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实训习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与实训》课后实训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与实训》 答案第一章答案 实训题一、单项选择题1. C2. B3. B 二、多项选择题1. A 、B2. A 、C 、D3. C 、D4. A 、B5. A 、D 三、判断题1. 对2.对3. 错4.错5. 对第二章答案 实训题一、单项选择题1. D2. A3. B 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3.ABCD 三、判断题1. 错2.错3. 错4.对5. 错6.对第三章 答案 实训题一、单项选择题1.A2.A3.B4.D5.D6.D7.D8.B9.A 10.A 11.B 12.A 二、多项选择题1.AB2.ABCD3.BD4.AC5.CD6.ABCD7.ABC8.ABCD9.ACD 10.AC 11.ABCD 12.BCD 13.ABCD 14.BC 三、判断题1.√2.×3.×4.√5.√6.√7.×8.√9.√ 10.× 11.× 12.×四、业务核算题(一)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甲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80×50=4 000(千克) 乙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50×40=2 000(千克) 原材料定额消耗总量=4 000+2 000=6 000(千克) 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160006600甲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4 000×1.1=4 40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2 000×1.1=2 200(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 4 400×3=13 20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 2 200×3= 6 600 (元) (二)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1) A 产品材料定额费用:甲材料定额费用=100×10×20=20 000 (元) 乙材料定额费用=100×5×8=4 000 (元)A 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 24 000(元)B 产品材料定额费用:甲材料定额费用=80×8×20=12 800 (元) 乙材料定额费用=80×3×8=1 920 (元)B 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 14 720(元)(2)材料费用分配率=1.1720140002459242=+(3)A 、B 产品应分配的实际材料费用A 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24 000×1.1=26 400(元)B 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14 720×1.1=16 192(元)(三)计时工资的计算该职工2009年7月份的应付工资可计算如下: (1)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日工资率=3 000÷30=100元/天① 按出勤天数计算工资应付出勤工资=100X (20+8)=2 800(元) 应付病假工资=100X2X90%=180(元) 应付工资=2 800+180=2 980(元) ② 按月工资标准扣除缺勤工资应扣事假工资=100X1=100(元)应扣病假工资=100X2X(1一90%)=20(元) 应付工资=3 000一100一20=2 880(元)这两种方法下计算的应付工资并不相同,相差100元,即一天的工资,这是因为日工资率按30天计算,而7月份实际天数为31天。
成本会计实操试题题库及答案

成本会计实操试题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成本会计的主要目的是()A. 提供财务报告B. 管理决策C. 预测未来收益D. 审计财务报表答案:B2.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区别在于()A. 成本的大小B. 成本的可控性C. 成本的可追溯性D. 成本的分类标准答案:C3.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被称为()A. 成本差异B. 预算差异C. 直接成本D. 间接成本答案:A4. 变动成本在业务量增加时()A. 保持不变B. 按比例增加C. 按比例减少D. 减少答案:B5. 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A. 随业务量变化而变化B. 保持不变C. 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 不可预测答案:B二、判断题6. 成本会计只关注生产成本。
()答案:错误7. 混合成本可以通过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来管理。
()答案:正确8.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都属于直接成本。
()答案:正确9. 标准成本的制定不考虑市场价格波动。
()答案:错误10. 成本会计中的成本中心是指那些可以控制成本的部门或区域。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1. 简述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答案: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帮助企业确定产品成本,为产品定价提供依据;监控和控制成本,提高成本效益;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如成本削减、投资分析等;评估和激励员工绩效。
12. 什么是成本-体积-利润(CVP)分析?答案:成本-体积-利润(CVP)分析是一种管理工具,用于评估成本结构、销售量和售价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通过CVP分析,企业可以确定盈亏平衡点,即企业不盈不亏的销售水平,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成本和价格来增加利润。
四、计算题13. 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其标准成本为每单位100元,包括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30元,变动制造费用25元,固定制造费用25元。
实际成本为每单位105元,包括直接材料22元,直接人工28元,变动制造费用30元,固定制造费用25元。
