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导游词
描写底西苗族采花节的传说的导游词

描写底西苗族采花节的传说的导游词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苗族的古老前人居住在黔东南,他们的良田美地被当地的土司霸占,把他们驱逐出境,永远不许重返家园。
苗族人民的前辈只得背井离乡,扶老携幼,逃到黔西南边远高寒山区,捕飞禽、打走兽、采野菜充饥度日。
在那崇山峻岭的山凹之间,溪水长流的幽谷两旁,建茅屋、垦梯田、种植粮食,人人勤劳,五谷丰登,过着幸福的生活。
因此被人们誉为勇敢、勤劳、善良的山里人。
那时候,底西寨有幼年丧父随母长大成人的杨阿伊、杨阿娜姊妹二人像桃花一样美,心灵手巧,刺绣裁剪,犁田耙地,样样超群。
科香苗寨的好猎手侯安相非常爱慕阿伊,在多次对歌的场合中,倾吐出敬佩的心里话,向阿伊求婚。
经过长时间的了解,阿伊爱上了侯安相。
后来得到阿伊的阿妈允许,经过三媒六证定下了婚事。
阿娜和四轮碑的苗族青年吴希文相恋,两人也立下了永不变心的誓肓。
镇边大将军安新镇的三儿子安得烈听到有如此绝代佳人,便伺机夺取杨阿伊为妻。
天运丙丁年,瘟疫流行,死者成千上万,杨阿伊的阿妈染病身亡。
侯安相、吴希文和杨家的亲戚帮助阿伊装硷好杨母,正设置灵堂时。
土目带着一群府兵,身挂短剑,抬着馄猪馄羊闯入灵堂放下。
土目指着一个身着蓝衫、腰系丝绦的书生说:“镇边大将军安大老爷的三公子安得烈少爷有话要对你们讲,大家必须遵照安公子的话办事。
”紧接着安得烈张牙舞爪地说:“遵家父安老爷之命,传谕圣旨,‘敕令镇边大将军安新镇之子安得烈前往祭奠杨母,并令杨阿伊对灵磕头,拜堂成亲,百年偕老,永不分离’。
”杨阿伊气得破口大骂,“你这花花公子,衣冠禽兽!”杨阿娜说:“拿出圣旨看看?”“安大将军传谕就是圣旨,违者格杀勿论”。
安得烈一边说一边示意抢走杨阿伊。
跟来的教师爷大声喊道:“徒弟们快把阿伊带走!”众家丁蜂拥而上。
这时,杨阿娜的心上人吴希文提起一把锄头,左拦右架,挡住了教师爷和恶奴。
安得烈恼羞成怒,拔出佩剑直奔吴希文。
侯安相见势不妙,急拾起一砣鹅卵石掷去,正中安得烈的脑袋。
2023湖北神龙架的导游词

2023湖北神龙架的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神龙架,我将为大家介绍这里的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
神龙架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神农架林区境内,是一座绮丽而神秘的山美水美林美草美鸟美兽美的世外桃源,被誉为“中华鸟箱”。
神龙架全境依山傍水,山峦叠翠,湖泊如镜,森林茂密,山跨两省(湖北和湖南),总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
这里地势崇山峻岭,最高峰为距海拔3,159米高的神农顶,巍峨壮丽。
林木葱茏,植被丰富多样,是中国东部地区保存完好的最原始的森林。
首先,让我们参观神农顶。
神农顶是神农架的最高峰,也是整个中部地区的第一高峰。
我们可以乘坐缆车到达山顶,途中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水景色。
站在山顶上,我们可以鸟瞰整个神龙架,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和壮丽。
同时,这里还有一座神农顶山庙,供奉着传说中的神农大帝。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当地会举行盛大的神农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接下来,让我们游览一下神龙架的湖泊。
这里有许多湖泊,其中最著名的是神龙湖。
神龙湖水面宽广、湖泊清澈,四周群山环抱,景色优美。
湖中还有丰富的鱼类资源,是钓鱼爱好者的天堂。
在湖边,有许多小型的民宿供游客休息和观赏湖景。
如果时间允许,游客们还可以乘坐游船在湖上划船,感受湖光山色带给人的宁静和舒适。
除了湖泊,神龙架还有许多瀑布和溶洞值得游览。
例如,龙泉瀑布、火焰溪瀑布等都是不容错过的景点。
这些瀑布水势磅礴,气势宏大,给人一种壮美的感觉。
溶洞方面,神龙架有着丰富的地下资源,包括钟乳石、石笋等。
游客们可以在导游的带领下,进入这些溶洞探险,感受到地下世界的神秘与奇妙。
神龙架还是一个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的乐园。
这里有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鸟类资源,被誉为“中国鸟类王国”。
