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校园搞笑小品剧本——历史课本剧《新文化运动》
高中历史必修三《新文化运动》虚拟历史教学情景剧PPT

• 天气有点凉,二芹就在院子里的藤下读了 一天。晚上的时候有点发烧了,母亲准备 了清水、烧纸,还请来了村里的神婆给二 芹治病。以前从不为这种事发火的哥哥怒 了,“这是迷信的做法,会害了她的。” 哥哥气冲冲的赶走了神婆,出去给二芹买 了药。
(二) 与册子相伴(1918年)
• 等假期放完,哥哥就回学校去了。二芹一直 惦记着那本小册子,她央求哥哥等这种小册 子出来就寄给她一本。因为她听哥哥说那本 小册子因很受欢迎不易买到,即便她知道它 就是上海刊印,只是她一个女孩子不好到处 乱跑。 • 5月的时候她看到小册子上刊了一个叫鲁迅 的写的《狂人日记》,很是好看。以前看的 都是文言文,很让她费解,而这个《狂人日 记》是用白话文写的,很容易读懂。
这时,二芹喜爱的小 册子有什么变化?
小组成员:阿依努尔•买买提、刘泓梅、 马骁、马文明、梁孝龙、陈燕、陈锦 华、赵婷、付婷、马晓红
• 哥哥归来后发生了哪些变 化?你觉得产生这些变化 的原因是什么?那本小册 子叫什么名字?
《狂人日记》跟二芹以前看 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Fra bibliotek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 ①主张“仁”:“仁者,爱人”、“已所 不欲,勿施于人”(和谐社会、以德治 民),即要求统治者能体贴民情,爱惜民 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 矛盾;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 杀。 • ②维护“礼”:“贵贱有序” • ③要改良:制度因时而变。
(三)二芹的疑惑(1919年)
• 到这时,二芹已经断断续续看了两年的小册子 了,她看到有个李大钊的说“尊孔复古思想其 实就是帝制复活的先声,批判尊孔复古思潮, 其实就是反对复辟”。还有个叫陈独秀的说: “三纲五常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 则,都是‘奴隶之道德’”。她不明白孔子犯 了什么要批判他,也不明白“三纲五常”为什 么是“奴隶之道德”。
八年级历史 新文化运动

3、主要阵地在哪里?
《新青年》、北京大学
探二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认 一 认
陈独秀 李大钊
内容
反义词填空:
(1)新文化运动提倡 提倡 科学 反对 (2)提倡 民主 反对 专制 迷信 ; ;
新文化运动 的新阶段
我要考考你!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我要考考你!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A.《青年杂志》的创办 B.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C.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 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
返回
我要考考你!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①《新青年》 ②《万国公报》 ③《民报》 ④北京大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新文化运动的新阶段
1、什么时候进入的新阶段?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
2、新阶段有什么新特点?
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3、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谁?他有什么作品?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哪 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器物) 第二阶段: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制度) 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
思想革命
新文学 ,反对 旧文学 。
文学革命
(一)思想革命
