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生物(课标人教版)一轮复习必修1 第五单元 第一讲 细胞的增殖

合集下载

第11讲 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1讲 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分裂期:为研究方便将其分为 前期、中期、后期和 末期 。
问题梳理
1.生物体生 长的原因:
细胞水平
(1) 细胞生长 ,使构成生物体的细胞体积增大; (2) 细胞分裂 ,使构成生物体的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代谢:同化作用 大于 异化作用。
2.细胞不能无限 长大的原因?
(1) 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 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 效率就越低。
复制
高度螺旋
在纺锤丝牵引 下,排列到赤
道板附近
因着丝粒分 裂,姐妹单
体分开
解螺旋
知识整合
2.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三者之间的关系:
(1)当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粒分裂之前):染色体∶ 染色单体∶核DNA=1∶2∶2。
(2)当无染色单体时(染色体复制前或染色体复制后又经着丝粒分裂): 染色体∶染色单体∶ 核DNA=1∶0 ∶1。
(3)坐标图:
问题梳理
(4)柱状图:
问题梳理
5.细胞分裂后的三种状态:
思考回答:(必修1 P111图6-1拓展)在生物体内,细胞分裂后产生的 下列子细胞的分裂状况
a.根尖分生区细胞 b.根尖成熟区细胞 c.茎形成层细胞
d.芽生长点细胞 e.B淋巴细胞
f.记忆细胞
g.浆细胞
h.叶肉细胞
i.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11讲 细胞的生命历程
2023-07-22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和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
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建模)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有丝分裂的意义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子与细胞第4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1讲细胞的增殖课件必修1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子与细胞第4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1讲细胞的增殖课件必修1

考向二 结合同位素示踪技术考查细胞周期各时期特点 3.科研人员利用含3H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标记进行有丝分裂的某一 动物细胞,在不同间隔时间下进行放射显影,得到如图所示结果(A开始 观察,细胞已被标记,B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C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 像为后期,D开始观察到两个细胞被标记,E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F 观察到被标记的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同位素标记法 B.该细胞可能是干细胞 C.该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2 h D.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可存在于该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 叶绿体中
答案 D 由题意知,用含3H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标记进行有丝分裂 的某一动物细胞,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法,A正确;干细胞能连续分裂,B正 确;D开始观察到两个细胞被标记,说明一次分裂完成,到下一次分裂完 成为一个细胞周期,即图中的D→F,故细胞周期为22 h,C正确;动物细胞 无叶绿体,D错误。
2.(2016湖南岳阳湘阴一中第一次月考,18)下列关于动物、高等植物细 胞有丝分裂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分裂间期,核DNA复制含量加倍 B.在分裂前期,由中心粒周围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含染色单体 D.在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加倍,不含染色单 体 答案 B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 中纺锤体是由中心粒周围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的,高等植物细胞中纺锤体 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B错误。
三、细胞周期 1.含义:① 连续分裂 的细胞,从② 一次分裂完成 时开始,到下一 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阶段划分
3.细胞分裂完成后子细胞的去向 (1)继续分裂:始终处于⑤ 细胞周期 中,保持连续分裂状态。 (2)暂不分裂:仍具分裂能力,一定条件下可回到细胞周期中继续分裂,如 肝脏细胞。 (3)⑥ 细胞分化 :失去分裂能力,分化为特定组织、器官的细胞。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 第4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 第4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第1讲细胞的增殖[课标要求] 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实验: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简易装片,或观察其永久装片[核心素养] (教师用书独具) 1.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等观念,举例说明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与细胞分裂之间的关系。

(生命观念)2.基于有丝分裂的模型,采取归纳与概括等方法,说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

(科学思维)3.基于有丝分裂的过程,采取模型与建模等方法,说明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科学思维)考点1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一、生物体生长的原因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二、细胞增殖1.概念: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

2.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

3.意义: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三、细胞周期1.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2.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3.分裂间期特点: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1.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依赖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增殖。

(√)2.任何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提示: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3.洋葱的表皮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增殖周期长。