据统计,这里有300多种鸟类,其中包括一些珍稀的鸟类,如白颈长尾雉、乌头雉等。
此外,林区还有众多的兽类、爬行类、两栖类等,如黑颈长尾雉、云豹、金钱豹等。
如果游客们的运气好的话,在林区中还可以见到一些稀有野生动物的身影。
西江千户苗寨导游词

西江千户苗寨导游词【篇一:西江千户苗寨导游词(自编整理)】欢迎词: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家乡西江千户苗寨,我是本次导游,我的苗名叫xx,根据苗族子父连名的传统,子名在前,父名在后。
因为很早以前苗族是没有姓氏的,只有名,也就是有名无姓,但在清朝雍正年间,实行全面改土归流,西江苗寨纳入中央政府管辖之后,才按照苗名的谐音来给苗族制定姓氏。
我的汉名叫杨xx,大家叫我小杨就可以!非常荣幸能给大家做导游。
景区简介:苗族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它也被称作中国的犹太人,因为澳大利亚人类学家格迪斯在他的著作《山地的移民》里写道,世界上有两种苦难深重的民族,一是遍布世界没有自己家园的犹太人。
二是几千年来不断迁徙的中国苗族,而西江这个地方就是苗族历史上五次大迁徙中的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陆续迁徙到达的集结地。
西江另称千户苗寨,因为到目前为止,这里西江已有近1300户人家,接近6000余人生活在这里,皆为苗族同胞。
西江苗寨历史悠久,汉朝时称“鸡江”,清朝雍正建置后称“鸡讲”,乾隆三年置鸡讲司,后在民国时期当地的绅士,寨老们觉得鸡讲这个名称不够雅观,因而改称“西江”。
“西江”这个名称是苗语的音译,在苗语里“西江”的含义是苗族“西”氏族“讨”来的地方,“西”就代表西氏族,“江”在苗语里表示“讨”、“商讨”的意思,从西江名称的含义我们就可以看出西江苗族是由其他地方迁居过来的。
西江苗寨现作为贵州省内著名的旅游景点,其实早于1982年,就被省人民政府列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为全省首期村镇保护和建设项目5个重点民族村镇之一,2005年11月“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在此挂牌。
2008年贵州省第三届旅游发展产业大会在西江举办,其旅游知名度得到很大提升。
而2011年,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又成功荣升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
景点介绍:观景台现在,我们将前往苗寨第一站:观景台,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从观景台放眼望去就是西江苗寨的全景了,你可以看到白水河穿寨而过,吊脚木楼层层叠叠,初看之下无不给人以震撼的感觉!很多人都好奇苗族为什么喜欢把居住的房子建在半山腰,其实,倒不是说苗族人喜欢住在山上,而是因为苗族人不会随意把房子建在平地。
贵州苗族导游词

贵州苗族导游词游人小伙伴们,无论您来源于哪一个大城市,每一个大城市都是会有一些同样的地区,比如说上班的高峰时段、烟窗的烟雾、江河的环境污染、食品卫生安全的忧虑、夜里不断的噪音、公司办公室中央空调的控温;大家城镇居民每日如同作战设备一样,压力着城市发展的工作压力与无可奈何。
大家不经意间中逐渐失去与自然界交往的觉得。
因此许多盆友都期待能到一个纯粹的地区,找寻一些古代人质朴的生活情趣。
因此古鎮、小镇、村落变成大家疲倦心身临时的游乐园。
许多盆友挑选去西藏旅游,由于那边有纯洁的大雪山和神密的风韵。
可是路程的漫长、高原地区的反映、颇丰的花费,很有可能使大家的方案临时延后。
但是这个时候,大家赶到了贵州省,我讲:它是您一个明智的选择!最先,您不必担心空气稀薄和气侯严寒,由于大家都觉得到这儿柔和潮湿的气侯,纯粹的气体使吸气变为一种享有;尽管沒有一望无际的大雪山,则是满眼葱郁的山林;假如您想感受少数名族的浓厚风韵,在大家的大山顶、江河边、餐饮店里、车外到处能够得到。
提及贵州省的17个集居少数名族,我觉得问一问大伙儿了解都有哪些民族呢?(听游人回应后填补:苗、侗、布依、水、彝、仡佬、壮、瑶、土家、满、白、回、畲、蒙古族、毛南、羌、仫佬)大伙儿很有可能沒有想起在大家贵州省大西北的毕节、大气一带也有蒙古、回族那样的匈奴人可以在这儿集居出来。
实际上大家贵州省最具象征性的广大苗族地区也是在XX很多年很迟赶到这儿的。
前边和大伙说过,大家贵州省是一个由各代**构成的省区,广大苗族地区同胞们能够说成大家贵州省最开始的**了。
广大苗族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始于五千多年前,轩辕皇帝阶段的“九黎”部族。
