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合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量化名师精品资料
初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PP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健康习惯 第二部分:学习习惯 第三部分:社交习惯 第四部分:公德心和礼仪习惯 结语
引言
引言
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是中学生 成长的关键 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对于 学生的学业和生活都有重要的 影响
引言
本PPT旨在向中学生介绍养成良好行为 习惯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三部分:社交习惯
鼓励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第四部分:公 德心和礼仪习
惯
第四部分:公德心和礼仪习惯
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尊重师长和他人的权益
第四部分:公德心和礼仪习惯
培养优结语
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中 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础
每个中学生都应该通过努力培 养良好的习惯来提高自己的品 德和能力
结语
希望通过本PPT可以唤起中学生对养成 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视,并激发他们的行 动意识。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第一部分:健 康习惯
第一部分:健康习惯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摒弃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第一部分:健康习惯
增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的时间
第二部分:学 习习惯
第二部分:学习习惯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第二部分:学习习惯
坚持每天复习和预习
第三部分:社 交习惯
第三部分:社交习惯
尊重他人和团队合作 学会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技巧
初一年级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资料

主宰人生的力量----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常规的养成培训资料请同学们每天早上进教室后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以下21条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督促自己当天落实到位;每天晚上离开教室前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反思自己,是否落实到位!1、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每天早上回到教室后,应尽快把要交的作业交了,然后开始有目的性地进行早读,朗读时,声音要响亮,有节奏感,但决不拖音,速度缓慢。
同时,应充分利用晚修前的空余时间,用来做功课,并保证在6:45前,全班安静下来,进入紧张、高效状态。
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中午要保证有一小时以上的午睡时间,晚上必须在10:00前上床睡觉(外宿生);内宿生严格按学校作息制度进行休息。
2、养成讲究效率的习惯。
每天都要思考明天自己该做些什么事情,妥善安排作息时间,拟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按计划将其落实好,10分钟可以完成的事情,决不花11分钟去完成。
同时,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注意提高学习效率,善于吸取别人好的学习方法。
3、养成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
如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在老师的大计划下有自己的小计划、小安排,做时间的主人是关键。
同时,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强,能根据每个阶段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做到每个阶段的学习很充实,学习成绩整体推进。
4、养成安静自修的习惯。
晚修或自习课不讲话,不与同学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不看与学习无关的课外书,不离开座位,自己安静地复习、做作业。
5、养成书写工整的习惯。
现在的中考,采用网上批卷的方式,养成书写工整的习惯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平常的训练,不管是哪个学科,都要求字迹清楚,每次的作业和测试,都要注意老师的批改,并及时把错题收集到错题集(本)上,自主地将做错的题目更正。
7、养成整理书包、学习用品和课桌的习惯。
对每一科的学习资料要进行归类,试卷应分科、分单元进行整理、装订;课桌面应保持干净、无杂物,书桌内的物品应摆放整齐;每天要清理书包里的物品。
8、养成及时补充学习必需品的习惯。
初中阶段学生养成教育内容

守
公
德
严
于
律
己
33、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有无交通民警指挥都要遵守交通规则。
34、乘车时主动给他人让座。主动照顾有困难的人。
35、在商店不乱动商品、陈设,挑选商品后如不买,要向营业员表示歉意。
36、主动修理门窗、桌椅、灯开关等公共设施,看到破坏公物的现象要主动劝阻。
37、参观博物馆、纪念馆要严肃认真,瞻仰烈士陵墓要保持肃穆。
24、上体育课、上操时要精神饱满,站队要做到快、静、齐。做操要准确有力,冬天不穿大衣,夏天不戴遮阳帽。长跑不溜号、不说笑、不掉队。
勤
劳
俭
朴
孝
敬
父
母
25、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
26、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
27、主动收拾房间、洗衣、做饭、洗刷餐具,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28、爱惜劳动成果,不浪费东西,不和同学比吃、比穿。
初中阶段学生养成教育内容序列细目
七年级
内容
养成训练点
自
尊
自
爱
注
重
仪
表
1、坐、立、行走、读书、写字姿势端正。
2、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染指甲,不留长指甲,不涂脂抹粉。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澡,勤理发,勤换内衣,勤剪指甲。
4、举止文明,不打架骂人,不说脏话。
5、不听、不唱不健康的歌曲。
6、不进营业性舞厅、酒巴和音乐茶座。
4、举止文明,不赌博,不参加迷信活动。
5、不看宣扬色情、凶杀、迷信的书刊、录像。
6、不进营业性舞厅、酒巴和音乐茶座。反对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7、爱惜名誉,不失人格。
8、遇到外宾,以礼相待,不卑不亢。
真
诚
中学生行为习惯教育PPT讲义

义
目录 引言 什么是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行为习惯的方法 行为习惯的评估与反馈 总结
引言
引言
