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三地理复习微专题 湿地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微专题20-湿地作用(生态功能)PPT课件

高考复习微专题20-湿地作用(生态功能)PPT课件
(1)面积减少、水质变差。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调节气 候,吸尘防沙,美化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
湿地“诗地”资源的重要价值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 夕阴,气象万千。……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乎?……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反映了湿地的什么价值?
A 于.上游来水量大小,故选项A正确。
10.黄河下游流域的干燥度主要为1.5~3。有关黄河下游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上游来水量大小 B上游来水量减小使沿海沼泽湿地面积扩大 C南水北调东线可使河流湿地大幅增加 D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提高该河段湿地率有效措施
材料一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水土资源的空间匹配格局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 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水稻的大面积种植,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数量、质量及其空间匹配状况均 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00年以来,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整体表现出“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欠缺”的态势, 并且其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明显的错位现象,已非惯称的“水土资源丰富和匹配”。材料二 下图为2008 年三江平原地区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示意图和三江平原地区湿地分布图。
微专题 20----湿地作用(生态功能)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 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 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 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探究问题: (1)列举拉鲁湿地面临的问题,简述其对拉萨城市生态的主要作用。
(1)描述乌拉盖河流域的地形特点。 (2)简述乌拉盖湿地减少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湿地资源考点分析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湿地资源考点分析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湿地资源考点分析一、考点分析考向一湿地的形成条件1.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上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

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

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

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答案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解析从水分的盈亏状况分析湿地形成的原因。

该地四周高、中间低,有利于地表水汇集,河流众多。

补给类型有高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水源丰富。

该地地势高,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低于0℃,地下有冻土分布,不利于地表水下渗,使地表常年处于过湿状态;气温较低,蒸发微弱,易形成湿地。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

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答案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解析沼泽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来水多,损耗少。

来水多主要是因为该地地表径流较多且易发生春汛和凌汛,河水易泛滥。

损耗少主要包括: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②纬度或地势高,气温低、蒸发弱;③有冻土层,不易下渗。

考向二湿地破坏的原因及影响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

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

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

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

据此完成3~4题。

3.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B.气候变暖C.排水造田D.黄河来水量减少4.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③美化城市环境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3.C 4.B解析第3题,20世纪80年代与明清时代相比气候变化不足以导致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5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湘教版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5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湘教版

A.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
解析:选 C。矿产资源的形成主要由地质作用完成,湿地不产 生矿产资源。湿地不能提供大量木材。
2.鄱阳湖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其叙述正确的是
() ①对维持该区域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②可容纳大量污染物,使当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③大力围垦,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3.湿地的保护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2)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 (3)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4)营造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制条件。 (5)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6)理顺关系、协调发展、综合治理。
1.(2019·浙江省绿色评估联盟高三考试)新中国成立以来,黑龙 江三江平原丧失了大量天然沼泽,保护该区域湿地的有效措施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 35 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的概念和类型
b
(2)湿地的重要价值
b
(3)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
d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的概念和类型 (1)概念: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河流、湖泊、水库、稻田、退潮时水深 6 米以内的浅 海区。 (3)共同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_陆__地___与_水__体___之间 的过渡地带。 (4)我国主要湿地的空间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我国_东__部___地区 (与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有关)。
(2019·宁波十校联考)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是我国 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 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年来,红碱淖 的水位以每年 20~30 cm 的速度下降,湖水 pH 值由 7.4~7.8 上升到 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如图为红碱 淖区域图。据此回答 5~6 题。

高中地理微专题复习-北方地区东北地区-湿地

高中地理微专题复习-北方地区东北地区-湿地

自然演替——退湖成沼-陆地
水体富营养化——湖泊变成沼泽
在重度富营养化的 湖泊中,富集的植物 营养素会使水藻大量 滋生,由于不能被鱼 类食用或鱼类已死亡, 自灭后的藻类成为新 一代藻类的营养供体。
因此即使切断营养物质的来源,湖泊水体生态也难以恢复。 最终大量藻类沉积湖底,湖泊将演变为沼泽。
扎龙湿地的形成
为内流河。河水泛滥,
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
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
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
真题呈现
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
于蒸发量。
(2018年全国Ⅰ卷37题)
37.阅读图文资料,完
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
2、不同湿地的演化过程
沼泽化过程: 积水成沼 主要是通过区域水位面抬升、区域地形缓慢下降或者两者的结合使地表积水或 土壤水饱和而形成湿地,使原来的陆地生态系统向湿地生态系统方向发展。
陆化过程:
退湖成沼
水生生态系统向湿地生态系统的转化,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区域水位面下降、
地形相对抬升或者是两者相结合而形成湿地。
提供水资源,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脆弱
(如我国三江源湿地) 的生态环境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 护生物多样性
黄河三角洲湿地
净化水质,降解污染物;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 和生态环境
3、湿地退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变干,降水减少,蒸发加强,干旱半干旱区的湿地逐渐消失;
农业、旅游业等。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佛岁里达丰岛是灸国最大的丰岛。地势低缓,南部多为海拔6米以下的湿地。绝大 部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农业发达,排水梁、大提和滋洪连纵横交错,为美国柑 橘、蔬菜主要产区。图11示意佛罗里达半岛南部河流、湿地分布及保护规划。

