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之诊断学基础
中医助理考试大纲

中医助理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科目、中医临床医学科目和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
一、中医基础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涉及中医经典著作内容,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
中医诊断学: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和辨证论治原则。
中药学:包括中药的分类、性能、用法和配方等。
方剂学:包括方剂的组成、配伍、用法和加减等。
二、中医临床医学科目
中医内科学:涉及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针灸治疗等。
中医外科学:涉及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针灸治疗等。
中医妇科学:涉及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针灸治疗等。
中医儿科学:涉及儿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针灸治疗等。
针灸学:包括针灸的基本知识、操作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等。
三、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
诊断学基础:涉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传染病学:涉及常见传染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
内科学:涉及内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
医学伦理学:涉及医学道德规范、医患关系和医学伦理决策等。
卫生法规:涉及卫生法律法规、医疗事故处理和医疗卫生管理等。
2020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大纲

物
第四单元
实验室诊断
3.心肌蛋白检测(cTnT、cTnI)
4.脑钠肽
1.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
七、免疫学检查
2.感染免疫(ASO、肥达反应)
3.肿瘤标志物(AFP、CEA)
4.自身抗体检查(RF、ANA)
1.一般性状(尿量、颜色、气味、比重)
八、尿液检查
2.化学检查(蛋白、糖、酮体)
3.显微镜检查(细胞、管型)
3.诊断内容及书写
4.尿沉渣计数
1.一般性状(量、颜色、性状、气味)
九、粪便检查
2.显微镜检查(细胞、寄生虫)
3.化学检查(隐血试验)
十、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1.浆膜腔积液分类及常见原因
2.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十一、脑脊液检查
1.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
2.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第五单元
心电图诊断
一、心电图基本知识
4.血小板计数
第四单元
实验室诊断
5.红细胞沉降率
6.C反应蛋白
1.出血时间
二、血栓与止血检查
2.凝血因子(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
间、血浆纤维蛋白原)
430
单元
细目
要点
1.蛋白质代谢(血清蛋白测定)
2.胆红素代谢
三、肝脏病实验室检查
3.血清酶及同工酶(ALT、AST、ALP、γ-GT、
LDH)
八、肺和胸膜检查
3.叩诊(叩诊音、肺下界)
4.听诊(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听觉语音)
5.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肺实变、肺气肿、胸
腔积液、气胸)
429
单元
细目
要点
1.视诊
诊断学基础考试大纲(临床骨伤中医针推)

《诊断学基础》课程考试大纲课程类型:专业课学分:8学分总学时:128理论学时:110 实验学时:18一、考试目的本考试为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中西医临床、中医临床、中医骨伤、针灸推拿专业学生《诊断学基础》课程考试,旨在认定其对该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考察学生是否具备临床医学的诊断的观念,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其学习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二、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指导思想:坚持课程标准,体现培养目标,确保试题质量,维护考试信誉。
体现《诊断学基础》学习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学可以为今后从事临床医学专业的临床医师在救治急、危、重病人方面奠定良好基础,并且为从事其他专业临床医师拓宽知识面。
基本原则:1、考试标准把握的准确性:即认知层次与考核目标一致;以一般普通高等学校或独立院校相同层次、相同专业的《诊断学基础》课程考试水平为标准。
2、试卷结构合理性:确保试卷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合理分布在试卷中的比例,试题难度排列及分布合理。
3、试题内容的科学性:试题内容和参考答案没有科学性的错误;没有学术上争议的问题。
在适当时,鼓励学生多元化或有创新的作答。
4、建议其中基本知识占80%左右,稍微灵活的题目占10%左右,较难题目占10%左右。
三、考试内容第一篇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1.发热的概念。
2.发热的发生机制:(1)致热源性发热。
(2)非致热源性发热。
3.发热的病因及分类:(1)感染性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4.发热的临床表现、热型及临床意义:(1)发热的分度。
(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3)热型及临床意义: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的热型特点及临床意义。
5.发热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及诊断方法。
考点:1.掌握发热的病因、热型、问诊要点。
2.熟悉发热的临床表现及检查要点。
第二节疼痛疼痛的概念及分类,头痛的病因、问诊要点及检查要点,胸痛的病因、问诊要点及检查要点,急、慢性腹痛的原因、问诊要点及检查要点,急腹症的概念。
考点:1.掌握头痛、胸痛及腹痛的病因、问诊要点。
2018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诊断学基础