介绍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对中学生 发展的影响 解释本次PPT的目的和内容
什么是行为习 惯
什么是行为习惯
定义行为习惯及其特征 强调行为习惯的可塑性和可培 养性
良好的行为习 惯
培养行为习惯的方法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参与行为 习惯培养的活动和讨论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合作,共 同培养中学生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的评 估与反馈
行为习惯的评估与反馈
建立评估体系:制定行为习惯 的评估标准和方法 及时反馈:及时给予中学生行 为习惯的正向反馈和指导
行为习惯的评估与反馈
个体辅导:针对个体中学生的 行为习惯进PPT的要点和内容 强调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及培养的长 期性和持续性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律性:培养中学生自我约束 和规划能力 社交技巧:提升中学生的人际 交往能力
良好的行为习惯
诚实守信:倡导中学生诚实守 信的价值观
时间管理:教授中学生合理安 排时间和提高效率的方法
培养行为习惯 的方法
培养行为习惯的方法
规范引导: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和 奖惩机制 示范示例: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影响 中学生的行为
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量化资料

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量化考评方案一、目的和意义为更好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好地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促进班级管理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学生的规纪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构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管理平台,促进学校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建设,进一步净化学习环境,特依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二、项目设置及制定原则(一)本方案重点考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规纪表现、作息出勤、学习表现、就寝表现、文明礼仪、劳动卫生等六个方面。
总分由基础分(分值100分)和奖励加分(上限10分)组成。
(二)制定本方案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
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为班级德育工作和日常管理以及部门和年级实施目标管理导向,为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导向。
2、操作性原则。
方案的指标体系的制定尽可能合理、简单,坚持“抓大放小”原则,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较强的操作性。
评价要有多元主体的参与,评价操作尽量实现信息化手段,考评过程不增加班主任和其他教师过多的工作负担。
3、公平性原则。
加强考核评价工作的制度建设,事先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人员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意见。
及时公布评价信息,对学生做出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
评价过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发展性原则。
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
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表现,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和制约、矫正功能。
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实施办法(一)各班班主任是对本班学生进行考评的第一责任人。
各班在班主任的领导下成立学生干部组成的考评工作小组,每天对学生的相关考评内容(作息出勤、班级卫生值日、维护教室卫生等)进行考评,并在班级及时公布其他考评信息。
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细则

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细则一、文明礼仪方面(学校、家庭、社会)(一)学校礼仪1、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唱国歌时神态庄重,音调准确,声音洪亮。
听国旗下的演讲时要专注,并适时适度鼓掌。
2、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离校时主动与老师再见。
3、进老师办公室时喊报告或敲门,经允许方可进入,并主动与办公室内的老师打招呼。
4、和老师谈话时,站姿要正确,眼睛注视老师,不随便打断老师的话语。
5、团结同学,不骂人,不打架,不叫绰号。
对残疾同学不嘲笑,主动帮助。
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不欺负弱小,坚持“让先”。
6、不乱翻别人的东西,需要借用同学的东西,必须征得同意,用完后及时归还。
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学校。
7、上下课起立,双手自然下垂,向老师行注目礼,问好(或向老师再见)。
8、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听讲。
发言时先举手,经老师允许后再发言,不打断别人的发言。
课堂上善于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9、出入教室不拥挤。
要轻声慢步靠右行。
在楼道内、楼梯间不追逐打闹。
10、不在室内外追逐打闹,大声喧哗。
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活动中要讲秩序、懂谦让。
11、乐于与人合作,能听取别人的合理意见,不固执己见。
(二)家庭礼仪1、爱爸爸、妈妈和其它亲人,对父母、长辈要以“您”称呼,不直呼其姓名。
2、听从父母长辈的教导,不任性,与长辈意见不同时要多沟通。
3、进长辈房间要先敲门,出门要向家人道别,放学回家自觉向家人打招呼。
4、就餐时先请长辈入座,大家起筷时才能动筷。
咳嗽、打喷嚏时,不要面向餐桌或其他人。
饭后对长辈说声:“谢谢您,我吃好了!”5、有客人来家时要主动打招呼问好。
6、自己离(归)家时,向家长打招呼。
见家长离(归)家,主动打招呼,递接物品。
7、在家里里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社会礼仪1、会使用“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
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细则演示精品PPT课件

(二)举止行为习惯
4、上下春晖大道(斜坡)时不冲跑,不攀爬大道两边的挡堵墙。 5、爱护公物、不损坏、不攀折花草树木,不涂画墙壁不涂改刻
画公告栏内容。 6、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做到随手关水、关电。
(二)举止行为习惯
同学们!按时 就寝,早睡早 起身体好!
