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常用施药方法有哪些
农药常用施药方法

常用施药方法1、喷雾法:是防治大田农作物病虫草害最常用的一种施药方法。
利用喷雾药械将液状使用的农药制剂,加水稀释后,喷洒到作物表面,形成药膜,达到防治病虫的目的。
喷雾需要喷雾器、水源和良好的水质。
2、喷粉法:是用喷粉器产生风力将农药粉剂喷撒到农作物表面。
适于缺水地区,工效较高,但粉剂粘着力差,飘逸性强,防治效果一般不如喷雾法,易污染环境。
3、泼浇法:是把定量的乳油。
可湿性粉剂或水剂等,加水稀释,搅拌均匀,向植物泼浇或用水唧筒进行喷雨。
主要用于稻田害虫的防治,用水量比喷雾多出2-3倍不适用于多数病害的防治。
4、撒施法:适用于施用颗粒剂和毒土。
制作毒土时,药剂为粉剂时,可直接与细土按一定份数混合均匀;液剂时,先将药剂加少量水稀释后,用喷雾器喷到细土上拌匀撒毒土防治植株上的害虫应在雾水末干时进行,防治地下害虫应在雾水干后进行。
对剧毒农药,不能做成毒土撒施。
5、土壤处理法:结合耕翻,将农药利用喷雾、喷粉或撒施的方法施于地面,再翻入土层,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线虫、土传性病害和土壤中的虫、蛹,也用于内吸剂施药,由根部吸收,传导到作物的地上分,防治地面上的害虫和病菌。
6、拌种法:将一定量的农药按比例与种子混合拌匀后播种,可预治附带在种子上的病菌和地下害虫及苗期病害。
7、种苗浸渍法:利用一定浓度的药液浸渍种苗木的方法,一般应用的农药为水溶剂和乳油,用于防治附带在种子苗木上的病菌。
浸渍种苗要严格掌握药液浓度、温度、浸渍时间,以免产生药害。
8、毒饵、毒谷法:将具有胃毒作用的农药与害虫害鼠喜食的饵料、谷物拌匀,施于地面,用于防治地面危害的害虫害鼠,配制毒谷应先将谷物炒香或煮半熟,晾成半干后再拌药。
9、熏蒸法:是利用具有挥发性的农药产生的毒气防治病虫害,主要用于土壤、温室、大棚、仓库等场所的病虫害防治。
10、熏烟法:主要应用烟剂农药,将农药点燃后产生浓烟弥散于空气中,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主要用于防治温室、大棚、仓库等密闭场所的病虫害。
农药常用施药方法

常用施药方法1、喷雾法:是防治大田农作物病虫草害最常用的一种施药方法。
利用喷雾药械将液状使用的农药制剂,加水稀释后,喷洒到作物表面,形成药膜,达到防治病虫的目的。
喷雾需要喷雾器、水源和良好的水质。
2、喷粉法:是用喷粉器产生风力将农药粉剂喷撒到农作物表面。
适于缺水地区,工效较高,但粉剂粘着力差,飘逸性强,防治效果一般不如喷雾法,易污染环境。
3、泼浇法:是把定量的乳油。
可湿性粉剂或水剂等,加水稀释,搅拌均匀,向植物泼浇或用水唧筒进行喷雨。
主要用于稻田害虫的防治,用水量比喷雾多出2-3倍不适用于多数病害的防治。
4、撒施法:适用于施用颗粒剂和毒土。
制作毒土时,药剂为粉剂时,可直接与细土按一定份数混合均匀;液剂时,先将药剂加少量水稀释后,用喷雾器喷到细土上拌匀撒毒土防治植株上的害虫应在雾水末干时进行,防治地下害虫应在雾水干后进行。
对剧毒农药,不能做成毒土撒施。
5、土壤处理法:结合耕翻,将农药利用喷雾、喷粉或撒施的方法施于地面,再翻入土层,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线虫、土传性病害和土壤中的虫、蛹,也用于内吸剂施药,由根部吸收,传导到作物的地上分,防治地面上的害虫和病菌。
6、拌种法:将一定量的农药按比例与种子混合拌匀后播种,可预治附带在种子上的病菌和地下害虫及苗期病害。
7、种苗浸渍法:利用一定浓度的药液浸渍种苗木的方法,一般应用的农药为水溶剂和乳油,用于防治附带在种子苗木上的病菌。
浸渍种苗要严格掌握药液浓度、温度、浸渍时间,以免产生药害。
8、毒饵、毒谷法:将具有胃毒作用的农药与害虫害鼠喜食的饵料、谷物拌匀,施于地面,用于防治地面危害的害虫害鼠,配制毒谷应先将谷物炒香或煮半熟,晾成半干后再拌药。
