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控制类备战刚要
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所要学会的知识 (1)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应该怎么准备?最主要的是学习什么课程::《电工电路基础》《低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电子测量》《智能仪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信号与系统》《单片机接口原理及应用》等等。
所要学习的科目当然不能定局,知识面越广越好,它是对各个科目综合运用的产物,而且要具有非常强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对一个人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起来不要急于求成,掌握一些基本电路及调试,焊接技术,Protel软件的使用,能制作机器人最好对机械结构方面也要懂些。
很多东西只要学习了不一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到,不要在学时表面感觉没用就不注重它,那样就犯了很大的错误了。
在电子DIY学习过程中你会体会到很多乐趣的。
要厚积勃发。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应该准备哪些模块?主要可以针对以下几类准备模块:电源类、信号源类、无线电类、放大器类、仪器仪表类、控制类。
建议现在打好基础,做好知识储备:1.数电,模电,单片机原理,C语言,这几个是必学的,重要,相当重要。
2.收集相关资料,比如芯片数据手册,应用笔记,源程序,制作实例,现在吧资料积累好了,到时候用起来很方便。
3.多跑电子市场,买些元件回来自己动手做一些东西,锻炼实践能力。
4.看往年电子设计大赛的题目,学习别人设计的长处,最好自己总结下,写成自己的东西。
5.找你们学校以前带电子设计竞赛的老师,告诉他你自己的想法,希望他能给你点建议或者帮助。
6.坚持,坚持,再坚持,克服困难,持之以恒!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学好了,等你正式参加比赛的时候,什么ARM,DSP,FPGA 等用起来也就不是很困难了!切记,不要赶时髦,追新潮,最基本的东西全掌握了,新东西也不就那么神秘了!!课程方面:还要学单片机啊、嵌入式系统、数字电路、CPLD/FPGA设计、C语言、汇编、微机接口模电要好好学,信号没多大用CPLD/FPGA编程/模拟用QuartusII单片机模拟用Proteus模电模拟用Multisim单片机编程用Keil,用的C语言和汇编嵌入式还要用到Linux的内核还有个画PCB板的,Protel 99SE,现在最新的叫“Altium Designer”反正这些东西都会要用的,要学起来东西很多,建议你要用到什么看书吧~而且电子设计竞赛都是几个人一组,分工合作吧~在此留贴激励自己备战两年后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策划方案2023年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策划方案2023年第一章引言电子设计竞赛是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定期举办电子设计竞赛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为了推动电子设计竞赛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比赛的水平,我们制定了2023年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策划方案。
第二章赛事背景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和通信领域。
为了鼓励大学生在电子设计领域的创新,培养更多的电子专业人才,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应运而生。
本次竞赛旨在提供一个开放、创新的平台,鼓励大学生展示自己的电子设计能力,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章竞赛目标3.1 提高学生电子设计能力通过参与竞赛,学生将有机会进行实际的电子设计项目,锻炼他们在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等方面的技能和创新意识。
3.2 促进学科交叉与合作竞赛将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如信息技术、通信工程等,促进知识共享和跨学科交流。
3.3 推动电子设计竞赛的国际化发展本次竞赛将注重与国际电子设计竞赛的对接,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参与,提升竞赛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水平。
第四章竞赛内容4.1 比赛形式本次竞赛将采用团队参赛的形式,每个团队由3-5名本科生组成。
参赛团队需提交完整的电子设计方案,并进行实物演示和答辩。
4.2 比赛类别本次竞赛将设置多个类别,涵盖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等领域。
参赛团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选择适合的类别进行参赛。
4.3 比赛主题本次竞赛的主题为“智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
参赛团队需在该主题下进行电子设计,关注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的结合,提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解决方案。
第五章竞赛组织与管理5.1 组织机构本次竞赛由学校的相关部门牵头组织,由教师担任组织委员会成员,并负责竞赛的日常事务管理。