7、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喊叫,课间活动不追逐打闹。 8、晚自习课后及时回寝室,教室、寝室不追打,不随地大小便。 9、不得在楼上走廊向楼下吐口水、扔纸屑、倒水、说脏话,
(三)同学交往礼仪
1、同学间要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可点头、招手。 2、与同学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 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3、同学间的交往应使用礼貌用语。问同学问题,问前要用谦语 “请问”、“对不起”、“打扰你一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 道谢;同学回答不上来,说“不要紧,谢谢”等。
(五)集会礼仪
1.集合列队要有序、迅速、安静、整齐,并在指定位置坐(站)好。 2.参加升国旗仪式,肃穆庄重,目视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时要声音洪亮。 3.听讲话、看演出,要做到神情专注,姿态端正,保持安静,并适时适度鼓掌。 4.在集会过程中不在会场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持会场清洁卫生。
(六)就餐礼仪
学生日常行为习惯
(一)卫生行为习惯
1、早晚刷牙、洗脸,饭后漱口,饭前便后洗手,正确使用毛巾、手纸。 2、在学校纯净水饮用设备上喝水要使用口杯、水杯,不直接用嘴或手
喝水,不喝生水。 3、不边走边吃零食,不在寝室床上吃零食,在学校规定的区域吃零食,
纸屑放入垃圾桶
(一)卫生行为习惯
4、注重饮食安全,不购买“三无”产品,不得在寝室窗口向外买零食 5、保持手脸干净,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 6、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及食物包装袋等。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资料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资料
一、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1、维护国家荣誉,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行注目礼。
2、穿戴整洁、朴素大方,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不戴首饰,耳环。
3、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
4、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
5、爱惜名誉,拾金不昧。
二、诚实守信,礼貌待人
1、平等待人,与人为善。
2、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
3、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
4、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你好等等),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友善,要讲普通话。
5、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记,进入他人房间时要敲门。
6、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不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他人要道歉。
14、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量化考评方案一、目的和意义为更好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好地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促进班级管理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学生的规纪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构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管理平台,促进学校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建设,进一步净化学习环境,特依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二、项目设置及制定原则(一)本方案重点考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规纪表现、作息出勤、学习表现、就寝表现、文明礼仪、劳动卫生等六个方面。
总分由基础分(分值100分)和奖励加分(上限10分)组成。
(二)制定本方案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
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为班级德育工作和日常管理以及部门和年级实施目标管理导向,为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导向。
