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新九级证据高清图

合集下载

循证医学ppt课件

循证医学ppt课件

预防性干预措施评价及应用举例
预防性干预措施的评价指标
包括发病率、死亡率、危险度降低比例等,用于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和成本效益。
预防性干预措施的应用举例
如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通过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等),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循证医学证据,选择合适的药 物进行一级或二级预防。
03
临床问题构建与文献检 索策略
明确临床问题,构建PICO模型
明确患者群体(P)
确定研究对象的特征,如年龄、性别、疾病 类型等。
干预措施(I)
描述研究中所采用的治疗方法、药物或其他 干预手段。
比较对象(C)
设定对照组或比较不同干预措施之间的差异 。
结局指标(O)
明确研究关注的结局或效果,如生存率、症 状改善等。
ABCD
临床意义探讨
将研究结果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探讨其对临床决 策、治疗方案选择等方面的指导意义。
未来研究方向
根据当前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研究 方向及展望。
05
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 的应用举例
诊断性试验评价及应用举例
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指标
包括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等,用于评估试验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及步骤
明确研究问题
01 确定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
究设计等关键要素。

检索相关文献
02 通过数据库检索、手工检索等
方式,全面收集与研究问题相 关的文献。
文献筛选与质量评价
03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
,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 。

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标准

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标准

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标准
一、研究类型和证据级别
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标准通常根据研究类型和证据质量进行分级。

以下是常见的证据级别划分:
1. Ⅰ级证据: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为最高级别的证据。

这种证据的质量高,但可能存在偏倚和误差。

2. Ⅱ级证据:指随机或非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

这种证据的质量次之,但仍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

3. Ⅲ级证据:指没有对照的观察性研究,如单一病历报告或系列病历报告。

这种证据的质量较低,存在较多偏倚和误差。

4. Ⅳ级证据:指专家意见、案例报道、机构指南等。

这种证据的质量最低,仅作为参考。

二、质量评估标准
在循证医学中,除了证据级别外,还需要对研究本身的质量进行评估。

以下是常见的质量评估标准:
1. 研究设计是否严谨?
2. 样本量是否足够?
3. 对照组和实验组是否匹配?
4. 结局指标是否客观、可量化?
5.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是否正确?
6. 结果是否有统计学差异?
7. 研究结果是否一致?
8. 是否考虑了潜在的偏倚和误差?
三、推荐强度
基于以上证据级别和质量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医学推荐意见。

推荐强度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1. 强推荐:指基于高质量证据的明确结论,可以作为临床实践的依据。

2. 中等强度推荐:指基于一定数量和质量证据的结论,可以作为临床实践的重要参考。

3. 弱推荐:指基于有限证据或专家意见的结论,可以作为临床实践的参考但需要谨慎使用。

4. 建议不做推荐:指基于低质量或争议性证据的结论,不做推荐但需要关注后续研究进展。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PPT课件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PPT课件
同质RCTs的系统评价 单个RCT(可信区间窄) 全或无(传统治疗全部无效)
同质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 单个的队列研究(包括低质量的RCT,如随访率<80%) 结局性研究 同质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 单个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系列报告(包括低质量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
基于经验未经严格论证的专家意见
第10页/共45页
这类证据数量庞大,更新速度快。
第5页/共45页
三、证据的分类
2. 二次研究证据(secondary research evidence) 是指 通过全面收集某一问题的所有原始研究证据文献,应用 系统评价、Meta分析等方法进行严格评价、分析处理、 综合评估后形成的证据。 这类证据是对多个原始研究证据再加工后得到的更 高层次证据,因此,更新速度较原始研究慢,数量也少 于原始研究。
第2页/共45页
一、概述
➢ 证据是循证医学的基础与核心 ➢ 证据质量决定循证医学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 证据应具有真实性、临床重要性、适用性
第3页/共45页
二、证据来源
1.来自目前已有的证据资源库
现有证据资源库包括各种电子数据库、出版的书籍、 公开发表的期刊、网站、会议文献等,可以通过计算机或 手工检索的方法,获取所需证据。
2.生产和创造证据
医学决策者可以根据临床实践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开展 原始研究或二次研究来生产和创造证据。
第4页/共45页
三、证据的分类
(一)按照产生证据的研究方法分类 1. 原始研究证据(primary research evidence) 是指以
临床病人或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开展的临床诊断、治 疗、预防和干预等的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或病例对 照研究等,获取原始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后,获得 的研究证据。

