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阅读答案,古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合集下载

2021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2021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C.现在你在我后面就一心只想追上我,先于我就想抓住我。
D.现在你落后了就想比我快,你在我前面就怕我追了上来。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青文胜为民请命
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仕为龙阳典史。龙阳濒洞庭,岁罹水患,逋赋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为民请命。再上,皆不报。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复具疏,击登闻鼓以进,遂自经于鼓下。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定为额。邑人建祠祀之。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万历十四年诏有司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
【注释】①赵襄王:赵襄子,赵国的国君。②王子期:战国时期善于驾车的人,即王良。③道:同“导”。④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1)下列语句中选取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与子期逐
俄而:不久
B.三易马而三后
易:改换
C.尚何以调于马
调:调动
D.此君之所以后也
后:落后
(2)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三人成虎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庞恭”一作“庞葱”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B、王信之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
C、寡人自为知/屠自后断其股(《狼》)
D、而谗言先至/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训练(2)(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训练(2)(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阅读训练(2)李仕才文言文阅读训练(二) 《宋史》选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

少苦学,治《左氏春秋》。

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

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

符习初镇天平,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

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

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

长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

习致仕..,衎东归养亲。

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

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

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

知温以善终,衎之力也。

知温诸子不慧,衎劝令以家财十万余上进。

晋祖嘉之,归功于衎。

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知州事。

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痹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

岁余,父疾不能起,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

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请...。

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

丁父忧,哀毁甚。

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

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

开运末,授左谏议大夫,权判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

丧乱之后,朝纲不振,衎执宪颇有风采。

尝上言:“才除御史者,旋授外藩宾佐,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拜,州郡无参谒之仪,出入失风宪之体,渐恐四方得以轻易,百辟无所准绳。

请自今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

非奉制勘事,勿得出京,自余不令厘杂务。

”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请。

复抗表求侍养,改户部侍郎。

衎又坚乞罢免,诏书褒许,即与其母东归。

汉乾祐末,丁忧..。

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

周广顺初,起为尚书右丞,俄充端明殿学士。

太祖征兖州,驻城下,遣衎往曲阜祠文宣王庙。

城平,以衎权知州事。

归朝,权知开封。

2019年部分地市中考语文模拟卷《文言文阅读题》汇集

2019年部分地市中考语文模拟卷《文言文阅读题》汇集

遇:A.相逢,不期而会 B.碰到,遭受
恨:A.遗憾,后悔 B.不满
20.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内填入被省略的内容。(3 分) ( ▲ )去后,( ▲ )忽召客将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 ( ▲ )曰:“已 去。”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 分) 立命小将赍绢五百、书一函,追之。
22.结合文中语句,说说牛公是个怎样的人。(3 分)
一邻媪九十余,携壶泉迎于道左,镠下车亟拜②。媪抚其背,以小字呼之曰:“钱婆留,喜汝长 成。”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此媪苦留之,遂字焉。为牛酒③大陈,以饮乡人。镠 起劝酒,自唱还乡歌以娱宾。时将筑宫殿,望气者④言: “因故府大之,不过百年;填西湖之 半,可得千年。”武肃⑤笑曰:“焉有千年而其中不出真主⑥者乎?奈何困吾民为!”遂弗改造。
【注 释】①好力:爱好勇武、力气。②败北:战败逃跑。北, 打了败仗往回逃。③鲁城坏即压 齐境:意思是说,你们侵略鲁国,已经深入到都城边缘、假如鲁国的都城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 边境了。④颜色:脸色。⑤辞令如故:像平常一样谈吐从容。⑥倍:通“背”。背弃、违背。
2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 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30.结合句意,解释句中加点词。( 2 分)
①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
பைடு நூலகம்
4
②尝与鲍叔贾。(
)
③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
④子孙世禄于齐。(
)
31.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翻译:
②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翻译:
32.①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鲍叔牙的主要特点。(1 分)
(2)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 (2 分)

