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中学]2015届福建三明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R
[套卷]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套卷]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76bec210066f5335a8121c4.png)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默写(9分)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9分,每空1分)(1)淇则有岸,。
(《诗经·氓》)(2),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4),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5)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7)辘辘远听,。
(杜牧《阿房宫赋》)(8)桂棹兮兰桨,。
(苏轼《赤壁赋》)(9),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二、课内文言文知识检测(15分)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及其所之.既倦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B.①其.孰能讥之乎②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C.①斧斤以.时入山林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D.①蟹六跪而.二鳌②侣鱼虾而.友麋鹿4.下列各组加点字词类活用情况全部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其下平旷,有泉侧.出②赢粮而景.从B.①齐.彭殇为妄作②泣.孤舟之嫠妇C.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②非能水.也D.①以弱.天下之民②谨.庠序之教5.下列四组加点词中,实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范增数.目项王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C.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适.得府君书,明日迎汝D.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5分,每小题1分)(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3)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4)宁许以负.秦曲(5)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三、课外文言文阅读(25分)(一)宋太祖善待赵普太祖时,赵韩王普为宰相,车驾因出,忽幸.其第。
时两浙王钱俶方遣使致书及海物十瓶于韩王,置在左庑下。
会车驾至,仓卒出迎,不及屏.也。
上顾见,问何物,韩王以.实对。
上曰:“此海物必佳。
”即命启之,皆满贮瓜子金也。
韩王皇恐,顿首谢曰:“臣未发书,实不知,若知之,当奏闻而却之。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半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三明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说明: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古诗文阅读(33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7分)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7分)(1)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滕王阁序》)(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似诉平生不得志。
(白居易《琵琶行》)(6),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7)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吴德基传[明]宋濂吴德基者,名履,婺之兰溪人也。
有司举于朝,为南康丞。
南康俗悍,其民以为丞儒者也,易.之,德基自如,数月皆周知其情伪,有所发擿,一县惊伏。
德基乃更以宽化之。
民有诉,召使前与语,弗加咄叱;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
县令周以中初至,召民转输至郡不得,躬至乡召之。
一民逸去,命卒笞之,不肯伏,走入山,骂令曰:“官当在县,何以至此为?”令怒,吏卒因以语动令,欲诬一乡民图贿利,获六七人下狱,扃钥甚严。
德基计民无罪,自出巡狱,叱卒释之。
卒以他辞解。
德基槌碎狱门遣之,曰:“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
”乃往告令,令怒,曰:“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德基曰:“犯使君者一匹夫尔,其乡人何罪?且法乃天子法,岂使君解怒具乎?”令意惭,乃已。
入朝,擢知莱之潍州事。
民畜官驴四十匹,莱守核其孳息状,与籍不合,曰:“驴当岁产驹,今几岁宜得几驹,乃何少也?”欲责欺罔罪而征其偿。
诸县皆已勒民买驴,德基独戒民勿偿。
守怒,问德基:“潍不偿驴,何辞也?”德基曰:“民实不欺妄,乌可责其偿?国家富极海内,为吏老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守语塞。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三明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默写(20分)1、(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2)《论语》中孔子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
(3)在《鱼我所欲也》中,面对生与义孟子主张。
(4)对于勇气的在战争中的作用,《曹刿论战》中是这样表述的:,,。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原因的句子是,。
(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立刻出现了“,”的好局面。
(7)《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家途中心情愉是,。
(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对过去与未来的看法是:,(9)《滕王阁序》中描写人口富庶的诗句是:,。
