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实施细则
TSP超前地质预报实施要求-技术交底资料

超前地质预报现场实行规定一、TSP203隧道地质超前预报1、TSP203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布孔规定1)爆破孔24个:孔距1.5米,孔深1.5米;孔高(距地面)1-1.2米;倾角:向下10°-20°;孔径:38mm(不不不小于38mm)2)两个传感器孔:孔深2.0m(不不小于2.0m);倾角:向上5°-10°;距地面高度:1-1.2 m;孔径:45-50 mm(不不不小于45 mm,不不小于50 mm)最终一种爆炸孔距传感器孔距离:17-20 m3)所需材料:起爆器一种(内装好干电池);乳化炸药:3kg-4kg;瞬发电雷管30发;卷尺一把(5m钢卷尺和皮尺各一把)4)注意事项:●应采用瞬发电雷管和防水乳化炸药作震源之用;●必须满足TSP操作旳隧道开挖距离,接受器孔和炮孔应在同一平面上(图);●激发时炮孔中灌水,保证足够旳激发能量在岩层传播以及减少震源带来旳干扰;●假如围岩较软,打孔后轻易塌孔,需做好护孔工作,如使用PVC管支护;●爆炸孔尽量不在电缆线一侧;●爆炸孔布在隧道旳左右侧均可;●最终一种爆破孔尽量靠近掌子面。
●爆破孔、传感器孔,布孔示意图如下:2、现场配合1)施工单位提前2-3天报计划,即告知第三方预报单位;第一次预报施工断面需进洞深55米以上,每次预报长度为100m 左右,两次预报反复搭接长度为10m 左右。
2)假如要做TSP203地质超前预报,则需在每次报计划开始,同步进行打孔,检测单位抵达现场即可开始预报工作。
3)现场需要1名跟班技术员,2名炮工和2名杂工配合第三方进行预报工作。
4)在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时,应停止掌子面及其附近旳施工作业。
二、地质雷达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本次采用旳地质雷达为意大利生产旳RIS-K2型,天线使用中心频率为200MHz 和80MHz 旳两种低频屏蔽天线。
有效探测距离在完整灰岩地段不小于20m ,在岩溶发育地段根据雷达波形鉴定。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实施细则1.总则1.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勘察地质资料和已经揭露的地质情况,采用仪器设备和地质学方法,对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软硬变化,断层、破碎带、溶洞、暗河等不良地质体的位置大小等做出预测,据此优化方案指导施工,有效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
1.2隧道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和衬砌受力变形状态的量测;通过对量测结果的分析来判断围岩、支护、衬砌的稳定性和应变状态,据此校正和修改设计参数和指导施工。
隧道监控量测是新奥法隧道设计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新奥法设计施工必须进行监控量测。
1.3隧道超前地质预测与监控量测结合成为隧道信息化动态设计的依据与基础;信息化动态设计是现代信息化隧道改造技术的重要手段,是确保高速公路隧道建设安全、质量、工期目标,提升隧道建设水平的重要工作。
1.4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是完整履行合同和投标承诺的重要内容,高速公路参建各方必须高度重视,严格遵循本细则要求,切实做好此项工作。
2.组织2.1施工单位必须组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实施专门工作小组。
小组成员由地质工程师、隧道专业工程师、测量工程师和技工组成。
工作小组成员名单、人员履历、相关资格证书须报经监理部审查批准。
2.2监理单位必须有专人负责对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进行监理。
监理内容包括审查方案,预报和量测旁站监理、检查审核资料成果等。
2.3施工单位可以将隧道超前和监控量测工作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委托其它单位承担。
被委托单位必须具有类似工作业绩,被委托单位及人员、委托方案必须经指挥部审查批准。
2.4施工单位不因委托其它单位承担隧道超前地质和监测量测工作面免除其自身应该为此担负的责任。
3.仪器设备3.1进行隧道监控量测必须具备的仪器设备根据设计要求购买和配置。
一般应具备精密水准仪、水准尺、经纬仪或全站仪、隧道激光断面仪、地质罗盘、规尺、收敛计、位移计、锚杆测力计、压力盒等等。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技术服务项目的管理细则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技术服务项目旳管理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技术服务项目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优化工程设计、实现施工信息化旳重要基础。
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深入查清隐伏旳重大地责问题,及时掌握和反馈隧道地质条件信息;通过监控量测工作,可以及时掌握已开挖隧道段围岩旳变形状况、支护构造旳受力和隧道旳稳定性。
通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可为调整隧道设计参数、防护措施,为优化隧道施工组织、制定施工安全应急预案、控制工程变更设计提供根据。
第二条本细则根据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原则化管理指南(隧道)和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35)制定,同步,结合福建省项目实际制定。
第二章重要人员责任项目部从接受项目任务、实行到发出超前地质预报、隧道监控量测汇报旳每一环节均有明确旳负责人,实行岗位责任制,保证责任到人。
