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名词解释(总5页)

合集下载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要点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要点

郭老师的重点: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有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P12.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P3二、简答1.卫生事业的特点:(1)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3)卫生事业服务于全体人民;(4)卫生事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P22.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1)优化卫生政策;(2)合理配置卫生资源;(3)科学地编制和实施卫生计划;(4)提升为系统功能。

P4(注意:此题也可能考选择题)3. 我国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1)健康事业在社会发展目标中的地位尚未确立;(2)政府在健康事业中的职能尚待进一步调整和明确;(3)卫生资源的配置机制尚不合理;(4)健康和健康权利的公平性有待提高;(5)农村卫生工作存在问题较多;(6)促进健康事业发展的社会信息系统尚未建立;(7)医院产权制度改革问题需要解决;(8)政府对卫生的投入尚待提高。

2.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P5 (大家可以看看本页的其他方针)第三章卫生管理常用研究方法1、关键路径/临床路径:是指对服务对象的健康负责的所有人员,包括临床专家、护理专家、药学专家、心理学专家、临床检验人员以及卫生行政管理人员等联合,为某一特定的诊断、治疗(处置)而制定的一套最佳的、标准的服务于管理模式、P60-612、(选择题)卫生事业管理中常用的方法:SWOT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法、政策研究情景分析、循证政策分析 P53-573、(选择或简答)卫生管理研究方法新进展:①卫生管理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广泛采用和应用;②情景分析法被灵活应用于卫生的政策研究;③循证医学被广泛应用于卫生决策以及卫生各相关领域;④卫生政策研究领域内的新进展。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doc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doc

第一章卫生事业管理堵论一、名词解释1. 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创造并保持一种环境,使组织(群体)中成员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潜能,为实现组织(群体)的崇高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

2. 卫生事业:卫生事业是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采取措施的综合。

3. 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如何通过最佳卫生服务把卫生资源和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分配并及时提供给全体居民,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简答题5. 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是: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管理水平、文化背景、人口状况、科技发展和生态环境;6. 卫生事业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实态性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分析研究、理论研究;1. 简述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的基本职能有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工作。

计划工作是全部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一个职能,也是组织中各级管理人员的一个基本职责,它与其它四个职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计划工作指编制计划、实施计划和检查评价计划的全部过程。

狭义的计划工作则仅仅指计划的制定过程;计划工作是事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做,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做和由谁做。

组织工作是指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并使组织结构有效地运转起来,为成功地实现既定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全过程。

人员配备是对各种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择、任用、培训和考评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指导与领导工作就是对组织内每个成员(个体)和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

领导工作主要涉及激励、领导模式(风格)和方法。

控制工作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订的计划能得以实现,务级主管人员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发展的需要而重新拟订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测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

卫生事业管理知识点

卫生事业管理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一)卫生事业一、概念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综合。

二、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活动”。

(1)这句话明确了卫生事业具有公益性,政府要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不以一定营利为目的。

(2)但卫生事业又不是纯粹的福利事业,不可能采取由政府全部包下来的办法,卫生事业的运行和发展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各种力量来发挥作用。

三、特点一是设计卫生制度和政策(例如新医改,国家基本医疗保健健康)二是为卫生事业的运行和发展提供资源上的帮助。

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

(二)卫生事业管理一、概念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以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注意:有关行政部门:发政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计生委二、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1、我国的卫生方针是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政策,是制定各项具体的卫生政策的依据和原则,是指导领域、部门工作的全局性政策。

2、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顺序不能换)三、健全的医疗卫生体系应该包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品和医用器材供销体系、医药费用价格管理体系、财政经费保障体系以及卫生监督管理体系等。

第四章、卫生组织体系(一)卫生组织体系概述一、概念1、健康组织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人群的健康需求、通过区域卫生计划、以保护和增进人群健康为目标的各种不同的组织群。

2、健康组织的基本功能是营造组织环境,通过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满足居民明确和隐含的健康需求。

3、广义的健康组织体系,包括健康管理体系、健康提供体系、以及其他一切与健康相关的第三方组织,即健康行政、健康服务和健康第三方组织。

名词解释(卫生事业管理)

名词解释(卫生事业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第一章绪论1、就是一些为人民健康服务或与人民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组织和措施。

2、发展水平、生态环境。

3、: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政府举办公立卫生机构并给予补贴、减免税收和低于成本定价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卫生事业是广大人民和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共同需要、共同受益的本质特性)。

第二章卫生资源4、力资源、卫生财力资源、卫生信息和技术。

卫生资源是卫生部门开展卫生保健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

5、性)、选择性(源于卫生资源的有限性和多样性)。

6、或可能具有一定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知识的人员。

7、合结构;一种知识密集型的人力资源。

8、9、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包括卫生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和需求预测两部分。

10、定卫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数据和依据;②了解各类卫生人员的现况与需求之间的差距,明确高、中专医学教育现状与卫生人力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为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发展医学教育规模,合理设置专业结构,配置学历层次等提供政策依据。

