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预浸料性能与固化工艺研究
复合材料的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

复合材料的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复合材料是由至少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以获得所需性能的材料。
其中一种常见的制备方法是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
预浸料是一种由纤维增强材料(如碳纤维或玻璃纤维)与树脂基体组成的片材。
这种预浸料一般由两种方式制备:第一种是利用干法制备,将预浸料按照一定比例将纤维和树脂混合,再通过特殊的处理方法使树脂固化,最终形成片材。
第二种是湿法制备,先将纤维浸渍在树脂中,使其充分浸润树脂,然后通过固化过程形成片材。
在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中,首先将预浸料剪成需要的尺寸,然后将其放置在模具中。
模具的形状和尺寸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来设计。
接下来,将模具加热至一定温度,以使预浸料中的树脂熔化,同时将模具加压,以使纤维更加紧密地排列。
加热和加压时间通常根据预浸料和模具的性质来确定。
在模压过程中,树脂的熔化使纤维之间相互粘结,使得基础材料更加牢固。
同时,模具的加热和加压作用可以使纤维的排列更加均匀,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此外,在模压过程中,也可以在复合材料中添加填充剂或添加剂,以改善材料的性能。
模压完成后,将模具冷却至一定温度,然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型的复合材料。
这些成型的复合材料可以进一步进行后续的加工,如修整、打磨等。
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的优点是制备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这种工艺可以用于制备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复合材料制品,如航空航天、汽车、运动器材等领域。
总结起来,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是一种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通过将预浸料放置在模具中,加热和加压以使纤维更加紧密地排列,最终形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复合材料制品。
这种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各种领域的复合材料制备。
预浸料制备工艺

预浸料制备工艺预浸料是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抗腐蚀性和绝缘性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结构等领域。
预浸料的制备工艺是关键环节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预浸料制备工艺。
一、基材选择基材是预浸料的主体,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预浸料的性能。
目前常用的基材有碳纤维布、玻璃纤维布、芳纶纤维布等。
碳纤维布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轻质等特点,常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玻璃纤维布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电气绝缘性能,常用于建筑结构领域;芳纶纤维布则具有较好的耐高温和抗化学腐蚀性能,常用于化工领域。
二、树脂选择树脂是预浸料中起粘合作用的物质,其种类也影响到预浸料的性能。
目前常用的树脂有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酚醛树脂等。
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和耐候性,常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聚酰亚胺树脂具有极高的耐高温性能和机械强度,常用于电子器件和汽车制造领域;酚醛树脂则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和抗水解性能,常用于建筑结构领域。
三、预浸料制备工艺1.预处理将基材进行切割、定型、清洗等处理,以保证基材表面光滑、无尘且符合要求的形状尺寸。
2.涂覆将预先调配好的树脂涂覆在基材表面上,并通过刮涂或喷涂等方式使其均匀分布。
3.固化将涂覆好的基材放入固化室中,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固化处理。
不同种类的树脂需要不同的固化条件,一般需要在150℃-200℃下进行1-2小时的固化。
4.切割将固化好的预浸料进行切割,以符合要求的形状尺寸。
切割方式有手工切割和机器自动切割两种。
5.包装将切割好的预浸料用塑料膜或纸板等材料进行包装,以保证其质量和保存时间。
四、质量控制在预浸料制备过程中,需要对基材、树脂、涂覆厚度、固化温度等参数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预浸料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需要对制备好的预浸料进行检验和测试,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等指标。
总之,预浸料制备工艺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在生产实践中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和严格规范的质量控制,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预浸料产品。
碳纤维的工艺流程