2020-2021届高三地理选考复习专题试题汇编30——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2020-2021届高三地理选考复习专题试题汇编30——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2020届高三地理选考复习专题(三十)——湿地(2014年7月)2.湿地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主要是因为湿地能够 A .提供水资源 B .调蓄洪水 C .调节气候 D .净化污染物(2016年1月)9.近十几年来我国西北地区沼泽湿地面积有一定增加,这会使西北地区 A.夏季气温升高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地质灾害减少 D.大气降水减少 (2016年1月)10.流域开发中保护库区水质的有效措施是 A.开展跨区域调水 B.大力发展旅游业C.库区上游植树造林D.关停下游污染工业 (2018年6月)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千岛湖引水工程从千岛湖取水,沿线以隧洞、管道等输水方式,最终将水输送到杭州及嘉兴各县市,以有效缓解这些地区目前优质饮用水短缺的状况。

材料三:2018年5月28日,浙江省政府对外宣布杭州湾大湾区建设战略。

(3)从千岛湖引水的角度看,千岛湖湿地具有的重要价值是。

引水后,第27题图 湿地的价值为有效节约水资源,输入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仍需采取等灌溉措施。

(2分)(2016年10月)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溉区。

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

完成22、23题。

22.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A.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B.调蓄黄河洪水C.发展航运和水产养殖D.汇集灌溉余水23.为防止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宜采取的措施是A.推广耐盐作物B.完善排水系统C.增加灌溉水量D.增施有机肥料(2015年7月)山东省南四湖湿地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重要的调蓄库。

读“2009~2012耕地其他农用地城乡及交通建设用地水利设施用地水域沼泽未利用地-11.40 3185.89 380.95 41.33 -1735.82 -1908.72 47.76 18.2009~2012年南四湖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减少量最大的是(A)耕地(B)沼泽(C)水域(D)水利设施用地19.湿地面积不断减少会使南四湖(A)蓄洪能力下降(B)生物多样性增加(C)纳污能力增强(D)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2015年7月)浙江某海岛县丘陵面积占68%,平原占32%,沟谷浅窄;河流短小湍急;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450mm;人均水资源量为489m3,远低于全省(2400 m3/人)。

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湿地

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湿地

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湿地湿地是指土壤、岩石或水体上被常年或周期性浸泡、浸润或漫溢水分的地带,是陆地和水体相互作用的重要界面。

湿地的形成与水文环境、气候条件及植被等因素密切相关,具有保留水分、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等重要生态功能。

本文将对湿地的分类、保护与重要性等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湿地的分类湿地根据其形成与覆盖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沼泽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水库湿地和滨海湿地等几个主要类型。

1. 沼泽湿地沼泽湿地是由湿地植被主导的湿地类型。

常见的沼泽湿地包括淡水沼泽、咸水沼泽和火山沼泽等。

沼泽湿地有利于保持水分,并且能够吸附和存储大量的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环境净化功能。

2. 河流湿地河流湿地是由于河流的沉积和地表水位变化而形成的湿地。

常见的河流湿地包括湿地洼地、滩涂和季节性洪水湿地等。

河流湿地对于维持河流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3. 湖泊湿地湖泊湿地是由湖泊的侵蚀、湖岸带的沉积和湖水水位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湿地。

常见的湖泊湿地包括湿地湖滩、湿地沼泽和湿地稻田等。

湖泊湿地不仅是许多鸟类和鱼类的栖息地,也是重要的淡水资源。

4. 水库湿地水库湿地是由于水库的建设和水位变化而形成的湿地。

水库湿地有利于提供生态供水和水资源调控,同时也为水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条件。

5. 滨海湿地滨海湿地是位于海岸线周围的湿地区域,包括河口湿地、海滩湿地、红树林湿地等。

滨海湿地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价值,对于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和海岸线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湿地的保护湿地作为珍贵的生态资源,其保护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为了有效保护湿地,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湿地保护体系和管理机构,加大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力度。

