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化工原理期末试卷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在化工学习的过程中,期末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标准。
通过期末试题的设计和答案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的示例,希翼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匡助。
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化学反应只能在高温下进行B. 化学反应是物质的转化过程C. 化学反应只能在液体中进行D. 化学反应不会释放能量答案:B. 化学反应是物质的转化过程解析: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通过化学反应,原有物质的化学键断裂并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而使物质发生转化。
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化学反应的迹象?A. 温度变化B. 颜色变化C. 气体的生成D. 物质的凝固答案:D. 物质的凝固解析:化学反应的迹象包括温度变化、颜色变化、气体的生成等,物质的凝固属于物态变化,不是化学反应的迹象。
二、填空题1.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____ + ____答案:2H2O解析:这是水的合成反应方程式,2个氢气和1个氧气反应生成2个水份子。
2.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____关系。
答案:正比解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三、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化学平衡是什么?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但反应仍在进行,正反应速率相等。
解析: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虽然反应仍在进行,但是正反应速率相等,系统中再也不有净反应产生。
2. 请简要解释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答案:化学反应速率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温度:温度升高会增加份子的平均动能,使得碰撞频率和碰撞能量增加,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 浓度: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物份子之间的碰撞频率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化工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Ⅱ优选稿

化工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Ⅱ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化工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Ⅱ一、填空(共40分)1.(2分)传热的极限是,传质的极限是。
2.(2分)对流给热是的联合作用的结果,流体对壁面的热流密度因流动而。
3.(5分)根据引起流动的原因,可将对流给热分为两类,即,前者是产生的宏观流动,后者则是在传热过程中而引起的流动。
反映的是流体的流动状态。
4.(4分)液体沸腾的必要条件是和。
工业上强化沸腾给热的途径有和。
5.(3分)蒸汽冷凝时冷凝液在壁面上的存在方式有两种,即。
在工业冷凝器中都采取措施促进。
6.(1分)高温时热辐射往往成为主要的传热方式,这是因为。
7. (2分)对工业热射线来说,大多数材料可看作灰体,但对太阳辐射来说则不能作为灰体处理,这是因为。
8.(6分)20 oC的水与N2逆流接触以脱除水中溶解的O2。
塔底入口的N2种含氧体积分数为0.1%,设气液两相在塔底达到平衡,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
已知20℃时,O2-H2O系统,E=4.062×106kPa。
当绝对操作压力为101.3kPa时,水离开塔底时的最低含氧量为;当绝对操作压力为50kPa时,水离开塔底时的最低含氧量为。
9. (4分)漂流因子的含义是。
等分子反向扩散(有/无)漂流因子。
10.(1分)有效膜理论中静止膜的当量膜厚呈关系。
11.(2分)情况为气相阻力控制,而为液相阻力控制。
12.(3分)计算传质单元数NOG的方法有三种,分别为。
13.(4分)在常压下将干球温度65oC、湿球温度40oC的空气冷却到15oC,则1kg干空气中凝结出水分。
(65 oC, Ps =25.014kPa; 40 oC, Ps=7.375kPa, r40 oC=2401.1kJ/kg;15 oC, Ps=1.707kPa)14.(1分)对流干燥的特点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常压30oC下含氨体积百分数为10%的混合气体与稀氨水(x=0.5)接触,此时会发生。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及答案)