(10)《滕王阁序》中的描写景物的千古名句:,。
二、课内基础知识(18分)2、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情节安排得跌宕起伏、张弛有度,当林冲得知仇人前来,买来尖刀寻仇,情节陡然紧张,寻了几日,没有音信,林冲就懈怠了,情节又缓和下来。
B通过“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和“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两处语言描写,可见林冲性格中的谦和和细心。
雪夜杀敌的情节中,关于林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他疾恶如仇、武艺高强的一面。
C《装在套在里的人》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描写别里科夫套子式的穿着、套子式的论调夸大了人物的性格,说他辖制“足足十五年”,夸大了人物的作用,这些夸张充分表现了沙皇政府对民众的专制。
D别里科夫是个既可恨又可悲的小人物,他思想上保守顽固,恐惧社会进步,在政治上成了反动政府的卫道士,在现实生活中,与众人格格不入,最后孤独死去,他的形象折射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3、从特殊句式角度的分析,与例句不同于的一项是()例句:胡为乎惶惶欲何之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B童子何知C复驾言兮焉求D乐乎天命复奚疑?5下面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①尝从人事..⑥高朋..满座⑦既窈窕..以寻壑⑧..已逝⑤阮籍猖狂..②奚惆怅..而独悲③千里逢迎..④东隅悦戚之情话..A①③④⑥⑧ B②③④⑤⑦ C②⑤⑥⑦⑧ D①③⑤⑦⑧6下面加点闻言虚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亲故多劝余为.长吏B①悟以往之.不谏②王将军之.武库C①农人告余以.春及②问征夫以.前路D①控蛮荆而.引瓯越②临清流而.赋诗7下面关于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去来兮辞》的“辞”即“赋”,行文注意对仗骈偶,保持了辞赋的用韵并讲求辞采华美的特点,又避免了辞藻堆砌、华而不实的弊病,增强了赋的抒情性和感染力,使辞赋具有了抒情诗的部分功能。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五大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课内基础(26分,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窃:偷偷地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C.北海虽赊.赊:远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适:到2.下列语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树之以桑 B.左右欲刃相如C.叩关而攻秦 D.而相如廷叱之3.下列句子不属同类句式的一项是(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C.奚以知其然也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B.锲而不舍,朽木..不折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D.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③填然鼓.之④商君佐之,内.立法度⑤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⑥谨拜表以闻.⑦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⑧宁许以负.秦曲⑨单于壮.其节⑩天下云.集响应A.①②③/⑤⑥⑧/⑩/④⑦⑨B.①③/⑤⑩⑧/⑩/④②⑨C.①②⑨/⑤⑥⑩/⑧/④⑦② D.①③/②⑨/④⑤⑩/⑥⑦⑧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国语》是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史书,东汉班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B.“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
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三明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Smoking shouldn’t be allowed at all.B. The man can smoke here.C. It’s a no-smoking area here. .2. How does the man advise the woman to find the right bus?A.Finding it on the map.B. Asking the police.C. Crossing the street.3. Where will the meeting be held?A. In room 402.B. In room 403.C. In the hall.4. 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o do?A. Finish his work quickly.B. Wash his dirty clothes himself.C. Help her wash some clothes.5. What are the speakers agreed on the movie?A. Its story.B. Its music.C. Its acting.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题_2015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三11月学段考试语文卷

语文卷·2015届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三11月学段考试一、默写常见名句名篇(6分,每句一分,错一字不得分)1、(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刘禹锡)(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阿房宫赋》(杜牧) (3)、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说》(韩愈)(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
《陋室铭》(刘禹锡)(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郁郁青青。