读一读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 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 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 切的黑暗。” ——陈独秀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课本剧]
![新文化运动[课本剧]](https://img.taocdn.com/s3/m/3f9219a1f524ccbff1218494.png)
第15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本剧课本剧《商人吴老板的一天》(第一幕,背景:1915年,上海街头)陈独秀(下简称陈)与友胡先生(下简称胡)上,裹紧衣服。
报童上:“号外,号外,袁大总统拜祭孔庙,号召全国尊孔复古。
”另一报童上:“号外,号外,北京各界民众成立‘公民请愿团’,上书袁大总统要求改民主共和制为君主立宪制。
”陈:“唉,又是袁世凯搞的闹剧!这中国虽美其名曰在共和国体制下,实际上老百姓却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胡:“是啊,这袁世凯复辟称帝之心一日不死,这中国就不能指望享受一日真正的民主共和!”商人吴低头急上,撞上陈,陈:“哎哟。
”吴:“哟,这不是陈先生么,瞧我这急得,不好意思,真不好意思!”鞠躬行礼。
“这位是?”陈:“原来是丰盛商行的吴老板啊,这位是我的朋友胡先生。
您这么急着是?”吴:“哦,我不是做面粉和纺织品生意的嘛,这两年自从换了孙总统和袁总统做了皇帝之后……”胡:“做了皇帝?他们这是叫总统,不叫皇帝!”吴:“嗨,不就换个称呼么,一样,一样!不过自从他们上了台,对我们工商业到很是支持,我的生意是越来越好做了。
这段时间又赶上欧洲在打仗,对面粉和纺织品的需求量很大,我的生意也就做到国外去了。
这不,赶着去和一个外国人签合同呢。
哎哟,光顾着说了,要迟到了,先走一步,再聊,再聊。
”陈:“吴老板走好,祝你马到成功!”吴:(远远回答)“谢谢。
”胡:“唉,这辛亥革命算是白革命了,这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都传播了这么多年,居然还有人认为总统就是皇帝。
”陈:“是呀。
看来我国的维新也好,复古也好,共和也好,帝制也好,只不过是政府党与在野党的斗争,而百姓就像隔岸观火,根本就是无动于衷啊。
”胡:“嗯,要想救中国、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制度,还得先得进行思想革命,真正地去唤醒民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看样子我们必须做些什么来为辛亥革命补补课了。
”陈:“是呀,这辛亥革命只知道宣扬新思想,却不知道应该先破除旧思想!嗯,我要创办一份杂志,既要宣传新思想,更要破除旧思想!这份杂志叫什么名字好呢?”胡:“国家未来的希望应该在广大青年身上,不如就叫《青年杂志》吧!”陈:“《青年杂志》?好名字,就叫《青年杂志》!”(第二幕,背景:吴商人家)吴商人妹上:“哥,你回来啦,生意谈成了吗?”吴:“你说呢?”吴妈:“偶弥陀佛,上天保佑啊!”吴:“妈,看把你乐得!妈,你看,这快过年了,我回来的路上好不容易从钱半仙那儿求了一副春联,等过年的时候贴上。
五四运动话剧(通用3篇)

五四运动话剧(通用3篇)话剧一:《革命的火种》角色:陈独秀: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后来创办中国共产党鲁迅:当时的著名作家,思想启蒙者小乔:一位热血青年,加入了五四运动程子立:一个资产阶级学者,对五四运动持保守态度场景:北京大学校园,五四运动期间剧情梗概:该剧以北京大学为背景,通过展示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揭示了青年学生们为国家独立和民主革命而奋斗的历程。
第一幕:开幕式上,陈独秀发表演讲,呼吁学生们走出固守旧有封建观念的桎梏。
小乔被鲁迅的演讲深深感动,决定积极参与运动。
第二幕:广场上,学生们开始集会并举行示威游行。
小乔遇到了程子立,他对五四运动持怀疑态度。
小乔与程子立展开激烈辩论,最终让程子立也对运动产生了新的思考。
第三幕:学生们举行大规模罢课行动,学校内外秩序混乱。
小乔和鲁迅一起参与组织学生活动,呼吁全国的学生们一起加入这场革命。
第四幕:五四运动的声音传遍全国各地,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广场上,陈独秀等人发表了几个重要的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推翻封建统治。
第五幕:五四运动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一些封建势力开始对学生们进行压制和迫害。
小乔在与警察的激烈冲突中被捕,但他的坚定信仰激励了更多的人。
总结:通过这场话剧,观众可以感受到五四运动的激情和影响力。
