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5.3《“蒸汽”的力量》教案

合集下载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第3课蒸汽的力量教学设计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第3课蒸汽的力量教学设计
接着,教师简要介绍蒸汽动力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对蒸汽动力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讲解蒸汽动力的发明过程,介绍瓦特及其对蒸汽机的改进,阐述其工作原理。
2.通过多媒体展示蒸汽机的结构图,结合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4.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培养对历史事件、人物、发明等的评价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模型等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蒸汽机的原理和结构。
2.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举例说明蒸汽动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蒸汽动力在工业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在800字左右。
2.制作一份关于蒸汽动力的手抄报,内容包括蒸汽动力的发明过程、瓦特改进蒸汽机的贡献、蒸汽动力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等,要求图文并茂,展现蒸汽动力的发展历程。
此外,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但个体差异仍然存在。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兴趣浓厚,善于思考、分析,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对历史知识较为陌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使他们在学习蒸汽动力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第三节《蒸汽的力量》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第三节《蒸汽的力量》教学设计
3.比较蒸汽时代与之前的手工业时代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包括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蒸汽力量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蒸汽时代的社会变革等。
同时,强调蒸汽力量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此外,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3.蒸汽时代的社会变革:分析蒸汽力量对社会结构、生产关系、阶级结构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活方式、城市化和国际格局等方面的变化。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蒸汽力量如何改变了生产方式?
2.蒸汽时代对社会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
3.蒸汽力量在交通运输、农业、矿业等领域的应用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介绍詹姆斯·瓦特等发明家的贡献,阐述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过程,以及它如何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动力问题。
2.蒸汽力量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详细讲解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如火车、轮船)、农业(如蒸汽拖拉机)、矿业(如蒸汽挖掘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这些应用对社会生产力的提升。
2.讲授新课:介绍蒸汽机的发明、改进过程,以及蒸汽力量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蒸汽时代的社会变革,引导学生从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4.案例分析: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例,分析蒸汽力量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5.视频观看:观看关于蒸汽时代的纪录片,加深学生对蒸汽力量的认识。
6.总结提升:引导学生从科技、社会、历史等多个角度看待蒸汽时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人民版高中历史专题五三、《蒸汽的力量》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专题五三、《蒸汽的力量》教学设计
2.学生在思维方面: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但分析、比较、归纳等高阶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3.学生在兴趣方面:对科技发展史感兴趣,但对蒸汽时代的相关知识可能缺乏学习兴趣,需要教师激发。
4.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对科技进步有积极态度,但可能对民族科技发展历程认识不足,需要加强民族自豪感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针对高中历史专题五三《蒸汽的力量》这一章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具备以下基础:对工业革命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近代科技发展史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蒸汽技术的影响及历史背景有初步的认识,但对其深层含义和影响可能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在认知方面:对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应用场景有初步了解,但可能对蒸汽力量对社会变革的深刻影响理解不够深入。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蒸汽力量对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社会结构的影响。
2.难点:理解蒸汽时代的特点,分析蒸汽技术在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发展异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蒸汽力量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情境创设法,通过展示蒸汽时代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感受蒸汽力量对社会的影响,激发学习兴趣。
(2)运用问题导向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蒸汽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采用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我国与西方国家在蒸汽技术发展方面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4)实施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蒸汽时代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5)利用归纳总结法,帮助学生系统梳理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人民版高中历史专题五三、《蒸汽的力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历史ⅱ人民版5.3“蒸汽”的力量教案

历史ⅱ人民版5.3“蒸汽”的力量教案

历史ⅱ人民版5【课程标准】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差不多史实 , 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展的阻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瓦特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对世界的阻碍。

了解工业革命中机械化的历程,调查工业革命成就在我们今天生活中的应用情形。

认识科技革命的发生和进展,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动力。

过程与方法从整体上认识英国历史进展,整理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认识英国打造世界工厂的措施的全面性。

