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业务分析题及案例题答案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与案例分析

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管理会计的雏形产生于()。
A.19世纪末B.20世纪上半叶C.二次世界大战之后D.20世纪70年代2、在管理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被人们使用的管理会计术语是()。
A.“管理的会计”B.“管理会计”C.“传统管理会计”D.“现代管理会计”3、20世纪5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进入了“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的发展阶段,该阶段被称为()。
A.管理会计萌芽阶段B.管理会计过渡阶段C.传统管理会计阶段D.现代管理会计阶段4、在管理会计学中,将“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合理界定管理会计工作的时空泛围,统一管理会计操作方法和程序,组织管理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称为()。
A.管理会计假设B.管理会计原则C.管理会计术语D.管理会计概念5、最优化、效益性、决策有用性、及时性、重要性和灵活性,共同构成了现代管理会计的()。
A.管理会计假设B.管理会计原则C.管理会计术语D.管理会计概念6、为保证管理会计信息质量对决策有用,通常要求将有关的未来信息估计误差控制在决策者可以接受的一定可信区间内,这体现了可信性原则中的()。
A.可理解性要求B.最优化要求C.可靠性要求D.效益性要求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管理会计系统能够提供的信息是()。
A.不发生法律效用的信息B.全面精确的信息C.非价值量信息D.定性信息8、管理会计的服务侧重于( )。
A.股东B.外部集团C.债权人D.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9、现代管理会计中占核心地位的是( ) 。
A.预测决策会计B.规划控制会计C.成本会计D.责任会计10、管理会计正式形成和发展于( )。
A.20世纪初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11、管理会计信息在质量上符合相关性和可信性的要求,则说明管理会计信息符合( ) 。
A.效益性原则B.最优化原则C.及时性原则D.决策有用性原则12、下列项目中,能够规定管理会计工作对象基本活动空间的假设是()A.多层主体假设B.理性行为假设C.合理预期假设D.充分占有信息假设单项选择题答案1、B2、A3、D4、A5、B6、C7、B8、D9、A 10、B 11、D 12、A二、多项选择题1、管理会计属于()。
管理会计试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是:A. 提供财务报告B. 制定预算C. 支持管理决策D. 进行成本控制2. 成本-体积-利润(CVP)分析主要用于:A. 确定产品价格B. 预测企业利润C. 分析成本结构D. 制定生产计划3. 标准成本法的主要用途是:A. 财务报告B. 预算编制C. 成本控制D. 投资决策4. 以下哪项不是直接成本?A. 原材料成本B. 直接人工成本C. 制造间接费用D. 直接材料成本5.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在于:A. 信息使用者不同B. 信息披露要求不同C. 信息内容不同D. 所有以上选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包括:A. 成本控制B. 预算管理C. 财务报告D. 投资决策E. 利润分配7. 以下哪些属于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A. 会计主体假设B. 持续经营假设C. 会计分期假设D. 货币计量假设E. 经济实质重于形式假设8.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分析可以:A. 揭示成本差异B. 评估成本控制效果C. 确定产品定价D. 制定预算E. 预测未来成本9.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的固定成本?A. 租赁费B. 原材料采购C. 折旧费D. 直接人工E. 广告费10. 管理会计中的变动成本包括:A. 直接材料成本B. 直接人工成本C. 制造间接费用D. 折旧费E. 租赁费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目标不同:管理会计旨在提供内部管理决策的信息,而财务会计则侧重于对外提供财务报告。