第一条企业主管领导职责1.检查监督超前地质预报及第三方监测项目部旳工作;2.负责从全局方面协调参建各方旳关系;3.协调企业内资源,保障各项目部工作旳正常开展;4.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5.协调与业主旳关系。
第二条项目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1.现场工作第一负责人,负责主持项目部旳现场所有工作;2.负责项目部内部人员旳分工安排和调配工作;3.审批报表和汇报;4.协调与现场施工队伍、现场技术员和监理旳关系;5.负责质量管理工作,贯彻技术服务工作旳原则化和规范化工作(现场测点、内业资料、成果汇报等);6.负责项目部人员、设备旳安全工作;7.参与业主等有关方面组织旳技术会议、例会等。
第三条专业工程师岗位职责1.负责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旳现场工作;2.整顿原始数据、组织和编制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汇报;3.负责本组仪器设备旳用前用后检查及平常保管、保养工作;4.负责图纸、实行方案、原始记录、汇报等资料旳保管、存档工作。
5.负责本组原始记录资料旳保管工作。
第三章隧道监控量测工作管理措施监测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守如下规定:1.原始观测值应在现场用钢笔或铅笔记录在规定格式旳外业手簿中,原始记录必须清晰、完整、精确。
监理Ⅱ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监理实施细则

目录1、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1)1.1工程特点 (1)1.2工程技术质量标准 (4)2、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5)2.1监理工作范围 (5)2.2监理工作重点 (7)3、监理工作流程 (8)4、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 (10)4.1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10)4.2监理工作目标——主控项目 (10)4.3监理工作目标——一般项目 (10)5、超前地质预报管理 (11)6、分级预报及方法 (12)7、超前地质预报内容和方法 (12)7.1超前地质预报内容 (12)7.2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13)8、超前地质预报关键技术规定和要求 (15)9、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实施 (16)10、信息化管理 (17)11、监理工作手段 (18)1、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1.1工程特点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以下简称“合福铁路”)位于安徽省中南部、江西省东部、福建省东北部地区,线路自合肥引出,经长临河至巢湖市以南,经无为后与庐铜线共建长江大桥越江至铜陵,经南陵、泾县、旌德,绩溪、黄山至江西省,经婺源、上饶越武夷山山脉至福建省,经武夷山、建阳、建瓯、南平、宁德(古田)、闽清,引入福州枢纽福州站,正线全长809.919km。
其中:江西省境内183.22公里,福建省境内283.605公里,包括上饶联络线、福州枢纽及配套工程;闽赣段项目投资总额562.27亿元。
监理Ⅱ标管段为闽赣省界至上饶段,主要为低山丘陵区,山势延绵,起伏较大,植被发育,相对高差150~300m,局部地段为中低山区、二级阶地垄岗区及孤峰河、青弋江、富资河、丰乐河、新安江、信江等河流一级阶地;中低山区山势陡峻,相对高差300~500m;二级阶地垄岗区岗地坳谷相间,地形较开阔,地势略有起伏,地面标高45~175m;一级阶地多呈狭长条带状,地势平缓,起伏不大,地面标高34~142m不等。
1.1.1 工程地质特点(1)地层岩性线路所经地区地层岩性复杂,出露下元古界~第三系沉积岩及变质岩、各时期的岩浆岩和第四系松散地层。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办法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项目分部管段内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充分发挥超前地质预报对隧道设计和施工的指导作用,确保隧道工程质量安全,依据《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铁技〔2010〕35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通知》(铁建设函〔2006〕340号)、《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铁建设〔2007〕102号)、《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关于铁路高风险隧道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工管质〔2011〕36号)、《铁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铁总建设〔2014〕131号)及项目隧道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是通过地质调查、物探、超前地质钻探、超前导坑等综合手段,进一步查清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工程、水文及不良地质等信息,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保证隧道工程质量安全。
第三条超前地质预报应按照超前地质预报设计,合理选择预报或监控手段,遵循科学、准确、及时、经济的原则。
第四条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优化工程设计、实现施工信息化的重要基础。
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进一步查清因前期地质勘察工作的局限而难以探查的、隐伏的重大地质问题,及时掌握和反馈隧道地质条件信息,调整和优化隧道设计参数、防护措施,为优化隧道施工组织、制定施工安全应急预案、控制工程变更设计提供依据。
