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钙生物材料综述

合集下载

双相磷酸钙 tcp

双相磷酸钙 tcp

双相磷酸钙 tcp
答:双相磷酸钙(BCP)是一种生物活性材料,由两种磷酸钙(CaP)相组成:羟基磷灰石(HA)和β-磷酸三钙(β-TCP)。

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能够为新骨的形成提供支架。

同时,双相磷酸钙的降解性能也是其重要的特性之一,它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解,并被人体自然代谢。

在双相磷酸钙中,HA和β-TCP的比例以及制备工艺可以影响其物理和生物学性能。

例如,HA和β-TCP的比率可以调节双相磷酸钙的降解速度和程度。

另外,双相磷酸钙的多孔结构可以增加其表面积和骨传导性,有利于新骨的生长和整合。

双相磷酸钙材料在骨修复和再生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作为骨缺损的填充材料,用于治疗骨折、骨不连、颅骨缺损等。

此外,双相磷酸钙还可以与其他生物材料如胶原、生长因子等结合使用,以增强其骨诱导性和生物活性。

总之,双相磷酸钙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和降解性能的骨修复材料,在骨缺损治疗和骨再生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磷酸钙生物材料固有骨诱导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磷酸钙生物材料固有骨诱导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磷酸钙生物材料固有骨诱导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6l23(2)l442~445JBJoinedEng'"''.,'磷酸钙生物材料固有骨诱导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包崇云1,2A综述张兴栋审校1(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成都610041)2(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成都610064)摘要磷酸钙陶瓷因与骨的无机组成相似,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骨引导性,无抗原性,被广泛应用于骨缺损修复,但一直认为磷酸钙陶瓷是一类仅具有骨引导性,而无骨诱导性的生物活性材料.大量研究表明通过材料自身组成和结构优化,可赋予磷酸钙陶瓷骨诱导性.本文对磷酸钙骨诱导现象发现和确证,骨诱导过程和机制,影响骨诱导性的材料学因素和骨诱导与动物种属关系,骨诱导相关的间充质细胞来源,以及骨诱导性材料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磷酸钙生物材料骨诱导性及相关的研究方向予以展望.关键词磷酸钙陶瓷骨诱导性骨缺损修复体内组织工程ResearchDevelopmentandProspectofCalciumPhosphate BiomaterialswithIntrinsicoste0inductiVityBaoChongyun'ZhangXingdong1(WestChinaCollegeofStamotology,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41,China)2(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inBiomaterials,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64,Chi na) AbstractCalciumphosphatesceramicsarefrequentlyusedasbonesubstitutematerialsinclin icsbecausetheyaresimilartOtheboneinmineralphase,theyareofnoantigenicity,andtheyhavegoodbiocompatibilityaswellasexcellent0ste0c0nductivity,Thequestionastowhethercalciumphosphatebiomaterialspos sess0ste0inductivityhasbeendebatedforalongtime.UptOnow,extensivefundamentalstudiesandclinicalapplic ationhave demonstratedthatcalciumphosphateceramicswithspecialstructuremayinduceboneforma tioninsofttissue,In thispaperarereviewedthediscoveryandconfirmationofcalciumphosphatesceramicswithi ntrinsicosteoinductiVity,theprocessandmechanismofosteoinduction,andtherelationshipbetwee nosteoinductivityofcalciumphosphatematerialsandanimalspecies,themesenchymalstemcellsrelatedtOosteo induction,theapplicationof0ste0inductivebiomaterials.TheresearchesdirectedtowardtOthe0ste0induc ti0nofcalciumphosphateareprospected.KeywordsCalciumphosphatesceramicsOste0inductivityBonedefectreparationTissue engineeringinvivol引言不同原因所致各种类型骨缺损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美国有123万骨修复治疗的病人,其中骨移植的病人达到45万,耗资1200亿;我国无确切数字,估计接受骨缺损修复治疗的病人每年也多达数百万例.目前,临床应用的骨替代物局限于自体,异体,异种骨及各种异质骨替代材料.*973计划资助项目(G1999064760)A通讯作者.E?***********************自体骨是最好的替代物,但以牺牲健康组织为代价,"挖肉补疮";异体或异种骨移植存在免疫排斥及潜在传染疾病的可能;组织工程学的出现和发展为骨缺损修复带来了机遇,但为模拟体内复杂的生理环境于体外构建的活体组织,在应用于机体后是否出现细胞的恶变或无限增殖,尚缺乏依据,至今,组织工程化骨未被批准临床应用;各种异质骨替代材料应用仍是骨缺损修复的重要手段.磷酸钙陶瓷因与骨的无机组成相似,无抗原性,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骨引导性,在骨缺损修复中应用最广泛.当今生物材料发展和设计的原则是使其能充分调动机体自身第2期包崇云等.磷酸钙生物材料固有骨诱导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愈合,康复的能力,特别是赋予材料诱导组织和器官再生的生物功能,故固有骨诱导性磷酸钙材料及相关因素的研究在骨缺损修复中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磷酸钙生物材料骨诱导性2.1磷酸钙骨诱导现象发现和确证磷酸钙(Calciumphosphate)为钙与磷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因晶体结构及钙磷组成比(Ca/P)不同性能有差异.Ca/P比小于1.5的磷酸盐很不稳定,其溶解速率比新骨组织形成高很多,故它们不适于作骨代材料.