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肿瘤病人临终用药指南

合集下载

晚期肿瘤的处理原则及治疗

晚期肿瘤的处理原则及治疗

晚期肿瘤的处理原则及治疗晚期肿瘤是指肿瘤已经进展到晚期阶段,通常意味着肿瘤的扩散已经发生,并可能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甚至出现远处转移。

对于晚期肿瘤的处理,既需要针对肿瘤本身进行有效的治疗,又需要关注患者的全面状况,以提供最佳的综合护理。

本文将重点探讨晚期肿瘤的处理原则及治疗方法。

一、处理原则1.个体化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病情差异较大,疾病发展的速度和程度呈现个体差异。

因此,处理晚期肿瘤的原则之一是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和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综合治疗:晚期肿瘤的治疗需要采用综合治疗策略,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

综合治疗旨在通过多种方式对肿瘤进行全面打击,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3.以患者为中心:晚期肿瘤患者往往身体虚弱,心理状态较为脆弱,同时还需要面临严峻的治疗压力。

因此,在处理晚期肿瘤时,应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护理服务。

二、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晚期肿瘤的常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化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等来阻断肿瘤生长、扩散和复发。

药物治疗的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和肿瘤类型进行选择。

2.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利用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对于晚期肿瘤,放射治疗可以用于缓解症状、减轻疼痛、控制肿瘤生长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放射治疗的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患者的身体状况来确定。

3.手术治疗:尽管晚期肿瘤不再是手术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在一些情况下,手术仍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如减轻症状、恶化个别病灶等。

手术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风险和手术后的康复能力。

4.疼痛控制与支持治疗:晚期肿瘤患者往往伴随着疼痛和其他症状,如恶心、乏力、食欲不振等。

因此,除了针对肿瘤本身的治疗外,还需要进行疼痛控制和支持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晚期肿瘤的处理原则是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并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

肺癌腺癌的晚期治疗方案

肺癌腺癌的晚期治疗方案

摘要:肺癌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晚期肺癌腺癌患者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

本文旨在探讨晚期肺癌腺癌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引言肺癌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肺癌总数的40%左右。

晚期肺癌腺癌患者病情复杂,生存率较低。

针对晚期肺癌腺癌的治疗,临床医生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化疗:化疗是晚期肺癌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和分裂,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紫杉醇、多西他赛、卡铂等。

化疗方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分子靶点的治疗方法,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较小的特点。

晚期肺癌腺癌的靶向治疗主要包括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ALK-TKI(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等。

EGFR-TKI适用于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肺癌腺癌患者,常用的药物有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奥希替尼等。

ALK-TKI适用于ALK阳性的晚期肺癌腺癌患者,常用的药物有克唑替尼、塞瑞替尼等。

(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肺癌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晚期肺癌腺癌的免疫治疗主要包括PD-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等。

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单抗等,CTLA-4抑制剂如伊匹单抗等。

2. 手术治疗对于部分晚期肺癌腺癌患者,手术切除可能是治疗的一种选择。

手术切除的适应症包括:(1)肿瘤位于肺叶或肺段,无明显远处转移。

(2)患者身体状况较好,能够承受手术。

(3)肿瘤对化疗、放疗等治疗有较好反应。

3.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晚期肺癌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方式。

外照射主要用于治疗局部肿瘤,减轻症状;内照射主要用于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或转移灶。

终末期恶性肿瘤病人临终前使用吗啡注射液44例回顾性分析

终末期恶性肿瘤病人临终前使用吗啡注射液44例回顾性分析

doi:10.3969/j.issn.1006-9852.2021.01.014终末期恶性肿瘤病人临终前使用吗啡注射液44例回顾性分析王 飞 亢玺刚 张建伟 李 倩 张宏艳△(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肿瘤科,北京100700)疼痛和呼吸困难是晚期恶性肿瘤最常见症状,发生率可达50%~80% [1],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

在我国使用吗啡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疼痛已被广泛接受,但使用吗啡治疗呼吸困难仍有一些顾忌。

国外多项随机对照试验和Meta分析已经证实,以吗啡为首的阿片类药物能够明显减轻病人呼吸困难,并且不影响病人的生存期[1]。

本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肿瘤科死亡的终末期恶性肿瘤病人,临终前使用吗啡注射液治疗疼痛和呼吸困难的病人44例,分析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汇总报道如下。