11、卫生人力资源的增加和流失。

现有卫生人力资源可以通过现况调查获得基本情况未来卫生人力资源的增加量主要来源于高、中等医学院校的毕业生。

探讨增加量:①预测一定时期内,每年有多少大、中专毕业生,多少非专业转来或移民、调入的卫生人员,其数量是不断增长还是保持相对稳定。

②掌握分析数据,包括:入学人数、在校学生数、退学人数、教师人数、教育经费和投入等。

③选择预测方法,预测增长趋势。

测定未来卫生人力资源流失的常用方法:①寿命表法,计算离职卫生人员的平均工作年限用以预测今后的增减变化。

②队列分析法。

③近似法。

12、13、来卫生人力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预测,求得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

14、准备工作-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报告-提出卫生人力资源发展目标、原则、政策-预测未来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量-预测未来卫生人力资源拥有量-预测未来卫生人力资源损失量-综合预测需求量、拥有量、损失量-卫生人力资源结构平衡-制定人力资源发展目标、政策、策略-规划的实施-规划的监督、评价和修正。

卫生事业管理名解

卫生事业管理名解

3药品监督管理:
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维护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对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使用、价格、广告等各个环节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4卫生人力资源管理:
是对全社会人力资源的计划、组织、控制,从而调整和改善卫生人力资源状况,使之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卫生服务,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12.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指对农村基础卫生组织机构及其所提供的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康复服务的管理。
13.医政管理:
是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包含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医疗及其相关机构、从业人员、医疗及相关活动、医疗技术、医疗仪器设备等实施管理工作的总称。
名解:
1区域卫生规划:
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等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内卫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改善和提高区域内卫生服务质量和数量,向全体居民提供公平、的卫生服务过程。
2政策问题:
政策过程中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患者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要求。
10.妇幼卫生管理:
指根据国家的卫生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以及人民对妇幼保健的需求,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理论的方法,合理筹集、分配和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以提高妇幼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为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5卫生保健制度: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筹集、分配和使用卫生保健基金,为居民提供各种卫生保健服务的一种综合性措施和制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卫生计划名词解释

卫生计划名词解释

卫生计划名词解释篇一:卫生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事业(cause):是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的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性活动。

卫生事业(healthcause):是国家为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权,保障经济发展,履行其社会事务管理职能,通过政府组织、政府投入及社会筹资等手段,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建立起来的包括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基本医疗保障、医疗卫生服务政策等多方面内容在内的一项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工作。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basicmedicalhealthservice):是指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家、社会、个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投入低、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服务(medicalhealthservice):是指医疗卫生人员通过卫生机构对人类个人提供医疗卫生技术服务的活动。

管理(management):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效率(efficiency)是一个经济的概念,是指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也即投入与产出之比(效率=产出/投入)。

效果(effectiveness)是指活动的结果,即预期的目标。

管理者(manager)指在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

根据管理者所处的层次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技术技能(technicalskills)是指要完成某一特别技术领域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人际技能(humanskills):是指与他人协作、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概念技能(conceptualskills):是指管理者应具有的抽象思考、整合组织资源和活动的能力。

计划(planning)是指确定组织的目标、制定达到目标的整体战略、开发一套分计划以便整合及协调各种活动。

目标管理(managementbyobejectives,mBo)是一种目标设定的制度,也是一种系统管理方法。

卫生事业管理(人教版)名词解释

卫生事业管理(人教版)名词解释

卫生事业管理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事业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指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和规模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系统活动,二是指不以营业为目的,在其运行过程中由国家提供经费补助的社会公共事务。

2.健康(health)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3.卫生(health)是指为维护和增进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改善和创造合乎心理、生理需求的生产环境、生活条件所采取的个人的和社会的一切行为和措施。

4.卫生事业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综合,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5.卫生行业是指卫生服务机构的总称,包括与医疗预防保健直接相关的组织机构和间接相关的组织机构。

6.卫生系统指卫生机构和卫生从业人员按一定秩序和内部联系组成的功能整体,是社会系统的重要子系统。

7.卫生事业管理(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以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并对卫生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1的过程。

8.卫生组织是以促进、恢复和维护人民健康为基本目的的所有机构和团体,是一个国家医疗卫生体制运行的载体,包括卫生行政组织、卫生服务组织、卫生监督组织和与卫生直接相关的第三方组织9.卫生系统活动是各类卫生组织向居民提供及时、有效、方便、科技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些服务可概括为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医疗服务。

10.医疗服务是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及卫生人员,运用各种卫生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服务过程。

11.医疗服务管理(医政管理)是指政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医疗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服务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以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的过程。

12.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

卫生事业管理 名解

卫生事业管理 名解

事业(cause)是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的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性活动。

卫生事业(health cause):是国家为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权,保障经济发展,履行其社会事务管理职能,通过政府组织、政府投入及社会筹资等手段,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建立起来的包括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基本医疗保障、医疗卫生服务政策等多方面内容在内的一项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工作。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basic medical health service)是指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家、社会、个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投入低、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服务(medical health service):是指医疗卫生人员通过卫生机构对人类个人提供医疗卫生技术服务的活动。

