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过程的分类
增材制造技术主要工艺分类

增材制造技术主要工艺分类增材制造技术(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是一种以逐层堆积材料来制造物体的制造技术。
通过该技术,可以直接将设计数据转化为实体,并且可以制造出复杂形状的物体,无需模具,使得设计和制造过程更加高效、灵活和个性化。
增材制造技术主要工艺分类能够描述不同的制造方法和材料。
1. 喷墨喷墨技术是增材制造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工艺。
它可以通过对液体材料的喷射来逐层堆积物体。
在喷墨技术中,打印头移动在工作平台上方,通过压力控制喷嘴中的液体材料的喷射,将材料层层堆积叠加。
常见的喷墨技术包括喷墨打印、光固化等。
•喷墨打印:喷墨打印是一种利用液体材料的喷射来逐层堆积物体的增材制造技术。
在喷墨打印中,材料以小滴的形式喷射到工作平台上,然后逐层叠加堆积。
喷墨打印常用于制造可视化模型、原型制作等。
•光固化:光固化是一种利用紫外线固化液态材料来逐层堆积物体的增材制造技术。
在光固化中,材料以液态的形式喷洒到工作平台上,然后通过紫外线照射,使得材料迅速固化,形成一层固态材料。
然后再次涂覆液态材料,进行下一层的固化,逐层堆积。
光固化常用于制造复杂结构、精细模型等。
2. 熔融熔融技术是增材制造技术中另一种常用的工艺。
它通过材料加热至熔点并逐层堆积来制造物体。
常见的熔融技术包括激光熔化、电子束熔化等。
•激光熔化:激光熔化是一种利用高能激光束将材料加热至熔点并逐层堆积物体的增材制造技术。
在激光熔化中,激光束聚焦在工作平台上的材料上,通过高能激光的照射,使得材料瞬间熔化,然后在工作平台上迅速凝固,形成一层固态材料。
然后再次熔化材料,进行下一层的凝固,逐层堆积。
激光熔化常用于制造金属零件、航空零件等。
•电子束熔化:电子束熔化是一种利用电子束将材料加热至熔点并逐层堆积物体的增材制造技术。
在电子束熔化中,电子束聚焦在工作平台上的材料上,通过电子束的照射,使得材料瞬间加热至熔点,然后在工作平台上迅速凝固,形成一层固态材料。
瓷砖加工工艺的分类

瓷砖加工工艺的分类瓷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地面、墙面、厨卫等室内外装饰。
不同的瓷砖加工工艺可以使瓷砖具备不同的特点和用途,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瓷砖加工工艺的分类。
一、瓷砖生产工艺分类:1. 瓷质砖:也叫做磁砖,是以瓷土为原料,经过成型、烧结等工艺制成的。
这种瓷质砖具有质地细腻、硬度高、抗渗透性好等特点,适用于高端装饰场所。
2. 釉面砖:釉面砖是以陶瓷土为原料,经过成型、烧结、上釉等工艺制成的。
它拥有丰富的色彩、质感逼真、防污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空间等场所。
3. 瓷化砖:也称珍岗瓷砖,是一种表面有瓷化层的砖瓷材料。
它通常是在釉面砖等砖面上额外增加了一层瓷釉,使得瓷化砖的硬度和抗污性能更好,同时在视觉上也更具高级感。
4. 玻化砖:玻化砖是一种以玻璃为主要组成成分的砖瓷材料。
它通过砖坯在高温下的熔化和凝固过程,使得砖表面形成玻璃过渡层,具有独特的光泽和色彩效果,被广泛应用于豪华装饰中。
二、瓷砖加工工艺分类:1. 全抛釉工艺:全抛釉是一种将釉料直接添加到瓷砖表面的加工工艺。
釉料的添加使得瓷砖更平滑、更易清洁,同时增加了瓷砖的防污性能以及外观的装饰效果。
全抛釉工艺比较常见于釉面砖的生产过程中。
2. 玻化工艺:玻化是指将瓷砖经过特定工艺处理,使瓷砖表面形成玻璃过渡层的一种加工工艺。
这种工艺可以增加瓷砖的硬度和亮度,使得瓷砖具备更好的抗磨损性能和光泽效果。
3. 非抛光工艺:非抛光是指瓷砖在烧结后没有经过光面处理,表面保留了瓷砖原本的粗糙质感。
这种工艺通常应用于一些特殊的装饰场所,如复古风格的建筑。
4. 抛光工艺:抛光是指瓷砖在烧结后经过光面处理,使得瓷砖表面光滑细腻,具有光泽。
这种工艺通常应用于高档的室内装修。
5. 水刀切割工艺:水刀切割是一种利用高压水流进行瓷砖切割的工艺。
水刀切割可以做出复杂的花纹和曲线形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中。
6. 环境友好型工艺:除了上述介绍的传统瓷砖加工工艺,如今越来越多的瓷砖企业开始采用环境友好型的加工工艺。
SBR工艺的分类和特点

SBR工艺的分类和特点SBR工艺的分类和特点SBR,即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
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高度的处理效果,在城镇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SBR工艺进行详细分类,并探讨其特点和优势。
一、SBR工艺的分类根据SBR工艺的操作方式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 周期性填料悬浮式SBR工艺:在该工艺中,填料被用来固定活性污泥并增加污水与污泥之间的接触面积。
其操作周期包括进水、曝气、静置、沉淀和放水等阶段。
2. 连续稳定填料悬浮式SBR工艺:该工艺相比周期性填料悬浮式SBR工艺更为稳定,适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和高浓度污水。
其操作周期包括进水、曝气、沉降和放水等阶段。
3. 流态悬浮式SBR工艺:该工艺没有固定的填料,而是通过气-液固三相流的力学作用来保持活性污泥的悬浮。
操作周期包括进水、曝气、静置、沉淀和放水等阶段。
4. 周期性振荡式SBR工艺:该工艺根据不同的处理需求,采用周期性的振荡运行模式,可以有效减少废物生成和能耗,同时提高处理效果。