- 用户不同:管理会计信息主要供企业内部管理者使用,财务会计信息则面向外部投资者、债权人等。
- 信息披露要求不同:管理会计信息不需要遵循严格的会计准则,而财务会计信息则需要。
- 信息内容不同:管理会计包含非财务信息,如生产效率、市场份额等,财务会计则主要关注财务数据。
3《管理会计》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一 经理的困惑

变动成本法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一经理得困惑2014年3月12日,某医药工业公司财务科科长根据本公司各企业得会计年报及有关文字说明,写了一份公司年度经济效益分析报告送交总经理室。
经理对报告中提到得两个企业得情况颇感困惑:一个就是专门生产输液原料得甲制药厂,另一个就是生产制药原料得乙制药厂。
甲制药厂2012年产销不景气,库存大量积压,贷款不断增加,资金频频告急。
2013年该厂对此积极努力,一方面适当生产,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广开渠道,扩大销售,减少库存。
但报表上反映得2013年得利润却比2012年下降。
乙制药厂情况则相反,2013年市场不景气,销售量比2012年下降,但年度财务决算报表上几项经济指标除资金外都比上年好.被经理这么一提,公司财务科长也觉得有问题,于就是她将这两个厂交上来得有关报表与财务分析拿出来进行进一步得研究。
甲制药厂得有关资料如表2-12所示。
表2-12 利润表工资与制造费用每年分别为288000元与720000元,销售采用用后进先出法。
该厂在分析其利润下降原因时,认为这就是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利用、工资与制造费用等固定费用未能得到充分摊销所致。
乙制药厂得有关资料如表2-13所示。
表2-13 利润表工资与制造费用两年平均均约为180 000元。
销售成本也采用后进先出法。
该厂在分析其利润上升得原因时,认为这就是她们在市场不景气得情况下,为多交利润、保证国家利润不受影响,全厂职工一条心,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增产节支得结果。
通过本案例得分析,您认为:1、甲制药厂与乙制药厂得分析结论对吗?为什么?2、如果您就是公司财务科长,您将得出什么结论?如何向经理解释?案例分析二成本分解案例上海某化工厂就是一家大型企业。
该厂在从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得过程中,从厂长到车间领导得生产工人都非常关心生产业绩。
过去,往往要到月底才能知道月度得生产情况,这显然不能及时掌握生产信息,特别就是成本与利润这两大指标。
如果心中无数,那便不能及时地在生产过程各阶段进行控制与调整.该厂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本-量-利分析得方法来预测产品得成本与利润。
管理会计业务分析题 全

管理会计业务分析题重点(4题50分)一、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例题:某公司1~6月各月设备工作时间和维修费资料如下表:p22 2—5求:(1(2)如7月份设备工时为5200小时,求维修费。
答:(1)由题意可得:b=(最高点成本—最低点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5200—4000)/ (5000—3000)=0.6a= 最高点成本—b*最高点业务量=5200—0。
6*5000=2200∵y=a+bx∴y=2200+0.6x(2)当设备工时x=5200维修费y=2200+0。
6*5200=5320二、保本点计算1、单一品种保本点例:书后习题(P48/1)某公司只生产和销售甲产品,单价为6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2元,固定成本为900元。
要求:(1)计算该产品保本点销售量(2)如果目标利润为360元,计算保利点销售量.(3)如果该产品单位变动成本增加4元,固定成本减少340元,计算保本点销售量.(4)若销售量为400件,利润为700元,前提条件不变,则单价应如何调整?答:(1)保本点销售量=900/(60—42)=50(2)保利点销售量=(900+360)/(60-42)=70(3)单位变动成本=42+4=46;固定成本=900-340=560保本点销售量=560/(60—46)=40(4)单价=(900+700)/400+42=46元,∴单价下降14元.2、多种品种保本点例题:某公司计划年度产销A、B、C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求:1、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该公司年度三种产品的综合保本点销售额。