秦穆公亡马原文及翻译

秦穆公亡马原文及翻译

秦穆公亡马原文及翻译篇一:文言文秦穆公亡马: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秦穆公亡马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

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

诸人皆惧而起。

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

即饮之酒。

杀马者皆...《哀溺文序》原文及翻译哀溺文序作者:柳宗元原文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崔光》原文及翻译崔光原文: 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庑间,不可校数。

太后赐百姓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而去。

唯章武王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蹶倒...《苛政猛于虎也》原文及翻译苛政猛于虎也出处:《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自相矛盾》原文及翻译自相矛盾出处:《韩非子难一》原文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范雎说秦王》原文及翻译范雎说秦王出处:《战国策秦策》范雎至,秦王庭迎范雎,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

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

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进曰:先生何以幸...《杨烈妇传》原文及翻译杨烈妇传作者:李翱建中四年,李希烈陷[1]汴州;既又将盗[2]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

盖将掠其玉帛,俘累[3]其男女,以会[4]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陈谏议教子》原文及翻译《陈谏议教子》原文及翻译出处:《宋名臣言行录》原文宋陈谏(jin)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

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鸣机夜课图记》原文及翻译鸣机夜课图记作者:蒋士铨原文: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字守箴,出南昌名族,行九。

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4选修内容

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4选修内容

专题14 选修内容2022年高考真题1.(2022·广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

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

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于魏晋一致。

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

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

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

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

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

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

——摘编至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1)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

(2)简析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

【答案】(1)原因:洛阳旧城衰败;为迁都做准备;便于对中原的控制,强化政权正统性。

举措:任用汉人筹划重建;融合南北建筑文化,重建魏晋洛阳城主体建筑;扩大城市规模,新建外郭城;统一规划里坊。

(2)使古都洛阳重现生机;成为中国古代后世都城建设的榜样;影响日韩等亚洲国家古代城市建设。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可知洛阳旧城衰败;根据材料“故有意迁都”可概括出为迁都做准备;根据材料“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可概括出便于对中原的控制,强化政权正统性。

举措:根据材料“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可概括出任用汉人筹划重建;根据材料“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可概括出融合南北建筑文化,重建魏晋洛阳城主体建筑;根据材料“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

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题(一)

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题(一)

(一)吴郡陈遗【原文】吴郡陈遗,家至孝。

母好食铛①底焦饭。

遗作郡主簿②,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

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战于沪渎,败。

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

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铛:锅。

②主簿:郡守的属官,负责文书等书。

【译文】吴郡人陈遗,在家里非常孝顺。

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遗在郡里做主簿的时候,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存起来,等到回家,就带给母亲。

后来遇上孙恩贼兵侵入吴郡,内史袁山松马上要出兵征讨。

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

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打败了,军队溃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泽地带,(没有吃的,)多数人饿死了,唯独陈遗凭借着锅巴得以活下来了。

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对他纯厚的孝心的报答。

【启发与借鉴】子女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古语有"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希望老来有子女赡养。

如今虽然老人有养老金,但作为子女时常关心父母也是应该的。

陈遗把焦饭(锅巴)留给母亲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事,然而他的心意应称赞。

【阅读训练】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1)至(2)恒(3)囊(4)贮(5)遗(6)值2.翻译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

3.从陈遗的事例中,你懂得了什么?【参考答案】1.(1)极,非常(2)常常(3)口袋(4)收藏(5)送给(6)正值、遇到3.要孝敬父母,善待老人。

(二)刘备纳贤【原文】初,涿郡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也。

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

尝与公孙瓒同师事卢植,由是往依瓒。

瓒使备与田楷徇青州有功,因以为平原相。

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备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备周旋,不避艰险。

常山赵云为本郡将吏兵诣公孙瓒,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云遂从备至平原,为备主骑兵。