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成本会计实操试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实操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成本会计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产品成本B. 制定销售价格C. 评估企业盈利能力D. 管理企业财务答案:A2. 下列哪项不属于直接成本?A. 原材料B. 直接人工C. 制造费用D. 管理费用答案:D3. 成本会计中,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区别在于:A. 成本的计算方法B. 成本的支付时间C. 成本与产量的关系D. 成本的会计处理答案:C4. 成本会计中,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主要用于:A. 确定产品定价B. 计算利润C. 成本控制和差异分析D. 预算编制答案:C5. 成本会计中,成本中心的主要职责是:A. 制定销售策略B. 管理企业资金C. 控制成本D. 管理人力资源答案:C二、多选题6. 成本会计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产品成本的计算?A. 原材料价格B. 生产效率C. 产品销售量D. 员工工资E. 机器折旧答案:A, B, D, E7. 成本会计中,成本控制的方法包括:A. 成本预算B. 成本标准制定C. 成本差异分析D. 成本预测E. 成本核算答案:A, B, C8. 成本会计中,成本分析的目的是:A. 确定成本构成B. 发现成本异常C. 优化成本结构D. 提高生产效率E. 制定成本控制策略答案:A, B, C, E三、判断题9. 成本会计中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是根据成本的支付方式来区分的。
(错误)10. 成本会计中,固定成本在不同产量水平下保持不变。
(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答: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帮助企业确定产品成本,为产品定价提供依据;通过成本控制和差异分析,提高成本效率;通过成本预测和预算编制,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通过成本分析,优化成本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
五、计算题12. 某企业生产A产品,直接材料成本为每件20元,直接人工成本为每件15元,变动制造费用为每件5元,固定制造费用为每月10000元。
成本会计 模拟实训及参考答案

3、编制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5 分)《成本会计》模拟实训资料:天一公司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基本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辅助车间分别供电和提供修理劳务。
2005 年 3 月初分别投产甲、乙产品1000件、2000 件,本月有关资料如下:4、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写出计算过程)编制会计分录,并完成辅助1、甲乙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10000 千克,每千克12 元,甲乙产品单位消耗定额分生产费用分配表。
(保留两为小数)(35 分)别为 6 千克,5 千克,车间一般耗用材料5000 元。
2、本月共发生应付工资60000 元,其中甲乙产品共同发生52000 元,车间管理人员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工资8000 元。
甲产品单位实际工时 5 小时,乙产品单位实际工时 4 小时,并按金额单位:元规定比例提取职工福利费。
项目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3、生产车间发生固定资产折旧费3200 元。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供电机修合计供电机修合计4、供电车间和机修车间发生的实际发生费用总额分别为29000 元和26000 元,供应待分配的费用的对象和数量为:机修车间用电8000 度,基本生产车间用电80000 度;供电车劳务供应数量间修理用工时500 小时,基本生产车间修理用工时6000 小时。
费用分配率供电数量要求:辅助车间金额1、按材料消耗定额分配材料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写出计算过程(10分)生产机修数量成本车间金额金额小计制造基本生数量费用产车间金额数量管理费用金额对外分配金额合计2、按甲乙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生产工人的工资计提福利费,并编制会计分录。
写出计算过程15 分5、按生产工人的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写出计算过程)编制会计分录,并完成制造费用分配表。
(15 分)基本生产明细账产品名称: 投产数量: 金额单位:元制造费用分配表凭证年成本项目产品名称分配标准分配率分配金额号数摘要合计直接直接燃料和制造月日材料人工动力费用合计6、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20 分)基本生产明细账产品名称:投产数量: 金额单位:元凭证年成本项目号数摘要合计直接直接燃料和制造月日材料人工动力费用《成本会计》实训参考答案1、甲产品材料定额用量100066000 (千克);乙产品材料定额用量2000510000(千克);材料费用分配率(1210000)/(600010000)7.5;甲:7.5600045000(元);乙:7.5100007500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45000 ——乙750 制造费用5000 贷:原材料1250002、工资费用分配率52000/10005200044元/小时甲:4500020000(元);乙:4800032000(元);甲计提福利费:20000142800(元);乙计提福利费:32000144480(元);车间管理人员计提福利费:800014112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20000 ——乙32000 制造费用8000 贷:应付工资6000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2800 ——乙4480 制造费用1120 贷:应付福利费84003、借:制造费用3200 贷:累计折旧32004、项目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名称供电机修合计供电机修合计待分配的费用29000 26000 55000 28360 26640 55000劳务供应数量88000 6500 80000 6000费用分配率0.33 4 0.35 4.44 供电数量500 辅助车间金额2000 2000 生产机修数量8000 成本车间金额2640 2640 金额小计2640 2000 4640 制造基本生数量80000 6000 费用产车间金额28360 26640 55000 数量管理费用金额对外分配金额合计28360 26640 55000一次分配:供电:29000/(800080000)0.33;;提供给机修车间:0.3380002640(元)机修:26000(5006000)4;提供给供电车间:45002000(元);二次分配:供电:(29000-26402000)/800000.35(元/小时);机修:(260002640-2000)/60004.44(元/小时);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2000 ——机修264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2000 ——供电2640 借:制造费用55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28360 ——机修266405、制造费用分配表产品名称分配标准分配率分配金额甲20000 27800 乙32000 44520 合计52000 1.39 72320 制造费用合计50008000112055000320072320元;分配率72320/520001.39;甲:1.392000027800(元);乙:72320-278004452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27800 ——乙44520 