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之三恶劣天气对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影响及对策

合集下载

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南 美 白 对 虾 养 殖 业 的
问 题 与 可 持 续 发 展 对 策
海洋经济的重视 ,特别是对对虾养 殖业的扶持、 科研院校的攻关与研
究 、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 ,200 2 年以来,虾苗生产量已经可以满足 生产需求。但是, 近几年来, 种质 退化问题日 益突出, 对整个对虾养 殖业造成严重影响。南美白对虾最 初是从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引进 的无特异病毒 (SPF 亲虾 ,其价 ) 格昂贵,品种纯净,只有少数具有 进出口资质、 势力雄厚的大企业才 能引进。但随着 2000 年后养殖大 面积的推广, 苗种需求量突增而价 格居高不下 ( 0 元 / 万尾) , 5 受利 益驱使, 一些商人通过走私南美白 对虾的第二、 三代或者直接从虾池 挑选若干代的大个体作为亲虾进行 繁育, 加上职能部门管理缺少宏观 调控,一时间小规模的育苗场如雨 后春笋般冒出来, 使得苗种市场鱼
量超过60 kg, 0 甚至有的达到20 0一 洲 产量直 0 3以〕 kg,
逼养殖极限。 规模化的生产和越来越高的单产和总产及不断增 大的产值背后, 只带给养殖业短暂的欣喜,如今高收 益的曙光已不再现, 直接表现是产量逐年上升而效益
不断下降。 0 1年以 如20 前产量相对稳定, 虾价一般 也维持在20~4 元瓜 甚至更高, 0 9, 养殖周期一般为 3个月 (如华南地区) , 产成本为 1 一 生 3 巧元瓜 每 9,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 平洋沿岸海域 ,是 目前世界上对虾 养殖的三大品种之一。由于其对盐 度、温度的适应性广,相互残食的 现象不明显, 养殖成活率高, 养殖
群体产量高等优点,1 9 年在我 9 国南方沿海地区大面积推广养殖一
举成功,并取得 良好的经济效益。 自1993 年全国虾病暴发后,中国 的对虾养殖业遭受沉重打击, 对虾 养殖及其相关产业一撅不振。南美 白对虾的引进,给中国的对虾养殖 业注人新的活力,并很快成为广 东、广西、 海南三省乃至全国对虾 养殖的当家品种。 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和探索, 全国各地结合当地的实际, 养殖模 式不断改进,养殖技术不断提高, 高产典型不断涌现。在广东 、广 西 、海南三省 ,单造亩产达到

夏季暴雨对对虾养殖有哪些影响?如何应对?维稳为主

夏季暴雨对对虾养殖有哪些影响?如何应对?维稳为主

夏季暴雨对对虾养殖有哪些影响?如何应对?维稳为主一、暴雨天气对虾塘环境的影响1、水质水温南美白对虾在自然海域生长适宜水温为25-32℃,对水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强,人工养殖可适应15-40℃。

对高温极限耐受能力可达到43.5℃(渐进式升温),规模化养殖最适水温为25-32℃,水温低于18℃,即停止摄食,长时间水温处于15℃,虾会出现昏迷状态,低于9℃时死亡。

通常幼虾在30℃水温中生长最快,12-18克以上的个体在水温27℃左右生长较好;水温长期低于18℃或高于33℃时,会导致对虾抗病力下降,食欲减退或停止摄食。

雨后水温突降,易引发鱼虾应激反应。

养虾:南美白对虾苗质量评判九标准,实战实用,捡出活力健康好虾苗2、溶解氧暴雨、雷阵雨过后,虾塘易大面积缺氧。

洪水引发水质恶化,虾塘生物耗氧上升,致使水体溶氧量降低;而排洪可导致水温急剧下降,水体形成表面张力,阻碍氧气融入水体;洪水携带的泥沙经沉淀后,可在虾塘底部形成沙层沉积,使虾塘水体各层不能正常进行物质交换,天气一旦突变,塘底有害气体则会突破温跃层和底部沙层,导致虾塘内的虾大面积缺氧;大量泥土颗粒及脏物附着在虾鳃上,致使对虾类呼吸严重受阻。

建议经常开动增氧机增加溶氧,打破温跃层,泛塘频率不高,一旦暴发,易造成虾类死亡。

3、PH值南美白对虾适宜弱碱水体生活,PH值在7.8-8.3为宜,当PH值<7时,南美白对虾会处于胁迫状态,出现生长不均衡,活动受限,影响正常脱壳;当PH值<5时就不适宜养殖了,PH较高时,水中氨氮毒性会大大增强,不利于对虾健康生长。