2021北京高三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一、文言文阅读(2021·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桓公与管仲、鲍叔、宁戚饮酒,桓公谓鲍叔:“姑为寡人祝乎?”鲍叔奉酒而起曰:“祝吾君无忘其出而在莒也,使管仲无忘其束缚而从鲁也,使宁子无忘其饭牛于车下也。

”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二大夫皆无忘夫子之言,齐之社稷,必不废矣。

”此言常思困隘之时,必不骄矣。

齐桓公出游于野,见亡国故城郭氏之墟。

问于野人曰:“是为何墟?”野人曰:“是为郭氏之墟。

”桓公曰:“郭氏者曷为墟?”野人曰:“郭氏者善善而恶恶。

”桓公曰:“善善而恶恶,人之善行也,其所以为墟者,何也?”野人曰:“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

”桓公归,以语管仲,管仲曰:“其人为谁?”桓公曰:“不知也。

”管仲曰:“君亦一郭氏也。

”于是桓公招野人而赏焉。

桓公田,至于麦丘,见麦丘邑人,问之:“子何为者也?”对曰:“麦丘邑人也。

”公曰:“年几何?”对曰:“八十有三矣。

”公曰:“美哉寿乎!子其以子寿祝寡人。

”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甚寿,金玉是贱,人为宝。

”桓公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必再,吾子其复之。

”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无羞学,无恶下问,贤者在旁,谏者得人。

”桓公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必三,吾子一复之。

”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无得罪于群臣百姓。

”桓公怫然作色曰:“吾闻之,子得罪于父,臣得罪于君,未尝闻君得罪于臣者也,此一言者,非夫二言者之匹也,子更之。

”麦丘邑人坐拜而起曰:“此一言者,夫二言之长也,子得罪于父,可以因姑姊叔父而解之,父能赦之。

臣得罪于君,可以因便辟左右而谢之,君能赦之。

昔桀得罪于汤,纣得罪于武王,此则君之得罪于其臣者也,莫为谢,至今不赦。

”公曰:“善,赖国家之福,社稷之灵,使寡人得吾子于此。

”扶而载之,自御以归,礼之于朝,封之以麦丘,而断政焉。

(取材于《新序》)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言常思困隘之时困隘:困厄窘迫B.桓公怫然作色曰怫然:愤怒,不高兴的样子C.可以因便辟左右而谢之便辟:便于解释D.而断政焉断政:治理政事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饭牛于车下礼之于朝B.人之善行也君能赦之C.以语管仲自御以归D.子其以子寿祝寡人此则君之得罪于其臣者也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祝吾君无忘其出而在莒也祝愿我的君主不要忘记他流亡在莒国的时候B.至德不孤最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C.谏者得人得到称职的谏官D.麦丘邑人坐拜而起曰麦丘邑人跪坐行礼,起身说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鲍叔借祝酒提醒桓公君臣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着眼齐国社稷,言辞恳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综合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3分)1.阅读语段,依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6分)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zhàng()碍重重,没法mí()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gù()思想的囚牢;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guǎ()欢,丑陋可憎.().2.古诗文默写.(9分)(1)此物何足贵?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2)幸甚至哉,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3)______________,千里殊风雨.(曹植《梁甫行》)(4)《梁甫行》中通过对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映出海边居民家园荒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李商隐的《乐游原》中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曹操的《龟虽寿》中意思与此相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其一犬坐于前.狼不敢前.B.军书.十二卷诫子书.C.但.微颔之但.当涉猎D.若.屈伸呼吸未若.柳絮因风起4.名著阅读.(5分)《朝花夕拾》是新课标推荐中学生阅读的名著.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两幅插图.请观察图片并完成后面的题目.①捕鸟②吹嘟嘟(1)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写出与这两幅图画相关的文章篇名.