他们将了解到五四运动的重要性,以及勇敢青年们为追求民主和自由以及改变国家命运所付出的努力。
话剧二:《五四的呐喊》角色:胡适: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梁启超:著名的中国民主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李大钊:五四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林觉民:孤儿,满怀激情的革命者,为推翻清朝而奋斗场景:北京大学校园,五四运动期间剧情梗概:该剧以北京大学为背景,通过几位青年代表的故事,展示了五四运动对中国学生思想觉醒和社会变革的重大影响。
第一幕:开幕式上,胡适首先发言,呼吁学生们追求真理和自由,进行反帝爱国斗争。
随后,梁启超和李大钊陆续发表了激情澎湃的演讲。
五四主题舞台剧剧本

五四主题舞台剧剧本剧名:《鲁迅与五四》人物角色:1.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2.胡适:新文化运动倡导者3.陈独秀:新文化运动领袖4.潘光旦:五四运动参与者5.陈寅恪:五四运动参与者6.蔡元培:五四运动支持者7.张慈元:五四运动学生代表8.演员1、演员2、演员3场景一:中学教室(演员1、演员2、演员3坐在教室里,正在热烈地讨论)演员1:你们有没有听说过鲁迅先生?他的作品真是有趣又犀利!演员2:当然听说过,我读过他的《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真是让人思考。
演员3:鲁迅先生在文学上有什么突出贡献?演员1:他将现实主义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并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演员2:鲁迅的作品发出了呐喊,唤醒了人们对于社会现象深刻的反思。
(鲁迅走进教室)鲁迅:你们在讨论什么?演员3:我们在讨论您的作品和您对于现实的批判。
鲁迅:非常高兴听到这样的讨论。
文学应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人们思考和改变。
场景二:梁启超书院(胡适、陈独秀、潘光旦、陈寅恪、蔡元培围坐在书院讨论)胡适:五四运动是青年一代的抗议和反抗,标志着中国新文化的崛起。
陈独秀:我们需要追求摆脱束缚的自由,要求反而受到批评,这是可笑的。
潘光旦:我们要以自由和平等为基石,减少传统封建观念的限制。
陈寅恪:我们要重视民族独立和国家强大的意义,这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蔡元培: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新一代的精英,使中国重新崛起。
场景三:北京大学校园(张慈元带领其他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张慈元:我们要声讨不平等条约,争取民族独立!学生们:抗议不平等条约!争取民族独立!(鲁迅、胡适、陈独秀、潘光旦、陈寅恪、蔡元培围观学生们的示威)鲁迅:这一场游行示威是在告诉我们,我们需要觉醒,反抗不公正的命运。
胡适:学生们的行动表明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应该为改变社会做出贡献。
陈独秀:五四运动不仅仅是庆祝,更是我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声讨。
潘光旦:我们要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摆脱旧的束缚和传统。
陈寅恪: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强大。
中学生搞笑小品剧本

中学生搞笑小品剧本中学生搞笑小品剧本(一)作者:古月时间:某天上午大壮小超(边笑边说)哟哟,你们俩是看《不差钱》看多了吧,以为演小品呢!长江:诶!本来这节课我打算逃的,但又怕老师点名呀!如果这节课不点名,那可就真是大大的浪费掉了!大壮:可不是嘛!我的"问道"还等着我去杀boss呢!小超(看了看旁边空的座位)咦!三炮呢?该不会今天又要逃课吧!长江:哈哈,三炮啊,现在不知道正趴在哪个班的窗台上面看班花呢!大壮(傻笑道)长江,你就别再挖苦人家了,我们三炮哥那可是有名的"恐龙杀手"呀。
哈哈……长江:小超、大壮,我向你们爆料一件事。
大壮、小超:什么事啊?长江(坏笑道)昨天晚上我听歌很晚才睡觉,突然听见三炮在磨牙!他说如果老师向我们问其他,就说昨天打球受伤了,在医院养伤。
小超:哼哼这个死三炮。
那长江待会你怎么说?长江:这个崽,老是要我帮他撒谎,这回我不帮他了,让他受点教训也好…这时,冯老师走进了教室…小超:啊啊,冯老师来了…大壮:老冯今天面带杀气,我们可得小心一点啊。