贷:制造费用723206、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基本生产明细账产品名称:甲产品投产数量:1000 件金额单位:元凭证2005 年成本项目号数摘要合计直接直接燃料和制造月日材料人工动力费用3 原材料费用分配45000 45000 工资福利费分配22800 22800 制造费用分配27800 27800 基本生产明细账产品名称:乙产品投产数量:2000 件金额单位:元2005 凭证成本项目年号数摘要合计直接直接燃料和动制造月日材料人工力费用 3 原材料费用分配75000 75000 工资福利费用分配36480 36480 制造费用分配44520 44520 《成本会计》第二阶段实训参考答案1、材料费用分配率(10000052000)/(1000200)126.67;月末在产品成本126.6720025334(元);完工产品成本52000110000-25334136666(元)2、解:(1)第一道工序投料程度1000/200010050;在产品约当产量42050210(件);第二道工序投料程度(1000600400)/2000100100;在产品约当产量200100200(件);(2)第一道工序加工程度17050/40010021.25;在产品约当产量42021.2589.25(件);第二道工序加工程度(17015050)/40010061.25;在产品约当产量38061.25232.75(件);第三道工序加工程度(1701508050)/40010090;在产品约当产量20090180(件);( 3 )材料费用分配率(1000050000 )/ (2000210304200 )60000/271422.11;完工产品应分配材料费200022.1144220(元);月末在产品应分配材料费60000-4422015780(元);工资费用分配率(500030325)/(200089.25232.75180 35325/250214.12;完工产品应分配工资费用200014.1228240元;月末在产品应分配工资费用35325-282407085(元);制造费用分配率(300017025 )/ (200089.25232.75180 )20025/25028;完工产品应分担制造费用2000816000(元);月末在产品应分担制造费用20025-160004025(元);完工产品成本4422028240160008846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57807285402526890(元)3、A 产品成本计算单月末在产品本月完工产项目月初在产品本月费用合计定额成本品成本直接材料30000 70000 100000 32000 68000直接工资4500 25500 30000 5850 24150制造费用6000 14000 20000 7800 12200合计40500 109500 150000 45650 104350 (1)月末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200(10060)32000(元)解:;(2)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3050100302050/603900小时;;(3)月末在产品定额工资成本 1.539005850(元)月末在产品定额制造费用239007800(元);;(4)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320005850780045650(元)本月完工产品成本(3000045006000)(700002550014000 -45650104350(元)《成本会计》第三阶段实训参考答案1、文华公司材料费用分配表2004 年12 月金额单位:元基本生产成本材料圆珠笔中性笔合计圆珠笔管3000 3000 中性笔管5000 5000 圆珠笔头4300 4300 中性笔头20000 20000 圆珠笔填充墨6000 6000 中性笔填充墨23000 23000 防溢耗用量70 200 270 出保分配率10 10 10 护油分配额700 2000 2700 合计14000 50000 64000 防溢出保护油分配率耗用金额/耗用量总额2700/27010 2、工资费用分配表文华公司工资费用分配表2004 年12 月金额单位:元借方科目明细科目累计生产工时分配率应分配工资应分配福利费合计基本圆珠笔2000 3 6000 840 6840 生产中性笔4000 3 12000 1680 13680 成本小计6000 3 18000 2520 20520 辅助维修车间3000 420 3420 生产恒温供暖车间2000 280 2280 成本小计5000 700 57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2000 280 2280 合计48000 6720 54720 分配率应分配工资总额/累计生产工时总额18000/60003 累计生产成本按两种主要产品所发生的累计生产工时来进行分配。
《成本会计》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练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完成。
第一道工序月末在产品数量为100件,完工程度为20%;第二道工序的月末在产品数量为200件,完工程度为70%。
据此计算的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为()。
A、160件B、140件C、20件D、135件正确答案:A2、在企业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A、基本生产成本B、燃料C、原材料D、制造费用正确答案:A3、选择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是()A、产品消耗定额是否准确、稳定B、能够简化加速成本计算工作C、产品种类是否繁多D、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特点及成本管理要求正确答案:D4、成本还原就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逐步分解,还原算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A、上一步骤月末在产品成本的结构B、本月完工产品成本的结构C、本月所耗半成品成本的结构D、上一步骤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的结构正确答案:D5、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A、制造费用数额较小的企业B、季节性生产企业C、基本生产车间规模较小的企业D、制造费用数额较大的企业正确答案:B6、能够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负担的费用水平联系起来,使分配结果比较合理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是()A、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B、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D、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正确答案:A7、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A、会计岗位责任制B、统一领导方式C、分散工作方式D、集中工作方式正确答案:C8、在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时,类内各种产品之间采用分配方法计算的费用()。
