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中酒的别称(终审稿)
古诗词中关于酒的别称是什么

古诗词中关于酒的别称是什么
古诗词中关于酒的别称是什么
杜康——传说酒是杜康发明的,故以“杜康”指代酒。
曹操《短歌行》诗中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句。
流霞、霞液——传说项曼都好仙学道,后随仙人上天,饮流霞一杯,数日不饥。
事见王充《论衡·道虚》。
后人以“流霞”“霞液”指美酒。
庾信《卫王赠桑落酒答奉》诗:“愁人坐狭邪,喜得送流霞。
”吴筠《游仙诗二十四首》之七:“霞液朝可饮,虹艺晚堪食。
”白堕——相传晋人刘白堕善酿美酒,“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城人争相购之馈赠。
事见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
后人以“白堕”为酒的.代称。
苏辙《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钓诗钩、扫愁帚——文人借酒激发诗兴,解忧消愁,称酒为“钓诗钩”“扫愁帚”。
苏轼《洞庭春色》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洞庭春色:酒名。
)曲生——唐人小说中有秀才曲生化酒的故事。
见郑綮《开天传信记·曲秀才》。
后人以“曲生”指代酒。
陆游《初春怀成都》诗:“病来几与曲生绝,禅榻茶烟双鬓丝。
”圣贤杯、贤人——古时喜爱饮酒的人“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见《三国志·魏志·徐邈传》。
古代诗词中酒的别称审批稿

古代诗词中酒的别称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古代诗词中酒的别称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
般若汤:“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
”(谢逸《闻幼盘弟归喜而有作二首其二》)”佛家禁止僧人饮酒,但有的僧人却偷饮,因避讳,就把酒称作“般若汤”。
苏轼《东坡志林道释》:“僧谓酒为般若汤。
”窦革《酒谱异域九》:“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瘦词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
”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曾给甘肃皇台酒题词“香醇般若汤”。
杯中物:“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陶潜《三责子》)“忍断杯中物,眠看。
”(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
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
壶中物:“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
”(张祜《题上饶亭》)壶中物,因酒大都盛于壶中而得名。
忘忧物:“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犹进,杯尽壶自倾。
”(晋陶潜《饮酒之七》)“劳将箸下忘忧物,寄与江下爱酒翁。
”(唐白居易《钱湖洲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斗酒相次寄道无因同饮聊咏所怀》)酒能使人忘掉忧愁烦恼,故以“忘忧物”为酒的代称。
红友:“偶然儿子致红友,聊为桃花飞白波。
”(明王世贞《三月三日屋后桃花下小酌红酒》)“留君且住,唤红友传杯,青援剪烛,伴我夜深语。
”(清朱彝尊《迈陂塘答沈融谷即送其游皖口》词)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常州宜兴县黄土村,东坡南迁北归,尝与单秀才步田至其地。
地主携酒来饷曰‘此红友也’。
”钓诗钩、扫愁帚:“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
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苏轼《洞庭春色》)古时诗人借酒激发诗兴,解忧消愁,故称酒为“钓诗钩”、“扫愁帚”。
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李白《月下独酌》)“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古代酒水的雅称

古代酒水的雅称古代的酒水雅称古代的酒水雅称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通过精妙的命名和细腻的描绘,展示了当时人们对酒水的独特理解和深深的情感。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的酒水世界,感受那些令人陶醉的雅称。
一、琼浆玉液琼浆玉液,顾名思义,是指那种色泽如琼浆般明亮,质地如玉液般纯净的美酒。
这样的雅称,将酒水与珍贵的宝石相联系,形象地表达了古人对酒水的珍视和喜爱之情。
二、烈焰美酒烈焰美酒,形容那种浓烈而芬芳的美酒。
这样的雅称,通过烈焰的形象,表达了酒水强烈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给人以热烈而深刻的印象。
