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手诊图(转载) 2

合集下载

蔡红光经络全息手诊-专辑.

蔡红光经络全息手诊-专辑.

蔡红光经络全息手诊 - 专辑
蔡红光的手诊学(101) 30:30
蔡红光的手诊学(102) 52:23
播放: 5,648
蔡红光的手诊学(103) 33:40
播放: 4,901
蔡红光的手诊学(104) 40:58
播放: 6,027
蔡红光的手诊学(105) 49:13
播放: 4,012
蔡红光的手诊学(106) 22:50
播放: 3,535
蔡红光的生命信息学(107) 31:26
播放: 8,081
蔡红光的手诊学(10-8) 56:50
播放: 4,116
蔡红光的手诊学(10-9) 50:14
播放: 2,766
蔡红光的手诊学(10-10) 57:52
播放: 5,527
观手知健康经络全息手诊·三斑观健康 23:14
播放: 36,067
观手知健康经络全息手诊·半月痕观健康 41:22
播放: 46,304
观手知健康经络全息手诊·青筋观健康 49:38
播放: 35,502
观手知健康经络全息手诊·手指观健康 52:23
播放: 106,105
观手知健康经络全息手诊·指甲观健康 34:05
播放: 16,930。

手 诊 图

手  诊  图

手诊图手诊基础知识中国是世界上应用手诊医学最早的国家。

1953 年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就有制陶者的指纹,距今有600 0 多年的历史,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纹印迹。

手诊诊病,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

在商朝甲骨文就有掌纹辨病的记载。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认为人体局部与整体有辩证统一的地方。

《灵枢》也有诊鱼际纹路之法及爪甲诊病法。

唐代王超《水镜图诀》就介绍过小儿指纹诊病方法。

后又经过中外历代研究者共同探索实践,使它不但可以进行预测诊治生理性疾病,还可以从心理上调节诊治疾病。

1956 年,我国制定了十指指纹分析法,并应用于临床和司法系统。

1966 年之后,我国一些医院用手纹和足纹特征来识别婴儿,使皮纹学应用于临床。

“从外知内。

”“视其外,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疾矣。

”“有诸内,必形诸外。

”“掌中热者腑中热,掌中寒者腑中寒。

”“手掌信息关全身。

”这些认识,是古代医学家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凡事物的局部都相似于该事物的整体,这是全息定律的基本定则。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指出:“手是人类外在的头脑”人,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六腑、经络沟通表里,运行气血而构成了—个有机的整体。

“十指连心”,现代解剖学证实,手神经直接连着大脑,当脏器有病变时,就由自律神经传到大脑,然后,再通过脑脊髓神经把变化情形显示到双手上。

比如:中风前预兆,无名指麻木,向中指移动,或食指发麻;再比如:脑出血后,半身不遂之人,两手掌浮肿,呈紫红色,又冰凉,双手掌纹路也很快变浅。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刺激会通过神经系统传进大脑,再通过脊髓神经反映在手上,手掌皮肤比其他处皮肤有更为丰富的神经纤维网及各种神经末梢。

所以,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及遗传等其他因素,也自然会在手掌上反映出来过去和未来的健康信息。

古代医学家曾指出“面诊不如体诊,体诊不如骨诊,骨诊不如手诊”2002 年五月,为使手诊医学科学化、系统化并用于临床,国家教育部获得了“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将手诊医学研究列入了国家课题。

