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

安徽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
安徽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

安徽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安徽省赛区组委会安徽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技术委员会

一.竞赛章程

●竞赛宗旨

为培养安徽省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应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安徽省教育厅主办了安徽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赛事旨在为广大学生的一个展示和提高解题与编程能力的机会,开展计算机编程方面的公平竞赛。

●竞赛设置

安徽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计划开展本科组、高职组两个级别竞赛。参赛以学校为单位,组委会为每个单位提供3支队(含)以内参赛名额,参赛单位3支队(不含)以上参赛名额由参赛单位向组委会提出申请,报名截止后组委会根据报名情况统一裁定。组委会根据参赛情况适量接受少量友情参赛队,队名附“*”以示区别,不参加评奖。

安徽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由大赛技术委员会负责命题、评判,采用统一命题,本科组、高职高专组分组设奖方式进行,奖项设置以各组别参赛队伍为基数,按参赛队成绩排序,分别设置一等奖(不超过基数10%)、二等奖(不超过基数20%)、三等奖(不超过基数30%)和优胜奖。

●参赛队伍组成

比赛以队为参赛基础,队的组成包括教练1~2名(必须是参赛学校的教师),以及不超过3名参赛队员。每个参赛学校可以派多支代表队,每个参赛学校可有一名领队(可选),至少一名教练(必需,可兼任同一学校多支队伍教练)以及若干参赛队员组成。

教练是参赛队伍所代表学校的正式教师,教练必须保证所有队员符合本规则的规定。教练作为参赛队伍的代表,负责赛区预赛活动中的联系工作。

参赛队伍必须向竞赛组织委员会提交领队、教练和队员的身份合格证明材料,经竞赛组织委员会审查通过后,一支队伍才能获得参赛资格。

领队、教练和队员的身份合格证明材料:由各高校教务部门一次性出具所在

学校所有参赛队报名表,包括:参赛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级、专业等信息,领队、教练的教师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所在部门等信息,并经学校教务部门盖章生效。

参赛队员、报名队伍需要符合以下规则:

1.每支队伍参赛队员必须是未取得学士学位或者同等学历的正式在籍学生。

2.每支队伍参赛队员代表参赛单位参加本竞赛不得超过3次。

3.报名根据先来先服务、历史成绩、首次参赛等原则进行办理。为了使更多的学校获得参赛的机会,每个学校或学院保证3支参赛队名额,3支以上参赛队由组委会统一裁定,报名截止后两周内收到是否获得参赛资格的通知。

参赛队员是否符合本规则关于学历的规定由竞赛组织委员会负责解释,对此任何疑问应提交给竞赛报名负责人,由其负责回答。

比赛开展

竞赛中每队拥有一台计算机,竞赛命题10题,比赛时间为5个小时。

参赛队员可以携带诸如书、手册、程序清单等参考资料。

参赛队员不能携带任何可用计算机处理的软件或数据(不允许任何私人携带的U盘、磁盘或计算器)。

参赛队员不能携带任何类型的通讯工具,包括无线电接收器、移动电话。

在竞赛中,参赛队员不得和竞赛技术委员会指定工作人员以外的人交谈;系统支持人员可以回答和系统相关的问题,例如解释系统错误信息。

竞赛的预定时间为5小时,但当竞赛进行一定时间后,竞赛技术委员会可以因为出现不可预见的事件而调整比赛时间长度,一旦比赛时间长度发生改变,将会以及时并且统一的方式通告所有参赛队员。比赛过程中,选手若要上厕所等离开座位行为,必须征得裁判批准,且有裁判陪同。

当参赛队伍出现妨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时,诸如擅自移动赛场中的设备,未经授权修改比赛软硬件,干扰他人比赛等,都将会被竞赛裁判组终止其参赛资格。

●竞赛评分

试题的解答提交裁判运行,每一次运行会被判为正确或者错误,判决结果会及时通知参赛队伍。

竞赛裁判主要负责判定解答提交是否正确,竞赛裁判、裁判长、竞赛技术委员会主席根据参赛队伍比赛结果协商后确定获胜队伍,并报竞赛组委会审核发布。

参赛队员有权利通过提交解释请求,针对试题描述中的不明确或错误的部分提问。如果裁判确认试题中确实存在不明确或错误的部分,将会通告所有参赛队伍进行声明或更正。

参赛队伍根据解题数目进行排名,解题数目相同的参赛队根据总用时加上罚时时间从小到大进行排名。总用时和惩罚时间由每道解答正确的试题的用时加上惩罚时间而成。每道试题用时将从竞赛开始到试题解答被判定为正确为止,其间每一次错误的运行将被加罚20分钟时间,未正确解答的试题不记时。