A、只是原材料费用B、只是生产工资及福利费C、只是制造费用D、包括全部费用正确答案:D9、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其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应是()A、分步法B、品种法C、分类法D、分批法正确答案:B10、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A、不必通过“制造费用”总帐帐户核算B、首先记入“辅助生产成本”帐户C、必须通过“制造费用”总帐帐户核算D、根据具体情况,可记入“制造费用”总帐帐户,也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帐户正确答案:D11、“预提费用”帐户()A、是负债帐户B、是资产帐户C、既不是负债帐户也不是资产帐户D、是负债和资产双重性质的帐户正确答案:D12、采用分类法计算的各种产品成本()A、比较准确B、比较真实C、能真正体现成本水平D、其计算结果有着一定的假定性正确答案:D13、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种类,一定产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项()A、生产费用之和B、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之和C、料、工、费及经营管理费用总和D、经营管理费用之和正确答案:A14、下列方法中,部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是()A、逐步结转分步法B、平行结转分步法C、分项结转分步法D、综合结转分步法正确答案:B15、“废品损失”帐户应按()设立明细帐A、废品种类B、车间D、责任人C、产品品种正确答案:B16、分类法下,在计算同类产品内不同产品的成本时,对于类内产品发生的各项费用()。
成本会计实训考试题目及答案详解

成本会计实训考试题目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成本会计的主要目的是()A.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B. 计算企业利润C. 确定产品成本D. 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答案:C详解:成本会计的核心任务是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以便企业能够合理定价并控制成本。
2. 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属于()A. 固定成本B. 变动成本C. 混合成本D. 间接成本答案:B详解: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随着生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属于变动成本。
3.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称为()A. 成本差异B. 成本超支C. 成本节约D. 成本控制答案:A详解: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包括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统称为成本差异。
二、判断题1. 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内总额不变,但单位成本随产量的增减而变动。
()答案:错误详解: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内总额不变,单位成本也不变,不随产量的增减而变动。
2. 成本会计中的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追溯到特定的产品或服务。
()答案:正确详解: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追溯到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三、简答题1. 简述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答案: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确定产品成本,为企业定价提供依据。
- 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 进行成本分析,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 评价企业经营绩效,激励员工提高效率。
2. 描述成本会计中的成本-体积-利润(CVP)分析。
答案:CVP分析是一种管理会计工具,用于分析成本结构、销售量和售价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通过CVP分析,企业可以确定盈亏平衡点,即企业不盈不亏时的销售量,并据此制定价格策略和销售目标。
四、计算题1.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标准成本为每件100元,实际成本为每件105元,计算成本差异。
答案:成本差异 = 实际成本 - 标准成本 = 105 - 100 = 5元(不利差异)2. 假设某企业固定成本为200,000元,变动成本为每件产品50元,产品售价为每件150元,计算企业的盈亏平衡点。
成本会计实训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成本会计实训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本会计的核心目的是()。
A. 计算产品成本B. 进行成本控制C. 降低生产成本D. 提高企业利润答案: A2.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区别在于()。
A. 成本大小B. 成本性质C. 成本发生的时间D. 成本的可控性答案: B3. 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区别在于()。
A. 成本的计算方法B. 成本的分类方式C. 成本与产量的关系D. 成本的控制难度答案: C4. 成本会计中,以下哪项不是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A. 确定成本对象B. 归集成本C. 分配成本D. 编制财务报表答案: D5. 标准成本法中,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额被称为()。
A. 成本差异B. 成本节约C. 成本超支D. 成本控制答案: 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成本会计只适用于制造业。
()答案:×2.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都属于直接成本。
()答案:√3. 成本会计中的成本控制可以完全消除成本。
()答案:×4. 固定成本在不同产量下保持不变。
()答案:√5. 成本会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
()答案:×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答案详解: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帮助企业准确计算产品成本,为定价提供依据。
- 通过成本分析,发现成本控制的潜在空间,提高成本效益。
- 通过成本预测,为企业的长期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 通过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 描述标准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答案详解:标准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预先确定产品的标准成本,然后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原因,从而进行成本控制。
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包括:- 制定成本标准,为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提供目标。
- 通过成本差异分析,找出成本超支或节约的原因。