临床最常应用的磷酸钙是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和磷酸三钙(Tricalciumphosphate,TCP).HA与组成人体骨骼和牙体硬组织的无机成分相同,且晶体微观结构类似.大量的实验及临床应用证明,HA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可与骨组织发生化学性结合,具有骨引导性(Osteoconduction),即材料植入骨环境中,骨组织能沿着植入体表面或内部孔隙攀附生长.多数文献报道HA无骨诱导性(Osteoinduction),即诱导间充质细胞向成骨分化的能力.HA早在1871年由R. Waroneton制得,20世纪70年代始用于临床,成为最常用的骨替代材料.TCP分子式Ca.(PO.),Ca/P原子比为1.5,化学组成与HA相似,但不是机体骨组织的矿物成分.TCP因烧结温度不同分为a一和两相,相转变温度为1120~1180℃,以下为TCP,以上为a—TCP.在模拟体液(SBF)中,a—TCP比~-TCP易解,比HA更易降解,在体内易被降解吸收.Merten和Wilfarg[2~将~-TCP和a—TCP植入微型猪(Goettingerminiaturepigs,GMPs)人工胫骨缺损区考察降解性,结果表明f}-TCP比a—TCP更易降解,降解产生的钙及磷酸根离子被周围巨噬细胞吞噬,也可被周围新生骨组织利用,刺激和促进更多新骨生成.对HA/TCP双相陶瓷,TCP的降解将利于在陶瓷表面再形成类似针状或片状的,相对稳定和活化的HA晶粒,产生优良的生物学效应引.磷酸钙作为最常用的骨代材料,对其研究较为深入.早在1911年,Wells在AchivesofInternal Medical一书中就提到:钙盐对骨发生具有促进作用.但关于磷酸钙陶瓷的大量研究,如Aoki,Hench等的工作都集中在HA的制备及应用领域的拓广, 评价方面,并一直认为磷酸钙陶瓷是一类仅具有骨引导性,而无骨诱导性的生物活性材料.1988年Heughebeart等【.]研究发现,没有添加任何生长因子或活体细胞的磷酸钙陶瓷植入动物非骨部位后, 其表面形成骨样沉积物.1990年Y amasaki报道植入狗皮下的多孔HA,其中有骨形成.1991年,张兴栋等和RipamontiE门分别报道植入狗2月和狒狒3,6,9月非骨部位的多孔HA中有新骨形成. 1992年,Toth和Klein均报道了磷酸钙陶瓷具有骨诱导性.之后,张兴栋研究组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资助下,对磷酸钙陶瓷骨诱导现象的确证,及其机理探讨作了大量深入系统的工作[8.9],并在2000年5月[zo3美国夏威夷举行的第六届世界生物材料大会上,主持了生物材料固有骨诱导性的专题讨论,使磷酸钙陶瓷具有骨诱导性的科学理论在国际上逐渐得到公认,同时为具有骨诱导性的磷酸钙生物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充分的依据,引导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并为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诱导性骨修复材料奠定基础.2.2磷酸钙骨诱导过程和机制结合Urist关于骨诱导发生的三个条件:(1)有骨诱导因子;(2)存在骨形成的前体细胞,即诱导因子作用的靶细胞;(3)适当的成骨环境;并在大量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张兴栋对磷酸钙(Ca—P)陶瓷诱导骨发生过程及机制提出假说.大量实验In.z2]观察到:①材料植入区血凝块形成,②血管长入及肉芽组织形成,⑧多形性细胞聚集,④成骨细胞分化及骨形成.骨诱导机制可能为:①材料对骨生长因子的吸附,提高局部浓度,诱导间充质细胞向骨前体细胞的分化,②材料提供骨形成的支架及空间,③材料降解为骨成熟提供所需的Ca,P离子.材料植入机体后, 与体液中的各种物质相互识别,吸附水,离子,蛋白等生物分子,发生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反应,并形成一个特殊的"生物修饰表面"及局部微环境,对细胞外基质,各种细胞因子,离子等生物分子的质,量进行再分配和重组,它们包含了生物材料的全部信息,并介导材料与细胞的作用.Ca—P陶瓷诱导骨发生过程:Ca—P植入机体非骨部位,吸附内源性骨生长因子,如BMPs等,诱使间充质细胞向材料内趋化,迁移——骨生长因子作用于间充质细胞相应受体——经细胞信号转导系统,引起级联放大效应——相关基因表达,间充质细胞骨向分化为骨母细胞——分泌骨细胞问特异性的粘连分子(骨粘连素等)——骨母细胞将具有类似自然骨特定化学组成和三维多孔结构的Ca—P陶瓷错位识别为自然骨, 停泊,黏附于其内表面——骨母细胞自分泌BMP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第23卷等生长因子,引起自身及相应细胞分化,增殖,成熟为骨.骨诱导过程及机制的提出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随后的研究也对各过程进行了一些确证.内源性BMPs存在,骨骼,肾脏,肺等器官正常状态下均具有分泌BMPs的功能,在血液中BMPs的含量为数ng/ml,一般对问充质细胞不产生效应,只有在一定的部位BMPs达到一定浓度时,才引起问充质细胞的骨向分化.邹萍等[13]经体外实验认为HA/TCP可强有力吸附BMP.Qu等[143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发现,靠近Ca—P陶瓷的细胞基质中有BMP-2和BMP一4的聚集,说明磷酸钙陶瓷对BMP的吸附在骨诱导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骨诱导发生后,推测是自分泌BMP促进新骨的继续发生,但此研究尚在进行中.Wang等[1采用不同组成的HA/TCP双相陶瓷与成骨细胞培养,考察与骨改建相关Rank基因的表达,说明不同理化性能磷酸钙陶瓷通过信号转导途径对骨形成和改建产生不同的效应.磷酸钙陶瓷骨诱导现象确证的研究从形态学向分子生物学水平深入,大量研究已从光镜(LM)水平,也有通过透射电镜(TEM)从形态学上确证磷酸钙陶瓷具有骨诱导性[1引.借助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有研究[1']对骨特征蛋白如I型胶原(Collagen typeI),BMP,骨涎蛋白(Osteosialoprotein)等表征,更早期地确证骨诱导的发生.关于磷酸钙陶瓷诱导成骨的形式,多数研究报道为膜内成骨;Bao等[17]观察到材料内长入组织的形态,成分与材料的骨诱导活性相关;骨诱导活性好的,细胞直接骨向分化;骨诱导活性差的,则先形成纤维组织,并见炎细胞浸润,再膜内或纤维化生形式成骨.外加BMP或成骨细胞的成骨过程为软骨化骨[1.'"].有资料称骨形成过程中,血供不足则形成软骨,而血供充分则直接成骨.2.3磷酸钙陶瓷骨诱导相关因素的研究2.3.1材料学因素用于骨诱导性研究的材料包括HA,a—TCP,TCP,a—TCP/HA,TCP/HA,(a+p)一TCP/HA等磷酸钙陶瓷,以及磷酸钙骨水泥,TiOz陶瓷和高分子材料PEo/PET.这些材料均为多孔的,磷酸钙陶瓷烧结温度1IO0~C~1250℃,由湿合成Ca,P粉料经H.oz发泡烧结而成.研究表明,化学组成,材料结晶度等对骨诱导性影响显着.磷酸钙陶瓷骨诱导性顺序由高到低为:HA/f}-TCP>HA/a—TCP>HA>~-TCP>a—TCP.物理形貌如材料的孔隙率,孔径,孔隙分布及其是否贯通等以及机械性能,对骨诱导性影响也很大.Yuan等.选择不同体系的磷酸钙陶瓷进行动物实验,认为具有相互贯通的大孔,并在大孔上有丰富的数微米至数十微米的微孔的陶瓷骨诱导性好.同时,植人体内后,易于在孔壁表面形成类骨磷灰石(Bonelike apatite,BLA),或预先在动态SBF中形成BLA的磷酸钙陶瓷具有良好骨诱导性[213.所以经特殊处理的TiO陶瓷和高分子材料PEo/PET也具有骨诱导性.BLA层是晶体结构不完善的碳酸化磷灰石, 在表面稳定的材料上不易形成,该结构层对骨生长因子的吸附,问充质细胞的趋化,诱导,骨组织细胞的黏附均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作为骨诱导性材料, 应具有高度活性的内表面和界面,以利细胞的黏附, 停泊,骨诱导发生;同时应具有相对稳定的多孔支架结构,保证材料内骨组织的发育成熟过程中,材料不发生塌陷.