为了保持赛场的紧张气氛,在比赛结束前1小时,会停止对于竞赛结果的公告信息,但对于运行的判决结果仍将及时通知其提交队伍。

请特别注意本条规则(非常重要):参赛队的队号在竞赛前抽签决定,这个队号在裁决软件系统中使用。队号与参赛学校名称的对应关系在竞赛过程中是不对裁判公布的。竞赛技术委员会负责在竞赛开始后60分钟将队号与参赛学校的对应关系公布在显著的位置。

●竞赛命题和裁判组

竞赛技术委员会负责竞赛命题和解答,为了保证赛题的保密性要求,由技术委员会负责人最终合成赛题,包括修改提交的赛题或补充提交的赛题。

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裁判组。裁判组的成员以及和裁判组成员关系密切的人不得担任参赛队伍的教练。

●竞赛环境和竞赛语言

竞赛语言:C/C++、Java。

每支队伍使用一台计算机,所有队伍使用计算机的规格配置完全相同。竞

赛中使用的语言软件版本必须是在地区预赛前已经发行的版本。竞赛承办者在竞赛中应该向参赛队伍提供足够的磁盘空间。其他有关细节,如存储器和硬盘配置、软件版本、打印机信息在队伍报到时公布。

竞赛裁判软件采用PC^2。

违反赛区规则和程序

在发生违反赛区规则或处理不当的行为以后三天之内,参赛队员可以向竞赛组委会进行申诉。申诉报告必须以正式的书面形式书写,并且,必须要有申诉队员及其教练的签名。

竞赛组委会受到申诉后,由技术委员会进行复核和技术解释,最终提交竞赛组委会技术报告,由竞赛组委会负责进行处罚,包括取消本次奖项、取消3年内参赛资格等。

二.技术委员会组成

主任:

徐本柱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副主任:

孙广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

周健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委员:

陈少军安徽师范大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王广正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潘正高宿州学院

胡春玲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赵靖安徽科技学院信息与网络工程学院

付贤政安徽国防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张成叔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秘书长:

曹力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本章程由技术委员会制定、颁布、执行、解释。

安徽省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数量具体情况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安徽省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数量具体情况3年数据解读报告 2019版

报告导读 安徽省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数量具体情况数据解读报告从初中学校数量,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总数量,初中学校城区在校学生数量,初中学校镇区在校学生数量,初中学校乡村在校学生数量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安徽省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数量具体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安徽省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数量具体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安徽省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数量具体情况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 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安徽省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数量具体情况数据解读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安徽省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数量具体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安徽省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数量具体情况现状 (1) 第二节安徽省初中学校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安徽省初中学校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初中学校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安徽省初中学校数量占全国初中学校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安徽省初中学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安徽省初中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初中学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初中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安徽省初中学校数量同全国初中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安徽省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总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安徽省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总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总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安徽省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总数量占全国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总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安徽省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安徽省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出题学校: 第 1 题 (15 分) (1) ω0 = (2) ?∠OAO ′ = 4 。 3Eb 第 2 题(25 分) 3π3σp d 2 σp d 2 (1) [F ] = ≈ 0.4651 。 200n n (2) 不会波动,证明见详细解答。 (3) 可以,许用荷载 多可提高 76.7%。 第 3 题(25 分) (1) α 1 =0, α 2 = arccos 100 = 45o 。 200 (2) x 2 = 200y 。 (3) 长度 2L 小于 200 mm 的杆水平放置的平衡是稳定的。长度大于 200 mm 的杆水平放置的平衡是不稳定的,处于角度 α= arccos 100 上的平衡是稳定的。 L 第 4 题(30 分) 195E πd 3ε max (1) F = 。 5248L (2) 可以,原因见详细解答。 (3) 除了温度补偿片,至少还应该贴 3 个应变片。 J 截面的上顶点处沿轴向贴一个应变片 ε(1) , 另外两个应变片 ε (2) 和 ε (3) 应该贴在 J 截面水平直径的两端处,并沿着与轴线成 45°夹角的方向 L g 75 。 2 3 10 GL