(×)提示:洋葱表皮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

4.原核生物主要进行二分裂,二分裂不是无丝分裂。

(√)5.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成熟细胞一般也没有细胞周期。

(√)下表是几种细胞的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t/h),据表分析:细胞类型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周期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15.3 2.0 17.3小鼠十二指肠上皮细胞13.5 1.8 15.3人的肝细胞21 1 22人的宫颈癌细胞20.5 1.5 22(1)这些细胞有什么共同特点?(2)不同生物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吗?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吗?(3)显微镜下观察某植物组织的有丝分裂时,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为什么?(必修1P111“表6—1”)提示:(1)都是能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件(新教材人教版苏冀):细胞的增殖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件(新教材人教版苏冀):细胞的增殖

拓展 提升科学思维
1.赤道板和细胞板的区别是什么? 提示 赤道板是一个假想的结构,类似于地球赤道,是一个位置;而细 胞板出现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 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 2.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一般不发生在分裂期,原因是什么? 提示 分裂期时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不容易解旋进行转录。
C.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同步进行的 D.细胞④内有蛋白质的合成,且合成场所为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有丝分裂的过程包括①前期、⑤中期、②后期、③末期,A正确; 因图示为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所以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 锤丝形成的,图中P为纺锤丝,B错误;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 质组成,核DNA的复制与 染色体复制同步进行,C正确; 细胞④对应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前的间期,该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完成 DNA的复制以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核糖体没有膜结构,D正确。
1234
2.(2018·全国Ⅰ,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 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 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 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
量增加
1234
4.(2022·浙江1月选考,18)某多细胞动物具有多种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和多 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两者可组成多种有活性的CDK-cyclin 复合体,细胞周期各阶段间的转换分别受特定的CDK-cyclin复合体调控。 细胞周期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生物个体中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长短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讲走近细胞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讲走近细胞

真核生物:
@《创新设计》
(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的“不一定”
(1)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不一定都含叶绿体,如蓝藻 (2)真核生物不一定都有线粒体 ,如进行无氧呼吸的蛔虫 (3)没有细胞核的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病毒、哺乳动物
成熟的红细胞 (4)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不一定含有线粒体,如蓝藻、硝化 细菌(需氧型的原核生物的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含有与有氧呼吸 有关的酶,虽然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剖题探法·突破考点
与病毒有关的知识整合
@《创新设计》
1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易错·防范清零
课堂小结
@《创新设计》
1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易错·防范清零
课堂小结
考点二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及细胞学说
1.细胞多样性的体现及原因 (1)体现:细胞的形状、大小、种类、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如原核细胞与真 核细胞,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同一个体不同类型的细胞。 (2)直接原因:构成细胞的__蛋__白__质____分子不同。 (3)根本原因:__D_N__A___的多样性(不同生物间)及_____基__因__的__选__择__性__表__达_____ (同种 生物不同细胞间)。
@《创新设计》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分子、原子、化合物、病毒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如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 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
【第1版】品味“走近细胞”易错点,规避思维的陷阱
(5)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物像是物体放大后的倒像。“实物”与“像”之间的关系是:“实 物”旋转180°就是“像”。例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若物像 在左上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6)凡观察颜色深的标本时,光线应强;观察颜色浅的标本时,光线不宜太强。可 通过扩大或缩小光圈、升降聚光器、旋转反光镜调节光线。 (7)观察透明标本时,一般视野要暗,以增大明暗反差。观察透光不佳的标本时, 视野要亮。 (8)测微尺在目镜上,在不同的放大倍数下,图示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相同。 【第4版下部分】 “显微镜”核心考点一览无余

最新-生物高一必修1课件:第五章 第一节 细胞增值 精品

最新-生物高一必修1课件:第五章 第一节 细胞增值 精品
小树为什么会长大?
二.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结论
生物体的生长,既要靠细胞数目的增多, 也要靠细胞体积的增大。
思考 细胞能无限长大吗?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实验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目的要求
通过探究细胞的大小,即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 比,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 长大的原因。
材料用具
姐妹染色单体 0→4N 4N 4N
后期 末期
4N 2N 4N 2N 00
4ND染染N色色A体的单的数体数量的量数量
2N
O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时期
3、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曲线

