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沉降观测记录

合集下载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要求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要求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的基本要求9.8.1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高耸构筑物、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重要工业厂房及在软弱地基上建造的建筑物,采用锚杆静压桩进行地基处理或基础托换的新建或改建建(构)筑物,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规定应进行变形观测的建筑物,以及设计有要求的建筑物,均应进行沉降观测,并应按单位工程提供沉降观测记录;⏹ 2 沉降观测的每一个区域,必须有足够的水准点,不得少于3个;水准点布设应坚固稳定,应设置在基岩上或设在压缩性较低的土层上,应避开沉降和振动影响的范围,与被观测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距离宜为30m~50m;水准点埋设必须在基坑施工前15d完成,水准点应定期核对;⏹ 3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能够反映建筑物、构筑物变形特征和变形明显的部位;2)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不应影响建(构)筑物的美观和使用;3)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且应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

⏹ 4 沉降观测点应按设计图纸埋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观测点的数量不宜少于6个点,建筑物四角或沿外墙每隔10m~15m或每隔2~3根柱子处;2)变形缝和防震缝的两侧,新旧建筑物或高低建筑物以及纵横墙的交接处;3)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的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4)烟囱、水塔和大型储藏罐等高耸构筑物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每一构筑物不得少于4个点。

⏹ 5 沉降观测测量仪器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观察时应使用固定的测量工具和测量人员,观测前应严格校验仪器,每次观测均须采用环形闭合法或往返闭合法进行检查,同一观测点的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1mm,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应符合±0.5mm的要求;⏹ 6 测量精度宜采用二等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为20m~30m,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m,前后视距应基本相等;前后视观测应使用同一水准尺,前视各点观测完毕后,应回视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水准点上;⏹7 沉降观测周期和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工程进度、基础荷载的增加以及意外情况等因素而定,第一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设稳固后及时进行,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物主体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一般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完工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2)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建筑可每加1~2层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可按不同施工阶段分别进行观测,若建筑物均匀增高,应至少增加荷载的25%、50%、75%和100%时各测1次;烟囱等构筑物每增加15m观测1次;采用锚杆静压桩在压桩前、后应各观测1次;3)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时间较长,在停工时复工前应各观测1次,停工期间,可据实际情况每隔2~3个月观测1次,整个施工期间的观测不得少于4次;4)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增加观测次数,做好记录;5)建筑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按设计要求,或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确定;⏹8 沉降观测应作好记录,并及时整理和妥善保管记录,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1)沉降观测记录;2)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及各周期沉降展开图;3)建筑物沉降曲线图和沉降观测分析记录。

主体沉降观测报告

主体沉降观测报告

-0.33
7
-0.05
ZT5
2.45269
-0.627Βιβλιοθήκη -0.09-0.62
7
-0.09
ZT8 -0.51881 -0.18
7
-0.03
-0.18
7
-0.03
ZT12 1.62212
-0.83
7
-0.12
-0.83
7
-0.12
ZT13 0.56260
-0.07
7
-0.01
深圳市长勘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证书等级:甲级 证书编号:甲测资字 4400235 地址:深圳市深南东路 1108 号福德花园 A 座三楼 电话:0755-25794798 25790030 传真:0755-25790032 网址:http://
世纪物流园主体沉降监测 技术报告
总 经 理 :丁进选
详情见沉降、位移观测成果表。
6、其他说明
本期监测工作整个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工地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和我 公司制定的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方面的控制程序。项目期间,未出现任 何安全事故,也未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尚需说明,未经本公司同意,本报告复印无效。
7、提交资料
(1) 沉降观测成果表 (5) 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第 2 次(m) 2015.1.14
0.08624 0.06835 -0.15459
本次较差 (mm)
0.15 0.11 -0.26
累计较差 (mm)
0.15 0.11 -0.26
注:基准点的高差较差在±0.40 n mm=±0.8mm 内,表明基准点是稳定的。
(3)沉降观测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中的三等变形测量, 使用 Trimble DINI03 电子水准仪(编号:706904,标称精度:±0.3mm/km), 和配套的数码铟钢水准尺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进行。线路从 G1 出发经过 7 个监测点后再闭合至 G1,每次观测采用相同路线,固定作业人员进 行。首次监测两次取平均值做为初始值,基准点 G1 假设高程为 0.00m。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一、引言建筑物沉降是指由于地下土壤的压缩或沉积、荷载作用等原因,建筑物在竖直方向上发生下沉变形。