人体针灸按摩穴位图 耳朵全息 脊椎全息图 手掌背掌心 足底反射图

人体针灸按摩穴位图 耳朵全息 脊椎全息图 手掌背掌心 足底反射图

人体针灸按摩穴位图耳朵全息脊椎全息图手掌背掌心足底反射图耳朵人体全息示意图脊椎全息图脊椎全息图:第1颈椎:眩晕、后头痛、视力下降,高血压、失眠、面瘫。

第2颈椎:眩晕、偏头痛、耳鸣、胸闷、心劝过速、排尿异常、视力下降、高血压、失眠、面瘫。

第3颈椎:咽喉部异物感、胸闷、颈痛、牙痛、甲状腺功能讥进。

第4颈椎:咽喉部异物感、胸闷、打呃、肩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甲状腺功能亢进。

第5颈椎:眩晕、视力下降、心动过速或过缓、上臂痛或下肢瘫痪。

第6颈椎:低血压、心律失常、上肢桡侧麻痛。

第7颈椎:低血压、心律失常、上肢后侧尺侧麻痛。

第1胸椎: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

第2胸椎:上臂后侧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

第3胸椎: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胸闷、胸痛。

第4胸椎:胸辟痛、气喘、打呃、郛房痛。

第5胸椎:胸壁痛、气喘、乳房痛。

第6胸椎: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

第7胸椎:胃脘痛、肝区痛、肋间痛、胆囊炎、胆石症。

第8胸椎:胃脘痛、肝区痛、肋间痛、胆囊炎、胆石症。

第9胸椎:胃痛、肝区痛、上腹胀痛、子宫炎。

第10胸椎:腹胀、肝区痛、卵巢炎、gao丸炎、子宫炎。

第11胸椎: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

第12胸椎: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肾炎、肾结石、腹泻。

第1腰椎: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肾炎、肾结石、腹泻、大腿前侧痛。

第2腰椎:腰痛、排尿异常、大腿麻痛。

第3腰椎:两侧腰痛、腹痛。

第4腰椎:两侧腰痛、腹痛、腹胀便秘、下肢外侧麻痛。

第5腰椎:下肢后侧麻痛、下肢痛、遗精、月经不调。

骶骨:排尿异常、子宫炎、前列腺炎。

交感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概观针灸穴位图(1)双足全息图足背侧反射区足底反射图区足内侧反射区图足外侧反射区图。

手背穴位图

手背穴位图

“手背、手掌穴位图-人体全息穴区示意图(一)-漆树家园-搜狐博客09.06.09 红景天人体全息穴区示意图(一)-漆树家园-搜狐博客人体全息穴区示意图(一)人体全息穴区示意图(一)人体经络穴位及足部反射区祥图-漆树家园-搜狐博客09.06.09 红景天人体经络穴位及足部反射区祥图-漆树家园-搜狐博客人体经络穴位及足部反射区祥图。

手部保健操09.05.25 红景天手部保健操。

因此经常做手部保健操,不仅可以治疗手上的病,还可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

右脚向前半步,右腿伸直,左腿微屈,右手放在右膝盖上,用左手搓右手背,直至手梢。

右手握拳,用拳背打右手劳宫穴,每打一次为一拍,打两个八拍,换手打二个八拍。

两手拇指握在手掌中,四指伸直,手掌朝下,两手侧突出肌肉相互对碰,每碰一次为一拍,连续四个八拍。

用左手按揉右手内关穴,二个八拍,换手按揉,二个八拍。

常按阳池穴手脚不再冰冷09.07.07 柴火妞常按阳池穴手脚不再冰冷。

据医学家介绍,有54%的女性都有身体发冷的现象,也就是说每两个女性中就有一个患有发冷症,每到入秋至冬季期间,总有大批的女性患者到医院看手、脚冰冷,以及腰寒等疾病。

刺激这个穴位可以恢复三焦经的功能,将热能传达到全身。

寻找的方法是,先将手背往上翘,在手腕上会出现几道皱褶,在靠近手背那一侧的皱褶上按压,在中心处会找到一个压痛点,这个点就是阳池穴的所在。

全息手诊简介——六、手掌全息定位09.05.16 忘却记忆全息手诊简介——六、手掌全息定位。

全息手诊简介——六、手掌全息定位:手掌生命线和靠大拇指这条线包围的区域属碱性区,大而丰满的多属碱性体质,另外手掌向下将手平伸出去,手指偏向拇指一侧弯曲,第三是有些人手指间贴的比较紧,没有缝,身体比较偏肥胖;从头脑线以上到指根部区域属于酸性区,酸性区越大就说明体质越偏酸性,另外手掌向下将手平伸出去,手偏向小指一侧弯曲,第三是有些人手指间是漏空手,身体比较偏瘦;手掌穴位按摩方法09.03.16 子文手掌穴位按摩方法手掌穴位按摩方法。