碳纤维的工艺流程碳纤维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其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纺丝、预浸胶、成型、热固化和后处理等环节。
1. 原料准备。
碳纤维的原料主要是聚丙烯和聚丙烯腈。
聚丙烯腈经过聚合反应后形成聚丙烯腈纤维,再经过碱处理、硫化、热处理等工艺步骤,最终得到碳纤维。
在原料准备阶段,需要对原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检测,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纯度。
2. 纺丝。
纺丝是将聚丙烯腈纤维加工成碳纤维的关键步骤。
在纺丝过程中,需要将聚丙烯腈纤维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通过旋转的喷丝孔将溶液喷出,使其凝固成纤维。
纺丝过程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喷丝速度等参数,以确保纤维的质量和形态。
3. 预浸胶。
预浸胶是将碳纤维与树脂预浸料进行浸渍,以增强其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预浸胶通常使用环氧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通过真空浸渍或浸渍压延等工艺,将树脂浸渍到碳纤维中。
预浸胶的质量和浸渍均匀度对最终制品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4. 成型。
成型是将预浸胶碳纤维进行造型的过程。
常见的成型方法包括手工层叠、自动纺织、注塑成型、压缩成型等。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将预浸胶碳纤维进行层叠或复合,然后放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5. 热固化。
热固化是将成型后的碳纤维制品进行固化的过程。
固化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压力,使树脂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形成坚固的结构。
热固化过程对产品的性能和外观有着重要影响,需要严格控制固化工艺参数。
6. 后处理。
后处理是对热固化后的碳纤维制品进行表面处理和修整的过程。
常见的后处理工艺包括修边、打磨、喷涂、涂层等。
后处理工艺可以改善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外观,提高其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碳纤维制品可以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轻质化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碳纤维制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各行业提供更多优质的碳纤维产品。
碳纤维预浸料生产流程

碳纤维预浸料生产流程
碳纤维预浸料是一种常用于复合材料制造中的材料,其生产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纤维预处理:将原始的碳纤维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提高表面活性,从而提高预浸料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
2. 树脂调制:在一个反应釜中混合树脂、固化剂和其他添加剂,形成预浸料的基本配方。
这些添加剂可以控制预浸料的流动性、硬度、温度稳定性等特性。
3. 涂布:将经过预处理的碳纤维放置在涂布机上,通过喷雾或刷涂的方式将树脂配方均匀地涂覆到碳纤维表面,并确保其中没有气泡或空隙。
4. 固化:经过涂布的碳纤维被送入烘箱或紫外线固化装置中进行固化处理,以使树脂完全固化并与碳纤维充分粘结。
5. 切割:经过固化后的碳纤维预浸料可被切割成各种尺寸和形状,以适应不同的复合材料制造需求。
以上就是碳纤维预浸料的生产流程。
需要注意的是,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环节的作业温度、湿度和工艺参数,以保证预浸料的性能和质量稳定。
此外,对于不同的应用领域和要求,预浸料的配方也需要进行特别的调制和优化。
预浸料性能及应用案例

一、预浸料定义1、预浸料定义预浸料俗称模塑料,是用树脂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浸渍连续纤维及其织物而制成的组合体,是制造先进复合材料的中间体。
具有一定力学性能的结构单元,可进行结构设计,其某些性质直接移植到复合材料制品中,预浸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复合材料的质量。
2、预浸料产品标准QJ 3184 T300碳纤维∕AG-80环氧树脂预浸料规范HB 6701 LWR—1 T300中温固化环氧碳纤维预浸料GJB 3945 芳纶∕环氧树脂预浸料规范GB/T 25043 连续树脂基预浸料用多轴向经编增强材料HB 7069 环氧树脂玻璃布预浸料规范JB/T 10942 干式变压器用F级预浸料HB 7737 飞机辅机零件专用环氧聚酰胺涂料规范JC/T 774 预浸料凝胶时间试验方法JC/T 775 预浸料树脂流动度试验方法JC/T 776预浸料挥发物含量试验方法JC/T 780 预浸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ASTM D 3532 环氧碳纤维预浸料凝胶时间试验方法HB 7736 复合材料预浸料物理性能试验方法二、预浸料种类预浸料是复合材料的中间体,根据选用树脂种类可以分为:热固性预浸料和热塑性预浸料;根据选用树脂的类型分为:环氧预浸料、聚酰胺预浸料、酚醛预浸料、氰酸酯预浸料、聚砜预浸料、聚醚预浸料等;根据增强材料类型分为:碳纤维预浸料、玻璃纤维预浸料、芳纶纤维预浸料、玄武岩纤维预浸料、硼纤维预浸料等;根据增强材料结构型式可分为:单向纤维预浸料、短切纤维预浸料、织物预浸料等。
我公司主要生产以碳纤、芳纶、玻纤为增强材料的环氧、氰酸酯、聚酰亚胺类的热固性树脂预浸料。
三、预浸料的基本特征1、由于预浸料在成型过程中精确控制了树脂含量、增强材料含量和增强材料的排列,树脂流出少,可以得到力学性能和外形尺寸精度很高的制品。
2、预浸料是干态材料,同时具有一定的粘结性,铺层简便,能够严格按照性能要求精确铺层。
3、由于预浸料浸渍完全,内部气泡少,制品表面效果优良,质量水平高。
碳纤维及其预浸料装置的生产工艺特点及安全保障措施概要

