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管的固定方法
各类导管的固定方法

各类导管的固定方法嘿,朋友们!咱今天就来聊聊各类导管的固定方法。
这可是个相当重要的事儿啊,就好比建房子得把根基打牢一样!先说这胃管吧,那可得像对待宝贝似的固定好。
咱可以用那种粘性好的胶带,把它稳稳地贴在鼻子或者脸颊上,就好像给它找了个安稳的家一样。
可别小看这胶带,选对了它,胃管就乖乖待着,不会乱跑啦!不然,它要是调皮一下,那可不得了。
再说说尿管,这也是个需要好好照顾的主儿。
可以用专门的固定带呀,把尿管轻轻束住,就像给它系了个安全带似的。
这样它就不会晃来晃去,让人提心吊胆啦。
还有那输液管,咱得让它顺顺当当的呀。
可以用个小夹子啥的,固定在床边或者衣服上,让它老老实实沿着咱规定的路线走。
这就好比让水流顺着沟渠流,不会乱淌不是?你们想想啊,要是导管没固定好,那不就跟那脱缰的野马似的,到处乱跑乱闯,那后果能不严重吗?咱可不能让这种事儿发生呀!像那些长期带导管的病人,导管的固定就更是重中之重啦。
这可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呢。
咱得细心再细心,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就好像照顾小婴儿一样,得时刻留意着。
有时候我就在想,这导管就像是身体里的小火车,得在轨道上稳稳地跑才行呀。
固定方法就是那轨道,得修得牢固可靠。
要是轨道松了,小火车不就出轨啦?那可不行,绝对不行!咱平时护理的时候,多留意一下导管有没有移位,固定得好不好。
这可不是小事儿呀,这是关乎健康的大事儿。
咱不能掉以轻心,得把这事儿当成自己家的事儿一样上心。
总之呢,各类导管的固定方法都很重要,咱都得好好掌握。
这不仅是我们的工作,更是我们的责任。
让我们一起把导管固定这件事儿做好,让病人少受点罪,多一些安心和舒适。
这就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大家说是不是呢?。
胃管最新固定方法

胃管最新固定方法胃管是一种插入食管经过胃通往肠道的管道,主要用于给予病人肠外营养、药物处理和放气等治疗。
为了确保胃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采取适当的固定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胃管的固定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下面介绍几种最新的固定方法:1. 胃管贴片固定法: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胃管固定方法,适用于长期使用胃管的患者。
该方法是在胃管的气囊部分贴附一个透明贴片,将胃管固定在患者的鼻子、面颊或颏下。
这种固定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可以有效减少胃管的移位和脱落。
此外,胃管贴片固定法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口腔卫生。
2. 胃管带式固定法:这种固定方法是在固定胃管的气囊部分使用一个带状物质,如皮带或胶带,将胃管固定在患者的腹部或胸部。
与胃管贴片固定法相比,胃管带式固定法更加牢固稳定。
它可以有效避免胃管的移位和脱落,并保证胃管畅通通气。
然而,这种固定方法在固定点的皮肤容易受到刺激和压迫,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破损和感染的情况,因此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
3. 胃管固定器:胃管固定器是一种新型的固定方法。
它是通过一个固定器将胃管固定在患者的腹部或胸部。
这种固定器有一个可调节的固定环,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来进行固定。
胃管固定器的优点是固定稳定、舒适度高、调整方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的改善作用。
此外,胃管固定器在固定点不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和压迫,减少了皮肤损伤和感染的风险。
然而,胃管固定器的成本较高,需要额外的材料和设备支持。
总结来说,胃管的最新固定方法包括胃管贴片固定法、胃管带式固定法和胃管固定器。
这些固定方法各有优缺点,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确保胃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及时处理和预防可能出现的皮肤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
希望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方便、舒适、安全的胃管固定方法。
胃管、鼻肠管的固定