5.2 时间安排竞赛将于2023年上半年启动,各参赛团队可根据规定的时间节点进行方案的准备和提交。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准备小指南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准备小指南第一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准备小指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准备小指南——您准备好了吗?每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即将拉开帷幕,全国目前已有来自28个省910个学校报名,有8930队26796人参加这次比赛,比赛规模为国内高校各类竞赛之最。
进入暑假全国高校都进入了非常紧张的培训选拔阶段,每次竞赛期间,元器件的及时购买都成为各竞赛老师和参赛学生的一大难题。
从历年竞赛经验看,很多高校在竞赛前期就已经准备好一些常用的最小系统板、键盘显示模块和一些传感器模组等,事先准备好,在比赛期间就能节省很大的精力。
从历年的题目分析,题目越来越接近于实际应用,越来越智能化,这里就离不开各式各样的传感器,传感器是竞赛时的必需品。
每当元器件清单下来以后,老师跟学生都很着急买元件。
如2007年突然出现一个角度传感器,这可难倒了一批英雄汉,不是因为题目难,而是元器件一时买不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因此传感器事先准备一些是对竞赛相当有益的。
有很多老师采购元器件很不方便,有些器件甚至买不到,为解老师之忧学生之忧,金聚宝电子科技计划根据近几年支持竞赛的经验,根据竞赛特点总结出一套传感器套件,供老师和同学参考,内容很丰富,包含各类传感器,适用于各类竞赛题目.在这里给参加竞赛的师生提一些建议:1.选择一款熟悉的单片机,作为在竞赛中使用,只要选择一种,好好练习就好;2.大赛前应该准备好的模块与基础:比赛前将常用的模组做出来,首先是电源,220输入,输出多路电压,最好是正负电压都有,然后就是放大模块电路,单片机的4*4键盘、液晶显示模块、LED显示模块、放大器模组、AGC模块、DDS模块、超声波模块,电机模组、电源模块、温湿度传感器模块等传感器模块,这些必要的硬件在竞赛中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若在竞赛期间再去做这些模块,根本就没有时间,在4天3夜的时间能做出2个模块并调通已经相当不容易,还要调通整个系统并要写出论文,时间非常紧张,拿个好成绩就更难上加难,硬件是软件的平台,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硬件平台,软件写的再好也用不上应知应会的单片机的一些模块学习:(51系列或AVR系列)1、单片机最小系统篇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和制作及I/O的应用(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给出了新的界定,在此一定要留意小心)2、键盘篇(1)8位独立式模块(2)16位行列式键盘模块(3)阶梯式键盘3、液晶篇(1)1602字符型液晶显示篇(2)12864点阵型液晶显示篇(3)FM12232F图形液晶显示模块(4)16X16点阵的设计4、红外线(无线)遥控篇5、数码管篇(1)数码管的驱动方法(2)4位静态数码管的显示模块(3)4位动态数码管的显示模块6、传感器篇(1)DS18B20、电子体温计、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制作(MAX197介绍)、高精度测温系统等(2)物理量采集、显示、处理控制、报警系统(以温度测量为例)7、I2C总线模块8、串行通信篇(RS232模块、RS485模块)串口调试软件使用方法(1)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器,通信原理。
电子设计大赛控制类题目汇总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历年题目(1994-2011)第一届(199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题目三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一、任务设计并制作无线电遥控发射机和接收机.1.无线电遥控发射机2.无线电遥控接收机二、要求1.基本要求(1)工作频率:fo=6~10MHz中任选一种频率.(2)调制方式:AM、FM或FSK……任选一种.(3)输出功率:不大于20mW(在标准75Ω假负载上).(4)遥控对象:8个,被控设备用LED分别代替,LED发光表示工作.(5)接收机距离发射机不小于10m.2.发挥部分(1)8路设备中(de)一路为电灯,用指令遥控电灯亮度,亮度分为8级并用数码管显示级数.(2)在一定发射功率下(不大于20mW),尽量增大接收距离.(3)增加信道抗干扰措施.(4)尽量降低电源功耗.注:不能采用现成(de)收、发信机整机.三、评分意见电子设计大赛控制类题目汇总·控制类(de)题目均要注意外界(de)干扰.要采取一定(de)屏蔽措施.·涉及到电机时要考虑控制部分和电机部分,分开供电.双电源供电.将电动机驱动电源与单片机以及其周边电路完全隔离,利用光电耦合传输信号.这样做虽然不如单电源方便灵活,但可以将电动机所造成(de)干扰彻底消除,提高了系统稳定性.·掌握各种算法.第三届(1997年)C题水温控制系统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水温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对象为1升净水,容器为搪瓷器皿.水温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由人工设定,并能在环境温度降低时实现自动控制,以保持设定(de)温度基本不变.二、要求1.基本要求(1)温度设定范围为40~90℃,最小区分度为1℃,标定温度≤1℃.(2)环境温度降低时(例如用电风扇降温)温度控制(de)静态误差≤1℃.(3)用十进制数码管显示水(de)实际温度.2.