2018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诊断学基础第一单元症状学细目一:诊断学基础要点:1.发热的病因2.发热的临床表现细目二:胸痛要点:1.胸痛的病因2.胸痛的问诊要点细目三:腹痛要点:1.腹痛的病因2.腹痛的问诊要点细目四:咳嗽与咯痰要点:1.咳嗽的病因2.咳嗽与咯痰的问诊要点细目五:咯血要点:1.咯血的病因2.咯血的问诊要点3.咯血与呕血的鉴别细目六:呼吸困难要点:1.呼吸困难的病因2.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3.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细目七:水肿要点:1.水肿的病因2.水肿的临床表现细目八:呕血与黑便要点:1.呕血与黑便的病因2.呕血与黑便的问诊要点细目九:黄疸要点:1.黄疸的概念3.各型黄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细目十:抽搐要点:1.抽搐的病因2.抽搐的问诊要点细目十一:昏迷要点:1.昏迷的概念2.昏迷的分度第二单元问诊要点:问诊的内容第三单元检体诊断细目一:基本检查法要点:1.常用触诊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2.叩诊的方法及常见叩诊音3.嗅诊常见异常气味及临床意义细目二:全身状态检查要点:1.体温测量2.脉搏检查3.血压测量4.发育判定5.营养状态检查6.意识状态判定7.面容检查8.体位检查9.步态检查细目三:皮肤检查要点:1.皮疹、皮下出血、蜘蛛痣、皮下结节检查2.水肿、皮下气肿和毛发检查细目四:淋巴结检查要点:1.浅表淋巴结检查内容2.局部和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细目五:头部检查要点:1.头颅形状、大小检查2.眼部检查(眼睑、结膜、巩膜、角膜、瞳孔、眼球)3.鼻部检查(鼻外形、鼻翼、鼻中隔、鼻腔、鼻窦)4.口腔(黏膜、牙、牙龈、舌、咽、扁桃体等)、腮腺检查细目六:颈部检查要点:1.颈部血管检查2.甲状腺检查3.气管检查细目七:胸壁及胸廓检查要点:1.常见异常胸廓2.胸壁及胸骨检查3.乳房检查细目八:肺和胸膜检查要点:1.肺和胸膜视诊(呼吸类型、频率、深度、节律)2.肺和胸膜触诊(触觉语颤、胸膜摩擦感)3.肺部叩诊4.呼吸音听诊(正常呼吸音、病理性呼吸音)5.啰音听诊6.胸膜摩擦音听诊7.听觉语音检查8.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肺不张及气胸) 细目九:心脏、血管检查要点:1.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2.心脏触诊(心脏震颤、心包摩擦感)3.心脏叩诊(心脏浊音界)4.心脏瓣膜听诊区5.心率听诊、心律听诊(早搏、房颤)6.心音听诊(正常心音、心音改变、喀喇音、奔马律及开瓣音)7.心脏杂音产生机制8.心脏杂音的特征9.心包摩擦音听诊10.血管检查及周围血管征细目十:腹部检查要点:1.腹部视诊(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2.腹部触诊(腹璧紧张度、压痛和反跳痛)3.腹内脏器触诊(肝、胆、脾、肾、膀胱)4.正常腹部可触及的结构,腹部肿块触诊5.腹部叩诊(叩诊音,肝、脾、膀胱叩诊)6.移动性浊音叩诊7.腹部听诊(肠鸣音、上腹部振水音、血管杂音)细且十一:肛门、直肠检查要点:1.肛门、直肠视诊2.肛门、直肠指诊细目十二:脊柱与四肢检查要点:1.脊柱检查(弯曲度、活动度、压痛与叩击痛)2.四肢、关节检查(形态、运动功能)细目十三:神经系统检查要点:1.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2.感觉功能检查、感觉障碍及其常见类型3.运动功能检查(肌力、肌张力、不自主运动、共济运动)4.中枢性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5.神经反射检查(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细目三:肝脏病实验室检查要点:1.蛋白质代谢检查(血清蛋白测定、血清蛋白电泳)2.胆红素代谢检查3.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ALT、AST、ALP、γ-GT、LDH)4.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查细目四:肾功能检查要点:1.肾小球功能检测(CCr、Cr、BUN、血β2-微球蛋白、GFR)2.肾小管功能检测(尿β2-微球蛋白、莫氏试验)细目五:常用生化检查要点:1.糖类检查2.血脂测定3.电解质检查细目六:酶学检查要点:1.血、尿淀粉酶测定2.心肌损伤常用酶检测(CK、CK-MB、LDH及其同工酶)3.心肌蛋白检测(cTnT、cTnI)细目七:免疫学检查要点:1.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测定2.感染免疫检测(AS0、肥达反应)3.肿瘤标志物检测(AFP、CEA)4.自身抗体检查细目八:尿液检查要点:1.一般性状检查(尿量、颜色、气味、比重)2.化学检查(蛋白、糖、酮体)3.显微镜检查(细胞、管型)4.尿沉渣计数细目九:粪便检查要点:1.一般性状检查(量、颜色、性状、气味)2.显微镜检查(细胞、寄生虫)3.化学检查(隐血试验、胆色素检查)细目十:浆膜腔穿刺液检查要点:1.浆膜腔积液分类及形成原因2.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要点细目十一:脑脊液检查要点:1.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2.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特点第五单元心电图诊断细目一:心电图基本知识要点:1.常用心电图导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心电图各波段的意义细目二:正常心电图要点:1.心电轴测定2.心电图各波段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细目三:常见异常心电图要点:1.心房、心室肥大2.心肌梗死及心肌缺血3.心律失常4.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第六单元影像诊断细目一:超声诊断要点:1.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2.常见疾病异常声像图细目二:放射诊断要点:1.X线检查方法2.CT、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应用3.呼吸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4.循环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5.消化系统疾病影像学检查及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6.泌尿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7.骨与关节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8.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第七单元病历与诊断方法要点:1.病历书写的格式与内容2.确立诊断的步骤及原则3.诊断内容及书写100%考点覆盖率: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热招中>>。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诊断学基础大纲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诊断学基础大纲一、诊断学基础概述A. 诊断学的定义和意义B. 诊断学在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中的重要性C. 诊断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二、中医诊断学基础A. 中医诊断的特点和原则1. 四诊合参的基本理论2. 中医辨证的方法和技巧B. 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概念1. 症状、症候、证候的含义和区别2. 中医病因学的基本理论C. 中医诊断学的常用方法1. 