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生存智慧
植物的生存智慧-推荐下载

植物的生存智慧 大自然的爱是慷慨的,哪怕是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也具有令人惊叹的生存智慧。
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以一颗感恩的心,亲近植物、与植物对话,领略造物的神奇,植物的智慧。
1。
包心菜雇杀手除敌 当包心菜感觉到有菜青虫啃噬叶片时,会散发出一系列的化学呼救信号。
这信号,会吆喝来两种寄生蜂——甘蓝夜蛾赤眼蜂和粉蝶盘绒茧蜂。
应邀而来的寄生蜂,“刀枪剑戟”并用,一起对付包心菜上的菜青虫。
包心菜交给杀手蜂的报酬,是那些已经孵化出来,正准备大朵快颐的菜青虫后代。
寄生蜂会将自己的卵,产在这些虫体里。
2。
花朵射手 凤仙花种荚是“弓型”生长——一边长,一边不长,这样在种荚的内部产生张力。
果荚成熟时,压力达到最大,这时,只要轻轻一碰,果荚会突然炸裂,以不可思议的初速度,弹射出很多出籽儿。
一些种子的射程可以达到一、两米。
3。
扳机植物——构树 在构树的雄花序上,有无数个爆破性的花药,它们会在大约万分之一秒内释放花粉,缕缕“白烟”自花序上腾起。
速度之快,几乎无花可敌。
在人类开始使用“扳机”这个东东时,构树,早已经把它应用于花粉的传播艺术。
在清风的助力下,漫天的雄花花粉,开始追寻“思念”中的另一半——构树的雌花。
4。
荷叶的自洁 在高倍显微镜下,荷叶的表面上有一个个隆起的“小山包”,在每个“小山包”上,又布满了绒毛状的小小“碉堡”。
空气和为数众多的“碉堡”,共同组建了荷叶表面的疏水层。
在“碉堡”顶上“悬空而立”的雨点,由于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了球形水珠,水珠在滚动中会顺道儿吸附灰尘——这就是著名的“荷叶效应”。
5。
暴打“媒婆” 花柱草的合蕊柱是2枚雄蕊和花柱长在一起,从花中心伸出来,又向下弯曲成一个U 形长长的“手臂”,“手掌上”粘满了花粉。
这个装备的神奇之处在于,“手臂”能够像扳机那样快速出击,“出击”的速度可以达到0.015秒。
更神奇的是,花柱草将前来觅食的昆虫,设计为扳机的触动者——暴打“媒婆”昆虫。
植物适应性生存的智慧

植物适应性生存的智慧植物作为大自然的熟透者,通过漫长的进化过程,拥有了丰富的适应性生存机制。
这些机制帮助着植物在各种恶劣环境中生存繁衍,展示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智慧。
本文将就植物的适应性生存进行探讨,揭示植物智慧的奥秘。
第一,根系生存的智慧植物的根系是其吸取水分和养分的主要途径,而对于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植物来说,如何足够有效地吸取水分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时,植物便展示出了根系生存的智慧。
一些沙漠生长的植物,如仙人掌和沙漠风暴藜,长有深深的锥形根系。
这样的形态可以向更深层土壤渗透,吸取更多的水分。
同时,这些根系还能将根系形状塑造为大而扁平的盘根状,以增大根系表面积,提高水分吸收效率。
此外,在水域生长的植物也拥有独特的根系结构。
例如,芦苇通过发达的根系和根状茎能够在湿地环境中生存。
它们的根系可以直接吸取水分和养分,同时还能有效地稳定住在水中的茎,确保植物能够顺利生长。
第二,叶片形态的智慧植物的叶片是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而对于生长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植物来说,叶片形态的差异则是其适应性生存的重要表现。
在炎热干旱的地区,一些植物的叶片形态变得非常独特。
它们通常较小且厚实,表面会分泌特殊的蜡质物质,以减少水分蒸发。
同时,这些叶片上还常常长有刺,能够避免叶片被掠食者损坏并减少水分的流失。
相反,在湿润环境下,一些植物的叶片则变得较大而薄,以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
例如,热带雨林中的一些植物,如巨型蕨类植物和大型叶片的绿色植物,它们的叶片能够利用丰富的阳光资源,最大限度地进行光合作用。
第三,繁殖策略的智慧植物的繁殖是其生存的重要环节,植物通过多样化的繁殖策略来确保自己的后代能够在各种环境中顺利生存。
一些草原植物采取了种子的繁殖方式。
它们的种子通常非常轻便,具有良好的扩散能力。
这样一来,在风吹草动的草原环境中,种子能够迅速传播到更广阔的区域,找到适合生长的环境。
而且,这些种子还能在不利条件下存活很长时间,等待适合的时机发芽生长。
海底植物的生存智慧

导读和人类一样,沉水植物也具有令人惊叹的生存智慧。