(2分)与图①相关的篇名是《________________》,与图②相关的篇名是《________________》.(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任写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3分)二、阅读·理解(4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笑谈大先生①陈丹青①鲁迅先生是我几十年来不断想念的一个人.②我喜欢看鲁迅先生的照片,我认为他长得很好看.老先生的相貌长得就是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似乎在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③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名声.我们说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他要是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副样子,你能想象么?④而且鲁迅先生长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站在那里,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张群那样的长胡子,或者像吴稚辉、沈君儒那样的光脑袋,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有旧族遗老的气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五四”中国相较于大清国,何其摩登!可是你比比当年顶摩登的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邵洵美,新潮倒是新潮,毕竟有些“海龟”的派头,也不像他.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他长得正好像他自己.⑤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为人.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⑥以我个人的心得,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我从少年时代阅读鲁迅的作品,就不断发笑,成年后,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去读来,只有鲁迅的作品能够给予我.鲁迅先生经常在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刁.”,鲁迅真正的可爱之处,是他的“跌宕自喜”.“跌宕自喜”是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然而“跌宕自喜”也罢,“好玩”也罢,都只是点到为止的说法.领会者自去领会,不领会,或不愿领会的,即便说了也白说.⑦依我之见,历来颇受推崇的那些批判性极强的“革命”文章,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作“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作“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文章的张力,是人格的张力;写作的维度,是人格的维度——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鲁迅写文章,就是这样地在玩自己人格的张力与维度.他的语气和风姿,哪里只是峻急锋利这一路?他会忽而淳厚沉郁,如他的回忆文字;忽而辛辣顽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而平实郑重,如涉学问或翻译;忽而苍老精辟,如《故事新编》;忽而温润出神,如《朝花夕拾》.而有一种异常绝望虚空的况味,几乎隐在他各时期的文字中,尤其是他的序、跋、题记、后记,以上那些反差极大的品质,会出人意料地杂糅在一起,难分难解.⑧总之,我对鲁迅先生的个人评价,一则曰:______________.一则曰:________.(本文改写自陈丹青的演讲稿《大先生》)[注] ①大先生:鲁迅家人对他的尊称.5.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鲁迅先生“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这句话?(2分)6.试从结构上分析文章第⑤段的作用.(2分)7.文章第⑥段中的“刁”字,属于贬词褒用,请根据你的理解,用一个贴切的双音节褒义词来替换它.(2分)8.作者认为鲁迅的文章非常“好玩”,其实只是一种“点到为止的说法”.如果深入剖析的话,鲁迅的文章的这种“好玩”,总是在对立中达成统一.请引用原文回答,这种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9.结合全文,请在文中第⑧段的横线上分别填一个恰当的二字词.(2分)10.积累链接:鲁迅的《自嘲》中有两句非常著名的诗,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敌人和对朋友的不同态度.请你把它们写出来.(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人只能单独地接近上帝.——题记①1910年10月28日,可能是早上6点,列夫·托尔斯泰像一个小偷..一样,只由他的医生陪同,从他生活的监狱中冲出来,呼唤向他发出了一个不可辩驳的坚定信号.当妻子暗地里歇斯底里地乱翻他的文件时,他再一次当场抓住了她,这时决定突然如钢铁般坚决和果断地在他心中响起:离开“离开了他的心灵”的她,逃走,到任何地方去,到上帝那里去,到自身中去,进入自己的,分给他的死亡.