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区别
海洋文明对决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对决大河文明从比雷埃夫斯港到米克诺斯岛需时四个小时,差不多到达爱琴海东西方向的中点位置。
客船在海上航行,不时掠过一些大大小小的岛屿,有很多是小到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的。
但是爱琴海的所有岛屿在古希腊时代可能都有名字,其中很多只起到航标的作用,在看似无序的海面上,划出一条条清晰的航路。
即使夜晚来临,部分有人居住的岛屿用灯火可以起到灯塔的作用,加上星星指引,深夜也可航行。
风浪来袭时,还能尽快找个岛屿躲避,避免人员和货物损失,安全性保障程度很高。
这种地理条件在人类早期文明阶段独一无二。
我曾经坐客轮从大连到天津,横渡渤海,凭栏远眺,天水茫茫,浪涛滚滚,往来船只少见,孤独感顿生,夜晚还会有恐惧感,和在爱琴海上航行完全是两种感觉。
爱琴海属于地中海,渤海湾是中国地理条件中比较接近地中海的区域。
梁启超在诗中将中国的黄海、渤海与地中海并列,就看到了其中的相似性。
实际上地中海在大自然中特别另类,受欧亚非陆地四面环抱,仅在西端开了直布罗陀海峡一个小口与大西洋相通,所以更像一个大湖。
波罗的海与地中海最为相似,不过纬度高、面积小、岛屿少,只能后程发力。
爱琴海是地中海大湖中最平静的一处,面积21.4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70米,有2500多个岛屿。
爱琴海东西宽约300公里,一半约为150公里。
古代船只多依靠风力、水流和人力,船速不固定。
如果假定平均时速为5公里,也就是一般成年人的步行速度,那么横穿爱琴海需要60小时,两天半左右。
如果再慢一些,算做三天。
也就是说从雅典到米利都两大古希腊经济中心的货物在途时间需要三天,相当于现在完成一次国际远途贸易。
如果风力、水流配合,再加上人力将更快。
这种速度以及相应的海运成本,当时的陆地交通难以企及。
恶劣的自然条件是隔绝人类交往的最大障碍。
渤海东临太平洋,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淤泥浅滩多,有30多个岛屿,受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抱,海峡最窄处从旅顺到蓬莱约100公里。
中国与朝鲜先民早有海上往来,东周时期的齐国也是当时经济发达地区。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

小麦 (高产)
趣味仿写:仿写上面的五种文字,谈谈你在书写中的感受。
古西代亚 古2古经-1代希小-4埃 腊 组比及、讨较—罗论古—马,代:得尼埃历出罗及法的河、方结流美亚势古面论域索平平代成是巴就:不原坦比不达,伦高、米地古代印(度、新古肥月代希沃沃腊地的地)理特征充,足分析自然环境对便早期利区域文明的影响。小(麦富足)
经小组讨论,得出的结论是:
土壤 灌溉 交通条件 农作物
早期区域文明大型工程的比较
地势 条件 多山、平原少,地势崎岖
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在历法方面的不同点:
水源
为什么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夏商周)在历法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相比之下 ,在数学、哲学等诸多方面成就贡
古代 献这爱突些琴出 早 海的期西古区部希域腊文、明罗在马地冲地在理积势历位法置平平方和原坦面环却境、鲜上有有作什肥营为么沃养?异这同(的与?富淤他们于泥所)处的地理充环足境和生产活动有便什利么联系? 埃及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
肥沃(富于营养的淤泥)
环境特征
大河流域、海洋
海 古希腊——地中海东部
洋
爱琴海西部
文 明
古罗马——地中海
古希腊、罗马:历法方面成就不高
探究仔细观察表格内容,说说从地理环境的角度,这 这些早期区域文明在地理位置和环境上有什么异同?