2、分别计算三种产品各自的保本点销售额和销售量。
3、三种产品计划期实现的税前利润是多少?答:由题意可计算列下表:(1)综合保本点=31950/39.9375=80000元(2)A产品保本点销售收入=80000*18。
75%=15000元;保本点销售量=15000/300=50件B产品保本点销售收入=80000*40%=32000元;保本点销售量=32000/400=80件C产品保本点销售收入=80000*41.25%=33000元;保本点销售量=33000/550=60件(3)税前利润=160000—96100—31950=31950元三、短期决策:生产决策例:某公司生产产品A,设计月生产能力10000件,单价68元.当月生产能力得到满足时,有关成本资料如下:直接材料 20元直接人工 16元制造费用 2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 12元固定制造费用 8元根据目前市场情况,该公司生产能力有3000件剩余,且不能转移.现有一客户要求订购3000件甲产品与自身产品配套出口,但有一些特殊要求,需租赁一台设备进行加工,估计发生月租赁费4000元。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题一】某家制造公司正在考虑将一种新的智能家居产品投放到大多数该类产品由批发商出售并且由他们为零售商供应产品的市场中,整个市场规模大约价值为4400万元(按制造商的价格计算),数量大约为360 000件产品。
公司调查到在该竞争市场中存在市场领先者约占市场份额的30%。
而且在这个竞争市场中零售的购买力也不断增强。
公司将考虑以下2个方案:方案A:生产高价且出售给批发商的产品方案B:生产自有品牌直接出售给零售商的产品市场领先者和该公司实施这两种方案的相关信息如下: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在市场领先者占有市场份额的30%情况下,计算公司实施方案A或方案B要分别获得多少市场占有率才能达到盈亏平衡。
(10分)2.请评估公司的这两个方案的优劣和给出您的建议(10分)指南:•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0号——营运管理第十六条…应充分应用本量利分析、敏感性分析、边际分析等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为营运计划的制定提供具体量化的数据分析,有效支持决策。
知识点:营业利润=销售收入—总成=销售量*(单价—单变)—固定成本贡献边际=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贡献边际率=贡献边际/销售收入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1•保本状态(1)总收入=总成本(2)贡献边际=固定成本(3)不盈不亏(4)安全边际指标均为零(5)保本作业率百分百•保本量=固定成本 /(单价—单变)•保本额=保本量* 单价•(1)安全边际指标•安全边际量=销售量-保本量•安全边际率=(销售量-保本量)/ 销售量•(2)保本作业率=保本量/ 销售量•(3)安全边际率+保本作业率=1•(一)经营杠杆的意义•利润变动率大于销量变动率的现象,称之为经营杠杆。
•(二)经营杠杆系数的计量•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销量变动率•企业通常可以通过增加销售额、降低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固定成本等途径使经营杠杆系数下降,从而降低经营风险。
【案例分析题二】道奇快餐公司在过去的5年里快速增长,已经成长为拥有200家分店的食品连锁公司,在这些分店中,80%是公司特许经营的,而两家直营店A分店和B分店,在所有分店中增长性最好,最近这两个直营分店都在考虑增加新品种“比萨饼”的经营。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一、建立维修费用的性态模型A公司维修部门在不同维修水平下的维修费用资料如下:维修工时在50 000小时的水平下,维修费用可以分解如下:问题:建立维修部门工资费用的成本性态模型,并估计维修部门工作60 000个小时的维修费用。
答:根据高低点法,单位变动成本50000700008200095000--=b =0.65(元/小时) 固定成本总额495007000065.095000=-=⨯a (元)维修材料、配件成本的单位变动成本=15 000÷50 000=0.3(元/小时) 工资费用中的固定成本=49500-35000=14500(元)工资费用的单位变动成本=0.65-0.3=0.35(元/小时)因此,维修费用的成本性态模型为x y 65.049500+=维修工时在60 000小时的水平下,维修费用总额及构成如下:三、轮胎产品的成本分析B公司是一家生产轮胎的企业,目前年产量约为120 000个(已达到最大生产能力),单价500元。