手诊完整讲解ppt课件

手诊完整讲解ppt课件

03
手诊在公共卫生领域将发挥更大作用
手诊可以作为公共卫生监测和预警的重要手段,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响应
能力。
06
总结回顾与互动环节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手诊的基本原理
手诊是通过观察、触摸手部特定区域,来推断人体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它基于中医经络学 说和全息理论,认为手部是人体内部器官的一个缩影,能够反映出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信息。
手指按摩
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按摩每个手指的指 尖和指关节,有助于缓解手部疲劳。
针对不同健康问题专项按摩技巧
缓解头痛
按摩手掌的虎口部位,有助于缓解头痛、牙痛等 痛感。
改善睡眠
按摩手掌中央的劳宫穴,有助于舒缓紧张情绪, 改善睡眠质量。
调理肠胃
按摩手背的合谷穴,有助于调理肠胃功能,缓解 胃痛、腹泻等不适。
季节性手部保健按摩建议
手诊原理及科学依据
手诊原理
手诊基于中医经络学说和现代生物全息理论,认为人体的各个部位都在手掌上 有着相应的反射区,通过观察这些反射区的变化,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科学依据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手掌上的皮肤比其他部位的皮肤更薄、更透明,因此更容 易观察到皮下的血管、神经等组织的变化,为手诊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03
常见病症手诊方法介绍
消化系统疾病手诊技巧
01
02
03
观察手掌颜色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手掌可 能呈现黄色或灰白色,暗 示肝胆或胃肠道问题。
检查手指形态
指甲出现横纹、凹陷或变 形,可能与消化吸收功能 有关。
按压手掌反射区
在手掌特定区域按压,如 出现疼痛或不适,可能与 相应消化器官疾病有关。
呼吸系统疾病手诊识别要点
下一步学习计划和建议

手部反射区图

手部反射区图

手部反射区图
学会手诊有一个好处,就是手与疾病的对应关系很明确。

所以我们很容易通过观测双手知道自己一生中可能遇见的疾病,因而不会与疾病在健康的道路上狭路相逢。

右手掌反射区
眼耳斜方肌肺及支气管肩肝肾腹腔神经丛胆囊输尿管肘升结肠膝回盲瓣盲肠(及阑尾)横结肠小肠肾上腺大脑鼻垂体颈项颈椎甲状旁腺甲状腺胃胸椎胰十二指肠腰椎骶骨尾骨膀胱生殖腺直肠及肛门腹股沟下腹部
左手掌反射区
眼耳斜方肌肺及支气管肩心肾脾腹腔神经丛输尿管肘降结肠膝乙状结肠及直肠横结肠小肠肾上腺大脑鼻垂体颈项颈椎甲状旁腺甲状腺胃胸椎胰十二指肠腰椎骶骨尾骨膀胱生殖腺直肠及肛门腹股沟下腹部
手背掌反射区
耳眼内耳迷路肩肩胛骨膈肘肋骨膝生殖腺上身淋巴腺髋关节胸(乳房)三叉神经小脑及脑干上颌下颌扁桃腺喉、气管及食管胸部淋巴腺前列腺或子宫下身淋巴腺
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
头穴颈穴上肢穴肺心穴肝穴胃穴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足穴。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穴位图)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穴位图)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穴位图)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

建议每口至少咀嚼50次。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

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

——合谷穴(1)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2)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

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

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

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

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

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1)全头痛——全头点、大拇指、中指;(2)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3)后脑疼——后头点、小指、膀胱经;(4)两侧疼——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5)酒食前额痛——前头点、食指、胃经。

9、焦虑不安: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

11、发冷: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

12、青春痘: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

13、眼睛疲劳: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14、牙痛: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

15、落枕: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

16、晕车: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

17、白发: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手腕中央阳池穴。

手掌全息图(史上最全,你值得拥有)

手掌全息图(史上最全,你值得拥有)

手掌全息图(史上最全,你值得拥有)人吃五谷杂粮,和环境紧密相关,都有生老病死,不生病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

治未病用现代话讲,就是预防医学。

预防疾病,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在亚健康阶段就要复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

