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3个打包)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讲的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金属的性质和应用,了解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金属及其应用有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节课共分为四个部分:导入与探究、新课讲解、练习与巩固、拓展与应用。

在导入环节中,我们将通过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思考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新课讲解环节中,我们将详细解析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并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进行讲解;练习与巩固环节则是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最后在拓展与应用环节中,教师将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探索金属材料的更多应用领域。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金属的常见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2.了解金属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3.掌握常见金属的特点和应用,如铁、铝、铜等。

能力目标1.能够描述金属的常见性质;2.能够分析金属的应用场景和原因;3.能够辨认常见金属,并了解其应用领域。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金属及其应用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金属的常见性质和应用;2.常见金属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1.形象化地讲解金属的性质和应用;2.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探索金属材料的更多应用领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探究通过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思考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可以问学生:“你知道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应用呢?为什么选择金属材料来制作这些物品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帮助他们找到相关的例子和原因。

2. 新课讲解2.1 金属的性质首先,我们将讲解金属的常见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性质的具体含义和应用场景。

同时,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小实验,如使用电池和导线来演示金属的导电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课题1 金属材料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活中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金属和非金属2、认识在金属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关注生活→分析比较→归纳解释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难点:性质决定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三、教学模式探究式四、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题1 金属材料一、金属1、性质①颜色②导电性③密度④熔点⑤硬度⑥延展性2、用途二、合金1、概念2、性质a、硬度b、熔点教学反思:本课题内容多,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紧密。

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但内容琐碎,不易记牢。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以及金属氧化物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3.熟悉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会利用金属与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通过“置换”推断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4.发展学生敢于置疑、勤于动手的科学精神,发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注:“置换反应”概念的更深刻理解,于第二课时进行)教学重点:1.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掌握置换反应的概念。

2. 认识部分金属重要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及金属间的置换)。

教学难点:1. 活动性顺序强弱的探究及排序。

2.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教学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

教会思路:猜想与探究――→观察与检验――→分析与归纳――→解释与结论教学准备:镁、铝、锌、铁、铜等金属,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盐酸、稀硫酸等以及酒精灯,石棉网、三角架、试管、镊子等。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课后习题2.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活泼性Zn >Fe >Cu板书设计: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镁铝常温下很容易反应,铜铁常温下反应很慢,金在高温下也不反应。

(完整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doc

(完整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doc

【教学设计】金属和金属材料_化学第八单元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任务分析】知识与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金属的一些重要化学性质。

技能教学过程与通过比较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目方法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标情感态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 在探究活动中增进合作、增进友谊。

并使学生体度与价会到化学学科不是孤立的,它影响到方方面面, 我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值观重1、金属的化学性质2、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3、化学计算(不纯物)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难点2. 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教仪器:试管铁架台镊子胶头滴管药匙学药品:稀盐酸稀硫酸锌粒镁条铁丝铜丝用其他:课件、练习等品【教学环节安排】环教学问题设计节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金属和金属材料,这部分内容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情现在我们一起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

境导播放:视频:歌曲《相信自己》。

入观看:费舍尔铁塔思考:费舍尔铁塔是由什么建造而成的?问题 1:金属与合金各有那些物理性质和用途?问题 2: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问题 3:金属冶炼所需矿石、设备、原理、原料?问题 4:有关不纯物质在方程式中的计算?自问题 5:金属生锈的条件、防锈的方法及金属资主源的保护?学习二次教学活动设计备课教师:播放视频触景生情,暗示同学们要相信自己,复习好本单元,为中考打好坚实的基础。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对,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咱们下面接着复习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吧。

学生阅读课本、圈划,检查学生预习及笔记情况,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回顾教材内容,从知识、技能、方法等方面搞好自我排查,发现自己的不足与存在的问题考点一:金属与合金问题 1:根据图表请同学们归纳出金属的物理性质:讨论、归纳:结合图表归纳出金属的物理性质。

对金属之最让学生抢答。

点拨: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性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化学的最后阶段,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金属的性质、金属的冶炼、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实验,使学生了解金属的性质,学会金属的冶炼方法,掌握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等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化学实验的操作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金属的性质,掌握金属的冶炼方法,学会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措施。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金属的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金属的活性顺序。

2.金属的冶炼方法:湿法炼金、热还原法、电解法等。

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的腐蚀原因、防腐蚀措施。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金属的性质、冶炼方法和腐蚀与防护措施。