发挥部分(1)采用适当(de)控制方法,当设定温度突变(由40℃提高到60℃)时,减小系统(de)调节时间和超调量.(2)温度控制(de)静态误差≤℃.(3)在设定温度发生突变(由40℃提高到60℃)时,自动打印水温随时间变化(de)曲线.三、评分意见四、说明(1)加热器用1千瓦电炉.(2)如果采用单片机控制,允许使用已右(de)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板(3)数码显示部分可以便用数码显示模块.(4)测量水温时只要求在容器内任意设置一个测量点.(5)在设计报告前附一篇400字以内(de)报告摘要.赛题分析:一、赛题要点:水温(de)范围水温调节(de)误差水温变化(de)速度打印水温变化(de)曲线二、参考设计方案1、水温(de)测量.温度传感器(参考型号AD590K)2、加热水.用脉冲移相触发可控硅来调节加热丝有效功率.3、控制算法.采用分段非线性加积分分离PI算法进行温度控制.模糊控制算法三、一些设计中(de)创新1、加入报警装置,当温度变化过大时,报警.2、通过键盘在线打印曲线与数据.3、加入语音模块.四、设计中(de)注意事项若采用1000w电炉加热1L水,控制对象(de)数学模型难以准确确定,所以要通过实验总结其控制特性,以确定控制算法(de)各项参数.第五届(2001年)C题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能自动往返于起跑线与终点线间(de)小汽车.允许用玩具汽车改装,但不能用人工遥控(包括有线和无线遥控).跑道宽度,表面贴有白纸,两侧有挡板,挡板与地面垂直,其高度不低于20cm.在跑道(de)B、C、D、E、F、G各点处画有2cm宽(de)黑线,各段(de)长度如图1所示.二、要求1.基本要求(1)车辆从起跑线出发(出发前,车体不得超出起跑线),到达终点线后停留10秒,然后自动返回起跑线(允许倒车返回).往返一次(de)时间应力求最短(从合上汽车电源开关开始计时).(2)到达终点线和返回起跑线时,停车位置离起跑线和终点线偏差应最小(以车辆中心点与终点线或起跑线中心线之间距离作为偏差(de)测量值).(3)D~E间为限速区,车辆往返均要求以低速通过,通过时间不得少于8秒,但不允许在限速区内停车.2.发挥部分(1)自动记录、显示一次往返时间(记录显示装置要求安装在车上).(2)自动记录、显示行驶距离(记录显示装置要求安装在车上).(3)其它特色与创新.三、评分标准四、说明(1)不允许在跑道内外区域另外设置任何标志或检测装置.(2)车辆(含在车体上附加(de)任何装置)外围尺寸(de)限制:长度≤35 cm,宽度≤15cm.(3)必须在车身顶部明显标出车辆中心点位置,即横向与纵向两条中心线(de)交点.赛题分析一、题目要点1、要求往返一次(de)时间最短,中间有限速区,接近终点也要减速,故要时时对小车(de)速度进行调整.2、限速区低速通过,接近终点要减速.故要准确判断加速减速(de)区域,即要精确定位.3、前轮方向要有纠偏装置,防止小车撞到挡板.4.、车速、行驶距离要显示.二、参考设计1、控制系统.采用两片单片机分工协作.2、车速和距离(de)检测.检测仪器应安装在前轮.因为后轮刹车时易打滑和反转.○1断续式光电开关.由于该开关是沟槽结构,可以将其置于固定轴上,再在车轮上均匀地固定多个遮光条.让其恰好通过沟槽,产生一个个脉冲.通过脉冲(de)计数,对速度进行测量.○2开关式霍尔传感器.该器件内部由三片霍尔金属相组成,当磁铁正对金属板时,出于霍尔效应,金属板发生横向导通,因此可以在车轮上安装磁片、而将霍尔集成片安装固定在轴上,通过对脉冲(de)计数进行车速测量.○3光电码盘.3、路面黑线检测.○1脉冲调制(de)反射式红外发射—接收器○2光电传感器.传感器(de)放置位置可以使小车底部(de)前中后,也可以是小车前面.根据不同(de)位置,采用不同(de)算法分析.4、停车方案.满速前进,临近终点反向制动.到终点后再反向制动断电即停.5、限速方案.反向制动-----正向驱动-----反问驱动------正向驱动(de)循环驱动过程.该方案通过单片机精确(de)驱动信号,使反向制动时间小于正向驱动时间,以达到小车总体向前缓速前进.6、避免小车碰壁(de)方案.○1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可以给CPU提供足够精确(de)位置信息,使得CPU可以根据该信息精确调整小车(de)运行方向和状态,使小车在运行时达到最小(de)横向抖动.单片机根据发射和接收到超声波(de)时间差判断小车离挡板(de)长度,根据这个数据发出前轮左转、右转或保持方向(de)指令.从而实现自动校正行车路线,少撞墙而快速地往返.○2光电传感器完成对左右挡板(de)检测.同时为了减小车与挡板相撞时(de)摩擦,可以在车体(de)四个角加装四个小滑轮.三、设计中(de)亮点1、加入语音模块.2、可以用实验(de)方法确定脉冲宽度(de)工作频率.3、加装车灯,指示行驶状态.4、刹车时,加入自动防抱死(ABS)环节.第六届(2003年)简易智能电动车(E题)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智能电动车,其行驶路线示意图如下:二、要求1、基本要求(1)电动车从起跑线出发(车体不得超过起跑线),沿引导线到达B点.在“直道区”铺设(de)白纸下沿引导线埋有1~3块宽度为15cm、长度不等(de)薄铁片.电动车检测到薄铁片时需立即发出声光指示信息,并实时存储、显示在“直道区”检测到(de)薄铁片数目.(2)电动车到达B点以后进入“弯道区”,沿圆弧引导线到达C点(也可脱离圆弧引导线到达C点).C点下埋有边长为15cm(de)正方形薄铁片,要求电动车到达C点检测到薄铁片后在C点处停车5秒,停车期间发出断续(de)声光信息.(3)电动车在光源(de)引导下,通过障碍区进入停车区并到达车库.电动车必须在两个障碍物之间通过且不得与其接触.(4)电动车完成上述任务后应立即停车,但全程行驶时间不能大于90秒,行驶时间达到90秒时必须立即自动停车.2、发挥部分(1)电动车在“直道区”行驶过程中,存储并显示每个薄铁片(中心线)至起跑线间(de)距离.(2)电动车进入停车区域后,能进一步准确驶入车库中,要求电动车(de)车身完全进入车库.(3)停车后,能准确显示电动车全程行驶时间.(4)其它.三、评分标准试数据及测试结果分析实际完成情况50发挥部分完成第(1)项15 完成第(2)项17 完成第(3)项8 其它10四、说明1、跑道上面铺设白纸,薄铁片置于纸下,铁片厚度为~.2、跑道边线宽度5cm,引导线宽度2cm,可以涂墨或粘黑色胶带.