- 根据差异分析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调整生产过程或管理策略,实现成本控制。
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30分1、按产品的理论成本,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A、生产管理人员工资B、废品损失C、生产用动力D、设备维修费用2、对本期生产经营性支出,为了正确地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应划清的界限是A、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B、制造成本和期间成本C、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D、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3、制造成本的确认标准是A、按职能部门确认B、按费用性质确认C、按管理目的确认D、按配比关系确认4、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比较准确,但分配计算过程较复杂的分配方法是A、计划成本分配法B、顺序分配法C、代数分配法D、交互分配法5、可以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材料费用是A、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机物料B、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C、生产过程中间接耗用的材料D、直接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6、企业生活福利部门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科目是A、应付福利费B、职工福利基金C、管理费用D、生产成本7、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辅助生产费用A、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B、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的车间、部门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D、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成本8、“预提费用”科目月末A、可能有借方余额B、可能有贷方余额C、如果有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D、没有余额9、如果某种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在产品成本的确定可使用的方法是A、约当产量法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法C、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法10、食品厂在生产一些时令、节令食品时,既可将品种法与分类法结合,又可以将与分类法结合.A、分批法B、分步法C、系数法D、定额法11、采用分类法的目的是A、分类计算产品成本B、分品种计算产品成本C、简化各类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D、简化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12、成本还原是指从生产步骤起,将其耗用上一步骤的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的成本项目的比例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A、最前一个B、中间一个C、最后一个D、随意任选一个13、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应以A、每种产品设置成本计算单B、每批产品设置成本计算单C、产品类别设置成本计算单D、产品生产步骤设置成本计算单14、产品成本计算的最基本的方法是A、分类法B、分步法C、分批法D、品种法15、决定成本计算对象的因素是生产特点和A、成本计算实体B、成本计算时期C、成本管理要求D、成本计算方法16、以每批商品的实际进价作为该批商品的销售成本的方法称之为A、分批实际进价法B、先进先出法C、后进先出法D、毛利率计算法17、在汽车营运过程中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各种费用称之为A、车辆费用B、营运间接费用C、营运费用D、间接费用18、流通企业在整个经营环节所发生的各种费用称之为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经营费用D、销售费用19、成本的性态是指A、成本发生的原因B、成本的具体形态C、成本的经济用途D、成本的补偿20、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实际发生的费用与定额费用的差异是A、定额变动差异B、耗用量差异C、费用率差异D、定额差异21、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的差异在于A、与性态量的关系B、与特定管理决策的关系C、与性态量和特定决策行为的关系D、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什么关系22、在决策分析过程中,从各个备选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所丧失的潜在收益为A、沉没成本B、机会成本C、现时成本D、付现成本23、成本决策方法的运用主要取决于A、管理问题B、成本性质C、决策人员D、预期的决策结果24、在成本差异分析中,变动性制造费用的开支差异类似于A、直接人工效率差异B、直接材料用量差异C、直接材料配比差异D、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25、制造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A、成本计算对象B、费用归集与分配C、成本项目设置D、成本控制职能26、成本报表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目的的报表,它是否受外界因素的影响A、受外界因素影响B、不受外界因素影响C、有时受,有时不受影响D、与外界因素有关27、正确编制,可以为企业核定流动资金定额提供依据.A、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B、商品产品成本表C、生产费用表D、财务费用明细表28、制造费用表的编制A、按年B、按季C、按月D、按旬29、原材料利用率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的影响程度,可按下式表示A、1-×变动前单位产品原材料成本B、1-×变动前单位产品原材料成本C、1-×变动前单位产品成本D、1-×变动前单位产品成本30、产品单位成本下降对成本降低指标的影响是A、成本降低额增加,成本降低率提高B、成本降低额减少,成本降低率不变C、成本降低额增加,成本降低率减少D、成本降低额减少,成本降低率提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均填入“答卷”纸上相应的括号中.