方 法1.一般资料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肿瘤科死亡的终末期恶性肿瘤病人,临终前使用吗啡注射液治疗疼痛或呼吸困难的病人44例,年龄32~83岁(平均64岁),其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疾病诊断肺癌18例,结直肠癌6例,乳腺癌、胰腺癌各4例,前列腺癌、食管癌、胃癌各2例,肝癌、肾癌、宫颈癌、鼻咽癌、口咽癌、胃梭形细胞肉瘤各1例;同时合并肺部感染31例,胸水27例,间质性肺炎7例,上肢深静脉血栓1例。

纳入标准:①具有病理学诊断依据的终末期恶性肿瘤病人;②病历记录中有疼痛和/或呼吸困难的相关主诉(如胸闷、气短、憋气、气喘等);③病历记录使用盐酸吗啡注射液治疗疼痛和/或呼吸困难,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2.呼吸困难和呼吸抑制判定呼吸困难(中国专家共识)定义:呼吸困难指病人的某种不同强度、不同性质的空气不足、呼吸不畅、呼吸费力及窒息等呼吸不适感的主观体验,伴或不伴呼吸费力表现(如张口呼吸、鼻翼扇动、呼吸肌辅助参与呼吸运动等),也可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改变[2]。

呼吸抑制判定:意识不清、呼吸频率减慢低于10次/分,可见针尖样瞳孔、口唇发绀,SPO2≤90%,潮气量低于基础值25%或潮气量≤5 ml/kg,PET CO2≥6.7 kPa。

抗癌药治疗癌症的西药适应症及用法介绍

抗癌药治疗癌症的西药适应症及用法介绍

抗癌药治疗癌症的西药适应症及用法介绍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世界各地的医学界一直在为寻找有效治疗癌症的方法而不断努力。

其中,抗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抗癌药物的适应症及其用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癌症治疗。

一、阿斯匹林(Aspirin)阿斯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已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但现在也被用于预防某些癌症的发生和扩散。

适应症方面,阿斯匹林主要适用于结肠直肠癌的预防,尤其是早期结肠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用法方面,一般建议口服阿斯匹林,剂量视个体情况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阿斯匹林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因此在使用前应咨询专业医生。

二、紫杉醇(Paclitaxel)紫杉醇是一种常用的癌症治疗药物,广泛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

适应症方面,紫杉醇主要用于各种实体瘤的化疗,尤其是用于治疗晚期和复发性的癌症。

用法方面,紫杉醇一般通过静脉滴注给药,剂量和用药周期根据具体治疗方案而定。

紫杉醇的副作用较多,包括骨髓抑制、过敏反应等,因此在使用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

三、吉非替尼(Gefitinib)吉非替尼是一种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被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适应症方面,吉非替尼主要适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用法方面,吉非替尼一般口服给药,剂量和疗程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吉非替尼可能引发一些副作用,如皮疹、腹泻等,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

四、依托泊苷(Ibrutinib)依托泊苷是一种新型的靶向治疗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

适应症方面,依托泊苷适用于成人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小型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LL)以及玛氏细胞淋巴瘤的治疗。

用法方面,依托泊苷一般口服给药,剂量和用药周期需遵循医生的建议。

依托泊苷的副作用相对较轻,并且可以通过定期监测血液和身体状况来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抗癌药物在癌症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癌症晚期病人实施临终关怀的那些事儿

癌症晚期病人实施临终关怀的那些事儿

癌症晚期病人实施临终关怀的那些事儿癌症晚期病人对死亡更加恐惧,身心都承受着非常大的痛苦,家人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让病人在最后的时间里过得有意义,提高生命质量,同时可降低身心痛苦,让病人在临终前过的舒适、宁静,因此要做好病人的临终关怀,使其安详的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癌症晚期病人临终关怀的那些事儿。

一、临终关怀三原则1、舒缓疗护为主:对于癌症晚期病人,无论是治疗方面还是护理方面,首要考虑的是病人的舒适,而并不是延长生命,要重视做好病人的全面照顾,提高生命最后阶段的生命质量,维护病人临终时的尊严与价值。