疾病有发生发展的过程。

疾病初起,可能只是不适,是仪器查不出的,但我们可以感觉到,这就是症,中医叫证。

我们自己可以调证,我们自己可以解决亚健康的问题,而把疾病交给医院和医生。

人是全息的。

每个部位,每个细胞,每个基因,都是一个“信息人”。

我们的手反射区,是许多个信息人的重叠。

我们的经络,是一个信息人。

但手三阳、手三阴,到手掌和手背,就变成局部了;到手指就成了单一经络的了。

手指自己,又是一个信息人。

每个指节,还是一个信息人。

所以在我们的手的很多部位,都可以找到同一脏腑的反射区。

如果某一反射区在扎刺时有痛感,说明它代表的身体部位,出现了不适、亚健康或疾病。

我们可以用牙签、牛角、打磨出有尖头的菩提子等作为工具,寻找我们手上的痛点,然后去按压它,揉搓它,推拿它,疏导它,缓解它。

痛者不通,通者不痛。

把痛的按摩成不痛的,就是复健。

这是因为人是全息的,调整好手,也就可以调整好身体其他部位的亚健康、调整好全身的疾病。

网上有很多手掌全息图,我选择了一些我认为比较好的贴在这里。

各家的手反射区图都有它的道理,我们应该学习,应该理解,应该体悟,应该证验。

图是死的,人是活的。

把图当作教条,有百害而无一利,尽信图不如无图。

我们可以选一种比较好的图,然后验证它,修改它,丰富它。

这应该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我们学习需要用心,需要悟。

要用心悟出,那个反射区、那个反射点,属于哪个“信息人”。

会梳理,会化简,我们就会清晰地看出手上重叠的信息人。

懂此,我们就知道手是如何“反射”人的病灶。

懂此,我们眼前就会有我们自己的清晰的手反射图。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用心,见招拆招,法无定法。

大健康是财富第五波,调理亚健康,做为健康服务,也是每个人都可以从事的事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息手诊图 [图片]
手指脚趾多揉揉,失眠头痛不用愁。

常揉拇指健大脑,常揉食指胃肠好。

常揉中指能强心,常揉环指肝平安。

常揉小指壮双肾。

十指对力强心脏,双手对插头脑清,旋转关节通经脉,反掌伸展松筋骨,揉揉十指祛头痛,按摩四关行气血,摇肩转膊松颈椎,甲角切切精神爽:
健康的手指都一样:指甲粉红色,有光泽,厚薄适中,软硬适度,不易折断,表面光滑,指甲根部半月形(甲半月,又叫健康圈)呈白色。

五指养生速查
手部有6 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大约有99 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

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几乎可以缓解全身疾病。

五指对应经络对应器官
拇指肺部经络心脏和肺
食指大肠经络胃、肠和消化器官
中指心包经络五官、肝脏
无名指三焦经络肺和呼吸系统
小指心、小肠经络肾脏、循环系统
不健康的手指各有不同:
甲半月颜色
灰色:可能精力弱,容易引起贫血、疲倦、乏力。

粉红:可能脏腑功能下降,体力消耗过大,容易引起糖尿病、甲亢等病症。

紫色:容易引起心脑血管血液循环不良,供血供氧不足,易出现头晕、头痛、动脉硬化。

-
黑色:多见于严重的心脏病、肿瘤或长期服药者。

甲半月面积
最好:面积占指甲1/5。

小于1/5:表示精力不足,肠胃吸收能力差。

如甲半月突然晦暗、缩小、消失,应早期预防一些消耗性的疾病、肿瘤、出血等。

熬夜、性过多时,甲半月也会消失,很难再长出来。

-
大于1/5:多为心肌肥大,易患心脑血管、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指甲状态
色泽发暗,有多条竖线分布:这是体内水分不足的体现,并且该手指对应的体内器官和组织功能虚弱。

色泽发暗,凸凹不平,有多条横线分布:这是贫血以及营养不良的体现,或者数月前曾身体不调。

手部有6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

大约有99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

随时随地健手健身
运用五指健身术,最大的优势就是随时随地:让冗长的会议时间变得更有意义、电脑前休息的十分钟有了内容、餐前等待上菜不再急躁……这一切的前景是,只要我们想,所有双手空下来的时间,都可以是健身时间。

基本保健:五指按摩
按摩拇指可缓解:心脏疾病、过敏性皮炎、脱发、喉咙痛;
按摩食指可缓解:便秘、食欲不振、胃痛、慢性胃炎;
按摩中指可缓解:肝脏疾患、疲劳、食欲旺盛、耳鸣、头晕;
按摩无名指可缓解:感冒、咽喉疼痛、头痛、尿频、汗多、宫寒;
按摩小指可缓解:肩痛、腰痛、月经不调、视疲劳、肥胖、失眠。