长江:说得不错,大家保重…冯老师:同学们好!大家:老师好!冯老师:现在请大家把上次布置的作业拿出来,我要检查了…十遍吧!大壮只能苦笑不得。
冯老师:长江,你做了没有?这时,只见长江愤愤的站了起来。
长江(用高亢且悲愤的哭腔怒吼)老师,我的作业本不知道被谁给偷去了!最后还用愤怒的眼神虎视了全班同学一眼。
长江:到底是谁?!冯老师:嗯嗯,演得不错,加油啊,长江同学,现在中国电影不景气,以后要靠你来拯救了,孩子!不过,拖欠了作业还是要罚抄的,二十遍,不增不减。
长江:啊?老师,看在我是会员的份上,能不能给个八五折啊、?另外三炮还会意的望了一眼长江,长江也顺势偷偷的做了一个手势。
冯老师:好,你进来吧三炮又一瘸一拐的走着…冯老师:还可以更像一点,你把那左脚再拖一点地,诶…对就是这样,非常像。
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在当演员方面都还挺有潜质的嘛。
中学生搞笑小品剧本台词

1 《最佳答案》人物:班主任/学生男,学生女,地点:班主任办公室。
班:现在学生越来越难教,摆个架子比天高,作业做的一团糟,横看竖看全是抄。
哎!我们班学生的问题就出现在这,这不,学生李家旭,王丽珍,今天又闯祸了。
竟和老师吵起架来,这不又要找他们谈话。
李,王:(敲门)班:进来。
李王:班主任,您我们有事吗?班:也没什么事。
李:没什么事,那我们先回去了。
(欲走)班:回来,没事能找你们吗?你们今天上陈老师的课犯什么错误什么了?李:也没什么,只是和老师吵起来了。
班:和老师吵起来了,还没什么?你们眼里还有没有老师,还懂不懂尊师重道了。
王:老师,我们又没做错。
我们只是在维护我们的自尊。
李:是陈老师他太过分了。
完全不顾我们的感受。
班:别激动,坐,要不先喝点水。
王:班主任你真好。
班: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呵,也就是我们抄作业的事。
班:什么?又是抄作业,你说,你们看看自己的作业。
鬼看了都怕。
王:怎么说啊?班:和张天师画符似的,你们说鬼看了怕不怕?李:可老师,这一次我们抄的作业很工整,绝对和抄的一样。
班:那你们是谁给谁抄的。
李:老师,是我给他抄的,你不是常说吗?男同学要照顾女同学。
而且学校也说了,学习好的同学要帮助学习差的同学。
班:你?就是还学习好,六门功课你补了四门。
再说了,现在学校有规定学生作业要留档案的,你给他抄也对的。
王:班主任说的没错,你们男同学,只求速度不求分数,把我们女同学可害苦了。
2 班:都不想说你呢!逆来顺受,他要给你抄你就猛抄,就不会检查一下,记住你们是21 世纪的学生,再也不是书呆子,要灵活!李:班主任你不要怪她,是我主动帮她抄的。
作为男生,怎么可以让女生受苦。
怎么可以冷血无情,再说了女人是男人的一半嘛!班:作为男生是不该让女生受苦,但你这样随随便便就帮她抄,还有没有一点男孩子的尊严。
李:班主任说的对,下次就换过来抄。
王:好�6�7�6�7 班:什么?你们这样眼里还有老师吗?还有校纪校规吗?难怪陈老师会批评你们。
课本剧剧本

《田忌赛马》课本剧时间:战国时一个晴朗的上午地点:赛马场人物:田忌孙膑齐威王观众四五名[幕启:赛马场内,绿草如茵,赛场外来了一些观众,场内,六匹赛马正悠闲的吃草,不时甩甩尾巴]幕后音:齐-威-王-到。
大-将-军-田-忌-到。
主持人:齐国的大将军很喜欢赛马,这次他和齐威王约定进行一次比赛,他们把各自的马分为上、中、下三等,当然齐威王的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齐威王:十分自信的出来了。
田忌:面带笑容出来了。
[幕后音:比赛开始了,齐威王和田忌以各自的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输了。
]田忌:输了,真没劲。
(扫兴,垂头丧气的准备离开赛马场,发现了人群中的好朋友孙膑。
)孙膑:老朋友,留步!(走过来,拍着田忌的肩膀)以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田忌:(瞪了孙膑一眼)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很是不满的样子)孙膑: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
田忌:(满脸狐疑地看着孙膑)你是说另换几匹马?孙膑:(摇摇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没信心)那还不是照样输!孙膑:(胸有成竹地样子)你就照我说的办吧![音乐]齐威王:(得意洋洋)瞧我的马多厉害。
(看见田忌和孙膑走过来)怎么,不服气?(讽刺的语气)田忌: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齐威王:(轻蔑地)那就来吧。
[幕后:一声锣响,比赛开始。
]孙膑:(附在田忌耳边,平静的样子)用你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
[幕后音:第一场,齐-威-王-胜。
