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氧缺血损伤过程中环氧合酶2的作用及机制
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

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
作为目前临床应用的非甾体抗炎药,产生活性主要抑制的环氧合酶有两种亚型COX-1和COX-2。
COX-1是原生酶,其功能是促进胃黏膜PGS的合成,具有细胞生理调节功能,对消化道黏膜起保护作用。
而COX-2则是诱导酶,接受刺激诱导而使其水平快速增加,进而在炎症部位促进致炎PGS大量生成,导致炎症的发生。
目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布洛芬等由于对COX-1和COX-2缺乏选择性,久用会引起胃出血、胃溃疡。
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是开发具有强大抗炎作用且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的COX-2选择性抑制药。
如20世纪90年代末上市的塞来考昔和罗非考昔,大量的药物尚在进一步研制之中。
但塞来考昔和罗非考昔均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使死亡率增高。
环氧合酶2

时间更短分别为0.5 h和1.5 h,血浆中药物曲线下
面积和峰浓度与剂量成正比,并与止痛作用起效和
维持时间密切相关。临床常用剂量为40 rag/次,静
脉给药。
罗非昔布主要用于缓解骨关节炎症状和体
征,缓解疼痛及原发性痛经[2 2】,对COX一2的选择性
术期镇痛满意度,提高围术期镇痛质量。虽然治疗
浓度的帕瑞昔布钠可维持胃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血
小板介导的正常凝血状
态,但仍应避免长时间治疗。
给予本品可能使过敏反应增加,应慎用于磺胺类药
物过敏史的患者心¨。该药半衰期短仅为为0.3~
NSAIDs明显减少,从而丰富了临床治疗的手段。
但个别COX一2抑制剂如万洛(Vioxx)在使用过程
中曾出现严重的心血管等不良反应,因此COX一2抑
制剂在临床应用时,应加强其上市后特别是不良反
应等安全性再评价口]。本文据此对该类药物的临床
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用机理
在病理条件下,各种组织细胞受到刺激后释放
抑制作用很高,胃镜下消化道溃疡发生率与安慰剂
组相似啪]。Langman MJ等研究提示,罗非昔布所
致的胃肠道出血不良反应率很低,较非选择性环氧
合酶抑制药具有更高的胃肠安全性[z 4|。但近年来
研究表明该药可增加栓塞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2004年9月美国默克公司主动将其撤出全球市场。
口服给药,骨关节炎起始剂量为12.5 mg/d,可增加
速转变成活性物伐地昔布,伐地昔布是高选择性
COX-2抑制剂,人源化COX重组酶试验显示,对
实验性脑出血大鼠出血灶周组织环氧合酶-2的表达

环 氧 合 酶 一2 cc oye ae一2, O 一2 是 ( yl xg ns o CX ) 催 化花 生 四烯 酸 生成前 列 腺素 和血 栓 素 A 2的关键 酶 , 炎 症 导 致 细 胞 毒 性 的关 键 因子 _ , 以介 导 是 可 许 多病 理生 理过 程 , 在生 理 状 态下 以极 低 拷 贝数 表 达 。各 种损 伤 因素 ( I 如 L一1 I 6、 、 L一 I L一8 T 、N—F ) 均可诱 导 C X一 O 2表 达 , 成 前 列 腺 素及 各 种 炎 症 生 介质 , 引起 炎症 反 应 。C X一2的作 用 在 脑 梗 死 及 O 脑缺 血 再 灌 注 中研 究 较 多 , 出 血 中 研 究很 少 , 在 本
髓 ,y fn I u. Dp r eto erl y h itH si lo in U &  ̄t。C agh n n— e ,LU Q n eat n f N uo g ,Te Fr o t J i n e i m o s pa f l y hn cu
102 ,C ia YN P 30 1 h ; I n Dp r n o’erl y Hi n in r i il o i l H ri 102 , hn eat tJN uo g , eog agPo n a s t , ab 506 C i e m o l j v c H pa n a
魏 亚芬 , 殷 萍, 刘 群
【 摘要 】 目的
义。方法
探讨实验性大 鼠脑出血后出血灶周脑 组织环氧合酶 一 ( O 2 的表达 及其意 2 C X一 )
正常对照组及出血对侧组脑组织几 乎无 C X一 O 2表 达 , 脑 出 血 灶 周 的 脑 组 在
采用 自体注血法制作脑 出血模型 , 免疫 组织 化学染 色检测 脑出血后不 同时间点 出血灶周组 脑出
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提高心血管安全性的抗炎机制探讨

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提高心血管安全性的抗炎机制探讨新一代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降低了NSAIDs药物的胃肠道副作用,但由于选择性抑制COX-2导致PGI2与TXA2之间的失衡以及舒张血管作用NO的减少,最终提高了心血管风险。
在病理条件下,活性氧(O-·2等)诱导血管内皮功能障碍O-·2激活NF-κB诱导促炎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增加收缩血管作用的ET-1,TXA2等,减少舒张血管作用的PGI2,NO等,而O-·2与NO 生成ONOO-进一步氧化损伤,并降低NO的生物利用度。
NO-NSAIDs和NO-Coxibs药物通过引入NO供体(-ONO2)提高NO的水平,NSAIDs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COX-2增强抗炎活性以及降低胃肠道副作用,如果引入中药活性成分的抗氧化结构提高NSAIDs药物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清除活性氧保护血管内皮正常功能,提高NO的生物利用度,有利于提高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的心血管安全性。
标签: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环氧合酶-2(COX-2);一氧化氮(NO);内皮功能障碍;抗氧化活性;心血管安全性非甾体抗炎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治疗炎症、疼痛、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方面具有确定的抗炎镇痛作用,但长期服用会导致胃溃疡和胃出血等严重副作用。