那时候“九黎”定居在大河中上游,在与轩辕皇帝部族产生的战事中,轩辕皇帝与炎帝黄帝协同,九黎头领旱魃被轩辕皇帝擒杀,剩余的多部退到长江中下游,产生了“三苗”部族,创建了三苗国。
在四千年前,以尧、舜,禹为代表的北方地区中华部族与“三苗”又持续的产生战事;最终,三苗国被夏禹所灭。
贵州导游词22篇

贵州导游词22篇1. 贵州黄果树瀑布:这是贵州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壮观的瀑布仿佛从天而降,震撼人心。
2. 天星桥:一座古老的石桥,传说中是神仙的通道,晚上星星会从桥上走过。
3. 龙宫:一个神秘的水下宫殿,充满了神话色彩,让人仿佛置身于神话故事中。
4. 马岭河峡谷:峡谷中的风景如画,河水清澈见底,让人流连忘返。
5. 荔波小七孔:这里的自然风光独特,七个小孔点缀在山水之间,别有一番风味。
6. 西江千户苗寨:这是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是了解苗族文化的好去处。
7. 镇远古镇:古镇保存完好,古老的建筑和淳朴的民风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
8. 赤水丹霞地貌:这里的红色地貌壮观奇特,是大自然的杰作。
9. 织金洞:一个神奇的岩洞,里面的钟乳石千姿百态,充满想象力。
10. 肇兴侗寨:这里是侗族人的聚居地,侗族的歌声和建筑都充满了民族特色。
11. 青岩古镇:古镇的石墙和古老的街道让人仿佛回到了明清时期。
12. 黔灵山公园:这里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还有古老的文化遗迹。
13. 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这里有许多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是研究古生物的好地方。
14. 万峰林:这里的山峰林立,风景秀丽,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15. 红枫湖:湖水清澈,周围的红枫树在秋天变得如火如荼,非常美丽。
16. 天河潭:这里有湖泊和瀑布,山水相映成趣,景色宜人。
17. 荔波樟江景区:这里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18. 南江大峡谷:这里的峡谷风光让人惊叹,还有丰富的户外活动可以体验。
19. 花溪公园:这里有美丽的溪流和繁花似锦的花园,是休闲的好地方。
20. 九龙山:这里是贵州的名山之一,山势险峻,风景秀丽。
21. 梵净山:这里是佛教圣地,山上的寺庙和自然风光都值得一看。
22. 都柳江与都江堰:这里的水利工程历史悠久,周围的风景也非常美丽。
贵州西江苗寨风景区导游词[修改版]
![贵州西江苗寨风景区导游词[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e2f1ac3b3567ec112d8a9d.png)
西江千户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
是一个具有苗族特色的村落,也是我国的重点保护村落。
下面是带来的贵州西江苗寨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贵州西江苗寨游记篇一8月11日,我们一家三口去了西江千户苗寨,我们坐了3-4个小时的车,到了雷山县,我们就下车坐了观光车进了寨子,一进门就有很多苗族人站在门口欢迎我们,他们穿着民族服装,戴着华丽的银饰,走起来有哗哗的响声。
他们还给我们喝用牛角装的米酒。
走进苗寨,印入眼帘的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河两边是青翠的山林,一排排用木头做的房子依山而建,这些房子叫吊脚楼,导游说这里有一千多户人家,6000多人,都是苗族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苗寨。
接着我们到了大广场看表演,看完表演,我们又去吃中餐,叫长桌宴,就是一条很长的桌子,上面摆满了菜,大家围着桌子坐着吃饭,吃饭时,苗族人来给我们唱歌并敬酒,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每个人都要喝,我只喝了一小口,爸爸妈妈都喝了一杯,酒好辣啊,苗族人好热情啊。
吃完饭我们去了观景台,从观景台上看,整个苗寨气势恢宏。
一座座吊脚楼从山顶直铺到山脚,将整个山严严实实包裹起来,远处是层层的梯田,看起来很漂亮。