第五条抓好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预防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降低地质灾害发生机率,有效规避工程建设风险,实现铁路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环境和投资控制目标。
第六条本分部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重点内容主要有:不良地质、地质构造(特别是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地层岩性(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及特殊岩土等)和地下水(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及富水地层等)。
隧道工程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监理实施细则

隧道工程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监理实施细则一、编制依据1、《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2、“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4—2009 J947—2009;4、设计图纸、西安铁路局有关文件。
二、隧道工程地质概况1、新黄沙岭隧道设计地质概况:新黄沙岭隧道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境内,属秦岭中山区,地形起伏较大。
隧道穿过黄沙岭。
隧道进口位于中元古届宽坪群大理岩片岩中,洞身位于白垩系泥岩夹砾岩,片岩夹大理岩及碎裂中,出口段约110m位于第四系膨胀土中。
该隧道地层岩性复杂,受构造作用影响严重。
片岩中与自垩系泥岩夹砾岩分界面附近,软硬不均;隧道洞身DzK133+134~DzK133+279计145m、DzK134+700~DzK134+750计50m段分别通过F4f9断层破碎带,岩体破碎。
DzK136+115~DzK136+225计110m段位于膨胀土中;DzK136+030~DzK136+115段有基座型阶地分布,可能存在基岩陡坎,对洞身有较大影响。
隧道范围内地表水多为冲沟的季节性流水,水量随季节性变化显著,水量不大。
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在大理岩地层中可能赋存岩溶水,预测隧道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突涌水和围岩失稳现象。
2、新夜村隧道设计地质概况:新夜村隧道位于陕西省商州市夜村镇境内,进口位于杨源村。
出口位于王平村,穿行于秦岭南部丹江河谷区。
进口地形较为陡峻,出口较为平缓,以弱性膨胀土为主,土体教潮湿,无地下水,也无泉水出露,地质条件较好。
3、胭脂岭隧道地质概况:设计图纸显示,该隧道位于秦岭中低山区陕西省商州市下湾村北,进口段自然坡度较陡,出口自然坡度较平缓。
工程涉及主要地层为坡积膨胀土,中元古届宽坪群云母石英片岩、大理岩,表层岩体较破碎,节理发育,强分化易击碎。
高速公路项目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

高速公路项目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监督与管理,根据上级单位文件精神,并结合本项目对隧道专项检测的招标文件以及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优化工程设计、实现施工信息化的重要基础。
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进一步查清隐伏的重大地质问题,及时掌握和反馈隧道地质信息,调整隧道设计参数、防护措施,为优化隧道施工组织、制定施工安全应急预案、控制工程变更设计提供依据。
第三条项目公司质量监督部负责对隧道专项检测单位进行管理,以及日常监督检查和协调等工作。
.第四条隧道专项检测单位必须严格工作程序、恪守工作纪律、执行项目公司各项管理规定。
第二章一般要求第五条隧道专项检测单位进场后应及时组建项目部与现场检测小组,项目部应配备独立的办公、生活、交通、通讯等设施。
第六条隧道专项检测单位应按照合同要求合理安排进场人员和设备,确保进场检测设备的数量、状态、性能以及人员数量能满足合同要求和工作需要,同时加强仪器设备的保管、维护与校准,确保检测设备状态良好。
第七条项目公司会不定期组织总监办、驻地办、施工单位联合对隧道专项检测单位的检测人员、检测设备、检测用车辆、办公设备、检测项目及频率等情况进行检查。
第八条隧道专项检测工作不得转包、分包。
一经发现,对责任单位予以清退,并按合同相关条款进行严厉处罚。
第九条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公司认为需要重新对隧道某特定部位进行地质预报的项目,应尽义务完成。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十条隧道专项检测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检测工程师、检测员数量、资质条件必须严格按合同文件要求进行配置,并能胜任本职工作,同时根据标段实际情况可以设立检测小组。
第十一条隧道专项检测人员应挂牌上岗、统一着装、统一标识,进场后尽快熟悉相关技术图纸、技术标准、设计标准等内容。
第十二条隧道专项检测人员应坚持科学严谨、客观公正、数据说话的工作原则,及时、主动、认真地做好超前预报工作。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0618

