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我们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

合集下载

6刘.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6刘.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①只有在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
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 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知识结构
古代辉煌的历程 文字 远流长的见源证 史学典籍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犹太人在欧洲生活了一千多年仍摆脱不了 被驱逐的命运,但一千年以前定居于中国的犹 太人早与当地的中国人融合在一起而消亡了。 这说明( )
④中华文化从未中断而延续至今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一部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
特点:规模之大, 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 —关汉卿的《窦娥冤》
存留之丰,为世界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 —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所仅有。
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 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千 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 与日月同光。”
——摘自《中华世纪坛序》
请思考:“文明圣火,千古未绝”体 现了 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古代辉煌的历程
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
源远流长的见证和标志是什么?
汉字的发展历程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古代辉煌的历程
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
⑴汉字: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 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 见证之一。
英文充其量只 是我们了解世界的 一种工具,而汉语 才是我们真正的 根。” 当你的女朋友 改名为玛丽,你怎 能送她一首《菩萨 蛮》?!

部编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5篇

部编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5篇

部编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5篇1.部编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篇一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探索课堂教学的规律并大胆创新是我们教师教学工作必须经常思考的问题。

这节课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设计上尽可能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课堂的民主气氛。

让学生首先从其他古文明的湮灭和消亡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思考为什么只有中华文化能够绵延不绝、源远流长。

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探究学习,及时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体验学有所成的快乐,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本节课是在学完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学习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前后联系,树立整体意识和联系的观点,以上方面在课堂上进行的很顺利。

但也稍有遗憾,表现为: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感悟、学生理解效果明显,但在探究讨论活动中,为学生设计的讨论题难度较大,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不够及时。

2、由于多媒体放映速度掌控不好的缘故,介绍四大文明的发展历程时效果不好影响了教学的情绪。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的还是很完善的,不足之处继续改进。

2.部编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篇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反映与自已的预期的一定差距。

1、学情了解不够。

对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了解不够。

2、没有体现“学在讲前,讲在关键处”的理念。

由于没有使用学案,导致学生的自学处在一个相对的盲目状态之中,因此在学生在学习探究时没能很好地表现出热烈积极参与的现状。

3、在探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时用时过多,本来此内容完全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并得出结论,达到了解古老中华文化在东方走过辉煌历程即可。

3.部编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篇三一、收获(得)(一)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方面首先,我的收获是我的课件制作水平又进步了一些,从资料的收集,版面的设计,字体及颜色的设置,图片及视频的查找及链接,各种特殊符号的使用,感觉课件做成之后很有成就感。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同步学习方略之演练(随堂与限时):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同步学习方略之演练(随堂与限时):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随堂跟踪演练夯实基础百炼成钢1.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殷周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②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诞生时期③秦的统一促进了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④汉代儒家学说在古代中华文化中确立了至尊地位⑤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始终辉煌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⑥解析殷周时期的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个时期中华文化尚未形成,故①错误;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但在近代出现了衰微,所以“始终辉煌”的说法是错误的,故⑥不选;②③④⑤的表述是准确的。

答案 B2.下列有关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是()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C.史书典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解析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但不是唯一见证,故排除A项选择B项;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排除D项;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排除C项。

答案 B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如历史长河中磨砺的珍珠,历史的积淀只会使其更为耀眼;汉字几千年的绵延,大浪淘沙。

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②汉字是汉族的文字,其他民族不使用汉字③汉字的正式使用从甲骨文开始④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解析汉字与文字是不同的,汉字是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①入选;汉字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字,②错误;汉字的正式使用是从甲骨文开始的,③入选;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但不是唯一见证,④排除。

答案 D4.“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A.相对稳定性B.推陈出新C.民族性D.源远流长解析文化源远流长主要说明中华文化的时间跨度大,具有传承性,故选D项;A项不符合题意;B、C两项与材料无关。

高中政治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高中政治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一、源远流长 的中华文化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1、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 古老的四大文明之一
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
古巴比伦遗址
埃及金字塔
中国的万里长城
巴比伦文化最悠久,但巴比伦国家早 已
夭中折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 中印断度而文延化因续雅至利今安的人入古侵老而文雅明利。安化源。远 流埃长及是的中文化华渊文源化甚的古,基但本历特经征希之腊化一、。
(1)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
践。
(根本途径)
(2)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主体、出发点)
(3)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
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
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基本途径)
(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
让我欢 喜
让我欢 喜
让我欢 喜
2005年10月由韩国 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 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 遗产著作”
让 我

拟将中医改为韩医 申报世界遗产
面对传统文化的现状,让人欢喜让
人忧,何能解忧?
4、把握今天 复兴文化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 繁荣兴盛。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煌。
(结合实际)
知识小结