2、全方位细心照顾:主要包含有临终病人的生理照顾,心理照顾以及社会等问题的照顾,同时全天候为病人家属提供服务。

3、人道主义原则:对临终病人做出更多的关心、理解与同情,要尊重他们的权利,包含选择安乐的权利。

二、癌症晚期病人心理变化特点1、否定心理:很多癌症晚期病人知道自己病情后都是很震惊的,更不相信生命已经无法挽回,因此会否认疾病。

寄希望于假想,认为这一切都是误诊,抱有侥幸心理,希望有奇迹。

可以看到光明,延续自己的生命。

2、恐惧心理:很多病人得知自己癌症晚期都会非常惊慌恐惧,若在医院看到有人去世,更加沮丧、悲观、焦虑与紧张,情绪变化无常。

3、愤怒心理:病情不断加重,即使采取多种方法治疗仍是难以控制,这时很多病人会因生命的短暂而愤怒。

尤其是现在生活如此富足,将来会更美好,病人多会感叹命运残酷,抱怨生活的不公,因此会非常痛苦,容易动怒,拒绝治疗等,有些病人还可能将不良情绪发泄到家人或医护人员身上。

4、求生心理:病人已经接受了生病的事实,不再抱怨,甚至为了可以延长生命请求医生对自己进行治疗与护理,幻想着起死回生的治疗。

5、自卑心理:很多癌症晚期病人总是表现出抑郁与沉闷,常常觉得自己很孤单,尤其是有些情感细腻又脆弱的病人,在面对病痛折磨时,会有很强的自卑感,希望随时得到家人与医护人员的关心。

抢救流程和用药

抢救流程和用药

抢救流程和用药抢救流程和用药抢救流程和用药是指在紧急救护情况下,按照一定的程序和使用相应的药物,采取措施来挽救患者生命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抢救流程和用药:1. 呼吸循环评估:抢救的第一步是评估患者的呼吸和循环情况。

检查患者的呼吸是否正常,有无气道阻塞,有无呼吸困难等。

同时检查患者的循环情况,包括心率、血压和脉搏等。

2. 氧气给予:如果患者呼吸困难或缺氧,应立即给予高浓度的氧气。

可使用面罩或导管给予氧气。

如果患者已经停止呼吸或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 心肺复苏:当患者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时,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先进行胸外按压,每分钟至少100-120次,以保持有效循环。

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每30次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

在复苏过程中,应及时使用除颤仪和除颤电击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4. 注射药物: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辅助心肺复苏。

常见的药物包括: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和阿托品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心律和增强心肌收缩力。

5. 确定病因:在抢救过程中,应尽力确定患者的病因。

如果是由呼吸窘迫或气道堵塞引起的,应迅速进行解除气道阻塞或给予适当的呼吸辅助措施。

如果是由心脏问题引起的,应尽快进行心血管治疗。

6. 及时转诊:在抢救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或专业护理,应尽快将患者转送到医院。

及时转诊可以确保患者得到更好的抢救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抢救流程和用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在抢救时应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急救措施的效果进行调整。

此外,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并遵循医嘱或使用药物说明书的指导。

总之,抢救流程和用药是急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合理的抢救顺序和使用药物来挽救患者的生命。

在实际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正确应对不同情况下的抢救需求,确保抢救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8 种肿瘤支持治疗

8 种肿瘤支持治疗

8 种肿瘤支持治疗支持治疗定义支持治疗是针对所有肿瘤患者,为肿瘤诊疗全程提供对症支持治疗,包括缓解肿瘤本身及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各种躯体和精神心理的症状。

而姑息治疗是指针对晚期肿瘤患者提供医疗照护。

临终关怀是针对终末期肿瘤患者提供有尊严的医疗照护,同时为家属提供哀伤辅导。

肿瘤支持治疗的中国指南与共识包括《癌症疼痛诊疗规范》、《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防治指南》、《恶性肠梗阻诊疗专家共识》等。