为优化选择骨诱导性材料,对影响骨诱导性的材料学因素仍在继续研究中.2.3.2动物种属用于骨诱导性研究的动物包括大鼠,兔,山羊,狗,猪,猴,狒狒等,同样的磷酸钙陶瓷在不同种属动物中骨诱导性不同,一些研究认为骨诱导现象易在灵长类,家猪和犬齿类动物中发生, 这可能同观察时期长短及评价标准相关,也可能与材料在不同动物体内物质交换,降解吸收情况不同有关,但缺乏实验依据.Bao等[17]将HA,a—TCP/ HA和p—TCP/HA三种磷酸钙陶瓷植入大鼠,兔和狗三种动物肌内,经统计学分析,进一步确证磷酸钙陶瓷骨诱导性具有材料因素和动物种属依赖性. 2.3.3骨诱导相关间充质细胞的来源不加任何生长因子或细胞的磷酸钙陶瓷植入动物非骨部位,1 周后材料内就观察到骨样细胞,1月后形成骨小梁,3月形成成熟骨.经光镜,透射电镜观察到[1¨,在Ca-P陶瓷大孔壁周环绕着毛细血管和问充质细胞,提示诱导成骨的问充质细胞来源可能为长人材料孔隙内的毛细血管周皮细胞(perieyte).但所来源问充质细胞可能不只一种,有研究经免疫组织化学推测来源于骨髓基质干细胞[2.关于骨诱导相关问充质细胞的来源目前仍不甚确切.2.4骨诱导性Ca—P生物材料应用研究自1965年Urist发现骨生长因子BMP以来,各国均投人大量的人力,财力对其制备和应用进行研究,但自今仍无十分可行的方法能有效地利用和控制BMP的骨诱导性,故没有一个国家批准其正式进入临床应用.根据ISO10993—1对40/60的TCP/HA进行生物学评价,表明其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性及生物相容性,即通过材料自身组成和结构的第2期包崇云等.磷酸钙生物材料固有骨诱导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445 优化可赋予其优良的骨诱导性,因此避免了为获取骨诱导性材料而加入外源性生长因子可能引起的细胞无限增殖或恶变.2O世纪9O年代末,张兴栋[2妇在骨诱导性Ca—P陶瓷材料学特征及生物学机理研究较为成熟的基础上,结合组织工程发展的现状,提出体内组织工程的概念.包崇云等[z33将体内骨组织工程描述为:体内骨组织工程是应用不外加生长因子或细胞而固有骨诱导性的生物材料,直接植入骨缺损区再生新骨,或在不影响机体功能非骨部位的自身组织内,构建形成含有活体组织细胞的骨替代物植入骨缺损区诱导骨再生.它与经典组织工程方法构建骨移植物不同在于:(1)没有使用经体外培养的细胞.(2)直接在机体自身环境内非病变区形成含有活体细胞的骨移植物.(3)可构建足够大的骨修复体,组织长入骨诱导性Ca?P陶瓷内部范围是孔径的1O倍.(4)可形成带血管蒂的组织工程化骨移植物,与显微外科技术结合,修复缺损骨.通过体外与成骨细胞复合培养表明,具有骨诱导性的HA/TCP较纯HA,生物玻璃或钛合金更能促进细胞分化,增殖和生长.体内较长时期的实验观察表明HA/TCP诱导所形成骨与自然骨形态和结构无差异.骨诱导性HA/TCP直接或经过体内组织工程化骨后,再辅与一定的骨固定技术可用于负重骨缺损修复[2'..张聪等[zs3将骨诱导性HA/TCP用于临床病例骨缺损治疗,获得良好的形态恢复和功能重建,X片复查发现HA/TCP在体内有一定的降解.3展望赋予材料诱导性,以充分调动机体自我康复的潜能,实现病损组织形态结构再生,功能重建,是当今生物材料设计的原则和发展的方向.兼顾生物学和力学性能,达到仿真"上帝造的"自体骨,是人工骨替代材料发展追求的目标.通过材料自身组成和结构优化制备的骨诱导性生物材料,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对钙磷生物材料骨诱导性及机理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今后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影响骨诱导性的材料学因素,研制和开发高骨诱导活性的材料;同时,以此为借鉴,探索软骨,肌腱等诱导性材料.(2)进一步探索骨诱导相关的间充质细胞来源,阐明其生物学机制.(3)基因水平评价骨诱导性材料生物安全性,为骨诱导性材料的应用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据.(4)拓宽骨诱导性材料的应用领域及探索应用技术,丰富体内骨组织工程的内涵.参考文献1SchnurerSM,GoppU,KuhnKD,eta1.Bonesubstitutes. Orthopade,2003l32(1)l22MertenHA,WihfangJ,GrohmannU.Intraindividual comparativeanimalstudyofalpha-andbeta—tricalcium phosphatedegradationinconjunctionwithsimultaneous insertionofdentalimplants.JCraniofacSurg,2001;12(1)t593QuS,ChenW,WengJ,eta1.Theearlydissolution—depositionofcalciumphosphateonthebiophasiccalcium phosphateceramicsindogsandrabbits.Bioceramics,1994l7I914HeughebaertM,LeGerosRZ,GinesteM,eta1. Physicochemicalcharacterizationofdepositsassociatedwith HAceramicsimplantedinnonosseoussites.JBipinedMater Res,1988l22I2575Y amasakiH.Heterotopicboneformationaroundporous hydroxyapatiteceramicsinthesubcutisofdogs.JOralBiol (Japan).1990l32I1906ZhangXD,ZouP,WuC,eta1.AstudyofporousblockHA ceramicsanditsosteogeneses.InlBioceramicsandtheHuman Body.EDbyRavaglioliandKrajewski.ElsevierApplied Science,1991l4087RipamontiU.Themorphogenesisofboneinreplicasofporous hydroxyapatiteobtainedfromconversionofcalciumcarbonate exoskeletonsofcora1.JBoneJointSurg,1991l73:6928ZY ang,HYuan,WTong.eta1.Osteogenesisin extraskeletallyimplanedporousphosphateceramics:variabilityamongdifferentkindsofanimals.Biomaterials,1996;17I21319YuanHP,deBruijinJD,LiYB,eta1.Boneformatininduced bycalciumphosphateceramicsinsofttissueofdogsIa comparativestudybetweenporousalpha-TCPandbeta—TCP.J MaterSci,MaterMed.2001l12(1)l7i0XingdongZhang,HuipinYuantK.deGroot.Calcium phosphatebiomaterialswithintrinsicosteoinductivity. Notebookofthe6thWorldBiomaterialsCongress,Hawaii, May.200011YuanH,KurashinaK?deBruijinJD,eta1.Apreliminary studyonosteoinductionoftwokindsofcalcinphosphate ceramic,Biomaterials,1999l20l17991ZHYuan,YLi,JDdeBruijin.eta1.Tissueresponsesof calciumphosphatecement:astudyindogs.Biomaterials, 2000:21l128313ZouP,HuangM,HuMF.eta1.Studiesonthemechanismof porous~-TCP/HAhi-phaseCeramicsinducedosteogenesis.J SichuanUniv(NaturSciEdit).1996;33(2)l155[邹萍,黄梅.