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雾霾的论文3000字

合集下载

雾霾现象学术论文(2)

雾霾现象学术论文(2)

雾霾现象学术论文(2)雾霾现象学术论文篇二浅析雾霾天气的成因摘要:新年伊始,我国中东部各地就陆续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

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

统称为“雾霾天气”。

其实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

雾霾天气的形成与产业结构城市规划不合理等有着直接原因。

关键词:雾霾;气象; 产业结构一、雾与霾的界定霾也叫雾霾(雾霞),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

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

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

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

关于雾霾的议论文

关于雾霾的议论文

关于雾霾的议论文范文一:雾霾的作文星期天,我在爸爸的帮助下,上网查了一下西安三月份前半个月的空气质量,一查,让我大吃一惊,我发现其中国重度污染有六天,轻度污染有两天,中度污染有七天。

原来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我问爸爸:“雾霾和沙尘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吗? ”爸爸和我查阅了一下网上的资料,原来,雾霾和沙尘的危害非常大,雾霾会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的危害。

沙尘也会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还给人类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

我又查了一下造成雾霾和沙尘的原因,原来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是主要因素,空气不流动是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在一起,漂浮在空中,由于地面灰尘大,空气温度低,地面的人和车辆是灰尘搅动起来… …沙尘是一种风雨沙的相互作用的危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他还分为沙尘暴、浮尘、强沙尘… …我想我们不应该无节制开采自然资源,不应该随意砍伐树木,有车的人尽量少开车,多做公交车和骑自行车,绿色出行。

灯泡尽量用节能灯,少开空调,大家要给街道多洒水。

不随地乱扔垃圾,多植树造林,保护我们的地球。

范文二:关于雾霾的议论文“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我才走” 这是最近我们听见最多的关于雾霾的“名言”。

早晨起来,拉开窗帘,望一眼窗外,感觉就像自己眼瞎了一样。

看不到湛蓝的天,看不到悠悠的白云。

天地之间一片混沌,一切都是灰色的。

连对面彩色的楼房,也只有朦胧的轮廓。

在我们不经意之间,雾霾已经悄悄的笼罩着整个城市。

每天上学之前,都要全副武装,生怕雾霾被自己吸进肺里。

但是,这又有什么用?路上的车还是呼呼的排着废气,远处的工厂也在不断地排着滚滚黑烟,路两边的树也看不见了,人们都带着白色口罩。

那么,这令人厌恶的雾霾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许多家庭都有小汽车,但在我们坐在小汽车里准备去旅游的同时,我们的小汽车排出的尾气,却在悄悄的给我们身后的雾霾做着贡献。

关于雾霾主题的论文

关于雾霾主题的论文

关于雾霾主题的论文关于雾霾主题的论文篇一:关于雾霾的论文两百年前,英国开始成为世界工厂,而首都伦敦也被冠名“雾都”。

今天中国也成为世界工厂,而恍然间,北京也成为了新的“雾都”。

1月13日北京发布了第一个“霾”橙色预警,整个城市陷入一片灰色的阴沉之中,不管是天安门还是央视“大裤衩”都完全消失在视野之中,无法辨识,只有独有的“北京咳”不断响起,提醒你身在何处。

事实上,不仅仅是北京,整个华北都陷入一片雾霾之中。

现代化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之殇,清楚明白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究竟世界工厂和环境危机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富起来的中国又应该怎么处理环境问题?本报和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中心特召开蓟门决策专题论坛就此问题展开相关研讨。

环境治理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宏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室主任):现在的环境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那么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什么含义?一般而言我们说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经济、社会、环保。

但是可持续发展并不等于现代化。

实际上经济发展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前端,是输入端;而环境问题是后端,输出端。

现代化的核心是发展,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是人的生活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而发展需要消耗资源,我们现在的穿衣、吃饭、出行问题,都要工业来生产。