按摩方法:
1. 先按摩左手。

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按压左手拇指的两侧,感觉疼时再坚持10 秒钟。

2. 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别上下夹住左手的拇指,用力按压,坚持3 秒钟。

3. 换右手按摩,方法相同。

指尖疼痛
五指的指尖各有经穴,分别对应不同的内脏。

从小手指开始,将指甲根部捏住,然后用力压并转动,如果指尖感到特别疼痛,表示与此经穴相关的脏器可能有问题。

小指痛:可能心脏或小肠有问题。

靠近无名指一侧的小指指尖有少冲穴,另一侧有少泽穴。

少冲与心脏有密切关系,心脏病发作时,用力按压小指指尖,可以缓解病情;少泽是关联小肠的经穴,消化不良时,可用力按压此部位。

无名指痛:可能是喉痛或头痛。

在无名指上有关冲穴,感冒发烧时揉此部位可缓解症状。

-
中指疼痛:可能心血管出现不适。

中指上有中冲穴,因疾病不适使心脏受不了时,这里会感到疼痛。

食指疼痛:可能大肠有问题。

食指上有商阳穴,便秘时压这个手指感觉很疼。

拇指疼痛:呼吸系统有问题。

拇指上的少商穴,与肺息息相关。

如肺有疾患压这个部位时,可能会疼得跳起来。

针对个案拿捏关节
对应不适问题拿捏相关的手指,可以缓解病痛。

每次操作3 分钟,每天1 - 2 次。

肝病:捏右手拇指的两个关节。

耳鸣:捏双手无名指的三个关节。

糖尿病:捏左手拇指的两个关节。

高血压:按左手小指的根部。

心脏病:捏左手小指三个关节的内侧。

痛经:捏双手食指的三个关节。

眼睛疲劳:捏右手中指的三个关节。

升级维护:灵活健指操
既然身体的健康在手上反映,手的健康也就不容忽视了。

我们经常敲击键盘、发手机短信,“鼠标手”、“键盘手”、“短信手”可不是手的荣誉称号。

一些针对手指灵活度、指关节韧性的练习不可不做,下面这些我们可以自由选择。

甩手:双手在胸前激烈地甩动手腕约10 秒钟。

可以促进手部血液循环。

抛球:将双手握拳在胸前,设想手中有一小球。

用力紧握,默数5声,张开十指尽力抛开。

可以强健手掌和手腕,使手指灵活。

弹指:双手十指模拟弹钢琴,从大拇指开始一个个弹向掌心。

重复20 次。

可以锻炼手部的控制能力和活动能力。

压指:将十根手指分开,指腹相对,用力对压。

直到指关节酸胀痛为止。

重复10 次。

可以锻炼指关节的韧性和灵活性。

推掌:双手在胸前合掌,左手腕用力推向右边,保持手掌对合,然后转向左边。

可以强健手腕,增强手腕或手掌的灵活度。

揉指:用拇指与食指夹揉按摩手指,从指根到指尖。

可以促进手指血液循环。

拉指:右手握住左手拇指转一转,再用力向外拉直,依次拉每一根手指,换另一只手重复同样的动作。

可以帮助手指血液循环畅通,强健韧带。

换指:依次将双手的手指进行交换对指运动。

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度和大脑反应、协调能力。

放松:让悬垂手臂,随意晃动,再用力摇摆,直到手部彻底轻松为止。

有关按摩的若干件事
按摩的力道
对多数穴位和反射区来说,不痛不会有效果,所以需要刺激强一点,痛感重一点。

但用力也不可过重,只要有明显的痛感就行了。

按摩时,用力要先轻后重,逐渐增加力量,到能接受的最大限度为止。

按摩的顺序
按摩时男性先左手,后右手;女性相反,先右手,后左手。

如没有足够的时间,只要按摩一只手上的穴位就可以了。

小心穴位疲劳
按摩多日多次后,病情好转,穴位的压痛随之减轻,是疾病好转的迹象。

如果病情没有好转,而压痛明显迟钝,这就是穴位疲劳。

左右手穴位相同,可以轮流按摩左右手的穴位。

按摩注意
1 按摩前休息片刻。

2 暴饮、饱餐、洗澡后1 小时内及过度疲劳时不宜做手部按摩。

3 初次按揉后局部如果出现酸、微痛、胀等感觉,这是指力过大的缘故,应减轻力度。

-
4 手穴部位比较小,按摩时,有些穴位可用一些器械操作,如以钢笔、圆珠笔等尾部(必须光滑圆润)按压穴位。

5 按摩中切记自然呼吸,不要屏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