三、琼浆玉露琼浆玉露,将酒水与珍贵的露水相联系,形容了那种清澈透明、甘甜可口的美酒。
这样的雅称,展示了古人对酒水纯净和清香的追求,使人联想到清晨的露水,给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觉。
四、酣畅淋漓酣畅淋漓,形容喝酒过程中的畅快和痛快。
这样的雅称,通过形容词的堆砌,表达了喝酒时的舒畅和愉悦,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酒入口时的畅快和醇厚。
五、琼浆玉液,醇香四溢琼浆玉液,醇香四溢,形容那种香气浓郁、口感醇和的美酒。
这样的雅称,通过形容词的运用,生动地描绘了酒水的香气和醇厚口感,使人仿佛能够嗅到酒杯中的芬芳和品尝到酒水的醇香。
六、酒香袭人酒香袭人,形容那种香气扑鼻、令人陶醉的美酒。
这样的雅称,通过动词和形容词的结合,形象地表达了酒水的香气如同温柔的拥抱,使人感到温暖和舒适。
七、悠然醉人悠然醉人,形容那种令人陶醉和沉醉的美酒。
这样的雅称,通过形容词的运用,表达了酒水带来的舒适和愉悦,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酒水的醉人之处。
八、香醇芳酿香醇芳酿,形容那种香气浓郁、口感醇和的美酒。
这样的雅称,通过形容词的运用,传递了酒水的香气和醇厚口感,使人在品尝时能够感到酒水的芬芳和醇香。
九、醇美如玉醇美如玉,形容那种口感醇厚、回味无穷的美酒。
这样的雅称,通过形容词和名词的结合,生动地描绘了酒水的口感和回味,使人在品尝时能够体验到酒水的醇美和细腻。
十、芬芳馥郁芬芳馥郁,形容那种香气浓郁、令人陶醉的美酒。
古典诗词中酒的别称

古典诗词中酒的别称1. 嘿,你知道古典诗词里酒有个超酷的别称叫“杜康”呢!曹操都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你看,曹操心里有忧愁,就想到了杜康酒,好像这杜康能把他的烦恼都给冲走似的。
这杜康就像是能拯救曹操于忧愁苦海的超级英雄。
2. 古典诗词里酒还被叫做“绿蚁”哦。
白居易写过“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想象一下,新酿的酒面上有绿色的小泡沫,就像一群绿色的小蚂蚁在酒里游动,这得多有趣啊!这就好像酒里住着一个绿色的小世界,你难道不想进去看看吗?3. 酒啊,在古典诗词中也被称为“琼浆”。
这名字一听就高大上。
就像李白诗里说的“渴饮琼浆千日醉。
”琼浆啊,那肯定是像天上的仙露一样珍贵、美味的东西。
喝了就像能醉上一千日,这得多醉人啊,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超级梦幻的仙境。
4. 你听说过“玉液”这个酒的别称吗?在诗词里经常能看到呢。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玉液啊,就如同那珍贵的玉露,要是能喝上一口,是不是就像和神仙打了个照面,瞬间觉得人间的其他东西都不那么重要了呢?5. 哎,古典诗词中的酒还有“醅”这个叫法。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杜甫说自己家贫,只有旧醅,感觉有点无奈呢。
这醅啊,就像是生活中的老朋友,虽然不那么华丽,但有着朴实的味道。
6. 酒在诗词里被称为“芳樽”也很常见呢。
“暂凭杯酒长精神,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芳樽遣离忧。
”这芳樽啊,就像一个充满香气的魔法容器,只要拿起它喝上一口,就能把离别的忧愁给赶跑,多神奇呀。
7. 哇,“流霞”也是酒的别称呢。
李商隐说“只得流霞酒一杯。
”流霞啊,就像是天边流动的彩霞被装进了酒杯里。
这就像把天上的美景喝进肚子里,想想都觉得超级浪漫。
8. 还有“般若汤”这个别称。
和尚们不能说酒字,就把它叫做般若汤。
这就像给酒披了一件神秘的外衣。
你想啊,本来是普普通通的酒,被这么一叫,好像就有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是不是很有趣呢?9. 古典诗词中的酒还被叫做“黄醅”呢。
“世间好物黄醅酒。
古代对酒的雅称

古代对酒的雅称
饮酒自古便是人们的一种享受方式,而在古代,对于酒的雅称也是琳琅满目,让人惊叹不已。
以下是一些古代对酒的雅称:
1. 神仙之酒:传说中神仙常常饮用的仙酒,因为它是天上的美酒,所以被称为神仙之酒。
2. 玉液琼浆:玉液有玉质之美,琼浆有浓郁之意,这个雅称是对酒色、香、味的全面称赞。
3. 珍馐美馔:这个雅称不仅仅是对酒的赞美,也是对酒配菜的称赞,说明酒和佳肴相辅相成,达到了最佳的味觉享受。
4. 瑶池美酒:瑶池是传说中的仙境,美酒是瑶池中的美食,因此被称为瑶池美酒。
5. 金樽美酒:金樽是古代饮酒器皿的一种,而美酒则是其中最佳的佳酿,因此被称为金樽美酒。
这些古代对酒的雅称,不仅是对酒的高度赞美,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酒文化的重视和追求。
饮酒虽然是一种娱乐方式,但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体现。
- 1 -。
古代对美酒的雅称

古代对美酒的雅称
1、香醑:指美酒。
据《水经注》,传为陕西蒲坂县“民有姓刘名堕者”所酿,因其酒“香醑之色,清白若涤浆焉”,因名。
醑,“酒”在古代的美称。
2、绿蚁:酒面上浮起的绿色泡沫,因以为酒的代称。
3、流霞:仙酒名。
始见于王充《论衡一道虚》,言项曼都好道学仙,离家三年而返,自称“有仙人树人,将我上天,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流霞一杯,我饮一杯,数
