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4篇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4篇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4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结合实际操作,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2、在理解小数意义的基础上学会读小数和写小数,并分清与整数读写的区别。

3、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正方形纸片、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师:请大家用最响亮的声音告诉老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与哪个季节有关?生:春天。

师:对,春天来了,瞧,(课件展示)花儿绽放了,蝴蝶飞来了,人们也纷纷走到了户外。

看,画面上的老太太在读报纸呢,一直蝴蝶从她的身边飞过,它看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1千瓦时的电可以让电动车运行千米。

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1千瓦时的电可以让电动车运行千米。

师:是个什么数?生:小数。

二、合作探究1、教学小数的读写师:你还会读其他的小数吗?课件出示一组小数。

指名学生读。

如果都读对了给自己适当的鼓励。

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

然后分组讨论:小数的读法和整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讨论后回答汇报。

教师小结:小数点前面的数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后面的按照数字出现的顺序去读。

师:打搅会读小数了,那你会写小数吗?生:会。

课件出示零点四七四点一三十二点四零五学生自由写--交流--集体订正。

2、教学小数的意义师:大家既然都见到过小数,那想一想都是在哪里见到的:生举例生活中的小数(超市的货架上、小票上、课本上等等)师:大家都是善于观察、乐于发现的好孩子。

那你知道元是什么意思吗?生:1角。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师出示正方形的纸,然后让学生图出元。

生操作然后汇报。

师生共同通过课件展示来理解1角=元,然后拓展到2角。

师操作让学生回答表示的是多少元。

师:我还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你能表示出3角吗?涂一涂。

北师大版四下1.2《小数的意义(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下1.2《小数的意义(二)》教学设计
14. 小数的读写法有哪些注意事项?请详细说明。
15. 小数的应用有哪些?请列举出三个。
16. 小数的分类是什么?请详细说明。
17. 小数的改写是什么?请详细说明步骤。
18. 小数的性质有哪些?请列举出三个。
19. 小数的应用有哪些?请列举出三个。
20. 小数的比较大小方法是什么?请详细说明步骤。
21. 小数的读写法有哪些注意事项?请详细说明。
介绍与小数相关的拓展知识,如小数在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小数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小数的收获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初步知识,包括小数的读写法和基本的比较大小。此外,学生还了解整数的计数单位,这为本节课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奠定了基础。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四年级的学生对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兴趣,尤其是那些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学生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思考能力。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喜欢通过实践活动和互动交流来学习,对于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更容易接受。
1. 小数的计数单位: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等,以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2.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等,小数的大小就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等。
3. 小数的读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写法来读写,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家人们找到的5篇小数的意义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数的意义篇一(第2-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生活中的小数(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二、小数的意义1、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2、小组交流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5、归纳小数的意义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三、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8篇)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8篇)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8篇)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8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一【学习内容】小数的意义和产生,课本50—51页内容。

【学习目标】1、我能通过观察知道小数的产生。

2、我能通过分析明白小数的意义。

3、我知道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学习重难点】小数的意义和计算单位及进率【学习流程】一、知识链接谈话引入: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二、探究新b知。

1、探究活动:认真阅读教材第50、51页内容,结合“导学案”中的学习提示,先自主探究,再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初步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温馨提示:(1)能你测量课桌的长度和宽度吗?测量时发现了什么?(2)、你知道米尺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吗?它的每一份用分数怎样表示?(3)、你能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吗?(4)、你能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数吗?(5)、你能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00的分数吗?(6)、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7)、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8)、小数的计算单位和分数的计数单位有什么不同之处。

2、我会总结:(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3、解决问题:(1)0.457,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2)一个小数由5个1、3个0.1、6个0.01组成,这个小数是()三、课堂巩固:1、判断:(1)0.40里面有4个0.01()(2)35克=0.35千克()2、把小数改写成分数0.90.090.03593、括号里能填几?你是怎么知道的?(1)、0.3里面有()个,0.09里面有()个;0.08里面有()个。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小数的意义(二)-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小数的意义(二)-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小数的意义(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了解小数的意义;•学习小数的读法;•能够用口算的方法进行小数的加减。

二、教学重难点1.小数的理解和读法;2.小数的加减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小数的读法PPT、小数加减的游戏、小数的悟思案例等教学工具;2.学生准备:数学课本、笔、纸等学习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答上节课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引导学生回忆小数的读法,并解释一些不确定的读法。

2. 新知讲解(20分钟)1.小数的意义:–拿出一张10*10的乘法表,让学生找到最小的单位,问它是多少,学生回答百分之一;–让学生画出十个正方形,并把一个正方形分成10份,问学生每份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回答百分之一;–让学生想一想,百分之一表示几个零加一个一,再让学生想一想,如果往这百分之一里加一份,那就变成了多少,学生回答是0.01+0.01=0.02。

2.小数的读法:–让学生朗读小数的各个部分,并解释小数点的作用;–提醒学生读小数时注意一些特殊情况;–通过小数的读法PPT展示多组小数,并让学生实践读法。

3.小数的加减法:–以小组形式进行小数的加减游戏,让学生体验口算小数的加减;–展示小数的悟思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解法。

3. 操练(1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小数加减的练习;•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

4. 总结(5分钟)•概括小数的意义、读法和加减法;•提醒学生需要反复练习,加深记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讲解了小数的意义、读法和加减法,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些知识。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在小数的加减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

下一节课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巩固知识。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案(通用10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案(通用10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案(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案篇1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情景操作认识平角和周角,使学生建立平角、周角概念。

2.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周角、平角形成过程及与各种角的关系,把钝角范围补充完整。