色 4N
体 含 量 变 化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
4N
含 量 变 化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染色体的复制 DNA的复制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分裂间期(初)
着丝粒
复制
1条染色质
分裂间期(末)
染色单体 1条染色质 (含两个染色单体)
2、分裂期
分裂间期(末) 高度螺旋化
前期
1条染色质 (含两个染色单体)
1条染色体 (含两个染色单体)
2、分裂期
分裂间期
前期
(1)前期 “两现两消”
①染色质变成染色体
染色质
(细丝状) 分裂间期
螺旋缠绕、缩短变粗
着丝 粒
解开螺旋
染色体
(圆柱状或杆状) 分裂期
六、有丝分裂的特点和意义
1、特点: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 细胞分裂一次,结果是子细胞具有与亲代细胞 数目、形态相同的染色体。 2、意义:保证了亲代与子代细胞间遗传性状的 稳定性。

高一生物必修1 导学案:5.1 细胞增殖 导学提纲10

高一生物必修1 导学案:5.1 细胞增殖 导学提纲10

第五章第1节细胞增殖(第4课时)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会利用相应实验器材完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a 制作植物根尖临时装片b 使用高倍镜观察装片比较各时期特点,绘制相关简图2、无丝分裂特点【学习重难点】重难点:会利用相应实验器材完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导学流程】了解感知1、细胞分裂方式:1)分裂(体细胞)2)分裂(体细胞,例如:)3)减数分裂(生殖细胞)2、快速阅读教材P99,了解“细胞分裂间期”三个阶段。

细胞分裂间期的三个阶段(G1期、S期、G2期)G1期是一个生长期。

在这一时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下阶段S期的DNA 合成做准备S期最主要的特征是DNA的合成,DNA分子的复制就是在这个时期进行的。

G2期又叫做“有丝分裂的准备期”因为它主要为后面的分裂期(M期)做准备。

在G2期中,DNA 的合成终止,但是还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不过合成量逐渐减少。

在G2期中心粒完成复制而成2对中心粒。

深入学习快速阅读教材P95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材料培养的环境条件及实验时间2)实验原理:实验选材:(选择的原因)解离液的组成:,作用:染色剂:3)实验步骤:迁移运用1、在制作洋葱根尖玻片标本的过程中,细胞在何时停止分裂()A、解离时B、漂洗时C、染色时D、压片时2、细胞无丝分裂的特点是()A、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B、分裂期核膜解体和重组C、细胞核缢裂成两个子细胞D、具备典型的细胞周期3、某同学在做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发现培养的根尖长得健壮,便于其他同学交流洋葱根尖的培养方法。

下列不属于洋葱生根必需条件的是()A、光照充足B、经常换水C、洋葱底部与水接触D、温暖的环境复习细胞分裂过程图及坐标图。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细胞增殖 课件 (共33张PPT)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细胞增殖 课件  (共33张PPT)
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下图为植物有丝分裂示意图, 根据图回答(填字母)问题。
((最胞(D母(3N()2)4A5好各染是))分开)1。_色时时B图)子染D始_图N末观体_中数色A期用期出_期中分开_属察之单现_的图的子在始_于比体染染。染数顺中转_细为数色色是_色序变字胞1是_体体∶_成分体___母的数2___中染1裂的__C_形时排20是__期色_期时__个_条A期____出态_质,_期__E_1条是_____有B形2且 和_是__。____D__态_染丝__,数__A___前的_色__。_分_期__目E_时_体(___裂_期_数的填__;,。细与字
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
成纺锤体(中心体在间期 复制)
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 细胞膜从中部向内陷,细
扩展形成细胞壁,结果 胞质缢裂成两部分,一个
形成两个子细胞
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

有丝分裂的特征、意义
亲代
细胞


分 裂
子代 细胞
(1)特征: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精确
苏教版必修一第五章
第一节 细胞增殖
受精卵(一个细胞)→新生儿(多个细胞)
有丝分裂 细胞增殖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描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 期的重要特征。 2、学会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的异同。 3、能够解释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和意 义。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94、96页内容)
(二)分裂期—后期
中期
后期
(二)分裂期—后期
主要变化:(点裂数加均两极) 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 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 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 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A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