循证医学证据检索ppt课件

循证医学证据检索ppt课件
循证医学证据检索
刘映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2019/9/6
1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EBM证据检索简介 三、PubMed证据检索实例 四、OVID证据检索实例 五、CBM证据检索实例
9/6/2019
2
一、概 述
1、Sackett教授对循证医学的定义
循证医学就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 用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 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 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 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
5 基于经验未经严格论证的专家意见
9/6/2019
8
9/6/2019
证据级别 高

9
3、证据检索的分类
循证医学实践中证据检索可分为两种: (1)使用当前最佳证据 如:检索证据用于临床决策参考 (2)利用证据进行相关研究 如:制作系统评价
9/6/2019
10
4、循证医学证据检索的步骤
对循证医学证据进行检索 一般分为5-6个检索步骤
病因临床研究证据 诊断临床研究证据 预防临床研究证据 治疗临床研究证据 预后临床研究证据
系统评价 临床实践指南 卫生技术评估 健康教育材料 在研临床研究证 据
公开发表的临床 研究证据
灰色文献
9/6/2019
5
证据的分级
老五级→新五级→新九级
9/6/2019
6
老五级证据
Ⅰ级 收集所有质量可靠的RCT后作出的 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结果 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TREE 1 of 2: …… ……
9/6/2019
28
第四步:制定检索策略
检索策略是在分析信息需求的基础上,选 择适当的数据库并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词 ,确定各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检索步骤, 制定出检索表达式并在检索过程中修改和 完善检索表达式。

循证医学第一章(新)

循证医学第一章(新)
提出问题。能否使用溶栓药以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和 残废的风险?
寻找证据。检索了 Cochrane 图书馆光盘的系统 评价及近两年的MEDLINE资料作为补充。
结果显示:溶栓治疗组致颅内出血较未溶栓组增 加4倍,症状性颅内出血较未溶栓组增加3倍,然 而3个月后6小时内使用溶栓治疗者死亡或残疾的 危险降低17%,3小时内溶栓者似乎更有效。
(求新寻证) 最佳证据
临床医生
(生病就医)
(科学决策)
病人
最佳诊疗效果
循证医学实践示意图
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基础
最佳研 究方法
素质良好的 临床医生
患者的参与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实践的基础
第二节 循证医学的特点
决策的三要素:证据、资源、终端用户 价值意愿
1、“证据”及其质量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决 策依据; 2、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与经验是实践循 证医学的基础 3、充分考虑患者的期望或选择是实践循 证医学的独特优势
1993年10月,正式建立了世界范围的Cochrane 协作网,并迅速在全世界引起热烈的响应。
目前全世界已成立了15个Cochrane中心。
《British Medical Journal》编辑部在2000 年初出版了《Best C1inical Evidence》 (《最佳临床证据》)。这本书主要介绍当前根 据临床试验或系统评价所取得的最新的临床证 据,每半年更新一次。
医学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医学生物 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 模式转变。导致: 一方面:医疗服务的目的改变:解除疼痛,维持生
命,恢复功能,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一方面:对高质量循证证据的需求:医疗费用上涨,
卫生资源不足、分布不均,科学决策需要。

临床证据水平分级和推荐级别

临床证据水平分级和推荐级别

1979年,加拿大预防保健工作组CTFPHC的Fletche等人首次按临床研究设计将证据强度分为Ⅲ级5等,推荐强度分为Good、Fair和Poor 3级;1996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评估系统将证据分Ⅲ级5等,推荐强度分5级;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分级方法,可以用于评价治疗或筛查的证据质量:证据水平:I级证据:自至少一个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获得的证据;II-1级证据: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中获得的证据;II-2级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最好是多中心研究的证据;II-3级证据:自多个带有或不带有干预的时间序列研究得出的证据;非对照试验中得出的差异极为明显的结果有时也可作为这一等级的证据;III级证据:来自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的权威意见;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推荐评价标准:推荐级别:A级推荐:良好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实质性地压倒其潜在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当对适用的患者告讨论该医疗行为;B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带来的获益超过其潜在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对适用的患者讨论该医疗行为;C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能提供益处,但获益与风险十分接近,无法进行一般性推荐;临床医生不需要提供此医疗行为,除非存在某些个体性考虑;D级推荐:至少是尚可的科学证据提示该医疗行为的潜在风险超过潜在获益;临床医生不应该向无症状的患者常规实施该医疗行为;I级推荐:该医疗行为缺少科学证据,或证据质量低下,或相互冲突,例如风险与获益无法衡量和评估;临床医生应当帮助患者理解该医疗行为存在的不确定性;1996年美国卫生与政策研究机构AHCPR将证据分7级,推荐强度分3级;1998年英国约克大学“北英格兰循证指南制定计划”将证据分6级,推荐强度分4级;他们均将随即对照的临床研究RCT的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定为最高级别的证据,将专家意见定为最低级别的证据;1999年,CTFPHC重新将证据分为5级;CTFPHC证据分级1999Ⅰ大样本双盲RCT或中样本RCT的Meta分析得出的与临床相关的结果Ⅱ小样本RCT;未使用盲法的RCT,采用有效替代标志物surrogate markers的RCTⅢ非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性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横断面研究Ⅳ专家委员会或相关权威的意见Ⅴ专家意见。