二、SBR工艺的特点SBR工艺相比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下面将逐一进行介绍。
1. 灵活性:SBR工艺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
不同种类的废水可以通过调整操作策略来适应不同的处置需求。
此外,SBR工艺可以灵活地应对进水波动、负荷变化和多种类型的废水混合等情况。
2. 高效性:SBR工艺通过合理的调控操作周期和曝气策略,可以提高处理效率和污水质量。
由于其不间断的好氧和缺氧条件的变化,能够促进污泥颗粒的形成和沉降,提高固液分离效果。
此外,在SBR工艺中,产生的污泥通过静置和减压,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减少污泥产生并增加固体浓度,降低废物生成。
3. 简单操作:相比于其他生物反应器,SBR工艺操作相对简单。
只需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和处理要求进行操作周期和曝气策略的设定。
机械制造工艺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1.1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变成成品的劳动过程的总和;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保管、生产准备工作、毛坯制造、零件机械加工和热处理、产品装配、调试、油封包装发运等;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形状、大小、性能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包括:锻造、焊接、冲压、铸造、热处理、机械加工、特种加工、表面处理、装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以最合理或者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用文字按规定的表格形式书写的工艺文件;1.2.生产纲领: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完成的产品数量及进度计划,包含了备品和废品;生产批量:指一次投入或者产出的同一产品数量单件生产:产品种类多、数量少、工作地点经常更换、加工对象很少重复;成批生产:各工作地点分批轮流制造几种不同的产品,加工对象周期性重复;大量生产:产品产量大,大多数工作地点按照一定的生产节拍重复进行某种零件的某一个加工内容,设备专业化程度很高;工件装夹:使工件在加工钱前相对于机床、刀具、夹具具有正确的位置,且在整个加工过程保持位置的准确可靠;包括工件的定位和夹紧;1.3.基准:用以确定生产对象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点线面;包括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设计基准:工件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所采用的基准;工艺基准:工件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包括:定位、工序、测量和装配基准工序基准:用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后的尺寸、现状、位置所采用的基准;定位基准: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者夹具中正确位置所采用的记住;测量基准:在加工中或者加工后,用以测量工件形状、尺寸和位置误差所采用的基准;装配基准:用以零件或者部件在产品上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工件定位:确定工件在机床或者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工艺过程;夹紧:将工件定位后的位置固定下来,使之在加工过程中相对于机床和刀具有正确的位置;六点定位原理:采用合理布置的六个支承点与工件的定位基准相接触,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被完全限制而在夹具中占有完全确定的位置;不完全定位:没有完全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也能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欠定位:根据加工要求,工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被完全的限制;过定位:采用的支承点重复限制了工件的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1.4.装配:根据一定技术要求,通过校正、调整、平衡、配作、反复检验等一系列工作来保证产品质量的一个复杂工艺过程;机器的质量最终是通过装配来保证的;装配单元:零件、套件、组件、部件和机器;装配内容:根据一定技术要求,通过校正、调整、平衡、配作、反复检验等一系列工作来保证产品质量的一个复杂工艺过程;第二章2.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作用:1.是生产准备工作的依据;2.是组织生产的指导性文件3.是新建和扩建工厂时的原始资料4.便于积累、交流和推广行之有效的生产经验;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指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包括:零件尺寸要合理和结构要合理;尺寸合理:(1)尺寸规格尽量标准化(2)尺寸标注要合理;结构合理:(1)结构应便于加工(2)便于测量(3)应有足够的刚度毛坯选择:(1)零件的材料及其力学性能(2)零件的机构形状和尺寸(3)生产类型(4)车间的生产能力(5)充分注意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
