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云南(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考察报告

云南(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考察报告

云南(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考察报告一、气候与地理特征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气候多样,地理特征丰富。

昆明具有春城的美誉,四季如春;大理四季分明,冬季温暖湿润;丽江和香格里拉则因海拔较高,夏季凉爽,冬季较为寒冷。

总体而言,云南的地理特征为高山峡谷、河流湖泊众多,生态系统多样,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民族文化多样性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包括彝族、白族、傣族、哈尼族、壮族等。

这些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傣族的泼水节等。

这些文化传统不仅丰富了云南的文化内涵,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旅游资源评价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包括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如丽江古城、大理古城、香格里拉等。

此外,云南的自然景观如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石林等也备受游客喜爱。

这些资源为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经济产业发展云南的经济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旅游业和矿产资源开发等。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云南的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旅游业已成为云南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云南的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仍较为落后。

五、生态环境保护云南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在实践中,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六、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云南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云南的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等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为云南与外界的经济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通讯、能源和水利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七、社会民生状况在社会民生方面,云南的教育、医疗和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通过实施一系列扶贫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民生福祉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云南旅游考察报告doc

云南旅游考察报告doc

云南旅游考察报告篇一:云南旅游考察报告云南旅游考察报告XX年4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区内组织赴云南8日旅游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一、考察基本情况此次旅游考察先后赴云南省省会昆明市、丽江市、石林、九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等6个州市。

实地考察了昆明民俗村、九乡溶洞、石林风景区、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苍山洱海、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20余个景区景点,期间观看了《吉兴宴舞》、《印象丽江》、《澜沧江之夜》等精彩文化旅游精品节目。

从中领略到云南这一片古老、壮丽的红土高原的崇山峻岭间江河纵横和物种的丰富。

充分体会了少数民族所特有民族民俗文化和人文资源,直观地感受到云南作为祖国的边疆省份在立足省情,发挥优势,加快发展中呈现出的勃勃生机,感触颇深,启发良多。

二、云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近年来,云南各地高度重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云南旅游加快发展的过程就是旅游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互为平台、相互促进的过程。

(一)不断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全方位提升旅游品味。

在云南考察期间,无论是进入景区景点,还是走到城市乡村,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节庆旅游活动始终是云南旅游的主轴。

云南各地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整理和开发利用民族歌舞、历史遗迹、民俗民风、名人地理、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民间工艺品等各种形态的文化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卖景点”向“卖文化”转变,较好地适应了旅游需求从单纯注重观光旅游向注重民俗文化体验的转变。

洱海之源上的《三道茶》歌舞表演,傣族园的泼水联欢,澜沧江之夜的歌舞表演等游客参与性强的项目,都成为新的亮点,增强了景区景点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统筹规划,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和谐发展。

在云南期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在发展旅游产业时,又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巨大促进作用,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文化驱动旅游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各地都十分重视运用旅游产业搭建起来的巨大市场平台,高起点地开拓特色文化消费市场。

云南旅游考察报告doc

云南旅游考察报告doc

云南旅游考察报告篇一:云南旅游考察报告云南旅游考察报告XX年4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区内组织赴云南8日旅游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一、考察基本情况此次旅游考察先后赴云南省省会昆明市、丽江市、石林、九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等6个州市。

实地考察了昆明民俗村、九乡溶洞、石林风景区、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苍山洱海、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20余个景区景点,期间观看了《吉兴宴舞》、《印象丽江》、《澜沧江之夜》等精彩文化旅游精品节目。

从中领略到云南这一片古老、壮丽的红土高原的崇山峻岭间江河纵横和物种的丰富。

充分体会了少数民族所特有民族民俗文化和人文资源,直观地感受到云南作为祖国的边疆省份在立足省情,发挥优势,加快发展中呈现出的勃勃生机,感触颇深,启发良多。

二、云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近年来,云南各地高度重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云南旅游加快发展的过程就是旅游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互为平台、相互促进的过程。

(一)不断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全方位提升旅游品味。

在云南考察期间,无论是进入景区景点,还是走到城市乡村,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节庆旅游活动始终是云南旅游的主轴。