3.能正确画平角和周角,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周角。

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平角、周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平角、周角形成过程并会叙述。

教学准备:活动角、纸扇、一张纸。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1、①师: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的记忆力,拿出一张白纸,在黑板上演示,像老师这样对折一次,再对折一次。

指着角问同学:这是什么角?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回答:1、量角器量的2、三角板对比的板书:直角等于90度②师:比90度角小的角是什么角?生回答后,板书:锐角小于90度③师:比90度角大的角是什么角?生回答后,板书:钝角大于90度2.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两位新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角并板书:平角、周角(彩笔)。

快来打声招呼吧!3.读一读,平角、周角。

你知道什么?生回答:角的度数!边在哪边?今天我带同学们一起走进平角周角。

二、探究新知1.平角你们想当魔术师吗?举起纸,这是90度角,翻过来,指着角,这是什么角?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画上直角符号,让同学们也画上直角符号。

变!这就是平角,听!平角大声跟同学们说:我是平角,我愿意跟同学们交朋友。

同学们,你们也变,认真看平角,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快说给同学们听,一定要认真听,互相补充。

学生展示,板书:一平角=2直角=180度。

两条边在第一次折痕上引导学生说,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就叫做平角。

让学生拿出活动角,转动时,注意角的一边不动,另一边绕着角的顶点旋转成平角。

小数的意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数的意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数的意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小数的意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 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归纳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学会如何读取小数。

2. 掌握如何书写小数。

3. 理解小数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小数的实际应用场景(如体重、市场价格等),引导学生思考小数的意义,并与分数进行对比。

2. 探究小数的读法(15分钟)自然读法:“点”左边数字按整数的读法,右边数字按个位、十位、百位...的读法。

如:3.14读作“三点一四”,0.8读作“零点八”。

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小数的自然读法规律。

规则读法:“点”左边数字读作整数,右边数字读作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如:3.14读作“三十四百分之一十四”,0.8读作“零点八”。

引导学生发现小数读法的规律,并总结规则读法的要点,以加深对小数读法的理解。

3. 小数的书写(1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小数的写法(如0.5、0.25、0.375等),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的书写规律。

从图形上可以看出,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按十进位制进行排列的。

教师讲解小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并通过例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4. 小结小数的意义(10分钟)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小数的意义:1)小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表示整体被等分后的结果。

2)小数常用于表示所有的数字,可以表示整数和小数部分。

5. 拓展与应用(10分钟)课堂活动1: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学生通过举例,将小数转化为分数,并写出读法。

然后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并写出读法。

课堂活动2:小数的比较给出几个小数,要求学生判断大小关系。

6. 练习与巩固(1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完成小数的读写,比较大小等练习题。

同时推荐一些相应的练习题辅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2《小数的意义(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2《小数的意义(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2《小数的意义(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数的意义(二)》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

教材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小数的组成,小数点的作用,以及小数和整数之间的关系。

内容安排上,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组成,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小数的产生过程,体会小数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小数和整数之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在理解和应用小数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小数的组成理解不深,对小数点和整数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不够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小数的组成,体会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和整数之间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组成,体会小数的意义。

2.让学生理解小数点的作用,理解小数和整数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小数的组成,体会小数的意义。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小数点的作用,理解小数和整数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小数的组成,体会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和整数之间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

2.准备小数点卡片和小数组成卡片。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实例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实例中都涉及到小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数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呈现小数的组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小数点的作用是什么?小数点左边和右边的数字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组成,体会小数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用小数点卡片和小数组成卡片进行操作,进一步理解小数的组成,体会小数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探究新知
1、量黑板的长度是2米36厘米。
2、教师提出问题:黑板的长度用了两个单位, 谁能用合适的单位表示出黑板的长度吗?
3、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先小组交流,各小组选代表汇报。
4、引导质疑、讨论
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
5、小组活动:
学生分小组讨论把厘米换算成米作单位应该怎样表示,方法可以多样化。
生:1米=100厘米,36厘米占1米分成的100份当中的36份,如果用小数表示就是0.36厘米,这样黑板的长度可以表示为2.36米
师小结:由于米、分米、厘米都是十进制,所以可以直接用分母为10或100的这种分数来表示,或用小数表示。
三、精讲例题
用小数表示质量。
课件出示书第4页鹌鹑蛋和鸵鸟蛋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千克?
六、课堂作业:
书第5页第2-4题
分层作业布置1、填空:
0.5小时=( )分
0.8小时=( )分2、指出0.125米每一位是几,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如:
讨论交流完成。
四、当堂训练。
1、出示24.375,指出这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每位分别是什么?小数部分的每一位是几?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0.4里面有( )个0.1,0.025里有( )个0.001。
4.8中的4在( )位上,表示( )个( );8在( )
位上,表示( )个( )。
0.36是由( )个0.1和( )个0.01组成的。
单元标题: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授课时间:20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会进行单名数和复名数单位之间的换算。2、过程方法:经历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改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和将多少克改写成用“千克”作单位的小数过程后,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
难点
重点“通过 探索单位换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难点:单名数和复名数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准备
米尺、表格、课件
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二)36厘米=0.36米
12克=0.012千克
500克=0.5千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揭示课题,收集数据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现在请学生代表量一下我们的黑板有多长,并记录下来。
0.175是由1个( )、7个( )和( )个0.001组成的。
3、独立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
学生完成后说说是怎么想的,全班交流。
4、独立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4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拓展训练
完成课本第5页5题。
0.3时为什么不是3分?它与之前长度单位换算小数有什么不同?
五、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在单位间的转化时要注意什么,请想一想你有什么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