1 E πd 3(ε +ε ) 3E πd 2 (ε ?ε ) 上粘贴。M J = E πd 3ε (1) ,T J = (2) (3) ,F S J = (2) (3) 。 32 32(1+ν) 32(1+ν) 第 5 题(25 分) (1) e =。 (2) v C =???? 65 + 5482π???? gL 。 详细参考解答及评分标准 评分总体原则 各题均不限制方法。若方法与本文不同,只要结果和主要步骤正确,即给全分;若方法不同而结果不正确,各地自行统一酌情给分。本文中多处用图形解释,若试卷中未出现相应图形但已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则同样给分。计算结果用分数或小数表达均可。 本文中用浅黄色标识的公式和文字是给分的关键点,其后圆圈内的数字仅为本处的所得分值。 第 1 题(15 分) 图 1-1 为某个装在主机上的旋转部件的简图。四个重量为G ,厚度为b ,宽度为3b ,长度为 L ,弹性模量为 E 的均质金属片按如图的方式安装在轴 OO ′ 上。在 A 处相互铰结的上下两个金属片构成一组,两组金属片关于轴 OO ′ 对称布置。两组金属片上方均与轴套 O 铰结,且该轴套处有止推装置,以防止其在轴向上产生位移。两组金属片下方均与O ′ 处的轴套铰结,该轴套与轴 OO ′ 光滑套合。当主机上的电动机带动两组金属片旋转时,O ′ 处的轴套会向上升起。但轴套上升时,会使沿轴安装的弹簧压缩。弹簧的自然长 度为2L ,其刚度 k = 23G 。O 和O ′ L 处的轴套、弹簧,以及各处铰的重量均可以忽略。 (1) 暂不考虑金属片的变形,如果在匀速转动时O ′ 处轴套向上升起的高度 H = L 是额定的工作状态,那么相应的转速ω0 是多少? (2) 当转速恒定于ω0 时,只考虑金属片弯曲变形的影响,试计算图示角度 ∠OAO ′ 相对于把金属片视为刚 体的情况而言的变化量。 图 1-1 ω O A L b H O ′

安徽省全日制高等学校应征入伍大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安徽省全日制高等学校应征入伍大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安徽省教育厅 第一条为认真做好全日制高等学校应征入伍大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维护其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保证征集在校大学生入伍工作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从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中征集新兵工作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纳入我省征兵工作征集范围的省属和国家驻皖全日制高等学校应征入伍大学生学籍,均按本办法进行管理。 第三条被批准入伍的在校大学生,入伍时已经修完规定课程或已修满规定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学校可准予毕业,发给其毕业证书,并予电子注册。对未达到修业年限或尚不具备毕业条件的,可保留学籍至退出现役后一年内,也可根据学生本人实际,按现行学籍管理规定,作肄业、结业等处理。 第四条在校大学生入伍前,学校应尽可能安排他们参加本学期所学课程的考试,也可以根据其平时的学习情况,对本学期所学课程免试,直接确定成绩和学分。在校大学生入伍后,学校可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函授教育,也可指导有条件的入伍大学生自学原专业课程。入伍后的大学生,经部队团级单位批准,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确定学习进度。 第五条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后一周内,学校须将本年度应征入伍学生基本情况报省教育厅备案。 第六条应征入伍大学生服役期满退出现役的复学工作,按以下方式和程序办理: (一)一般应回原学校原专业复学。 (二)原就读学校撤销的,以及原就读学校无同层次同等学历相关专业的,经本人申请,由省教育厅安排转入同层次同等学历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复学。 (三)原就读学校业经教育部或省政府批准进行调整、合并的,经本人申请,在调整、合并后的高等学校复学。 (四)原所学专业撤销的,经本人申请,由学校安排转入本校其他专业复学。 (五)在部队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原是本科生的可任选本校其它本科专业学习;原是专科生的可以免试升入本校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本科学习;属独立设置专科(高职)学校的专科生,由学校报省教育厅负责安排到省属一般本科学校学习。 (六)退役复学的学生,学习年限按服役前后实际学习时间连续计算。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习时间,最长不超过两个学年。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试题及解答

1 x ? ? ? ? a ?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试题标准答案 一、(本题15分): 设A 为正常数,直线?与双曲线x 2 ? y 2 = 2 (x > 0) 所围的有 限部分的面积为A . 证明: (i) 所有上述?与双曲线x 2 ? y 2 = 2 (x > 0) 的截线段的中点的轨迹为双曲线. (ii)?总是(i)中轨迹曲线的切线. 证明:将双曲线图形进行45度旋转,可以假定双曲线方程为y = 1 , x > 0. 设 直线?交双曲线于(a, 1/a )和(ta, 1/ta ), t > 1, 与双曲线所围的面积为A . 则有 1 1 ∫ ta 1 1 1 1 1 A = 2 (1 + t )(t ? 1) ? dx = + )(t 1) log t = t ) log t. x 2 t 2 t 令f (t ) = 1 (t ? 1 ) ? log t . 由于 2 t 1 1 2 f (1) = 0, f (+∞) = +∞, f ′ (t ) = 2 (1 ? t ) > 0, (t > 1), 所以对常数A 存在唯一常数t 使得A = f (t ) (5分). ?与双曲线的截线段中点 坐标 为 1 1 1 1 x = 2 (1 + t )a, y = 2 (1 + t ) a . 于是,中点的轨迹曲线为 1 1 xy = 4 (1 + t )(1 + t ). (10分) 故中点轨迹为双曲线, 也就是函数y = 1 (1 + t )(1 + 1 ) 1 给出的曲线. 该 曲线在上述中点处的切线斜率 4 t x 1 1 1 1 k = ? 4 (1 + t )(1 + t ) x 2 = ? ta 2 , 它恰等于过两交点(a, 1/a )和(ta, 1/ta )直线?的斜率: 1 1 1 故?为轨迹曲线的切线. (15分) ta ? a ta ? a = . 二、(本题15分): 设函数f (x )满足条件: 1) ?∞ < a ≤ f (x ) ≤ b < +∞, a ≤ x ≤ b ; 2) 对于任意不同的x, y ∈ [a, b ]有|f (x ) ? f (y )| < L |x ? y |, 其中L 是大