云南各地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整理和开发利用民族歌舞、历史遗迹、民俗民风、名人地理、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民间工艺品等各种形态的文化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卖景点”向“卖文化”转变,较好地适应了旅游需求从单纯注重观光旅游向注重民俗文化体验的转变。

洱海之源上的《三道茶》歌舞表演,傣族园的泼水联欢,澜沧江之夜的歌舞表演等游客参与性强的项目,都成为新的亮点,增强了景区景点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统筹规划,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和谐发展。

在云南期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在发展旅游产业时,又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巨大促进作用,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文化驱动旅游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各地都十分重视运用旅游产业搭建起来的巨大市场平台,高起点地开拓特色文化消费市场。

旅游考察报告范文

旅游考察报告范文

旅游考察报告范文最近我有幸前往云南省大理市进行了一次旅游考察,这趟旅程让我对这个美丽的地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大理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云南省第二大城市,也是云南省最具魅力的旅游胜地之一。

在这次旅行中,我深入体验了大理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少数民族风情,收获颇丰。

首先,大理的自然风光让我印象深刻。

大理地处高原,气候宜人,四季如春。

我游览了苍山、洱海等自然景点,被其壮丽的景色所震撼。

苍山山势雄伟,峰峦叠嶂,山上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而洱海则是一片碧波荡漾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湖畔风景如画。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领略了大理的独特魅力。

其次,大理的人文历史也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理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曾是南诏国的都城,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

我参观了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剑川慈恩寺等古迹,感受到了大理古代文明的瑰宝。

大理古城是大理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城内古建筑风格独特,古街巷道保存完好,仿佛让人穿越到了古代。

而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地标性建筑,是大理国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这些古迹不仅展示了大理的历史沧桑,也让我对中国古代文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大理的少数民族风情更是让我着迷。

大理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白族是当地的主要民族。

我参观了白族村落,欣赏了他们的传统歌舞表演,品尝了地道的白族美食,体验了白族的独特生活方式。

白族人民热情好客,他们的民俗风情、服饰、建筑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包容与交融,也增进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次旅游考察让我对大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大理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少数民族风情都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相信,大理会因着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也会因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变得更加繁荣。

希望大理能够保持其原汁原味的风貌,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这片美丽的土地。

云南旅游调查报告

云南旅游调查报告

云南旅游调查报告第一篇:云南旅游调查报告(上)近年来,云南成为了国内外旅游者追逐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云南旅游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旅游资源利用的方式。

调查对象是一些在云南旅游过的游客。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将云南的旅游资源分为四个主要类别: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族文化和特色美食。

其中,自然景观是云南旅游的大头。

云南的自然景观十分丰富多样。

这个地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区,如三江并流、澜沧江—怒江大峡谷和西双版纳等。

据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游客在云南旅游时都会选择参观这些自然景观。

他们对于这些风景壮美的地方赞不绝口,认为这是云南最大的魅力所在。

人文景观也吸引了一定的游客。

云南的古城和古镇保存着许多珍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如大理古城和丽江古城。

游客在这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并且品味到传统建筑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民族文化是云南的一大特色。

这里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每个民族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在云南旅游时,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到彝族、傣族、藏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和表演,这也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云南的特色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云南的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种类闻名。

从过桥米线到酸汤鱼,从炸酥肉到腊肠,云南的美食让游客大饱口福,成为他们难以忘怀的记忆。

总之,云南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以其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对于云南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族文化和特色美食表示高度满意。

云南旅游正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第二篇:云南旅游调查报告(下)云南旅游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各方的共同努力。

通过对云南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首先,云南旅游的交通状况亟待改善。

调查显示,游客们普遍对于云南的道路交通和公共交通设施不满意。

一些偏远的景点交通不便,游客往往需要乘坐长途大巴或自驾前往。

云南大理考察报告.doc

云南大理考察报告.doc

云南大理考察报告.doc云南大理考察报告一、考察目的和背景本次考察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云南大理地区的自然景观、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探索该地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大理地处云南西北部,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优美,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遗迹是其独特的旅游资源。

二、考察内容1. 自然景观考察:我们先后前往了洱海、苍山和大理古城等地,深入了解了该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