9、熏蒸法:是利用具有挥发性的农药产生的毒气防治病虫害,主要用于土壤、温室、大棚、仓库等场所的病虫害防治。
10、熏烟法:主要应用烟剂农药,将农药点燃后产生浓烟弥散于空气中,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主要用于防治温室、大棚、仓库等密闭场所的病虫害。
农药的16种常规施用方法

农药的16种常规施用方法根据目前农药加工不同的剂型种类,施药方法也不尽相同,中国农药第一网总结以下常用的16种方法:(1)喷粉法。
喷粉是利用机械所产生的风力将低浓度或用于细土稀释好的农药粉剂吹送到作物和防治对象表面上,它是农药使用中比较简单的方法。
但要求喷撒均匀、周到,使农作物和病虫草的体表上覆盖一层极薄的粉药。
用手指轻摸叶片能看到有点药粉沾在手指上为宜。
喷粉法的优点:①操作方便,工具比较简单;②工作效率高;③不需用水,可不受水源的限制,就可做到及时防治;④对作物一般不易产生药害。
但也有一定的缺点:①药粉易被风吹失和易被雨水冲刷,因此,药粉附着在作物表体的量减少,缩短药剂的残效期,降低了防治效果。
②单位耗药量要多些,在经济上不如喷雾来得节省。
③污染环境和施药人员的本身。
(2)毒饵法。
毒饵主要是用于防治为害农作物的幼苗并在地面活动的地下害虫。
如小地老虎以及家鼠、家蝇等卫生害虫。
它是利用害虫、鼠类喜食的饵料和农药拌合而成,诱其取食,以达到毒杀目的。
例如,每亩可用90%晶体敌百虫1两,溶于少量水中,拌入切碎的鲜草40干克,在傍晚成堆撒在棉苗或玉米苗根附近,其防效很显著。
作毒饵的饵料,麦麸、米糠、玉米屑、豆饼、木屑、青草和树叶等都可以,不管用哪一种作饵料,都要磨细切碎,最好把这些饵料炒至能发出焦香昧,然后再拌和农药制成毒饵(鼠类和家蝇的饵料中最好还要加些香油或糖等),这样可以更好地诱杀害虫和鼠类、家蝇等。
此外毒谷主要也是用来防治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由于配制毒谷需要粮食等,现在已不大采用,其实毒谷也是毒饵的一种。
近来有些新农药,可直接作拌种或在土壤中撒施毒土,都能有效地防治一些地下害虫。
(3)种子处理法。
种子处理有拌种、侵债、浸种和闷种四种方法。
①拌种法。
多半是用粉剂和颗粒剂处理。
拌种是用一种定量的药剂和定量的种子,同时装在拌种器内,搅动拌和,使每粒种子都能均匀地沾着一层药粉,在播种后药剂就能逐渐发挥防御病菌或害虫为害的效力,这种处理方法,对防治由种手表面带菌或预防地下害虫苗期害虫的效果很好,且用药量少。
农药的使用方法

农药的使用方法
农药的使用方法因农药的类型、用途和质量等因素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药使用方法:
1. 喷雾:将农药液体用喷壶或喷嘴喷在植物表面,并在喷射范围内的植物上均匀分布。
2. 注射:将农药溶液从一个注射器中注入植物根部或茎部,以便在植物内发挥作用。
3. 播种或造林:在植物播种或造林时,使用农药来保护土壤和植物免受害虫、病菌和杂草的侵袭。
4. 灌溉:将农药液体注入灌溉系统中,通过水灌溉的方式给予植物。
5. 拌饭:将农药加入米饭或其他粮食中,然后让学生或农民喂食害虫。
请注意,使用农药时必须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以确保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在使用任何农药之前,请务必咨询专业人士,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不同剂型农药的使用方法

不同剂型农药的使用方法
农药的剂型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固体粉剂、颗粒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乳剂、水溶性片剂等。