随着轿车市场的繁荣、轮胎需求量扩大,B公司目前的产量已不能满足订单需求。
因此,该公司的管理者计划新增一个生产车间,车间配置两条生产线,与原有生产线相同。
结合历史资料,公司得出相关数据如下:(1)购置一条轮胎生产线的成本为550万元,该生产线每年的最大产量为30 000个,估计该生产线的使用寿命为5年,期末无残值。
(2)采用计时工资制,工资率为每小时6元,生产一个轮胎预计需要25个工时。
(3)预计每个轮胎的单位材料成本为200元。
(4)生产车间厂房的每月租金为4万元。
(5)为了生产管理的需要,该公司拟聘用一位车间主管,月薪1万元。
(6)为了进行会计核算还需聘请一位会计,月薪5 000元。
(7)每月的设备维修费用预计为5 000元。
(8)预计每个轮胎的质检费用为30元,其他变动制造费用为45元/个。
问题:(1)B公司生产轮胎的单位变动成本是多少?(2)每月的固定成本是多少?(3)若该公司轮胎的年产量分别为120 000个,140 000个,160 000个时,全年的总成本分别为多少?在上述三种产量下,轮胎的单位产品成本分别为多少?答:(1)轮胎的单位变动成本=6×25+200+30+45=425(元/个)(2)每月的固定成本=40 000+10 000+5 000+5 000=60 000(元)(3)在生产线使用寿命期内,每条生产线年折旧=550 000/5=110 000(元)a.当全年产量为120 000个时,需启用4条生产线(即原有4条)全年总成本=425×120 000+60 000×12+110 000×4=52 160 000(元)单位成本=52 160 000/120 000=434.67(元)b.当全年产量为140 000个时,需启用5条生产线全年总成本=425×140 000+60 000×12+110 000×5=60 770 000(元)单位成本=60 770 000/140 000=434.07(元)c.当全年产量为160 000个时,需启用6条生产线全年总成本=425×160 000+60 000×12+110 000×6=69 380 000(元)单位成本=69 380 000/160 000=433.625(元)四、公司扭亏为盈的争论:某洗衣机制造公司连续两年发生亏损,总经理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开会讨论扭亏为盈的措施。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与答案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与答案【案例1】本量利分析案例安徽兴皖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假定产销一致,不考虑期间费用。
第一年资料:产销1 000件,单位售价100元,单位变动成本50元,固定成本总额30 000元,年营业利润为20 000元。
按变动成本法编制的利润表如表4—3所示。
表4—3 利润表单位:元项目金额主营业务收入100 000(100元×1 000件)变动生产成本50 000(50元×1 000件)贡献毛益总额50 000固定成本总额30 000息税前利润20 000 单位生产成本:(50 000+30 000)/1 000=80(元)单位息税前利润=20 000/1 000=20(元)第二年资料:产销800件,售价不变,销售收入80000元;总成本70000元,营业利润10000元。
根据第二年资料,可计算出:单位生产成本=70000/800=87.5(元)单位息税前利润=10000/800=12.5(元)上列资料表明:第二年单位生产成本提高7.5元,单位息税前利润下降7.5元,息税前利润总额减少10000元。
下面我们对第二年资料进行分析:首先用传统方法分析该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产品成本降低额=(80×800)一70 000= 一6 000(元)(超支)产品成本降低率= —6 000/(80×800)= 一9.375%再分析息税前利润减少10 000元的原因:由于成本变动的影响=单位生产成本降低额×本年产销量= 一7.5×800= 一6 000(元)(超支)由于产销量变动的影响=基期单位息税前利润×产销量变动数=20×(一200)= 一4 000(元)(减少)结论:第二年成本比第一年成本超支6 000元,超支率9.375%。
息税前利润减少10 000元,是由于成本超支使息税前利润减少6 000元,产销量减少200件使息税前利润减少4 000元,故营业利润总额减少l0000元。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及答案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及答案【篇一:管理会计实践及应用案例练习题答案】s=txt>一、单选题1、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对内报告会计是()。