1、回望古代 灿烂辉煌(历程)
源火
远 流





长脉
( 表 现 : 历 程 )
2、走进近代 文化衰微 (原因:内、外因)
3、反思今天 喜忧掺半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7导入:师:咱们班有多少同学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从出生到现在一直住在北京的?生:差不多都是。

师:好,那你们都去过世纪坛吗?师:没有是吧,老师替你们去了一回,而且还给你们拍了照片,来欣赏一下吧。

(ppt出照片)师:这是南面入口的世纪坛碑,据说世界上最大的汉白玉碑,碑体正面刻着什么?没去过,不知道吧。

告诉你吧,正面是江泽民的题词“中华世纪壇”,那碑的背面刻着什么?没去过肯定也不知道了,来看看吧,背面是“中华世纪坛序”,我截取了其中的一段,咱们让王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下。

生:读中华世纪坛序第一段师:好,这段话你读着有什么样的感觉呢?生:自豪感师:为什么会有自豪感呢?生:因为它说,中华文明经历千百年沧桑,都没有断绝,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师:嗯,好,请坐。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绵延千年未曾断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她的源远流长。

源远流长也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请大家翻到书本相应的位置。

(板书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新课讲授:过渡:刚才咱们聊了北京的中华世纪坛,老师呢,不是北京人,哪儿的人你知道吗?生2:不知道(或者冒出任何一个答案都可以)生1:河南师1:具体河南哪个地儿的?给你点提示吧,是历史名城,七朝古都,古时候被称为“殷”或者“邺”。

哪儿的人呢?师2:猜的不对哦,给你点提示吧,历史名城,七朝古都,古时候被称为“殷”,人又叫它“邺城”。

能猜着吗?生:安阳师:安阳都有什么呀?生:殷墟、曹操高陵、袁世凯墓、汤阴岳飞庙等等师:嗯,挺多名胜古迹的,可今儿咱们先来说说殷墟,知道殷墟都出土了什么文物吗?生:司母戊、妇好墓(fù hǎo mù),大量陶器和甲骨文等等。

师:嗯,我这儿啊有几幅图片,看你能认出来不?生:司母戊、妇好、大量陶器师:第一张是已经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这张是中国最早的女将军妇好的墓葬,妇好墓。

左下角那张是出土最多的陶器。

最后一张是什么呢?你们来看看,能看出来这里面盛的都是什么吗?(等学生说,中间问能看出来吗?你看着它感觉像什么?)生1:生2:师:能看出来吗?生:看不出来(或者是甲骨文)师:(你怎么看出来的)告诉你啊,这里盛的都是刻在可以当中药材用的龟甲(背甲或者腹甲)或者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符号。

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必备知识了解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特征之一,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懂得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及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

2、关键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3、核心素养:增强政治认同,认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自觉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教学重点】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教学难点】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教学过程】温故知新文化生活的整体结构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主要内容是文化是什么,介绍文化的含义、特点、作用(文化对社会,对人的作用)。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主要内容是文化为什么,介绍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创新。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主要内容是怎么看,介绍中华文化的特点,增强文化认同,中华民族精神。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内容是怎么办,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当代文化生活。

导入新课了解了文化的作用及文化的发展,我们接着来学习我们的中华文化及民族精神。

讲授新课 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展示本课学习目标:1.了解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

2.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特征之一,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3.懂得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及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

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62--66,思考下列问题:(认真阅读、勾画答案,标记疑难、提出问题。

)1.古代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表现?2.通过中华文化发展历程,感受到中华文化基本特征?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含义、见证(表现)、原因是什么?4.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表现及原因这种衰微与国家衰落是什么关系5.现代如何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思考: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指的是什么?今日是否存在?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比较古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产生;公元前539年波斯入侵,巴比伦王国灭亡。

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后练习(人教版必修3)

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后练习(人教版必修3)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1课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古代辉煌的历程1.殷周时期,____________思想、____________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______。

3.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__________的意义。

4.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______地位。

5.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弘的________时代。

6.宋元明时期,中华文化在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并产生了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

7.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面临________________的冲击。

***巧妙记忆法:殷商影响,春战雏形;秦划时代,汉儒至尊;隋唐全盛,宋明延续;明清衰微,再创辉煌。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____________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______与____________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1)文字是文化的________载体。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______时代的标志。

汉字是____________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____________的重要见证。

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汉字不等于文字,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二者不可错位。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中国____________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____________的巨大冲击。

2.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只有在____________的领导和____________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____________相适应、与____________相协调,既保持__________,又体现__________。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课件