地球上有这么一类植物,特别喜欢水,不仅根系深扎在江河湖泊的底泥中,叶片等光合作用器官也完全淹没在水下。
因此特性,他们也被统一称为:沉水植物(submerged plants)。
据统计,我国分布的沉水植物有100种左右,其中常见的有苦草、黑藻、菹草、金鱼藻、穗状狐尾藻、微齿眼子菜和竹叶眼子菜等10余种。
茂盛生长的沉水植物构成了美丽而神秘的“水下森林”,许多有趣奇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碧绿而幽静的世界里。
和人类一样,沉水植物也具有令人惊叹的生存智慧。
虽然常年生活在水面之下,但依靠高超的游动、换气和上浮技巧,沉水植物能够顺利完成营养生长和繁殖后代的任务,堪称江河湖泊里的戏水高手。
1如何适应水流?游泳时我们通过四肢划动来平衡身体,但沉水植物扎根于泥土中,那么它们是如何适应水流变化呢?在长期进化历程中,沉水植物形成了柔软但有韧性的茎,可在水体中随波飘摇而不至于被轻易折断。
为了适应流水环境,大多数沉水植物的叶片纤细且轻薄,呈明显的条带状或丝裂状,这都有利于减小水流的阻力。
此外,沉水植物的茎和叶具有非常高的形态可塑性,可根据流速和水深来调节自身的形态结构。
比如,相较于浅水区的苦草,深水区的苦草通常具有较高的株高,叶片也更加细长轻薄。
2如何换气?游泳者需要出水换气,潜水员则必须携带氧气瓶,那么全年水下生活的沉水植物是如何换气的呢?沉水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可维持自身以及水中其他生命的呼吸作用。
做一个简单实验:将少量沉水植物放置于玻璃缸中,倒扣一根盛有自来水的玻璃试管,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就能观察到叶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现象。
△沉水植物叶片释放氧气试验叶片呼吸可以消耗自身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那么其他器官又是怎么获得氧气的呢?沉水植物的叶、茎和根系都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其细胞间隙贯通形成了一个通气网络,这样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就可以输送至茎和根系,以满足呼吸和代谢的需要。
植物的智慧

植物的智慧
种子落地生根,从此无论是富贵或贫贱都不会游移,它的位置就是它的唯一。
不同的位置对植物有着不同境遇,开阔而湿润的位置是它的福地,而荒漠是它的天敌。
虽然独居福地,拥有自然的全部赐予,但落下的种子却会引来无奈的拥挤。
于是产生了必然的变异,或随风飞去,或借动物远离。
既不乘风,亦不借物者,终被环境遗弃。
随风而去是植物构造自己种子的策略之一,而果实是植物构造自己种子策略的又一例。
每当秋季,果实累累的树上,总能看到猴类的身影。
它们有的坐在树上吃,有的躺在树上吃,有的一边玩一边吃,还有的揣在怀里,跑得远远地吃,真是吃得离奇。
动物们不象人类不乱仍果皮杂屑,而是随吃随吐,一个季节下来,猴儿们活动过的范围内,差不多都有它们吐出来的果核,这果核就是植物的种子,这种子被动物乱吐一气。
植物用硕果累累的策略来弥补坚守唯一的不足,让动物把它们的后代播洒到远方的土里。
有的植物果核能在动物的肠道中不受损害,它们的果实被动物吃了以后,果核会留在动物的粪便里。
遇到"万恶"的人类,这样的策略只能宣告失败,因为人类的排泄都是在厕所里完成的,而且便后还会无情地
冲洗。
但是,动物却随处大小便,全没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和讲卫生的痴迷。
于是,借着动物对果实的迷恋,植物实现了自己后代全方位的迁徙。
当尾毛撩拨出春风的梳理,那清晨的湿漉缘自昨夜的喜雨。
借物的植物含苞待放,将秋季的果实默默孕育。
植物的生存智慧

植物的生存智慧植物,按照我们现有的对生命的认识,是没有任何智慧的,连神经系统都没有,那更谈不上任何智力上的东西了。
我们可以任意地对待植物,植物都不会有任何反应,看起来植物和智慧实在难以联系起来。
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植物的很多行为都体现了其内在智慧,而这是进化论的随机变异和自然选择观点所无法忽视的。
生命的基本目标是生存,这一点可以体现在任何生命上,大到哺乳动物,小到细菌病毒。
或者说这也是基因的基本特性。
从基因产生的那一刻起,基因就在设法尽可能让自己更好的生存。
细菌病毒是通过不断地自我复制和寄生于其他生命体,动植物是通过自我复制形成器官组织获取能量,植物形成了吸收光能的绿叶和吸收水分矿物质的根,动物形成了掠夺食物的四肢和转化这些食物为能量的消化器官。
虽然植物是静态的,而且是直接从太阳获取能量而不是从其他生命,而动物则是动态的,是通过从其他生命掠取的方式获得能量,但二者本质是一样的,那就是吸收能量维持生存。