胃管、鼻肠管的固定
普外科手术后,尤其是胃癌、消化道穿孔、肠梗阻患者均常规带有胃管,胃癌患者还带有鼻肠管。
临床护理工作中,留置胃管、鼻肠管或胃肠减压管是常规性护理技术工作,如何使其牢固固定是广大护理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科采用的固定方法为:取一条长7cm、宽2-3cm的胶布从中间剪开约4-5cm,将宽的一端贴在鼻翼上,剪开的一端分别环绕在胃管、鼻肠管上,将胃管、鼻肠管的另一端固定在患者脸颊上。
使用此方法固定,胶布不会因为鼻部油脂分泌而黏度减弱,其痕迹也很容易清除,用湿巾纸或者湿毛巾轻轻擦拭即可,避免了因固定不牢而导致管道脱落,减少了重新固定的次数。
此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与美观,体现了人性化护理。
此方法固定效果好、固定时间长、自制简便、经济实惠、减少重新固定次数、无胶布过敏现象、管路脱落率低,减少患者因重新插管而增加的痛苦。
该方法减轻了护士工作量,也提高了护理的工作质量,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介绍两种改进的胃管固定方法

⿐饲、胃肠减压、洗胃都是普外科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在病⼈烦躁或呕吐时,由于胃管的固定问题,很容易造成胃管的滑出,常常需要重新插⼊,给病⼈带来痛苦。
我们在常规固定的⽅法上加以改进,发现了两种新的⽅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第⼆版《基础护理学》中规定,“操作完毕,⽤胶布固定胃管于⿐翼两侧”。
这时,交叉的胶布两端与胃管成锐⾓,胶布的上缘没有贴住胃管,只靠下缘粘住胃管,病⼈躁动时,胶布下缘很容易脱落。
并且,由于胶布的粘性很容易受到温度湿度的影响,当病⼈发热出汗时,由于胶布与⿐翼接触⾯⼩,很容易被沾湿⽽松脱。
所以,我们改进考试,⼤收集整理的⽅法旨在适当增⼤胶布与⿐翼的接触⾯,并在交叉固定前绕胃管⼀周,避免形成锐⾓。
⽅法1:采⽤固定⼥病⼈尿管的胶布形状。
即宽4cm,长9cm的胶布⼀块,将宽剪成三条(中间⼀条略宽以下⽤C代替,两边两条称之为A、B),剪2/3长度。
为了使⽤时形成两个着⼒点,并避免同⼀点胶布交叉堆积影响美观,可以只将⼀条剪⾄2/3长度,另⼀条剪的长度短0.5cm.使⽤时,1/3完整胶布贴于⿐背及双侧⿐翼,C纵⾏贴于胃管上;A、B分别交叉胃管后贴于同侧⿐翼上。
⽅法2:采⽤倒“T”形胶布固定。
即“T”的“I”部分宽3cm,长4cm,“⼀”部宽1cm,长15cm.使⽤时,“I”部贴于⿐背及⿐翼
上,“⼀”分别从左、右两侧缠绕胃管⼀周后交叉固定于同侧⿐翼。
改进后的两种固定⽅法都有⼀端的胶布纵⾏固定胃管,使胶布牢固地粘在胃管上,另外交叉固定的两端对胃管产⽣向内的拉⼒。
胃管不容易与胶布脱离,也就不会从胶布与⿐孔间滑出。
临床留置胃管鼻贴胶布固定方法、棉布或线绳固定法及粘贴胶布注意事项