示意图中(de)虚线和尺寸标注线不要绘制在白纸上.3、障碍物1、2可由包有白纸(de)砖组成,其长、宽、高约为50cm12cm6cm,两个障碍物分别放置在障碍区两侧(de)任意位置.4、电动车允许用玩具车改装,但不能由人工遥控,其外围尺寸(含车体上附加装置)(de)限制为:长度≤35cm,宽度≤15cm.5、光源采用200W白炽灯,白炽灯泡底部距地面20cm,其位置如图所示.6、要求在电动车顶部明显标出电动车(de)中心点位置,即横向与纵向两条中心线(de)交点.赛题分析一、题目要点1、小车(de)尺寸限制.2、全程行驶时间限制,弯道速度要适宜.3、检测到薄片且能显示金属薄片到起跑线(de)距离.4、在C处停留5秒,停车期间发出断续(de)声光信息计时.5、停车后,显示全程行驶时间.6、注意到障碍物高6厘米,而光源高20厘米.二、参考设计整个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模块:线路跟踪金属检测光源检测避障电路路程计算模块1、路程计算.○1光电传感器○2霍尔开关(霍尔传感器)2、线路跟踪.○1脉冲调制(de)反射式红外发射接收对管.启动时,小车跨骑在黑线上.两个红外发射接收对管,分别安装在黑线(de)两侧(de)白色区域,输出为低电压,当走偏,位于黑线上时,输出为高电压.因黑线较窄(2cm),为及时调整车(de)方向,选择比较器(de)阀值为,即黑白相间(de)位置,即开始调整.○2光电传感器.用三只光电开关.一只置于轨道中间,两只置于轨道外侧,当小车脱离轨道时,即当置于中间(de)一只光电开关脱离轨道时,等待外面任一只检测到黑线后,做出相应(de)转向调整,直到中间(de)光电开关重新检测到黑线(即回到轨道)再恢复正向行驶.○3色标传感器.在小车(de)中部平行装有两个色标传感器,采用查询检测(de)方法对黑线进行检测3、金属检测.○1电感式接近开关.当金属物体接近开关(de)感应区域,开关就能无接触,无压力、无火花、迅速作出反应○2金属探测传感器(涡流型铁金属探测传感器,参考型号LJ18A3-Z/BX)4、光源检测.光敏电阻(光敏传感器).只用三到五只光敏电阻就可以达到目(de),只是因其对光非常敏感,所以必需为每只光敏电阻加上黑色隔离板.在各光敏电阻间用隔板隔开如此摆放可以很好(de)解决探测光源方位(de)难题,从而正确控制小车(de)转向.当小车行驶方向朝向光源时,中间电阻阻值为低,当小车偏移光源方向时,由于光敏电阻间挡板(de)遮拦作用,两侧(de)电阻定有一侧为低.参考摆放位置如下图5、避障电路.注意到障碍物高6厘米,而光源高20厘米.故设计避障电路时,可以先寻找光源,当找到光源后,再检测障碍物,调整前进方向.这样做,可以节省时间.○1超声波测距.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探测障碍物.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于小车前端,在规定(de)检测距离内,当探测到障碍物时,超声波传感器给出脉冲信号至单片机,单片机检测到该信号后,调整小车方向,以控制小车准确(de)绕过障碍物.○2反射式红外传感器○3采用试验(de)方法,确定一条比较精确(de)路线,让单片机记住(通用性差,但节省时间)三、设计中(de)一些亮点发挥1、因为涉及(de)模块比较多,故要用多片单片机协作工作.最好增加一个时钟模块,统一系统时间.2、软件降温.在长转弯过程中通过设置前端转向电机间隙停转以达到降温(de)目(de).3、弯道要减速.4、增加车顶彩灯等装饰,更加人性化.附:参考元件安装方位第七届(2005年)悬挂运动控制系统(E题)一、任务设计一电机控制系统,控制物体在倾斜(仰角≤100度)(de)板上运动.在一白色底板上固定两个滑轮,两只电机(固定在板上)通过穿过滑轮(de)吊绳控制一物体在板上运动,运动范围为80cm×100cm.物体(de)形状不限,质量大于100克.物体上固定有浅色画笔,以便运动时能在板上画出运动轨迹.板上标有间距为1cm(de)浅色坐标线(不同于画笔颜色),左下角为直角坐标原点,示意图如下.二、要求1、基本要求:(1)控制系统能够通过键盘或其他方式任意设定坐标点参数;(2)控制物体在80cm×100cm(de)范围内作自行设定(de)运动,运动轨迹长度不小于100cm,物体在运动时能够在板上画出运动轨迹,限300秒内完成;(3)控制物体作圆心可任意设定、直径为50cm(de)圆周运动,限300秒内完成;(4)物体从左下角坐标原点出发,在150秒内到达设定(de)一个坐标点(两点间直线距离不小于40cm).2、发挥部分(1)能够显示物体中画笔所在位置(de)坐标;(2)控制物体沿板上标出(de)任意曲线运动(见示意图),曲线在测试时现场标出,线宽~,总长度约50cm,颜色为黑色;曲线(de)前一部分是连续(de),长约30cm;后一部分是两段总长约20cm(de)间断线段,间断距离不大于1cm;沿连续曲线运动限定在200秒内完成,沿间断曲线运动限定在300秒内完成;(3)其他.三、评分标准四、说明1、物体(de)运动轨迹以画笔画出(de)痕迹为准,应尽量使物体运动轨迹与预期轨迹吻合,同时尽量缩短运动时间;2、若在某项测试中运动超过限定(de)时间,该项目不得分;3、运动轨迹与预期轨迹之间(de)偏差超过4cm时,该项目不得分;4、在基本要求(3)、(4)和发挥部分(2)中,物体开始运动前,允许手动将物体定位;开始运动后,不能再人为干预物体运动;5、竞赛结束时,控制系统封存上交赛区组委会,测试用板(板上含空白坐标纸)测试时自带.赛题分析:一、题目要点要求概述:寻点画线画圆画一般曲线寻轨1、板是倾斜(de),则在考虑物体(de)运动时只考虑一边即可.2、悬挂物体(de)质量>=100g,要考虑电机(de)功率是否满足.3、各种运动均有时间限制,则要考虑控制系统(de)运算速度是否能够满足.4、因为涉及平面上(de)运动,画直线、圆等,要多多结合数学知识.二、设计系统时(de)注意事项:1、误差(de)分析与补偿.误差来源有,电动机(de)惯性、绳子(de)收缩、坐标(de)计算等.补偿方法有多次测量后修改程序中(de)参数,通过程序修正;选用材料时使用到对系统影响小(de);采用更优(de)算法.2、电机(de)保护.可以在L298N外围接续流二极管,保护电机.3、考虑光电传感器(de)灵敏度问题,加比较器,使输出一致.三、设计参考1、寻点画线采用数学上(de)坐标间(de)关系,计算出两条绳子收放(de)长度,进而转换为步进电机(de)转数.2、画圆○1采用多边形逼近方法,等分圆周,计算出每一点(de)坐标值,利用画直线(de)方法画每一小段.