我们会说动物的生存意志,却从不会说植物的生存意志,这种认识是片面而狭隘的。
因为我们只承认动物的智慧,而否认了植物包括其他生命体的内在智慧。
如果按照进化论的观点,会认为植物的生存手段只是基因随机变异,然后经过自然选择淘汰的结果。
注意达尔文关于基因随机变异的表述,这是进化论最大的盲点,这种表述把变异看成无意识的,没有任何目标的,完全忽略了生命的智慧。
虽然还没严密的科学论证,但可以这样说,基因的变化是基因根据环境的变化自身做出的调节,而不是随机的无意识的变化。
随机的表述是在否认生命自身的智慧,不能因为其他生命没有大脑没有眼睛就否认它们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和自我调节的智慧。
事实上,植物的很多现象可以体现生命内在的智慧,我们只拿出其中几个比较典型的现象来说明:一、植物的向阳性。
很多植物都有向阳性,比较典型的是向日葵,会随着阳光方向的变化而转动方向。
还有绿萝,绿萝的叶子方向也会随着光源方向变化,从哪个方向射过来的光更多,哪个方向的绿叶就会更厚更多。
小学三年级作文植物的生存智慧的观察日记

植物的生存智慧的观察日记
今天,我去学校后面的花园观察了一下植物的生存智慧,真是让我
大开眼界呀!
首先,我看到了一棵大树,它的树干笔直挺拔,长得特别高。
我问
妈妈为什么大树能够这么高?妈妈告诉我,这是因为大树的根深才能
长得高。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的确,大树的根在土壤深处扎下了深深
的根系,这样它就能从地里吸取到更多的水分和养分,让自己长得更
高更壮。
接着,我又看到了一些小花。
它们虽然个头小,但生活智慧可不小哦!有的花儿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它们会张开花瓣,吸收充足的阳
光进行光合作用,这样它们就能长得茂盛,开出美丽的花朵。
而有的
花儿则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它们的花瓣很小很深色,这样可以吸引
昆虫来传粉,换来更多的营养。
原来花儿们也有如此的聪明!
另外,我还发现了一些有刺的植物,比如仙人掌和玫瑰。
它们长满
了锋利的刺,看起来很凶狠。
可是,这些刺却是为了保护自己。
当有
动物过来想吃它们的时候,它们就会使劲刺伤动物,让它们远离自己。
这样,它们就能够安枕无忧地生长了。
通过观察,我学到了很多植物的生存智慧。
它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独
特的方式来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
奇和智慧。
我会继续观察植物,学习它们的智慧,让自己变得更聪明!。
动植物的生存智慧

在 高 黎 t l j 家 级 自然 f 护 I 保 … 管 护 J l 0 降… 分 硒槲 几 1 ’ : 站 采 访时 ,我 仃 J 发 j 潮 处 的脚 I I 1 ’ 之 ’ - ‘ 码枞 舣 大 小的 M物 ,全身
观
“ 多物 利t ,包括 虫 [ 5 _ 蝼 、 E屯虫 等人 f 『 J 觉
人的 乔 小 , 比线 做遮 .I … f . 它 的 化 小 ,昆 虫
杳埸 发脱 为 了引起 昆 虫 的
, 帆把 I 近 他 的 儿
尔 ‘ 仇
时 ,我 们 从 他 岭 … 发 越 高 黎 贡
1 J I '汝 多 久 ,就在 路边 的 : ^ 人『 f 1 发现 ・ 个褐 色 的 “ 眼
这 是 叶 金化 为 J 适 心 周 环 境 的 存 智息 ”拿 I 波 老 帅解 释 , “ 高 黎贡 I l I 物 1 巾有很 多类似 的
他 ,存 城 m 公 或道 路 l 从 j 旁最 常 的 ■角 悔也 足这 种
现 象 一”
黎 山 _ f 【 1 处的l l I t 仪 仪 ,令 我 们 震 撼 的远 不 止这些 ,成 合抱 之势 的情 人 树 、寄 , I 枯杖 顶端 的 化开 漫 的 生石 斛 、有 “ 化 石”之 称 的 鲍心 、 恪 守 ”一 人 ・ 茭制 ” 的商 黎 r I 眉 K臂猿 、 险j 肖 壁 上 安 家的 蜂 … …它 们 的 仃 奥秘都 汁我 ¨I
, ,
H I -
剔 透 ,f 址 特 “ 它叫水r 、 , 足、 科 ,u 土 / f 址
【 商类 ,足 蹄 一 ‘ , 科 的一 种 植物 , 吠住 暗湘 n 0 』 1
卜 要是 人 刈 ’ 它f 『 J 缺乏 了解 、 J 1 我仃 J 埘自 的生 仔密 l I l f , 来
植物天地的神奇表现

植物天地的神奇表现植物,这个看似平凡的生物群体,实际上蕴含着许多神奇的现象。
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光合作用到生态平衡的维护,都离不开植物的贡献。
本文将带您走进植物天地,探索其中的神奇表现。
一、神奇的生存智慧植物的生存策略是多样化的,它们通过各种方式来适应环境,展现出惊人的生存智慧。