《岳阳楼记》(范仲淹)(6)、___________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杜牧)二、文言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选段,完成2-5题(15分)与荆南乐秀才书[宋]欧阳修修顿首白秀才足下。
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
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
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
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
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
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
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
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
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
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
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课件

三明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默写(20分)1、(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2)《论语》中孔子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
(3)在《鱼我所欲也》中,面对生与义孟子主张。
(4)对于勇气的在战争中的作用,《曹刿论战》中是这样表述的:,,。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原因的句子是,。
(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立刻出现了“,”的好局面。
(7)《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家途中心情愉是,。
(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对过去与未来的看法是:,(9)《滕王阁序》中描写人口富庶的诗句是:,。
(10)《滕王阁序》中的描写景物的千古名句:,。
二、课内基础知识(18分)2、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情节安排得跌宕起伏、张弛有度,当林冲得知仇人前来,买来尖刀寻仇,情节陡然紧张,寻了几日,没有音信,林冲就懈怠了,情节又缓和下来。
B通过“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和“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两处语言描写,可见林冲性格中的谦和和细心。
雪夜杀敌的情节中,关于林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他疾恶如仇、武艺高强的一面。
C《装在套在里的人》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描写别里科夫套子式的穿着、套子式的论调夸大了人物的性格,说他辖制“足足十五年”,夸大了人物的作用,这些夸张充分表现了沙皇政府对民众的专制。
D别里科夫是个既可恨又可悲的小人物,他思想上保守顽固,恐惧社会进步,在政治上成了反动政府的卫道士,在现实生活中,与众人格格不入,最后孤独死去,他的形象折射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3、从特殊句式角度的分析,与例句不同于的一项是()例句:胡为乎惶惶欲何之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B童子何知C复驾言兮焉求D乐乎天命复奚疑?5下面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①尝从人事..⑥高朋..满座⑦既窈窕..以寻壑⑧..已逝⑤阮籍猖狂..②奚惆怅..而独悲③千里逢迎..④东隅悦戚之情话..A①③④⑥⑧ B②③④⑤⑦ C②⑤⑥⑦⑧ D①③⑤⑦⑧6下面加点闻言虚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亲故多劝余为.长吏B①悟以往之.不谏②王将军之.武库C①农人告余以.春及②问征夫以.前路D①控蛮荆而.引瓯越②临清流而.赋诗7下面关于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去来兮辞》的“辞”即“赋”,行文注意对仗骈偶,保持了辞赋的用韵并讲求辞采华美的特点,又避免了辞藻堆砌、华而不实的弊病,增强了赋的抒情性和感染力,使辞赋具有了抒情诗的部分功能。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三明一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文化常识与语用知识检测(10分,每题2分)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假吏,临时充当使臣属吏,如《苏武传》中有“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出,指的是京官外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B.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
D.三省六部是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最高长官是尚书。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古代男子的名、字与号是有区别的:名与字是由父亲或尊长出生时取定;号,一般是自取,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也有别人送上的,称尊号、雅号。
B.古代对自己与对他人的称呼皆有讲究: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要用敬称,有令、尊、贤、仁等,如令尊、尊堂、贤郎、仁兄等;对于自己或自己亲属要用谦称,有家、舍、小、拙等,如家父、舍第、小女、拙荆等。
C.古代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对臣下表示宠爱时称臣下为“卿”“爱卿”。
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
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D.古人以“稷”为五谷(黍、稷、麦、稻、菽)之长。
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土神(社)和谷神(稷),故合称为“社稷”,并用来代称国家。