2011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范围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考试范围(参考) 理论力学 一、基本部分 (一) 静力学 (1) 掌握力、力矩和力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 (2) 掌握力偶、力偶矩和力偶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偶矩及其投影。 (3) 掌握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掌握汇交力系、平行力系与一般力系的简化方法、熟悉简化结果。能熟练地计算各类力系的主矢和主矩。掌握重心的概念及其位置计算的方法。 (4) 掌握约束的概念及各种常见理想约束力的性质。能熟练地画出单个刚体及刚体系受力图。 (5) 掌握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能熟练地求解单个刚体和简单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6) 掌握滑动摩擦力和摩擦角的概念。会求解考虑滑动摩擦时单个刚体和简单平面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二)运动学 (1) 掌握描述点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会求点的运动轨迹,并能熟练地求解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2) 掌握刚体平移和定轴转动的概念及其运动特征、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法。能熟练求解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3) 掌握点的复合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并能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 (4) 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概念及其描述,掌握平面运动刚体速度瞬心的概念。能熟练求解平面运动刚体的角速度与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三)动力学 (1) 掌握建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的方法。了解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2) 掌握刚体转动惯量的计算。了解刚体惯性积和惯性主轴的概念。 (3) 能熟练计算质点系与刚体的动量、动量矩和动能;并能熟练计算力的冲量(矩),力的功和势能。 (4) 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包括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对固定点和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理,并会综合应用。 (5) 掌握建立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方程的方法。了解其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6) 掌握达朗贝尔惯性力的概念,掌握平面运动刚体达朗贝尔惯性力系的简化。掌握质点系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 ,并会综合应用。了解定轴转动刚体静平衡与动平衡的概念。 二、专题部分 (一) 虚位移原理 掌握虚位移、虚功的概念;掌握质点系的自由度、广义坐标的概念;会应用质点系虚位移原理。 (二) 碰撞问题 (1) 掌握碰撞问题的特征及其简化条件。掌握恢复因数概念 (2) 会求解两物体对心碰撞以及定轴转动刚体和平面运动刚体的碰撞问题。 材料力学 一、基础部分 材料力学的任务、同相关学科的关系,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截面法和内力、应力、变形、应变。 轴力与轴力图,直杆横截面及斜截面的应力,圣维南原理,应力集中的概念。 材料拉伸及压缩时的力学性能,胡克定律,弹性模量,泊松比,应力-应变曲线。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考试范围参考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范围(参考) 理论力学 一、静力学部分 1. 掌握力、力矩和力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 2. 掌握力偶、力偶矩和力偶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偶矩及其投影。 3. 掌握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掌握汇交力系、平行力系与一般力系的简化方法、熟悉简化结果。能熟练地计算各类力系的主矢和主矩。掌握重心的概念及其位置计算的方法。 4. 掌握约束的概念及各种常见理想约束力的性质。能熟练地画出单个刚体及刚体系受力图。 5. 掌握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能熟练地求解单个刚体和简单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6. 掌握滑动摩擦力和摩擦角的概念。会求解考虑滑动摩擦时单个刚体和简单平面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二、运动学部分 1. 掌握描述点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会求点的运动轨迹,并能熟练地求解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2. 掌握刚体平移和绕定轴转动的概念及其运动特征、绕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法。能熟练求解绕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3. 掌握点的复合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并能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 4. 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概念及其描述,掌握平面运动刚体速度瞬心的概念。能熟练求解平面运动刚体的角速度与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三、动力学部分 1. 掌握建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的方法。了解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2. 掌握刚体转动惯量的计算。了解刚体惯性积和惯性主轴的概念。 3. 能熟练计算质点系与刚体的动量、动量矩和动能;并能熟练计算力的冲量(矩),力的功和势能。 4. 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包括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对固定点和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律,并会综合应用。 5. 掌握建立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方程的方法。了解其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6. 掌握达朗贝尔惯性力的概念,掌握平面运动刚体达朗贝尔惯性力系的简化。掌握质