胡明芬等.~TCP/HA双相多孔磷灰石陶瓷成骨机制的研究.四川大学(自然科学版).1996l33(2)l155](下转第454页;ContinuedonPage454)454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第23卷(11)t23E吴中朝,王玲玲,徐兰凤.艾灸对老年及老年前期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中国针灸,1996;16(11)t23] HuangC,ChenHP,ZhaoCY,eta1.EffectsonMoxibustiontoRat'shemorheology.ShanghaiJAcu—mox,1995;14(3)l130 [黄诚,陈汉平,赵粹英等.艾灸对老年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1995;14(3)130]ZhangYY,ZhaoCY,WangHY,etaLEffectson Moxibustiontoaging'shemorheologyandredcell deformability.ShanghaiJAcu—mox,1997I16(3):3[张英英,赵粹英,王虹英等.艾灸对老年人血液流变性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1997;16(3)t3]WuAC,WangLL,LiuYG,a1.Studyoneffectof Moxibustiononbloodapolipoproteinintheold?man.Chinese AcupuncturdkMoxibustion,1998I18(5)l261[吴中朝,王玲玲,刘跃光等.艾灸对老年人血液载脂蛋白研究,中国针灸, 1998;18(5)l261]WuZC,WangLL,XuLF,etaLStudyoneffectof Moxibustiononhypercholesterolemia,.ShanghaiJAcumox,201997;16(6)t5l"吴中朝,王玲玲,徐兰凤等.艾灸对高脂血症调脂作用的研究.上海针灸杂志,1997~16(6)t5]WuZC,WangLL,XuLF,eta1.EffectsonMoxibus-tionto testosteroneandE2ofaging'splasma,.ChineseAcuipunctur~8'~oxibustion,1996I16(8)l27[吴中朝,王玲玲,徐凤兰等.艾灸对老年人血浆睾酮,雌二醇的影响.中国针灸,1996I16(8)l27]WuZC.WangLL,LiuYG,eta1.Clinicalobservationon treatmentofpaininoldandmiddle—agedpersonswith moxibustionaccordingtostasissyndrome.Chinese Acupuncturd娴[oxibustion,1998I18(9)l523[吴中朝,王玲玲,刘跃光等.艾灸从瘀论治中老年痛症的临床研究.中国针灸,1998l18(9)l523]WangLL,WuZC,XuIf.Clinicalobservationonhealth moxibustionofdelayaging.ChineseAcupuncture&Moxibustion,1994;14(6)t18[王玲玲,吴中朝,徐兰凤.保健灸延缓老化作用的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94;14(6)18] (收稿t2003—11-12修回:2004—04—20)(上接第445页~ContinuedfromPage445)18SXQu,XGuo,ZJY ang,etaLlmmunolocalizationofthe osteogenicphenotypeinPMMAembeddedundecaldfiedHA/ TCPextraskeletalimplantantion,.HongkongProceedingof5th ^,sianSymposiumonBiomedicaIMaterials,2001I148 ChaoyuanWang,Y ourongDuan,BOBanMarkovic,etaL QuantitativeanalysisofosteoprotegerinandRANKL expressioninosteoblastgrownondifferentcalciumphosphate ceramics.KeyEngiMater,2004I254-256l713SXQu,YLeng,XGuo,eta1.Histologicalanduhrastructural analysisofheterotopicosteogenesisinporouscalcium phosphateceramics.JMaterSciL,2002;21l153CYBao,HLWang,HSFan,eta1.Statisticalstudyon0ste0inductivityofthecalciumphosphatewithdifferent physico-chemicalcharactersindifferentanimalspecies.The 7thWorldBiomaterialsCongress,Sydney,2004;516 HYuan,deBruijn,ZY ang,etaLUseofanosteoinductive biomaterialsasabonemorphogeneticproteincarrier.JMater Sci:MaterMed,2001:12l761KadiyalaS,Y oungRG,ThedeMA,eta1.Cultureexpanded caninemesenchymalstemcellspossessosterchondrogenic potentialinvivoandinvitro.CellTransplant,1997;6(2).12S2425YuanHP,deBruijinJD,ZhangporousglassceramicmadefromMaterRes,2001I58(3)l270XD,eta1.BoneinductionbyBioglass(r)(45S5).JBiomedChunhnDeng,Y ourongDuan,JiyongCheng,eta1.Theeffect oforganismsonformationofbone—likeapatheonporous calciumphosphateinsimulatedbodyfluid.KeyEngMater, 2003;240-242l81ZhangXD.The0ste0inductivity0fCa—Pbioceramicandthe potentialinclinic,.The2ndAsianbioceramicssymposium. ProceedingoftheAsianBioceramlcs,Gyeongju,2002:15?18 CBao,HFan,CDeng,eta1.Experimentalstudyon constructionofvascularizedbonegraftwithosteoinductive calciumphosphateceramicsinvivo.KeyEngMater,2004; 254.-256:801CongZhang,JianxWang,XingdZhang.Repairingsegmental bonedefectswithlivingporousceramicscylinderslan experimentalstudyindogfemoralfemora.JBiomedMater Res,2001;55l28ZhangCong,WangJianxin,ZhangXingdong.Repairingbone defectsusingbioactiveceramicslAclinicalreportsof40cases. JPorousMedia,2001I4(1)l89(收稿t2003-10--13修回t2004—04—07)。