中国能源人均消费大约为2.7吨标准煤。

美国人均11 .8吨标准煤,美国人生活水平要比我们高,这是有能源消耗为基础的。

有生产,有能源消耗,就有排放,就有污染。

现代化经常直观解释成工业化、城市化,工业化是提供我们生产,城市化是满足我们需求的。

法国曾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不要让任何人离高速公路超过一公里。

”这就是把人口集中到城市,因为这样可以共享资源,另外污染排放也集中化了。

北京雾霾天气,让大家想起1952年12月的伦敦雾霾事件,确实有相同的地方。

很多专家说北京发展是“摊大饼模式”。

其实伦敦是“摊大饼”模式的老祖宗,从一个小码头到一个超大城市,伦敦就是“摊大饼”发展起来的。

雾霾论文_0

雾霾论文_0

雾霾论文篇一:雾霾论文雾霾摘要:今年我国各地都有严重的雾霾天气出现,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

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

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很多化学颗粒物质。

其中有主要成分为汽车排放的尾气、工业废气、餐饮排放、碳颗粒、可吸入颗粒物、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破坏、重金属等很多有害物质。

出现雾霾天气时,视野能见度低,空气质量差,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

对人体和对环境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关键词:雾霾、环境、空气污染正文:最近,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有的地方雾霾非常严重,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国大部分地区被雾霾天气笼罩,那么雾霾天气形成原因是什么?事实上,这几年,每到秋冬,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到雾霾天气,只是都没近段时间波及范围大,持续时间长。

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雾霾的成因: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地面灰尘大,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四、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五、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六、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

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防治雾霾学术论文

防治雾霾学术论文

防治雾霾学术论文篇一:防治雾霾学术论文防治雾霾学术论文防治雾霾学术论文推行甲醇能源战略大有可为当前,大气雾霾已然成为我国最大的环境问题,这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进而对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际观瞻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朝野震动。

李克强总理在2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郑重提出要着力消除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

目前,对于雾霾成因的研究可谓林林总总、众说纷纭。

其实,造成我国雾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个能源结构问题;既煤炭占比50%以上(年消耗煤炭40多亿吨),以及燃料油品质及其燃烧设备(包括运输车辆发动机)技术水平低下造成的。

因此,下大力气调整能源结构,才是解决雾霾(大气污染)问题的根本出路。

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使用的能源,主要包括电力、燃料两部分,我国目前使用的电力有3/4是由热力发电提供的,现代工业技术条件下,电力和燃料是可以根据需要便宜转换的。

就终端消费而言,电力是最为方便清洁的能源;传统的燃料,天然气以降无论是煤炭,还是石油制品都因为其成分复杂,燃烧提供热力和动力后都难以避免地产生出诸如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烃类等构成雾霾的物质,而这些雾霾物质的清洁,不仅技术上难度大、经济上代价也很高。

近年来,由于预测到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枯竭为期不远,全世界都在积极寻求发展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特别是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技术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科学家们测算,地球上蕴藏的自然能源十分丰富,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是,由于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能源具有连续性、稳定性不良等特质,与人们生产、生活对电力稳定性的要求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的途径已经十分明确,就是研发大规模储能技术,先将不稳定的电力能源储备起来,然后通过工业装置稳定地释放上网或直接供给用电设备。

人们对大规模储能技术的研发已经走过几十年的历程,但是,迄今还没有找到一种理想的工业技术。

为此,笔者提出以一种化工产品---甲醇作为储能物质的新思路,建立新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气→H2+CO(CO2)= CH4O(合成甲醇)→发电、供热能、动力能源体系(CO主要来源于煤化工、CO2主要来源于烟道气回收),可望一举解决这个问题。

以雾霾为话题的议论文

以雾霾为话题的议论文

以雾霾为话题的议论文关于雾霾的议论文篇1一大早,推开窗子,外面灰蒙蒙一片,我凝视着这雾霾,心里埋藏着一件难过的事情。

这件事围绕了我很长时间,让我忘不了,但今天又让我想起……还记得那是一个十分寒冷的上午,我那一次被眼前的雾给迷住了,我感觉我像住在空中一样。

十分开心;我感觉那雾又像和我捉迷藏,让我去找它,我那时并不知道它的危害,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我蹦蹦跳跳地来到楼下,它像一层纱,包裹着我,让我不由自主的跟着他,一直跟着它走……不知不觉,我已经走到大马路上,嘻嘻哈哈的,一位清洁工阿姨看到了我,连忙把我带到边上,叫我不要乱跑。