安徽省在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报告

安徽省在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报告 张兴权钱进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幸福是人们毕生的一种追求,本调查从主观幸福感的角度去调查和研究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现状,试图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方法:利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安徽省5所]高校近1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 不同学校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差异较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因素根据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自我评价、躯体健康、兴趣发挥、精神状态、外部环境和人际关系。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在校大学生调查报告 一引言 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校大学生正处在学习专业知识与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一群体的学习、生活现状将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各个方面。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方面。许多学者和媒体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报道。 马斯洛根据他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低层次需要满足后,该层次的幸福感就会提高,进而便会追求高层次的幸福。主观幸福感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的评价。有关幸福感的研究是将主观的幸福感受进行量化,用具体的指标去测量。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最早从国外开始,我国关于幸福感的研究

可追溯到20 世纪80 年代,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在2004年做的“中国工作幸福指数调查”与2006年公布的“2005年中国城市及生活幸福度调查报告”,都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凡响和激励讨论。从幸福感的角度去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已经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中。 笔者检索了近十年公开发表的有关主观幸福感的文章,发现这些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国外的测量工具,得出的结论存在很大差异。另外,对老年人、教师等群体的实证研究较多,对特定群体——在校大学生的研究较少。 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本调查从主观幸福感的角度去调查和研究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现状,试图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寻找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探讨有价值的对策,为高校的教育改革提供有可能的帮助。 二调查方法 2.1 样本的选取 调查对象为安徽省5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5所高校分别为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铜陵学院。调查时间为2006年11月。之所以选择这五所高校,是因为首先在学科上,这五所高校[size=6]涵盖了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大学、偏工科类大学、农学类大学、偏文科类大学;其次这五所高校位于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四座不同的城市。这四所城市在环境与经济生活水平上有一定的差异,在安徽省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选取调查的学生为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大学生。由于调查的目标是在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因此没有将在校研究生与专科生列入调查对象。由于中外[/size]合作专业的课程与其他的专业有很大的不同,二级学院的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一般较好,

安徽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安徽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引言 本报告针对安徽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安徽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安徽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安徽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数据分析报告对关键因素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在校学生数量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安徽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 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安徽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数据分析报告能够帮助机构和个人更加 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安徽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安徽省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安徽省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安徽省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占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安徽省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安徽省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安徽省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同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安徽省在校学生数量指标分析(均指普通高中) (7) 一、安徽省在校学生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在校学生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安徽省在校学生数量占全国在校学生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安徽省在校学生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安徽省在校学生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在校学生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力学竞赛模拟题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一、连日大雨,河水猛涨,一渡船被河水冲到河中央,摆渡人眼疾手快,立刻从岸上拉住船上的缆绳以便拖住渡船,可惜水流太急,渡船仍然向下游冲去。这时,摆渡人看到一木桩,并立刻将缆绳在木桩上绕了几圈,就拉住了冲向下游的渡船。 (1) 本问题与力学中的什么内容有关系 (2) 利用木桩拉住渡船,则摆渡人少使多少力? (3) 如果水对渡船的推力为20kN ,而摆渡人的最大拉力为500N ,木桩与缆绳之间的摩擦系数 3.0=f ,则为了能使渡船停止运动至少将缆绳在木桩上绕几圈?若缆绳横截面面积为3002mm , 木桩直径为20cm ,木桩至渡船的缆绳长10m ,弹性模量E=100GPa ,忽略木桩至手拉端绳的变形,试计算缆绳的总伸长量。 题1图 一、解:(1)、关键词:摩擦,轴向拉伸 (2)、设手拉端的拉力为人F ,船的拉力为船F ,缆绳和木桩接触的各处有径向压力和切向摩擦力作用,如图(1-a )所示。任取一微段(图(1-b )),由微段的平衡条件

(1-a ) (1-b ) 0=∑r F 02 s i n 2s i n )(=-+-θ θd F d dF F dF r (1) 0=∑θF ()02 c o s 2c o s =--+r f d F d F d dF F θ θ (2) 对于微小角度θd ,可令 2 2sin θθd d ≈,12cos ≈θd ,并略去高阶微量2θd dF ?,即得 fF d dF =θ (3) 分离变量,积分得 θ f Ae F = (4) 其中积分常数由缆绳两端的边界条件确定,有 0=θ, 船F F =; 船F A = 所以,绕在木桩上缆绳任一截面的拉力为 θf e F F 船= (5) 所以 θf e F F =船 人,其中θ为缆绳绕过木桩的角度。 (3)、将N F 500=人,kN F 20=船,f = 0.3代入式(5),得θ3.031020500e ?= 解得 3.12≈θ rad 所以至少将缆绳绕两圈。 当πθ4=,考虑微段(图(1-b ))的伸长 ()θθθ d e EA R F EA Rd F d f 船绕== ? (6) 则环绕部分的缆绳伸长量 )1(440 -==?=?? ?ππθθf f e EAf R F d e EA R F d 船船绕绕 (7) 代入已知数据计算的,mm 43.9=?绕 木桩至船段的缆绳伸长量 mm EA l F 7.610 3001010010 200006 92=????= =?-船 (8) 总变形量 mm 13.162=?+?=?绕