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2)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__________,”表明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4)同是别离,情却不同。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__________,”表达了只要心心相印,友谊是不受空间阻隔的情感,其豪迈乐观的胸襟令人赞叹;李商隐在《无题》中,用“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离别后炽热缠绵的相思之苦,那至死不渝的深情令人动容。
1.(2015年中考山东烟台卷)现代文阅读Ⅰ(9分)时间也是“变色龙”①我们处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看得见飞鸟走兽,听得见琴瑟齐鸣,闻得见馥郁芳香,可是我们是如何感知时间的呢?心理学认为所谓的“时间感知”是指人对时间的知觉,它与活动内容、情绪、动机、态度有关,也与外界刺激的物理性质和情境有关。
为何会感觉时间越过越快②人在年少时,往往会感觉日子过得很慢。
孩子们急切地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有时还会盯着墙上的钟,数着时间过。
然而,人上了年纪之后又总会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年纪越大,真的会觉得时间过得越快吗?③心理学家瓦拉赫和格林研究了一群年轻人和老年人使用比喻描述时间的情况。
结果显示,年轻人倾向于用静态比喻来描述时间,比如“时间就像平和、静止的海洋”;而老年人则更倾向于用“时间是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这类动态比喻来形容时间。
④为什么会这样呢?心理学家给出的一种解释是,当我们年轻时,面带朝气,我们在生活中不断经历之前从未体验过的新鲜事物——第一次恋爱、第一次接吻、第一次失恋、第一次成为父亲母亲……自然而然,我们会对这些新鲜事物投以更多的注意力。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新奇的体验渐渐变得黯淡无光,我们不会再投以那么多的注意力,于是便会感觉时间一晃而过,觉得时间的流逝变快了。
这很可能就是为什么人老了以后会觉得时光流逝变快的原因。
⑤我们都在电影里看到过这样的场景——演员以慢动作逃离爆炸现场,慢镜头的表现形式让画面显得更加惊险刺激。
其实,在大银幕外,我们同样能体验到类似的“慢动作时间”。
比如,在危及生命的紧要关头,人们往往会感觉时间的脚步慢了下来。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⑥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有蜘蛛恐惧症的人盯着他们十分惧怕的事物——蜘蛛看45秒,然后让他们估计时间过了多久,结果他们都高估了实耗的时间。
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高空跳伞的新手身上,这些新手总会认为,从同样的高度跳下,自己比同伴所花的时间要漫长得多。
⑦这是因为身处险境时,人体会分泌肾上腺素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从而保证自身的生命安全。
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让人在短短的时间内记住了比平时多得多的细节,所以,会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在以慢动作运动,觉得时间也放慢了脚步。
为何美好的时光总是格外短暂⑧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美好的时光总是格外短暂。
比如,当我们和朋友聚会时,会感觉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而那些无聊的事物则会拖曳着时间……1小时无聊的历史讲座似乎比它讲的整个历史时期还要冗长。
⑨经研究发现,对待事物的态度也会影响人们对时间的感知。
比如,在买东西等待付款时,人尤其会感到有资格获得更好的服务。
所以,在碰到慢吞吞的收银员时,10分钟的等待就像1小时那样难熬。
相反,如果是一个粉丝获得了与偶像见面的机会,那么他或她会觉得在候客室中的等待是一种运气,10分钟的等待时间并不会让人不耐烦。
所以,我们往往会觉得美好的时光格外短暂,而枯燥无聊的时光却格外漫长。
【小题1】根据文意,在文中横线上拟写一个小标题。
(2分)【小题2】第⑨段主要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对待事物的态度也会影响人们对时间的感知”。
(2分)【小题3】文章从三个方面说明了人对时间的感知,从全文看,这三方面内容的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小题4】通读全文,题目“时间也是变色龙”指的是。
(2分)2.(2015年中考四川广安卷)说明文阅读(13分)知冷知热的地球彩衣①地球有各式各样的衣裳,五颜六色,绚丽多彩,而且会随岁月的更替而改变。
②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冬天暖和,夏天凉爽。
这是因为水所能吸收容纳的热量特别多,使1立方厘米的水升高1℃所需的热,足以使3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气或是5立方厘米的花岗岩也升高1℃。
当阳光强烈时,水把大量的热吸去,起到了降低气温的作用;当天气转冷后,水又把热陆续放出来,使气温不致降得太低。
③地球上约有71%的面积遮盖着蓝色的衣裳,而在大陆上又有大约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裳。
这是沙漠或半沙漠地区,它使那里的气温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
不是雪中送炭而是火上浇油,起着与海洋相反的作用。
在沙漠中,昼夜温差常常达到好几十摄氏度。
④黄色衣裳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一方面由于它本身吸收容纳热量的能力比水要差许多,同时也因为它不能像海洋那样经常把大量水蒸气输送到空中,使那里的空气保持比较潮湿的状态。
⑤大气是调节地球“体温”的透明衣裳。
它拦截阻挡着太阳射来的热,同时也阻拦地面的热向宇宙中散失,假使没有大气,被太阳照着的地方就太热,而晒不到的地方就太冷了。
空气中还含有水蒸气,其含量越多,吸热能力就越强,所以海洋上潮湿的空气比沙漠上干燥的空气更能吸热保暖,调节温度。
⑥在高山上,空气稀薄,水蒸气的含量也少,热量来的虽多,去得也快,到了一定程度,支出更超过了收入。
那里常常终年被积雪所掩盖。
⑦两极也是终年穿着白色衣裳的地区,那里因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阳光是斜射的,阳光在大气中旅行的路线长,沿途被拦截阻挡掉的热就多,所以到达地面的热量少,因此两极的气候严寒。
地面得到的热量已经少了,白色的衣裳更将这些热大量反射掉。
刚落下的白净的雪能把射到地面的90%左右的热反射回去,这就使温度更低了。
⑧包括两极和高山地区在内,地球上约有110的陆地终年穿着白色的衣裳。
