗经》。

上联出自《国风•周南•桃夭》,原文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树长得多么茂盛呀,它的花开得像火焰一样。

)。

夭:盛貌;灼:鲜明,灼灼:鲜明兴盛状。

下联出自《小雅•采薇》,原文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以前我动身去打仗的时候,杨柳随风飘动)。

⑤“绿暗”指绿叶颜色变深,“红稀”指红花凋谢变少,这都是晚春到初夏的景色。

绿和红分别代指绿树和红花,是修辞中的借代手法。

【原文】宽对猛,是对非,服美对乘肥。

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

桃灼灼,柳依依,绿暗对红稀。

窗前莺并语,帘外燕双飞。

【译文】宽容和严厉相对,是和非相对,穿着华丽的衣裳和骑着高头大马相对,形状如花如树,珊瑚和玳瑁相对,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和晶莹剔透的珍珠相对。

桃花鲜艳夺目,柳树柔弱、随风摇摆,枝叶繁密茂盛和红花零星稀落相对。

窗前两只黄营相对鸣叫,帘外一对燕子往来飞舞。

⑥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见一东注。

下联出自《尚书•武成》,书中说周朝“一戎衣,天下大定”,传统的解释是:周武王一穿上打仗的服装(戎衣),就消灭了商纣王,建立周朝,天下安定。

(zhēn)臻:至、到。

【原文】汉致太平三尺剑,周臻大定一戎衣。

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译文】汉高袓刘邦凭借三尺剑平定了天下,周武王伐纣时凭一件戎衣使天下平定。

刚将赏月的情怀写成了诗,月亮偏偏在这个时候西沉了;斟满美酒为春天浅行,只是感叹春天即将离去。

声对色,饱对饥①,虎节对龙旗②。

杨花对桂叶,白简对朱衣③。

尨也吠,燕于飞④,荡荡对巍巍⑤。

春暄资日气,秋冷借霜威⑥。

出使振威冯奉世,治民异等尹翁归⑦。

燕我弟兄,载咏“棣棠韡韡”;命伊将帅,为歌“杨柳依依”⑧。

【注释】
①声:特指音乐。

色:特指女色,此处指歌女、舞伎等。

②虎节:即兵符,古代军队中调兵遣将的凭证。

一般为铜铸,虎形,上有相应的铭文,分左右两半,右半留在中央,左半归统兵者掌管。

调兵时由使者持右半虎节与统兵者验合,方能发兵。

节:符节。

龙旗:上面绣有龙的旗子。

③白简:古代御史谏官弹劾的奏章称白简,也可用来代指御史等主管监察的官员。

朱衣:官员所穿的一种红色的官服,也可代指有资格穿此类服装的官员。

汉代祭宫、唐宋四品五品的官员都穿朱衣。

【原文】声对色,饱对饥,虎节对龙旗。

杨花对桂叶,白简对朱衣。

【译文】声音和颜色相对,饱食和饥饿相对,古时军中令牌"虎符"和五侯将相用作仪卫的龙形军旗相对。

杨花和桂叶相对,古时御史向皇帝上书用白色竹简书写的奏折和古代官员身着红色的官服相对。

④(máng)尨也句出白《诗经•国风》。

上联出自《召南•野有死靡》,原文为:“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不要揭动我的围裙呀,不要让你的猎狗叫起来。

)尨:多毛狗。

下联出自《邶风•燕燕》,原文为:“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燕子在飞翔,羽毛参差不齐。

)于飞:飞翔;于:词头,无义。

⑤荡荡:很宽广的样子。

⑥(xuān)暄:温暖。

资:借助。

藉:借助、依靠。

【原文】尨也吠,燕于飞,荡荡对巍巍。

春暄资日气,秋冷借霜威。

【译文】狗在叫,燕子双飞,平坦的水面和高峻的大山相对。

春天天气暖和是依靠太阳的照耀,秋天的寒冷是由于霜雪的降临。

⑦这是两个典故,均出自《汉书》。

上联出自《冯奉世传》。

冯奉世为西汉武帝宣帝时人,奉命出使西域大宛国时,遇上莎车国杀了汉朝使者,他便劝说西域诸国,发兵大破莎车,杀莎车王,威名远扬,得到西域各国敬重。

下联出自《尹翁归传》。

尹翁归为西汉宣帝时人。

曾任东海郡太守,因为政绩卓著而调迁右扶风(官名),为官清廉严正,死后家无(yú)馀财。

异等,与一般人不一样、超出别人一等。

⑧此联两句均出自《诗经•小雅》。

上联出自《常(棠)棣》,原文为:“常(dì)棣之华,(è)鄂不(wěi)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棠棣树开的花呀,外观不是明艳照人吗?所有现在的人呀,没有人能赶上亲兄弟。

)据说这是周公为宴饮兄弟而作的诗。

燕:通“宴”。

载:发语词,无义。

棣棠:树木名,即郁李,也写作棠棣、唐棣。

文中将“棠棣”写成“棣棠”,是因为服从对仗平仄的要求而改的。

韡韡:光艳茂盛的样子。

下联出自《采薇》,据说周天子派军队征伐入侵的西方少数民族(xiǎn yǔn)猃狁,戍卒们在征途中作此诗。

参见前注。

伊:代词,你、你们。

【原文】出使振威冯奉世,治民异等尹翁归。

燕我弟兄,载咏“棣棠韡韡”;命伊将帅,为歌“杨柳依依”。

【译文】出使西域,使汉朝名威大振的是西汉冯奉世,采取不同方法治理百姓政缋斐然的是西汉尹翁归。

设宴款待我的兄弟,吟咏我们兄弟情深;光明磊落,任命你为带兵出征的将帅,我们折柳歌唱为君送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