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按成本的归宿方式,可划分为A、直接成本B、变动成本C、间接成本D、固定成本E、责任成本2、下列哪些项目是将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A、制造费用B、固定费用C、直接材料D、间接费用E、管理费用3、制造成本发展经历了以下各阶段A、标准成本阶段B、财务成本阶段C、管理成本阶段D、决策成本阶段E、控制成本阶段4、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时应具备的条件是A、月末在产品数量大,但较稳定B、月末在产品数量大且不稳定C、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D、月末在产品数量大E、月初、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5、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某批产品完工以前,成本计算单只需按月登记A、直接费用B、间接费用C、工时数D、生产成本E、制造费用6、受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影响,成本计算对象有以下几种形式A、产品品种B、产品类型C、产品批别D、产品生产步骤E、生产组织7、商品流通企业成本费用包括以下内容A、商品进价成本B、经营费用C、管理费用D、财务费用E、销售费用8、下列哪些成本是按成本性态划分的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管理费用D、财务费用E、变动性制造费用9、成本报表的编制要求是A、数字准确B、文字整洁C、内容完整D、排列整齐E、编报及时10、反映费用支出情况的成本报表有A、生产费用表B、财务费用明细表C、管理费用明细表D、销售费用明细表E、制造费用表参考答案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三、名词解释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白处.每小题2分,共10分1、成本费用开支范围2、废品损失3、机械使用费4、成本前馈控制5、最佳生产批量参考答案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成本费用开支范围——是指为了加强对企业的成本管理,保证成本正确地反映和衡量生产耗费水平,根据成本本身的经济内容和管理要求1分,对应列入成本的生产费用项目所作出的具体规定.1分2、废品损失——是指由于生产的原因1分而造成的报废损失和修复费用.1分3、机械使用费——指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施工机械所发生的费用1分和按规定支付的施工机械进出场费用.1分4、成本前馈控制——指在成本控制系统运行实施之前,分析可能影响成本控制的各种因素1分,并及时地采取控制措施达到成本优化运行的目的.1分5、最佳生产批量——是指在全年产品生产总量确定的前提下,使得相关调整准备成本和储备成本总和达到最低水平的生产批量.2分四、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各小题,在“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对的打“+”,错的打“_”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0分1、为了均衡成本负担,凡是数额较大的费用,均应作为待摊费用.2、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3、价值分析是指产品售价构成分析.4、所有的成本报表,都是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填列的.5、在产品品种构成和产品单位成本不变的条件下,单纯的产量变动,只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而不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参考答案四、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加上“受益期超过一个月,小于一年均为待摊费用”.2、+ 加上“同时,还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管理上不要求计算步骤成本的多步骤生产”.3、+ 价值分析是指运用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寻求如何以最低的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使两者之间达到合适的比值.4、+ 加上“还有按费用要素分栏填列的”.5、-参考答案1、+ 加上“受益期超过一个月,小于一年均为待摊费用”.2、+ 加上“同时,还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管理上不要求计算步骤成本的多步骤生产”.3、+ 价值分析是指运用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寻求如何以最低的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使两者之间达到合适的比值.4、+ 加上“还有按费用要素分栏填列的”.5、-五、简述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白处,每小题5分,共10分1、简述成本的作用.2、简述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的特点参考答案1、1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所必须的成本资料1分2为企业生产部门进行成本控制提供成本资料1分3为企业的管理当局决策提供成本资料1分4为管理当局确定产品价格提供资料1分5成本作为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可以说明其对企业再生产的作用分6成本可以反映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分2、1能够在生产耗费发生的当时,反映和监督脱离定额或预算的差异1分2由于产品实际成本是按照定额成本加减各种差异,便于进行成本计算1分3有利于提高成本的计划工作和定额管理工作水平1分4能简便和合理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费用1分5定额法下必须制定定额成本,核算脱离定额差异,因而要增加核算工作量1分六、业务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白处.第1小题8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10分,第4小题6分,共30分1、某企业有供电、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当月发生费用和提供劳务如表所示:要求:1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2根据计算结果编制会计分录.2、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为234,00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甲产品19,000件,乙产品6,000件,丙产品8,000年.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5小时,乙产品7小时,丙产品小时.本月份实际产量:甲产品1,800件,乙产品700件,丙产品500件,本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20,600元.要求:1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2根据计算结果编制会计分录.3、某企业生产丙产品经过三个步骤,半成品在各步骤之间直接结转,采用平行结构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原材料在第一步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步加工中在产品完工程度均按50%计算,生产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产量资料如表:要求: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将计算结果直接填入下表第一步成本计算单项目原料材加工费合计月初在产品800 180 980本月投入1,520 370 1,890完工转出月末在产品第二步成本计算单项目原料材加工费合计月初在产品195 195本月投入 555 555完工转出月末在产品第三步成本计算单项目原材料加工费合计月初在产品25 25本月投入195 195完工转出月末在产品丙产品汇总成本表项目原材料加工费合计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完工产品成本单位成本4、某企业本期生产甲产品400件,耗用实际工时5,000小时,实际工资总额9,000元,标准小时工资率2元,单位产品耗用标准工时12小时.