化工原理(答案在最后一页)1.()是塔内气液两相总体上呈逆流流动,而在每块塔板上呈均匀的错流流动(A)板式塔的传质意图(B)板式塔的设计过程(C)板式塔的恒摩尔流要求(D)板式塔的设计意图2.恒定干燥条件是指湿空气在干燥器内的()及与物料的接触方式都不变(A)温度、焓值、湿度(B)流速、压强、湿度(C)流速、温度、湿度(D)温度、湿度、压强3.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A)板式塔内气液逐级接触,填料塔内气液连续接触(B)精馏用板式塔,吸收用填料塔(C)精馏既可以用板式塔,又可以用填料塔(D)填料塔可以避免液泛4.列文式蒸发器属于()蒸发器(A)自然循环(B)强制循环(C)单程型5.蒸发操作中,从溶液中汽化出来的蒸汽,常称为()(A)生蒸汽(B)二次蒸汽(C)额外蒸汽6.当流体在密闭管路中稳定流动时,通过管路任意两截面不变的物理量是()(A)质量流量(B)体积流量(C)流速(D)静压能7.孔板流量计是()(A)变压差流量计,垂直安装(B)变截面流量计,垂直安装(C)变压差流量计,水平安装(D)变截面流量计,水平安装8.下列几种流体输送机械中,宜采用改变出口阀门的开度调节流量的是()(A)齿轮泵(B)旋涡泵(C)离心泵(D)往复泵9.水在规格为φ38×2.5mm的圆管中以0.1m/s的流速流动,已知水的粘度为1mPa-s则其流动的型态为()(A)层流(B)湍流(C)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湍流(D)既不是层流也不是湍流10.下列流体所具有的能量中,不属于流体流动的机械能的是()(A)位能(B)动能(C)静压能(D)热能11.精馏塔内上层塔板液相轻组分浓度较下层塔板(),液相温度较下层塔板()(A)高,低(B)低,高(C)高,高(D)低,低12.下列换热器中,需要热补偿装置的是()(A)固定板式换热器(B)浮头式换热器(C)U型管换热器(D)填料函式换热器13.流体将热量传递给固体壁面或者由壁面将热量传递给流体的过程称为()(A)热传导(B)对流(C)热辐射(D)对流传热14.对于湿物料的湿含量,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平衡水一定是自由水(B)平衡水一定是结合水(C)自由水一定是结合水(D)自由水一定是非结合水15.当二组分液体混合物的相对挥发度为()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A)3 (B)2 (C)1 (D)4.016.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A)非结合水分(B)自由水分(C)结合水分(D)临界水分17.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滞流内层的厚度随雷诺数Re的增大而()(A)增厚(B)减薄(C)不变18.间壁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相差较大时,要提高K值,关键在于提高对流传热系数()之值(A)大者(B)小者(C)两者19.过滤操作中滤液流动遇到阻力是()(A)过滤介质阻力(B)滤饼阻力(C)过滤介质和滤饼阻力之和20.对吸收操作有利的条件是:()(A)操作温度高、压强高(B)操作温度高、压强低(C)操作温度低、压强低(D)操作温度低、压强高21.从()来判断不同烷烃脱氢和断键的难易(A)分子结构中键能数值大小(B)支链多少(C)碳原子数(D)分子结构22.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断链比脱氢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长()(A)容易降低(B)容易增大(C)困难降低(D)困难降低23.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长烷烃的脱氢能力与烷烃的分子结构有关,叔氢最易脱去带支链的烃较直链烃断裂()(A)降低容易(B)降低困难(C)增强容易(D)增强困难24.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长降低烷烃的脱氢能力与烷烃的分子结构有关叔氢最脱去带支链的烃较直链烃断裂()(A)容易容易(B)容易难于(C)难难于(D)难容易25.环烷烃热裂解时,侧键烷基较烃环裂解,长侧链先在侧键断裂环烷脱氨生成芳烃较开环生成端烃容易五碳环较六碳环难于裂解()(A)容易末端(B)容易中央(C)难于中央(D)难干中央26.环烷烃热裂解时,侧链烷基较烃环容易裂解,长侧链先在侧链中央断裂环烷脱氢生成芳烃较开环生成烯烃五碳环较六碳环裂解()(A)容易容易(B)容易难于(C)因难难于(D)困难容易27.芳香烃的热稳定性很高,在一般的裂解温度下不易发生芳环开裂的反应,但可发生两类反应一类是(),另一类烷基芳烃的侧链发生断链生成苯、甲苯、二甲苯等反应和脱氢反(A)芳烃脱氢缩合(B)芳构化反应(C)烷基化反应(D)脱烷基反应28.芳香烃的热稳定性很高,在一般的裂解温度下不易发生()的反应,但可发生两类反应一类是芳烃脱氢缩合反应,另一类烷基芳烃的侧链发生断链生成苯、甲苯、二甲苯等反应(A)芳烃脱氢缩合(B)结焦(C)芳环裂化(D)侧链裂化反应29.芳香烃热裂解的主要反应有:()、断侧链反应和脱氢反应(A)芳烃脱氢缩合(B)芳构化反应(C)烷基化反应(D)脱烷基反应30.各类烃热裂解的难易顺序为: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A)大于大于(B)大于小于(C)小于大于(D)小于小于31.层流和湍流的本质区别是()(A)流速不同(B)流通截面积不同(C)雷诺数不同(D)层流无径向流动,湍流有径向流动32.烃类热裂解中二次反应有()、烯烃环化和缩合、烯烃的加氢和脱氢、烃分解生成碳(A)芳烃缩合(B)芳构化反应(C)烷基化反应(D)烯烃的裂解33.烃类热裂解中二次反应有烯烃的裂解烯烃的聚合、()、烯烃的加氢和脱氢、烃分解生成碳(A)芳烃缩合(B)芳构化反应(C)烯烃环化和缩合(D)烯烃的裂解34.