循证医学的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

循证医学的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

循证医学的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发表者:周照新29945人已访问循证医学的证据质量分级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1. 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分级方法,可以用于评价治疗或筛查的证据质量:* I级证据:自至少一个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II-1级证据: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II-2级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最好是多中心研究)的证据;* II-3级证据:自多个带有或不带有干预的时间序列研究得出的证据。

非对照试验中得出的差异极为明显的结果有时也可作为这一等级的证据;* III级证据:来自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的权威意见。

英国的国家医疗保健服务部(National Health Service) 使用另外一套以字母标识的证据分级体系。

上面的美国式分级体系仅适用于治疗获干预。

而在评价诊断准确性、疾病自然史和预后等方面也需要多种研究提供证据。

为此牛津循证医学中心(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提出了另外一套证据评价体系,可用于预防、诊断、预后、治疗和危害研究等领域的研究评价:* A级证据:具有一致性的、在不同群体中得到验证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队列研究、全或无结论式研究、临床决策规则;* B级证据:具有一致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生态性研究、结果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是A级证据的外推得出的结论;* C级证据:病例序列研究或B级证据外推得出的结论;* D级证据:没有关键性评价的专家意见,或是基于基础医学研究得出的证据。

总的来说,指导临床决策的证据质量是由临床数据的质量以及这些数据的临床“导向性”综合确定的。

尽管上述证据分级系统之间有差异,但其目的相同:使临床研究信息的应用者明确哪些研究更有可能是最有效的。

此外,在临床指南和其他著述中,还有一套推荐评价体系,通过衡量医疗行为的风险与获益以及该操作基于何种证据等级来对医疗行为的医患沟通作出指导。

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级

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级

EBM证据的分级循证医学问世近20年来,其证据质量先后经历了老五级” 新五级” 新九级”和“ GRADE四个阶段。

前三者关注设计质量,对过程质量监控和转化的需求重视不够;而“ GRADE关注转化质量,从证据分级出发,整合了分类、分级和转化标准,它代表了当前对研究证据进行分类分级的国际最高水平,意义和影响重大。

目前,包括WHO 和Cochrane协作网等在内的28个国际组织、协会已采纳GRADE标准,GRADE同样适用于制作系统评价、卫生技术评估及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采用GRADE标准制定甲型流感H1N1指南。

老五级证据级别内容收集所有质量可靠的RCT后作出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结果;大样I级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U级单个大样本的RCT结果。

川级设有对照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W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

V级专家意见、描述性研究、病例报告可靠性排序级别临床研究结论可靠性I级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最可靠U级单个样本量足够的RCT可靠性较高,建议使用川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非RCT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米用W级无对照的病例观察可靠性较差,可供参考V级个人经验和观点可靠性最差,仅供参考Guide to Research TJethodsThe E Y I I A ・rU Pyramid氐;:http: H \ i bra ry. d owns lute, cdu/E BM2 / 2 1 0 0, h t mKjndomiBlind studiesAiiin»al researchIn ii itro (r tcst tube*) re*;car*. hSyx<niLilic Re^ie^ .* ;indMr1«t 詁i ■注】>、屮即C nse Reports Ideas,Lditorials^ Op StlTdin理论研究证据金字塔证据质量定义高质量中等质量低质量极低质量任何疗效评估结果很不确定GRADE证据质量分级方法中,无严重缺陷的随机对照试验成为高质量证据,无突出优势或有严重缺陷的观察性研究属于低质量证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