弱酸性雨水不断注入,导致虾塘PH值降低;同时雨水稀释盐度,会引起渗透压功能不能适应,极易引发鱼虾应激。

4、浮游植物(藻类)出现死亡甚至倒藻所谓倒藻是指水体中的藻类大量死亡,导致水体骤然变清、变浊(有黄浊、白浊和粉绿色混浊之分),甚至变红。

“倒藻”有以下三点不得因素。

①首先会使溶解氧下降,增加二氧化碳含量,使PH值迅速下降;②死藻大量分解,不但加大耗氧,还会产生大量氨氮和亚硝酸盐;③水生物繁殖,会抑制藻类正常生长,打破藻相平衡。

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含五篇)

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含五篇)

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含五篇)第一篇: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近几年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已成为闽南河口地区主要养殖品种。

随着养殖集约化程度提高,养殖环境日趋恶化,虾病的发生,危害程度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养殖可持续发展主要因素。

要减少对虾疾病发生,必须注重养殖环境,提倡生态养殖。

加强养殖管理,运用有益活菌调控养殖水环境,为对虾创造良好、稳定生长环境;结合基层指导养殖生产体会,就南美白对虾病害综合防治措施谈几点观点,与养殖同行共同交流。

一、放养体质健壮,营养基础好虾苗,控制合理养殖密度。

从目前养殖情况看,种苗质量问题比较突出。

一些育苗单位不规范、育苗过程滥用抗生素、投喂饵料营养不全,造成虾苗出池时营养基础差、免疫力下降、下池后成活率低。

所以购苗时应选择体质健壮、大小均匀、反应灵敏、营养基础好、体长0.8cm以上虾苗。

视虾池条件和养殖技术水平情况,放养密度控制在5~7万尾/亩为宜。

建议放养合法途径引进的国外无特定病毒SPF虾苗,由于近几年亲虾近亲繁育,种质明显退化,免疫抗病力普遍降低,从遗传选种的角度考虑,因此必须不断引种,选育适应力强、生长快、规格大、抗病力强的优质虾苗。

二、科学的投饵管理:选择厂家规模大、质量稳定的优质虾料;投饵量、投饵次数要根据气候、水质情况灵活掌握。

一般晴天气温高、水质好多投料;低温阴雨天、气压低、水质突变或对虾集中脱壳期少投料或停投料。

遵循宁少勿多原则。

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C、免疫多糖、保肝泰以及大黄、穿心莲、板蓝根等中草药物。

对虾发病期间应减少投饵量或停料数餐,减轻病虾胃、肝胰腺压力,有助病情恢复,同时可防止残饵污染水质。

投饵过程注意观察对虾摄食情况,当对虾吃料突然变猛往往是疾病暴发前的信号,应该注意预防。

可采取减少投料,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CAE、保肝泰以及大黄、穿心莲、板蓝根等中草药物或0.2%氟苯尼考、0.1%盐酸吗啉胍。

多雨季节加强南美白对虾管理

多雨季节加强南美白对虾管理

多雨季节加强南美白对虾管理在前段时间的冷空气天气里,气温变化快,阴雨天气持续得比较久,导致水体有害物质增多,藻类死亡,引起大面积虾塘发生应激反应,多数地区投放的头造虾苗大量发病,损失不小。

在还未完全恢复生产的情况下,近期又出现暴雨的天气,无疑对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带来威胁,因此提醒养殖户做好以下工作。

1、平时尽量培养池塘水环境生物的多样性,维持水体一定的肥度。

以便在暴雨时池水水质能保持相对稳定,减少对虾应激反应。

可通过定期交替泼酒em菌、光合细菌、化能异养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调节水体藻相,按说明书足量投放,一般每隔lO一l5天投放一次,若水质不良应适当加大投放量。

2、暴雨发生时,要在饲料中添加足量维生素c,提高虾抵抗力。

暴雨时对虾对维c消耗量大,要在饲料中加入2‰一3‰的维c,再按饲料l‰左右的比例,喷酒植物油(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或水产用鱼肝油,效果较好。

3、暴雨后l一2天内容易暴发病害,因此,在养殖管理中要加强巡池,随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排查。

对水质的变化、个别对虾的死亡等都要认真观察,寻其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出现较多不正常的死亡虾,先要检查水质,有无氨氮、亚硝酸盐等偏高。

对浮游生物大量死亡的养殖池要特别注意,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4、暴雨过后,要注意增氧和调水。