2.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金属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试管架等。

2.实验试剂:铁、铜、锌、硫酸、硝酸等。

3.课件:金属的性质、冶炼方法、腐蚀与防护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金属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铁锅、铜线、铝壶等,引导学生关注金属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金属是如何得到的吗?”让学生思考金属的来源和性质。

2.呈现(10分钟)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金属的活性顺序。

通过实验演示金属的腐蚀现象,让学生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教案 (新人教版)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教案 (新人教版)

第八单元课题一金属材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金属材料与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金属材料的图片,从而导出课题讲授新课一、常见的金属(板书)展示:常见的金属找出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小结:金属的物理性质:1、具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延展性2、铜是紫红色,金是黄色3、常温下液体的金属是汞阅读p-3表8-1,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 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2 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而不用银制?3 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4 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思考:通过以上讨论:你可得出哪些结论?(从决定物质用途,要考虑哪些因素)小结:1 是否具有符合这种要求的性能2 价格是否合适3 是否美观4 是否便利(质量,体积)5 是否对人和环境有影响讨论:资料--金属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2、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3、导电导热最好的最高的金属?4、熔点最高的金属?5、熔点最低的金属?二合金(板书)1、定义:一种金属与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常见的合金:铝合金、生铁与钢都是碳和铁的合金实验探究1:合金和纯金属性质的对比金属材料主要成分光泽和颜色硬度大小对比黄铜片(合金)铜锌黄色黄铜片>铜片铜片(纯铜)铜(紫)红色焊锡(合金)铅锡银白色锡>焊锡锡(纯锡)锡银白色讨论:通过以上对比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从颜色,硬度方面)实验探究2:合金和纯金属熔点大小的对比金属材料主要成分熔化速度对比铅(纯铅)慢锡(纯锡)锡中焊锡(合金)铅锡快讨论:通过以上对比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23、了解常见的合金的性能3阅读: (1)课本p-6页表8-2的内容(2)关于钛合金的性质和用途课堂练习: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机械性能好,抗腐蚀能力强,钛合金与人体很好的“相容性”。

初中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教案 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教案 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铁、铜、铝等重要金属和合金。

内容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等),金属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盐酸等反应)以及反应的规律性知识(如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资源的利用(如铁的冶炼以及冶炼时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金属资源的保护(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从教学目标来讲,涉及到铁、铝、铜等纯金属以及合金的基础知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金属腐蚀条件初步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技能,以及合理利用金属资源、金属材料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本单元具有以下特点:本单元比较集中懂得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习的全面性。

本单元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自感受纯金属与合金的性质、金属与氧气以及盐酸反应的不同,以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的关系的了解,认识到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本单元尤其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对一些重点内容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

本单元注意对学生进行金属资源保护意识的教育,注意介绍一些科技新成果如形状记忆合金等,以事实来说明化学学习的价值。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铁、铝、铜等金属和合金的重要性质和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铁锈蚀的条件及其保护,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对铁锈蚀条件的初步探究,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课题1 金属材料[教材分析]本课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用品很多是金属材料制成的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并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说明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懂得金属材料。

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能传热、导电,有延展性等重要物理性质,同时采用列表的方式,给出了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如何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案一、知识回顾1. 金属的性质金属是指具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和延展性的物质。

金属的主要性质包括:•金属光泽:金属表面具有独特的光泽,称为金属光泽。

•导电性能: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在金属中自由电子可以自由移动。

•导热性能: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热能可以在金属中迅速传导。

•延展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在拉伸的过程中不断延长。

•高熔点和高沸点:金属的熔点和沸点较高,一般在室温下都是固态。

2.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可以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的特点包括:•金属元素多为固态,具有金属光泽。

•金属元素通常是良好的导电体和导热体。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可以形成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通常为正数。

非金属元素的特点包括:•除了溴和汞以外,大多数非金属元素在常温下是气态或液态。

•非金属元素通常是较差的导电体和导热体。

•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通常形成共价键,形成共价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通常为负数。

3. 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化合物。

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而非金属元素通常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

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合物通常具有下列特点: - 化合物通常具有离子结构,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

- 金属和非金属的原子通过离子键相互结合。

- 化合物的离子数目要求正负电荷相互抵消,使化合物整体电荷为零。

4. 金属材料的使用金属材料由金属制品和金属合金组成。

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金属材料的特点包括: - 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