沉降是建筑物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和重要设施,沉降观测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二、沉降观测设备和方法1.观测设备本次沉降观测使用的设备包括测沉点、测墩、水准仪、测斜仪等。

其中,测沉点用于测量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测墩用于测量地表的沉降情况,水准仪用于测量建筑物的高程变化,测斜仪用于测量建筑物倾斜情况。

2.观测方法沉降观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基准期观测,即在建筑物完工后,对建筑物进行首次观测,确定建筑物的初始沉降情况。

第二阶段是日常观测,即在建筑物使用期间,定期对建筑物进行观测,监测沉降的变化情况。

三、观测数据记录与分析1.基准期观测数据在基准期观测中,我们选取了不同位置的测沉点和测墩进行观测。

观测周期为每个月一次,观测时间为1年。

观测数据如下表所示:观测点,观测时间(月),沉降值(mm)--------,----------------,--------------A,0,0B,0,0C,0,0D,0,0E,0,0注:观测点A、B、C、D、E分别代表不同的测沉点。

通过对基准期观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建筑物在基准期观测范围内未出现明显的沉降情况,表明建筑物在初始阶段的沉降较小。

2.日常观测数据在日常观测中,我们每季度对建筑物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数据如下表所示:观测点,观测时间(季度),沉降值(mm)--------,------------------,--------------A,1,2B,1,1C,1,3D,1,2E,1,1A,2,4B,2,3C,2,6D,2,5E,2,3A,3,6B,3,5C,3,9D,3,8E,3,6注:观测点A、B、C、D、E分别代表不同的测沉点。

通过对日常观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观测点A、B、C、D、E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降现象,说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沉降;b) 观测点C的沉降值最大,达到9mm,说明该处土壤的沉降较明显;c)建筑物沉降值的变化趋势并不平稳,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土壤的压缩特性和荷载作用有关。

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测量记录范本

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测量记录范本

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测量记录范本
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测量记录范本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测量记录范本
一、概述
本记录范本适用于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测量工作,旨在规范观测过程,提高观测精度,确保建筑物安全。

二、观测点设置
1. 观测点数量:根据建筑物规模、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设置观测点数量。

2. 观测点位置:选择能反映建筑物沉降变形的关键部位,如建筑角点、承重柱、沉降缝等。

3. 标记与编号:对每个观测点进行统一编号,并做好明显标记,便于后续观测记录。

三、观测方法与精度要求
1. 观测方法:采用水准测量法或其他适宜的观测方法进行沉降变形观测。

2. 精度要求: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确定观测精度等级,确保观测数据准确可靠。

四、观测周期与频次
1. 观测周期:根据建筑物施工进度、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确定观测周期。

2. 观测频次:在关键施工阶段或出现异常情况时,适当增加观测频次,确保建筑物安全。

五、数据处理与成果分析
1. 数据处理: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得出各观测点的沉降量、沉降速率等指标。

2. 成果分析: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对建筑物沉降变形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提出相应的安全预警或处理措施。

六、其他注意事项
1. 观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相关规范和操作流程。

2. 观测过程中应保持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整理和分析数据。

3. 在观测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主体沉降观测方案26118

主体沉降观测方案26118

“主体沉降观测”技术设计方案“东汽住房”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设计方案总工:审核人:工程技术负责人:目录一、工程简介0二、观测内容1三、执行的规范依据1四、主要技术要求1五、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5六、观测工作结束后,提交的成果6一、工程简介“龙华新居工程二期"项目由四川省天拓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开发。

根据业主及有关规范要求,需对该项目1#—8#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以便了解地基的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同时也为建筑质量的评定提供客观评判依据。

二、观测内容“龙华新居工程二期”1#至8#建筑物沉降观测.三、执行的规范依据①、四川省地方标准《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③、本工程技术设计方案四、主要技术要求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因瓦合金水准尺。

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2、观测时间的要求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

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

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次/15天)或按建筑物的荷载增加情况分别进行观测(每增加1—3层观测一个周期)。

主体沉降观测记录-62页word资料

主体沉降观测记录-62页word资料

沉降观测记录第 1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2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3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4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5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6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7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8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9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10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11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12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13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14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15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16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17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18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19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20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21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22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23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24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25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26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27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28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29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30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31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32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33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34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35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36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37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38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39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40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41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42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43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44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45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46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47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48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49 页沉降观测记录第 50 页。