临床留置胃管鼻贴胶布固定方法、棉布或线绳固定法及粘贴胶布注意事项留置胃管是重症护理常见操作技术,胃管能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和张力,改善胃肠壁的血液循环,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还能通过胃管注入食物、药物,达到补充营养、维持生命的作用。
在护理工作中,经常会发生躁动病人拔管的现象,也有些清醒病人可能因为咳嗽、排痰、出汗等使鼻饲管脱出。
为避免反复插胃管对病人鼻腔、食道、胃粘膜的刺激和损伤,减轻病人的痛苦,妥善固定鼻饲管极为重要。
鼻饲管一般需长期固定,而传统鼻贴不透气,长时间贴于鼻部容易引起皮肤黏膜损伤。
而且传统鼻贴粘性不足,出汗后易造成脱管,鼻翼两侧及面颊部的胶布痕迹较难去除。
胶布固定方法传统的用两长条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和同侧面颊部。
两长条胶布固定另外,经改良的有Y型宽胶布鼻梁固定法,T型鼻贴胃管固定法,L型鼻贴胃管固定法,蝶形胶布固定法等。
改良的胶布固定法棉布或线绳固定法以反∞字双套结,从胃管另一端套入,固定在鼻尖下0.5~1cm,结节部向上,经耳廓在枕后打活结固定。
将3M胶布剪“P”型,即剪一条长7cm,宽3cm的3M胶贴,从一端中间剪开约4cm,剪下一侧胶布备用,修剪另一端胶布成“P”型,将此端贴于鼻翼,然后将胶布无张力的按顺时针方向固定胃管,将剪下的备用的另一条胶布在同侧耳垂上固定。
“P”型粘贴相对美观,与鼻部更贴合。
P型胶布安普贴固定法安普贴是一种半渗透水胶辅料,其内含有的凝胶成分可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充血状况,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安普贴薄膜透气性能好且防水。
安普贴鼻贴能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粘性强,不易脱管。
当鼻部已有外伤破损时,也能起到修复效果。
普通胶贴需每日更换,而安普贴鼻贴只需等卷边明显时才更换,减少胃管滑出的可能性,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
取材方便,制作简单。
粘贴胶布注意事项(1)临床上皮肤保护剂的使用减少了皮肤由于长期粘贴胶布造成的损伤,使用时清洁鼻翼上的油脂,再粘贴胶布。
胃管胶布固定方法

胃管胶布固定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胃管胶布固定方法。
这可不是小事儿呀,就像给胃管找个安稳的家一样重要呢!你想想看,胃管要是没固定好,那可不得了,就好像小树苗没扎好根,随时可能歪倒。
咱得让胃管老老实实待在那儿,好好发挥它的作用呀。
首先呢,得准备好合适的胶布。
这胶布就像是给胃管的安全带,得结实又舒服。
不能随便找个胶布就往上贴,那可不行!得挑那种粘性好,又不会让病人觉得难受的。
然后呢,开始固定啦!先在胃管上找个合适的位置,就像给它找个最佳停车位一样。
把胶布轻轻贴上,可别太用力啦,不然会弄疼病人的。
贴的时候要细心,就像给宝贝穿衣服一样,要整整齐齐的。
贴好之后,再检查检查,看看是不是牢固。
这时候你可以轻轻拉一拉胃管,要是没动,那就说明固定得不错。
要是动了,那可得重新来一遍咯。
还有啊,要注意病人的感受。
要是他们觉得不舒服,那咱就得赶紧调整。
毕竟病人的感受最重要嘛。
你说这胃管胶布固定是不是很有讲究?就像盖房子,得根基稳,才能盖得高。
咱这胃管胶布固定好了,病人才能更舒服,治疗才能更顺利呀。
这可不是我夸张,你想想,要是胃管固定不好,一会儿掉了,一会儿移位了,那多麻烦呀!医生护士得不停地重新弄,病人也遭罪。
所以啊,咱们可得把这个小细节做好。
而且,这也能体现咱们医护人员的细心和专业呀。
病人和家属看到咱们这么认真对待这么个小事情,他们也会更信任咱们呀。
总之呢,胃管胶布固定虽然是个小事情,但可不能小瞧它。
咱们得认真对待,让胃管稳稳当当的,为病人的健康出一份力。
大家都记住了吗?哈哈!。
20190601胃管的固定 -