工艺流程培训

工艺流程培训
简介
工艺流程是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工艺流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因此,对员工进行工艺流程培训十分重要。
培训内容
1.工艺流程概述
–工艺流程的定义和分类
–工艺流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具体工艺流程介绍
–原料准备
–加工工艺
–检测与质量控制
3.工艺流程优化
–提高生产效率
–减少生产成本
4.安全注意事项
–作业安全
–设备操作安全
–废物处理安全
培训方法
1.理论课程
–工艺流程的理论讲解
–实际案例分析
2.实地演练
–实际操作工艺流程
–模拟生产环境
3.案例学习
–分析工艺流程优化的案例
–学习成功经验和教训
培训目标
1.提高员工对工艺流程的认识和理解
2.能够熟练掌握具体工艺流程
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艺流程优化
4.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结束语
工艺流程培训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训可以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为企业的生产制造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员工能够在培训中认真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纺织工艺流程

纺织工艺流程纺纱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纺粗纱、细纱、络筒、捻线、摇线一。
清棉工序1.主要任务(1)开棉: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2)清棉: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3)混棉:将不同成分的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
(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卷.2。
主要机械的名称和作用(1)混棉机械:自动抓包机,由于某种原因1-2只打手和抓棉小车组成,抓取平台上多包混合的原棉,用气流输送到前方,同时起开棉作用.(2)棉箱机械:棉箱除杂机(高效能棉箱,A006B等)继续混合,开松棉块,清除棉籽、籽棉等较大杂质,同时控制好原棉的输送量.(3)43号棉箱(A092),开松小棉块,具有较好的均棉、松解作用.(4)打手机械:①毫猪式开棉机(A036),进行较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清除破籽等中等杂质.②直立式开棉机具有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但易损伤纤维,产生棉结.目前清花在流程中一般都不采用(一般可作原料予以处理或统破籽处理之用).③A035混开棉机,兼具棉箱机械和打手机械的性能,且有气流除杂装置,有较好的混棉、开棉和除杂作用。
④单程清棉机(A076等)对原棉继续进行开松、梳理,清除较细小的杂质,制成厚薄均匀、符合一定规格重量的棉卷。
二、梳棉工序1.主要任务(1)分梳:将棉块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
(2)除杂:清除棉卷中的细小杂质及短绒。
(3)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2.主要机械名称和作用(1)刺辊:齿尖对棉层起打击、松解作用,进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杂质和短绒,并初步拉直纤维.齿尖将纤维带走,并转移给锡林.(2)锡林、盖板①将经过刺辊松解的纤维进行自由分流,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具有均匀混合作用.②除去纤维中残留的细小杂质和短绒。
③制成质量较好的纤维层,转移给道夫.(3)道夫:①剥取锡林上的纤维,凝聚成较好的棉网。
《工艺流程》课件

绿色化工艺流程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 的消耗,通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材料,降低能耗和排 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绿色化工艺流程还能够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个性化工艺流程
总结词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已经成为工艺流程的重要发展方向。
详细描述