雨后,虾池水中溶氧量明显降低,尽快排出部分上层水,不停地开启增氧机,维持虾的正常生长和水体生态平衡。

同时要调节水质,避免ph值大幅下降,可用沸石粉泼酒,用量为每立方米水体lO一2O克,另外每亩池塘还可投放2千克葡萄糖和2OO克维生素c,或每亩泼酒生石灰水5千克左右,防止池水ph 值大幅下降。

另外,因暴雨后水质变化,对虾大量蜕壳,食量骤减,此时应适当少投饲料。

待天气逐渐稳定,水质调节好后再恢复正常投饲。

南方暴雨对南美白对虾养殖危害与防病管理

南方暴雨对南美白对虾养殖危害与防病管理

南方暴雨对南美白对虾养殖危害与防病管理在养虾过程中,暴雨对养殖生态环境影响极大,暴雨对虾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对虾池的水质(水温、盐度等)、浮游生物等养殖水环境的瞬间改变,雨后极易使养殖虾暴发病害。

暴雨造成对虾的应激,就其程度而言,对淡养殖方式要好于海水虾池养殖。

认真分析暴雨对养虾产生的危害,在雨后及时做好预防工作,对提高对虾养殖成活率极为关键。

一、暴雨期间的管理对于养殖生产者来说,做好暴雨期间的管理工作极为重要:1、避免池外的雨水入池:要及时疏通排洪沟,保证不让沟水入池。

2、暴雨前保持一定的水位:从盐度的整体变化上讲,水位过低,池中水量就小,暴雨对池水的影响越大。

3、开增氧机:通过增氧机的搅动,打破水体的水温与盐度分层现象,加速雨水的混入,使池表层水的水温与盐度变化幅度减到最低。

4、排去部分上层水:在没有增氧机的养殖池,如果没有风力的作用,表层雨水很难融入到整个池中。

这类池可以先提高池水位到溢洪高程,使过多的雨水排出池外(边下雨边排水)。

5、要及时消毒:由于水环境的急变极易造成病害的发生,特别是高密度养虾,常用的有生石灰、漂白粉等常规药或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新型消毒剂。

如果造成浮游生物大量死亡的养殖池,由于有的会产生毒性,或尸体分解后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还要增施沸石粉等底质改良剂,依照水质变化的程度来确定用量(30~50千克/亩沸石粉或50~60千克/亩左右的麦饭石)。

并在消毒药效消失后,加施10毫升/米3光合细菌或EM等微生物制剂来处理水质。

6、体质要加强:饲料中可适当加Vc、免疫增强剂、微生态制剂或中草药等以增强对虾体质,并视对虾活动情况,还可添加PVP―碘等防止病害发生。

7、加强巡池与观察:一般雨后1~2天内容易暴发病害,因此,在养殖管理中要加强巡池,随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排查;对水质的变化、个别对虾的死亡等都要认真观察,寻其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出现较多不正常的死亡虾,先要检查水质,有无氨氮、亚硝酸盐等偏高。

多雨季节南美白对虾养殖注意事项

多雨季节南美白对虾养殖注意事项

多雨季节南美白对虾养殖注意事项近期,全国中多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对南美白对虾养殖造成诸多不利因素,如藻类死亡、水质恶化、病害曼延等,增加了南美白对虾的压力。

针对此现状,简单介绍一下南美白对虾在多雨季节养殖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水质调空方面暴雨过后,水质易恶化,应快速采取措施,进行调节。

(1)排水海水养殖的虾塘,应尽快排出部分上层水,由于海水、淡水的比重关系,暴雨水一般分布在上层,排去上层水,有利于减少池塘水质变化,保护水相稳定。

(2)调pH值大量淡水注入池塘,必将导致其ph值降低,此时,应泼洒10ppm的生石灰水,最高不能超过15ppm。

(3)增氧降雨时间长,降雨量过大,严重缺氧时,除开增氧机外,可配合使用富力氧或增氧丸等水质改良剂。

如在雷雨前全池干撒,效果更佳。

注意雷雨过后不能只使用水质改良剂,不开增氧机,因为增氧机不仅增加池塘的氧气,还可加快水质混合,避免海水分层现象。

(4)注水待前期处理完善后,应不断加如新鲜海水,提高水位,适当换取部分底层水进一步降低暴雨的影响。

(5)调水有些虾塘,暴雨过后,藻类大量死亡,在水体表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绿色藻体,此种虾塘应捞出藻体,定期排出池塘底层水,加入新鲜海水,同时,使用底质改良剂:底改先锋吸附分解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和有机污物,改良水色至黄绿色或蓝绿色。