○2也是分割(de)思想,不过是分割圆(de)转角,一般以1°为单位分割,计算从起点到终点每隔1°(de)点(de)直角坐标.3、寻迹○1采用红外对射光电传感器检测黑色轨迹,安装于物体(de)边上.○2采用红外对射光电传感器检测黑色轨迹,安装于物体(de)底部.○3寻迹(de)算法,根据传感器位置(de)不同,采用不同(de)算法.4、利用光电耦合器隔离控制部分和电动机电路.5、画图时可采用逐点逼近(de)方法,减小误差.6、设计(de)一些特点,发挥○1加入语音提示○2利用视频识别采集黑线信息○3LED(de)亮灭提示两电机(de)工作状态.○4加入电机测速模块,尽量通过算法使两电机同时完成转动,这样画出(de)曲线更光滑.第八届(2007年)小车跷跷板(F题)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电动车跷跷板,在跷跷板起始端A一侧装有可移动(de)配重.配重(de)位置可以在从始端开始(de)200mm~600mm范围内调整,调整步长不大于50mm;配重可拆卸.电动车从起始端A出发,可以自动在跷跷板上行驶.电动车跷跷板起始状态和平衡状态示意图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二、要求1.基本要求在不加配重(de)情况下,电动车完成以下运动:(1)电动车从起始端A出发,在30秒钟内行驶到中心点C附近;(2)60秒钟之内,电动车在中心点C附近使跷跷板处于平衡状态,保持平衡5秒钟,并给出明显(de)平衡指示;(3)电动车从(2)中(de)平衡点出发,30秒钟内行驶到跷跷板末端B处(车头距跷跷板末端B不大于50mm);(4)电动车在B点停止5秒后,1分钟内倒退回起始端A,完成整个行程;(5)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电动车始终在跷跷板上,并分阶段实时显示电动车行驶所用(de)时间.2.发挥部分将配重固定在可调整范围内任一指定位置,电动车完成以下运动:(1)将电动车放置在地面距离跷跷板起始端A点 300mm以外、90°扇形区域内某一指定位置(车头朝向跷跷板),电动车能够自动驶上跷跷板,如图3所示:(2)电动车在跷跷板上取得平衡,给出明显(de)平衡指示,保持平衡5秒钟以上;(3)将另一块质量为电动车质量10%~20%(de)块状配重放置在A至C间指定(de)位置,电动车能够重新取得平衡,给出明显(de)平衡指示,保持平衡5秒钟以上;(4)电动车在3分钟之内完成(1)~(3)全过程.(5)其他.三、说明(1)跷跷板长1600mm、宽300mm,为便于携带也可将跷跷板制成折叠形式.(2)跷跷板中心固定在直径不大于50mm(de)半圆轴上,轴两端支撑在支架上,并保证与支架圆滑接触,能灵活转动.(3)测试中,使用参赛队自制(de)跷跷板装置.(4)允许在跷跷板和地面上采取引导措施,但不得影响跷跷板面和地面平整.(5)电动车(含加在车体上(de)其它装置)外形尺寸规定为:长≤300mm,宽≤200mm.(6)平衡(de)定义为A、B两端与地面(de)距离差d=∣dA -dB∣不大于40mm.(7)整个行程约为1600mm减去车长.(8)测试过程中不允许人为控制电动车运动.(9)基本要求(2)不能完成时,可以跳过,但不能得分;发挥部分(1)不能完成时,可以直接从(2)项开始,但是(1)项不得分.赛题分析一、题目要点以及实现时(de)注意点1、从A点出发到C点附近,有时间(de)限制,最小平均车速应该在750mm/30S=25mm/S以上.2、寻找平衡点有时间(de)限制,故平衡点(de)判断方法要简单方便,同时还要求控制系统对信息(de)处理速度要快.3、电动车找到平衡后还要保持平衡5秒以上,要注意防止跷跷板(de)抖动.4、电动车行驶到B点后要停留,此时要注意小车不能掉下来.因此要记录位置.5、小车(de)重量以及配重(de)重量均要适当选择.二、设计参考1、驱动方式(de)选择.因为有速度(de)要求而且在平衡点附近要精确定位,要有减速机构.可选择(de)电机有连续旋转伺服电机、直流减速电机、步进电机.2、平衡检测(de)选择.○1可选用单轴倾角传感器(参考型号SCA60C)可将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并在轴上挂一个重锤.由于地球引力,重锤竖直向下,当小车行驶时,随车体倾斜位置变化,角度传感器输出也会有相应(de)变化,即可测出倾角.由于小车行驶时,重锤会有一定(de)摆动,要采用软件滤波.○2选用Accustar电子倾角传感器.电子倾角传感器是基于液态电容原理、无可动部件(de)敏感器件.当绕其灵敏轴旋转时,器件(de)电容值发生线性变化,通过电子线路将其转化为角度值输出,其精度比较高.3、发挥部分(de)寻迹,○1采用光电传感器○2反射式红外线传感器○3CCD摄像头4、定位测距.○1采用光电开关(参考型号TCST1030)和安装在车轮上(de)码盘实现计数进行测距.○2可采红外对管和编码盘.将一个转上孔(de)编码盘固定在转轴上,然后由红外对管检测编码盘(de)孔对红外线(de)阻通.通过在单位时间对其计数可计算出车辆行驶(de)瞬时速度,累计开关信号可以计算出小车行驶(de)距离.5、控制算法(de)选择.○1PID算法○2模糊控制算法○3仿人工智能算法三、设计中(de)一些亮点1、数字滤波.单片机通过ADC采集到(de)角度信号是离散(de),由于电机(de)控制脉冲,会对电子角度传感器产生干扰,所以采用数字滤波(de)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常见(de)数字滤波方法有程序判断法、中值滤波法、算数滤波法、加权平均滤波法、滑动平均值滤波法、低通滤波发和中位置滤波法.2、加入语音模块,更加人性化.3、主从单片机分工协作.。
22年电赛题目报告目标控制

22年电赛题目报告目标控制
【原创版】
目录
1.电赛背景及目标
2.控制理论基础
3.目标控制方法
4.实现与结果
5.总结与展望
正文
一、电赛背景及目标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简称电赛)是我国面向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的科技活动,旨在推动电子信息类学科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 2022 年的电赛题目中,我们选择了“目标控制”作为我们的报告目标,希望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深入研究,能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控制理论基础