胚饥。
”后借以指美酒。
4、香醪:醇酒,醇香的美酒,指醪汁滓混合的酒,即酒酿。
5、缥色:淡青色,常用以形容酒的颜色,亦代指酒。
6、醅浮:酒面之碧色浮沫,醅,未滤去糟的酒。
7、琥珀:美酒的颜色,也指酒。
李白《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李清照:“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
疏钟已应晚来风。
”
8、玉酎:美酒。
9、十千沽酒:珍贵的美酒,李白《将进酒》“斗酒十千沽美酒。
"柳永《笛家弄》:画阁春风,十千沽酒。
10、浊醪:浊酒。
11、竹叶:酒名。
12、金液:古代方士炼的一种丹液,服之可以成仙。
也比喻美酒。
古代白酒的雅称

古代白酒的雅称
1. 琼浆玉液:琼,指美玉;浆,指酒;琼浆玉液,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
2. 金波玉液:金色的波浪,白玉般的汁液,形容酒的色泽晶莹剔透。
3. 羊羔美酒:羊羔,酒名;羊羔美酒,形容美酒的味道醇厚,口感绵柔。
4. 瑶池玉液:瑶池,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瑶池玉液,指的是仙界酿造的美酒,形容酒的珍贵和美味。
5. 玉液琼浆:琼,美玉;琼浆,指用美玉制成的浆液,亦指美酒;玉液琼浆,泛指美酒。
6. 仙液琼浆:指神仙饮用的美酒,也可泛指美酒。
7. 流霞:传说中天上神仙的饮料,亦指美酒。
8. 般若汤:佛教用语,指的是智慧之水,在古代也被用来指代美酒。
9. 青州从事:青州,古代州名,在今山东境内;从事,指古代的官职名;青州从事,是好酒的代称。
这些雅称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白酒的喜爱和赞美,也反映了白酒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古代的酒名叫什么

古代的酒名叫什么1、杜康:该别称出自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
2、般若汤:因为佛家禁止僧人饮酒,但有的僧人却偷饮,因避讳,就把酒称作“般若汤”。
出自“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
”(谢逸《闻幼盘弟归喜而有作二首其二》)”苏轼《东坡志林•道释》也提及:“僧谓酒为般若汤。
”3、杯中物:古人饮酒时大都用杯子做器皿,因此酒自然就是杯中之物了。
陶潜《三责子》曾写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杜甫在《戏题寄上汉中王》一诗中也提及“忍断杯中物,眠看座右铭。
”4、流霞、霞液:出自庾信《卫王赠桑落酒答奉》“愁人坐狭邪,喜得送流霞。
”“霞液朝可饮,虹艺晚堪食。
”(吴筠《游仙诗》)传说项曼都好学仙道,后随仙人上天,饮流霞一杯,数日不饥。
后以“流霞”、“霞液”指美酒。
5、忘忧物:酒能使人忘掉忧愁烦恼,故以“忘忧物”为酒的代称。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犹进,杯尽壶自倾。
”(出自晋陶潜《饮酒之七》)“劳将箸下忘忧物,寄与江下爱酒翁。
”(出自唐白居易《钱湖洲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斗酒相次寄道无因同饮聊咏所怀》)6、钓诗钩、扫愁帚:古时诗人借酒激发诗兴,解忧消愁,故称酒为“钓诗钩”、“扫愁帚”。
“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
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出自宋代苏轼《洞庭春色》)7、黄醅:“黄醅”为酒的代称,是古代自制的一种酒。
“世间好物黄醅酒,天下闲人白侍郎。
”(白居易《尝黄醣新酌忆微之》)“赖有黄醅法,终年任醉醒。
”(陆游《山园杂赋之二》)8、香蚁、浮蚁:是酒的别名。
因酒味芳香,浮糟如蚁而得名。
“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华咏散盐。
”(出自唐代·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9、醇酎:醇酎是上等酒的代称。
出自“醇酎中山,流湎千日。
”(晋国左思《魏都赋》)“中山冬启,醇酎秋发。
”(张载《酃酒赋》)10、椒浆:椒浆,即椒酒,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词中酒的别称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文人墨客无不对酒这一佳饮挥毫渲染,顾盼流连。
于是,酒不再单调地被称为酒,它被赋予了数不胜数的美称爱誉,在诗赋曲词中酝酿,在笙歌夜舞下醇香。
1、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
2、般若汤:“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
”(谢逸《闻幼盘弟归喜而有作二首其二》)”佛家禁止僧人饮酒,但有的僧人却偷饮,因避讳,就把酒称作“般若汤”。
苏轼《东坡志林·道释》:“僧谓酒为般若汤。
”窦革《酒谱·异域九》:“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瘦词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
