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 社会学2001-2003考博试题

合集下载

2014南大社会学考研理论部分真题试题参考答案

2014南大社会学考研理论部分真题试题参考答案

2014南大社会学考研理论部分真题试题参考答案一.迪尔凯姆:机械团结 2009,失范型自杀 2008 2010,有机团结 2005,2001,社会事实 2002简述迪尔凯姆有关社会分工的观点。

2006简述腾尼斯和迪尔凯姆有关社会形态划分的异同。

2007迪尔凯姆有关解决与防止社会动乱的途径的观点。

19991、有机团结(2):迪尔凯姆认为,发达的社会就像一个有着各种器官的有机体一样,其中每个人都按照社会的分工执行着某种专门的职能,这种社会中出现的新的社会类型即是有机团结。

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

(机械团结:它是在不发达的社会结构中产生的。

机械团结是建立在社会中个人之间的相同性和相似性特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联系。

它通过根深蒂固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诸多个体凝结成一个整体。

)2、失范性自杀:迪尔凯姆将自杀分为四种类型: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失范性自杀和宿命性自杀。

失范性自杀是发生在社会控制瓦解时(可能是进步也可能是危机时导致)发生的一种自杀类型。

正常社会条件下,个人愿望总是受到社会规范的引导和约束,个人愿望大致可以与运用的手段相一致,但是当社会控制减弱、社会规范遭到破坏时,个人欲望不受控制,生活目标和个人实现目标的手段难以协调,人们面对难以实现的个人愿望,往往挫折感丛生,自杀率也相应上升。

(失范性自杀是指由于社会规范瓦解、个体愿望无法实现,难以忍受失望和挫折而用自杀来解脱的自杀方式。

)3、社会事实: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提出的一个概念,而且在迪尔凯姆那里,社会学是以社会事实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科学。

迪尔凯姆认为,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句话说,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人但又具有控制个人的强制力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

社会事实的类型可分为物质性的和非物质性的,前者如劳动分工、法律等,后者如集体意识、集体良心等(3分)其显著性特征是:客观存在性、强制性和普遍性。

社科院社会学历年考博真题(同名4390)

社科院社会学历年考博真题(同名4390)

20XX博士生社会理论、历史与方法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X旅平:1. “XX〞与“小康〞〔《礼记•礼运》〕何蓉:2. 主体间性赵立伟:3. 共同体〔Gemeinschaft〕与社会〔Gesellschaft〕[F. Tonnies] 夏传玲:4. 非参数检验李炜:5. 工具变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苏国勋:1. 简评结构功能功能分析的AGIL格式。

何蓉:2. 试述法团主义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杨宜音:3. 简述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

夏传玲:4. 请您从量表的测量属性来谈谈问卷中的量表设计。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苏国勋:1. 试论自然地理位置对一个民族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李炜:2. 什么是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 请论述行动研究对实证主义的批判。

20XX博士生社会理论、历史与方法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X旅平:1. 价值参照〔reference to values〕何蓉:2. 自我实现预言赵立伟:3. 社会侵蚀〔费孝通〕夏传玲:4. 事件空间李炜:5. 反事实分析架构〔Counterfactual Framework〕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苏国勋:1. 简述你对社会学学科所追求的“社会性〞的理解。

X旅平:2. 简述福柯的身体社会学思想。

陈婴婴:3. 简述统计显著性检验的逻辑。

李炜:4. 简要比较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在资料分析方面的差异。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苏国勋:1. 结合中国现实谈谈你对现代化理论得失的认识。

夏传玲:2. 试论述在定量分析中假设与理论、数据之间的关系。

20XX博士生社会理论、历史与方法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虚假意识2.规训〔M.福柯〕3.符号暴力4.分析单位5.条件概率二、简答题〔以下三题中任选二题作答,每题15分,共30分〕1.在社会学研究中如何体现和处理价值关联和价值中立这一对矛盾?2.简析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2003年南京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试卷(精选)(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3年南京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试卷(精选)(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3年南京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试卷(精选)(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Structure and V ocabulary 2. Reading Comprehension 3.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4.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Structure and V ocabulary1.This platform would collapse if all of us______on it.A.standB.stoodC.would standD.had stood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是说如果我们都站在讲台上,它就会塌了。