安徽省普通本专科学生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安徽省普通本专科学生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安徽省普通本专科学生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从本专科招生总数量,本科招生数量,专科招生数量,本专科在校学生总数量,本科在校学生数量,专科在校学生数量,本专科毕业生总数量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安徽省普通本专科学生综合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安徽省普通本专科学生综合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安徽省普通本专科学生综合情况分析报告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安徽省普通本专科学生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 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请注明出处。 安徽省普通本专科学生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安徽省普通本专科学生综合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机构和个人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安徽省普通本专科学生综合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安徽省本专科招生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安徽省本专科招生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本专科招生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安徽省本专科招生总数量占全国本专科招生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安徽省本专科招生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安徽省本专科招生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本专科招生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本专科招生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安徽省本专科招生总数量同全国本专科招生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安徽省本科招生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安徽省本科招生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本科招生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安徽省本科招生数量占全国本科招生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安徽省本科招生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安徽省本科招生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本科招生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专科)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专科)试卷及标准答案 (非数学类,2010)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填空(每小题5分,共20分). (1)计算) cos 1(cos 1lim 0 x x x x -- + →= . (2)设()f x 在2x =连续,且2 ()3lim 2 x f x x →--存在,则(2)f = . (3)若tx x x t t f 2) 11(lim )(+ =∞ →,则=')(t f . (4)已知()f x 的一个原函数为2ln x ,则()xf x dx '?= . (1) 2 1. (2) 3 . (3)t e t 2)12(+ . (4)C x x +-2 ln ln 2. 二、(5分)计算dxdy x y D ??-2 ,其中 1010≤≤≤≤y x D ,:. 解:dxdy x y D ??-2 = dxdy y x x y D )(2 1:2 -??<+ ??≥-2 2:2 )(x y D dxdy x y -------- 2分 =dy y x dx x )(2 210 -??+dy x y dx x )(1 210 2 ??- -------------4分 = 30 11 -------------5分. 姓名: 身份证号 所在院校: 年级 专业 线 封 密 注意:1.所有答题都须写在此试卷纸密封线右边,写在其它纸上一律无效. 2.密封线左边请勿答题,密封线外不得有姓名及相关标记.

三、(10分)设)](sin[2x f y =,其中f 具有二阶 导数,求 2 2 dx y d . 解:)],(cos[)(22 2x f x f x dx dy '=---------------3分 )](sin[)]([4)](cos[)(4)](cos[)(22 2222222222 x f x f x x f x f x x f x f dx y d '-''+'=-----7分 =)]}(sin[)]([)](cos[)({4)](cos[)(222222222x f x f x f x f x x f x f '-''+'---------10分. 四、(15分)已知3 123ln 0 = -? ?dx e e a x x ,求a 的值. 解:) 23(232 1 23ln 0 ln 0 x a x a x x e d e dx e e --- =-? ?? ---------3分 令t e x =-23,所以 dt t dx e e a a x x ? ? -- =-? 231 ln 0 2 123---------6分 =a t 231 2 33 221-?-------------7分 =]1)23([3 13 --?- a ,-----------9分 由3 123ln 0 = -? ? dx e e a x x ,故]1)23([3 13 --?- a = 3 1,-----------12分 即3)23(a -=0-----------13分 亦即023=-a -------------14分 所以2 3= a -------------15分.

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数量、在校学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数量、在校学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剖析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数量、在校学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重要指标即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普通本科招生数量,普通专科招生数量,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总数量,普通本科在校学生数量,普通专科在校学生数量,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总数量等,把握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数量、在校学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数量、在校学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需注明出处。 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数量、在校学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专题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数量、在校学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 第一节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数量、在校学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现状 (1) 第二节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占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同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 析 (6) 第三节安徽省普通本科招生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安徽省普通本科招生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普通本科招生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安徽省普通本科招生数量占全国普通本科招生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安徽省普通本科招生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安徽省普通本科招生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安徽省初中在校学生总数量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安徽省初中在校学生总数量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序言 安徽省初中在校学生总数量数据专题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安徽省初中在校学生总数量进行剖析和阐述。 安徽省初中在校学生总数量数据专题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初中学校数量,初中在校学生总数量等,对安徽省初中在校学生总数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安徽省初中在校学生总数量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 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安徽省初中在校学生总数量数据专题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安徽省初中在校学生总数量的重要参考渠道。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安徽省初中在校学生总数量现状 (1) 第二节安徽省初中学校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安徽省初中学校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初中学校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安徽省初中学校数量占全国初中学校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安徽省初中学校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安徽省初中学校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初中学校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初中学校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安徽省初中学校数量同全国初中学校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安徽省初中在校学生总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安徽省初中在校学生总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初中在校学生总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安徽省初中在校学生总数量占全国初中在校学生总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安徽省初中在校学生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安徽省初中在校学生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初中在校学生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试题(非数学类)