例如,一些植物具有惊人的向光性,能够感知光线并朝向光源生长。
这种特性使得它们能够在稀疏的森林中占据有利位置,获得更多的阳光和养分。
此外,植物还能通过改变颜色来吸引传粉者或警告掠食者。
这些颜色变化可能是为了吸引昆虫传粉,也可能是为了警告掠食者不要靠近。
二、神奇的共生关系植物与动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也是植物天地中神奇的表现之一。
许多植物与昆虫、微生物等生物建立了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
例如,蜜蜂和蝴蝶等传粉者能够帮助植物传播花粉,而植物则为其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此外,一些植物还能与真菌形成共生关系,如菌根,以获取更多的养分和水分。
这些共生关系不仅有助于植物的生存,还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神奇的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些方式堪称神奇。
例如,无性繁殖中的分株和萌蘖是植物常见的繁殖方式。
一些植物能够通过生长新芽或根茎等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从而扩大种群数量。
此外,种子繁殖也是植物繁殖的一种重要方式。
许多种子植物能够通过风、水或动物传播种子,从而在不同的环境中繁衍生息。
有些种子甚至能够在极端环境中生存,如沙漠或高山。
这些种子植物的顽强生命力展现了它们的生存智慧和适应能力。
四、神奇的生态作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为许多生物提供了食物、栖息地和庇护所。
同时,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大量的氧气。
此外,植物还能通过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来净化空气,为人类和动物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在生物链中,许多动物以植物为食,同时又为植物提供传粉和保护。
这种互惠互利的生态关系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生存智慧
□撰文 / 任全进
人们常把失去意识和感知能力仅能维持生命的人称为“植物人”,事实上,这样的称呼对植物是不公的。
植物不仅仅只是简单地生存着,它们也在不断面临生存的考验,并且有着自己的生存策略。
地球形成的初期,是一个没有生命一片荒芜的世界。
在距今约5亿年前,地球大气的氧含量只是现在的10%,植物生命却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地球的发展,也带动了整个生物界的发展。
一系列新的古生物学、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生物地理学、生理化学、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证据证明了植物界和其他生物一样沿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的演化趋势不断发展着。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现在才能看到如今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
既然植物能够在漫长的地球历史和不同的生存环境下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不断繁衍生息,发展进化,那么植物一定有其“生存智慧”。
一些学者认为植物所具有的“智慧”有时候超过动物,甚至人类。
一种生命的形态特征是这个生命适应环境的表现,在这点上,植物特别是主要器官根、茎、叶所展示出来的形态特征,超过我们的想像,表现了非常“智慧”的主动行为。
植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是根器官,千姿百态的根形态如贮藏根、支柱根、板状根、气生根、寄生根和附着根等揭示了植物为了生存及适应环境而进行功能分化的能力,例如胡萝卜、萝卜、甜菜、甘薯等膨大变态的根是植物贮藏脂肪、糖分和淀粉等养料的地方;玉米等在近地面的植物茎上长出的许许多多支持根,一方面用来吸收土壤中的矿质营养和水分,另一方面起到支撑作用;在热带雨林中,许许多多的高大植物都长有奇特结实的板状根,原因在于热带雨林雨量充沛,植物枝叶繁茂,许多植物树冠很大,板状根能有效地防止大树的倾倒;强风地区的植物常常表现为植物的根系特别发达,不仅存在对风的抗争,一些植物利用风来传播花粉,花粉飞得最高、最远的记录是松树花粉创造的。