碳纤维及其预浸料装置的生产工艺特点及安全保障措施摘要:化工工程论文代写本文对碳纤维及其预浸料装置生产工艺特点及主要生产安全环保问题进行了适当的分析,指出了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工艺技术要求,关键的技术参数和安全保证措施。
关键词:碳纤维;工程设计;技术参数;生产工艺;安全保障措施前言碳纤维是一种新型非金属材料,它和它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抗蠕变、导电、传热、相对密度小和热膨胀系数小等优异性能和特性。
国外已被广泛用于宇航、导弹、火箭、飞机、汽车、化工、机械、纺织、医疗器材、文体用品等各个领域。
近年来,国内随着建筑、汽车、风电、化工等领域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的提高,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工程项目日益增多。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品生产装置工程设计与通用的化工及纺织类产品相比,有其独特的工程技术要求,而这些要求取决于碳纤维产品本身的特殊性能。
由于我国在此方面起步较晚,目前国内的文献报道和参考资料极少,给工程设计人员在项目工程设计中技术方案的确定带来一定的困难。
本人结合多年的工程设计经验和现行生产实践调研结果,就有关碳纤维及预浸料工程设计中的重要设计原则及技术参数的确定给予归纳总结。
1建筑厂房及设备基础的设计原则碳纤维是在高温环境中,通过氧化、碳化、表面处理等关键的工艺过程制得的高强、高模、质轻、柔软、具有一定连续长度的产品。
因而,碳纤维产品质量对生产厂房及设备建筑基础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首先,在工程设计时应考虑纤维反应程度的工艺技术要求,纤维需在一定温度下往复运行一定的时间,而在保证反应时间的前提下,减少纤维的往复层数和路径,有利于提高纤维质量,降低制造成本。
生产厂房应采用单层平面结构,使整个工艺流程在纤维运行方向上贯通到底,易于操作。
若采用多层厂房结构,将增加楼板间的纤维导向,无疑将增加纤维的往复运行路径,增加项目设备资金投入,又使纤维的磨损几率增大,且工艺操作控制难度增大。
所以,应首选直通式单层厂房,可采用轻钢结构。
碳纤维制品工艺流程

碳纤维制品工艺流程
碳纤维是一种非常轻且强度高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航天器、车辆、运动器材等领域。
碳纤维制品的制作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原料准备、纤维预浸料制备、层叠和固化。
首先,碳纤维制品的原料准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碳纤维一般由聚丙烯腈纤维经过高温炭化处理而成。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筛选和清洗,以确保原料的纯净度和质量。
接下来,需要进行纤维预浸料的制备。
纤维预浸料是将碳纤维和树脂进行混合,并进行一定工艺处理后得到的一种材料。
该预浸料一般是由两个组分组成:碳纤维和树脂。
在预浸料制备过程中,树脂需要进行充分搅拌和脱气处理,以确保纤维充分浸润和树脂完全固化。
然后,进行层叠组装。
在层叠过程中,需要将预浸料叠放在模具中,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层叠和布置。
层叠的顺序和厚度决定了最终制品的结构和性能。
在层叠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控制纤维的定向和叠放的精度,以确保最终制品的强度和外观质量。
最后,进行固化处理。
固化是将预浸料中的树脂转化为固体状态的过程。
固化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并使用一定的压力来促进树脂的固化反应。
固化过程中,树脂会逐渐硬化,使得纤维之间的结合更加牢固,从而形成坚固耐用的碳纤维制品。
总的来说,碳纤维制品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纤维预浸料制备、层叠和固化。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最
终的制品具有优异的性能和质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碳纤维制品的工艺流程也在不断完善,使得碳纤维制品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碳纤维预浸料生产流程