他将大衣套在工作衬衫上,戴上一顶粗笨的帽子,穿上胶鞋,他没有带走别的财产,除了为向人类表达自己精神所需要的东西:日记、铅笔和羽毛笔.然后他们上了车,坐在一个三等车厢油腻腻的长椅上,裹在大衣中.②列夫·托尔斯泰不再这样称呼自己了,像对待他的钱、房子和荣誉一样,他也把他的名字扔在了身后;他现在称自己为T·尼古拉耶夫——一个想为自己构想一种新生活和纯洁而正确死亡的人的虚构的名字.现在他终于摆脱了一切羁绊,他可以在陌生的街道上做朝圣者,做学说和正直的话语的仆人.③但他的生活、他的学说的可怕的对手——荣誉,他的折磨人的魔鬼和诱惑者,仍不放弃它的牺牲品.世俗不允许“它的”托尔斯泰属于自己.这个被追捕的人几乎还没有在火车车厢里坐下,旅行者中有人已经认出了这位大师,于是火车上所有的人都知道了,男人和女人们已经挤到车门口看他.他们随身带着的报纸带来一栏长长的、对这逃离监狱的珍贵动物的报道.他已经被出卖和包围了,荣誉再一次,最后一次拦住了托尔斯泰通向完满的去路.所有车站都被警察告知,所有的公职人员都被动员起来,家里的人已经订好了特快车.记者们从莫斯科,从彼得堡,从尼什尼叶——诺高奥特,从四面八方来追踪他这头逃跑了的野兽.列夫·托尔斯泰不应该也不可以单独同自己一起,人们不容许他属于自己和实现他的神圣化.④他已经被包围了,没有他能投身进去的灌木丛.无论他想在哪里脱身,荣誉都将置身于他的对面,它无所不在.但这时突然一阵冰冷的恐怖寒战抖动着老人苍老的身体.他精疲力竭地靠在坚硬的木长椅上,汗从这个颤抖的人全身的毛孔中渗出来并从额头上滴下来,发烧从他的血液中出现.为了救他,疾病袭击了他,死神已经举起了他的大衣——黑暗的大衣,在追踪者面前盖住了他.⑤在阿斯塔波瓦,一个小车站,他们不得不停下来.没有一家旅店、一座旅馆、一个豪华的地方让他藏身.站长羞愧地提供给他火车站大楼两层的木屋中的办公室,人们领这个打着寒战的人进去,突然他梦想过的一切都是真的了:这里就是那小房间,低矮而沉闷,充满了污浊的气味和贫穷,铁床,煤油灯暗淡的光线——一下子离他所要逃离的豪华和舒适很远很远.在临死的时候,在最后的时刻,一切都变清楚了,像他所期望的:死神作为一个庄严的象征,纯洁无瑕地完全顺从他的艺术家之手.⑥高尔基曾将列夫·托尔斯泰称为一个人类的人——这是一句精辟的话.因为他是同我们所有人一样的人,由同样龟裂的黏土塑成,同样带有世俗的不足,但是他更深刻地了解这些不足,更痛苦地忍受着它们.列夫·托尔斯泰从不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比他同时代的其他人更高的人,他只是比大多数人更具人性,更有德行,更敏锐地思考,更清醒和更热情——仿佛是世界艺术家(指上帝,译者注)的工作室中那个看不见的原始形式的第一个也是最清晰的模型.(选自茨威格《自画像》,有删改)11.分析第①段中“小偷”一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3分)12.文章第①段中的画线句连用了三个“到”字,第③段中的画线句连用了四个“从”字,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13.本文写列夫·托尔斯泰,并没有介绍他的文学创作,而是选取了他死亡前离家出走这一事件,你认为这种设计好不好?为什么?(3分)14.文章结尾处高尔基称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人类的人”的评价非常“精辟”.请简要分析这句评语“精辟”在何处.(4分)(三)古诗词阅读.(5分)田家[宋] 郑獬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注] 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15.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画面,其中“__________”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2分)16.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四)文言文阅读.(10分)崔光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①于廊庑②间,不可校数.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③而去.唯章武侯王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④,蹶倒伤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曰:“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朝贵服其清廉.(选自《洛阳伽蓝记》)[注] ①露积:堆积后不加覆盖.②廊庑:走廊、廊屋.③称力:量力.④过任:力不胜任.17.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1)库藏盈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太后赐百官负.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侍中崔光止.取两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20.面对太后的赏赐,官员们分别有哪些表现?(3分)三、表达·交流(56分)21.请你参照下面的例句,以“台湾,回来吧”为主题,拟写一条手机短信.要求:内容恰当,意义深刻,不超过70字.(6分)短信一:也许世俗的线注定要牵扯那向往飞翔的纸鸢,也许冰冷的缰绳紧紧羁绊着渴望奔驰的心灵,但千万颗跳动的心在共同期盼你的归来.台湾,回来吧!短信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作文.(50分)有人说,约定,是一种承诺;有人说,约定,是一份期许.有人说,和人约定,是事;和未来约定,是梦.