注意历史进展中经济史材料、数据和图表的阅读,培养自己用数字说明经济生活问题的能力,养成务实的经济分析适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导致人类社会向前进展,关注科技进展的方向,培养崇尚科学、不断创新的精神。

科技没有国界,科技成果是人类对自然认识改造体会积存的结果,而现实世界中科技的竞争十分猛烈,树立重视科技进展的观念,为人类的可连续进展作出奉献。

【重难点突破】重点: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难点: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的明白得.教学过程导入:随着新航路的开创和殖民扩张活动的进行,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开拓和进展,也极大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迅速进展。

在庞大的利润诱惑下,资产阶级进行了两次前所未有的生产革命——工业革命。

那么工业革命是如何开始的呢?它的进展过程如何?给整个世界带来了什么庞大的阻碍呢?一、“大工业”的狂飙时代1.工业革命的含义工业革命(产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是社会生产从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的本质特点是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2.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摸索:什么缘故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开始?(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政权是如何样确立的?《权益法案》1689年(2)条件假设大伙儿要办一个工厂,那么需要哪些方面的因素呢?——“需要是发明之母”政府政策、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差不多上资本主义经济进展的要紧因素)①雄厚的资本:对本国人民的剥削、殖民掠夺、黑奴贸易。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5.3《“蒸汽”的力量》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5.3《“蒸汽”的力量》教案

蒸汽的力量——第一次工业革命沙城中学唐学亮学习目标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2、说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动力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3、探讨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1、重点: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条件||。

2、难点:工业革命影响||。

方法讲述法、课堂讨论法导入:第一届世博会水晶宫一、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条件:(中西参照对比||,英国爆发工业革命的必然性)师生合作(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政治前提和保障||。

(2)条件:①资金、海外市场: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海外市场||。

②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③技术优势: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讲解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的原因二、工业革命成就:类别时间人物重大发明影响棉纺织业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纺纱效率提高了40倍以上||。

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工业革命开始标志)1771年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同时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确立||。

动力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结束了人类水力、畜力和风力的依赖||。

蒸汽机广泛应用于生产||,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是工业革命标志性成就||。

交通运输1807年富尔顿蒸汽轮船使火车和汽船成为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工具||。

1814年史蒂芬孙火车三、工业革命影响:(1)积极影响: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丰富了物质生活||。

②引起社会结构变化||,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③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关系||,使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④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第三节蒸汽的力量优秀教学案例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第三节蒸汽的力量优秀教学案例
2.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蒸汽时代的社会变革。
3.结合实地考察、实物展示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蒸汽力量在生产中的应用,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蒸汽时代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科技发展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
3.通过学习蒸汽力量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尊重、理解、包容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设计小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辩论等活动,激发思维火花,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将采取以下策略:
1.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实现自我提升。
(四)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本案例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习蒸汽力量对社会变革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
(五)实施多元化评价与反馈
本案例在评价与反馈环节,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5.3《“蒸汽”的力量》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5.3《“蒸汽”的力量》教学设计

“蒸汽”的力量教学设计柏翠英[教材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是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三课内容||,本课在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材首先分析了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政治前提和条件||,并介绍了工业革命中的一些成就||。

课文以工业革命的发生和扩展||,讲述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发展推动世界市场发展演进的过程||。

[设计理念]1.学情分析:现在高二年级的历史已进入复习阶段||,对于工业革命的相关史事||,学生经过新课的学习有所掌握||,现在进行复习||,总体上说应该会比第一次学习好||。

课上通过情境创设、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进行质疑、动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2.设计思路:在新课标中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有效学习||,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发表观点的论坛||。

因此我在设计和构思本课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着力于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景||,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识记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各领域取得的成就等基本史实||。