”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曾给甘肃皇台酒题词“香醇般若汤”。
3、杯中物:“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陶潜《三责子》)“忍断杯中物,眠看座右铭。
”(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
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
4、壶中物:“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
”(张祜《题上饶亭》)壶中物,因酒大都盛于壶中而得名。
5、忘忧物:“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犹进,杯尽壶自倾。
”(晋陶潜《饮酒之七》)“劳将箸下忘忧物,寄与江下爱酒翁。
”(唐白居易《钱湖洲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斗酒相次寄道无因同饮聊咏所怀》)酒能使人忘掉忧愁烦恼,故以“忘忧物”为酒的代称。
6、红友:“偶然儿子致红友,聊为桃花飞白波。
”(明王世贞《三月三日屋后桃花下小酌红酒》)“留君且住,唤红友传杯,青援剪烛,伴我夜深语。
”(清朱彝尊《迈陂塘·答沈融谷即送其游皖口》词)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常州宜兴县黄土村,东坡南迁北归,尝与单秀才步田至其地。
地主携酒来饷曰‘此红友也’。
”7、钓诗钩、扫愁帚:“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
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苏轼《洞庭春色》)古时诗人借酒激发诗兴,解忧消愁,故称酒为“钓诗钩”、“扫愁帚”。
8、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李白《月下独酌》)“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 (杜甫《拨闷》)“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
”(苏轼《洞庭春色》)“春”为岁之首,又喻大地生机勃勃,万物更新,从而引发人们的希望与向往。
唐人好以“春”为酒的代称。
《国史补》云:酒有郢之富春,乌程之若下春,萦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
《诗经·豳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9、黄醅:“世间好物黄醅酒,天下闲人白侍郎。
”(白居易《尝黄醣新酌忆微之》)“赖有黄醅法,终年任醉醒。
”(陆游《山园杂赋之二》)此以“黄醅”为酒的代称。
10、白堕:“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苏辙《次韵子瞻病中大雪》)相传晋人刘白堕善酿美酒,“饮之得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城人争相馈赠。
见北魏杨衍之《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羲,以罂贮酒,暴于日中。
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
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
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曰骑驴酒。
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路逢盗贼,饮之即醉,皆被擒。
时人语曰,‘不畏张弓拨刀,唯畏白堕春醪’。
”后因以“白堕”为酒的代称。
11、冻醪:“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
” (杜牧《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冻醪,即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
《诗·豳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宋朱翼中《酒经》:“抱瓮冬醪,言冬月酿酒,令人抱瓮速成而味薄。
”12、流霞、霞液:“愁人坐狭邪,喜得送流霞。
”(庾信《卫王赠桑落酒答奉》)“霞液朝可饮,虹艺晚堪食。
”(吴筠《游仙诗》)传说项曼都好学仙道,后随仙人上天,饮流霞一杯,数日不饥。
事见王充《论衡·道虚》。
后以“流霞”、“霞液”指美酒。
13、壶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陶潜《归去来辞》)“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
”(白居易《将至东都寄令孤留守》)壶觞,盛酒的器皿,后来用作酒的代称。
14、欢伯:“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
”(宋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金代元好问《留月轩》)酒能消忧解愁,给人们带来欢乐,故酒有“欢伯”之别称,最早见于汉代焦延寿《易林·坎之兑》:“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15、醇酎:“醇酎中山,流湎千日。