个性化工艺流程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目标,通过定制化生产和小批量生 产等方式,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个性化工艺流程还能够缩短产品 上市时间,提高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
06
实践与应用
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案例一
某机械制造企业的工艺流程优化 。通过改进工艺流程,提高生产 效率,降低成本,最终实现企业
效益的提升。
案例二
某化工企业的工艺流程改造。针 对原有工艺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技术升级和流程再造,提高
产品质量和环保性能。
案例三
某食品加工企业的工艺流程创新 。通过引入新技术和设备,简化 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满足
设备与工具的安全操作
强调设备与工具的安全操作规程,以防止事故发生。
工艺参数
01
工艺参数的设定
根据工艺需求设定合适的工艺 参数。
02
工艺参数的控制
提供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以 确保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
质量。
03
工艺参数的优化
探讨如何优化工艺参数以提高 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工艺方法
工艺方法的确定
市场需求。
学生实践环节指导
实践一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生产 流程调研,了解生产过 程中的工艺流程和技术
要求。
实践二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 实际生产流程进行分析 和优化,提出改进方案
制茶的工艺基本流程有哪些

制茶的工艺基本流程有哪些1.采摘:制茶的第一步就是采摘茶叶。
一般来说,春茶采摘时以芽头未展开的嫩叶为主,夏茶采摘时以芽叶嫩绿新长为主,秋茶采摘时以成熟的茶叶为主。
采摘时要注意不要损伤茶叶,以免影响后面的工艺。
2.萎凋:采摘后的茶叶需要进行萎凋处理。
萎凋是将茶叶中的水分逐渐蒸发,使其柔软、容易揉捻的过程。
萎凋的方法有室内萎凋和室外萎凋两种。
室内萎凋是将茶叶放置在通风透气的房间内,室外萎凋则是将茶叶摊放在竹席或凉席上。
3.炒青:萎凋后的茶叶需要进行炒青处理。
炒青是利用高温将茶叶中的水分完全蒸发,并通过炒制使茶叶变得干燥,杀死茶叶中的酶类。
炒青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茶叶的色泽和香气,以及杀菌防腐。
4.揉捻:炒青后的茶叶需要进行揉捻处理。
揉捻是通过机器或人工的方式将茶叶捻成团状,使其形成特定的外形和内质。
揉捻的过程中,茶叶会逐渐释放出香气,茶汁也会均匀地渗出茶叶。
5.干燥:揉捻后的茶叶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是将茶叶中的水分进一步加热蒸发,使其达到制定的含水量。
干燥的方法有日晒干燥、烘焙干燥和机械干燥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烘焙干燥。
干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以免茶叶过干或过湿。
6.分类:干燥后的茶叶需要进行分类处理。
分类是根据茶叶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特征,将茶叶分为不同等级、不同品种或不同工艺的过程。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消费者的选购,以及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分级和包装。
除了以上的基本流程,制茶还包括其他一些辅助工艺,如杀青、蒸青、包装等。
杀青是在萎凋前或炒青后,将茶叶迅速加热使其停止发酵的过程。
蒸青是将鲜叶放入蒸锅中蒸煮,使其柔软,以便后续的揉捻工序。
包装是将制好的茶叶装入适当的包装袋或容器中,保持其新鲜和保存。
总的来说,制茶的工艺基本流程主要包括采摘、萎凋、炒青、揉捻、干燥和分类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对茶叶的品质和口感都有着直接影响。
制茶的工艺流程需要根据不同茶叶品种和品质要求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口味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过程的分类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数控加工工艺过程
采用机械加工的方 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 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 ,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
利用数控机 床进行加工的 工艺过程
余谧
二、工艺过程的组成
工艺过程
工序
安装
工位
工步
行程
余谧
1 工序