爱琴海西部 古希腊、罗马:历法方面成就不高 为什么东西方文明会出现这样的差别?这与他们所从事的生产劳动、经营活动有什么关系?(提示:农业文明较稳定,人们易束缚在
探究
这些早期区域文明在地理位置和环境上有
什么异同?
经小组讨论,得出的结论是:
北半球 为农什业么 生东产西中方,地文不理明问位会政置出治现,这国样家的管差理别易?形这成与专他制们、所保从守事的的特生点产,劳那动相、比经之营下活,动商有业什文么明关在系国?家(管提理示 方:面农又业易文形明成较怎稳样定的,特人点们?易)束缚在 温带地区 在大河流域发源的文明,农业发达而且稳定,当地的人们会不会有这样的需求去简化笔画,创造字母文字?举一例子来证明你们的观
大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差异

大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差异——以中西为例大江文化,也叫农耕文化。
大河文化的根基是大河流域,那里沃野千里,灌溉便利,有独特的农耕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古代大河流域以农耕文明为特征,农业是这些地区最主要的生产部门,也是这些地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就是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表现出自己的文明特征。
其中唯一延续下来的只有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中心部位和起点是黄河文化。
海洋文化,即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典型的是古希腊文化以及受其影响的整个西方文化。
大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一、群体与个体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儒家文化占主导,儒家文化旨在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以人为本,重现世人伦,重人事而敬宗教是其思想核心,故中国的大江文化强调集体意识,强调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海洋文明是一种在较为极端的气候下生存的民族的文明,在人口稠密的城邦,如雅典等,要从黑海沿岸和埃及等地购进谷物。
于是,西方文明发展成为商业文明。
商业文明的产生基于市场意识,而市场意识基于交换意识,交换意识又基于承认各自独立的平等意识,平等意识则来自于分立、独立意识。
因此,西方文化对人显得相当尊重,个人主义盛行。
二、封闭与开放大江文化是农耕文化,土地是重要依存,而土地是基本固定不变的。
土地私有制,古代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封建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愚民政策及屯田、均田、编户制度,农民明哲保身的封闭意识,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宗法制的作用和影响,这些形成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白居易的《朱陈村》可以充分印证这一点: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而从地域特征来看,海洋文明处于海洋的包围中。
以古希腊为例,古代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
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海洋文明主要指的是苏美尔和古埃及。
苏美尔是现在的伊拉克、叙利亚两河流域那块地方。
这两个地方的文明几乎是同时诞生的。
苏美尔后来产生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巴比伦。
古埃及是在尼罗河流域,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带来泥沙,形成肥沃的土地,便于种植,因而古埃及文明能够繁盛,此外,据说几何学最早正是在古埃及尼罗河流域诞生,因为尼罗河泛滥后划分土地催生了几何学。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和苏美尔都出现了城市国家、炼铜技术和文字。
公元前3000年以前,印度出现了纸草,苏美尔出现了泥版文书。
埃及出现了编年史,苏美尔出现了印章。
公元前4241年,古埃及人把365天定为一年,并把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那天作为一年的开始。
古埃及及苏美尔人都是浅黑色皮肤的人种。
古埃及人建造了金字塔,2500年前建造了狮身人面像。
古埃及的权利体系是法老与祭司两个集团,两个集团经常争斗。
古埃及统治集团近亲结婚严重,因而法老常短命。
苏美尔文明出现在两河流域新月地带。
公元2500年前,闪米特人(白人)进入苏美尔两河流域,消灭当地文明,建立新的文明。
两河流域出土了前3000年前的黄金匕首和黄金头盔,据信是闪米特人的。
公元前2000年,海洋文明扩散到爱琴海希腊半岛(迈锡尼)和克里特岛(米诺斯),并波及到印度。
公元前1700年,犹太人随喜克索斯人(闪米特人)进入埃及,并替喜克索斯人收税,而此时苏美尔文明则被巴比伦取代,当时产生了汉谟拉比法典。
印度文明产生于印度河流域。
公元前1500年,摩西率犹太人出埃及。
埃及建成了鲁克索神庙和卡纳克神庙。
此时,雅利安人(伊朗高原)入侵印度。
公元前1000年,荷马时代,特洛伊战争。
大河文明主要指的是中国,公元前3000多年,炎黄二帝统治中原各部落。
公元前2500年前唐尧虞舜统领中原各部落。
公元前2000年,正是大禹治水之时。
夏启建立夏朝,夏延续了400年。
公元前1700年,成汤灭夏。
公元前1500年,商朝盘庚迁殷(前1319年)。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常考易错知识点》

部编版:九上历史《常考易错知识点》1、大河文明以农耕为主,四大文明古国都属于大河文明;海洋文明以商业为主,代表国家古希腊、古罗马。
2、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有:《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空中花园。
3、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是奴隶主专享的民主政治,并不是针对全体国民。