洱海是云南最大的高原湖泊,湖水清澈碧蓝,周围山峦起伏,景色优美。

苍山位于大理城的西面,海拔高,山势险峻,是一个理想的徒步旅行目的地。

2. 文化考察:我们还参观了大理市和周边的一些少数民族村落,了解了这里多民族、多文化的特点。

大理古城是云南省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古迹,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传统建筑,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

3. 旅游资源调研:我们考察了当地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了解了旅游业在该地的发展状况。

大理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考察结果和发现1. 自然景观丰富:大理地区的自然景观非常丰富,洱海、苍山等地都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可以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2. 文化特色显著:大理地区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遗迹是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可以通过加强保护和宣传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3. 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大理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但需要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和提升服务水平。

四、建议和措施1. 加强自然景观保护:大力开展洱海和苍山的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湖泊水质监测和治理,同时加强对苍山的生态保护,禁止砍伐和滥捕滥猎。

2. 加强文化旅游宣传: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推出特色产品等方式,加强对大理地区民族文化和历史遗迹的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

3.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加大对旅游设施的投入,提升设施的档次和质量。

五、总结通过本次考察,我们对云南大理地区的自然景观、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有了深入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云南考察报告3700字

云南考察报告3700字

云南考察报告3700字云南考察报告云南位于中国的最南端,是一个充满神奇风光和独特文化的地方。

我们的团队在一周的时间里,参观了云南省的几个地区,并且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以下是我们的云南考察报告。

第一站:昆明市我们的旅程始于云南省的省会城市昆明市。

昆明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城市,但也保留了很多传统文化遗产。

我们在这里参观了昆明市博物馆和金马碧鸡广场。

博物馆里陈列了许多关于云南省历史和文化的展品,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这个地区的人文背景。

金马碧鸡广场是昆明市的中心广场,其名字来自于一则古老的传说。

广场周围有很多商店和餐馆,是一个很好的购物和品尝当地美食的地方。

第二站:丽江市丽江市是一个有着许多美丽景观和独特文化的地方。

我们在这里参观了丽江古城、玉龙雪山和束河古镇。

丽江古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有着许多传统建筑和美丽的小河。

玉龙雪山是云南省的一座山峰,有着壮观的风景和多样的自然生态。

束河古镇是丽江市的一个小镇,有着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和小店铺,是一个购物和品尝特色美食的好去处。

第三站:大理市大理市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地方。

我们在这里参观了大理古城和洱海湖。

大理古城是一个历史遗址,有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街道。

洱海湖是云南省的一个大湖泊,有着壮观的景色和多样的自然景观。

第四站:香格里拉市香格里拉市是云南省一个有着纯净自然景观和独特文化的地方。

我们在这里参观了普达措国家公园和松赞林寺。

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云南省最大的国家公园之一,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多样的野生动物。

松赞林寺是一个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有着精美的建筑和宗教文化。

总结云南省是一个充满神奇风光和独特文化的地方。

我们在一周的考察中,参观了昆明市、丽江市、大理市和香格里拉市,看到了许多美丽景观和独特文化。

我们也品尝了当地的美食和购买了一些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

我们认为云南省是一个值得探索和发现的地方,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到这里旅游和了解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

云南调研报告

云南调研报告

云南调研报告云南调研报告一、背景概述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旅游文化资源得天独厚。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战略,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二、历史文化资源云南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从早期的滇池文化、兴隆铜器文化、晋宁石器文化,到后来的南诏文化、滇池文化、大理国文化、景东文化、晋宁文化、丽江文化等等,构成了云南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

云南省现有文物古迹668处,其中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处,国家重点文保单位99处,省级文保单位215处。

其中以古城丽江、大理坊、泸沽湖和元阳梯田等景点最为有名。

三、旅游产业发展现状1.旅游业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云南旅游规模逐年递增,到2019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超过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4000亿元。

2.目前云南旅游市场多以自由行和文化体验游为主,特色资源开发的酒店、民宿等旅游服务业发展迅猛。

3.云南旅游业发展大体存在有必要进一步发掘本省特色文化,打造秀美山水、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积极打造“云南冰雪、云南绿地、云南红色、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板块。

四、云南旅游发展发展建议1.加强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2.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推动云南旅游数字化。

