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彩灯控制课程设计
plc控制彩灯变化课程设计

plc控制彩灯变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学生能掌握PLC在控制彩灯变化中的应用,包括逻辑控制、定时控制等。
3.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彩灯变化的电路构成和元件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和修改。
2. 学生能通过PLC实现彩灯的不同变化模式,如闪烁、渐变等。
3. 学生能在团队中协作完成彩灯控制系统的搭建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动化技术和创新实践的浓厚兴趣。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尝试的精神。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实践性、综合性课程,旨在通过PLC控制彩灯变化的项目,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PLC有一定了解,喜欢动手实践,善于团队合作。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强调安全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与结构:介绍PLC的组成、工作原理、编程语言等,对应教材第3章内容。
2. 彩灯电路设计:讲解彩灯电路的构成、元件选型、电路图绘制等,对应教材第2章内容。
3. PLC编程软件使用:学习PLC编程软件的操作方法,包括程序编写、下载、调试等,对应教材第4章内容。
4. 彩灯控制程序设计:结合实例,教授如何设计彩灯控制程序,包括逻辑控制、定时控制等,对应教材第5章内容。
5. 彩灯控制实践:分组进行彩灯控制系统的搭建、编程、调试,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对应教材第6章内容。
教学安排与进度:1. 第1周:PLC基本原理与结构学习,熟悉教材第3章内容。
2. 第2周:彩灯电路设计与元件选型,学习教材第2章内容。
3. 第3周:PLC编程软件使用与编程基础,学习教材第4章内容。
plc彩灯循环控制课程设计

plc彩灯循环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彩灯循环控制的相关知识点。
2. 学生能掌握PLC编程软件的使用,学会编写简单的彩灯循环控制程序。
3. 学生了解彩灯循环控制中所涉及的电子元件,如继电器、传感器等,并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PLC编程软件进行彩灯循环控制程序的编写,实现彩灯的有序循环点亮。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彩灯循环控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知识,对彩灯循环控制系统进行创新设计,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PLC彩灯循环控制,培养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习动力。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能够认识到PLC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科技改变生活的认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PLC技术的实际应用,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紧密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达到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掌握PLC彩灯循环控制技术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PLC基本原理:介绍PLC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PLC技术的基本概念。
2. 彩灯循环控制原理:讲解彩灯循环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彩灯的点亮顺序、循环方式等。
3. PLC编程软件操作:教授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软件,编写简单的彩灯循环控制程序。
4. 电子元件及其应用:介绍彩灯循环控制中涉及的电子元件,如继电器、传感器等,并讲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及在PLC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5. 彩灯循环控制程序编写:详细讲解彩灯循环控制程序的编写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编程。
plc课程设计彩灯

plc课程设计彩灯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能够运用PLC实现彩灯的控制。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PLC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掌握PLC的编程语言和指令系统。
3.了解PLC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4.能够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
5.能够根据控制要求编写PLC程序。
6.能够进行PLC的调试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3.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观念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实例。
具体内容包括:1.PLC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PLC的编程语言和指令系统。
3.PLC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4.PLC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5.引言:介绍PLC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6.PLC的基本原理:讲解PLC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7.PLC的编程方法:讲解PLC的编程语言和指令系统。
8.PLC程序设计:讲解PLC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9.PLC应用实例:介绍PLC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实例。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PLC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PLC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PLC编程和调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章节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PLC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PLC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案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展示PLC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4.实验设备:准备PLC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调试。
plc课程设计节日彩灯控制

plc课程设计节日彩灯控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PLC在节日彩灯控制方面的应用。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PLC的基本原理、掌握PLC的编程方法和熟悉PLC的硬件组成。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熟练操作PLC进行编程和调试,以及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节日彩灯控制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硬件组成。
首先,学生需要了解PLC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掌握PLC的基本接线方式和输入输出信号。
其次,学生需要学习PLC的编程语言,包括指令的编写和程序的。
最后,学生需要了解PLC的硬件组成,包括CPU、输入输出模块和电源模块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讲解PLC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PLC在节日彩灯控制中的应用。
然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手操作PLC,进行编程和调试,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最后,通过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一个简单的节日彩灯控制项目,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多种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我们将使用《PLC原理与应用》这本书,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资料。
参考书方面,我们将推荐《PLC编程技巧》和《PLC控制系统设计》等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
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们将制作PPT和视频教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PLC的知识。
实验设备方面,我们将准备PLC实验箱和编程软件,让学生能够亲手操作PLC,进行编程和调试。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作业则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考试则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基于plc的彩灯课程设计

基于plc的彩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彩灯控制中的应用。
2. 学生掌握彩灯电路的基本构成和设计方法,能够运用PLC进行彩灯控制程序的编写。
3. 学生了解并掌握PLC编程软件的使用,理解程序指令和逻辑表达在彩灯控制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彩灯电路,并运用PLC进行程序编写,实现彩灯的多样控制效果。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实践技能。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增强对现代科技的认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耐心、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PLC在彩灯控制中的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和编程知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鼓励学生创新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实际的学习成果。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PLC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彩灯电路设计基础- PLC编程指令与逻辑表达- 彩灯控制程序设计方法2. 实践操作:-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与操作- 彩灯电路的搭建与调试- PLC彩灯控制程序的编写与优化- 小组合作完成彩灯控制项目教学大纲:第一周:PLC基本原理与结构学习,了解彩灯电路设计基础。
第二周:学习PLC编程指令与逻辑表达,进行编程软件的实操训练。
第三周:分组进行彩灯电路搭建,编写控制程序,进行初步调试。
第四周:优化彩灯控制程序,完成项目展示与评价。
节日彩灯plc控制课程设计