不同剂型的农药使用方法也有所不同,下面是常见剂型农药的使用方法:
1. 固体粉剂:将固体粉剂按照配比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后,用喷雾器或喷洒器进行喷雾或喷洒。
2. 颗粒剂:将颗粒剂均匀撒在作物或土壤上,然后用喷雾器或水龙头冲洗或浇水,使颗粒剂和作物或土壤充分接触。
3. 悬浮剂:将悬浮剂按照配比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均匀后,用喷雾器或喷洒器进行喷雾或喷洒。
4. 可湿性粉剂:将可湿性粉剂按照配比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均匀后,用喷雾器或喷洒器进行喷雾或喷洒。
5. 乳剂:将乳剂按照配比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均匀后,用喷雾器或喷洒器进行喷雾或喷洒。
6. 水溶性片剂:将水溶性片剂直接投入水中,充分搅拌均匀后,用喷雾器或喷洒器进行喷雾或喷洒。
使用任何农药时,都应按照产品说明书或农药专业人员的建议正确使用,注意农药的安全操作,并遵循农药使用的规定和法律法规。
农药正确使用方法

一、农药正确使用方法1、对症下药。
在充分了解农药性能和使用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防治病虫害种类,选用适合的农药类型或剂型和合适的浓度不要人为地加大使用浓度。
2、适期用药。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严格掌握最佳用药时期,做到适时用药,对病害要求在发病初期进行防治,控制其发病中心,防治其蔓延发展,一但病害大量发生和蔓延就很难防治;对虫害则要求做到“治早、治小、治了”,虫害达到高龄期防治效果就差。
不同的农药具有不同的性能,防治适期也不一样。
生物农药作用较慢,使用时应比化学农药提前2—3天。
3、科学用药。
要注意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不能长期单一化,防止病原菌或虫害产生抗药性,利用保持药剂的防治效果和使用年限。
使用农药应推广低容量的喷雾法,并注意均匀喷施。
4、选择正确的喷药点或部位。
施药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病虫害发生的.特点确定植株不同部位为靶标,进行针对性施药。
达到及时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病原和压低虫口密度的目的,从而减少用药。
5、合理混配药剂。
采用混合用药方法,达到一次施药控制多种病虫危害的目的。
但农药混配要以保持原有效成分或增效作用,不增加对人畜有毒性并具有良好的物理融合性为前提。
一般各中性农药之间可以混用;中性农药与酸性农药可以混用;酸性农药之间可以混用;碱性农药不能随便与其他农药混用;微生物杀虫剂不能同杀菌剂及内吸性强的农药混用;混合农药应随配随用。
6、严格按照期限执行农药安全间隔。
菊酯类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为5—7天,有机磷农药为7—14天,杀菌剂中百菌清、代森锌、多菌灵为14天以上,其余为7—10天。
农药混配剂执行其中残留性最大的有效成分的安全间隔。
二、常用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1、生物制剂中的bt粉剂、青虫菌、杀螟杆菌等是一类使用普遍的细菌农药,它的杀虫作用与细菌的数量和活性有关。
它要求的适宜温度为20~30℃,湿度需要大些,且要求避免阳光直射。
最好在早晚有露水时或阴天施药。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类农药与杀菌剂混用,会大大降低其活性。
农药施用方法主要有几种?