若虾塘水偏瘦,则需适当调水。

注意此阶段不适宜立刻肥水,可先用微生态制剂如活水宝等,调节水质,待水质稳定后,再肥水。

2疾病预防方面暴雨过后,池塘pH值下降,盐度降低温度变化幅度大,易引起对虾的应激反应.此外,大量的淡水注如池塘,破坏了其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了大量的有益菌死亡,细菌\纤毛虫等大量繁殖,感染对虾,易诱发黄鳃病\病毒病及其他细菌病.应从下面几方面预防.(1)稳定水相,养殖过程中培养池塘水环境生物的多样性,适当使用微生态制剂维持一定肥度,减少对虾应激现象.(2)雨后适当泼洒消毒剂,若用漂白粉,浓度为1~2ppm为宜;若用二氧化氯,浓度为0.3~0.5为宜.此方法可可及时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降低黄鳃病等现象.注意消毒剂浓度不宜过高.(3)适当投喂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提高对虾抵抗力,降低其应激反应.可在饲料中加入千分之2到千分之3的维生素C、维生素E或添加免疫多糖。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

摘要:南美白对虾是南美的一种优质虾种。

南美洲的大部分人都把养殖白对虾作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研究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有利于树立健康繁育新理念。

本文首先从生活习性、食性和养殖技术三个方面对南美白对虾进行了介绍,接着分析了南美白对虾几种常见的病症以及对应的防止技术。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病害防治一、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1.1南美白对虾的生态习性首先,温度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大小的白对虾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不一样的。

18℃到33℃之间的水温条件比较适合白对虾生存,而且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水温越高,白对虾的适应能力越好。

但是在低于18度或是高于33度的条件下,白对虾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

其次,盐度和酸碱度都会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10%-25%的盐度和7.6-8.5的酸碱度环境比较适合白对虾的生长。

除此之外,不同大小的白对虾溶氧耐受能力有所不同,白对虾的溶氧能力会随着白对虾个体的长大而变小。

一般来讲,南美白对虾的耐干适应性较强。

由此也可以得出不耐干的白对虾定是患病的。

1.2南美白对虾的食性南美白对虾喜欢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同时这也有利于它的生长。

除此之外,南美白对虾的饮食习惯是晚上比白天食量大。

晚上的食量比重约占百分之七十。

1.3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在白对虾引进回来之前,一定要将池底洗净消毒,最好是淡化养殖。

水色多为绿色或是黄绿色。

这样有利于南美白对虾脱皮。

饵料和管理方法都必须严格按照白对虾的生活习性来安排和选择。

选择白对虾的幼体时一定要严格筛选,检查一下白对虾是否没有携带病毒,尽量选择活动能力比较强、四肢健全的白对虾幼体,运输白对虾的时候要对袋子进行消毒,然后在袋子中注入新鲜的水,然后再将白对虾放进去。

注入池底的不能直接就把白对虾放进去,要先将装白对虾的袋子放入池底适应半小时后再打开袋子。

二、南美白对虾的常见的病害防治技术2.1烂眼病烂眼病是所有品种的虾基本都会出现的病症,它的出现是由于养殖水底的致病菌或是饵料携带的病菌引起的。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措施

动物生产 612022.12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措施田国昌(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运河镇农业农村局,江苏 盐城 224632)摘要:南美洲是最早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南美白对虾具有品种优良、易养易活的特性,传遍世界各地养殖。

我国最早引进养殖是1994年,1995年以后,我国沾化县滨海、海防和冯家等地区建立了养殖试验场,在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面积在不断扩大。

到了2011年以后,我国各个养殖地区对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都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也推动了我国餐饮业和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防治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三大优良品种虾之一,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其他地区,都有一部分人把养殖南美白对虾当作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养殖环境、天气、技术等因素,都会导致白对虾出现多种病害,这些病害严重影响了白对虾的正常生长,还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存在病害的白对虾到市场上售卖时,也会严重影响大众的身体健康。

所以,养殖户应不断更新自己的养殖技术,加强白对虾病害防治工作,本文就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

1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养殖模式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模式分为精养、半精养、混养和超精养。

不同的养殖模式有不同的养殖面积和不同养殖量,精养养殖面积一般是3333~1万平方米,放苗3万~6万尾/亩;半精养养殖面积一般是1万~2万平方米,放苗0.8万~3万尾/亩;混养养殖面积一般是13333~17333平方米,放苗0.5万~1.5万尾;超精养养殖面积一般是200~2000平方米,放苗300~400尾/平方米。

在养殖户养殖过后一季虾后,一定要对养殖池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养殖户可以用生石灰和二氧化氯混合消毒,对池塘进行消毒后才能放苗养殖。