展示 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④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
和审美意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解析] 文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不是汉字标志着人 类进入文明时代,①不选;我们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 原则,不应认为自身的文化具有优越性,优于其他民族文化, ②不选;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③正确;汉字具有 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 D。
长的特征,深刻理解中华文 化源远流长这一特点的理解。
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 2.素养提升:体会中华文化源远流
字和史书典籍。
长的基本特征和强大生命力,增强
3. 了 解 中 华 文 化 衰 微 的 原 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明确实现中
因,深入思考如何再创中华 华文化的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
文化新的辉煌。
党的领导。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问题探究| (1)结合材料一,谈谈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什么样的 作用? (2)结合材料二,谈谈中国古代史官的设置有什么作用?史 书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什么作用? (3)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3)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①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②要面向 世界、博采众长,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③要立足社会实践,着 眼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 金文 篆书—隶书 金文—篆书 隶书—楷书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2.中华文化源流的见证
中 华 文 明 的 重 要 标 识 —— 汉 字
汉字: 汉字:甲骨 金文— 文——金文 金文 —篆书 篆书——隶 篆书 隶 书——楷书 楷书
第一部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 《论语》 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特点:规模之大, 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 关汉卿的《窦娥冤》 关汉卿的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 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徐宏祖的 存留之丰,为世界 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所仅有。吴敬梓的 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离骚》 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 …
第三单元的内容结构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文化 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文化的成就与魅力
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
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六课 我们的 中华文化
一、源远流长 的中华文化
古印度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中国 传统 文化 面临 冲击
3.古代的辉煌--现在..... 古代的辉煌--现在..... --现在
探究:美国前国务卿基幸格曾三次参观秦佣博物馆, 美国前国务卿基幸格曾三次参观秦佣博物馆,
他赞叹:‘‘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 他赞叹:‘‘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 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 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你能为这个结论作出 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你能为这个结论作出 进一步论证吗? 进一步论证吗?
“长民者无亲, 长民者无亲, 长民者无亲 众以为亲。 众以为亲。”
见证之二: 见证之二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2)史书典籍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的重要见证
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历史经验, 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历史经验, 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重视保存历史资料,并设有史官 特点: 规模之大、存留之丰, 特点: 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 所仅有
古中国文明
(一)
古代辉煌的中华文化
1.古代文明--四大文明古国 古代文明--四大文明古国 --
古巴比伦城遗址
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
探究: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追朔这些 古代文明的源流,谈谈你的感想?
“空中花园”遗 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 址
“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
汉 谟 拉 比 法 典
国家 时间 发展 公元前539年波斯入侵, 539年波斯入侵 古巴 公元前 公元前539年波斯入侵, 3500年 巴比伦王国灭亡 比伦 3500年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 古印度 公元前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 1500 3000年 3000年 侵,印度文化雅利安化 先后希腊化、罗马化, 古埃及 公元前 先后希腊化、罗马化,斯 3000年 3000年 兰化 古中国 公元前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 2100年 2100年 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五幅中国长卷画, 五幅中国长卷画,配以 演员们的古典舞, 演员们的古典舞,再现 了古代中国礼乐之邦的 盛世气象。 盛世气象。 演员演唱昆曲。 演员演唱昆曲。昆曲是 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 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 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 遗产名录。 地面上, 地面上,是中国最有名 的五幅长卷画。 的五幅长卷画。它们分 别来自唐、 别来自唐、宋、元、明、 清五大朝代。 清五大朝代。