目标控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控制手段使被控对象达到预设的目标值。
它涉及到许多基本的控制理论,如线性时不变系统、线性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等。
在电赛中,我们需要熟练掌握这些理论,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问题中。
三、目标控制方法
目标控制的方法有很多,如直接转矩控制、矢量控制、直接功率控制等。
我们需要根据实际的问题,选择最适合的控制方法。
例如,在电机控制中,我们通常会选择矢量控制,因为它能够同时控制电机的转矩和转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静态性能。
四、实现与结果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控制理论和控制方法,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
这需要我们熟练掌握编程语言,如 C 语言、MATLAB 等。
在实现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我们的控制策略是否有效。
五、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次电赛,我们对目标控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虽然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电子设计大赛我们该做什么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应该怎么准备?最主要的是学习什么课程::《电工电路基础》《低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电子测量》《智能仪器原理及使用》《传感器技术》《电机和电气控制》《信号和系统》《单片机接口原理及使用》等等。
所要学习的科目当然不能定局,知识面越广越好,它是对各个科目综合运用的产物,而且要具有非常强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对一个人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起来不要急于求成,掌握一些基本电路及调试,焊接技术,Protel软件的使用,能制作机器人最好对机械结构方面也要懂些。
很多东西只要学习了不一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到,不要在学时表面感觉没用就不注重它,那样就犯了很大的错误了。
在电子DIY学习过程中你会体会到很多乐趣的。
要厚积勃发。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应该准备哪些模块?主要可以针对以下几类准备模块:电源类、信号源类、无线电类、放大器类、仪器仪表类、控制类。
建议现在打好基础,做好知识储备:1.数电,模电,单片机原理,C语言,这几个是必学的,重要,相当重要。
2.收集相关资料,比如芯片数据手册,使用笔记,源程序,制作实例,现在吧资料积累好了,到时候用起来很方便。
3.多跑电子市场,买些元件回来自己动手做一些东西,锻炼实践能力。
4.看往年电子设计大赛的题目,学习别人设计的长处,最好自己总结下,写成自己的东西。
5.找你们学校以前带电子设计竞赛的老师,告诉他你自己的想法,希望他能给你点建议或者帮助。
6.坚持,坚持,再坚持,克服困难,持之以恒!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学好了,等你正式参加比赛的时候,什么ARM,DSP,FPGA等用起来也就不是很困难了!切记,不要赶时髦,追新潮,最基本的东西全掌握了,新东西也不就那么神秘了!!课程方面:还要学单片机啊、嵌入式系统、数字电路、CPLD/FPGA设计、C语言、汇编、微机接口模电要好好学,信号没多大用CPLD/FPGA编程/模拟用QuartusII单片机模拟用Proteus模电模拟用Multisim单片机编程用Keil,用的C语言和汇编嵌入式还要用到Linux的内核还有个画PCB板的,Protel 99SE,现在最新的叫“Altium Designer” 反正这些东西都会要用的,要学起来东西很多,建议你要用到什么看书吧~而且电子设计竞赛都是几个人一组,分工合作吧~在此留贴激励自己备战两年后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完整版)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竞赛时间和竞赛周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从1997年开始每二年举办一届,竞赛时间定于竞赛举办年度的9月份,赛期四天。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每逢单数年的9月份举办,赛期四天三夜(具体日期届时通知)。
在双数的非竞赛年份,根据实际需要由全国竞赛组委会和有关赛区组织开展全国的专题性竞赛,同时积极鼓励各赛区和学校根据自身条件适时组织开展赛区和学校一级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二、竞赛方式竞赛采用全国统一命题、分赛区组织的方式,竞赛采用“半封闭、相对集中”的组织方式进行。
竞赛期间学生可以查阅有关纸介或网络技术资料,队内学生可以集体商讨设计思想,确定设计方案,分工负责、团结协作,以队为基本单位独立完成竞赛任务;竞赛期间不允许任何教师或其他人员进行任何形式的指导或引导;竞赛期间参赛队员不得与队外任何人员讨论商量。
参赛学校应将参赛学生相对集中在实验室内进行竞赛,便于组织人员巡查。
为保证竞赛工作,竞赛所需设备、元器件等均由各参赛学校负责提供。
三、评奖工作(1)评奖工作采用“校为基础、一次竞赛、二级评奖”的方式进行,即竞赛建立在学校广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活动,每次全国竞赛后,经赛区评奖(第一级评奖)后再推荐出赛区优秀参赛队参加全国评奖(第二级评奖)。