有人说,我一定守约;有人说,对不起,我失约了……请你以《约定》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②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参考答案1.障弥锢mèi寡zēng2.(1)但感别经时(2)歌以咏志(3)八方各异气(4)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3.[解析] C A项,前面/上前;B项,文书/书信;D项,你/如.4.(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2)温馨的回忆: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②《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呲呲地吹它两三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理性的批判: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②《五猖会》一文中去看迎神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5.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6.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7.示例:智慧、聪明、深刻.8.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9.好看好玩10.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11.生动说明了托尔斯泰的小心谨慎,因为一旦被发现,他将无法成行.12.运用了铺陈排比的手法.连用三个“到”字,体现出托尔斯泰逃离世俗的决绝和急切;连用四个“从”字,突出了世俗和荣誉对托尔斯泰的包围之快,影响和侵害之大.13.好.远离荣誉与世俗,过真实、朴素、自然的普通人的生活是托尔斯泰一生的追求,出走这一事件以小见大,更能衬托出托尔斯泰不同凡俗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他的个性和理想,使托尔斯泰形象突出,性格鲜明,具有感染力.14.“一个人类的人”意思是托尔斯泰是人类的榜样(典范).这句话深刻透彻地点出了托尔斯泰是一个真实普通的人,但又比大多数人更具有人性和德行,所以说这句评语非常“精辟”.15.明16.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17.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18.(1)满,装满.(2)背.(3)只.19.太后就不赏赐他们了,让他们空着手出去,当时的人都笑话他们.20.朝臣“莫不称力而去”;王融、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崔光“止取两匹”.[参考译文]南北朝时的北魏自从太和年间由平城迁都洛阳以后,国家富裕,府库充盈,以致连国库的走廊、廊屋里也堆满了不加覆盖的钱币和绢帛,清点都很困难.(一天)太后将多余的绢帛赏赐给百官,让他们自己随意拿,量力而行,官员们大都凭自己的力气扛回绢帛.只有章武侯王融和陈留侯李崇,因扛得太多(力气不足)而跌倒伤及踝骨.太后就不赏赐他们了,让他们空着手出去,当时的人都笑话他们.当时任侍中的崔光只拿了两匹绢帛.太后(见了)问道:“侍中你怎么只拿这么点儿?”(崔光)回答说:“臣只有两只手,所以只能拿两匹,但这已经够多的了.”朝廷中人都佩服他的清正廉洁.21.示例:漫漫长路改变不了夸父逐日的决心;茫茫大海摧残不了精卫填海的意志;浅浅海湾只能平添浓浓的乡愁,却无法动摇我们统一的信念.台湾,回来吧!22.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阅读答案,古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崔光
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庑问,不可校数。

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而去。

唯章武侯王融与陈留侯李常崇绢过任,蹶倒伤踝。

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

侍中崔光止取两匹。

太后问曰:“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朝贵服其清廉。

(选自《洛阳伽蓝记》)
【注】①露积:堆积后不加覆盖。

廊庑:走廊、廊房。

③过任:力不胜任。

2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
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2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库藏盈溢(
)(2)太后赐百官负绢()
(3)朝臣莫不称力而去()(4)侍中崔光止取两匹()
2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


27.面对太后的赏赐,百官有哪三种不同的表现?(3分)

参考答案:
24.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25.(1)满,充满(2)背(3)量力(4)只
26.太后就不赏赐他们了,让他们空着手出去,当时的人都笑话他们。

(“时人”译成“在场的人”也可)
27.朝臣“(莫不)称力而去”,王融、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崔光“止取两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