农药施用方法主要有几种?一、喷雾法用喷雾器把液态的药液均匀地分散到靶标对象上,是目前最常用的施药方法,适于喷雾的剂型包括乳油、悬浮剂、微囊悬浮剂、水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以及专用于超低容量喷雾的油剂等。
二、喷粉法目前多用于大棚或果树地面施药,在缺水的地方可以避免拉水,在大棚内使用可以防治病虫害,而不会因喷雾提高空气湿度、加重某些病害。
喷粉的时间最好是在雨后初晴的早、晚有露水时,喷撒要均匀,野外喷粉注意看天气预报,避免在降雨前喷药,防止被雨水冲刷。
三、土壤处理法农药土壤处理有多种方法,根据防治对象不同可选用适宜的方法,如泼浇法,在防治草莓地下害虫时可使用此法,可顺行开沟,然后将40%辛硫磷乳油稀释成300倍液顺沟浇灌、覆土,对蛴螬、地老虎、蝼蛄都可防治。
四、注射法注射法就是通过树干或者根系将农药注入树体内,可用高压注射器、人工输液管、或者根部埋瓶。
此法使用后注意伤口保护,在钻孔处可涂杀菌剂,防止感染腐烂病。
五、涂抹法有些害虫需要通过树干爬行上树为害,可以通过在树干上设置障碍阻止害虫上树,也可通过使用内吸性药剂涂抹在树干上,通过树干吸收药液传导到树冠上部杀死取食汁液的害虫。
涂抹法药剂只是局部使用,不会造成喷洒的飘移污染,一般局部用药相对数量少,成本低,对天敌也相对安全。
六、毒饵法常用的如防治地下害虫,将糠麸、饼渣等先加热炒香,然后和敌百虫混合,傍晚撒在蝼蛄、地老虎活动的地方,混合的农药气味要小。
另外,可用性诱剂和农药结合,诱集杀死,也是利用毒饵的方法。
七、拌种法拌种法是将农药、微肥等按一定的比例和种子均匀混合,使种子表面粘上一层药膜用于防治种子表面带菌和播种后害虫、老鼠危害,种子拌药时要均匀,种子拌药后最好堆闷一定的时间,使种子充分吸收药液。
打农药的技巧和方法

打农药的技巧和方法
打农药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正确的技巧和方法能够提高药效,减少浪费。
以下是打农药的技巧和方法:
1. 选择合适的天气:药剂喷洒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晴天或少雨的时候进行喷杀比较好。
2. 选择合适的时间:通常在植物生长期的开始和中后期进行药剂喷洒,这样能够保证药剂的有效性。
3. 使用专业工具:使用专业的喷雾器和药剂罐能够保证药剂喷洒的均匀性和准确性。
4. 药剂浓度的控制:药剂的浓度过高会造成药害,过低则会影响药效,因此需要控制好药剂的浓度。
5. 喷洒的方向:通常是从植物顶部向下喷洒,这样能够保证药剂覆盖整个植物。
6. 注意安全:在进行药剂喷洒时,需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并注意保护好自己和周围环境。
通过正确的技巧和方法进行打农药,能够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同时也能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常用施药方法有哪些
各种农药种类甚多,不同药剂防治对象不同,同种药剂可有不同剂型;不同药剂、剂型之间施用方法及防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因此,在确定防治对象、选择对口农药及适当剂型基础上,采用适宜的施药方法与技术,是提高防效、保证安全、降低用药量、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重要措施。
目前,生产上常用施药方法主要有:
喷雾法是最常用的施药方法。