我这才发觉,我已经跑到马路上了。

呼!还好车子不多。

要不然我的小命就没了。

我这样想。

我十分感激她,说:“谢谢阿姨,我怎么感谢你呢?”“不用了,下次要注意安全,如果真的要回报我的话,那么你一定要环保哦!”那个阿姨微笑着对我说。

长时间在外面,让我的嗓子很痒痒。

想起妈妈对我说过的雾霾的害处,心想还是赶紧回家吧。

不然又要让妈妈担心了。

于是沿着路回家。

忽然,我看见一张纸,想起了那位阿姨对我说的话,于是,我飞快的跑到马路中间,把纸捡起。

就在这时,一个一边骑车一边打电话的叔叔正朝我们驶过来。

等他看见我们想刹车也已经来不及了。

听见车子刹车的声音,我转过头一看,看见车子已经离我们不到一米远了,我飞快的把小女孩推到旁边,但我自己却被自行车撞倒了。

腿上流了很多的血。

我很害怕。

叔叔把我赶紧带到医院去看。

医生说我的伤势并不严重,只是一些皮外伤,我才吃了“定心丸”。

当叔叔问我家里电话的时候,我们没告诉他,因为我觉得自己很”丢脸”。

回家后才知道我错了。

当妈妈知道这件事情时,妈妈又担心又生气,批评了我一顿,因为家里人因为很长找不到我,一家人都快急死了。

要是早打了电话,她们也不会急成这样了。

这件事的起因就是因为雾霾,后来我在网上查了查它,才知道雾霾发生的原因是污染。

为了减轻它,我们就要多做环保的事情。

比如现在,我们家的车钥匙就在我跟前,近的路途都不准爸爸开车,能骑车就不准开车。

关于雾霾问题的学术研究论文

关于雾霾问题的学术研究论文

关于雾霾问题的学术研究论文雾霾就是雾及霾的组合,是目前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雾霾的学术论文,仅供参考!雾霾的学术论文篇一:《雾霾的物理解释》摘要:雾霾的形成,可以说是世界发展的必然,是人类活动、科学发展以及自然活动的结果。

有专家指出,雾霾的三源头为燃烧、汽车的尾气、扬尘。

但是PM2.5的第二次爆发原因非常复杂,其中还包括了一些化学反应。

文章尝试着从物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雾霾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雾霾;物理解释;原因;形成雾霾,简单来说就是雾及霾的组合。

多见于城市。

中国现在很多地区都将雾并入到霾一起当成是灾害性的天气,并以此来进行预警预报,并称之为雾霾天气。

这种特定的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是相互作用的,特别是在高密度人口中,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等都会排放大量的细颗物,即PM2.5,如果排放超过大气循环力、承载力之后,这此颗粒浓度会不断持续、积累,这时如果再受到静、稳天气等影响就会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1 雾和霾的区别雾、霾有相同的地方,即是都会呈现出视程障碍物。

但是两者的形成原因、条件却十分不同。

霾,也被称之为灰霾、烟霞,空气中的硫酸、硝酸、灰尘等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可让大气变得混沌,视野模糊前造成能见度恶化,当有见度小于一万米时,把这种非水成物组成气溶胶系统造成视程障碍称为霾。

霾的尺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其与雾、云均不一样,和晴空区间未有明显边界,霾粒子分布均匀且灰霾粒子尺度比较小,由0.001-0.1微米,d在1-2微米左右,用肉眼是无法看到这些漂浮的颗粒物。

一般来说,因为灰尘、硝酸、硫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比较长的光多,所以霾看起来是呈现橙灰色或是黄色。

雾是浮游在空中大量微小水滴或是冰晶,形成条件是要有比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

在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常要接近或是达到百分之百。

并且会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比较常见或加浓,在白天相对减少甚至是消失的现象。

在出现雾时有效水平的能见度小于1km。

城市雾霾如何治理论文(2)

城市雾霾如何治理论文(2)

城市雾霾如何治理论文(2)城市雾霾如何治理论文篇二浅谈“雾霾”成因及治理作者简介:周蓉(1989-),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专业。

摘要:当下,“雾霾”成为了最热的话题,正是人类盲目地向大自然索取,试图最大限度的利用环境谋取财富,忽视了环境的内在价值,严重的破坏了人类自己的生存根基,“雾霾”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关键词:雾霾;成因;危害近期,我国北方大部分城市和地区严重的雾霾现象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能源消费以及它们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对于环境污染的讨论,不应当仅停留在对“碧水蓝天”的渴望上。