在相同进、出口温度条件下,换热器采用()操作,其对数平均温度差最大(A)逆流(B)并流(C)错流(D)折流35.当离心泵输送液体密度增加时,离心泵的()也增大(A)流量(B)扬程(C)轴功率(D)效率36.离心泵最常用的调节方法是()(A)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B)改变压出管路中阀门的开度(C)安置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D)车削离心泵的叶轮37.U型管压差计指示液的密度()被测流体的密度(A)大于(B)等于(C)小于(D)越大越好38.用板框压滤机恒压过滤某一滤浆(滤渣为不可压缩,且忽略介质阻力),若过滤时间相同,要使其得到的滤液量增加一倍的方法有()(A)将过滤面积增加一倍(B)将过滤压差增加一倍(C)将滤浆温度到高一倍(D)将过滤压差增加两倍39.一次反应,即由原料烃类经热裂解生成乙烯和()的反应(A)甲烷(B)乙烯(C)丁烯(D)丙烯40.二次反应,主要是指一次反应生成乙烯、()的等低级烯烙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甚至最后生成焦或碳(A)甲烷(B)乙烯(C)丁烯(D)丙烯41.特性因素是用作反映()等油品的化学组成特性的一种因素(A)柴油等重质油(B)石脑油、轻柴油等油品(C)润滑油等重质油(D)航煤等重质油42. ()是用作反映石脑油、轻柴油等油品的化学组成特性的一种因素(A) PONA (B)芳烃指数(C)特性因数(D)原料含烃量43.烷烃的K值最____,芳烃最__()(A)小大(B)小小(C)大大(D)大小44.原料的K值越,乙烯的收率越()(A)小不变(B)小高(C)大高(D)大低45.烃类管式裂解生产乙烯裂解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__温度,乙烯、丙烯收率_()(A)提高提高(B)提高降低(C)降低不变(D)降低提高46.控制短的停留时间可以_二次反应的发生,乙烯收率()(A)提高提高(B)提高降低(C)降低降低(D)降低提高47.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提高温度有利于_次反应,简短停留时间有利于_次反应()(A)二一(B)二二(C)——(D)一二48.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降低烃分压有利于增大次反应对_次反应的相对反应速率()(A)二—(B)二二(C)——(D)一二49.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降低烃分压,则乙烯收率_,焦的生成__()(A)提高提高(B)提高降低(C)降低降低(D)降低提高50.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工业上利用()的影响效应来调节产物中乙烯/丙烯的比例(A)温度一停留时间(B)温度一烃分压(C)停留时间一烃分压(D)原料组成51.结焦是在温度下(<1200k)通过而成()(A)较低芳烃缩合(B)较高芳烃缩合(C)较高乙炔脱氢稠合(D)较低乙炔脱氢稠合52.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工业上利用温度一停留时间的影响效应来调节产物中()的比例(A)甲烷/乙烷(B)乙烯/丙烯(C)丙烯/丁烯(D)乙烯/甲烷53.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工业上都是用()作为稀释剂(A)水蒸气(B)空气(C)甲烷(D)氮气54.生碳是在温度下(>1200k)通过生成的中间阶段,脱氢为稠合的碳原子()(A)较低芳烃(B)较高芳烃(C)较高乙炔(D)较低乙炔55.自由基连锁反应分为链引发、链传递、()三个阶段(A)链缩合(B)链终止(C)链增长(D)链裂解56.自由基连锁反应分为()、链传递、链终止三个个阶段(A)链引发(B)链终止(C)链增长(D)链裂解57.芳烃指数是用于表征()馏分油中烃组分的结构特性(A)柴油等重质油(B)石脑油、轻柴油等油品(C)润滑油等重质油(D)航煤等重质油58.()是用于表征柴油等重质油馏分油中烃组分的结构特性(A) PONA (B)芳烃指数(C)特性因数(D)原料含烃量59.正构烷烃的BMCI值最_,芳烃最_()(A)小大(B)小小(C)大大(D)大小60.烃原料的BMCI值越,乙烯收率_()(A)低高(B)高不变(C)高高(D)低低1 - 5:DCBAB 6-10:ACCCD11-15:AADBC 16-20:CBBCD21-25:AAAAB 26-30:BACAA31-35:CDCAC 36-40:BAADD41-45:BCDCA 46-50:DCDBA51-55:ABACB 56-60:AABAA。
2007化工原理考试B卷答案

东南大学考试卷( B 卷)Array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考试学期06-07-2 得分适用专业化工工艺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长度12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某双组分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 A=0.6,相应的泡点为t1,气相组成y A=0.6,相应的露点为t2,则( )。
CA.t1=t2;B.;t1>t2;C.t1<t2;D.不能判断。
2.当回流从全回流逐渐减小时,精馏段操作线向平衡线靠近。
为达到给定的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板数( )。
BA.逐渐减少;B.逐渐增多;C.不变;D.无法判断。
3.某精馏塔的理论板数为15块(包括塔釜),全塔效率为0.5,则实际塔板数为( )块。
A A.28;B.29;C.30;D.31。