首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试卷 (非数学类)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 计算下列各题(共20分,每小题各5分,要求写出重要步骤). (1) 求极限1 21lim (1)sin n n k k k n n π-→∞=+∑. (2) 计算 2∑其中∑ 为下半球面z =0a >. (3) 现要设计一个容积为V 的一个圆柱体的容器. 已知上下两底的材料费为单位面积a 元,而侧面的材料费为单位面积b 元.试给出最节省的设计方案:即高与上下底的直径之比为何值时所需费用最少? (4) 已知()f x 在11,42?? ???内满足 331()sin cos f x x x '=+,求()f x .

二、(10分)求下列极限 (1) 1lim 1n n n e n →∞????+- ? ? ?????; (2) 111lim 3n n n n n a b c →∞??++ ? ? ???, 其中0,0,0a b c >>>. 三、(10分)设()f x 在1x =点附近有定义,且在1x =点可导, (1)0,(1)2f f '==. 求 220(sin cos )lim tan x f x x x x x →++. 四、(10分) 设()f x 在[0,)+∞上连续,无穷积分0()f x dx ∞?收敛. 求 0 1lim ()y y xf x dx y →+∞?.

五、五、(12分)设函数()f x 在[0,1]上连续,在(0,1)内可微,且 1(0)(1)0,12f f f ??=== ???. 证明:(1) 存在 1,12ξ??∈ ???使得()f ξξ=;(2) 存在(0,)ηξ∈使得()()1f f ηηη'=-+. 六、(14分)设1n >为整数, 20()1...1!2!!n x t t t t F x e dt n -??=++++ ????. 证明: 方程 ()2n F x =在,2n n ?? ???内至少有一个根.

第一届四川省大学生力学竞赛理论力学试题

第一届四川省大学生力学竞赛理论力学试题学校名称姓名 1.(6分)二根弯杆AB、BC质量不计,在A、B、 C处用光滑铰链连接,其上分别作用大小为M、 转向相反的力偶,几何尺寸如图所示,则A处的 约束力大小为,作用线与水平 面的夹角为。 2.(8分)各杆自重不计,尺寸及几何关系如图 所示。杆AC的A端和B处分别靠在粗糙的墙 上和杆BD的端部,D为光滑固定铰支座,C 处作用一铅垂力F 。若要系统平衡,则A处和 B处的摩擦系数最小值应分别为 和。 3.(12分)如图所示,三根等长且质量不计的杆 相互用光滑铰链连接成一构架,铰接点C、D、E 分别为杆DH、BE、AC的中点,杆BE水平,A、 B处分别是固定铰支座和可动铰支座约束。如在 杆DH上端点H处作用一铅垂力F,则铰C、D、 E处的约束力的大小分别为 、、 。

4.(6分)一空间力的大小为F ,作用线 过边长为l 的正方体的顶点C 和D ,方向 如图示,则该力对过正方体顶点O 和G 的轴ζ 的矩为 。 5.(6分)已知平面运动刚体上两点A 和 B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和B a ,方向如 图所示,则刚体上位于AB 连线中点C 的加 速度大小为 。 6.(12分)已知机构中长为r 的曲柄OA 在 图示瞬时以匀角速度ω 绕轴 O 转动;连杆 AB 长为2 r ,套筒C 可在连杆AB 上滑动, 从而带动杆CD 上下运动,如在图示瞬时, AC = CB ,OA 铅垂且垂直于OB ,则该瞬时 杆CD 的速度大小为 ,加 速度大小为 。 7.(12分)半径为r 的轮O 在水平地面上 作纯滚动。一杆AB 斜靠在它上面,杆与轮之间 无相对滑动,杆端A 不脱离地面。已知杆端A 的速度v 0 为常数,则当杆与地面夹角θ = 60o 时, 杆AB 的角速度大小为 ;轮O 的角速度大小为 ;杆AB 的角加 速度大小为 ;轮O 的角加速度 大小为 。