是将一定量的农药与适宜的水配成药液,用喷雾器喷洒成雾滴至植物上,达到防治病虫草害或控制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一种施药方法。
喷雾可作茎叶处理、土壤处理等;乳油、可湿性粉剂、水剂、悬浮剂等都可进行喷雾。
根据亩用药液量及雾滴直径大小将喷雾分为:1、常量喷雾:亩用药液量10千克以上,雾滴直径0.1~0.5毫米,一般用常规喷雾器喷雾,如工农—16型。
由于雾滴直径大,雾粒下沉快。
单位面积药剂利用率低,一般受药量占用药量的25%左右,因此费较大,污染严重。
2、低容量喷雾:亩用药液量10千克~1千克、雾滴直径0.05~0.1毫米,一般采用18型机动弥雾机喷雾。
由于雾滴直径小,70%左右的雾粒都沉落在植株上部、单位面积药剂利用率高、浓度高,雾化好,防治效果好。
但高毒易产生药害的药剂慎用,以免发生人畜中毒和产生药害。
3、超低容量喷雾:亩用药液量1千克以下,雾滴直径0.01~0.05毫米,一般采用电动喷雾器喷雾,由于雾滴直径极小,90%左右的雾粒都沉落在植株顶部,单位面积药剂利用率高,防治效果好。
尤其适宜
保护地蔬菜进行防治,喷药液量少,可降低棚内湿度,减轻病虫害发生程度,降低用药量,生产出更多无公害蔬菜。
另外,为提高喷雾质量与防治效果,必须选择水质好的水,即软水;对附着力差的水剂,需加入少量中性洗衣粉作展着剂;配药时宜先用少量水把原药稀释,充分搅拌,促使悬浮均匀;喷头离开农作物半米左右,覆盖较均匀;一般药剂喷雾后6小时内遇小到中雨应补喷。
撒施法是将农药与土或肥混用,用人工直接撒施,撒施法的关键技术在于把药与土或药与肥拌匀,撒匀。
拌药土:取细的湿润土粉20~30千克,先将粉剂、颗粒剂农药与少量细土拌匀,再与其余土搅和;液剂农药先加少量水稀释,用喷雾器喷于土上,边喷边翻动。
拌和好的药土以捏得拢撒得开为宜;拌药肥,选用适宜农药剂型与化肥混合均匀。
要求药肥二者互无影响,对作物无药害而且施药与施肥时期一致。
浇灌法防治土传根基部病害时,采用灌根、灌窝,效果较好,一般亩用药250~300千克,配臵时要浓度准确,搅拌均匀,用量统一。
拌种法不同剂型农药拌种方法各异,用粉剂或颗粒剂拌种时,将农药和种子同放在拌种器或其他器具内拌和均匀即可,用水剂或乳油拌种时,先将药剂加入少量水,然后再均匀地喷在待播的种子上。
关键在于药种拌匀,使每粒种子外面都粘药剂。
拌种后根据药剂的挥发性或渗透性大小,堆闷一定时间,再晾干播种。
浸种法药液浸种的要点在于掌握好药液浓度,浸种温度与时间三者关系,浸种药液一般要多于种子量的20%~30%,以药液浸没种子为宜。
不同种子浸种时间有长有短,粮食种子一般为12小时左右,蔬菜种子一般24~48小时。
毒饵法是利用害虫或鼠类喜食的食物为饵料与农药混和制成的毒饵来防治地下害虫或老鼠的常用的施药方法。
用胃毒性的农药如辛硫磷、敌百虫、溴敌隆与饵料(豆饼、粮食、麦麸、莴笋)与适当水混合配成毒饵,撒于田间防治害虫或害鼠。
涂茎滴心法涂茎法是用氧化乐果、久效磷等内吸性药剂配成一定浓度药液,用棉棒沾取药液涂抹在嫩茎上防治蚜虫、烟粉虱等害虫的施药方法。
对易产生药害的药禁用,严格掌握配药浓度、现配现用。
滴心法是用内吸剂久效磷、磷胺等农药配成200倍药液、采用工农—16型喷雾器,用3~4层沙布包住喷头,打小气,开关开至1/3~1/2大小,慢走,每株滴4~6滴,对二代棉铃虫防治效果较好,可有效保护棉花顶心,发挥其补偿作用,对棉田七星瓢虫、龟纹瓢虫、草蛉等天敌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熏蒸法用敌敌畏、磷化铝、百菌清烟剂等熏蒸剂采用密闭方法来控制贮粮害虫、以及种苗、农产品病菌、虫卵以及大棚病虫害等。
此方法一定要密闭完好,用药量足,掌握薰蒸时间,食用前半月要将毒气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