本题考查的是一般现在时的虚拟语气结构,主句用would+动词,从句用一般过去式,因此B项正确。

2.The young man who saw the car______into the river telephoned the police.A.plungedB.plungeC.was plungingD.to plunge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意为“看见车陷入河里的年轻人给警察局打了电话”。

see sth.do 表示看到事物动作的整个过程,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3.You can come with me to the museum this afternoon______you don’t mind walking for haft an hour.A.unlessB.so far asC.exceptD.if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意为“如果你不介意走半个小时路的话,你今天下午就跟我一块去博物馆吧”。

只有D项符合题意。

4.We can rely on William to carry out this mission, for his judgment is always______.A.inexplicableB.healthyC.soundD.straight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后半句是说他的判断总是很正确。

南京大学哲学系考博真题(精华版2008--2013年)(DOC)

南京大学哲学系考博真题(精华版2008--2013年)(DOC)

南京大学哲学系历年考博真题(2008—2013年)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中国哲学史(3305)适用专业:中国哲学宗教学2008年(中国哲学专业做A卷宗教学专业做B卷)A卷(每题25分,共100分)1、孔子“仁”的思想内容及其评论2、老子“道”的思想内容及其评论3、王阳明“知行合一”说述评4、试论程朱理学对先秦儒学的丰富和发展B卷(每题25分,共100分)1、荀子天人思想述评2、孟子仁学思想述评3、王充元气自然论述评4、郭象“独化”论述评2009年1、试述墨子对孔子学说的批评,并给予评论(25分)2、老子、庄子思想异同(25分)3、张载“气本论”思想述评(25分)4、试述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并给予检讨(25分)1.孔子“仁爱”、老子“道爱”、墨子“兼爱”之比较(25分)2.魏晋玄学讨论的主要问题并给予评论(25分)3.试述程朱“理本论”与陆王“心本论”异同(25分)4.试述儒学哲学化历程并给予评论:以先秦儒学、宋明儒学、现代新儒学为例。

(25分)2011年1、试论儒学人文主义思想及其特质。

(25分)2、《大学》主要思想内容述评。

(25分)3、王夫之“理势合一”论述评。

(25分)4、试述老子的“道”与宋明理学的“理”之异同。

(25分)2013年1、2、老子辩证法及其评论(25分)3、中国佛学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25分)4、张载《西铭》的主要思想述评(25分)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中国佛学(2294)适用专业:中国哲学论述题(每题25分,共100分)一、慧远“法性论”思想述评(25分)二、天台宗“三谛圆融”思想述评(25分)三、试从佛学与儒学两个方面论述佛儒交融的内在根据(25分)四、试评析《维摩诘经》对现当代人间佛教的影响(25分)2009年论述题(每题25分,共100分)一、如何理解《心经》中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25分)二、竺道生佛性思想述评。

(25分)三、禅宗的中国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5分)四、从王阳明的“本体工夫”看禅学对阳明学的影响。

南京大学2000-2009年考研真题(社会学)

南京大学2000-2009年考研真题(社会学)

南京大学2000年-2009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真题答案一、社会学理论部分:(一)名词解释(数字代表出题的次数)1、社会(2):2、“白领阶层”3、社会结构4、模式变项5、功能替代6、后工业社会7、社会资本8、社会吸引(3):是指与别人交往的倾向性,如果一个人期望与别人的交往带来报酬,那么不论这些报酬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他们都会受到能提供这些报酬的人吸引。

9、有机团结(2)10、区隔分化:是当代德国社会学家卢曼提出的一种社会分化类型,卢曼认为,区隔分化将整体社会系统切割为结构相似的次系统。

简单的原始社会是区隔分化的典型。

11、结构限制12、失范(3):迪尔凯姆引进“失范”概念是描述社会规范不得力、不存在或互相矛盾时,在个人和社会中都会出现的混乱状态。

默顿从功能主义的角度,认为失范是社会系统不平衡的产物,失范状态的出现是由于在被社会认可的目标与人们通过被社会认可的手段来达到这些目标的可能性这间存在的不一致性,因此基本上可以认为,失范就是指个体或群体因为自身或群体的原因实质上或被定义为违反了社会规范的行为。

13、差序格局(2):这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的用以描述中国人群体行为人人际关系模式的概念。

在这种独特的格局中,“已”是中心,就像一枚投入水中的石子;而“已”与他人形成的社会关系就像石子泛出的水的波纹一样,依亲疏程度一圈一圈往外推,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差序格局形成了“自我中心主义”,而不是个体主义。