新一代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可明显降低胃肠道副作用,但又提高了心血管方面的危险[1]。
我国有着深厚的中医药用药经验,从中药活性成分中筛选结构进行修饰来解决问题,已成为我国新药研究的优势和特色。
1 环氧合酶抑制剂提高NSAIDs药物的心血管风险1.1 NSAIDs药物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都具有较高的心血管风险2004年,美国默克公司将选择性COX-2抑制剂——罗非昔布(商品名:万络)从全球市场召回,引发了昔布类药物具有心血管风险的“类效应”争论[2],选择性COX-2抑制剂虽然有良好的胃肠道安全性,但比传统的NSAIDs药物有更高的心血管风险[3-5]。
环氧合酶在神经变性疾病神经元进行性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环氧合酶在神经变性疾病神经元进行性损伤中起重要作用高俊鹏;孙珊;李文伟;赵虹;蔡定芳【期刊名称】《生理科学进展》【年(卷),期】2008(039)003【摘要】环氧合酶(COX)是非甾体抗炎药的主要作用靶点.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被发现至今,COX已被证实广泛参与炎性反应过程.小胶质细胞是介导"神经炎性反应"的主要细胞类型,过去十年中,COX通路参与小胶质细胞激活及神经变性过程的机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对该领域的新近研究成果予以论述,并以三大神经变性疾病,即阿尔采末病(AD)、帕金森病(PD)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为例,对COX在其发病中的作用加以阐释,突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神经变性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总页数】7页(P214-220)【作者】高俊鹏;孙珊;李文伟;赵虹;蔡定芳【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200032;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神经病学研究室,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200032;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神经病学研究室,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200032;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神经病学研究室,上海200032;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437;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200032;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神经病学研究室,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02【相关文献】1.环氧合酶-2在大鼠酒精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J], 易辉;王新;苗继延;樊代明2.气管切开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中的重要作用 [J], 王鑫;马楠3.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在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J], 张爱萍; 吕进; 张莹莹; 姜卫剑4.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脑组织中MMP-9的表达与神经元损伤 [J], 宋林杰;张秀萍;王翀;董亚南;姜勇;赵洪洋;朱贤立5.进行性延髓麻痹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测定的意义 [J], 高奎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氧合酶2的作用

环氧合酶2的作用
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一种与炎症和生理调节有关的酶,主要参与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的代谢。
它与另一种同属于环氧合酶家族的COX-1有一些不同,主要在于它的表达受到炎症和刺激的调控,而COX-1则是一种常规表达的酶。
COX-2主要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
1.炎症调节: COX-2在炎症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炎症是一种生理反应,通常伴随着局部组织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COX-2的表达在炎症反应中被上调,它参与合成一种称为前列腺素的类脂质化合物。
前列腺素在炎症中起到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流、调节免疫反应等作用。
2.生理调节: COX-2还参与一些生理过程的调节,如维持正常肾功能、卵巢周期和对神经系统的调控。
在这些生理情境下,COX-2的表达是受到精密调控的。
3.肿瘤和癌症: COX-2的过度表达与一些肿瘤和癌症的发展有关。
实验研究表明,COX-2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以及促使新血管生成等机制,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生长。
因此,COX-2抑制剂被研究作为一种潜在的抗肿瘤治疗策略。