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2. 医案分析和病案记录的要点三、西医诊断学基础A. 西医诊断的特点和原则1. 从病因、病理、生理等方面进行诊断2. 西医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在诊断中的作用B. 西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概念1. 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的含义和作用2. 西医病因学的基本理论C. 西医诊断学的常用方法1. 详细病史的采集和分析2. 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技巧和要点四、中西医诊断学的比较与结合A. 中西医诊断学的差异和相同之处1. 中西医诊断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不同2. 中西医诊断学在疾病诊断中的互补作用B. 中西医结合诊断的实践和应用1. 中西医结合诊断的意义和优势2. 中西医结合诊断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五、诊断学基础的考试重点A. 中西医考试对诊断学基础的要求和考核方式B. 诊断学基础的核心知识点和常见考题解析C. 如何备考和提高诊断学基础的能力六、总结与展望A. 诊断学基础对中西医执业医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B. 今后诊断学基础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C. 综合中西医诊断学的理论和实践,提高临床诊断水平的建议结语:根据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诊断学基础是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从中医诊断学基础、西医诊断学基础以及中西医诊断学的比较与结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希望通过对诊断学基础的学习和理解,考生能够提高自身的诊断能力,在日后的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同时,也希望中西医结合诊断学的发展能够更加深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基础】中医执业-诊断学基础-问诊题库

第二单元问诊一、A11、下列不属于个人史的是A、社会经历B、习惯与嗜好C、冶游史D、职业和生活条件E、生育史2、下列问诊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首先进行过渡性交谈B、先问简单问题C、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D、当患者的回答与医师的想法有距离时可进行暗示性提问E、避免重复提问3、下列不属于既往史的是A、冶游史B、手术史C、预防接种史D、传染病史E、过敏史二、B1、A.月经情况B.生育情况C.冶游史D.家族遗传病史E.预防接种史<1> 、属于个人史的是A B C D E<2> 、属于既往史的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个人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出生地及居住地:注意出生地及居住地区与某种传染病或地方病的关系。
②生活与饮食习惯。
③过去及现在的职业及工种。
④冶游及性病史。
【该题针对“问诊”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问诊不可以进行暗示性提问。
【该题针对“问诊”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既往史包括以往健康状况的评价、预防接种及药物过敏史、患过何种疾病等。
【该题针对“问诊”知识点进行考核】二、B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个人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出生地及居住地:注意出生地及居住地区与某种传染病或地方病的关系。
②生活与饮食习惯。
③过去及现在的职业及工种。
④冶游及性病史。
【该题针对“问诊”知识点进行考核】【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既往史包括以往健康状况的评价、预防接种及药物过敏史、患过何种疾病等。
【该题针对“问诊”知识点进行考核】。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大纲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大纲第一单元绪论要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第二单元望诊细目一:望神要点:.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神乱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二:望面色要点:.常色与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其意义.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三:望形态要点:.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四:望头面五官要点:.望头发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面肿、腮肿及口眼(口呙)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目的脏腑分属,望目色、目形、目态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望口、唇、齿、龈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五:望皮肤要点:.望皮肤色泽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望斑疹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望水疱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望疮疡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六:望排出物要点:望痰、涕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八:望小儿指纹要点:.望小儿指纹的方法及其正常表现.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第三单元望舌细目一:舌诊原理与方法要点:.舌诊原理.舌诊方法与注意事项细目二:正常舌象要点: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细目三:望舌质要点:.舌色变化(淡白、淡红、红、绛、青紫)的特征与临床意义.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的特征与临床意义.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细目四:望舌苔要点:.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特征与临床意义.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细目五:舌象综合分析要点:.