用某种化合物处理培养着的细胞,结果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如B图所示,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A.促进细胞分裂B.抑制DNA的复制C.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促进DNA的高度螺旋化解析:细胞周期中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DNA数为2,加入某种物质后,大多数细胞DNA数变为4,说明细胞DNA加倍,而不进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进入两个子细胞中的过程,所以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答案:C2.(2010·广州检测)现将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且核DNA都已用32P标记的一个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若该细胞连续进行4次有丝分裂,则含32P的子细胞数量最少和最多分别是(不考虑交叉互换)()A.2,16B.2,8C.4,8D.4,16解析:两对同源染色体含32P的DNA单链有8条,复制形成的每个染色单体都有一个DNA单链被32P标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两个细胞都含有32P标记的四条单链,每个细胞再经过连续3次有丝分裂,分别带有32P的四条单链随机进入到8个子细胞中,因此含32P的细胞最少数是2,最多数是8。

答案:B3.细胞周期的各阶段,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子数量比不.可能是下图中的()解析:整个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DNA分子的数量=1∶2或1∶1。

所以A坐标中的情况不可能出现。

答案:A4.(2010·广州一模)下图是同一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可作出的判断是()A.图①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C.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6个DNA分子D.图③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解析:根据图中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可判断出:①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②表示有丝分裂的末期,③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④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

这四个时期构成了有丝分裂的分裂期,而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该种生物叶肉细胞中含有6个或12个DNA分子,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分裂。

答案:B5.(2010·盐城质检)下表是四种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细胞周期的时间(h)植物a时期(分裂间期) b时期(分裂期)物种1 10.6 0.4物种2 18 0.5物种3 16.5 2物种4 10.4 2.3A.B.秋水仙素作用于b时期中的细胞,能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C.最好选用物种1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因其细胞周期最短D.a时期观察不到染色体,此时细胞核中进行着转录和翻译过程解析:四种植物的分生组织都能产生吲哚乙酸,但吲哚乙酸只能促进细胞生长,而不能促进细胞分裂。

选用实验材料观察有丝分裂过程时,应该选分裂期占整个细胞周期的比例最大的材料,本题中,物种1:0.4/(10.6+0.4)=0.036,物种2:0.5/(0.5+18)=0.027,物种3:2/(2+16.5)=0.108,物种4:2.3/(2.3+10.4)=0.181,所以最好选用物种4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a时期观察不到染色体是因为该时期的染色质呈细丝状,还没有固缩形成染色体,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在细胞质中进行。

答案:B6.体细胞增殖过程中,肯定发生的是()A.DNA含量的变化B.纺锤体的形成C.基因突变D.染色体自由组合解析:任何体细胞的增殖都会发生DNA复制,然后通过分裂分配到子细胞中,因此DNA的含量肯定会发生变化;在增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基因突变;若发生的是无丝分裂,则不会形成纺锤体;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于减答案:A7.(2010·潍坊质检)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B.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形成23个四分体C.体细胞有丝分裂完成后两个正常子细胞的DNA序列相同D.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视野中央可见某个细胞从分裂中期进入分裂后期解析:间期染色体数目不变;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形成四分体;洋葱根尖细胞在制作有丝分裂装片的过程中已被杀死,不能再进行生命活动。

答案:C8.连续分裂的细胞,计算细胞周期开始的时间应从什么时期开始()A.细胞形成时B.细胞核开始形成时C.染色体出现时D.染色体消失时解析:细胞周期的概念中,起点是上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即新一代细胞刚形成时。

答案:A9.下图是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DNA分子数(c)的统计图。

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A.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B.①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C.间期用②表示最恰当D.③表示细胞分裂完成解析:先判断图①、②、③可表示哪些时期,再根据各时期的特点逐项分析。

图①中染色体(a)、染色单体(b)和DNA(c)数目的比值为1∶2∶2,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中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因此选项A、B 正确。

图②与图①相比,染色体加倍,染色单体数为零,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因此选项C错误。