总体而言,COX-2是一个重要的调控酶,其在炎症、生理调节和一些疾病状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它的作用广泛,COX-2的调控和抑制机制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抗炎药物,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一些选择性COX-2抑制剂,已被广
泛用于治疗炎症和疼痛等症状。
环氧合酶-2基因-1195〉A多态性位点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

nm
a f f i l i a t e d t o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B e i j i n g 1 0 0 0 4 9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 T o s t u d y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e e n s i n g l e n u c l e o t i d e p o l y mo r p h i s ms( S N P s ) o f - 1 1 9 5 G > A o f c y c l o o x y g e n a s e 一 2 ( C O X一 2 ) g e n e a n d A s p i r i n r e s i s t a n c e( A R )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i s c h e mi c s  ̄ o k e( I S ) . Me t h o d s :
环氧合酶的生理功能_概述及解释说明

环氧合酶的生理功能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环氧合酶是一类重要的酶,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在许多生物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它可以催化一系列重要的反应,从而参与细胞代谢和调控系统平衡,并在免疫调控和心血管健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深入了解环氧合酶的生理功能对于我们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机制以及研究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概述环氧合酶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生物代谢过程中的参与情况。
接下来,我们将更详细地探讨环氧合酶在免疫调控领域的作用,包括免疫反应调节机制、在炎症过程中表达和活性变化以及环氧合酶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
随后,文章将着重介绍环氧合酶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包括其在血栓形成和血管收缩调节中的作用,以及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发展的关联角色。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内容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和环氧合酶作为潜在心血管药物治疗靶点的展望进行讨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概述环氧合酶的生理功能,并详细解释其在免疫调控和心血管健康中的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环氧合酶的生理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重要酶类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机制,从而为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药物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意见。
此外,本文还将探讨目前存在的知识空白,并对未来环氧合酶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推测,以期为该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深入探索提供参考。
2. 环氧合酶的生理功能2.1 定义与特点环氧合酶是一类重要的酶,它在生物体内起着关键的生理功能。
环氧合酶属于氧化还原酶家族,其主要功能是将底物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稳定可逆的环氧化物。
它具有广泛的分布和多样性,包括多种亚型,如环氧合酶1(COX-1)和环氧合酶2(COX-2)。
2.2 参与生物代谢过程环氧合酶参与调节多种生物代谢过程。
其中,COX-1主要在维持正常生理状态下发挥作用,如通过产生前列腺素维持胃肠道黏膜完整性、调节血小板聚集和保护肾脏功能等。
而COX-2因其诱导表达特点,在炎症和损伤等异常情况下显得更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引言 环氧合酶 " # $%$&’’(%)*+,-*."! /01." 2 , 为诱导型环氧合酶,
缺血模型中,缺血后 AV C:+,/01." CME? 在半暗带和未受损的 脑 扣带回表达增强, "P ; 时仍维持较高水平 ", $ 。 E’),[, 等 "#- $ 发现, 缺血后 /01." CME?、蛋白质和反应产物表达明显增强,同时 /01." 蛋白表达增多的细胞多位于梗死边缘。而 F,-*$’&, 等的研 究发现 /01." 的表达均位于神经元突起内, 而这些神经元位于正 常和梗死组织的交界区。其急性期表达也可以位于小胶质以及毛 细血管内皮细胞中 "##( #! $ 。
万方数据
!""# $%&$ ’ ()*% +# *$ ’ $,&- . / !!!" #$%&’(" &)* !"#$$%&’%$( +,-." &)*
赵聪敏 > 等 M 脑缺氧缺血损伤过程中环氧合酶 ’ 的作用及机制
! "#$
!"#$% 基因缺陷鼠的研究发现其对抗中枢神经损伤的能力增 强, 同样提示 !"#$% 于脑损伤中的重要作用
! "#$
中国临床康复 第 ! 卷第 " 期 +--#C-$C-) 出版 -"($./. 0#&1$*2 #, -2($()*2 3."*4(2(5*5(#$6 7*1)" 8 9::; <#2= > ?#= @
・综述・
脑缺氧缺血损伤过程中环氧合酶 ! 的作用及机制!