3.加强旅游区域的互联互通性,增加各景点之间的联络。

4.进一步优化旅游政策,促进资本增加对旅游业的投资。

5.活化云南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总之,云南旅游产业蓬勃发展,而且发展潜力巨大。

我们调研发现,要想将云南旅游产业开发得更好,建议加强政策支持、优化旅游市场体系、增强产业创新活力等方面的措施,以推动云南旅游产业的高质量、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赴云南考察报告
BY YAOY
2014年12月10日
赴云南考察学习报告
2014年11月20日至25日,院内组织为期6天的考察。

在整个考察活动中,自己在饱览了云南这片大好河山的同时学习了他们发展旅游、城市规划的种种,实在是一次难得的心灵升华之旅。

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基本情况
此次旅游考察先后赴云南省省会昆明市、石林、大理古城、丽江、昆明世博园等多个地方。

实地考察了昆明民俗村、石林风景区、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苍山洱海、等10余个景区景点,期间观看了多种精彩文化旅游节目。

从中领略到云南这一片古老、壮丽的红土高原的崇山峻岭间江河纵横和物种的丰富。

充分体会了少数民族所特有民族民俗文化和人文资源,直观地感受到云南作为祖国的边疆省份在立足省情,发挥优势,加快发展中呈现出的勃勃生机,感触颇深,启发良多。

二、云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近年来,云南各地高度重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云南旅游加快发展的过程就是旅游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互为平台、相互促进的过程。

(一)不断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全方位提升旅游品味。

在云南考察期间,无论是进入景区景点,还是走到城市乡村,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节庆旅游活动始终是云南旅游的主轴。

云南各地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整理和开发利用民族歌舞、历史遗迹、民俗民风、名人地理、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民间工艺品等各种形态的文化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卖景点”向“卖文化”转变,较好地适应了旅游需求从单纯注重观光旅游向注重民俗文化体验的转变。

(二)统筹规划,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和谐发展。

在发展旅游产业时,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巨大促进作用,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文化驱动旅游经济更好更快发
展;各地都十分重视运用旅游产业搭建起来的巨大市场平台,高起点地开拓特色文化消费市场。

我们考察所到地区在规划、布局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时,都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准确进行产业定位,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措施。

丽江市提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建设国际精品旅游胜地”的奋斗目标,确定了文化和旅游的支柱产业地位,各级政府都成立了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良好的决策和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文化和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同时,强化文化、旅游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监督检查、行业管理和指导服务职能,形成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联动机制。

昆明提出打好生态、文化、民族风情“三张牌”,加强对各类旅游资源的挖掘、开发,着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充分展示昆明旅游的魅力。

(三)广泛开辟渠道,大力促销文化旅游产品。

我们每到一地,首先进入视野的是景区景点、文艺表演的大型宣传广告。

各地制作的宣传册、光碟等宣传品精美别致,各种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琳琅满目。

各旅游城市宣传的方式多种多样。

(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以精品项目带动产业发展。

云南各地坚持实施精品战略,加快文化旅游精品项目的培育和建设。

推出了大理古城、丽江古城、云南民族村等文化旅游品牌,塑造了东巴文化、纳西古乐、摩梭风情等人文资源
品牌,倾力打造的大型民族歌舞晚会和大型实景演出等气势宏大、让人震撼,均成为当地旅游的一大热点和卖点。

(五)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云南各地十分重视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用好本土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和加强学习培训等方式,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云南少数民族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民间人才济济。

云南的旅游服务人员总体素质也比较高。

考察团所到的导游人员都能将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景区景点和经济社会各方面情况介绍得头头是道,而且待人热情,大方得体,让人对云南留下美好印象。

三、收获和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突出、亮点明显,使我们很受教育和启发。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学经验,找差距;学精神,找不足;学特色,找目标。

学经验,就是要学习他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服务人民群众,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的经验,学习他们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经验,学习他们团结奋斗、齐心协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

学精神,就是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精神,学习他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学习他们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精神。

学特色,就是学习他们想问题办事情实事求是、从本地实际出发,学习他们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学习他们坚持富生富民相结合、选准发展路子。

通过赴云南学习考察,对大力发展旅游业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云南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