从观景台下来,我们就去寨里闲逛,我还买了一个小玩具。
途中我们还进了一个博物馆参观。
到了规定的集合时间,我都还没有玩够,但是我们要回去了。
再见了,美丽的千户苗寨,希望你变得更漂亮!贵州西江苗寨篇二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西江苗寨位于贵州凯里的东南,从雷山路口折向东北,位于雷公山东北面,距州府凯里39公里。
是全国最大的苗寨,有5600多人,1250多户。
所以称为“千户苗寨”。
[url]西江[/url],是苗语“鸡讲”的音译,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
世居者均为苗族,自称“嘎闹”。
西江苗寨位于雷山东北36千米处。
这里居住的是苗族西氏支系。
千户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
贵州织金洞导游词讲解

贵州织金洞导游词讲解贵州织金洞导游词讲解尊敬的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著名景点——织金洞。
作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球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织金洞以其壮观的石钟乳、怪石嶙峋、秀丽的地貌景观、丰富的洞穴文化和神秘的地下河流等独特景观,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和探秘。
织金洞是一处发育较好、地质构造较完整、构造类型明显的喀斯特溶洞。
洞穴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境内,距织金县城约50公里,有总长180公里,洞穴高低错落,错综复杂。
在所有洞穴中,"甬门不释"、"一石四花"、"水帘织锦"、"金鸡报春"、"珍珠滴玉轩"、"万虫嚎泣"等景点极尽壮观,娇媚、奇幻的神态与世界稀有程度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一、历史背景织金洞的形成历史悠久。
公元前222年时,秦始皇派远征队到达贵州后,留下了首个将贵州纳入中国版图的碑文,同时也首次发现了织金洞。
洞内山洞深邃,形成了瑰丽绝伦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石帘等众多景色,赞叹者不计其数。
织金洞的探险者也曾有过多次探洞经历。
1845年由英国伥氏率领的队伍首次探险,发现了织金洞;1877年,清朝举办"发扬滇黔通商意向",派员毛宗岗等人从云南进发,经过长达半数年的艰苦探险,基本探明了织金洞区域的方位和长距地形。
1925年到1926年,第一个地下穿山铁路隧道在甬门洞内九曲轮回建成。
2002年,新时代的探险者荣光再次发扬,以更先进的科技手段一次性发明了超过20处洞穴,使织金洞主洞群的建立得以完成。
二、地质特征织金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溶洞,洞穴内均由云雾气氛、泉水和地下河流组成。
洞穴内的各种奇石玲珑、秀奇,钟乳石悬珠静坠,壮观而有趣。
溶洞中流泉潆洄、融银般灵动。
洞内有大型地下河流汇合,河道中荡漾着各种造型迥异、奇妙无比的石灰岩魔鬼、苞兰花等,多处汇流,规模浩大,极具观赏价值。
贵州苗族导游词

贵州苗族导游词游客朋友们,不管您来自哪一个城市,每一个城市都会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性地方,比方说上下班的高峰期、大烟囱的浓烟、河流的污染、食品安全的担忧、夜晚不停的噪声、办公室空调的恒温;我们城市居民每天就像战斗机器一样,负担着城市生活的压力与无奈。
我们大不知不觉中渐渐失去了与大现代人相处的感觉。
于是很多朋友都相信能到一个纯净的好多地方,寻找一些古人朴素的生活乐趣。
于是古镇、小城、村寨成了我们疲惫身心暂时的乐园。
很多朋友选择好好西藏,五峰因为那里有圣洁的雪山和神秘的风情。
但是路途的遥远、高原的反应、不菲的费用,可能使我们的投资计划暂时推后。
不过这个时候,你们来到了贵州,我说:这是您一个明智的选择!首先,您不用担心空气稀薄和气候寒冷,因为大家都激进感觉到了这里温和湿润的气候,芬芳纯净的空气使新陈代谢变成一种享受;虽然无一望无际的雪山,却是满目葱茏的森林;如果您想体验民族少数民族的浓郁风情,在我们的大山上、河流边、餐馆里、车窗外随处可以获得。
提到贵州的17个世居少数民族,我想问问我知道即使都有哪些民族呢?(听完游客回答后补充:苗、侗、布依、水、彝、仡佬、壮、瑶、土家、满、白、回、畲、蒙古、毛南、羌、仫佬)大家可能没有想到在我们贵州西北的毕节、大方一带还有蒙古族、满族这样的游牧民族能够在这里世居下来。