节日彩灯plc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掌握节日彩灯的PLC控制技术。
2. 学生能掌握相关的电子电路知识,了解传感器在PLC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设计节日彩灯的PLC控制程序。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实现对节日彩灯的点亮、熄灭、闪烁等控制效果。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PLC控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课程任务,培养沟通、合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学生能够关注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以节日彩灯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电路知识和编程基础,对实践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PLC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感态度,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课程学习中。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介绍PLC的发展历程、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PLC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PLC编程软件使用:教授学生如何使用PLC编程软件,包括软件的安装、界面认识、基本操作等。
3.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回顾与PLC控制相关的电子电路知识,如传感器、继电器、开关等。
4. 节日彩灯控制要求:分析节日彩灯的控制需求,如点亮、熄灭、闪烁等效果,以及不同模式切换方法。
5. PLC控制程序设计:根据节日彩灯控制要求,教授学生如何设计PLC控制程序,包括编程语言、指令、逻辑表达式等。
plc彩灯循环课程设计

plc 彩灯循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彩灯循环的电路设计及其与PLC的关联。
3. 帮助学生理解PLC编程中常用的指令和程序结构。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LC进行彩灯循环控制的设计与编程能力。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彩灯循环电路的搭建和调试。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针对实际需求调整程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LC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节能与环保。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掌握PLC彩灯循环控制技术。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对PLC技术有一定了解,喜欢动手实践,但编程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与结构:介绍PLC的工作原理、硬件组成、输入输出接口等基本知识,对应教材第二章。
2. 彩灯循环电路设计:讲解彩灯循环电路的原理、元器件选择、电路图绘制,对应教材第四章。
3. PLC编程指令与技巧:学习PLC编程中常用的指令,如逻辑运算、定时器、计数器等,对应教材第五章。
4. 彩灯循环控制程序设计:结合实际案例,设计彩灯循环控制程序,分析程序结构和编程技巧,对应教材第六章。
5. 实践操作与调试:指导学生进行彩灯循环电路的搭建、编程、调试和优化,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应教材实践环节。
教学进度安排:1. 2课时:PLC基本原理与结构学习。
2. 2课时:彩灯循环电路设计与元器件选择。
3. 3课时:PLC编程指令与技巧学习。
4. 3课时:彩灯循环控制程序设计。
plc彩灯课程设计