2、操作性原则。
方案的指标体系的制定尽可能合理、简单,坚持“抓大放小”原则,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较强的操作性。
评价要有多元主体的参与,评价操作尽量实现信息化手段,考评过程不增加班主任和其他教师过多的工作负担。
3、公平性原则。
加强考核评价工作的制度建设,事先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人员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意见。
及时公布评价信息,对学生做出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
评价过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发展性原则。
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
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表现,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和制约、矫正功能。
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实施办法(一)各班班主任是对本班学生进行考评的第一责任人。
各班在班主任的领导下成立学生干部组成的考评工作小组,每天对学生的相关考评内容(作息出勤、班级卫生值日、维护教室卫生等)进行考评,并在班级及时公布其他考评信息。
各班成立以学生代表组成的考评工作监督小组,对考评工作的全过程进行民主监督。
(二)建立电子信息反馈平台。
所有信息反馈、汇总、考评结果呈现等一系列的考评工作均在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量化考评信息汇总各班级量表/中进行。
各处室(含团委)、班主任、科任教师、值周教师于每月底(30日或31日)前将各班每位学生相对应项目扣分情况填写到对应表格中,由班主任完成汇总和考评结果呈报工作。
当月全部工作应在下月2日前全部完成。
(三)各处室和科任教师要建立对学生各方面考评信息的快速反馈机制,做到日评、周清、月结,使班主任及时掌握班级管理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班主任要利用读报时间和班会课对学生每日、每周、每月的表现进行讲评和总结,促进班级管理上台阶。
(四)自然年度的上学期评价4次,下学期评价5次,每学期各月分数累加求平均分。
四、考核评价细则基础考评分(100分)(一)规纪表现(25分)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国家《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规。
如受到公安、司法部门的法律追究扣25分。
2、遵守学校校纪校规(1)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最严重违纪行为,每例次扣除20分。
A、偷窃;B、打架斗殴,聚众闹事;C、私藏凶器;D、勾结社会青年敲诈勒索,拉帮结派,以强欺弱;E、夜不归宿,造成恶劣影响;F、无故旷课达三天以上。
(2)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于严重违纪行为,每例次扣5分。
A、抽烟、酗酒、嚼槟榔;B、谈情说爱影响恶劣;C、考试舞弊(期中、期末考试、模块过关考试和月考等);D、翻越校园围墙,强行出入校门,与保安冲突;E、偷看色情暴力书刊或黄色影视,进入营业性“三厅两室”;F、携带和使用手机、MP3等违禁工具;G、私自挪用他人餐卡,学习生活用品;H、无故旷课一天以上,三天以下;I、造谣、诋毁、中伤他人,破坏团结;J、顶撞、威吓、谩骂学生会干部和班干,影响班级、年级管理;(3)受到政教处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四级处分,每例次分别扣除5、10、15、20分,如因上述(1)和(2)中原因所受处分,在(1)、(2)中不重复扣分。
以上三类情况扣完本大项25分的情况下,还可以扣至负分。
本项指标的考评办法:班主任根据日常班级管理掌握的情况直接考评,同时政教处汇总各部门和年级部反馈的情况,在量表上记分。
(二)作息出勤(20分)按时出勤,坚持出满勤,认真遵守学校作息制度。
上课(含早、晚、白天自习)、活动、集会、出操等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不旷课。
每出现一例次迟到、早退扣1分,出现一例次缺席和旷课,扣3分,扣完20分为止。
本项指标考评办法:班主任根据班级日志出勤登记表和日常工作中掌握的情况在量表中直接进行考评记分。
(三)学习表现(20分)1、上课(10分)(1)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尽快进入上课状态,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精力充沛地从事学习活动,不打瞌睡,不做与本堂教学活动无关的事,出现上课打瞌睡,做与本课无关的事情每例次扣1分,扣完10分为止。
(2)自觉维护良好的学习秩序。
对他人和班级产生干扰性影响,每例次扣2分,扣完10分为止。
2、作业(含考练和基础知识过关检测、默写等内容)(10分)(1)按时上交各科作业,不迟交,不缺交。
各科作业每迟交一次扣0.5分,缺交一次扣2分,扣完10分为止。
(2)诚实守信,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作业。
每出现一例次抄袭作业,扣1分,扣完10分为止。
(3)作业书写规范工整,教材作业必须按照教师要求全部完成。