图③与图②相比,染色体和DNA数恢复为正常值,可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或间期,因此选项D正确。

答案:C10.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B.纺锤体、赤道板、同源染色体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D.细胞壁、核膜、染色体、着丝点答案:C11.下列图中曲线①表示染色体着丝点与纺锤体相应极之间的距离,②表示子染色体之间的距离,则正确的绘图是()解析:从有丝分裂后期开始,姐妹染色单体因着丝点分裂而成为子染色体,由赤道板位置分别向两极移动。

结果,着丝点与两极间距离越来越小,但两子染色体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大。

从图中看出,着丝点与纺锤体相应极之间距离初始值为20 μm,所以两极之间距离为40 μm,两条子染色体之间距离最大为40 μm。

答案:B12.(2010·徐州统考)关于图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很可能为动物细胞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C.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⑤和⑥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解析:图中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且着丝点整齐排列,所以为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动物细胞。

在后期时,只是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平均分向两极,移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都相同且都有同源染色体,与分裂前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也一致。

答案:D二、非选择题13.下图中的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请据图作答:(1)图A中含有条染色单体,此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理由是。

若图A所示细胞来自杂合子且在2的某一位点上有一基因a,对应图C中DNA含量为2C时,该培养液中共有个基因a。

(2)若图A示胚胎干细胞,正处于培养液中,则在正常情况下,与其吸收无机盐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

(3)图C中的DNA含量为大于2C且小于4C的细胞,则处在B图的期(填图中符号)。

(4)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图C中DNA含量为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解析:(1)图A表示有丝分裂中期图像,共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染色单体,所以共有8条染色单体,此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因为该细胞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所以是动物细胞。

图C中DNA含量为2C时细胞数量是6000个,细胞为杂合子,且此时细胞未进行复制,所以该培养液中共6000个基因a。

(2)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载体协助、消耗能量,载体蛋白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能量产生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3)图C中细胞DNA含量在2C~4C之间的细胞处在细胞分裂间期,正在发生着DNA复制,相当于图B曲线的S段。

(4)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DNA合成受阻,DNA含量为2C的细胞数量增多。

答案:(1)8该细胞是一个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6000(2)核糖体和线粒体(3)S(4)214.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被用于研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RNA的变化。

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中DNA和mRNA的含量变化。

试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研究中,为区别DNA和RNA,选择标记的合成原料依次是,研究中应选择的测量材料是洋葱根尖的部位,你的依据是。

(2)在细胞分裂的a时期细胞中的mRNA主要用于指导合成。

试解释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中mRNA含量较低的最可能原因:。

(3)图示c时期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这种比例将维持到细胞分裂的才可能开始变化。

(4)依据图示,细胞中核糖体活动旺盛的时期可能是。

(5)图中细胞核DNA减半的原因是。

(6)使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欲把乙图中的1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操作是。

解析:(1)DNA和RNA的区别之一为碱基的组成不完全相同,DNA和RNA特有的核苷酸分别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因此需要用放射性同位素一次标记两种物质(答胸腺嘧啶、尿嘧啶或T、U不得分)。

(2)a为DNA复制前期,此时期的特点是为DNA复制做好物质准备,此时期转录形成的mRNA,主要用于合成与DNA复制有关的蛋白质。

在分裂期细胞核DN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不能解旋、转录形成mRNA,因此分裂期的细胞中mRNA含量较低。

(3)图示c时期为DNA复制后期,染色体复制完成,每条染色体有两条染色单体,因此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数目比例为2∶1∶2,到分裂后期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这种比例发生变化,三者比例为1∶1∶0。

(4)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以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活跃的时期是a、c。

(5)有丝分裂的末期,随着染色体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细胞核中DNA减少一半。

(6)在显微镜下,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实际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

答案:(1)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分生区根尖中仅分生区细胞可能分裂(2)与DNA复制有关的蛋白质分裂期细胞核DN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不能解旋、转录形成mRNA(3)2∶1∶2后期(4)a、c(5)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核中(6)向上移动装片15.在完成了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2份资料。

(一)解离:剪取洋葱根尖5 c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体积比为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 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