磷酸钙生物陶瓷

磷酸钙生物陶瓷

磷酸钙生物材料一、引言生物陶瓷(Bioceramies)是指用作特定的生物或生理功能的一类陶瓷材料,即直接用于人体或与人体相关的生物、医用、生物化学等的陶瓷材料。

广义讲,凡属生物工程的陶瓷材料统称为生物陶瓷。

做为生物陶瓷材料,需具备如下条件:生物相容性;力学相容性;与生物组织有优异的亲和性;抗血栓;灭菌性并具有很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

生物陶瓷材料可分为生物惰性陶瓷、生物活性陶瓷和生物复合材料三类。

生物陶瓷材料因其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故一直倍受材料科学工作者的重视。

目前广泛应用的生物降解陶瓷为β- 磷酸三钙( 简称β-TCP),属三方晶系,钙磷原子比为1.5,是磷酸钙的一种高温相。

β-TCP 的最大优势就是生物相容性好,植入机体后与骨直接融合,无任何局部炎性反应及全身毒副作用。

其不足是高切口敏感性导致的低疲劳强度,较高刚性和脆性使其难以加工成型或固定钻孔。

基于仿生原理,制备类似于自然组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理想生物陶瓷,应该是生物陶瓷的一个发展方向。

磷酸钙盐生物陶瓷人工骨,虽然与骨盐的组成相同,但不同部位的骨性质是不尽相同的,为此组成和结构类似于骨骼连续变化的多孔磷酸钙陶瓷的研究是正在进行的非常有价值的课题。

对于可生物降解的磷酸钙生物陶瓷而言,磷酸钙陶瓷在体内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转变过程,即无机物的钙磷是如何转变成为生物体内的有机钙磷,其中是否存在一个晶型转变或晶型转变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材料降解后其产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途径以及各分支的量的关系等等也应引起材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磷酸钙陶瓷的制备工艺1、磷酸钙陶瓷粉末的制备制备块状磷酸钙陶瓷的第一步是磷酸钙陶瓷粉末的制备,主要有湿法和固态反应法!湿法包括:水热反应法、水溶液沉淀法以及溶胶凝胶法,此外还有有机体前驱热分解法、微乳剂介质合成法等各种制备工艺的研究目标是得到成分均匀、粒度微细的磷酸钙粉末。

各种制备工艺的研究没仪表是得到成分均匀、粒度微细的磷酸钙粉末。

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评价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医学材料,在人类医疗领域被广泛应用。

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为它与组织相容性高、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组织修复性。

因此,研究制备和性能评价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一、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的制备1.制备方法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的制备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烧结法。

这种方法需要将磷酸钙粉末放在高温下进行烧结,从而制备出陶瓷材料。

但这种方法存在粉末粒度不均匀、造成因热应力导致的缺陷等问题。

另一种是凝胶法。

这种方法将磷酸钙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在一起,形成凝胶后,通过干燥、煅烧等步骤得到目标材料。

该方法具有反应性好、制备出来的材料性能稳定等优点。

2.制备条件影响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性能的制备条件主要有三个:a.温度:温度是影响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的关键因素。

通常,在高温(1000℃以上)下,材料的结晶度更高。

b.时间:制备时间对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结晶度和晶粒大小也有影响。

较长的时间可以使晶粒更长、更宽。

c.成分:材料成分对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的物性和组织相容性有着极大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磷酸钙陶瓷包括单一的羟基磷灰石和尖晶石等复合材料。

二、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的性能评价1.生物相容性生物相容性是指一种材料与人体组织达到无伤害、无毒性、无过敏等健康标准的能力。

在生物陶瓷材料中,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是最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材料之一。

因为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与自然骨组织相近,故具有很高的生物相容性。

此外,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有良好的表面结构和热稳定性,不能被机体分解、吸收,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2.生物降解性生物降解性是指材料在体内可生物降解,即可被细胞吞噬分解,并最终形成骨基质。