赵聪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温恩懿
赵聪敏 ! 温恩懿,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 重庆市 "###$% 赵聪敏 ! , 男, 汉族, 河南镇平县人, &’(" 年生, &’)’ 年解放军第三军医 大学硕士毕业,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从事小儿脑损伤治疗与康复研 究。 *+,- .("/ &0$1 2-3 电话: 4 )056$50(6&&&)6
"# $
目前已经证明了在脑缺氧
缺血损伤中存在许多重要的细胞及分子方面的损伤因素,如兴奋 性氨基酸的兴奋毒性及自由基的毒性作用、一氧化氮以及氧自由 基等 "#% . #’ $ 。近期许多研究认为 /01." 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 \*&&*% 等 "#) $ 通过将建立的人类 ; # /01 2 ." 转基因鼠给予神经 兴奋性过表达刺激后,神经的 ; # /01 2 ." 过表达增强了兴奋性氨 基酸兴奋毒性的强度以及破坏性,并与早期快反应基因 $.B’- 及 在体外神经细胞 ]:B."HS 增强表达相一致。=87,D-- 等 "#! $ 研究发现, (^,:+,8*) 浓度诱 培养实验中, 通过调高谷氨酸盐以及海人草酸盐 导了 /01." CME? 产生并伴以活性前列腺素的生成, 并在中毒剂 量时 /01." 产生达到峰值; 使用谷氨酸盐抑制剂可以完全抑制海 人草酸盐诱导的 /01." 的表达,部分的抑制谷氨酸盐诱导的 /01." 的表达;使用 /01." 抑制剂 GU_ 可以完全抑制谷氨酸盐 对培养的神经细胞的神经毒性,并阻止约 OVI E L 甲基 L G L 天 门冬氨酸介导的神经毒性。提示 /01." 与兴奋中毒密切相关, 有 可能是为谷氨酸盐兴奋中毒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或途径。 /01." 催化产物为有活性的前列腺素类化合物,有认为 /01." 可能是脑缺血后氧自由基产生的主要机制 ! 通过引起
#" # $%&’# 与脑缺氧缺血损伤的相关性
目前研究提示其广泛参与了缺氧缺血致严重脑损伤过程,本文 重 点 综 述 了 缺 氧 缺 血 性 脑 损 伤 的 /01." 机 制 的 研 究 进 展 和 /01." 选择性抑制剂可能的治疗前景。 "
!" !
环氧合酶概述
环氧合酶
环氧合酶 # $%$&’’(%)*+,-*! /01 2 , 又称前列腺素
1 线晶体衍射衍射发现 /01 分子结构中含 A 个折叠型单 元:! 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主要参与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 的启动与维持。 含血红素 " 细胞跨膜连接部分。 # 酶催化区域, 依赖环氧合酶和过氧化酶活性基团。其中环氧合酶形成长疏水 性 的 管 道 型 结 构 中 含 有 非 甾 体 类 抗 炎 药 物 (+’+.-8*7’:9 ,+. 的作用位点。 /01." 与 /01.> 相 E=?FG-) 8:.:+B&,CC,8’7% 97D)-, 比有 H>I 同源性,其酶的活性部位结构也不同,因此药物对两 类异构体存在选择性的差异 " ! $ 。
!" # 环氧合酶 #
>J "J >
环氧合酶 " 的一般特性
/01." 最初是通过分子差异
GE? 氧化损伤导致神经细胞死亡 " #- $ 。 Y’7:’^, 等 " #* $ 的实验证明 /01." 机 制 亦 与 一 氧 化 氮 介 导 的 神 经 损 伤 相 关 。 通 过 对
筛选从 =AKA 成纤维细胞基因库中分离出来 ! 之后又从其他多
3 4 5 合 成 酶 # 67’-8,)&,+9:+ -%+8;,-*! <3= 2 。 分 为 : 结 构 型 (/01.> ) ,存在于大多数组织中,不受诱导剂或类固醇激素影 (/01." ) 响; 诱导型 , 受配体诱导或受糖皮质激素抑制, 在大多 数组织中以极低拷贝数表达。 /01 是催化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 腺素以及血栓素的限速酶 ! 其活性对控制前列腺素类物质的合 成 ! 有着重要作用。 其催化步骤为: ! 花生四烯酸在 /01 催化下 生成前列腺素 3! 。 " 前列腺素 3! 在过氧化物酶催化下进一步 生成为前列腺素 5! 。 # 前列腺素 5! 受下游细胞特异性酶作用 下生成不同终产物, 如血栓素 ?! 、 前列腺素 @! 等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收稿日期: +--$ ( && ( +# 修回日期: +--$ ( &+ ( +$ , -) 0 12 .