”(左思《魏都赋》)“中山冬启,醇酎秋发。
”(张载《酃酒赋》)醇酎是上等酒的代称。
16、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酌,本意为斟酒、饮酒,后引申为酒的代称,如“便酌”“小酌”。
17、醑:“借别倾壶醑,临分赠鞭。
”(李白《送别》)“餐菊为粮露为醑。
”(杨万里《小蓬莱酌酒》)醑,本意为滤酒去滓,后用作美酒代称。
18、醍醐:“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迎我归。
”(白居易《将归一绝》)醍醐,19、黄封:“苦战知君便白羽,倦游怜我忆黄封。
”(苏轼《与欧育等六人饮酒》)黄封,指皇帝所赐的酒,也叫宫酒。
《书言故事·酒类》:“御赐酒曰黄封。
”20、青州从事、平原督邮:“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
”(苏轼《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桓温)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
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
从事,言到齐;督邮,言在鬲上住。
”“从事”、“督邮”,原为官名。
后以“青州从事”作美酒的隐语。
以“平原督邮”作坏酒的隐语。
21、曲生:“病来几与曲生绝,禅榻茶烟双鬓丝。
”(陆游《初春怀成都》)“曲生真吾友,相伴素琴前。
”(明代清雪居士的诗句)“春林剩有山和尚,旅馆难忘曲秀才。
”(清代北轩主人的诗句)“故曲生频来,则骚客之金兰友。
”(蒲松龄《聊斋志异·八大王》词)唐人小说中有秀才曲生化酒的故事。
见郑《开天传信记·曲秀才》。
后以“曲生”指代酒。
22、曲道士、曲居士:“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
”(陆游《初夏幽居》)“万事尽还曲居士,百年常在大槐宫。
”(黄庭坚《杂诗之五》)曲道士、曲居士,是对酒的戏称。
23、曲蘖:“凭谁给曲蘖,细酌老江干。
”(杜甫《归来》)“曲蘖有毒,安能发性。
”(苏轼《浊醪有妙理赋》)曲蘖,本意指酒母。
《尚书·说命》:“着作酒醴,尔惟曲蘖。
”《礼记·月令》:“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
”后用作酒的代称。
24、茅柴:“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茅柴,本是对劣质酒的贬称,后亦成为市沽薄酒的特称。
冯时化《酒史·酒品》:“恶酒曰茅柴。
”吴聿《观林诗话》:“东坡‘几思压茅柴,禁纲日夜急’,盖世号市沽为茅柴,以其易着易过。
”25、香蚁、浮蚁:“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华咏散盐。
”(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韵》)香蚁、浮蚁,酒的别名。
因酒味芳香,浮糟如蚁而得名。
26、绿蚁、碧蚁:“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嘉鲂聊可荐,绿蚁方独持。
”(谢眺《在郡卧病呈沈尚书》)“歌丽泛碧蚁,放绣箔半钩。
”(吴文英《催雪》)因酒面上浮有绿色泡沫,故以“绿蚁”、“碧蚁”为酒的代称。
27、椒浆:“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
(唐李嘉佑《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椒浆,即椒酒,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
因酒又名浆,故称椒酒为椒浆。
《楚辞。
九歌·东皇太一》:“奠桂酒兮椒浆。
”浆本指淡酒,后亦作为酒的代称。
28、狂药:“廉外春风正落梅,须求狂药解愁回。
”(唐李群玉《索曲送酒》)因酒能乱性,饮后辄能使人狂放不羁而得名。
唐房玄龄《晋书·裴楷传》:“长水校尉孙季舒尝与崇(石崇)酣宴,慢傲过度,崇欲表免之。
楷闻之,谓崇曰‘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崇乃止。
”29、酒兵:“忆别悠悠岁月长,酒兵无计敌愁肠。
”(唐张彦谦《无题》)因酒能解愁,就象兵能克敌一样而得名。
唐李延寿《南史·陈庆之传》附《陈暄与兄子秀书》有此称谓:“故江谘议有言‘酒犹兵也。
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
”30、清圣、浊贤:“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赠孟浩然》/中圣,醉酒之意。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唐李适《罢相作》)“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
”(陆游《溯溪》)东汉未年,曹操主政,禁酒甚严。
有一次尚书郎徐邈违令在家狂饮,喝得酩酊大醉。
适逢曹操派人传唤上朝议事,徐邈躲避不及,便仗着酒兴对来人说:“请回丞相话,臣正与圣人议事,不得功夫。
”来人一听是“圣人”不再追问便回命了。
徐邈由此躲过了惩处。
后世因称白酒或浊酒为“贤人”,称清酒为“圣人”。
把喝醉酒称之为“中圣人”或“中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