目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 - 1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为加强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管理,规范工序管理标准,保障施工安全,结合我标段工程实际,项目部制定了本标段的《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管理办法》,现印发至各工区,请各工区认真执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工作,规范工序管理标准,保障施工安全,根据武九客专湖北公司下发的“武九客专湖北公司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的通知”,结合本标段工程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是通过地质调查、物探、超前地质钻探、超前导坑等综合手段,进一步查清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含隧底)工程、水文及不良地质等信息,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保证隧道工程质量安全。
第三条超前地质预报应按照超前地质预报设计,合理选择预报或监测手段,遵循科学、准确、及时、经济的原则。
第四条各工区要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关键工序进行管理,根据设计地质情况以及施工进展情况及时实施预报工作,各工区应指定专人负责超前预报工作的实施与资料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第二章职责划分第五条项目部:审核工区编制的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方案。
审核超前地质预报专业单位的机构、人员、设备资质证明材料、预报业绩、预报方案(细则)。
监督、跟踪隧道作业面的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情况,收集各工区资料上报各级管理单位。
第六条工区:配合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单位做好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完成自行实施的预报工作。
依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动态调整方案,及时编制技术安全措施、施工方案。
工区应将管段内所有隧道作业面确定超前地质预报负责人及实施小组,并将每个作业面的地质预报负责人以及预报小组人员上报至项目部备案。
第三章组织机构与资质核备第七条项目部由安全总监和项目总工程师总体负责标段的超前地质预报,工程部及安质部负责跟踪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优化工程设计、实现施工信息化的重要基础。
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进一步查清隐伏的重大地质问题,及时掌握和反馈隧道地质条件信息,调整隧道设计参数、防护措施,为优化隧道施工组织、制定施工安全应急预案、控制工程变更设计提供依据。
第二条抓好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预防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有效规避工程建设风险,实现铁路工程“六位一体”管理目标。
超前地质预报是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的重要可靠手段,是铁路隧道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铁路隧道施工作业中关键的重要作业环节,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工序,施工单位必须纳入工序管理。
第三条本细则依据《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结合银西铁路甘宁段实际制定。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职责划分第四条管理机构银西铁路有限公司建设指挥部成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指挥部总工副组长:工程分部负责人组员:专业主管工程师,各标段参建单位项目分管领导指挥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银西铁路甘宁段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组织领导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程管理分部,负责组织对重大地质情况的施工方案进行研究。
第五条职责分工铁路隧道地质按复杂程度分为四级:复杂(A),较复杂(B),中等复杂(C),简单复杂(D)。
(详见铁建设〔2008〕105号《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附录B)。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涉及建设、设计、施工(含专业超前地质预报单位)、监理等单位,参建各方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协调配合。
(一)指挥部职责1.负责制订超前地质预报管理细则,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负责管理超前地质预报各参建单位并协调处理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2.组织相关参建单位对超前地质预报设计文件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负责审查施工单位上报的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大纲或方案,审查监理单位编制的超前地质预报监理实施细则,审核超前地质预报分析成果。
3.必要时负责组织专家对超前地质预报设计文件、实施大纲、实施方案及安全应急预案进行专项认证。
4.负责对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二)设计单位职责1.负责施工图阶段经评估为高风险和极高风险的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组织实施,并承担主体责任。