一位(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 上对一个(或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 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每齿进给量(fz)、工作台进给速度(Vf)
vf(mm/min): 每分钟工作台进给速度 z:刃数 n(min-1): 主轴转速(每转进给量 f=z×fz) fz(mm/tooth): 每齿进给量
例题: 每刃进给量0.2mm/齿,铣刀刃数 8刃、主轴转速240min-1,求工作台进 给速度? 解: vf=fz×z×n=0.2×8×240 =384mm/min 答:工作台进给速度为384mm/min。
S功能
F功能
f=0.2mm/齿
切深/mm 2.5
1
N01
粗铣顶面
钻φ 32,φ 12,φ 6孔 中心孔 钻φ 32,φ 12孔至 φ 12 扩φ 32孔至φ 30 钻3-φ 6孔至尺寸 粗铣φ 60沉孔及沟槽
端面铣刀(φ 125, 8刃) 中心钻(φ 2) 麻花钻(φ 12) 麻花钻(φ 30) 麻花钻(φ 6) 键槽铣刀(φ 18,2 刃)
主轴每分钟进给量(vf)
例题: 主轴转速550min-1、钻头 直径Ø12,求主轴每分钟进 给量。 解: vf=fr×n =0.2×550=110mm/min 答:主轴每分钟进给量为 110mm/min。
vf(mm/min):主轴(Z轴) 进给速度 fr(mm/rev):每转进给量 n(min-1) :主轴转速
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是否 变动和工作是否连续。
余谧
工序 :通过加工阶梯轴的实例解释工序(小批量生产)
工序示例
工序4 磨外圆
工序1: 车端面, 钻中心孔
工序3 铣键槽, 去毛刺 工序2 车外圆,切 槽和倒角
余谧
2 安装
工件在加工之前,在机床或夹具上先占据一正确的 位置(定位),然后再予以夹紧的过程称为安装。
v=94m/min S240
F380 2.5
2
N02
S1000 v=20m/min S550
F100 f=0.2mm/rev F110
3
N03
v=25 m/min
S280 v=20m/min S1100
f=0.3mm/rev
F85 f=0.2mm/rev F220
4
N04
5
N05
v=20m/min
S370
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复合 工步
余谧
5 行程
行程(进给次数)有工作行程和空行 程之分。 工作行程是指刀具以加工进给速度相 对工件所完成一次进给运动的工步部分; 空行程是指刀具以非加工进给速度相 对工件所完成一次进给运动的工步部分。
余谧
三、数控铣床刀具的选用
90°面铣刀
丝锥
铰刀
整体硬质 钻头 合金铣刀
10
N10
精镗φ 32孔至尺寸 精铣φ 60沉孔及沟槽至 尺寸 φ 12孔口倒角
11
N11
12
N12
13
N13
3-φ 6,M8孔口倒角
麻花钻(φ 12)
14
N14
攻4-M8螺纹
丝锥(M8)
S320 F400
余谧
谢谢听讲
余谧
工件的安装 压 紧 件
余谧
工件的安装
紧 固 件
余谧
工件的安装
余谧
3 工位
为了减少工件安装的次数,常采用各种回转工作 台、回转夹具,使工件在一次安装中先后处于几个不 同位置进行加工。此时,工件在机床上占据的每一个 加工位置称为工位。
扩孔 饺孔
钻孔
装卸 工件
余谧
4 工步
工步是指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
余谧
2 孔加工的计算式 切削速度(vc)
例题: 主轴转速550min-1、钻头 直径Ø12,求切削速度。 解: vc=(π×D1×n)÷1000 =3.14×12×550=20.7m/min 答:切削速度为20.7m/min。
vc(m/min):切削速度 π(3.14):圆周率 D1 (mm):钻头直径 n(min-1) :主軸转速
镗刀
余谧
四、切削用量的确定
1 平面铣削加工的计算: 切削速度(vc)
D1(mm);铣刀直径 π(3.14):圆周率 n(min-1):主轴转速 vc(m/min):切削速度
例题: 主轴转速240min-1、铣刀直径 Ø125mm,求此时的切削速度。 解: vc=(π×D1×n)÷1000 =(3.14×125×240)÷1000 =94.2(m/min) 答:切削速度为94.2m/min 余谧
余谧
五、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已知:零件的毛坯为 100mm×80mm×28mm的方形 坯料,材料为45钢,且底面 和四个轮廓面均已加工好, 要求加工顶面、孔及沟槽。 余谧
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零件号 程序号 工 步 号 程序 段号 2 O0002 零件名称 使用设备 工步内容 ××× 编制日期 2008/6/2 编 车 切 刀具 制 间 削 ××× 数控中心 用 量 立式加工中心 夹具名称 平口钳
镗φ 32孔至φ 31.7
镗刀(φ 31.7)
S830
9
N09
精铣顶面
端面铣刀(φ 125 , v=120m/min 8刃) S320 微调精镗刀(φ 32) 键槽铣刀(φ 18,4 刃) 倒角刀(φ 20)
v=90m/min S940 v=25m/min S460 v=20m/min S550 v=20m/min S830 v=8m/min
f=0.15mm/齿
5 F110
6
N06
余谧
7
N07
钻4-M8底孔至φ 6.8
麻花钻(φ 6.8)
v=20m/min S950
f=0.15mm/rev08
f=0.15mm/rev
1.7 F120 f=0.15mm/齿 0.5 F380 f=0.08mm/rev 0.3 F75 f=0.08mm/齿 0.3 F150 f=0.2mm/rev F110 f=0.15mm/rev F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