其实我们贵州最具湖北代表性的苗族也是在XX多年前总算来到这里的。
前面和大家说过,我们毕节是一个由历代**组成的省份,苗族同胞可以说是我们贵州最早的**了。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起源于五千多年前,黄帝时期的“九黎”部落。
当时“九黎”居住在丹江中下游,在与黄帝部落发生的战争中所,黄帝与炎帝联合,九黎首领蚩尤被黄帝擒所杀,剩下的残军退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三苗”部落,建立了三苗国。
在四千年前,以尧、舜,舜为首的北方华夏部落与“三苗”又不断的发生战争;最后,三苗国被夏禹所灭。
留下的苗大家节节败退,一部分被驱逐到川南、滇东北、黔西北等地,形成后来西部方言的苗族;一部分与珍利融合;另一部分形成商周时代商周所称的“南蛮”;因居住汉江在汉水中上游而被称为“荆楚蛮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的导游词
苗族导游词一
苗族银饰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到苗家做客。
大家都知道,苗族是一个爱唱歌的民族、一个爱跳舞的民族,更是一个爱美的民族。
说到苗族,就不得不提他们身上华丽的银饰,特别是苗家姑娘的盛装,从头到脚,重达十多公斤、手工制作的、精美的银饰把姑娘打扮得绚烂夺目。
因而苗家除了热烈的鼓舞、独特的民族风情、精美的蜡染和挑花以外,苗族的银饰则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银饰就是苗族穿在身上的民族文化、穿在身上的史书,是苗族最喜爱的装饰品。
若论及饰银之盛,在中国广袤大地上,恐怕没有比苗族更甚者。
尤其在苗族三大方言区之一的湘西,那里的苗族简直就是一个被熠熠银光包裹着的民族。
但在这地处偏僻且远离白银产地,经济文化又相对落后的苗族,把价值不菲的银饰作为民族的群体选择,并成为中国各民族中的饰银首户,无疑是现实展示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
苗族的姑娘胸前大都佩戴着硕大的银锁,又叫“长命锁”、“银压领”等。
它是苗族银装中的主要饰物之一,制作得十分精美,银匠在压制出的浮雕式纹样上再錾出龙、双狮、鱼、蝴蝶、绣球、花草等细部纹样,在银锁下沿垂有银链、银片、银铃等。
她们从小就佩戴上,意在祈求平安吉祥,直到出嫁后方可取下。
苗族男青年亦有佩戴银饰的习俗,有的地方并将其作为未婚的标志。
苗族男子盛装时穿青色大襟衣、腰系花带,头缠包头帕,颈戴银项圈,胸佩银链饰或银牌。
男子佩戴3根银项圈表示未婚,佩戴两根银项圈的表示已婚。
他们常年腰刀不离身,腰带上系着火药葫芦和牛角筒及银钩、荷包等物……绚烂多彩的服饰文化充分显示了的聪明才智,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还有哪个民族像苗族那样喜欢银饰?这里的姑娘普遍喜欢佩戴银饰,而且以多为美,以重为贵。
装扮起来全身银光闪闪、熠熠生辉。
她们之所以如此偏爱银饰,是因为她们认为银是财富的标志,银饰美观、耐用,又易于制作。
而且银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正气,佩戴上银饰,可以驱邪镇鬼、消灾祈福。
当她们盛装出现在歌场、秋场上时,那满身的银饰叮当作响,清脆悦耳,不仅折射着太阳的光芒,还折射着她们美好的内心世界。
假若将盛装的苗族姑娘汇聚在一起,那一定会变成一个美丽的银色世界。
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
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米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得高贵富丽。
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
前胸佩戴银锁,背后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
身上佩戴耳环、手镯等银制品。
全身上下只有两只衣袖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
她们此时不再是简朴的吊脚楼里走出的小阿妹,而是皇宫里走出的雍容华贵的公主,是九天下到凡尘的仙女,把平凡和世俗的生活抛在了万丈红尘外,真不枉“花衣银装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