未按要求完成作业或书写不规范工整,每例次扣0.5分,扣完10分为止。
(4)坚持错题更正制度。
每出现一例次未更正现象扣0.5分,扣完10分为止。
本指标的考评办法:各学科科任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表现情况在各班信息量表中记分。
(四)就寝表现(15分)1、及时归寝(3分)。
未经批准擅自不归寝者(含中午午休)每例次扣1分,扣完本大项15分为止。
2、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时起床,按时就寝。
(3分)每出现一例次违反作息规定者,扣0.5分,扣完3分为止。
3、不在寝室内从事打牌等娱乐活动,不使用手机和mp3等通讯工具,不抽烟、喝酒。
(3分)每出现一例次违反行为扣1分,扣完本大项15分为止。
4、就寝后保持安静,不做其他事情,确保睡眠质量。
(3分)就寝铃声响后,每出现一例次讲话或做其他事情者扣0.5分,讲话现象严重的寝室,每个寝室成员均扣0.5分,扣完3分为止。
5、不起哄闹事,不破坏公物,不从高层往下泼水,丢东西,倒垃圾。
(3分)以上现象每出现一例次扣1分,扣完本大项15分为止。
本指标考评办法,宿管处根据学生寝室表现情况在各班信息量表中记分。
(五)文明礼仪(10分)1、坚持学习和践行《弟子规》。
(3分)背诵、默写不过关者(默写低于90分者视为不过关),每例次扣0.5分,扣完3分为止。
2、不准佩戴饰物、化妆、留长指甲、纹身、涂指甲油等。
(2分)每出现一例次违反行为扣1分,扣完本大项10分为止。
3、除寒冬季节气温较低之外的其他时间,一律着校服。
(2分)每出现一例次不着校服者扣0.5分,扣完2分为止。
4、男生不理光头、不留长发(头发不过耳)、不蓄胡须、不染发、不理怪发;女生不烫发、不染发,提倡剪短发(头发不过肩)。
(3分)每出现一例次上述违反行为,扣0.5分,扣完3分为止。
本项指标的考评办法:由政教处每月组织一次普查或抽查,将学生表现情况在各班信息量表中记分。
(六)劳动卫生和就餐(10分)1、爱护校容和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践踏草地,不攀枝摘花。
(2分)有违上述要求者,每例次扣0.5分,扣完2分为止。
2、自觉遵守就餐纪律。
(3分)(1)自觉遵守就餐秩序,排队买饭菜,不插队。
每出现一例次插队现象扣0.5分,扣完3分为止。
(2)餐厅地面不掉饭、菜,不浪费粮食,剩饭菜倒入盛装器物之内。
有违上述要求者,每例次扣0.5分,扣完3分为止。
3、自觉参加并认真完成综合实践劳动一体化活动。
(2分)擅自离开实践岗位,工作马虎应对,每例次扣0.5分,扣完2分为止。
4、自觉完成班级卫生值日任务,自觉维护教室卫生。
(3分)未完成值日任务每例次扣1分,任务完成不好,每例次扣0.5分,均扣完3分为止。
本指标考评办法:第1、2项二级指标由政教、团委、总务适时检查、抽查学生的表现情况,并由政教处负责牵头,将考评分数记入各班信息量表(含第3项的记分),第4项二级指标由班主任老师直接考评,将考评分数记入信息量表。
综合奖励分(各项累计加分上限不超过10分)1、受到市级以上嘉奖或参加市级以上单位、学校、年级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并取得相应荣誉和奖励者,可获得1—5分的加分。
(校级和年级1分、市级2分、地级3分、省级4分、国家级5分)2、获得学校的“杰出学星”、“学习标兵”等校级最高荣誉者可获得2分加分,获得学校“三好”“优干”等校级荣誉称号者可获得1分加分,但同一批次授奖的荣誉不重复加分。
3、担任学校学生会、团委会、年级学生会、班级学生干部、寝室管理干部、社团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为学校和班级管理工作作出重要贡献者可获1—3分的加分。
(校级、年级学生会、寝室管理干部和社团工作负责人的加分指标由政教处、团委、宿管、年级部确定并报送班主任。
)4、集体荣誉感强,关心班级建设,热心为班级和师生服务或在班级参加年级和学校组织的重大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常自觉为班级做好事,经民主推荐,班委会提名,班主任审定,可酌情加1—2分。
5、在学校或年级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月考中,成绩在班级的前5名者,每次可获2分加分;6—10名者,每次获1分加分。
本次考试与上次考试对比,进步幅度明显者(在班级至少进步5名)每次可获2分加分,但同一次考试中不重复加分。
6、当月荣获“星级寝室”的寝室成员每人加1分,寝室长加1.5分。
7、做好人好事,受到学校和处室通报表扬者,每例次加1分。
考评办法:所有加分项目,均由各部门、各年级部汇总到班主任处,由班主任实施记分。
五、考评结果的运用(一)等级评定:全期累计平均分98分以上(含98分)为“优秀”,95分(含95分)—98分为“良好”[在考评细则第(一)项“规纪表现”中扣5分以上(不含5分)者不能评为优、良],80分(含80分)—95分为“合格”,80分以下为“不合格”。
(二)奖励:1、平均分98分以上,且总分排名进入班级前5名的同学,可评为学校“日常行为规范优秀个人”,学校颁发荣誉证书,并在全校公开表彰。
2、各班级平均分第一名者可评为校级“德育标兵”,可享受与“三好学生”等校级荣誉同等的待遇。
(三)惩处1、学期平均分80分以下者评为“不合格”,并且在学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考核等级评价中必须评为“不合格”,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可给予“劝退”或“开除学籍”(报市教育局备案)的处分。
2、每月考评累计扣分达5分以上(不含5分)者,必须接受年级部管委会干部集中或个别诫勉谈话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