ESMO 指南亦对癌症治疗相关口腔黏膜炎、癌症治疗相关胃肠黏膜炎、发热性粒细胞缺乏症、中心静脉导管置入与管理等问题的处理策略进行了介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癌症治疗相关口腔黏膜炎MASCC/ISOO(2014 年)及 ESMO(2015 年)发布癌症治疗相关的口腔及胃肠黏膜炎防治指南。

推荐干预措施如下:(1)静脉推注 5-FU 化疗,推荐使用 30 分钟口腔冷冻疗法预防口腔黏膜炎(证据级别Ⅱ)。

(2)血液恶性肿瘤高剂量化疗和全身放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推荐用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 -1(KGF-1/palifermin)60μg/kg/ 天。

移植钱 3 天及后 3 天)预防口腔黏膜炎(证据级别Ⅱ)。

(3)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高剂量化疗或联合全身放疗,推荐低剂量激光治疗(波长 650nm,功率 40 mW,组织剂量 2J/cm2)预防口腔黏膜炎(证据级别Ⅱ)。

(4)造血干细胞一直这样口腔黏膜炎疼痛时,推荐患者自控泵吗啡镇痛治疗(PCA)(证据级别Ⅱ)。

(5)头颈部癌中剂量放疗(<50 Gy), 无同步化疗,推荐苄达明漱口液预防口腔黏膜炎(证据级别Ⅱ)。

癌症治疗相关的胃肠黏膜炎推荐干预措施如下:(1)放射治疗时,推荐静脉滴注氨磷汀(阿米福汀)340mg/m2 预防放射性直肠炎(证据级别Ⅱ)。

(2)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的标准或高剂量化疗所致的腹泻,如果洛哌丁胺无效,推荐奥曲肽100 μg 每日皮下注射(证据级别Ⅱ)。

(3)盆腔放射治疗,建议口服柳氮磺胺吡啶 500 mg 每日两次,预防放射性肠病(证据级别Ⅱ)。

安宁疗护用于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人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安宁疗护用于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人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健康域·护理【摘要】目的:分析肿瘤病房内临终癌症病患实施安宁疗护对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0年12月我院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患90例观察研究,根据随机抽签结果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安宁疗护,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变化,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负性心理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患通过安宁疗护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等不良情绪,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关键词】安宁疗护;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人;护理;效果癌症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不良损害。

多数癌症疾病因早期症状不明显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一旦发现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治疗难度较高[1]。

安宁疗护是近几年临床倍受认可的护理模式之一,对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提高患者临终生活质量均有良好效果[2]。

本文针对2020年4月~2020年12月我院肿瘤病房收治临终癌症病患90例进行研究,简述安宁疗护的方法与效果,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4月~2020年12月我院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患90例观察研究,根据随机抽签结果进行分组。

对照组共计患者45例,其中男患20例,女患25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56.5±2.9)岁。

观察组共计患者45例,其中男患21例,女患24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6.8±2.7)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