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3年数据解读报 告2019版

序言 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数据解读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进行剖析和阐述。 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数据解读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普通本科招生数量,普通专科招生数量,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总数量,普通本科在校学生数量,普通专科在校学生数量等,对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数据解读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的重要参考渠道。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现状 (1) 第二节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占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安徽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同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 析 (6) 第三节安徽省普通本科招生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安徽省普通本科招生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普通本科招生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安徽省普通本科招生数量占全国普通本科招生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安徽省普通本科招生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安徽省普通本科招生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关于组织学生参加第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

关于组织学生参加“第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的通知 各学院、有关部门: 由省科协、省教育厅、团省委主办的“第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于今年5-7月举办。为进一步增强我校学生开展科技普及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展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浓厚学校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经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学生参加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科学技术普及与社会责任 二、参赛对象 在校全日制大学生、研究生 三、参赛内容 凡能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创意、作品等均可参赛。 四、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大赛领导组,负责我校学生参赛的组织领导;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大赛各项具体工作。 大赛领导组成员: 组长:蒋德勤 副组长:何永勇焦立新施培智 成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景良王振其杜士凤杨仕勇何世潮 何俊如张盛周向群胡明程斌 路云蔡为青

领导组办公室组成人员: 主任:何华奇 副主任:付光玺黄立义 成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韦乃学叶华刘传燕李月月沈树周 张炎胡文靖耿广汉徐兰香陶漫 曹浩彭丽萍谢宜勤 丁飞(校KAB创业俱乐部主席) 各学院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负责组织本学院学生参赛。 五、表彰奖励 为了鼓励和支持师生积极参加本次大赛,学校对积极组织科普大赛的学院和指导教师或团队进行奖励,具体办法如下。 1、优秀组织奖 学校将对在大赛宣传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提交作品数量排名前三位的学院,颁发大赛优秀组织奖奖牌和奖金各1000元、800元、500元。 2、优胜奖 学校将对参赛作品获得优秀奖以上奖项及数量综合排名前三位的学院,颁发优胜奖奖牌和奖金1000元、800元、500元。 3、优秀指导教师奖 (1)获得大赛特等奖作品的指导教师个人或团队,奖金5000元,颁发获奖证书; (2)获得大赛一等奖作品的指导教师个人或团队,奖金2000元,颁发获奖证书;

(试题)2014年第十届湖南省大学生力学竞赛

湖南省第十届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 (竞赛时间:180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相应横线上,答案正确给全分,答案不正确给零分。只算16题的总分。 理论力学部分 一、(4分,长沙理工大学供题)一个匀质对称的酒杯支架放在水平面上,其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支架上有六个挂杯点(杯的重心位置)A 、B 、C 、D 、E 、F 等分半径为R 的圆。已知每个酒杯重量为P ,支架的总重量为6P 。要求在任何挂或取杯情况时支架不倾倒,则设计支架底座圆盘的半径r 应满足 r ≥___________(4分)。 题一图 题二图 密 封 线

二、(8分,湖南大学供题)如图所示,均质轮O 置于水平面上,杆HC 垂直轮轴O 搁置于轮和平面上,杆与水平面倾角为60°, 轮与杆及水平面之间的接触点A 、B 和 C 处均有摩擦,使得杆与轮保持静止。现将不计大小的物块D 轻置于杆HC 上的A 点,并由静止沿杆无摩擦加速下滑。设轮、杆与物块D 质量均为m ,杆的重心位于AC 中点E ,AC 长为l ,试分析下述问题: (1)轮与杆保持静止的条件之一是其两者之间的静摩擦因数最小应为 (3分); (2)设A 与C 处的摩擦足够大,则维持B 处不滑动的最小静摩擦因数值等于 (5分)。 三、(5分,湖南农业大学供题)一半径为r 的半圆柱放在另一半径为R 固定于水平面的半圆柱上,如图所示。静止时上面一个半圆柱的重心C 与接触点A 的距离为d ,并假定任意接触处不会发生相对滑动。试求该系统在图示位置稳定平衡时d 的最大值为 (5分)。 题三图 题四图 四、(10分,国防科技大学供题)图示平面机构中 杆OA 以等角速度 0作定轴转动,半径为r 的滚轮在杆OA 上作纯滚动,O 1B 杆绕O 1轴转动并与轮心B 铰接,在图示瞬时O 、B 在同一水平线上,且 O 1B 长为2r ,处于在铅垂位置,则此瞬时 (1)滚轮的角速度大小为 (3分); (2)滚轮的角加速度大小为 (7分)。 五、(10分,吉首大学)在图示系统中,已知匀质圆轮A 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物块B 质量为 2 m ,斜面与水平面倾角为 30,定滑轮质量忽略不计,并假设斜绳段平行斜面。试求解如下问题: (1)若斜面粗糙,圆轮纯滚时轮心加速度大小为 (4分); (2)若斜面光滑,圆轮轮心加速度大小为 (6分)。 r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