- 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 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二、能力提升1. 快速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正确答案。

1.以下不属于金属的性质的是: A. 金属光泽 B. 导电性 C. 导热性 D. 脆性2.金属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通常为: A. 正数 B. 负数 C. 零 D. 无法确定3.以下不属于非金属的性质的是: A. 金属光泽 B. 不导电 C. 不导热 D. 脆性4.下列元素中,不是非金属的是: A. 氧 B. 汞 C. 碳 D. 溴2. 选择题从下列每组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整理)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整理)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问题2:什么叫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区别呢?
【多媒体展示】
展示反馈练习。
考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问题1:根据图表请同学们归纳出金属能否与氧气发生反应?
质疑:
既然它们大多数能与氧气反应,那为什么铝制品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
过渡:酸能否与所有金属发生反应?
问题2:盐酸与镁、锌、铁、铜的反应
分别由四位同学完成四个实验并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拨:
请同学们阅读东汉时期的马踏飞燕的资料,展开想象的翅膀,推测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制取铜单质的。
问题3:金属与可溶性盐溶液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应
Fe+CuSO4=Cu+FeSO4 (湿法冶铜)
2Al+3CuSO4=3Cu+Al2(SO4)3
Cu+2AgNO3=2Ag+Cu(NO3)2
【多媒体展示】
展示反馈练习。
问题4: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发散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的能力。













2)按发布权限分。环境标准按发布权限可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行业环境标准。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管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导则的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还规定:“建设项目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简称“三同时”)。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三同时”制度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从广义上讲,也属于环境影响评价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铁、铝、铜等重要金属和合金。

内容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金属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盐酸等反应),以及反应的规律性知识(如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资源的利用(如铁的冶炼以及冶炼时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金属资源的保护(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本单元具有以下特点:1.金属和金属材料与社会和生活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本单元比较集中地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它们的性质、用途和资源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与以往的初中教材相比,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习的全面性。

2.本单元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切身感受纯金属与合金的性质,以及金属与氧气、盐酸等反应的不同,以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的关系的了解,认识到不同的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3.本单元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注意对一些重点内容(如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腐蚀的条件等)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

在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新知识。

4.本单元注重对学生进行金属资源保护意识的教育,通过介绍一些新科技成果,如形状记忆合金等,以事实来说明化学学习的价值。

本单元教学重点:铁、铝、铜等金属和合金的重要性质和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合理利用金属资源。

本单元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课题1金属材料本课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讲日常生活用品很多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两类,并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说明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能传热、导电,有延展性等重要物理性质。

同时采用列表的方式,给出了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如何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教材把重点放在“讨论”及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的了解上,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合金。

教材用厨师在炒菜时,常常会在菜里加入各种调料,以改善菜的色、香、味的事实作比喻,说明在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与纯金属性质不同的合金,如生铁和钢等,这些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金属更好的性能。

教材接着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不同,了解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用途的原因。

教材以列表的方式简略地介绍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同时还介绍了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连同在“化学技术社会”中介绍的高新科技的内容——形状记忆合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21世纪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

第1课时金属的物理性质知识与技能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大小形状相同的金属片(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

一、新课导入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碳、氧等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但是在一百多种元素中约有80%为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元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和广泛的用途。

本单元我们将学习一些常见金属的性质、用途和冶炼方法等。

二、新课教学1.展示一些金属制品(如订书钉、铝箔、铜丝电线、不锈钢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火箭、坦克、轮船等)。

[分析]常见的材料很少有纯金属,多数为金属的合金,即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提问]同学们知道人类是从什么时代开始使用金属材料的吗?想了解金属材料的使用历史吗?[小结]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铝的使用→钛的利用我国从商代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就会炼铁,战国时期会炼钢,目前正大量使用的是钢和铝合金材料,钛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金属材料之一。

2.与学生一起欣赏课本第2页的两幅图。

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得多,那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

但由于铝的密度小和具有抗腐蚀等优良性能,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

下面,我们就以铜、铝、铁为例,对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探讨。

[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活动与探究】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分组实验探究:请学生取三块同样大小的铜片、铝片和铁片。