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的高度生物相溶性、可吸收性和可促进组织修复特性是其特点之一。

通过控制材料的成分、制备工艺等条件,可以加强材料的生物降解性和组织相容性。

磷酸钙 光谱-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磷酸钙 光谱-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磷酸钙光谱-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磷酸钙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由磷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组成。

它具有多种形式,包括三聚磷酸钙(TCP)、氢氧磷酸钙(DCPA)和羟基磷灰石(HA)等。

磷酸钙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并且在维持人体酸碱平衡、参与神经传导和酶的催化等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磷酸钙具有多种优良性质。

首先,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使其成为骨修复和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材料。

其次,磷酸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抗溶解性,能够抵抗高温处理和化学腐蚀的侵蚀,使其在诸如陶瓷、涂层和催化剂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磷酸钙还具有良好的磷酸根离子储存能力,被广泛应用于肥料生产和环境修复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探讨磷酸钙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通过深入了解磷酸钙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磷酸钙知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章结构决定了文章的逻辑顺序和组织方式,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本文的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磷酸钙的性质2.2 磷酸钙的制备方法2.3 磷酸钙的应用领域3. 结论3.1 总结磷酸钙的特点3.2 对磷酸钙未来发展的展望3.3 结束语在文章结构的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本文的组织方式和每个章节的内容。

首先,引言部分将概述磷酸钙的重要性和本文的目的。

在概述中,我们将简要介绍磷酸钙的基本信息和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接下来,文章结构部分将具体说明本文的组织方式和各个章节的内容。

这对读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然后,我们进入正文部分。

在正文的第一个章节,即2.1节,我们将详细介绍磷酸钙的性质,包括其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结构特点等等。

磷酸钙结晶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磷酸钙结晶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磷酸钙结晶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磷酸钙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无机盐,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医学应用价值。

其在人体中起着建立和维持骨骼结构、牙齿形成、细胞信号传导等重要作用。

磷酸钙的结晶特点对于其生物学功能和医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磷酸钙的化学性质、晶体结构和形成条件等方面探讨其结晶特点,以期加深对磷酸钙的认识,为其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包括了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会对磷酸钙结晶特点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深入探讨磷酸钙的化学性质、晶体结构和形成条件。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展望磷酸钙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并进行结语。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磷酸钙结晶的特点,包括其化学性质、晶体结构以及形成条件。

通过对磷酸钙结晶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生物和医学领域的应用,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同时,通过揭示磷酸钙结晶的特点,也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启发,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能够对磷酸钙结晶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2.正文2.1 磷酸钙的化学性质磷酸钙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a3(PO4)2。

它通常呈现为白色结晶或粉末状物质。

磷酸钙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磷酸钙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化合物,但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溶解。

其在生物体内发挥重要作用,参与骨骼的形成和维持。

另外,磷酸钙还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营养补充剂和医药领域的药物成分。

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且不易被人体吸收,磷酸钙被广泛用于食品和药物加工中。

在工业领域中,磷酸钙也常被用作肥料、陶瓷和涂料等材料的原料。

总的来说,磷酸钙的化学性质使其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2.2 磷酸钙的晶体结构磷酸钙(Ca3(PO4)2)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矿物,其晶体结构对于了解其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磷酸钙 分子式

磷酸钙 分子式

磷酸钙分子式
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a3(PO4)2。

它是人体和动物骨骼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因此在医疗、牙科、陶瓷、肥料、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磷酸钙的分子结构是由钙离子和磷酸根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的。

磷酸钙晶体结构多样,包括羟基磷灰石、氟磷灰石、焦磷酸钙等。

其中,羟基磷灰石的化学式为Ca10(PO4)6(OH)2,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无机成分。

磷酸钙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例如鸟粪石、磷灰岩等。

人工合成的磷酸钙主要用作牙科陶瓷材料、生物医学材料、涂料、肥料等。

在牙科领域,磷酸钙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美观性,可用于制造牙齿修复材料和牙科陶瓷植入物。

在生物医学领域,磷酸钙可用于制备骨水泥、药物载体、人工骨和关节等。

磷酸钙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包括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等。

制备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所需的磷酸钙类型和应用领域。

例如,化学沉淀法可用于制备高纯度的磷酸钙粉末;溶胶-凝胶法可用于制备多孔磷酸钙陶瓷;微乳液法可用于制备纳米尺寸的磷酸钙粒子。

总的来说,磷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磷酸钙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磷酸钙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磷酸钙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磷酸钙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磷酸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的材料,它可以制备成各种形式,如颗粒、薄膜、涂层等,用于骨修复、植入物等方面。

在此,我将介绍磷酸钙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方面的知识。

一、简介磷酸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a3(PO4)2,是人体中重要的无机成分之一。

磷酸钙可以和人体中的蛋白质相结合形成钙磷酸盐矿物质,构成骨骼组织。

因此,磷酸钙材料广泛应用于人体骨骼修复、牙齿修复、骨植入物、神经再生等医学领域。

二、制备方法磷酸钙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很多,根据用途和生理学要求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出具有不同特性的磷酸钙材料。

下面介绍几种传统的制备方法:1. 热压法热压法是指将磷酸钙粉末放置于模具中,施加高压力并加热至高温进行烧结。

该方法制备的磷酸钙材料具有高密度、高结晶度和高生物相容性等优点。

但是,由于制备过程需要高温高压,使得加工容易变形,不易获得良好的形状和尺寸。

2.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指将磷酸钙前驱体溶解在溶剂中形成胶体,然后将胶体中的水分去除,最后热处理形成磷酸钙材料。

该方法制备的磷酸钙材料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和生物相容性,可以制备成各种形式。

3. 水热法水热法是指将磷酸钙前驱体放置于水中进行加热和压力处理,使得磷酸钙前驱体通过水热反应形成磷酸钙材料。

该方法制备的磷酸钙材料具有高结晶度、良好的形态和尺寸可调性。

三、应用1. 骨修复磷酸钙材料可以作为骨修复材料,可以与人体组织相容,并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骨再生。