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穿上白衣裳的地区就更多了。
这些白色的衣裳对地球上的气候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气象学家吕炯等已发现,北方海洋的结冰量和我国长江流域旱涝现象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至于那种面积广大的终年积雪的地区,更是冷空气的制造厂,广泛地影响着天气的变化。
⑨能够使地球上冷暖干湿更加适合人类需要的,是绿色的衣裳。
植物掩盖着地面,掩盖得最密的是森林,它对改善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
可惜的是,和我国辽阔的领土面积比较起来,森林面积显得太少了。
⑩地球的衣裳和气候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我们必须要使它穿得合适。
这是有可能做到的,目前也正在做。
修水库、扩大水田是为了使陆地上有更多的地区穿上蓝色的衣裳;黑化冰川,使白色衣裳变黑的工作也已开始了。
还有更多的为大地剪裁衣裳、描龙绣凤的工作要我们进行。
我们一定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
【小题1】选文中“蓝色衣裳”指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3分)【小题2】文章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3分)【小题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地球上约有71%的面积遮盖着蓝色的衣裳,而在大陆上又有大约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裳。
【小题4】文章第④段中“黄色衣裳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句中“这样”一词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1分)【小题5】文章第⑩段中写道:“我们一定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
”请你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怎样做才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
(3分)①②③1.(10分)艾子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
渴甚,使执子乞浆①于田舍。
有老父映门观书,执子揖而请,老父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馈汝浆。
”执子曰:“‘真’字也。
”父怒不与,执子反以告。
艾子曰:“执也未达,通也当往。
”通子见父,父如前示之。
通子曰:“此‘直八’两字也。
”②父喜,出家酿之美者与之。
艾子饮而甘之,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子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
”【注】①浆:古代一种酿制的微带酸味的饮料。
②此“直”“八”两字也:古书为竖排,故有此说。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①弟子通、执二子从焉()②渴甚,使执子乞浆于田舍()③识此字,馈汝浆()④父如前示之()【小题2】与“执子揖而请”中的“而”用法一致的是()(2分)A.艾子饮而甘之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拔山倒树而来D.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小题3】翻译句子(2分)使复如执子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
【小题4】这则寓言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什么问题?(2分)2.阅读下面一篇文言,完成9—12题(11分)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吾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小题1】解释加点的字(4分)①尝射于家圃②释担而立③微颔之④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小题2】下列各项中“以”的用法与“以钱覆其口”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跪而拾之以归B.以假山奇C.我以一日始出时去人近D.太祖常劝以读书【小题3】翻译文中的划线句(4分)①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②因曰:“吾亦无他,惟手熟尔。
”【小题4】从卖油翁的话语和他的惊人的倒油的技艺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1分)3.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物破自有时韩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盖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爱。
乃开燕③,召漕使显官,特设一桌,覆以恿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
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④伏地待罪。
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
”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厚重如此。
【注释】①知北都:在北都做知州。
②中外亲:中表亲。
③开燕:开设宴席。
④吏将:差役中的统领,相当于现在的领班。
【小题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云耕者入冢而得B.云耕者入冢而得C.云耕者入冢而得D.耕者入冢而得【小题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①云耕者入冢而得()②玉盏俱碎()【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2分)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小题4】这则故事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刻画韩魏公的,如“公神色不动”与“____________”对比,“物破亦自有时”与“____________”对比。
(2分)【小题5】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2分)1.古诗词欣赏《渔家傲》完成小题(8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