(1)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

然后用细砂纸打磨,再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

(2)试试它们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并感觉一下它们的硬度。

(3)感觉一下它们的质量大小,由此判断它们的密度大小。

(4)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上方烘烤它的另一端(注意实验安全:时间不要长,防止烫伤),试试它能不能导热。

(5)用电池和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并比较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

(6)用铁锤锤一下(验证金属的延展性)。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思考、讨论、总结:(1)金属都有颜色、有光泽,纯净的铁和铝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

(2)金属不同,其硬度大小也不相同。

金属能被弯曲,而且不易折断。

(3)金属不同,其密度大小也不相同。

金属有轻金属和重金属之分,如铝为轻金属,而铜为重金属。

(4)金属具有导热性。

不同金属的导热能力不尽相同。

师:金属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们可应用在哪些方面?生:它们可用作炊具、餐具、热交换器、散热器等。

师:在制造餐具的材料中,铝、铁制品最多,但需注意人体若摄入铝过量,可能导致大脑迟钝,故餐具最好少用铝,多用铁,因为铁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元素。

(5)金属具有导电性。

不同金属的导电能力不尽相同。

(6)金属具有延展性。

讨论:什么是延展性?(抽成细丝的性质为延性,打轧成薄片的性质为展性。

)(展示细铁丝、铜丝、铝箔等)师:金属的这种形变说明金属具有什么性质?生:延展性。

师:对!金属的延展性决定了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便于加工制造。

[讨论](1)常温下,是不是所有金属都是固体?(2)金属用砂纸打磨前后,其颜色和光泽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3)制造飞机或机械底座对金属的密度和硬度有什么要求?(4)炊具加热时有没有熔化?说明炊具的熔点怎样?(5)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说明钨的熔点如何?钨可能还具有什么性质?学生讨论并总结:(1)常温下,汞即水银是液态。

(2)说明有些金属在打磨后可能与某些物质反应而使表面的金属光泽失去。

(3)制造飞机的金属密度小,机械底座的金属密度大。

两者为防止变形都需要有较高的硬度。

(4)制造炊具的金属熔点一般较高。

(5)钨的熔点很高,同时具有导电和导热性。

师:请大家根据以上探讨结果,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并用简短的语言进行回答。

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并汇报。

师总结并板书: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有颜色和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硬度因金属的不同而不同。

师: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生: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板书]二、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师:物质的用途是由哪些性质决定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投影]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比较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100作标准)――→银 铜 金 铝 锌 铁 铅(优)100 99 74 61 27 17 7.9(良) 密度/g·cm -3 ――→金 铅 银 铜 铁 锌 铝(大)19.3 11.3 10.5 8.92 7.86 7.14 2.70(小)熔点/℃ ――→ 钨 铁 铜 金 银 铝 锡 (高)3410 1535 1083 1064 962 660 232(低)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标准) ――→铬 铁 银 铜 金 铝 铅(大)9 4~5 2.5~4 2.5~3 2.5~3 2~2.9 1.5(小) 师:请大家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展示](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生讨论回答:(1)因铁的硬度大于铅,铅的硬度很小,若菜刀、镰刀用铅制,用的时候刀刃容易卷起来;而锤子用铅制,很易变形。

(2)电线用铜制而不用银制的理由:①银在自然界的含量少,价格昂贵;②银的密度大,不易架设。

(3)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是由于钨有较高的熔点,且易导电。

若用锡制的话,灯丝导电产生的热量易使灯丝熔断(因锡的熔点低),从而影响灯泡的寿命。

(4)水龙头镀铬:①可增加水龙头的硬度,而使其不易变形;②不易生锈;③镀铬可使水龙头变得美观大方。

镀金虽然更好看,更耐腐蚀,但不经济。

师:根据以上讨论结果并结合实际思考:物质的性质是否是决定其用途的唯一因素?如若不是,你认为还需考虑哪些因素?生:不一定,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

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等。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份资料。

[投影]金属之最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硬度最高的金属——铬熔点最高的金属——钨熔点最低的金属——汞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师:你能很快记住它们吗?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是冠军。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我们知道,金属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颜色、光泽、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金属的物理性质可决定金属的一些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即同时还要考虑经济、环境、资源、美观等方面的问题。

这也启示我们在看待任何问题时,都不应是孤立的、片面的,而是要从大局出发,权衡利弊,然后再作决定。

请大家在课外查阅有关合金的资料,并把你感兴趣的记录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