4、古希腊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只有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
雅典的民主政治本质上是奴隶主的民主。
5、西方文明之源是古希腊。
6、罗马通过布匿战争(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于公元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7、《汉谟拉比法典》和种姓制度的实质都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8、古代文明传播方式有两种: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
被称为东西文化交流使者的是:阿拉伯人;暴力冲突的事例有亚历山大东征等;和平交往的事例有丝绸之路等。
9、西欧庄园土地分为两部分:直领地和份地;10、西欧城市争取自治的常用手段有: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其中最典型的城市是法国的琅城。
11、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指大学的兴起12、《罗马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
13、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14、默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国家。
15、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阿拉伯人改进与传播。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共同的有:出现雇佣关系;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6、文艺复兴运动是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而不是西方古典文化的重新兴起。
17、《权利法案》重在限制王权;《独立宣言》重在谋求独立;《人权宣言》重在反对封建专制等级制度,倡导自由民主。
18、美国诞生的标志是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不是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9、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机的发明;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海洋文明、大河文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

海洋文明、大河文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人类文明是由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共同构成的。
海洋文明一词最早出现在李二和《舟船的诞生》一文中,后被国内外学界陆续引用。
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
所以,一种海洋文明之所以能称为海洋文明,一是它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两者缺一不可。
一种文明在地理位置上靠近海洋,甚至有比较发达的海洋文化,并不一定是海洋文明。
古埃及靠海,但其文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尼罗河;古巴比伦也靠近海洋,但其文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两河;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得益于海洋的不多,尽管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也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也算不上海洋文明。
古代日本文明与海洋的关系远比中国文明与海洋的关系密切,然而其文明程度却远不如以长安为中心的中华文明,所以也不能算是海洋文明。
太平洋诸岛的土著文化,其文化与海洋的关系虽然十分密切,也创造了一些海洋文化,但却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当然更算不上海洋文明。
所以,靠近海洋,有海洋文化不一定就能发展成海洋文明。
古代海洋文明最著名的就是古希腊,他们的文明依赖于海洋而产生和发展,其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在古希腊的文化里有关海洋的描述很多,以海洋为主体的文化很发达。
从这样一种思路出发,我们首先要确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海洋文明,分析这种文明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寻找后来海洋文明的发展,最后总结出海洋文明的根本特点和优势,以使我们对海洋文化和海洋文明的认识有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起点。
海洋文明的三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开放性。
海洋文明不是一种闭关自守的文明,而是一种不断从异质文化汲取营养的文明。
海洋文明的开放是多方位的。
从经济上讲,它是一种对外贸易依赖型的文明,发展海外市场,开拓海外殖民地成为这种文明的最重要的经济要求。
从人口流动上讲,它在不断吸收外来人口的同时,又不断向外殖民。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对人类文明起源的不同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对人类文明起源的不同影响历史一班马中臣1230040007大约5000年以前,中国、印度、埃及、两河流域以及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几乎同时进入文明社会。