这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创伤手术和牙科修复。

2. 植入物人工髋关节等高负荷植入物的使用,需要高性能、高生物相容性和可调控性,而磷酸钙材料具备这些特性。

因此,磷酸钙材料可作为医用植入物用于人体各个部位的修复。

3. 神经再生近年来,磷酸钙材料在神经再生领域上逐渐被重视。

磷酸钙材料可以培养神经细胞,并具有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因此可以作为神经细胞培养和修复的材料。

四、结论磷酸钙材料作为一种生物相容性强、成本低、可再生性好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骨修复、植入物、神经再生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磷酸钙生物材料骨诱导性1. 1磷酸钙骨诱导现象发现和确证磷酸钙(Calcium pho sphate) 为钙与磷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 因晶体结构及钙磷组成比(CaöP )不同性能有差异。

CaöP 比小于115 的磷酸盐很不稳定, 其溶解速率比新骨组织形成高很多, 故它们不适于作骨代材料。

临床最常应用的磷酸钙是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 ite, HA ) 和磷酸三钙(T ricalciumpho sphate, TCP)。

HA 与组成人体骨骼和牙体硬组织的无机成分相同, 且晶体微观结构类似。

大量的实验及临床应用证明, HA 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可与骨组织发生化学性结合, 具有骨引导性(O steoconduct ion) , 即材料植入骨环境中, 骨组织能沿着植入体表面或内部孔隙攀附生长。

多数文献报道HA 无骨诱导性(O steo induct ion) , 即诱导间充质细胞向成骨分化的能力。

HA 早在1871 年由RW aroneton 制得, 20 世纪70 年代始用于临床, 成为最常用的骨替代材料。

TCP 分子式Ca3 (PO 4) 2, CaöP原子比为115, 化学组成与HA 相似, 但不是机体骨组织的矿物成分。

TCP 因烧结温度不同分为A2和B2两相, 相转变温度为1 120~ 1 180℃, 以下为B2TCP,以上为A2TCP。

在模拟体液(SBF) 中, A2TCP 比B2TCP 易解, 比HA 更易降解, 在体内易被降解吸收。

M erten 和W ilfarg[ 2 ]将B2TCP 和A2TCP 植入微型猪(Goet t inger m in iatu re p igs, GM P s) 人工胫骨缺损区考察降解性, 结果表明B2TCP 比A2TCP 更易降解, 降解产生的钙及磷酸根离子被周围巨噬细胞吞噬, 也可被周围新生骨组织利用, 刺激和促进更多新骨生成。

对HA öT CP 双相陶瓷, TCP 的降解将利于在陶瓷表面再形成类似针状或片状的、相对稳定和活化的HA 晶粒, 产生优良的生物学效应[ 3 ]。

磷酸钙作为最常用的骨代材料, 对其研究较为深入。

早在1911 年,W ells 在A ch ives of In ternalM edical 一书中就提到: 钙盐对骨发生具有促进作用。

但关于磷酸钙陶瓷的大量研究, 如Aok i、Hench等的工作都集中在HA 的制备及应用领域的拓广、评价方面, 并一直认为磷酸钙陶瓷是一类仅具有骨引导性, 而无骨诱导性的生物活性材料。

1988 年Heughebeart 等[ 4 ] 研究发现, 没有添加任何生长因子或活体细胞的磷酸钙陶瓷植入动物非骨部位后,其表面形成骨样沉积物。

1990 年Yam asak i[ 5 ]报道植入狗皮下的多孔HA , 其中有骨形成。

1991 年, 张兴栋等[ 6 ]和R ipamon t i[ 7 ]分别报道植入狗2 月和狒狒3、6、9 月非骨部位的多孔HA 中有新骨形成。

1992 年, To th 和Klein 均报道了磷酸钙陶瓷具有骨诱导性。

之后, 张兴栋研究组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 资助下, 对磷酸钙陶瓷骨诱导现象的确证, 及其机理探讨作了大量深入系统的工作[ 8, 9 ] , 并在2000 年5 月[ 10 ]美国夏威夷举行的第六届世界生物材料大会上, 主持了生物材料固有骨诱导性的专题讨论, 使磷酸钙陶瓷具有骨诱导性的科学理论在国际上逐渐得到公认,同时为具有骨诱导性的磷酸钙生物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充分的依据, 引导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并为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诱导性骨修复材料奠定基础。

1. 2磷酸钙骨诱导过程和机制结合U rist 关于骨诱导发生的三个条件: (1) 有骨诱导因子; (2) 存在骨形成的前体细胞, 即诱导因子作用的靶细胞; (3) 适当的成骨环境; 并在大量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张兴栋对磷酸钙(Ca2P) 陶瓷诱导骨发生过程及机制提出假说。

大量实验[ 11, 12 ] 观察到: ①材料植入区血凝块形成, ②血管长入及肉芽组织形成, ③多形性细胞聚集, ④成骨细胞分化及骨形成。

骨诱导机制可能为: ①材料对骨生长因子的吸附, 提高局部浓度, 诱导间充质细胞向骨前体细胞的分化, ②材料提供骨形成的支架及空间, ③材料降解为骨成熟提供所需的Ca、P 离子。

材料植入机体后,与体液中的各种物质相互识别, 吸附水、离子、蛋白等生物分子, 发生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反应, 并形成一个特殊的“生物修饰表面”及局部微环境, 对细胞外基质、各种细胞因子、离子等生物分子的质、量进行再分配和重组, 它们包含了生物材料的全部信息, 并介导材料与细胞的作用。

Ca2P 陶瓷诱导骨发生过程: Ca2P 植入机体非骨部位, 吸附内源性骨生长因子, 如BM P s 等, 诱使间充质细胞向材料内趋化、迁移——骨生长因子作用于间充质细胞相应受体——经细胞信号转导系统, 引起级联放大效应——相关基因表达, 间充质细胞骨向分化为骨母细胞——分泌骨细胞间特异性的粘连分子(骨粘连素等) ——骨母细胞将具有类似自然骨特定化学组成和三维多孔结构的Ca2P 陶瓷错位识别为自然骨, 停泊、黏附于其内表面——骨母细胞自分泌BM P 等生长因子, 引起自身及相应细胞分化、增殖、成熟为骨。