4.操作中的精馏塔,若保持F﹑x F﹑q和提馏段气相流量V´不变,减少塔项产品量D,则变化结果有( )。
AA.x D增加,x W增加;B.x D减小,x W减小;C.x D增加,x W减小;D.x D减小,x W增加;5.某双组分混合物,在精馏塔进行分离,进料量为100 kmol·hr-1,x F = 0.6,要求x D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
BA.60 kmol·hr-1;B.66.7 kmol·hr-1;C.90 kmol·hr-1;D.不能确定。
6.精馏操作时,若其他操作条件均不变,只将塔顶的过冷液体回流改为泡点回流,则塔顶产品组成x D变化为( )。
A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确切;7.逆流操作的吸收塔,若脱吸因数mV/L增加而汽液进口组成不变,则溶质回收率将( )。
B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一定。
8.操作中的吸收塔,当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降低吸收剂入塔浓度,则吸收率将( )。
A A.增大;B.降低;C.不变;D.不确定。
9.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它入塔条件不变,仅增加入塔气体浓度Y1,则:出塔液体浓度X1( )。
2007年下学期化工原理A卷参考答案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题A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倒U型压差计,指示剂为空气,现将指示剂改为油后(流向不变),则R__A_。
A.增大;B.变小;C.不变;D.R不变,但倒U型差计中左侧液体高于右侧。
2、某孔板流量计用水测得孔流系数C0=0.64,现用于测ρ=900 kg/m3、μ=0.8сP的液体,问此时C0 C 0.64。
A.> B. < C. = D. 不确定3、因次(量纲)分析法的目的在于_B__。
A.得到各变量间的确切定量关系;B.用无因次数群代替变量,使实验与关联工作简化;C.得到各因次数群的确切定量关系;D.用无因次数群代替变量,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4、在1atm下,不饱和空气体系,若加热升高干球温度,则H___C____。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确定5、混合液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愈小,则表明用蒸馏方法分离该混合液愈_B__。
A、容易;B、困难;C、完全;D、不完全6、物料的平衡水份一定是_____C_______。
A. 非结合水份;B. 自由水份;C. 结合水份;D. 临界水份7、当μ=μw时,叶滤机洗涤速率(dV/dτ)w与最终过滤速率(dV/dτ)e的比值为__D____。
A、1/2B、1/4C、1/3D、18、化工原理中的“三传”是指 D 。
A、动能传递、势能传递、化学能传递B、动能传递、内能传递、物质传递C、动量传递、能量传递、热量传递D、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9、一个完整的工业吸收流程应包括 C 。
A 、吸收部分B 、脱吸部分C 、吸收部分和脱吸部分D 、难以说明10、图中(a )为A 、B 二元系统汽液平衡组成图,图(b )为C 、D 二元系统汽液平衡组成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A 、B 无法分离,C 、D 可以分离B 、A 、B 以及C 、D 都无法分离C 、A 、B 可以分离,C 、D 无法分离D 、A 、B 以及C 、D 都可以分离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产生离心泵气缚现象的原因是 在叶轮入口处由离心力所产生的真空度不够大 , 不足以吸上液体 。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课件)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填空题1.(3分)球形粒子在介质中自由沉降时,匀速沉降的条件是_粒子所受合力的代数和为零_ 。
滞流沉降时,其阻力系数=_24/Rep_.2.在静止的、连续的同种流体内,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压力均相等。
3.水在内径为φ105mmX2.5mm的只管内流动,已知水的粘度为1.005mPa*s,密度为1000kg*m3,流速为1m/s,则Re=99502,流动类型为湍流。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4.流体在圆形管道中作层流流动,如果只将流速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2 倍;如果只将管径增加一倍而流速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1/4 倍....文档交流仅供参考...5.求取对流传热系数常采用因次分析法,将众多影响因素组合成若干无因次数群,再通过实验确定各特征数数之间的关系,即得到各种条件下的关联式。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6.化工生产中加热和冷却的换热方法有_直接换热_,间壁换热和蓄热换热.7.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此时传热管的壁温接近饱和蒸汽侧流体的温度,总 传热系数 K 接近空气侧流体的对流给热系数。