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用药等。

观察组患者采取安宁疗护,具体措施为:1.2.1早期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lliative Care Guidelines: Last days of life | Version 231© NHS Lothian Re-issue date: August 2010 Review date: August 2013Last days of lifeManagement of a dying patient and their familyPlan and document care; consider using a care pathway or checklist.Team• Discuss prognosis (patient is dying), goals of care (maintaining comfort) and preferred place ofdeath with the patient and/or family.• If discharge home is possible, prompt and careful planning are needed. Contact GP, districtnurse and occupational therapist urgently.Medical staff• Clarify resuscitation status; check DNA CPR form has been completed. (See: national policy)o Reassure the patient and family that full supportive care will continue.• Discontinue inappropriate interventions (blood tests, IV fluids and medication, vital signsmonitoring, frequent blood sugar tests).• Medication – review at least once daily.o Stop any treatment not needed for symptom control.o Choose an appropriate route. If able to swallow, consider liquid formulations otherwisechange to the subcutaneous or rectal route.o Consider need for a SC infusion of medication via a syringe pump.o Anticipatory prescribing of as required medication in advance for common symptoms.• Hydration:o Discontinue tube feeding/ fluids if respiratory secretions are present, if there is risk ofaspiration due to reduced conscious level, or at the patient’s request.o Over-hydration contributes to distressing respiratory secretions.Artificial fluids are usually not appropriate, but if indicated can be given subcutaneouslyovernight. (See: Subcutaneous fluids)Nursing staff• Comfort nursing care (pressure relieving mattress, reposition for comfort only), eye care, mouthcare (sips of fluid, oral gel), bladder and bowel care.• Explain to the family why the nursing and medical care has been altered and what changes toexpect in the patient’s condition. (See leaflet: What happens when someone is dying)• Ward team; record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ing the family when the patient deteriorates or dies. Community team; ensure the family/ carers know who to contact when the patient dies.• Consider emotional, spiritual/ religious, legal and family needs including those of children. • Identify those at increased risk in bereavement and seek additional support.o Previous multiple losses or recent bereavemento Ambivalent or dependent relationshipo Living alone and lacking a support networko Mental illness, drug or alcohol dependencyo Dependent children (See: Bereavement on website)Palliative Care Guidelines: Last days of life | Version 2Symptom Control in the last days of lifeAnticipatory prescribingAll patients should have as required medication for symptom control available.• Opioid analgesic SC, hourly; dose depends on patient, clinical problem and previous opioid use.•1/6th of 24 hour dose of any regular opioid.•If not on a regular opioid, morphine SC 2mg or diamorphine SC 2mg.• Anxiolytic sedative: midazolam SC 2-5mg, hourly.• Anti-secretory medication: hyoscine butylbromide (Buscopan) SC 20mg, hourly.• Anti-emetic: haloperidol SC 0.5mg, 12 hourly or levomepromazine SC 2.5-5mg, 12 hourly.Nausea/ vomiting (see: Nausea / Vomiting)• If already controlled with an oral anti-emetic, use the same drug as a SC infusion.• Treat new nausea/ vomiting with a long acting anti-emetic given by SC injection or give a suitable antiemetic as a SC infusion in a syringe pump.Long acting anti-emetics: haloperidol SC 1mg 12 hourly or 2mg once daily.levomepromazine SC 2.5mg 12 hourly or 5mg once daily.• Doses of antiemetics for use in a SC infusion - See: Subcutaneous medication.• Persistent vomiting: an NG tube, if tolerated, may be better than medication.Other relevant guidelines• Subcutaneous medication (prescribing advice and drug compatibility tables)• Choosing & changing opioids • Subcutaneous fluids • Mouth Care • Levomepromazine• End-of-life care in non-cancer illnesses: Renal disease, Liver disease, Heart disease - see website 32Re-issue date: August 2010 Review date: August 2013 © NHS LothianPalliative Care Guidelines: Last days of life | Version 233© NHS Lothian Re-issue date: August 2010 Review date: August 2013Acute terminal events (see: Emergencies in palliative care)Dying patients occasionally develop acute distress; can be due to:• Bleeding: haemorrhage from GI or respiratory tract, or external tumour.• Acute pain: bleeding into a solid tumour, fracture, ruptured organ.•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pulmonary embolism, retained secretions.Management• Prescribe sedation in advance if patient at risk; document and discuss anticipatory care planwith family and key professionals.• Give midazolam IM 5-10mg into deltoid muscle or diazepam rectal solution 10mg PR (can begiven via stoma) or sedate using IV midazolam if IV access available.• If patient is in pain or has continued respiratory distress despite midazolam, give additionalmorphine SC or diamorphine SC as required.Practice points• Opioid analgesics should not be used to sedate dying patients.• Sudden increase in pain or agitation; exclude urinary retention, constipation; other reversible causes.• Subcutaneous infusions provide maintenance treatment only. Additional doses of medicationby SC injection will be needed if the patient’s symptoms are not controlled.• Midazolam is titrated in 5-10 mg steps. Up to 5mg can be given in a single SC injection (1ml).Single SC doses can last 2-4 hours. Useful as an anticonvulsant.• Rectal diazepam solution; longer acting alternative to midazolam given PR or via a stoma.• Terminal secretions can be controlled in about 60% of cases; fluid overload, aspiration andrespiratory infection increase incidence.• Consider a nicotine replacement patch for heavy smokers.ResourcesProfessionalNHS End of life care Programme /eolcLiverpool Integrated Care Pathway /liverpool_care_pathwayPatientPatient leaflet on website: What happens when someone is dying.Further readin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