养殖户在进行养殖前,要对水质进行培养,不同的南美白对虾,有的是淡水养殖,有的是海水养殖,水色最好选择绿色或黄绿色,这样才有利于南美白对虾脱皮,保证水温18~33℃,在这个范围内,水温越高,南美白对虾的适应能力越好,当水温不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时,南美白对虾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 《中国水产》2007年第4期
 责任编辑 叶佳林南美白对虾养殖到7月份以后,个体逐渐长大到20cm以上,养殖密度相对增加,水中残饵、粪便、其它水生动物的代谢产物日积月累,而此时,恶劣天气(大风、暴雨等)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些条件无疑给南美白对虾的健康养殖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总的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恶劣天气出现时,气压降低,水体从空气中溶入的氧气量减少。

另外,恶劣天气下光照不足,水中微藻等的光合作用减弱,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明显降低,水中溶氧也随之降低。

2.恶劣天气会引起气温的骤降,加上降水的作用,使养殖池中表层水温下降,而池底水温仍然高,这样水体会产生上下对流。

对流会使池底粪便、残饵等有机质和池底氨气、硫化度等水质指标变化幅度过大,这些都会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恶劣天气过后,往往会出现南美白对虾大面积发病或大量死亡,因此,建议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如遇恶劣天气,应采取以下措施:
1.池塘放养前要彻底清池消毒,去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和病原微生物,具体做法如下:①清池:彻底清除池底淤泥,使淤泥厚度不超过16cm。

②消毒:进水15cm ̄30cm,使用生石灰100kg/亩 ̄150kg/亩,在水中溶解后迅速全池均匀泼洒;也可用含氯消毒剂(漂白粉、二氧化氯、三氯异氢尿酸、二氯异氢尿酸等),使有效氯浓度达到15ppm以上,彻底消毒池底,杀灭池底病原微生物。

2.每天注意天气预报,在恶劣天气来临之前,施一些厌氧或兼性厌氧的有益微生物,如光合细菌、乳酸菌、链球菌等。

这些有益微生物进入水体后,把水中残饵、粪便、其他
水生动物代谢产物等有机质迅速降解成二氧化碳、硝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等,同时,自身迅速繁殖而成为优势菌群,抑止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

3.恶劣天气来临之前,施片状增氧剂。

这种增氧剂能在10小时 ̄12小时内高效增氧,持续增氧时间48小时左右。

4.恶劣天气过程中,要全天开增氧机,没设增氧机的,每12小时施颗粒速氧剂增氧,出现浮头时,其施用量可增加到正常用量的2倍 ̄3倍。

5.如遇降水过后,按每亩水面施10kg ̄15kg生石灰,以稳定水体pH。

水体中泼洒水产专用VC或在对虾饵料中拌VC、免疫多糖等,以增强对虾体质和免疫能力,从而避免对虾疾病的发生。

恶劣天气对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影响及对策
健康养殖—海水篇之三
氢等有害气体及病原微生物被带入上层水体中,水中耗氧量加大,溶解氧迅速降低,即所谓的“氧债”。

这些物质对南美白对虾有很大毒性,病原微生物随着对虾抵抗力下降而感染。

3.恶劣天气下,由于降水的作用,往往会使水中pH下降,而且幅度有时会超过0.5以上。

pH的快速变化会引起对虾免疫能力下降,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

另外,降水会引起水体盐度的降低,加上其它水体条件的变化,极易引起对虾非正常蜕皮。

对虾在没有充分营养积累的条件下蜕皮,会导致免疫能力降低,体质下降。

综上所述,恶劣天气会造成溶氧下降,水中有机质、有害气体、病原微生物等迅速增加,水体pH、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

许多研究表明在水产养殖中使用微生态制剂能明显促进养殖动物生长,大幅度提高养殖产量。

本研究表明施加微生态制剂的试验组在对虾成活率、平均体长、平均体重和亩产量等指标上都有较明显提高。

新疆地处偏远、寒
冷,一年中适合南美白对虾生长的时间较短,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既增大成虾上市的规格又提高产量,更多地供给市场当地市场对鲜活虾的需求,使用微生态制剂养殖南美白对虾应当是可行的。

目前国内外微生态制剂产品种类繁多, 由于条件限
制,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只选择一种微生态制剂,以后的工作还需依据西北高寒地区水质特点、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等实际情况,从生产实验中选择更适宜的微生态制剂产品,保证对虾养殖水质清新,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更好的社会效益。

张泮波 山东省垦利县水产养殖管理中心 2575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