骨诱导过程及机制的提出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随后的研究也对各过程进行了一些确证。

内源性BM P s存在, 骨骼、肾脏、肺等器官正常状态下均具有分泌BM P s 的功能, 在血液中BM P s 的含量为数ngöm l,一般对间充质细胞不产生效应, 只有在一定的部位BM P s 达到一定浓度时, 才引起间充质细胞的骨向分化。

邹萍等[ 13 ]经体外实验认为HA öT CP 可强有力吸附BM P。

Q u 等[ 14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发现, 靠近Ca2P 陶瓷的细胞基质中有BM P22 和BM P24 的聚集, 说明磷酸钙陶瓷对BM P 的吸附在骨诱导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骨诱导发生后, 推测是自分泌BM P促进新骨的继续发生, 但此研究尚在进行中。

W ang等[ 15 ]采用不同组成的HA öTCP 双相陶瓷与成骨细胞培养, 考察与骨改建相关Rank 基因的表达, 说明不同理化性能磷酸钙陶瓷通过信号转导途径对骨形成和改建产生不同的效应。

磷酸钙陶瓷骨诱导现象确证的研究从形态学向分子生物学水平深入, 大量研究已从光镜(LM ) 水平, 也有通过透射电镜(TEM ) 从形态学上确证磷酸钙陶瓷具有骨诱导性[ 16 ]。

借助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有研究[ 14 ] 对骨特征蛋白如É型胶原(Co llagentypeÉ ) 、BM P、骨涎蛋白(O steo sialop ro tein) 等表征, 更早期地确证骨诱导的发生。

关于磷酸钙陶瓷诱导成骨的形式, 多数研究报道为膜内成骨; Bao 等[ 17 ]观察到材料内长入组织的形态、成分与材料的骨诱导活性相关; 骨诱导活性好的, 细胞直接骨向分化; 骨诱导活性差的, 则先形成纤维组织, 并见炎细胞浸润, 再膜内或纤维化生形式成骨。

外加BM P 或成骨细胞的成骨过程为软骨化骨[ 18, 19 ]。

有资料称骨形成过程中, 血供不足则形成软骨, 而血供充分则直接成骨。

1. 3磷酸钙陶瓷骨诱导相关因素的研究1. 3. 1材料学因素用于骨诱导性研究的材料包括HA、A2TCP、B2TCP、A2TCPöHA、B2TCPöHA、(A+ B) 2TCPöHA 等磷酸钙陶瓷, 以及磷酸钙骨水泥、T iO 2 陶瓷和高分子材料PEOöP ET。

这些材料均为多孔的, 磷酸钙陶瓷烧结温度1 100℃~1 250℃, 由湿合成Ca、P 粉料经H2O 2 发泡烧结而成。

研究表明,化学组成、材料结晶度等对骨诱导性影响显著。

磷酸钙陶瓷骨诱导性顺序由高到低为: HAöB2TCP >HAöA2TCP> HA > B2TCP> A2TCP。

物理形貌如材料的孔隙率、孔径、孔隙分布及其是否贯通等以及机械性能, 对骨诱导性影响也很大。

Yuan 等[ 9, 20 ]选择不同体系的磷酸钙陶瓷进行动物实验, 认为具有相互贯通的大孔, 并在大孔上有丰富的数微米至数十微米的微孔的陶瓷骨诱导性好。

同时, 植入体内后,易于在孔壁表面形成类骨磷灰石(Bone likeapat ite, BLA ) , 或预先在动态SBF 中形成BLA 的磷酸钙陶瓷具有良好骨诱导性[ 21 ]。

所以经特殊处理的T iO 2 陶瓷和高分子材料PEO öP ET 也具有骨诱导性。

BLA 层是晶体结构不完善的碳酸化磷灰石, 在表面稳定的材料上不易形成, 该结构层对骨生长因子的吸附, 间充质细胞的趋化、诱导, 骨组织细胞的黏附均起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作为骨诱导性材料, 应具有高度活性的内表面和界面, 以利细胞的黏附、停泊, 骨诱导发生; 同时应具有相对稳定的多孔支架结构, 保证材料内骨组织的发育成熟过程中, 材料不发生塌陷。

为优化选择骨诱导性材料, 对影响骨诱导性的材料学因素仍在继续研究中。

1. 3. 2动物种属用于骨诱导性研究的动物包括大鼠、兔、山羊、狗、猪、猴、狒狒等, 同样的磷酸钙陶瓷在不同种属动物中骨诱导性不同, 一些研究认为骨诱导现象易在灵长类、家猪和犬齿类动物中发生,这可能同观察时期长短及评价标准相关, 也可能与材料在不同动物体内物质交换、降解吸收情况不同有关, 但缺乏实验依据。

Bao 等[ 17 ]将HA、A2TCPöHA和B2TCPöHA 三种磷酸钙陶瓷植入大鼠、兔和狗三种动物肌内, 经统计学分析, 进一步确证磷酸钙陶瓷骨诱导性具有材料因素和动物种属依赖性。

1. 3. 3骨诱导相关间充质细胞的来源不加任何生长因子或细胞的磷酸钙陶瓷植入动物非骨部位, 1周后材料内就观察到骨样细胞, 1 月后形成骨小梁, 3 月形成成熟骨。

经光镜、透射电镜观察到[ 16 ] , 在Ca2P 陶瓷大孔壁周环绕着毛细血管和间充质细胞, 提示诱导成骨的间充质细胞来源可能为长入材料孔隙内的毛细血管周皮细胞(pericyte)。

但所来源间充质细胞可能不只一种, 有研究经免疫组织化学推测来源于骨髓基质干细胞[ 22 ]。

关于骨诱导相关间充质细胞的来源目前仍不甚确切。

1. 4骨诱导性Ca-P 生物材料应用研究自1965 年U rist 发现骨生长因子BM P 以来, 各国均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对其制备和应用进行研究, 但自今仍无十分可行的方法能有效地利用和控制BM P 的骨诱导性, 故没有一个国家批准其正式进入临床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