2.负责编制超前地质预报设计方案,对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合理性、有效性和适用性负责,在施工配合中负责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导工作。
3.根据开挖揭示围岩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及时变更超前地质预报设计。
4.对可能发生突水突泥的区段,应跟班指导深孔钻探取芯,对超前深孔钻探的准确性负责。
5.根据预报结论,若与设计地质情况不符时进行确认,及时变更设计。
6.根据《新建银西铁路甘宁段施工图风险评估会专家审查意见》,评审为高风险隧道,必须按一级风险进行管理,其超前地质预报的责任主体为设计单位。
7.配合建设单位做好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工作。
(三)施工单位职责1.施工单位是除施工图阶段经评估为高风险和极高风险的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外其他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主体责任单位,依法合规择优选择并组织标段内专业队伍开展物探工作。
2.及时完成本标段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的编制并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后,上报监理单位审核批准,报建设指挥部备案。
3.负责编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按批准的实施细则和设计要求组织现场实施,并对超前地质预报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对地质素描、超前钻孔和超长炮孔的真实性、准确性负全部责任。
4.超前预报设备配置必须满足可靠性和高效性的要求,现场实施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跟班,司钻人员相对固定。
5.负责按要求提交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原始资料和成果分析、判释意见,做好原始记录和资料整理,建立管理台帐。
6.负责制定隧道施工安全应急预案,积极应用超前地质预报成果。
7.当设计单位需要进行地质补充勘察时,应提供工作条件。
(四)专业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单位职责1.负责超前地质预报专业实施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营业执照,宜为业内知名的专业机构,所出具资料结论报告可靠、具有相应的权威性。
2.根据设计图纸并充分结合已揭示地质情况,牵头组织相应标段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3.负责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物探部分的实施,负责超前地质预报物探成果的分析和运用,对结论的准确性、真实性负责。
4.负责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帮助指导,并对掌子面前方地质出具可靠的、具有权威性的(盖公章)书面判释资料,并对施工方法提出明确意见和建议。
5.参与审查超前地质预报设计方案和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
6.参与对设计单位针对超前地质预报成果报告的审核。
7.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提报地质素描及钻探资料。
(五)监理单位职责1.监督设计、施工单位依法合规选择超前地质预报具体实施单位是否满足相应要求。
2.负责审查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大刚、方案、细则等,对提供的超前地质预报资料和成果进行签认。
3.检查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细则的落实情况,重点检查现场地质专业人员的数量及能力、设备的型号及数量、物探及钻探的工程数量、超前地质预报工艺的规范性、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等。
4.负责对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全过程进行旁站监理,采集影像资料。
5.配合建设单位做好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工作。
第三章超前地质预报管理第六条施工单位成立超前地质预报管理领导小组。
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组织机构和人员名单于文件下发后5天内报指挥部工程分部核备。
第七条设计单位须在设计文件中明确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每一座隧道的每一段落须说明采用的预报方法和技术要求。
高风险及以上段落单独编制专项超前地质预报设计方案。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细则等,由项目经理签字确认后报监理单位审查,由建设单位审批后实施。
第九条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变更由建设单位组织四方共同会商确定。
第十条施工单位、专业超前地质预报单位在实施预报工作前,应提前通知监理单位现场实施监理。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过程要详细记录在施工日志和监理日志上。
第十一条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完成后4小时内,由施工单位总工程师组织第三方预报单位共同对预报结果进行分析判释,提出结论性意见,报监理单位审核后,将超前地质预报报告报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可先传电子版,后报纸质文档),高风险及以上段落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核。
与设计相符时,正常施工。