14、社会控制15、社会事实: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一个概念。

涂尔干认为,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是社会事实。

(3分)其显著性特征是:客观性、强制性和普遍性。

(2分)16、突生性质17、敏感化概念18、参照群体(2):人们对自己本身的价值、目标、理想、行为进行评价时能够提供规范性指导的比较框架的群体,参照群体既可以是个体所在的群体,也可以是外群体。

南京大学考博社会学理论常考试题

南京大学考博社会学理论常考试题

社会学理论滕尼斯的公社(社区)与社会:人类共同生活的两种表现形式公社的聚结性程度高,呈密集型。

人们的相互关系是建立在亲密的、不分你我的私人关系基础上的。

公社的主要形式有亲属、邻里、友谊,它们以血缘、感情和伦理团结为纽带。

社会的聚结性低,呈复合型,整体的统一是机械的。

人们的联系是建立在目的、利益以及以此为条件的人们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基础上。

基于自由与理智的思考。

社会的形式有股份公司、大城市等,它们是基于常规、政策、公众舆论和特殊利益的关系。

韦伯的理性化: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理性或合理性在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一步步彰显的过程,即称之为理性化。

理性或合理性有两种主要的形式: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

形式理性是一种客观的合理性,它涉及不同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只要体现为手段(工具)和程序的可计算性,因此,又被称为工具理性。

实质理性是一种主观的合理性,它涉及不同价值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主要体现为目的和后果的价值,因此,又被称为价值理性。

韦伯的权威(统治)类型真正的统治既需要有自愿的成分,也需要有对统治的合法性的信仰。

合法性的统治形式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权威”。

1.传统型统治。

统治的维持是靠从古至今沿袭下来的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

这是一种宗法制统治形式,统治者是由传统的世袭制度决定的,统治者具有终身的权利,并将这种权力不断地传给自己的后裔。

2.个人魅力型统治。

个人魅力型统治建立在对具有出色感召力的领袖人物的拥戴和信仰基础上。

统治者具有非凡的才能或特殊的人格品质。

3.法理型统治。

统治者只是根据法律规定而暂时拥有权力,服从者所服从的是法律,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个人。

韦伯的理想类型理想类型是研究者为研究社会和解释现实的一种概念工具。

理想类型永远不会对应具体的现实,而总是有所偏离。

它是由现实的某些因素构成的一个逻辑上准确而连贯的整体,这种整体在现实中是找不到的。

韦伯构想了三种理想类型:来自历史的具体特点,如西方城市、现代资本主义;包含社会现实的现象因素,如官僚制、封建主义;一种具体行动的合理化构想,如经济理论命题。

南京大学考博真题 (2)

南京大学考博真题 (2)

南京大学考博真题引言南京大学作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历史悠久,教育质量卓越。

每年都会举行考博考试,以选拔优秀的研究生为目标。

以下将介绍南京大学考博真题,希望能对准备参加考试的同学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语文题目一•2017年考博语文真题题目要求: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问题:文章:《诗经》是中国集古代诗歌、民歌、宫廷歌曲、祭祀歌曲于一体的第一部诗文总集。

它的诗歌内容涉及了广泛的社会生活,包括礼仪、政治、自然景观等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独特性和文学价值。

《诗经》的题材内容丰富多样,有咏史抒怀、赞颂忧愤,也有爱情、宴会等各类题材。

它以简练、抒情、清新的风格展示了古代人民的丰富情感和深厚内涵。

问题: 1. 《诗经》有哪些内容? 2. 《诗经》的题材有哪些? 3. 《诗经》的风格特点是什么?题目二•2018年考博语文真题题目要求:请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读后感,主题为《红楼梦》。

可以从情节、人物、以及对生活的思考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二部分:数学题目一•2017年考博数学真题题目要求:解下列方程。

1.2x−5=72.3x2−9x+6=0题目二•2018年考博数学真题题目要求:计算下列三角函数的值。

1.$\\sin (\\pi/6)$2.$\\cos (\\pi/3)$第三部分:外语题目一•2017年考博外语真题题目要求:阅读以下英文短文,并回答问题。

Passag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ich started in the mid-18th century, brought about significant changes in manufacturing, mining, agriculture, and transportation. It began in Great Britain and later spread to other parts of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steam power and mechanized production. It also led to the growth of factories and urbanization. The impact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as profound, transforming societies and economies around the world.Questions: 1. When di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start? 2. What were the significant changes brought about b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3. Where di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begin?题目二•2018年考博外语真题题目要求:完成下面的英文句子。