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8.气液两相平衡关系将取决于以下两种情况:ﻫ(1) 若 p e〉p 或 C 〉Ce则属于解吸过程 (2) 若 p 〉p e 或 C e〉C 则属于吸收过程...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9.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_平衡关系_,_物料衡算,_传质速率._....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10.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干燥某物料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_自由水分首先除去的水分为_非结合水分不能用干燥方法除的水分为_平衡水分。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11. ,当20℃的水(ρ=998.2kg/m3,μ=1.005厘泊)在内径为100mm 的光滑管内流动时,若流速为1.0m/s 时,其雷诺准数Re 为9.93×105;直管摩擦阻力系数λ为0.0178....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12.流体流动时产生摩擦阻力的根本原因是流体具有粘性 13.计算管道流体局部阻力的方法有:当量长度法;阻力系数法;,其相应的阻力计算公式为2;2e f l u h d gλ=,2;2f u h g ξ=。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1) 化学反应速率受哪些因素影响?A. 温度B. 压力C. 反应物浓度D. 催化剂存在与否E. 反应物物理状态F. 光照条件G. 溶液酸碱性2) 化学平衡常数(Kc)的物理意义是什么?A. 反应物浓度与反应物物质量之间的关系B. 反应物浓度与产物浓度之间的关系C. 反应物物质量与产物物质量之间的关系D. 反应物浓度与产物物质量之间的关系3) 下列煤的种类中,不属于气化煤的是?A. 焦炭B. 烟煤C. 烟煤焦D. 肥煤4) 下列不属于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是?A. 石墨B. 金刚石C. 烟煤D. 无定形碳5) 能量准则中的环境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 温度B. 压力C. 浓度D. 角度E. 光照条件F. 磁场2. 简答题1) 简要说明酶的作用原理。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加速反应速率。
它们通过与底物反应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并降低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增加。
酶作用的基本原理是酶与底物的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并在体内特定的条件下,通过调整底物的构象和电子状态,降低反应活化能,促使化学反应的进行。
酶对底物的选择性高,而且具有高效催化和底物特异性等优点。
2) 解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讨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中参与物质浓度的变化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A. 温度:温度升高会使反应物分子具有更大的能量,增加碰撞频率和有效碰撞的几率,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B. 反应物浓度:浓度增加会增加碰撞频率,导致更多的反应发生,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C. 反应物物理状态:固体反应物通常具有较低的反应速率,而气体和液体反应物通常具有较高的反应速率。
D. 催化剂存在与否:催化剂可以提供新的反应路径,降低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E. 光照条件:某些反应只能在光照下进行,光的能量可以促使反应分子形成高能态,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3. 计算题1)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为:r = k[A]^2[B]。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原理试卷(5套)

化工原理(上)试卷一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用管子从高位槽放水,当管径增大一倍,则水的流量为原流量的__________倍。
(假定槽内高度、管长、局部阻力及摩擦系数均不变)2.在管道任意截面液体质点的速度沿管径而变,管壁处的速度为_________,管中心速度________。
3.在流动系统中,若截面上液体压强、密度、流速等仅随_________改变,不随________改变,称为稳定流动。
4.离心泵启动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______________调节流量;往复泵常用______________调节流量。
5.用离心泵向锅炉供水,若锅炉中的压力突然升高,则泵提供的流量_____,扬程_____________。