主体沉降观测规范

主体沉降观测规范

主体沉降观测规范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相关内容:沉降观测即根据建筑物设置的观测点与固定(永久性水准点)的测点进行观测,测其沉降程度用数据表达,凡三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人工、土地基(砂基础)等,均应设置沉陷观测,施工中应按期或按层进度进行观测和记录直至竣工。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

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

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对于沉降的基本要求:5.1.1 各类沉降观测的等级和精度要求,应视工程的规模、性质及沉降量的大小及速度进行设计而确定。

同一测区或同一建筑物随着沉降量和速度的变化,可以采用不同的观测精度。

5.1.2 布置和埋设沉降观测点(变形点)时,应考虑观测方便、易于保存、稳固和美观。

5.1.3 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也可采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

5.1.4 观测记录和成果应清晰完整、准确无误,并符合本规程 9.1 节的规定。

每一周期观测完后,可提供周期或阶段性成果。

整个工程结束后,应提供综合性成果资料。

5.1.5 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开始,以获取基础和主体荷载的全部沉降量(该建筑的总沉降量)。

5.5 建筑物沉降观测5.5.1 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沉降观测记录

沉降观测记录

沉降观测记录
沉降观测记录是对地表或建筑物在一段时间内的垂直位移进行测量和记录的过程。


降观测常用于土地沉降、地基沉降和建筑物沉降等工程项目的监测和评估中。

记录沉降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观测点信息:记录观测点的编号、名称、位置、高程等基本信息。

2.观测时间:记录每次观测的日期和时间,并标明观测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3.观测方法:包括静态观测和动态观测两种方法。

静态观测是通过固定测点,采用水
准仪或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动态观测是通过安装测点的结构感测器和传感器,实时或定期获取数据进行测量。

4.观测数据:记录每次观测所得到的沉降数据,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数据包括各观测
点的沉降量、测区的总体沉降量、沉降速率等信息。