a、财务会计b、管理会计c、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d、以上都不是2、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采用一系列标准化的程序和方法,提供固定格式的财务信息,可形象地看作“普通话”的是()。
a、财务会计b、管理会计c、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d、以上都不是3、财务会计的信息来源于()。
a、财务会计b、管理会计c、业务d、以上都不是4、提供并解释历史信息,注重向后看是()的工作重点。
a、财务会计b、管理会计c、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d、以上都不是5、在组织决策中,优先考虑资源的可利用性是管理会计在哪一个领域中的应用。
()a、风险管理b、战略税收管理c、资源管理d、内部控制6、根据预算目标,监督和报告财务绩效和运营业绩是管理会计师对哪一个领域的贡献。
(a、风险管理b、管理与预算控制c、资源管理d、内部控制7、下列哪一项不是优化财务核算模式的目标?()a、提高财务核算效率b、节约生产成本c、提高信息质量d、解放财务人员生产力8、下列哪一项不是当代管理会计的重构能力?()a、战略管理能力b、资源配置能力c、学习创新能力)d、协同合作能力9、当代管理会计重建工作包括以下原则,除了()。
a、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b、短期绩效与长期发展相结合的原则c、协同管理的原则d、产业与金融相结合的原则10、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盈利性,帮助企业产品或服务在其目标市场中定位。
这是管理会计在哪个领域的应用?(a、定价、折扣、产品决策b、管理与预算控制c、投资评价d、风险管理二、多选题1、管理会计的工作目标是()。
a、提升核心竞争力b、促进创造价值c、提供标准格式的财务信息d、正确衡量企业价值2、管理会计的功能有哪些?()a、决策支持b、投资评估c、价值评定d、运营分析)3、公司可以通过哪些方法优化财务核算模式?()a、财务外包b、信息化建设c、自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d、数据中心4、“重塑理念,重建能力”是当代管理会计的应用基础,其中“理念”包括哪些?(a、价值创造理念b、低成本理念c、全球竞争理念d、协同管理理念5、管理会计师对成本改造和管理的贡献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会计业务分析题及案例
题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管理会计业务分析题及案例题答案四.业务分析题:
1. 某企业2010年上半年的机器维修成本资料如表2---17所示。
表2—17 某企业2010年上半年的机器维修成本资料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采用高低点法分解该企业维修成本,并写出维修成本的数学模型。
(2)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回归直线法分解该企业维修成本,并写出维修成本的数学模型。
解:(1)从资料可以看出,最高点是月份,其维修机器小时和维修成本分别为15000小时和27000元;最低点是6月份,其维修机器小时和维修成本分别为8000小时和22000元。
则:
单位变动成本(b)=(27000-22000)/(15000-8000)=0.7143(元)固定成本(a)=(27000-0.7143*15000=16286(元)
维修成本的数学模型为:
y=16286+0.7143x
(2)回归直线法数据表如表1所示。
表1 回归直线法数据表
b=(nΣxy—ΣxΣy)/[nΣx2—(Σx) 2]=(6*1678-68*146)/(6*804- 682)=0.7(元) a=(Σy—bΣx)/n=(146-0.7*68)/6=16.4(千元) 维修成本的数学模式为:
y=16400+0.7x
2. 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表3—33所示。
表3—33 A、B、C三种产品的相关资料
假定该企业固定成本为468000元,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多种产品的本量利分析。
要求:
(1)计算保本点、安全边际和经营杠杆。
(2)如果根据市场调查A产品的产销量加为1500件,并且追加固定成本12500元,其他条件假定不变,则其保本点是多少?