胃管固定方法
组稿者:申小平 审核者:石海燕 批准者:导管护理指导小组 一、 准备粘着性绵布伸缩包带:
(1)鼻贴
1.第二格剪断
2.从中间由下而上剪五格
(2)脸贴
1.第三格剪断 2.对折后剪两格半 3.剪断一端
4.另一端纸质层 撕断备用
二、准备其余物品
1.胃管标识
2.留置针敷贴
3.皮筋
4.锁针
5.小纱布
三、胃管固定
1.黏贴鼻贴
2.一侧分叉螺旋 缠绕胃管
3.另一侧分叉螺旋 缠绕胃管
4. 记号笔在始端 做上标记
5.纸胶带纵向包绕 标记一圈
6.由眼角沿身体纵轴作平行线找出中点黏贴留置针敷贴
7.脸贴黏贴在 留置针敷贴上
8.脸贴断开部分 螺旋缠绕胃管 9.记号笔在胃管 末端做上标记
10.用软尺从始端至 末端测量外露长度
11.
正确书写
管道标识
12.在末端上10-15cm 处黏贴标
识并用纸胶带纵向包绕一圈
13.末端纱布包裹
牛皮筋固定
14.将末端用锁针
固定在肩缝上
四、胃管最终固定图。
各种常见留置管道的固定方法

各种常见留置管道的固定方法
第11页
04 引流管固定 引流口处固定引流管
胶带剪成E形
去除未剪开端离型纸
去除上下两条离型纸
各种上常见下留置固管定道的,固定中方法间绕管
一样方法,对侧固定
第12页
04 引流管固定 其它位置固定引流管
双高举平台固定法
各种常见留置管道的固定方法
高举平台+加强固定
螺旋固定法
第13页
05 中心静脉导管固定
7、愈加牢靠固定方法,利用3M加压固定胶带做加强固定
各种常见留置管道的固定方法
第16页
05 中心静脉导管固定
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注意事项
1、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应由经过培训医护人员进行。 2、出现液体流速不畅,使用10ml注射器抽吸回血,不应正压推注液体。 3、输入化疗药品、氨基酸、脂肪乳等高渗、强刺激性药品或输血前后,应及时 冲管。 4、无茵透明敷料每3天更换1次,纱布敷料常规每日更换1次;出现渗血、出汗 等造成敷料潮湿、卷曲、松脱或破损时应马上更换。 5、注意观察中心静脉导管体外长度和改变,预防导管脱出。
06 PICC导管固定
7、统计胶带上统计操作者姓 名与操作时间
8、无菌软纱布包裹肝素帽并 固定
各种常见留置管道的固定方法
第19页
06 PICC导管固定
PICC导管固定注意事项
1、当做造影检验时,要提醒医生不要经过PICC导管高压推注造影剂,以免造成 导管破裂。 2、保持穿刺局部清洁干燥,贴膜有卷曲、松动、渗血、潮湿时,应及时更换。 3、携带导管一侧手臂防止提大于5千克重物或做引体向上及托举哑铃等持重锻 炼。不要用带导管手枕着头部睡觉。 4、每7天完成一次封管,换贴膜,换肝素帽等维护,勿用胶带直接贴在导管上 ,对贴膜过敏等情况要缩短更换间隔时间。 5、注意观察针眼有没有发红、疼痛、肿胀、有没有渗血、导管有没有漏水、脱 出、扭曲、折断等异常,有上述情况应及时处理。 6、PICC导管应由专业护士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台心医院胃管的固定方法
2015年1月拟定
一、 固定流程
二、 图片演示
三、 注意事项:
1、 更换胃管时如无禁忌症,应选择另外一侧鼻腔插入。
2、 黏贴胶布时不要拉扯胶布,使之产生张力,鼻尖处避免受压。
3、 每次更换敷料时,一定要用75%酒精清洁固定部位皮肤。
4、 固定胃管的胶布每两天更换一次,如果病人汗液较多或有卷边等情况,应随时更换。
5、 注意翻向固定病人胃管尾翼侧时,避免固定处皮肤受压。
1、评估患者胃管是否固定通畅及有效期,检查鼻部皮肤情况,确保清洁干燥。
2、将胶带剪成“Y ”字型。
(见图一) 3、用75%酒精清洁固定部位皮肤 4、将剪好的弹力胶带一端固定在鼻部,另一端缠绕固定胃管(见图二) 5、用另一弹力胶带用高举平台法呈“U ”型固定胃管在一侧面颊部。
(见图三)
6、酌情更换或标记留置时间,贴于胃管的末端。
高举平台法固定导管 末端反折便于撕除 将胶带剪成“Y ”字型 图一 图三
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