6.牛顿冷却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给热系数(或对流传热系数)α的单位是______ _。
7.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此时传热管的壁温接近________流体的温度,总传热系数K接近_______________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
8.若降尘室的高度增加,则沉降时间,生产能力。
9.当微粒在介质中作自由沉降时,若颗粒沉降的R ep相同,球形度越大的微粒,介质阻力系数越________ 。
球形颗粒的球形度为_________ 。
10.工业上常用过滤方式有和滤饼过滤;悬浮液中加入助滤剂进行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流体阻力实验测λ~Re曲线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2.何谓离心泵的“气蚀”现象,对泵的操作有何危害?应如何防止?3.为什么工业上气体的除尘(在沉降室进行,R ep<2)常放在冷却后进行?而在悬浮液的过滤分离中,滤浆却不宜在冷却后才进行过滤?4.在热传导中,管外绝热层材料包的越厚,热损失就越少,对否?为什么?三. 计算题(共60分)B AC 1.(20分)如本题附图所示,槽内水位维持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空气在内径一定的圆管中稳定流动,若气体质量流速一定,当气体温度升高时,Re 值将___________。
2、流体在等径水平直管的流动系统中,层流区:压强降与速度的______次方成正比;完全湍流区:压强降与速度的_________次方成正比。
3、恒密度流体在水平等径直管中流动时的摩擦阻力损失Σh f所损失的是机械能中的
_________项;恒密度流体在等径管中作稳定流动,流体由于流动而有摩擦阻力损失,流体的流速沿管长_________。
4、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曲线与曲线的交点。
5、离心泵常采用调节流量,往复泵常采用调节流量。
6、含尘气体通过长为4m,宽为3m,总高为1m内置4层隔板的除尘室,已知颗粒的沉降速度为0.03m/s,则该除尘室的生产能力为_________m3/s。
7、水与苯进行换热,水由20℃升到35℃,苯由80℃降至40℃。
若苯的热容量流率比水的热容量流率小,此换热器的传热效率ε= _____,热容量流率比C R =____ 。
8、离心泵采用并联操作的目的是,采用串联操作的目的是。
9、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接近于_______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_______侧流体的温度。
10、当计算流体由粗管进入细管的局部阻力损失时,公式中的流速应该用_____管中的速度。
流体在管内湍流流动时(不是阻力平方区),其摩擦系数λ随_____和_____而变。
11、某悬浮液在离心机内进行离心分离时,若微粒的离心加速度达到9807m/s2,则离心机的分离因数等于。
12、在一套板框过滤机中,滤框厚度为16mm,板框过滤机在过滤阶段结束的瞬间,设框刚充满,则在每一框中滤液穿过厚度为______的滤饼,而洗涤时,洗涤液则穿过厚度为______的滤饼,洗涤液穿过的滤布面积等于过滤面积的______。
13、两流体通过间壁换热,冷流体从20℃被加热到60℃, 热流体从100℃ 被冷却到70℃,则逆流时的Δt m=____℃;并流时的Δt m=_____℃。
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
1、什么是牛顿粘性定律?根据牛顿粘性定律写出黏度的物理意义。
2、简述离心泵的主要部件及工作原理。
3、恒压过滤时,如滤饼不可压缩,则加大操作压力或提高滤浆温度,过滤速率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4、一列管式换热器,用饱和水蒸气加热某易结垢的悬浮液,此换热器在流程安排上应使悬浮液走管程还是壳程?若在测试中发现此换热器在拆修清洗前、后蒸汽冷凝量之比为1:2,则清洗前垢层热阻与总热阻的比例为多少?设拆洗前后换热平均温差Δt m
不变。
四、计算题(共55分)
1、(14分)水在垂直管中流动,如下图左图所示,已知h=100mm,1-2截面间距为1m,试求:(1)åh f,1-2(左图);(2)(p1-p2)之值(左图);(3)若水反向流动,流速及设备条件不变,如右图所示,h’的值是多少?(指示液Hg的密度为13.6*103kg/m3)
2、(14分)如下图所示的输水系统。
已知管内径d=50mm,在阀门全开时输送系统的Σ(L+L e)=50m(包括所有局部阻力损失),摩擦系数可取λ=0.03, 泵的性能曲线, 在流量为6m3/h至15m3/h范围内可用下式描述:H e=18.92-0.82V 0.8,此处H e为泵的扬程,单位为m, V为泵的流量,单位为m3/h, 问:如要求流量为10m3/h,单位质量的水所需外加功为多少?单位重量的水所需外加功为多少?此泵能否完成任务?
3、(12分)以长3m、宽2m的重力沉降室除气体所含的灰尘。
已知气体密度ρ= 1.2kg/m3、黏度μ= 1.81×10-5Pa·S;尘粒为球形,密度ρ=2300kg/m3;气体处理量为每小时4300m3。
求可全部除去的最小尘粒粒径d p 。
4、(15分)某列管换热器用109.2℃的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空气,使它由20℃升至80℃,现空气流量须增加一倍,问在传热面积和空气进、出口温度不变情况下,蒸气侧热阻、管壁和污垢热阻均可忽略时,加热蒸汽温度应改变为多少?空气在管内皆为湍流且管内流动是充分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