解:(1)A、B、C相关资料如表13所示。
表13 A、B、C相关资料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37.5%*40%+45%*45%+25%*15%=39%
综合保本点销售额=468000/39%=1200000(元)
安全边际额=2000000—1200000=800000(元)
经营杠杆系数=1+468000/(800000*39%)=2.5
(2)A、B、C香港资料如表14所示。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37.5%*50%+45%*37.5%+25%*12.5%=38.75%
综合保本点销售额=(468000+12500)/38.75%=1240000(元)
3. 某公司第一季度销售量为:一月份200件,二月份300件,三月份400件。
单位产品售价为20元,货款当月收回60%,其余第二个月收回。
一月份可收回上年末货款2500元。
每月产品期末存货量保持下月销售量的40%,上年末存货量为200件,预计四月份销售量为600件。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别编制销售预算与生产预算。
解:
销售预算
生产预算
4.某产品的计划产量为400件,其有关资料如下:
(1)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30*1) 30元
直接人工(5*2) 10元
变动制造费用(5*3) 15元
固定制造费用 10元
单位成本 65元(2)实际产量为480件,实际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17280*1.2) 20736元
直接人工(2160*2.5) 5400元
变动制造费用(2160*2.8) 6048元
固定制造费用 3600
总成本 35784元要求:计算各项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用三差异分析法)。
解:产品成本总差异=35784—480*65=4584(元)(超支)(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20736—480*30=6336(元)(超支)其中:材料用量差异=(17280—480*30)*1=2880(元)(超支)材料价格差异=(1.2—1)*17280=3456(元)(超支)(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5400—480*10=600(元)(超支)
其中:人工效率差异=(2160—480*5)*2=—480(元)(节约)
工资率差异=(2.5—2)*2160=1080(元)(超支)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6048—480*15=—1152(元)(节约)
其中: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160—480*5)*3=—720(元)(节约)变动制造费用耗用差异=(2.8—3)*2160=—432(元)(节约)(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3600—480*10=—1200(元)(节约)
其中: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160—480*5)*4000/(400*5)=—480(元)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3600—4000=—400(元)(节约)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400*5—2160)*2=—320(元)(节约)
成本总差异=6336+600—1152—1200=4584(元)(超支)
5.某公司旗下第一分公司2010年6月的预算数据如下:(单位:元)
流动资产 400000
非流动资产 600000
总资产 1000000
每月产量 200000个
目标ROI 30%
固定成本总额 400000
单位变动成本 4
要求:
(1)计算为达到30%的目标ROI的最小单位售价。
(2)根据要求(1)的计算结果,才有杜邦利润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ROI的两个因素。
(3)分公司经理的奖学金占其剩余收益的5%,试用要求(1)中的售价计算该经理2010年6月的奖金。
该公司规定的最低报酬率为12%。
解:
(1)目标营业利润=30%*1000000=300000(元)
设P=售价
200000P—200000*4—400000=300000(元)
得出:P=7.5(元)
(2)根据杜邦利润分析的方法,投资报酬率还可按其构成因素分解为如下计算公式:
销售收
入*
营业利
润
*100%
投资报酬率 =
经营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
=(1500000/1000000)*(300000/1500000)
=1.5*0.2=30%
(3) 剩余收益=营业利润—经营资产*规定的最低报酬率
=300000—0.12*1000000=180000(元)
分公司经理的奖金=180000*5%=9000(元)
五、案例题
1. 某化学品公司为了维持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聘用了一些擅长市场推广及生产决
策的产品经理。
其中一种化学制品的资料如下:原材料及其他变动生产成本为30元/千克,固定制造费用每月为450000元,售价为50元/千克。
公司报告显示,9月份的销售比8月份多了14000千克,产品经理预期9月份的
利润会比8月份多出280000元,但是将8月份和9月份的财务业绩作比较是,产品经理发觉实际利润从8月份的170000元下降至9月份的120000元,共下降了50000元。
该公司是采用完全成本法并按每月预计产量30000千克来分摊固定制造费用的。
任何过低或过高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将于发生当月在损益表中列支。
经营资
产 销售收入
要求:
(1)列示该产品在8月份和9月份的生产、销售和存货水平,并计算出8月份和9月份的利润。
(2)解释实际利润下降50000元和产品经理预期的280000元利润增加之间的差额330000元是如何产生的。
(3)讨论在一般情况下,完全成本法以及过低或过高固定制造费用分摊的明细资料的实用性。
可参考(1)和(2)部分的答案来作答。
解:
8月 9月
期初存货量(千克) 10000 22000
加:产量 34000 26000
减:销量(22000)(36000)
期末存货量(千克) 22000 12000
8月 9月
销售收入(元) 1100000 1800000
销售成本(元)
期初存货成本 450000 990000
加:本期生产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1020000 780000
固定制造费用* 510000 390000*减:期末存货成本(990000)* (540000)多/少分配的固定制造费用* (60000)* 930000 60000* 1680000
利润(元) 170000 120000
注:两个*相加应等于450000元。
每月产品成本=材料、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
=30+450000/30000
=30+15=45(元/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