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舌诊的临床意义第四单元闻诊细目一:听声音要点:.音哑与失音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狂言、言謇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咳嗽、喘、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呕吐、呃逆、嗳气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太息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二:嗅气味要点:.口气、排泄物之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第五单元问诊细目一:问诊内容要点:.主诉的概念与意义.十问歌细目二:问寒热要点:.恶寒发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但寒不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寒热往来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三:问汗要点:.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四:问疼痛要点:.疼痛的性质及其临床意义.问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五:问头身胸腹要点:问头晕、胸闷、心悸、脘痞、腹胀、麻木、疲乏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六:问耳目要点:.耳鸣、耳聋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目眩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七:问睡眠要点:.失眠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嗜睡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八:问饮食与口味要点:.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除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九:问二便要点:.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十:问经带要点:.经期、经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闭经、痛经、崩漏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带下异常(白带、黄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三:常见脉象的特征与临床意义要点:.常见脉象的脉象特征及鉴别(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洪脉、细脉、滑脉、涩脉、弦脉、紧脉、缓脉、濡脉、弱脉、微脉、结脉、促脉、代脉).常见脉象的临床意义第七单元按诊要点:.按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按肌肤手足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按腹部辨疼痛、痞满、积聚的要点第八单元八纲辨证细目一:概述要点:八纲辨证的概念细目二:表里。
2024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

2024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2024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是指导考生备考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考试要求。
以下是大纲的一些主要内容: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学说、治则治法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中医的历史渊源、发展概况及基本特点等。
二、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核心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技能,以及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等辨证方法。
同时,还需要了解中医诊断的现代技术及其应用。
三、中药学中药学是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生需要掌握中药的性能、配伍禁忌、用法用量等基本知识,熟悉常用中药的名称、药性、功效、主治及用法用量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中药的炮制、贮存及中药的现代研究等。
四、方剂学方剂学是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方剂的组成原则、配伍禁忌、煎服方法等基本知识,熟悉常用方剂的名称、组成、功效、主治及用法用量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方剂的现代研究及其应用。
五、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是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重要考点。
考生需要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方法,包括感冒、咳嗽、哮喘、心悸、胸痹、不寐、胃痛、呕吐、泄泻、黄疸、水肿、淋证、癃闭、消渴、痹证、痿证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中医内科疾病的预防与调护。
六、针灸推拿学针灸推拿学是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针灸推拿的基本理论、操作技能及注意事项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针灸推拿的现代研究及其应用。
以上是2024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认真研读大纲,明确考试要求和内容范围,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提升。
同时,还需要多做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加强自己的应试能力和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面功能【字体:】【】【】
第一单元常见症状
细目一:发热
要点:
1.发热的病因
2.发热的临床表现
细目二:胸痛
要点:
1.胸痛的病因
2.胸痛的问诊要点
3.胸痛的体格检查要点
细目三:腹痛
要点:
1.腹痛的原因
2.腹痛的问诊要点
细目四:咳嗽与咯痰
要点:
1.咳嗽的病因
2.咳嗽与咯痰的问诊要点
细目五:咯血
要点:
1.咯血的概念
2.咯血的病因
3.咯血的问诊要点
4.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细目六:呼吸困难
要点:
1.呼吸困难的概念
2.呼吸困难的病因医学.教育网整理
3.肺源性呼吸困难与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