碳纤维预浸料生产流程一、引言碳纤维预浸料是一种先进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
碳纤维预浸料的生产流程是保证其质量和性能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碳纤维预浸料的生产流程。
二、原材料准备碳纤维预浸料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碳纤维、树脂、固化剂等。
首先,需要对碳纤维进行筛选和烘干,以确保其纯净度和干燥度。
接下来,将树脂和固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搅拌,以确保树脂和固化剂充分混合均匀。
三、预浸料制备将经过处理的碳纤维放入预浸料桶中,然后将混合好的树脂和固化剂倒入桶中,与碳纤维进行浸润。
在浸润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树脂的浓度和温度,以确保碳纤维能够充分吸收树脂,且树脂能够均匀地分布在碳纤维表面。
四、挤出与压制将浸润好的碳纤维预浸料放入挤出机中,通过加热和挤压的方式将预浸料挤出成型。
在挤出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挤出温度和挤出速度,以确保预浸料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挤出后的预浸料需要经过冷却和固化处理,以保持其形状和性能。
五、切割与包装挤出后的预浸料需要进行切割和包装。
首先,将预浸料进行切割,根据需要的尺寸和形状进行定制。
然后,将切割好的预浸料进行包装,以防止其受潮和污染。
六、质量检验生产出的碳纤维预浸料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含树脂率检测、固化性能测试等。
通过质量检验,可以确保预浸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七、存储与运输质量检验合格的碳纤维预浸料可以进行存储和运输。
在存储过程中,需要将预浸料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以避免其受潮和变质。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包装和保护措施,以防止预浸料受损和污染。
八、应用领域碳纤维预浸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
在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预浸料可以用于制造飞机部件、导弹外壳等。
在汽车领域,碳纤维预浸料可以用于制造车身结构、悬挂系统等。
在船舶领域,碳纤维预浸料可以用于制造船体、桅杆等。
九、总结碳纤维预浸料的生产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预浸料制备、挤出与压制、切割与包装、质量检验、存储与运输等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纤维预浸料性能与固化工艺研究
预浸料是用树脂基体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浸渍连续纤维或织物,制成树脂基体与增强体的组合物,是制造复合材料的中间材料。
随着复合材料研究和开发的不断进步,使用领域日渐扩大,复合材料的不同制造工艺、不同工作条件对预浸料也提出了不同要求,对预浸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对于预浸料的生产要求和预浸料基本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
并且预浸料固化阶段直接影响成品复合材料的性能,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作为一种热分析
仪器,能很好的测定预浸料固化反应热过程,为了较好的确定预浸料固化工艺参数,对其树脂和预浸料性能一些性能测试,并对各种预浸料固化工艺进行评价,得出最优固化工艺方案。
本文先评价测试了六种常用规格预浸料物理性能,主要通过预浸料面密度、碳纤维面密度、树脂含量测试,分析预浸料基本的物理性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预浸料的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及均匀一致性;接下来测试预浸料的挥发份含量、凝胶时间和粘性的变化,对预浸料的储存性能进行一定的评估。
通过以上测试,
可对预浸料的物理性能进行全面的表征,对预浸料的实际生产进行反馈指导。
本文为预浸料固化工艺的三个参数-温度、时间、压力的确定,进行了预浸料和预浸料用环氧树脂的DSC升温和恒温测试,分析了各个参数对预浸料的固化工艺的参数影响,发现:预浸料的克重对固化温度没有影响,但对时间有影响;预浸
料的树脂含量使得树脂的固化温度提高,在20%~40%内呈直线关系;随着碳纤维
面密度的提高,预浸料在固化温度下时间变长,而在预固化温度阶段,其时间在树脂DSC测试的时间结果之间浮动,但也随着纤维面密度的提高而提高;树脂的种
类不一样,碳纤维对其固化时间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其中碳纤维对YPH-77的固
化温度提高幅度较大。
粘温曲线和凝胶时间的测试,确定了预浸料固化工艺的加压点,YPH-25温度在100℃附近,YPH-77温度在110℃附近;最终确定了三种固化工艺方案,并对三种预浸料固化工艺,通过成型后层合板的力学性能和DSC热焓值测试进行对比,发现方案三能较好的发挥预浸料的性能,为最优固化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