它的花粉具有气囊,可以达到几千米的高度,越山越岭,甚至能够飘洋过海,飘出数千里之外。
一些生于水中或湿度很大环境中的植物如落羽杉、红树为抵抗缺氧而生成的呼吸根;榕树、吊兰和葡萄悬挂而下的气生根;有一些植物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成为了寄生植物(如菟丝子),导致叶退化,不再主动进行光合作用,当它盘旋到别的植物身上以后,茎上就长出一个个突起的小“疖”,这小“疖”能突破被绕植物的茎干和叶,拼命吮吸寄生植物的营养和水分,这个“疖”就是寄生根。
自然界中一些植物的茎细长柔弱,节上长有无数附着根,能分泌黏液,用来攀援它物向上生长,争取吸收充足的雨露阳光,如爬山虎、常春藤、牵牛花、紫藤等等。
这是植物由于自身生理原因而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长期演化现象。
最为奇特的变态根要数生活在热带地区森林中的大王花状瓜子金根,它的身上长满鼓鼓囊囊的花瓶状的叶,“花瓶”的上方开有口子,雨季一来便被灌满了水,即便滴水不进,它们仍能生存几年,只是“囊”中水少一些而已。
植物的另一个重要器官是茎,在适应环境、生存竞争的形态构建主动性行为中,茎也具有非常睿智的作用,其中茎变态是主动性行为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形态各异的变态茎,如丝瓜、黄瓜等由小枝变态而来的茎卷须,使得本身柔弱的茎干可以依靠卷须攀援和缠绕其他支持物生长;生长在干旱区域的仙人掌类植物的茎成叶片状,叶完全退化或成鳞状、刺状,茎叶内有叶绿体可代替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最大程度地减少叶面积以防止水分蒸发。
纺锤树生长在南美洲,能长到30米高,两头尖细中间膨大,最粗的地方直径可达5米,远远望去很像一个个巨型的纺锤插在地里,纺锤树树干里面贮水约有2吨,它在雨季时拼命吸收大量的水分贮存起来,到旱季时供应自己的消耗。
植物第三个重要的器官是叶,叶形态构建的主动性行为又有怎样的表现呢?刺槐复叶叶柄基部有一对托叶变态而来的坚硬的刺,以对付可能的食草动物的侵害;洋葱地下变态茎鳞茎盘上着生着膜质或肉质鳞片叶,内部贮藏十分丰富的营养物质;一些植物生活在缺少营养物质的环境中,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叶片的一部分或全部变态成为瓶装或盘状,专门捕食一些小虫子作为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除了上述这些器官形态,植物还有许许多多离奇的行为。
南美洲有一种奇特的会“走”的植物卷柏,它为什么会“走”呢?原来卷柏的生存需要充足的水分,当水分不充足的时候,它就会自己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让全身卷成一个球体,由于重量轻,只要借助一点儿风力,它就会在地面上滚动。
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打开,将根重新扎到土壤里,定居下来。
一旦水分又不充足时,它会继续旅行。
植物的繁殖方式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一些热带近海的沙滩上,生长着一种特殊的胎生植物——红树,这种红树林的种子成熟后并不脱落,而是悬挂在母树枝条上继续发育,直到长成具有支撑根和呼吸根的棒状幼苗,成熟后会像一把剑一样插到海滩的泥地上独立生长。
陆地上的植物,几乎都在地上开花,地面上结果,唯独落花生是在地上开花,而果实一定要在黑暗的环境里才能长大,开花以后的第四天,它的子房柄(果针)伸长,向土下生长,大约经过50天左右,果实便成熟了。
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为了防止动物啃食的主动行为。
实验证明,在果针没有钻进土壤以前,用不透光的东西把结果的部分包裹起来,最终它也能正常结实。
当植物种子被我们横七竖八抛在土地上,但最终它们生长时,根却总能往地下扎,茎总能向上生长,各有所向,似乎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经过科学家研究表明,这是植物为适应环境而发生的一种生理单方向反应,被称为“向性”。
植物的生命力是如此的顽强,具有那么多奇特的生存技巧和智慧。
在全球一体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植物越来越像我们的朋友。
在心灵休憩的片刻,当我们静静享受绿色带给我们的惬意的同时,仔细想想植物的生存智慧,也许我们还能从它们身上汲取一些坚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