古埃及、古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诞生的,其各具特色的文明发展史,构成了灿烂辉煌的大河文明,对整个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四大文明古国之外的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地中海文明,希腊文明是地中海文明的发祥地,罗马则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古代西方世界的统治者。
地中海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然而,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起源与其所拥有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大河文明的起源以及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对其出现所产生的影响。
一位古埃及诗人是这样描述给万物以生命的大河的慈善:瞧,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这位古埃及诗人盛赞的是哪条大河?为什么他如此盛赞这条大河?是尼罗河,因为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另外,东方大河流域还孕育了两河流域、印度和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
正如我们中国也有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都说明人类文明的发展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河文明也叫内陆文明,大河文明发源于内陆上的大河流域。
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中国的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
大河流域具有怎样的地理环境呢?以尼罗河流域为例,在埃及境内,尼罗河每年6月开始涨水,7至10月是泛滥期,这时洪水夹带着大量腐殖质,灌满了两岸龟裂的农田。
几个星期后,当洪水退去时,农田就留下了一层肥沃的淤泥,等于上了一次肥。
11月进行播种,第二年的3至4月收获。
尼罗河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每年的涨水基本是定时定量,虽有一定的出入,但差别不是太大,从没有洪水滔天淹没一切的大灾。
这就为古埃及人最早创建大规模的水利灌溉系统和制定历法提供了方便。
总的来说,大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雨量充沛、灌溉方便、土地肥沃、适于农耕。
中考历史专项复习:世界古、近代史_主题一 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交流_

第2页
下一页
第3页
下一页
第4页
下一页
第5页
下一页
图一
图一为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第6页
下一页
图二 图二为《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的浮雕,该法典 由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是世界上 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第7页
下一页
图三 图三为阿拉伯数字,它是印度人发明,并由阿拉伯 人改进和推广的数字系统。
第21页
下一页
(2)经济特色:古代北非和亚洲的大河流域,灌溉 便利,独特的农耕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 件。发展农耕,导致了大河文明以农业经济为主。希 腊等海洋文明,在地理环境影响下,不能仅仅以农耕 为生,而是借助其优良的港湾发展航海业,进行对外 贸易,所以海洋文明以商品经济为主。
(3)政治特点:四大文明古国是大河文明,政治上 是奴隶主专制制度,从而形成“人治”的传统。
第8页
下一页
第9页
下一页
第10页
下一页
第11页
下一页
第12页
下一页
1.建筑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折射出人类文明发展 的多样性。
(1)__金字塔__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也是国王压迫人 民的铁证。
(2)坐落在今麦加城中心的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是麦 加大清真寺,
它是伊斯兰建筑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世界奇观。 (3)1240 年建成的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 主教堂,也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的完美表现.
第22页
下一页
2.西欧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的比较。 (1)从时间上看,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 1 000 年;(2)
从政治上看,西欧封建社会初期,长期战乱,王权薄弱,兵祸连 年。中国自秦朝开始,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社会较为 安定;(3)在西欧封建社会,国王是封建地主,但他的权力仅限于 自己的领地内。在中国封建社会,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君 主的权力深入到封建社会的每一个角落;(4)从经济上看,西欧封 建社会在最初几百年里,经济发展缓慢,城市落后,工商业不发 达,到 10 世纪,西欧城市经济才得以持续发展;中国自秦汉以 来,封建经济持续发展,到隋唐时达到鼎盛,并且这种态势一直 保持到清朝前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则按《辞海》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的相对"。
而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包括器物、制度和精神文化。
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
具体的讲,海船、航海、有关海洋的神话、风俗和海洋科学等都是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与海洋文明有着很大的区别。