2. 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建工作,恢复湿地的自然功能和生态平衡。

同时,控制污染物排放,减少湿地水质污染,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高三地理湿地知识点

高三地理湿地知识点

高三地理湿地知识点湿地是指地表水深度较浅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常年湿润或周期性湿润,并且具有丰富的湿地植被和特殊的生态环境。

湿地是地球上最丰富、最生态多样的生态系统之一。

下面将介绍湿地的定义、分类、特征、保护及湿地对环境的重要作用。

一、湿地的定义湿地是指地表水深度较浅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通常在全年或者季节性地含有水分。

湿地的类型包括沼泽、河口、湖泊、泥炭地、沿海湿地等。

湿地是一个包括地表和地下水的生态系统,是陆地上一种特殊的地带。

二、湿地的分类湿地通常可以分为淡水湿地和咸水湿地两大类。

1. 淡水湿地:淡水湿地包括沼泽、河流、湖泊、泥炭地等。

沼泽是指地下水位较高,并且有适宜的生长条件,具有大量湿地植被生长的地区。

河流和湖泊是水流流经和蓄积而成的湿地类型,泥炭地则是由部分不完全腐烂的湿地植被构成。

2. 咸水湿地:咸水湿地主要包括沿海湿地和河口湿地。

沿海湿地分布在沿海地带,由海水侵蚀形成的湿地,常年受到潮汐的影响。

河口湿地则是河流流入海洋时形成的湿地,受到淡水和海水的交汇影响,生态系统十分丰富。

三、湿地的特征湿地具有以下特征:1. 多水位:湿地地表水位相对较高,或者地下水位高,常年或者季节性存在水分。

2. 富含湿地植被:湿地环境适宜植物生长,因此湿地内富含各类湿地植被,如亚热带红树林、芦苇荡等。

3. 生态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中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各类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

4. 自净能力:湿地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可以吸收、分解或转化大量的有机物和污染物质,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净化效果。

四、湿地的保护湿地是地球上珍贵的自然资源,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保护湿地,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法律保护:各国制定湿地保护法规和政策,确保湿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 加强科学研究:通过湿地科学研究,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环境变化规律,为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湿地的认识和关注,加强湿地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高三地理一轮专题复习——湿地(全面、详细)

高三地理一轮专题复习——湿地(全面、详细)
破坏很难恢复环境污染
三.湿地减少
福建湿地类型多,分布广,总面积约80万公顷,历史分布面积为200万公顷,可 划分为海岸、河口湾、河流、湖泊、滩涂等类型。现存湿地仅为历史上总面积的 1/3,湿地保护形势日益严峻。分析其湿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海岸工程的建设,导致滩涂减少;非法围垦养殖,湿地污染,退化严重。
湿地减少的共性原因:人类湿地改做产业用地
例题3 简述图中长江中游湿地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变化:湖泊数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湿地面积急剧下降。 原因: ①湖泊泥沙的自然淤积。 ②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③还有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使水土流失加剧, 含沙量增大,加快了湖泊的沼泽化过程。
受近代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若尔盖沼泽已趋于自然疏干。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气温低,蒸发量小; 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 (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说明若尔盖沼泽的生态作用(6分)
3600
若尔盖草原形成了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若尔盖沼泽,沼 泽面积占全区面积的20%-30%,泥炭平均厚约1米左右。
(2)说明若尔盖沼泽的生态作用(6分)
二.湿地的影响(作用)
(1)生态环境效益
(2)社会环境效益
美化环境;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提供休闲娱乐 空间(观光旅游)。
(3)经济效益 提供农副产品;发展航运;提供水资源。
(3)泥炭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3600
若尔盖草原形成了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若尔盖沼泽,沼 泽面积占全区面积的20%-30%,泥炭平均厚约1米左右。
3600
【思路分析】

海拔约3600m


气温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三地理复习微专题湿地湿地若尔盖湿地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泽区。

下图为若尔盖湿地各类湿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若尔盖各类湿地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湖泊湿地退缩最大B.沼泽湿地退缩最大C.各类湿地逐年减少D.各类湿地波动上升2.1967—1982年间,若尔盖湿地面积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全球变暖B.降水减少C.排湿放牧D.围湿造田阶地沼泽,指发育在各类阶地面上的沼泽,以坡面流和降水补给为主,河漫滩沼泽,指发育于河漫滩上的沼泽,以洪水、降水补给为主,三江平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沼泽湿地分布地区。