(2)各赛区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赛区评委会,评选本赛区的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一般不超过总参赛队数的三分之一。
此外,对参赛成功者,赛区也可酌情颁发“成功参赛奖”或“成功参赛证书”。
(3)由于各赛区采用的是全国统一制定的竞赛命题和测试评分规则,赛区颁发的获奖证书、奖杯等冠名原则上为“XXXX年XXX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XX赛区(本科生组或高职高专学生组)”。
(4)全国分组设立一、二等奖。
本科生组和高职高专学生组获奖队数量分别不超过当年实际参赛队的8%,其中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比例原则上为3:7。
竞赛颁发全国统一的获奖证书。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控制类需要准备的材料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控制类需要准备的材料1.项目申请材料:-首先,你需要撰写一个详细的项目申请书。
这份申请书应该包括项目的背景和目标、项目的技术挑战和创新性,以及预计的项目进度和成果。
你还需要说明你的团队成员以及他们的专业背景和技术能力。
2.硬件准备材料:-控制类项目通常需要一些硬件设备,例如开发板、传感器、执行器等。
你需要列出所需的硬件设备清单,并附上相应的购买链接或价格估算。
同时,你还需要提供相关的技术规格和性能要求,以便评委了解你的硬件配置。
3.软件准备材料:-控制类项目通常需要编写软件来实现控制算法和用户界面。
因此,你需要准备相关的软件开发工具和环境,例如集成开发环境(IDE)和编译器。
你还需要说明你计划使用的编程语言和框架,并提供相应的资源链接或指南。
4.技术文档材料:-为了使评委理解你的项目,你需要编写详细的技术文档。
这份文档应该包括项目的设计思路和原理、硬件和软件的详细说明、接口和通信协议的描述、算法和控制模型的推导,以及测试和验证方法。
你还可以附上电路图、代码示例和实验结果等有助于说明你的设计的附加材料。
5.进展报告材料:-在项目进行期间,你需要定期向评委汇报项目的进展。
你可以准备一份进展报告,其中包括上次汇报以来的工作和成果、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以及下一步的计划和目标。
你可以附上相关的数据、图表和图片来说明你的进展。
6.演示准备材料:-最后,在比赛期间,你需要做一个项目演示来展示你的成果。
你可以准备一份演示幻灯片,其中包括项目的背景、目标和技术挑战,以及你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点。
你还需要准备一个演示视频或现场演示来展示你的硬件和软件工作原理以及项目的实际效果。
综上所述,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控制类项目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项目申请材料、硬件准备材料、软件准备材料、技术文档材料、进展报告材料和演示准备材料。
准备充足的材料将有助于你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展示你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控制类赛题备战纲要
一笔丹青
QQ:2990731899
2013年,四旋翼飞行器首次出现在全国电赛的本科组题目中,电赛控制类开始从二维平面空间走向三维立体空间。
对于这样的“跨越”,当年参赛的学生绝大多数准备并不充分,无可避免,13年四旋翼飞行器项目的比赛情况非常糟糕。
本人亲历了13年的电赛,获得了控制类本科组全国一等奖,从2015年开始协助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电赛,相较于13年,15年四旋翼飞行器项目的比赛情况好了很多,某种程度上,这要归功于近几年旋翼飞行器的飞速发展(大疆的崛起是最好的注解),互联网为大量实用的开源程序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不得不说,在电赛所有类别的题目中,控制类绝对是“宠儿”,自2005年开始,每届电赛,控制类赛题几乎都是两个,如2011年:自由摆和小车;2013年:旋转倒立摆和四旋翼飞行器;2015年:风力摆和四旋翼飞行器。
近日,收到关于电赛的许多咨询,一一回答效率太低,在此,针对电赛的准备,我列出了几点建议,请大家批评指正。
1.基础知识
1.1硬件方面
数电、模电、电路,熟悉基本元器件的使用,初期至少能够搭建稳定可用的单片机最小系统;后期逐渐掌握基于开关电源芯片的供电电源电路搭建,电机驱动电路搭建,液晶屏及数码管显示电路搭建等等;
1.2软件方面
熟练C语言,掌握模块化编程的思想,掌握硬软件联合调试办法,掌握参数整定办法(如最常用的PID算法,其参数整定尤为重要)。
2、常用元器件
2.1 电机
作为执行机构,一个控制系统中没有执行机构几乎没有意义。
电机是最为常用的执行机构,如05年悬挂系统中的步进电机;07年、09年所用到小车的直流电机;11年自由摆的步进电机和智能小车的直流电机;13年旋转倒立摆的直流减速电机和四旋翼飞行器的空心杯直流电机;15年风力摆的直流电机、飞行器的空心杯直流电机。
鉴于此,在准备过程中,要很好的掌握直流电机、步进电机以及空心杯直流电机的使用。
2.2 传感器
控制系统离不开传感器,如:07年电赛跷跷板赛题采用的倾角传感器,09年声音引导系统所采用的拾音器;11年自由摆平板系统采用的角度传感器(光电编码器或者精密电位器);11年智能小车采用的光电接近开关;13年旋转倒立摆采用的光电编码器;13年四旋翼飞行器采用的三轴倾角传感器、陀螺仪、电子罗盘、测距传感器…
因此,常用的传感器必须掌握,如:
⏹旋转角度测量:光电编码器,精密电位器;
⏹倾斜角度测量:单轴倾角传感器,三轴倾角传感器,如SCA1600等;
⏹加速度测量:陀螺仪,如ENC03等;
⏹距离测量:超声波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光电接近开关;
⏹黑线检测:光电对管;
⏹….