4.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
细目七:呕血与黑便
要点:
1.呕血与黑便的概念
2.呕血与黑便的病因
3.呕血与黑便的问诊要点
细目八:黄疸
要点:
1.黄疸的概念
2.各型黄疸的病因及其临床表现
细目九:抽搐
要点:
1.抽搐的概念
2.抽搐的病因
细目十:昏迷
1.昏迷的概念
2.昏迷的病因
第二单元问诊
要点:
问诊的内容
第三单元检体诊断
细目一:基本检查法
要点:
1.视诊的适用范围
2.触诊的方法及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3.叩诊的方法
4.五种叩诊音的特征及出现部位
5.听诊的注意事项
6.嗅诊时常见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
医学教育,网整理
细目二:全身状态检查
要点:
1.体温测量的方法、正常值
2.脉搏检查法、脉率的正常值及变异的临床意义
3.血压的测量方法、正常值及变异的临床意义
4.发育、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与步态的检查细目三:皮肤检查
1.皮肤颜色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2.皮疹、皮下出血、蜘蛛痣、皮下结节、水肿的临床意义细目四:淋巴结检查
要点:
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及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细目五:头部检查
要点:
1.头颅大小和形态异常的临床意义
2.眼睑、结膜、巩膜、角膜的一般检查
3.瞳孔及瞳孔反射的一般检查
4.外耳、乳突的一般检查
5.鼻外形及鼻窦的一般检查
6.口腔的一般检查
细目六:颈部检查
要点:
1.颈部血管的检查医学教育网整理
2.甲状腺、气管位置的检查法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细目七:胸部检查
要点:
1.胸部体表标志
2.常见异常胸廓的类型及临床意义
细目八:肺和胸膜检查
1.正常呼吸类型
2.正常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3.触觉语颤的检查方法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4.肺部病理性叩诊音的临床意义医学.教育网整理
5.正常三种呼吸音的特点及听诊部位,病理性呼吸音的临床意义
6.干、湿口罗音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7.胸膜摩擦音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8.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及气胸的典型体征
细目九:心脏、血管检查
要点:
1.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2.震颤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3.正常心浊音界和心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
4.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内容及正常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鉴别
5.舒张期奔马律的临床意义
6.常见心脏杂音及临床意义
7.心包摩擦音的听诊部位、特点及临床意义
8.周围血管征的临床意义
医学教育网整理
细目十:腹部检查
要点:
1.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2.腹部外形异常、腹壁静脉曲张和蠕动波的临床意义
3.腹壁紧张度、压痛和反跳痛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4.肝、胆和脾脏的触诊方法及异常的临床意义
5.移动性浊音的叩诊方法及临床意义
6.肠蠕动音和振水音的听诊方法及临床意义
细目十一:肛门及直肠检查
要点:
肛门、直肠视诊及指诊检查的内容
细目十二:脊柱与四肢检查
要点:
1.脊柱弯曲度、活动度、压痛与叩击痛的检查及异常的临床意义
2.四肢关节检查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细目十三:神经系统检查
要点:
常用神经反射检查法方法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第四单元实验室诊断
细目一:血液的一般检查
要点:
1.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的正常值及变化的临床意义
2.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的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细目二: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要点:
1.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的正常值及变化的临床意义
2.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查的正常值及变化的临床意义
3.常用血清酶测定的正常值及变化的临床意义
4.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细目三:肾功能检查
要点:
浓缩稀释试验、尿素氮、血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的意义、正常值与异常的临床意义
细目四:常用生化检查医学教.育网整理
要点:
1.血糖、血脂的正常值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2.淀粉酶、心肌酶测定的正常值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细目五:常用免疫学检查
要点:
抗链球菌溶血素"O"、类风湿因子、肥达反应、梅毒血清学检查及艾滋病病毒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细目六:尿液检查
要点:
尿液检查的内容、正常值及变化的临床意义
细目七:粪便检查
要点:
粪便检查的内容、正常值及变化的临床意义
细目八: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要点: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细目九:脑脊液检查
要点:
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五单元心电图诊断
要点:
1.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2.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3.心肌梗死、心室肥大及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医学教.育网整理
第六单元影像诊断
细目一:超声诊断
要点: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细目二:放射诊断
要点:
1.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及检查方法
2.呼吸系统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3.心脏增大的X线表现
第七单元病历与诊断方法
要点:
住院病历的内容及书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