下图是该地区不同类型的沼泽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13.与阶地沼泽相比,河漫滩沼泽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地下冻土发育B.降水更多C.蒸发微弱D.排水不畅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经对三江平原的荒原湿地进行了开垦,其中最适合开垦为耕地的湿地类型是A.河漫滩湿地和阶地湿地B.阶地湿地和倾斜平原湿地C.倾斜平原湿地和河漫滩湿地D.阶地湿地和湖滨湿地湿地率是某区域湿地面积与该区域面积之比,下图示意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降水量的关系,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该流域湿地率最大区域的年降水量是()A.200-300mm B.300-400mm C.400-600mm D.600-800mm6.该流域()A.湿地的水源直接来自大气降水B.上游兴修水库有利于下游湿地的保护2020高三地理复习微专题湿地C.限制河口湿地发育的主要因素是蒸发量D.影响中下游湿地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人类活动七里海位于天津东北30km,属沼泽湿地,地势低洼,且常年积水,湿地水域广阔,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随着七里海开发强度的增加,区域内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下表为七里海区域土地利用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七里海湿地有京津“绿色肺叶”之称,这说明该湿地对京津的主要生态功能是A.防风固沙B.降解污染C.净化空气D.提供水产品8.关于七里海湿地面积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湿地开辟使湿地总面积增加B.水域面积缩小使生物多样性减少C.人工湿地增加有利于生态可持续D.人工湿地变化使水质得到净化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①森林面积减少②环境污染③城镇建设④兴修水利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10.湿地水污染带来的后果主要是( )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增加酸雨的频率④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3/ 11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④11.湿地的正确发展方向,应是( )①通过湿地改造,发展谷物种植业②利用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③利用湿地水域,合理发展水产业④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A.②④B.①④C.②③D.③④位于江苏中部沿海的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滩涂湿地。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丹顶鹤从栖息地迁徙至盐城滩涂湿地。

如图为丹顶鹤迁移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丹顶鹤选择滩涂湿地越冬,体现出的湿地功能主要是( )A.调节气候B.美化环境C.净化污染D.保护生物多样性13.作为丹顶鹤的越冬地,盐城湿地比迁徙路线上的辽河口、黄河口湿地的主要优势是( )A.人类影响较少B.气候更为温暖C.食物来源丰富D.栖息面积更大二、综合题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高三地理复习微专题湿地材料一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境内,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

下图为扎龙湿地位置图。

材料二扎龙湿地因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它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的内陆湿地。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湿地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

(1)简析扎龙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

(2)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功能,试分析扎龙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3)有人建议将扎龙湿地开垦为农田,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给出理由。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沼泽湿地积水深度的变化反映着湿地蓄水量的变化,而湿地蓄水量的变化则是湿地水分收支变化的结果。

下图示意实测的1997-1999年植物生长季三江平原某沼泽试验场湿地积水深度变化。

(1)说出1999年植物生长季该沼泽湿地积水深度的变化特征。

(2)概括1997-1999年该沼泽湿地蓄水量年际变化的特征,并分析该变化对湿地产生的影响。

(3)对该湿地,有人建议排干围垦有人建议保护性开发。

请你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5/ 11图中湿地为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黄河上游,素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该湿地包含了约100万公顷的泥炭沼泽、苔草沼泽、湖泊和湿草地。

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的主要繁殖栖息地。

被国际湿地专家称为“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原始、没有受到人为破坏的最好的高原湿地”。

(1)该地成为黑颈鹤主要繁殖栖息地的原因。

(2)近些年来,若尔盖湿地出现了沙漠化现象,简述解决该问题的措施。

(3)简述若尔盖湿地作用。

2020高三地理复习微专题湿地参考答案1. B2. C【解析】1.一定要注意图示坐标信息,由图可知,图中左侧纵坐标是沼泽湿地,其数值大;右侧纵坐标是河、湖湿地。

其数值远小于左侧数值,从湖泊、沼泽和河流的变化情况看,沼泽湿地退缩最大,湖泊湿地次之,河流湿地在波动变化,并不是逐年减小。

据此分析选B。

2.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不可能围湿造田,该地域适于发展畜牧业,是我国著名的高寒牧场,湿地面积迅速减少的最可能原因是排湿放牧。

全球变暖导致融水增多,不会导致该地湿地的迅速减少,该地在此时段并没有明显的降水减少。

据此分析选C。

【点睛】从图文资料中准确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坐标图判断的关键是看清横轴和纵轴的含义及曲线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图中左侧纵坐标是沼泽湿地,其数值大;右侧纵坐标是河、湖湿地。