5.观测记录:记录观测人员、观测设备和观测环境等相关信息。

沉降观测记录的目的是为了及时监测沉降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工程
项目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通过长期的观测记录,可以评估地层的稳定性和土地的沉
降趋势,为未来的工程设计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测偏差(mm)
观测位
设计标高(m)
实测偏差(mm)
1轴/D轴
偏西1
1轴/P轴
偏南2
5轴/P轴
偏 0
7轴/R轴
偏西2
18轴/N轴
偏南 1
40轴/1/A轴
偏 0
27轴/B轴
偏东 1
26轴/N轴
偏南 2
17轴/B轴
偏 0
12轴/N轴
偏西 1
37轴/P轴
偏北 2
41轴/H轴
偏 0
检查意见
经查:符合《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允许偏差值以内和标高高差值以内。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
C4-06
工程名称
金河湾世纪广场A座
观测日期
2011.
施工单位
江苏江中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阶段
一层结构完成
观测说明(附观测示意图):
本工程采用2"精度垂准仪配合量距测得全高、垂直度。用计量50m钢尺外加三项改正量得总高度偏差。本楼总高度104.716m。
垂直度测量
标高测量
观测部位
0Hale Waihona Puke 013高 程
122.281
122.281
122.281
沉 降 量
0
0
0
累计沉降量
0
0
0
4
高 程
122.287
122.287
122.287
沉 降 量
0
0
0
累计沉降量
0
0
0
5
高 程
122.314
122.314
122.314
沉 降 量
0
0
0
累计沉降量
0
0
0
6
高 程
122.283
122.283
122.283
附件:l.放线的依据材料1页
2.放线成果表2页
测量员(签字):周桂泉
查验人(签字):
施工单位名称:技术负责人(签字):2012年月日
查验意见:
监理单位名称:监理工程师(签字):2010年月日
沉降观测记录
C4-07
工程名称
金河湾世纪广场A座
仪器型号
M32型水准仪
施工单位
江苏江中集团有限公司
水准点
高 程
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
B2-01(A3监)
工程名称
金河湾世纪广场A座
编号
001
致哈尔滨市机械建设工程监理公司(监理单位):
我方已完成(部位)主体1层结构
(内容)沉降观测记录、垂直度测量记录
的测量放线,经自检合格.请予查验。
附件:l.放线的依据材料1页
2.放线成果表2页
测量员(签字):周桂泉
查验人(签字):
3
高 程
122.281
122.281
监理工程师 施工技术 施 工
(建设单位代表): 负 责 人: 质检员: 施测人:周桂泉
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
B2-01(A3监)
工程名称
金河湾世纪广场A座
编号
001
致哈尔滨市机械建设工程监理公司(监理单位):
我方已完成(部位)主体3层结构
(内容)沉降观测记录、垂直度测量记录
的测量放线,经自检合格.请予查验。
附件:l.放线的依据材料1页
2.放线成果表2页
测量员(签字):周桂泉
查验人(签字):
施工单位名称:技术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查验意见:
监理单位名称:监理工程师(签字):年月日
沉降观测记录
C4-07
工程名称
金河湾世纪广场A座
仪器型号
M32型水准仪
施工单位
江苏江中集团有限公司
水准点
高 程
±0.00=119.4m
±0.00=119.4m
观测点
形象进度
±0.00
一层结构
三层结构
日 期
2011.7.18
2010.7.23
2012.7.15
1
高 程(m)
122.302
122.302
122.301
沉降量(mm)
0
0
1
累计沉降量(mm)
0
0
1
2
高 程
122.320
122.320
122.319
沉 降 量
0
0
1
累计沉降量
监理工程师 施工技术 施 工
(建设单位代表): 负 责 人: 质检员: 施测人:周桂泉
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
B2-01(A3监)
工程名称
金河湾世纪广场A座
编号
001
致哈尔滨市机械建设工程监理公司(监理单位):
我方已完成(部位)主体五层结构
(内容)沉降观测记录、垂直度测量记录
的测量放线,经自检合格.请予查验。
沉 降 量
0
0
0
累计沉降量
0
0
0
7
高 程
122.314
122.314
122.314
沉 降 量
0
0
0
累计沉降量
0
0
0
8
高 程
122.283
122.283
122.282
沉 降 量
0
0
1
累计沉降量
0
0
1
监理工程师 施工技术 施 工
(建设单位代表): 负 责 人: 技术员: 施测人:周桂泉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
沉 降 量
0
0
累计沉降量
0
0
6
高 程
122.283
122.283
沉 降 量
0
0
累计沉降量
0
0
7
高 程
122.314
122.314
沉 降 量
0
0
累计沉降量
0
0
8
高 程
122.283
122.283
沉 降 量
0
0
累计沉降量
0
0
监理工程师 施工技术 施 工
(建设单位代表): 负 责 人: 技术员: 施测人:周桂泉
1
高 程(m)
122.302
122.302
沉降量(mm)
0
0
累计沉降量(mm)
0
0
2
高 程
122.320
122.320
沉 降 量
0
0
累计沉降量
0
0
3
高 程
122.281
122.281
沉 降 量
0
0
累计沉降量
0
0
4
高 程
122.287
122.287
沉 降 量
0
0
累计沉降量
0
0
5
高 程
122.314
122.314
观测位
设计标高(m)
实测偏差(mm)
1轴/D轴
偏西 1
1轴/P轴
偏南 2
5轴/P轴
偏 0
7轴/R轴
偏西 2
18轴/N轴
偏南 1
40轴/1/A轴
偏 0
27轴/B轴
偏东 1
26轴/N轴
偏南 2
17轴/B轴
偏 0
12轴/N轴
偏西 1
37轴/P轴
偏北 2
41轴/H轴
偏 0
检查意见
经查:符合《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允许偏差值以内和标高高差值以内。
施工单位名称:技术负责人(签字):2012年月日
查验意见:
监理单位名称:监理工程师(签字):2010年月日
沉降观测记录
C4-07
工程名称
金河湾世纪广场A座
仪器型号
M32型水准仪
施工单位
江苏江中集团有限公司
水准点
高 程
±0.00=119.4m
观测点
形象进度
±0.00
一层结构
日 期
2011.7.18
2010.7.23
C4-06
工程名称
金河湾世纪广场A座
观测日期
2012.7.15
施工单位
江苏江中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阶段
三层结构完成
观测说明(附观测示意图):
本工程采用2"精度垂准仪配合量距测得全高、垂直度。用计量50m钢尺外加三项改正量得总高度偏差。本楼总高度104.716m。
垂直度测量
标高测量
观测部位
实测偏差(mm)
观测点
形象进度
±0.00
一层结构
三层结构
五层结构
日 期
2011.7.18
2010.7.23
2012.7.15
2012.
1
高 程(m)
122.302
122.302
122.301
沉降量(mm)
0
0
1
累计沉降量(mm)
0
0
1
2
高 程
122.320
122.320
122.319
沉 降 量
0
0
1
累计沉降量
0
0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