plc彩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PLC彩灯控制,使学生掌握PLC的工作原理、编程方法以及应用技巧。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了解PL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编程语言。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熟练使用PLC进行彩灯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培养对PLC技术的兴趣,增强实践操作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以及彩灯控制实例。
首先,介绍PL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编程语言。
其次,通过实例讲解PLC编程的方法,使学生掌握PLC程序的设计与调试。
最后,通过彩灯控制实例,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传授PLC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PLC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此外,还将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操作技能。
最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PLC 原理与应用》、参考书《PLC编程技巧》、多媒体资料(包括教学视频、PPT 等)、实验设备(PLC实验台、编程器等)。
这些资源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PLC技术。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作业方面,将布置编程练习、实验报告等,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内容涵盖课程的全部知识点,以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将在每周的一、三、五下午进行,每次课程时长为2小时。
地点选在学校的实验室,以便于学生进行实验和实践。
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将按照教学大纲,紧凑地安排教学内容,确保完成教学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L C彩灯控制课程设计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基于P L C 的彩灯控制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引言 (2)
一 PLC的定义及发展 (3)
二系统分配 (6)
硬件分配图 (6)
软件分配图 (7)
三方案设计 (8)
顺序工程图 (8)
程序运行步骤 (9)
四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基于PLC的彩灯控制
一、控制要求:
系统启动后,L1、L5同时亮,然后熄灭;之后L2、L8同时亮,然后熄灭;接着L3、L7同时亮,然后熄灭;最后L4、L6同时亮,然后熄灭,按照此方式循环5次后再逆向闪烁5次,并循环。
二、设计任务
1.设计出硬件系统的结构图、接线图;
2.系统有启动、停止功能;
3.运用功能指令进行PLC控制程序设计;
4.程序结构与控制功能自行创新设计;
5.进行系统调试,实现上述功能。
引言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各种装饰彩灯、广告彩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中。
在大型晚会的现场,彩灯更是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道景观。
小型的彩灯多为采用霓虹灯管做成各种各样和多种色彩的灯管,或是以日光灯、白炽灯作为光源,另配大型广告语、宣传画来达到效果。
这些灯的控制设备多为数字电路。
而在现代生活中,大型楼宇的轮廓装饰或大型晚会的灯光布景,由于其变化多、功率大,数字电路则不能胜任。
针对PLC日益得到广泛应用的现状,本文介绍PLC在不同变化类型的彩灯控制中的应用,灯的亮灭、闪烁时间
及流动
方向的控制均通过PLC来达到控制要求。
在彩灯的应用中,装饰灯、广告灯、布景灯的变化多种多样,但就其工作模式,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长明灯、流水灯及变幻灯。
长明灯的特点是只要灯投入工作,负载即长期接通,一般在彩灯中用以照明或衬托底色,没有频繁的动态切换过程,因此可用开关直接控制,不需经过PLC控制。
流水灯负载变化频率高,变换速度快,使人有眼花缭乱之感,分为多灯流动、单灯流动等情形。
变幻灯则包括字形变化、色彩变化、位置变化等,其主要特点是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周期性地花样变化,但频率不高。
流水灯及变幻灯均适宜采用PLC控制。
关键词:PLC 循环控制
一 PLC的定义及发展
PLC的定义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简称为PLC,即可编程控制器,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
PLC的的发展历程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开关量顺序控制,它按照逻辑条件进行顺序动作,并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连锁保护动作的控制,及大量离散量的数据采集。
传统上,这些功能是通过气动或电气控制系统来实现的。
1968年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气控制装置的要求,第二年,美国数字公司研制出了基于集成电路和电子技术的控制装置,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应用于电气控制,这就是第一代可编程序控制器,称Programmable Controller(PC)。
个人计算机(简称PC)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也为了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序控制器定名为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现在,仍常常将PLC简称PC。
PLC的定义有许多种。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PLC的定义是: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贮器,用来在其内部存贮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的、模拟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30~40%。
在这时期,PLC在处理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PLC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
用上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DCS系统.
PLC的特点
1 ) 高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强
(1)所有的I/O接口电路均采用光电隔离,使工业现场的外电路与PLC内部电路之间电气上隔离。
(2)各输入端均采用R-C滤波器,其滤波时间常数一般为10~20ms.
(3)各模块均采用屏蔽措施,以防止辐射干扰。
(4)采用性能优良的开关电源。
(5)对采用的器件进行严格的筛选。
(6)良好的自诊断功能,一旦电源或其他软,硬件发生异常情况,CPU立即采用有效措施,以防止故障扩大。
(7)大型PLC还可以采用由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有三CPU构成表决系统,使可靠性更进一步提高
2) 丰富的I/O接口模块
PLC针对不同的工业现场信号,如:交流或直流;开关量或模拟量;电压或电流;脉冲或电位;强电或弱电等。
有相应的I/O模块与工业现场的器件或设备,如:按钮;行程开关;接近开关;传感器及变送器;电磁线圈;控制阀等直接连接。
另外为了提高操作性能,它还有多种人-机对话的接口模块; 为了组成工业局部网络,它还有多种通讯联网的接口模块,等等。
3) 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
PLC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各种规模的系列化产品,可以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控制场合。
除了逻辑处理功能以外,PLC大多具有完善的数据运算能力,可用于各种数字控制领域。
多种多样的功能单元大量涌现,使PLC渗透到了位置控制、温度控制、CNC等各种工业控制中。
加上PLC通信能力的增强及人机界面技术的发展,使用PLC组成各种控制系统变得非常容易。
4) 系统的设计、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容易改造
PLC是面向工矿企业的工控设备。
它接口容易,编程语言易于为工程技术人员接受。
梯形图语言的图形符号与表达方式和继电器电路图相当接近,为不熟悉电子电路、不懂计算机原理和汇编语言的人从事工业控制打开了方便之门。
5) 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
以超小型PLC为例,新近出产的品种底部尺寸小于100mm ,重量小于
150g 耗仅
数瓦。
由于体积小很容易装入机械内部,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设备。
二系统分配硬件分配图
软件分配图
三方案设计顺序功能图
程序运行步骤
经过检测通信以后,通过启动开关,使电路获得脉冲,得电,驱动获得脉冲,T37获得脉冲开始计时,延迟以后常开开关变成常闭开关,这时T38获得脉冲,常闭开关变成常开开关T37失电,以此类推至C0处,计数器累计5次
循环以后,进入逆向循环,循环1,循环2 同理,可至计数器C1处,可得C0和C1共用,同处一个循环。
第四章总结
选定题目后,感觉困难很大。
在老师的帮助下,查看了一些资料后,头脑里开始有了设计思路和方向。
在设计中走了一些弯路,幸亏在老师的启发指点下,及时改正,发现一个个问题;另外通过钻研课本,请教老师和同学,及时解决每一个问题,最终完成了本次设计。
本课程设计是在我的老师吴何畏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
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X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
在此谨向吴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另外,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3年的同学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总之,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设计的顺利完成,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太多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黄惟公,曾盛绰.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与信号分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
社.2002.
[2].周明德,微机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2.
[3].邓星钟.机电传动控制(第三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4].贺哲荣,石帅军.流行PLC实用程序及设计(三菱FX2系列)[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5].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S7-200可编程器系统手册.2005.
[6].廖常初.S7-200 PLC基础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