]齐威王:(不可一世的样子)跟我比?孙膑:(拍着田忌的肩膀,充满信心)用你的上等马对他的中等马。
[幕后音:又一声锣响,比赛开始,配乐,观众欢呼声。
第二场—大将军田忌胜]齐威王:(有点心慌,小声安慰自己)别急,还有一场。
孙膑;(与田忌并肩,信心十足的样子)用你的中等马对他的下等马。
[幕后音:锣响。
比赛一开始,配乐,观众欢呼。
第三场--大将军田忌胜]齐威王:(目瞪口呆)田忌: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校园搞笑小品剧本——历史课本剧《新文化运动》
上一篇/ 下一篇2009-06-25 08:27:59 / 个人分类:历史课本剧
查看( 148 ) / 评论( 2 ) / 评分( 5 / 0 )
学科分类
•学科:不选
中学生校园搞笑小品剧本——历史课本剧《新文化运动》
人物表
主要角色: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由四位男生担纲)
甲乙青年各一(男、女同学各一饰)
画外音(一女生朗诵)
参加聚会的青年朋友(全体同学饰)
开场白:(老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举行一个别开生面的座谈会。
座谈会的主题就是“新文化运动”。
为此,老师特地给同学们请来了几位最尊贵的客人。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光临。
幕启:
(扮演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的四位同学上场,全体同学起立鼓掌欢迎)
陈、李、胡、鲁:(站成一排,面向全体同学,以手抚胸,鞠躬施礼)各位青年朋友,大家好!
陈独秀:(上前一步)我是陈独秀,《青年杂志》也叫《新青年》就是我创办的。
请各位记住我的大名,谢谢!
李大钊:我叫李大钊,欢迎各位青年朋友光临本次聚会。
本人由于宣传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后来被北洋军阀政府杀害,但我永远和大家在一起。
胡适:鄙人姓胡,单名一个“适”字,酷爱文学。
新文学形式改革的初步设想就是我提出来的。
鲁迅:我嘛,原名周树人,笔名叫鲁迅,人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之一。
李大钊:哈哈,今天我们大家难得一聚,咱们还是讨论讨论新文化运动进行的情况吧。
来,各位请坐下谈。
陈、胡、鲁:这个话题甚好!
(全体落座)
鲁迅:独秀先生,您德高望重,见识广博,论谈精辟。
还是您先谈吧。
您可是我们新文化运动的泰山北斗啊。
李、胡:对、对,树人兄说得是。
陈独秀:好,那我就不谦让了。
现在呀,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我们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各位听说了没有?
李大钊:听说了,真是荒诞之至!
胡适:我也有所耳闻,这种说法实在是对国家大事无知的表现!
鲁迅:(举起右手,食指上指,略带气愤的)我看,这是某些人别有用心,想破坏我们新文化运动向前发展的谬论!
陈独秀:我看,咱们有必要在民众当中澄清一下这个问题。
今天,在我们面前坐了这么多热心新文化运动的青年朋友,我想请他们一起来讨论关于新文化运动到底是怎样发生的,怎么样?(面向其他三位)
李、胡、鲁:好!
陈独秀:(站起来,面向全体同学,拱手作礼)各位同道,(双手摊开)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吧。
只有这样,某些人的信口开河才能不攻自破。
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一段和这一段下面的蓝框字。
(坐下)
(全体同学朗读、完毕)618教育网欢迎您!
胡适:(站起身,面向全体同学)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新文化运动并非是我们几个人凭空造出来的,那么,现在我要问大家:开展新文化运动有没有必要呢?(全体同学回答:非常有必要!)好,现在我来考考大家,你们当中有谁知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青年甲:(举手回答)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先生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的诞生。
)
胡适:非常正确!(落座)618教育网欢迎您!
李大钊:(站起身,面向全体同学)各位青年朋友,新文化运动举起了“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向着封建专制进行冲击,可是,你们知道“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吗?