白细胞介素 L >、 肿瘤坏死 种组织中克隆出 /01." 基因。脂多糖、 因子等许多炎症刺激因子均可诱导 /01." 的基因表达, 而 /01.> CME? 刺激前后表达均不变。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从转录及翻译 但不会影响 /01.> "% $ 。说明 /01." 作为一种重 水平抑制 /01.", 要酶, 存在与机体损伤及炎症的密切关系。 >J "J " 环氧合酶 " 分子生物学特性 /01." 在细胞内主要分布 于枢纽位置 L 核孔复合体周围,可以调节主要信息物质出入细胞 核。人和大鼠的 /01." 基因分别位于 &N "O! ".&N "OJ A 和 &N "P.&N 人和鼠的同源性为 HAI 。于鼠 O Q 端转录起始位点上游序列分 "O; 析出 A 处可能与炎症、 细胞凋亡等过程启动有关的序列结构 "& $ , 分 别为: 与 ?KU !于 L OH R L PS T6 含有重叠的 /M@ 元件和 @.T’(, 和 C%$ 转录因子家族密切相关。 "于 L PV> R L AWA T6 含有 EU.X (Y’8:B) 核转录因子的机序或模体 。由于 EU.X 激活不需蛋白质合 成,所以 /01." 能够快速有效的转录。#于 L >P" R L >AP T6 含 已证实 /01." CME? 的转录是非环己酰亚胺依 EU.FZ.H 位点 "’( ) $ 。 赖性, 追加丝裂原并不会增加 /01." CME? 的表达, 说明 /01." CME? 的转录启动是典型的即早基因模式 "*( + $ 。 # 环氧合酶 # 与脑缺氧缺血损伤 研究发现, 在大鼠缺氧
! "# $
。
既往的大多数的非选择性 !"# 抑制剂对 !"#$% 的亲和力 较低 & 导致吲哚美辛和阿司匹林等在一些脑缺血研究中出现阴 性结果 ! "%& ’( $ 。目前, 已有多种 !"#$% 选择性抑制剂已经应用于 临床中如类风湿关节炎等 ! ’" $ , 而对于脑损伤的临床应用尚待开 展,已有实验证实, 应用 !"#$% 选择性抑制剂 ’()*+ 可以使梗 (%* , - ) 死面积明显缩小, 其中脑皮质面积缩小达 并可减轻 ., 缺血后 /01% 的增加, 说明可以明显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 "( $ 。 而另 一种 !"#$% 选择性抑制剂 (!2+3%2 同样可以减少梗死面积, 并 可以抑制海马 !43 神经元的迟发性死亡以及可显著抑制缺血 后 5’4 单链损伤 ! ’’ $ 。实验并证明 !"#$% 选择性抑制剂在缺血 后 - 6 延迟用药时仍有脑保护作用 ! 小结 其具 !"#$% 是与脑缺氧缺血损伤关系密切的一种重要的酶, 体机制尚未阐明。 !"#$% 是否是为脑缺氧缺血损伤中的一个重要 的中间环节或分支因素,仍需进一步研究。新近的研究提示 因此对于 !"#$% 以 !"#$% 密切参与了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过程, 及其选择性抑制剂的研究, 可以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