其数值远小于左侧数值,据此分析沼泽湿地退缩最大。

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该地域因为高寒的环境特征适于发展畜牧业,是我国著名的高寒牧场。

3.D4.B【解析】3.河漫滩沼泽地处河流沿岸,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且河流泛滥,易积水形成沼泽湿地;阶地沼泽地势较高,排水相对较易;在冻土、降水、蒸发等方面,二者差别不大,排除ABC。

故本题选择D。

4.河漫滩湿地和湖滨湿地地势低洼,排水比较困难,且易受洪涝灾害影响,排除ACD。

阶地湿地和倾斜平原湿地地势较高,排水条件好,不易受洪涝影响,最适合开垦为耕地。

故本题选择B。

5.D6.D【解析】5.结合图示信息,可直接读出该流域湿地率最大区域的年降水量,D正确。

1/ 116.湿地水源直接来自河流水;上游兴修水库不利于下游湿地的保护;限制河口湿地发育的主要因素是上游来水;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导致中下游湿地呈现不稳定性,D正确。

7.C8.B【解析】7.A、京津风沙近年来危害较小,湿地防风固沙效果较差,A错误;B、湿地可以降解污染,但是这一功能不能体现“绿色肺叶”之称,B错误;C、“绿色肺叶”之称说明七里海湿地在净化空气方面的作用明显,C正确;D、湿地可以提供水产品,但是这一功能不能体现“绿色肺叶”之称,D错误;故选C。

8.A、湿地总面积是在减少,A错误;B、水域面积缩小,生物生存空间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B正确;C、人工湿地增加说明七里海开发强度的增加,区域内生态环境受到影响,C错误;D、人工养殖会降低水质,D错误;故选B。

【点睛】七里海丰富的自然资源,充分展示出特殊的生态功能。

其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比大城市中心区高出几十倍到百倍,被誉为京津地区的“天然氧吧”和“绿色肺叶”,成为天津地区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调节器,其绚丽的自然风光为津门营造了一个幽静、秀美的环境,对于净化京津地区空气质量、调节区域小气候、防洪滞洪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9.D10.C11.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等相关知识9.长江中下游的湿地主要指沿线的湖泊湿地,由于该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围湖造田,人类排放的废弃物污染,城镇建设均导致该区域湿地面积减小,②③正确;长江中下游地区森林资源较少,长江流域中上游森林资源破坏较大,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较大,但河流2020高三地理复习微专题湿地沿线水库对泥沙有一定的沉积作用,因此不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减少的主要原因,①错;兴修水利不会导致湿地严重破坏,④错误,故选D。

10.湿地水污染会加剧水资源紧缺以及危害人体健康,①②正确;酸雨主要原因是矿产资源冶炼以及燃烧导致大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增多,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是由于不合理农业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从而盐分在地表累积导致,均与湿地水污染关系不大,③④错误,故选C。

11.湿地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因此湿地的发展方向应该利用湿地的水域环境,合理发展水产业,同时利用湿地特有的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③④正确;利用湿地发展种植业,则需要排水改造湿地为耕地,导致了湿地面积缩小,湿地的生态功能丧失,会导致当地的生态恶化,故①②错误,故选D。

【点睛】湿地的一般功能: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12.D13.B【解析】12.丹顶鹤选择滩涂湿地越冬,利于丹顶鹤的生存,体现出的湿地功能主要是保护生物多样性,D对。

候鸟迁徙受气候影响,不能调节气候,A错。

丹顶鹤能美化环境不是湿地功能,B 错。

鸟类迁入,不能体现湿地净化污染功能,C错。

故选D。

13.作为丹顶鹤的越冬地,盐城湿地比迁徙路线上的辽河口、黄河口湿地的主要优势是纬度较低,气候更为温暖,B对。

位于东部平原地区,人类影响较多,A错。

食物来源、栖息面积差异小,不是主要优势,C、D错。

故选B。

14.(1)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

(2)调节局地气候,减小温差;调节径流,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任意三点)(3)不合理。

该地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农业发展受限;开垦农田破坏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缩减鸟类繁殖和栖息地,威胁鸟类生存等。

(其他答案合理亦可)【解析】(1)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一般从该地区来水大于去水而导致积水形成湿地分析。

降水多,地势低洼,有利于水流汇集;植物茂密,土壤黏重,地表积水;河流众多,易发凌汛,河流泛滥;纬度高,气温低或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少;冻土广遍,不利于水流下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