(全体同学回答:知道,就是“民主”和“科学”)好!回答得太好了!那么,再过几十上百年,“民主”和“科学”会不会过时呢?(全体同学齐答:不会!)对,我想。
在那样一个新的年代,新的世纪,人们的生活会更离不开“民主”和“科学”了!(落座)
鲁迅:(站起身来,高举拳头)对,我们要继续高举“民主”和“科学”这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我们的主要阵地,向尊孔复古的逆流猛烈开火,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更加富有生气的思想解放潮流!(落座)
陈独秀:(站起身)现在,我提议:让我们在场的所有同道人士全体起立高举起我们的右拳,庄严宣誓我们新文化运动的主旨。
来,全体起立(全体同学起立)
陈独秀:“我们宣誓:(全体同学:我们宣誓)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全体同学: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全体同学: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全体同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全体同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请大家坐下(落座)。
胡适:(面向李大钊)大钊先生,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的国民性,独秀先生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民主”和“科学”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您还有什么新的见解?
李大钊:我最近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孔子与宪法》的文章。
我特别指出:“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揭露袁世凯将孔教载入宪法,是“专制复活之先声”。
适之先生,你最近又有什么大作问世?
胡适:谈不上什么大作,只是一点心得而已。
大钊兄,小弟我刚刚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另外,为了推动新文学的大力发展,我很快将推出我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我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而且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
”大家觉得如何?
李大钊:为了新文学的发展,适之先生可谓用心良苦啊!
胡适:您过奖了,大钊兄。
陈独秀:不,大钊兄所言极是。
鲁迅:适之兄,恕我直言,鄙人以为,你的主张,好倒是好,但是改良色彩未免太重了点儿,缺乏彻底的革命性.我最近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是一篇白话小说,题目是《狂人日记》,我的创作意图是借狂人之口,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用“吃人”二字全可概括,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那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李大钊:不错!我看了这篇小说。
这是树人兄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这篇小说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这简直就是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嘛,哈哈....各位青年朋
友,我建议未看过这篇小说的赶快看一看。
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哟!
青年乙:我想请教李大钊先生,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直指孔教,您刚才也强调”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但我不太明白的是被称作中国圣人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为什么会成为包括窃国大盗袁世凯在内的历代专制帝王的护符呢?
李大钊:这个问题提得好哇!我想它可能代表了在座的许多青年朋友的思考。
客观的讲,孔子对中国的思想发展和教育发展是有重要贡献的,但是他的思想体系中有很多的封建糟粕。
比如什么(边讲边站起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三纲五常”之类的儒家伦理学说。
“三纲”是指(继续书写)“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不能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行为。
“五常”指(继续书写)“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的行为规范。
这种行为规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封建专制式的。
因此“三纲五常“被历代封建专制统治者所推崇,并被当作压制和摧残民主、自由,对人民进行愚化、奴化教育的工具。
为实现独裁和专制的袁世凯当然也不例外。
所以我说“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
青年乙:谢谢先生赐教。
陈独秀:各位同道朋友,现在,俄国工人阶级发动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胜利,这对我们中国的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来说真是新世纪的曙光,我们要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宣传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大力促进我们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大家以为如何?(全体同学:好、很好!)
李大钊:哈哈,我正在撰写宣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文章《庶民的胜利》,我还要写一篇《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这两篇论文是姊妹篇。
我要高声颂扬十月革命,大力宣传十月革命。
(激动得站起身,来回踱步)我要说(高声朗诵)“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部分同学插言:说得好,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陈独秀,鲁迅也站起身)
陈独秀:听说大钊先生要在北京创办革命刊物《每周评论》,这真是好极了!算我一份。
这样我们南有《新青年》,北有《每周评论》,南北呼应,东西辐射,不仅扩大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而且一定会鼓动更多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
(紧握李大钊的手)
鲁迅:(上前一步,搭右手于陈李二人握着的手上)愿我们能够如愿以偿的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
胡适:(站起身,右手握拳于右肩右前方)对,还有我们的文学革命!
(定型)
(全体同学热烈鼓掌)
画外音:(一女生高声地有感情朗诵)中国新文化运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第二,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全体同学:(起立朗诵)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当学习和继承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那种勇于探索新思想和超前学习的精神,将民主和科学的两面大旗举得更高更高!我们作为未来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参与者,应当学习和继承他们那种敏锐的政治眼光、为维护祖国的进步,积极创造新事物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将我们的祖国建设成现代化的强大国家!
——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