讨论环境政策,要建立在对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三者的关系上来,“美丽中国”既不能过度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经济利益,也不能过度强调环境保护而错失发展机会。

一、什么是雾霾天气雾霾天气,是指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

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

这种现象既有气象原因,更主要的是污染排放原因。

从2013年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13日10时北京甚至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

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导致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

同时空气质量的逐渐恶化,阴霾天气的出现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严重。

这种阴霾天气现象与雾的出现不仅作为对空气质量的审核同时也作为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称之为“雾霾天气”。

二、“雾霾”天气的成因及危害“雾霾”中存在的有毒颗粒主要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的排放。

其中最为严重的是使用柴油的大型车,例如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他们的排放量均为PM10,除此之外,小型车因为使用汽油,但是排放的气态污染物,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同样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更容易导致雾霾的严重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雾霾3000字
全国20个省份空气达到重污染,东部城市大多数未能幸免,面对网友们的质疑和提问,我以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看待雾霾问题?
首先要正确剖析雾霾导致的环境问题,应该用历史的观点来看。

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已经持续了30多年,改革开放前,生活仍旧困顿的中国人渴望实现小康的生活,渴望活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环境里。

为了这个目标大范围、大力度的经济改革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在以往的30多年里,中国经济出现了巨大的飞跃,这个飞跃实现了众多中国人的富裕梦,我们的物质生活出现的丰富场面导致了我们对资源的过度开发。

那个时候,我们中国人最大的梦想就是富裕!
如今当环境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的梦想是需要不断调整的,正如以往中国人希望国家富裕百姓有钱,如今中国人希望国家强大,百姓生活质量提高,也就是说当前中国人的富裕梦逐渐被更为完善更为现实更为理想的中国梦所替代。

中国梦的实现又把所有的中国人推向一个继续改革的大潮中,以往我们追求生产力,追求GDP,今后我们追求和谐,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追求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追求国与国的和谐共赢,于是我们要珍爱环境,我们要和平崛起,我们要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我们都成了新时代的改革者,都成了新时代的追梦人,为了今后改革的成功,我们又需要深刻的考量,而摆在我们面前最紧要最现实的问题恐怕就是雾霾和环境问题,雾霾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会这么严重,今后我们又如何发展?雾霾与环境问题我们尽管不能看成是发展的弯路,但是即使是错误我们也要冷静面对,当前最应该做的不是抱怨,而是从每个人自身的一言一行做起,少开车多走路,少浪费多节约等等,每个人都做对环境有利的事情,那么我们天蓝水清,空气清新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2013年1月份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

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导致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

这种现象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雾霾天气的出现严重污染了空气,阻碍了交通,同时会引发呼吸道感染和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了人的生命健康。

而有的政府推脱责任说是周边城市污染严重导致的,城市污染的确是雾霾形成的一种原因,但是作为管理国家公共事物的政府而言,更多的应该是看到污染带来的危害已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而不是推卸责任。

虽然是极个别的政府出现这种现象,但也会严重影响政府的执政力和公信力,不利于雾霾天气的良性解决。

产生雾霾天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与我国冬季的气压、空气湿度有密切关系。

由气压低、空气不流动、空气湿度低、地面灰尘大造成了雾霾天气久置不散。

另一方面汽车尾气、工业燃料排放、冬季取暖等是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对污染问题的不作为也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

对此,解决雾霾天气需要各方努力。

注意出行安全,降低车速、安全驾驶。

其次,制定相关的排放标准,健全环境污染防治相关法律。

北京市已经针对工业污染、扬尘污染、燃煤污染等出台了相关的治理标准,并且规定的相对应的应对措施。

从而使大气污染
的预防和治理有法可依。

相对应地,相关法律确立之后要监督其落实到位,加大违法的成本和打击力度,从而降低污染率。

再次,相关部门加强问责,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李克强总理在谈空气治理时提到: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这也要求我们作为政府部门要加强环境污染的权责划分,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职责,杜绝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形同虚设的情况。

遇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环保标准得到切实有效地落实。

最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变。

将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进一步地发展绿色经济、开发环境友好型能源。

克服唯GDP论以及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

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地的经济发展方式。

相信经过各方努力。

类似雾霾等空气污染问题会得到切实、有效地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