南大、山大、社科院、人大、上财经管考博试题集

南大、山大、社科院、人大、上财经管考博试题集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年管理学博士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标杆管理帕雷托效率准则二、简答1.一个组织的有效控制系统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简述领导魅力领导理论的基本要点三、论述1.简述你对计算机一体化制造系统与柔性制造系统的认识2.试比较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与管理学的“人本管理理论”对我国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指导意义。

社科院2003博士入学经济学原理考试题、论述实验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理性行为”的挑战;(30分)2、新制度经济学的政策主张及对当代中国的意义;;(35分)3、用政治经济学原理解析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将“劳动、资金、技术与管理参与分配”作为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一项重要原则。

(35分)以下是社科院的考博试卷,凡是考经济学任何学科的统一都考,给弟兄们包括考其他学校的,参考一下。

2003年(每题必答1000字以上)1、评论实验经济学对理性行为假设的挑战(30分)2、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政策含义及其对中国实践的启示。

(35分)3、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解析中共十六大报告关于“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精神。

(35分)2004年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需求弹性2、基尼系数3、汇价4、垄断二、简要回答(每题10分,共20分)1、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么?2、何谓帕累脱效率准则?三、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

每题答案不少于1000字)1、简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与商品价值决定的关系。

2、简述宏观调控体系中的财政、货币政策及其作用机理。

2005年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答案每题不能少于30字)1、环比价格指数(chain price index)2、萨谬尔森均衡(Samuelson Equilibrium)3、铸币税(Seigniorage)4、试验经济学(Experimental economics)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答案不少于300字)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主要区别?2、简述比较优势原理的基本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社会学2001-2003考博试题
2001年试题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一、简述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
2、简述达伦多夫社会冲突理论
3、简述社会交换理论在人类学、经济学和心理学中的理论来源
4、简述布尔迪厄德“文化资本”理论
5、有关政府预算的一项社会调查想知道某市市民对政府在教育经费投入、交通建设经费
投入方面的意见。

由于调查经费有限,甲研究人员把问卷发往全市各小学,然后通过学生
转到家长手中;乙研究人员从全市18岁以上成人中随机抽出调查对象,再用邮寄方式发放
问卷。

请比较两种不同的调查方法,指出各自的长短。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论述唯名论和唯实论两种社会观
2、论述宏观社会学理论和微观社会学理论的区别
3、社会学的中国化应该如何借鉴西方社会学发展的历史教训?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15分)
在一次对研究生考生的社会调查中,某地区所有考生的资料显示,该地区考生5门课程的总
分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每个考生的平均分为320分,标准差为25.38,试求:
(1)、从该地区中随机抽取一名考生,其总分超过340分的概率;(2)、如果抽取一个容量为9的随机样本,求其平均总分超过340分的概率
(3)、比较(1)和(2)的结果,请做出统计意义的解释;另外,如果总体不是正态,那
么(2)的答案将是什么?
(附:查表可知,Ф(Z<=0.79)=0.7851
Ф(Z<=0.78)=0.7823
Ф(Z<=2.36)=0.981)
2002年试题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一、简述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及其特征
2、简述符号互动论中衣阿华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差异
3、简述米尔斯对美国中产阶级的论述
4、简述吉登斯的现代性制度“组织丛”
5、什么是操作化?它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论述库恩的范式思想及其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
2、科尔曼针对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的缺陷——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的联系脆弱,提出了
怎样的解决方法?是举例说明。

3、试比较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两种社会研究方式的特点。

三、计算提(每题15分,共15分)
对北京和南京两城市各随机抽取400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北京居民人均月收入为1
200元,标准差为180元;南京居民人均月收入为500元,标准差为80元。

问:
(1)、北京居民互相之间在收入上的差异,与南京居民相互之间在收入上的差异,哪一个
更大?
(2)、在95%的置信度下(Z=1.96),南京市居民平均月收入的置信区间是多少?
2003
理论与方法
简答题
1、帕累托的剩余物与衍生物
2、齐美尔的社会类型
3、柯林斯的互动仪式
4、哈贝马斯的合法化危机
5、米德的精神、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6、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分别应用于什么情况下
7、从以下一个表谈谈你的看法
(统计数据、抽样比例、卡方检验)
论述
1、韦伯的理性化理论
2、帕森斯的宏观理论与默顿的中层理论的联系、区别
3、社会理论整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4、调查研究与其它方法相比的主要特征,结合实际谈一下实际调查过程中
注意的环节。

※ 来源:考研论坛
TO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