与设计不符时:1.C、D类施工地质地段,由指挥部主管工程师在12小时内组织四方会商,研究确定施工方案或补充探测方案。
2.B类施工地质地段由指挥部工程分部部长组织四方会商,原则上48小时内确定变更设计方案或补充探测方案。
3.施工单位揭示地质与原设计存在较大差别、对施工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的A、B类施工地质地段,应立即停止掘进,填写重大地质异常报告,及时报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由指挥部总工程师组织现场调研,必要时召开专家会确定施工方案或补充探测方案。
第十二条超前地质预报所有原始资料和分析判释结论须随施工日志放置在隧道口备查。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要建立管理台帐,设计单位同步建立高风险和极高风险的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台帐。
结合实际开挖揭示地质情况建立围岩变化统计表,定期分析,寻找规率,研究各种预报方式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准确率(台帐格式详见附表3)。
第十四条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做好预报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建立月报制度,设计单位同步整理编制高风险和极高风险的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月报。
月报内容主要包括: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开展情况,重大地质异常情况分类统计,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小结,下一步超前地质预报工作计划。
月报于每月25日报送,施工单位月报报监理单位进行审核,由总监理工程师出具审核意见,报指挥部审核。
第四章考核和奖罚第十五条指挥部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纳入对设计单位的施工图考核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信用评价考核。
第五章附则第十六条本细则未尽事项,按《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等有关规范、规程执行。
第十七条本细则由公司工程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附表:各种记录表格表1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责任人表表2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仪器设备配备表表3 隧道围岩变化情况统计分析台帐表4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月报格式表5 重大地质异常报告表表6 加深炮孔记录表表7 超前地质钻探记录表表8 隧道超前地质钻孔柱状图表9 物理探测报告格式附表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责任人表XX 隧道超前预报责任人表(XX标)制表:单位负责人:日期:注:1. 由参加超前地质预报的相关单位分别填写。
2.施工单位局项目部、分部逐级、逐隧道填写。
A类施工地质地段由项目经理包保,B类施工地质地段由分管施工生产的副经理、总工包保,其他地段由局项目部、分部部门负责人包保。
(施工图明确的以施工图为准,其他暂以初步设计为准,根据施工图供应情况及时调整。
)附表2:标段超前地质预报仪器设备配备表制表: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负责人:日期:附表3:XX标段XX隧道围岩变化情况统计分析表附表4-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月报(封面格式)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月报XX铁路XX标段(总第XX期)编制:复核:总工程师:报出日期:年月日正文包括以下内容: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开展情况;2. 重大地质异常情况分类统计3. 地质预报工作小结。
4.一步超前地质预报工作计划。
附表4-2: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进度月报XX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进度月报制表:复核:施工单位总工:监理单位负责人:日期:附表5:重大地质异常报告表××标段隧道重大地质异常报告表制表:复核:总工程师:注:异常描述中应描述探测时间、探测手段、异常发生的具体部位、异常的性质、规模,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附表6:加深炮孔现场记录表××隧道加深炮孔现场记录表施工单位:掌子面里程:司钻:工班长:现场监理工程师(或监理员):说明:钻进特征及地质情况描述:钻进特征及地质情况描述:地层岩性、钻进速度及变化情况、岩粉或混合体颜色、遇水部位、水量、水压、是否充填及充填物成分等。
附表7:超前地质钻探记录表××隧道超前地质钻探记录表施工单位:掌子面里程:司钻:记录员:地质工程师:现场监理工程师(或监理员):说明:开钻(终孔)日期:xxx年xxx月xxx日xxx时xxx分;炮孔位置:DKxxx+xxx中心或左(右)xxx m;钻进特征及地质情况描述:钻进特征及地质情况描述:地层岩性、钻进速度及变化情况、岩粉或混合体颜色、遇水部位、水量、是否充填及充填物成分等。
附表8:隧道超前地质钻孔柱状图地质钻孔柱状图工程名称钻孔编号钻孔综合柱状图完成单位名称:编写:复核:日期:附表9-1:超前地质预报报告格式超前地质预报XX隧道XXXX超前探测报告(总)第xx号年月日正文:1.施工单位开展预报的结论意见2.专业预报单位的开展物探结论意见3.专业预报单位的总体审核意见4.施工建议附表9-2:超前预报报告送审单施工超前地质预报XX隧道XXXX超前探测报告送审单第xx号精品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