要求:计算并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参考答案1、1交互分配供电分配率==元1分供水分配率==元1分供电车间水费=2000×=700元供水车间电费=2000×=800元2对外分配金额供电车间=4800-800+700=4700元供水车间=3500-700+800=3600元供电分配率==元1分供水分配率==元1分产品耗用电费=8000×=3760元车间耗用电费=500×=235元管理部门电费=1500×=705元合计4700元产品耗用水费=6000×=2700元车间耗用水费=700×=315元管理部门水费=1300×=585元合计3600元3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8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800 1分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7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700 1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3760制造费用235管理费用705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4700 1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2700制造费用315管理费用585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3600 1分2、1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定额工时=19000×5=95000小时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定额工时=6000×7=42000小时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定额工时=8000×=58000小时合计195,000小时2年度计划小时分配率=元1分3本月实际产量定额工时甲产品定额工时=1800×5=9000小时乙产品定额工时=700×7=4900小时丙产品定额工时=500×=3625小时1分合计17525小时4各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甲产品制造费用=9000×=10800元乙产品制造费用=4900×=5880元丙产品制造费用=3625×=4350元合计21030元5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0800乙产品5880丙产品4350贷:制造费用21030 2分3、第一步完工产品材料成本=×200=1600元1分在产品材料成本=×90=720元1分完工产品加工费=×200=400元1分在产品加工费=×75=150元1分第二步完工产品加工费=×200=600元1分在产品加工费=195+555-600 =150元1分第三步完工产品加工费=×200=200元1分在产品加工费=×20=20元1分丙产品汇总成本表项目原材料加工费合计第一步 1600 400 2000第二步 600 600第三步 200 200完工产品成本 1600 1200 28001分单位成本8 6 141分4、1实际产量标准工时=400×12=4800小时实际工资率==元1分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9000-4800×2=-600元有利1分3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5000×=-1000元有利2分直接人工效率差异=5000-4800×2=400元不利2分合计-6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一种A原材料10000千克,每千克2.4元。
甲产品实际产量为45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2.5千克,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为10元;乙产品实际产量为85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1.5千克,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为6元。
要求:以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和定额成本作为分配标准,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各应负担的材料费用。
解:(1)以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作为分配标准(共60分)
①计算两种材料定额耗用总数量: (15分)
甲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450×2.5=1125(千克)
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850×1.5=1275(千克)
②计算两种产品材料(耗用)分配率:(15分)
材料费用分配率=10000÷(1125+1275)=4.16667
③计算两种产品材应分担的料耗用量:(共10000千克)(15分)
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1125×4.16667=4687.5(千克)
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1275×4.16667=5312.5(千克)
④计算两种产品应分担的材料耗用金额: (10000千克×2.4元/千克=24000元)(15分)
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4687.5×2.4=1125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5312.5×2.4=12750(元)
(2)以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作为分配标准(共40分)
①计算两种材料定额耗用总金额: (15分)
甲产品材料定额成本=450×10=4500(元)
乙产品材料定额成本=850×6=5100(元)
②计算两种产品材料(耗用)分配率:(10分)
材料费用分配率=10000×2.4÷(4500+5100)=2.5
③计算两种产品应分担的材料耗用金额: (10000千克×2.4元/千克=24000元)(10分)
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4500×2.5=1125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5100×2.5=12750(元)
(三)编制会计分录(5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125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12750
贷:原材料—A材料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