管理(management)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效率(efficiency)是一个经济的概念,是指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也即投入与产出之比(效率=产出/投入)。

管理者(manager)指在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

根据管理者所处的层次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卫生事业管理(health cause management)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及时合理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s)是指要完成某一特别技术领域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人际技能(human skills):是指与他人协作、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概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s)是指管理者应具有的抽象思考、整合组织资源和活动的能力。

计划(planning)是指确定组织的目标、制定达到目标的整体战略、开发一套分计划以便整合及协调各种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事业管理名词解释(总5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2、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律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如何通过最佳卫生服务把科学技术和卫生资源及时提供给全体人民,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的医疗卫生保健需要的科学。

3、卫生资源是指人类开展卫生保健活动所使用的社会资源,包括卫生人力资源、卫生物力资源、卫生财力资源、卫生信息和技术。

4、卫生人力资源是指那些已经接受或正在接受某种医疗卫生专业教育和训练,从而具有或可能具有一定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知识的人员。

5、卫生财力资源是指国家、社会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为达到防病治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在卫生保健服务方面所投入的经济资源。

6、广义的卫生费用是指一定时期内为保护人群健康所直接和间接消耗的社会资源,包括一切卫生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以货币来计量;狭义的卫生费用是在一定时期内,为提供卫生服务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

7、卫生物力资源,是卫生服务生产赖以进行的各种物质资料的总称。

8、效率是指卫生规划或活动的成果同花费的人力、财力、物力及时间之间的比较。

9、效果是指规划对于解决某一卫生问题或改善不良卫生状况所取得的预期成果。

10、卫生政策就是指社会为了满足人们的医疗卫生需要而采取的行动方案和行为依据,属于公共政策的一个范畴。

11、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管理,指对农村基层卫生组织机构及其所提供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管理。

12、卫生服务是卫生机构使用各种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过程。

13、卫生服务需要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水平”之间存在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包括个人认识到的需要、由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和个人未认识到的需要。

14、卫生服务的个人需求是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数量,其实现类型及数量取决于消费者相对于价格、保健状况的收入水平、卫生服务的效果和个人或家庭的消费目标和偏好。

15、卫生服务的市场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市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的数量,它是个人需求的总和。

16、卫生服务利用是卫生服务需要和供给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综合描述卫生服务系统工作的客观指标。

17、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一个分支科学。

它是应用经济学理论、概念和方法阐明和解决卫生及卫生服务中出现的现象及问题的一门科学。

18、成本。

卫生经济分析中的成本是指实施某项卫生服务规划或方案所消耗的全部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包括公共支付的和私人支付的,通常用货币来表示。

19、固定成本。

有些成本的总额,在一定时期、一定服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化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这类成本称为固定成本。

20、变动成本。

有些成本的总额随卫生服务量的增减而增减,呈正比例变化,这些成本称为变动成本。

21、直接成本是指用于卫生服务所消耗的资源或所花的代价,一般把与伤病直接有关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所支出的费用作为卫生服务的直接成本。

22、间接成本是指因伤病或死亡所引起的社会成本或代价,包括休学、休工、因病或死亡所损失的工资、资金或丧失劳动生产力所造成的产值的减少等。

23、机会成本就是将同一卫生资源用于另一最佳替代方案的效益。

24、边际成本就是指在原卫生服务量的基础上在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服务量所增加(或减少)的成本额。

25、效果是指有用效果,是由各种使用价值构成的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属性。

26、效用。

卫生服务领域中,效用是指人们对不同健康水平和生活能力的满意程度。

27、贴现就是把将来不同时间的成本和效益换算成这一时点上的价值,以便各方案之间进行合理的比较。

28、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各种备选方案的全部预期效益和全部预计成本的现值来评价备选方案的方法。

29、净现值就是计划期内方案各年效益的现值总和与成本的现值总和之差。

30、年当量净效益就是将方案各年实际发生的净效益折算为每年平均净效益值,它是净现值考虑贴现时的年平均值。

31、效益成本比率是卫生计划方案的效益现值总额与成本现值总额之比。

32、内部收益率就是使一个方案的成本现值总额等于效益现值总额,即使净现值等于零的那个贴现率。

33、质量调整生命年。

由于实施某项卫生计划或方案,拯救了人的生命,不同程度地延长了人的寿命。

但不同的人其延长的生存期质量不同,不同生活质量的生存年数换算成的生活质量相当于完全健康的人的生存年数,称为质量调整生命年。

34、失能调整生命年是非致死性健康结果与早逝的复合健康评价指标,用来衡量人们健康的改善和疾病的经济负担。

35、两周就诊率=前两周内患者就诊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1000‰
36、两周患者就诊率=前两周内患者就诊人(次)数÷两周患者总例数×100%
37、两周患者未就诊率=前两周内患者未就诊人(次)数÷两周患者总例数×100%
38、住院率=前一年内总住院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1000‰
39、人均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总住院人(次)数
40、应住院未住院率=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住院人(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