海洋文明的二个基本特征是:一是必须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必须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而不是其它文化。
但是,靠近海洋,不等于就有海洋文明。
即使有较发达的海洋文化,也不一定是海洋文明。
古埃及靠近海洋,但其文明主要得益于尼罗河文明。
古巴比伦也靠近海洋,但其主要得益于两河文明。
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也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但也算不上海洋文明,而是地道的黄河文明,即大河文明。
日本与海洋的关系密切。
也不能算是海洋文明,只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在世界历史上,真正能算得上是海洋文明的代表性国家就是古希腊,够得上大河文明的代表性国家就是古代中国。
其它国家都不具备条件。
古希腊的气候纯属于地中海气候,温和宜人。
特殊的地理条件,对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关山所阻隔的小块平原,造就了典型的"小国寡民的城邦",也决定了古希腊人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其生存和发展,而这种贸易只能是海外贸易,这又决定了古希腊人工商航海业居主导地位的民族特性。
古希腊商业航海贸易遵循"以平等交换"为原则的商业行为。
加之,商业贸易的发展要求自由的环境,进而又促使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
古希腊"小国寡民的城邦"意识,一旦人口的增加而无法负荷时,古希腊人就自然而然的到海外去拓展,开展频繁的航海贸易活动。
航海使古希腊人练就了勇于开拓,善于求索的民族性格。
造就了开拓、求索的民族精神,同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海洋文化,并使希腊成为西方文明的旗帜和摇篮。
这一切都与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区别
大约5000年以前中国、印度、埃及、两河流域以及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几乎同时进入文明社会。
古埃及、古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诞生的,其各具特色的文明发展史,构成了灿烂辉煌的大河文明,对整个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四大文明古国之外的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地中海文明,希腊文明是地中海文明的发祥地,罗马则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古代西方世界的统治者。
地中海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大河文明和地中海文明由于发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造成了两种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资源的多样性,是人类分工的自然基础,它造成各地域、各民族物质生产方式的不同类型。
而不同生产方式的差异,导致文化类型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各地域人群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大河文明的稳定持重,与江河造成两岸居民农耕生活的稳定性有关。
海洋商业文明的外向开拓精神,则与大海为海洋民族提供的扬帆异域、纵横驰骋的条件有关。
大河文明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这些区域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故农业往往很发达。
大河文明以农耕经济为基本形态,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农耕经济是一种和平自守的经济,由此派生出的民族心理也是防守型的。
作为典型的大河文明,中华民族较少有拓边侵略的行径。
最能体现中国人防御思想的是长城的修建。
长城,不带进攻性质,完全着眼于防卫。
中华文明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曾执世界文明的牛耳,特别是纺织、造船、制瓷、造纸、印刷、火药、建筑等行业的成就,曾一度令世界各国望尘莫及。
大河文明创造了灿烂而持久的封建文化,维系了长期的政治稳定。
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大河文明的特点是,稳定持重,但不思变革;注重防卫手段,但缺乏出击精神;推崇道德,但轻视效率;安贫乐道,但不具冒险精神。
如大河文明造就的中国的战略文化,崇尚“人之初,性本善”,崇尚“和为贵”,将基本战略目标定位于守国土、求统一、保和平,将“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战争手段选择的最高境界。
这一战略文化传统曾经使中华民族蒙受过诸如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结局,但中华民族善良平和的民族特性并不会因此而埋没其光辉,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优秀一面也同样不应当被埋没。
再看欧洲人所聚居的地中海地区。
地中海,处于欧、亚、非大陆之间的陆间海,被称为“上帝遗忘在人间的脚盆”。
簇拥地中海的陆地,森林茂密,丘陵遍布,土地贫薄,不适和农作物的生长。
但其地陆海交错、港湾纵横,海面大多是波平浪静,确为地中海人航行海上从事商贸活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地中海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地处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陆路交通不方便,可耕地面积较少,农耕文明发展空间小,陆路交通的不方便,便自然选择了海洋为文明发展的主要方向。
滨海地区拥有渔盐之利和交通之便,工商业便应运而生。
地中海文明以外向发展和商品经济为基本特征,开拓海外市场、抢占殖民地、实施海外扩张是其天然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