结果 烟消云散 雅利安化 面目全非 源远流长
它们都曾经创造了自 己独特的文化, 己独特的文化,但都因 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 古巴比伦遗址 历史的中断而没能延 续至今, 续至今,成为世界古代 文明发展史中的遗憾! 文明发展史中的遗憾!
埃及金字塔
摩亨佐一达罗的大浴池遗址
探究提示:巴比伦文化最悠久, 探究提示:巴比伦文化最悠久,但巴比伦国家早 已夭折;印度的婆罗门文化极其辉煌, 已夭折;印度的婆罗门文化极其辉煌,可创造文 化的雅利安人却不是本土居民;埃及的文化渊源 化的雅利安人却不是本土居民; 甚古,但历经希腊化、罗马化,直到17 17世纪伊斯 甚古,但历经希腊化、罗马化,直到17世纪伊斯 兰化,已与古代面目全非; 兰化,已与古代面目全非;玛雅的天文数学无与 伦比,可这盛极一时的文化早已被湮没, 伦比,可这盛极一时的文化早已被湮没,留给后 人千古不解之谜。 人千古不解之谜。
《永乐大典》,明永乐永乐二年(1404年)编成。收录古代重 永乐大典》 明永乐永乐二年(1404年 编成。
七八千种之多 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收录的内容包括: 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收录的内容包括: 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 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 文学等,无所不包。 文学等,无所不包。
2008.8.8
活字印刷”的表演, 活字印刷”的表演, 既像古代的活字字盘, 既像古代的活字字盘, 又像现代的电脑键盘。 又像现代的电脑键盘。 .897块活字印刷字盘 块活字印刷字盘 变换出不同字体的 “和”字。表现了中 国汉字的演化过程, 国汉字的演化过程, 也表达了孔子的人文 理念: 和为贵” 理念:“和为贵”。 位演员, 这897位演员,整整 位演员 训练了10个多月 个多月, 训练了 个多月,每 一个人的动态程序都 不一样, 不一样,全凭熟记和 苦练才能完成。 苦练才能完成。
统治者必须“ 统治者必须“重 爱民” 民”、“爱民”、“惠 以民为本; 民”,以民为本;统治 者要做仁人贤君,施行 者要做仁人贤君, 德治” 仁政” “德治”、“仁政”; 教化民众,构筑“ 教化民众,构筑“老者 安之,朋友信之, 安之,朋友信之,少者 怀之”的大同社会。 怀之”的大同社会。
“天生民而树之君, 天生民而树之君, 天生民而树之君 以利之也。 以利之也。” “亲其民,视民如子, 亲其民,视民如子, 亲其民 辛苦同之。 辛苦同之。”
结论:它们都曾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 结论: 化,但除中国外都因历史的中断没能 延续至今, 延续至今,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 上中的遗憾
2 .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发展 殷周 春秋 秦 汉 隋唐 宋元 明 时期 时期 战国 时期 时期 清
文化思想 天命神权 诸子蜂起 促进了统 儒家学说 古代中华 延续隋唐 近代西方 促进了统 近代西方 思想 百家争鸣 一的民族 确立至尊 文化高速 文化的辉 文化传入 确立至尊 文化高速 文化的发 发展并吸 文化的发 地位 发展并吸 煌,并产 展 收外域文 生宋明理 化 学
2.中华文化源流的见证 (1)汉字传载 汉字传载 作用: 作用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汉字为书写文明, 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汉字为书写文明, 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意义: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意义 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中华 文明的重要标志. 文明的重要标志.
演员们举起这张纸 前行。 前行。地面上是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地 图以及沿途的文化 标志。 标志。 闻名遐迩的“ 闻名遐迩的“丝绸 之路” 2000多年 之路”。2000多年 前,中国的商队就 经常带着贵重的丝 绸由长安( 绸由长安(今陕西 西安)出发, 西安)出发,经过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进入欧 洲大陆。 洲大陆。“丝绸之 路”成为中西方经 济文化交流的重要 通道。 通道。
在中华 对早期 文化发 中华文 展史上 化产生 的影响、 的影响、了深刻 作用 的影响
逐渐形 成了古 代中华 文化思 想的雏 形
在中华 文化史 上具有 划时代 在中华 文化史 的意义
儒家 思想 成为 正统 思想
进入气 度恢弘 的全盛 时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推动中 华文化 发展, 发展, 其中宋 明理学 对后期 封建社 会影响 较大
中国传统的京剧打 击乐表演。 击乐表演。京剧被 称为“东方歌剧” 称为“东方歌剧”。 中国地域广阔, 中国地域广阔,方 言众多, 言众多,戏曲也衍 生出数百种。 生出数百种。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为什么要让世界认识“ 为什么要让世界认识“和”? 你是怎么认识“ 你是怎么认识“和”的?
1、和,首先就承认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在这 、 首先就承认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 种差异性下,各种事物要共同存在和发展, 种差异性下,各种事物要共同存在和发展,这体现 了一种宽大的胸怀和包容性, 了一种宽大的胸怀和包容性,正体现了中国文化的 强大包容性。 强大包容性。 2、和,体现在各国家、各民族之间就成了“和 、 体现在各国家 各民族之间就成了“ 在各国家、 各国家、各民族在和平、友谊、 平”。各国家、各民族在和平、友谊、平等的环境 下不断追求和超越人类自身的极限。 下不断追求和超越人类自身的极限。这正是奥运会 的主要宗旨之一, 的主要宗旨之一, 3、和,这也符合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和 、 这也符合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和谐社会的要求 谐社会的内容也就是人与自然、 谐社会的内容也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的和谐。 的和谐。
二十五史(上下五千年,3000多卷,4000多万) 二十五史(上下五千年,3000多卷,4000多万) 多卷 多万
史记——汉书 汉书——后汉书 后汉书——三国志 三国志——晋书 晋书——宋书 宋书——南齐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 梁书——陈书 陈书——魏书 魏书——北齐书 北齐书——周书 周书——隋书 隋书——南 书——梁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北齐书 周书 隋书 南 北史——旧唐书 旧唐书——新唐书 新唐书——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 史——北史 北史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辽史 辽史——金史 金史——元史 元史——明史 明史——新元史 新元史——清史稿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新元史 清史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