(2)认识蒸汽机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分析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3)归纳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市场形成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学习分析||,学生不断提高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等方法||,对工业革命中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蒸汽的力量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蒸汽的力量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一系列与蒸汽力量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蒸汽时代的历史情境。例如,展示蒸汽火车的行驶、蒸汽机的运转等画面,让学生感受到蒸汽力量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接着,提出问题:“什么是蒸汽时代?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2.蒸汽时代的社会变革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分析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和创造,理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难点
1.蒸汽机的原理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理解蒸汽力量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多媒体展示蒸汽时代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蒸汽力量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分析、概括能力,培养运用历史知识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合作精神。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蒸汽机的发明、应用等历史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蒸汽力量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3.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蒸汽时代的社会变革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了解我国在蒸汽时代的发展历程,认识到我国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
5.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蒸汽时代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具体知识掌握较为熟练,但对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等深层次问题缺乏思考。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汽的力量——第一次工业革命沙城中学唐学亮
学习目标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
2、说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动力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3、探讨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1、重点: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条件。

2、难点:工业革命影响。

方法讲述法、课堂讨论法
导入:第一届世博会水晶宫
一、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条件:(中西参照对比,英国爆发工业革命的必然性)
师生合作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政治前提和保障。

(2)条件:①资金、海外市场: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海外市场。

②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③技术优势: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讲解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的原因
二、工业革命成就:
类别时间人物重大发明影响
棉纺织业18世
纪60
年代
哈格里
夫斯
珍妮纺纱机纺纱效率提高了40倍以上。

揭开了
工业革命的序幕。

(工业革命开始标
志)
1771

阿克莱

水力纺纱机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同时资本主
义大工厂制度确立。

动力1782
年瓦特改良蒸汽机结束了人类水力、畜力和风力的依
赖。

蒸汽机广泛应用于生产,人类
进入蒸汽时代,是工业革命标志性
成就。

交通运输1807

富尔顿蒸汽轮船使火车和汽船成为连接世界各地的
重要交通工具。

1814

史蒂芬

火车
三、工业革命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丰富了物质生活。

②引起社会结构变化,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③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关系,使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④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⑤开启了人类的新时代—工业时代,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⑥伴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自由主义思潮兴起,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盛行。

⑦使英国确立世界霸权,成为世界工厂。

(2)消极影响:教师或学生课堂随笔、后记等。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开始尖锐,无产阶级受到严重剥削。

②亚非拉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③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四、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英国政府采取的措施(联系相关知识)


措施具体内容
政治方面进
行民主化改革
①1832、1867、1886年三次议会制度改革;②职业
警察制度。


济方面运用自由主义经
济思想发展经济
①1776年,亚当·斯
密发表《国富论》,系
统阐述自由主义经济
理论;②1852年,英
国议会发表原则声明,
称自由贸易是英国的
国策。


制方面进行法制化建设
①废除了阻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就法令:《谷物法》、
《航海条例》等;②颁布一系列新法令:《矿井法》
《工厂法》《十小时工作日法案》《公共卫生法》《济
贫法修正案》等。


交方面推行“炮舰政
策”
①以海军力量控制海
洋,强制推行自由贸
易;②亨利·帕默斯顿
发动中英鸦片战争。

文教方面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
(2)表现
时间成就
19世纪中

1850年
1851年
三、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⑴初步形成的时间和标志:
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印度被英国完全控制,中国被迫“门户开放”,这样亚非拉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用地。

⑵实质:
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西方列强是主宰是中心;而亚非拉地区处于服从和
附庸地位,是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用地。

⑶初步形成原因:
①根本动力:工业革命的扩展。

②形成途径:工业革命后,为了开拓更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列强以
商品输出和军事侵略为手段掀起了在全球范围的殖民扩张。

③物质条件:工业革命的开展,欧美各国经济实力增强,各国各行业之间生
产的互补性提高,从而密切了国际交流。

④技术条件和连接纽带:交通运输业的革命——轮船和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发
明,大大拓宽了商品市场,促进了国际人口、资本
流动和先进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的传播。

⑤重要保障:通过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亚非拉多数
国家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大工业
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用地。

⑷世界市场走向成熟标志: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①原则:自由主义的原则
②内容:保证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

规定在国际贸易中给予最惠国待遇。

逐渐取消关税保护。

③意义:使国际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四、本课小结
随堂作业
二、课下探究: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