2.3 输入输入设备
⏹键盘,分立式按键,矩阵键盘;
⏹显示屏:简单的液晶显示屏,如LCD1602,LCD12864等;
⏹串口:串口在调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务必掌握;
2.4 供电电源
⏹基于7805芯片的供电模块,简单但不推荐,该电路热功耗极大,效率低;
⏹基于2596等同类开关电源芯片的供电模块,稍微复杂一点,但是热功耗低,效率高,
为推荐电路;
⏹供电源:非移动控制系统(如自由摆、旋转倒立摆、风力摆),由于耗电量大,建议由
220V民用电降压的获取;移动控制系统(如智能小车,四旋翼飞行器),建议采用高性能锂电池供电;
3、数据采集通信方式
在使用传感器的过程中,通信方式是绕不开的话题。
比如,将倾角传感器采集到的倾角数据传回单片机,数据如何传输呢?目前传感器数据传输采用的制式有两种:
⏹模拟量:也就是电压信号,单片机对其进行读取时,须先经过A/D转换,一般的单片
机均自带A/D转换器,因此,可以直接读取,方便,但是数据易受干扰,稳定性差;
⏹数字量:传感器芯片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以数字信号的形式返回单片机,常
用的通信方式为IIC,SPI;
⏹鉴于,目前大多数传感器采用数字式传输方式,SPI、IIC两种数据通信方式需要掌握,
同时需要注意,对于高性能单片机,如STM32系列自身集成了IIC和SPI通信模块(虽然不好用),可以经过简单配置之后使用,自己只需要编写极少的代码;但是对于普通单片机,如STC89C51系列,没有继承SPI和IIC通信模块,这种情况下,一般采用I/O 口进行时序模拟从而构建IIC和SPI通信模式,此方法需要编写的程序量较大。
4 控制器的选择
对于一个控制系统,控制器性能的好坏决定了控制效果,因此,选择控制器必须慎重。
然而,对于初学者,一上来就学习高性能的单片机,如STM32,难免应基础薄弱而难以入手,因此,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单片机,我仅给出几种参考意见:
4.1 51内核单片机
51内核单片机是最为常见的8位单片机,使用简单,学习资源丰富,适合初学者,如STC89/90系列。
51单片机硬件资源极少,一般不具备A/D转换器、硬件IIC、SPI、PWM等资源,I/O数量有限,定期器、外部中断资源以较少。
从13年开始,51单片机基本不可能完成设计指标,因此,若为准备电赛,应尽可能选择性能优良的单片机。
4.2 增强型51内核单片机
同样是51内核的8位单片机,增强型51集成了A/D转换器、硬件PWM等资源,外部中断和定时器的数量也有增加,能够满足一些复杂系统的设计,如IAP15W4K58S4-单片机甚至可以满足四旋翼飞行器的设计指标,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基于该单片机的小型四旋翼飞行器
售卖,足见其功能强大。
4.3 MSP430系列单片机
这是TI公司出品的一款著名的低功耗16位单片机,集成了常用的所有硬件资源,开源程序较多。
4.4 STM32系列
STM32系列单片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32位单片机,在嵌入式系统中备受青睐,功能强大,具备诸多硬件资源,并且网络上开源代码丰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5 瑞萨单片机
2013年、2015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均由日本瑞萨半导体公司赞助,因此,在四旋翼飞行器题目中明确规定,只能使用瑞萨单片机,型号R5F100LEA,这是一款16位的高性能单片机,并且瑞萨公司为其开发了极为强大的集成开发环境,使得其开发变得异常简单。
通过集成开发环境,可以点击鼠标勾选的方式,直接设置定期器,外部中断、A/D转换器、SPI、IIC以及普通I/O等硬件资源,集成开发环境会根据设置生成代码,开发人员只需要书写核心代码,极大的提高了开发效率。
鉴于13/15年电赛均有瑞萨公司赞助,有理由相信下一届全国电赛仍有可能由其赞助,故掌握瑞萨单片机有一定必要性。
5 控制算法
控制算法是控制系统的灵魂,若准备选择控制类赛题,控制算法将是无法绕过的壁垒。
需要掌握的控制算法主要是PID算法,可以这样说,只要掌握了PID算法,完成控制类赛题全无问题。
PID算法在实际应用中也有不同,如13年的旋转倒立摆和四旋翼飞行器采用的都是“双环”PID,这比一般的单闭环PID要复杂一些,参数整定也更为困难。
对于控制算法,书本上、网上资源虽多,但真正要灵活应用没有良好的控制思想是做不到的,建议从最简单的电机调速开始做,这是练习PID算法的一个经典实验,借助它理解掌握PID算法的思想和参数整定办法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